CN103000934A - 锂硫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硫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0934A
CN103000934A CN2011102748653A CN201110274865A CN103000934A CN 103000934 A CN103000934 A CN 103000934A CN 2011102748653 A CN2011102748653 A CN 2011102748653A CN 201110274865 A CN201110274865 A CN 201110274865A CN 103000934 A CN103000934 A CN 10300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sulfur cell
cell according
positive electrod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4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0934B (zh
Inventor
陈璞
卡赞姆·杰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4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硫基材料;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选自金属锂,锂合金,锂碳或硅基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选择的所述硫基材料和所述硅基材料均不含锂时,对所述正极和/或所述负极预嵌锂处理;所述电解质为含有锂超离子导体材料的固态电解质。本发明的固态锂硫电池,避免了正极充放电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流失,同时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提高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并且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包装上工艺也较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简单,易于产业化。

Description

锂硫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固态锂硫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以及手持器械对电池需求的增加,大规模的电池生产在世界范围内也日益增多。从电池体系免费维护且具有高能量密度两方面考虑,锂离子二次电池非常具有吸引力。可再充电的锂硫电池的理论容量高达1675mAhg-1,几乎高出目前商业正极为LiFePO4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一个数量级,同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硫不仅成本低、无毒而且含量丰富。但是,锂硫电池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发展,如:硫的电导率较低,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中间产物易溶于有机电解质从而使得正极活性材料的流失,沉积在负极表面的多硫化物可加剧负极的腐蚀从而使负极内部阻抗增加,最终导致电池容量的不可逆衰减。这些问题部分可以归因于电池所采用的传统的液态有机电解质,除此之外,液态电解质还存在一些其他缺点,如:将电池规格做大时液态有机电解质会挥发,易燃,缺乏机械强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此外,采用液态有机电解质需要特殊的包装以防止泄漏。
为了避免液态电解质这些问题,近几年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固态电解质具有代替液态电解质的潜质,因此提高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安全以及循环性能。然而,固态电解质的优点虽然得到普遍认同,但是,较低的离子电导率以及化学、电化学性能不稳定还是阻碍了固态电解质的实际应用。
几十年里,许多研究集中在寻找合适的固态电解质新材料来克服这些问题。晶体材料研究地比较深入,它们的离子电导率很低,数量级只有10-3S/cm。聚合物电解质是另一种固态电解质体系,这种电解质一般是由锂盐和大分子量的聚合物组成,如聚乙烯氧化物,室温下它的导电率很低,数量级只有10-5S/cm。这些固体材料的导电率都低于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的液态电解质的导电率。
现有技术实有必要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固态锂硫电池,锂硫电池采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硫基材料;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选自金属锂,锂合金,锂碳或硅基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选择的所述硫基材料和所述硅基材料均不含锂时,对所述正极或/和所述负极预嵌锂处理;所述电解质为固态电解质,设置于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含有锂超离子导体材料。
优选的,所述硫基材料选自元素硫,Li2Sn,有机硫化物和碳硫聚合物(C2Sv)m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1,2.5≤v≤50,m≥2。
优选的,所述硫基材料含有ABxCyDz,其中A选自聚吡咯,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其中,1≤x≤20,0≤y<1,0≤z<1。
优选的,y=0,0<z<1。
优选的,0<y<1,0<z<1。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腈共聚物选自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吡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碳基材料选自科琴碳黑,乙炔黑,活性炭,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MgaNibO,MgO,NiO,V2O5,CuO,MgcCudO、La2O3,Zr2O3,Ce2O3以及Mn2Of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a<1,0<b<1,a+b=1;0<c<1,0<d<1,c+d=1;f的取值为2或3或4或7。
优选的,所述正极集流体选自铜箔,铜网,铝箔,泡沫镍,不锈钢网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硅基材料选自单质硅,硅合金,金属包覆的硅,金属掺杂的硅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锂超离子导体选自锂镧钛氧复合物,LI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结晶锂超离子导体,石榴石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物玻璃,氮磷酸锂,硼氢化锂,聚合物锂超离子导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含有LihGeiPjSk,其中,8≤h≤12,0.8≤i≤1.2,1.6≤j≤2.4,9.6≤k≤14.4。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含有Li10GeP2S12
优选的,所述锂硫电池的构造为圆筒形结构或扣式结构或板式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固态锂硫电池,采用含有锂超离子导体的固态电解质,不仅克服了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产生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流失,提高了正极硫基材料的利用率,同时该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大大提高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另外,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包装上工艺也较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简单,易于产业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锂硫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锂硫电池        6.电解质                  12.负极集流体
2.正极            8.正极活性材料            14.负极活性材料
4.负极            10.正极集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锂硫电池1。锂硫电池1包括正极2、负极4以及设置于正极2、负极4之间的电解质6。
正极2包括正极集流体10和正极活性材料8。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硫基材料,硫基材料占正极活性材料8总重量的70-9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材料8中的硫基材料的重量比重为80%。
硫基材料选自元素硫,Li2Sn,有机硫化物和碳硫聚合物(C2Sv)m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1,2.5≤v≤50,m≥2。
优选的,硫基材料含有ABxCyDz,A选自聚吡咯(Ppy),聚丙烯腈(PAN),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S);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其中,1≤x≤20,0≤y<1,0≤z<1。
聚丙烯腈共聚物选自PAN-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AN-Ppy中的至少一种。Ppy是一种导电性优良的聚合物,被广泛应用在电极表面修饰以及电极材料中;PAN在200℃-300℃下发生热解反应包含了氰基的环化、脱氢、共轭、交联等过程,生成具有导电性能的共轭聚并吡咯,PAN的低温热解性能为制备硫基材料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而PAN-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因其结构中具备PAN的结构单元,PAN-Ppy更是结合了PAN与Ppy的双重性质因此均可作为硫基材料的载体。同时,A在硫基材料中的质量含量不超过2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A选自PAN。
碳基材料选自科琴碳黑(KB),乙炔黑(AB),活性炭(AC),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碳基材料一般特点是比表面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同时还有着优良的导电性,适合作为导电添加材料。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C选自KB,KB的颗粒尺寸约为30nm,比表面积却达到了1400m2/g,同时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它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而且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的抑制材料的聚集成团现象,使硫基材料的颗粒尺寸更小以及分布更均匀,减少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了材料的离子导电性。另外,KB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含有KB的硫基材料的成本也较低,具有实用性。
金属氧化物选自MgaNibO,MgO,NiO,V2O5,CuO,MgcCudO,La2O3,Zr2O3,Ce2O3以及Mn2Of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a<1,0<b<1,a+b=1;0<c<1,0<d<1,c+d=1;f的取值为2或3或4或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D选自Mg0.6Ni0.4O,Mg0.6Ni0.4O可以进一步提高硫基材料的导电性,使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得到提高。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ABxCyDz的硫基材料,A选自聚吡咯(Ppy),聚丙烯腈(PAN),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S);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其中,1≤x≤20,y=0,0<z<1。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ABxCyDz的硫基材料,A选自聚吡咯(Ppy),聚丙烯腈(PAN),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S);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其中,1≤x≤20,0<y<1,0<z<1。
虽然单质硫有着可观的理论比容量,但是室温下单质硫为电子和离子的绝缘体,硫含量100%的单质硫正极组成的锂硫电池在室温下是不可能进行充放电。因此,正极活性材料8还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
导电剂用以加速电子的传递,同时有效的提高锂离子在正极活性材料8中的迁移速率。具体的,导电剂选自导电聚合物、活性炭、石墨烯、碳黑、碳纤维、金属纤维、金属粉末、以及金属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在正极活性材料8中的重量比重范围为5-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剂包含乙炔黑(AB)。
粘结剂选自聚乙烯氧化物,聚丙烯氧化物,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酯,聚醚,氟化聚合物,聚二乙烯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及衍生物。粘结剂在正极活性材料8中的重量比重范围为5-15%。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粘结剂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
正极集流体10选自但不仅限于铜箔,铜网,铝箔,泡沫镍或不锈钢网中的一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体10为泡沫镍。
负极4包括负极集流体12和选自金属锂,锂合金,锂碳或硅基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14。负极集流体12选自但不仅限于铜箔,铜网,铝箔,泡沫镍或不锈钢网中的一种,当负极活性材料14为金属锂时,金属锂本身也可以用作负极集流体12。锂合金包括锂-铝合金,锂-镁合金或者锂-锡合金;锂碳中的碳基材料的选材不受限制,包括结晶碳,无定形碳,或其混合物。
硅基材料选自单质硅,硅合金,金属包覆的硅,金属掺杂的硅中的至少一种。硅合金包括硅-碳合金,硅-锂合金和硅-锰合金。为了提高材料硅的电导率,一般在硅的表面包覆或在硅中掺杂金属,金属选自但不仅限于具有良好电子传导能力的铜,锡,银等,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包覆的硅为纳米银包覆的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硅。
为了保证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硫电池1的正极2与负极4之间存在脱出-嵌入的锂离子,选择的硫基材料和硅基材料同时不含锂时,对正极2和/或负极4预嵌锂处理。具体的预嵌锂方式不限,包括化学反应嵌锂或电化学反应嵌锂。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为了避免金属锂作为负极4时,负极4表面因沉积不均而产生枝晶,通常会在负极4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可以是在金属锂表面形成的锂磷氧氮化合物界面膜,也可以是锂合金形成的界面膜。因此,本发明范围同样包括在负极活性材料14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负极4。
电解质6为固态电解质,设置于正极2与负极4之间,含有锂超离子导体(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锂超离子导体材料选自如下化合物中至少一种:锂镧钛氧复合物(LLTO),具有NA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具有LI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结晶锂超离子导体(Thio-LISICON),石榴石(Garnet)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物玻璃(Sulfide glass),氮磷酸锂(LiPON),硼氢化锂(LiBH4),聚合物锂超离子导体。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解质6含有硫化物玻璃的锂超离子导体;优选的,电解质6含有LihGeiPjSk,其中,8≤h≤12、0.8≤i≤1.2、1.6≤j≤2.4、9.6≤k≤14.4。更优选的,电解质6含有Li10GeP2S12。室温下,Li10GeP2S12的离子电导率要高出目前商用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同时化学、电化学性能稳定,电化学窗口较宽,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因此,含有锂超离子导体Li10GeP2S12的锂硫电池1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都得到了提高。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锂超离子导体Li10GeP2S12的制备过程为:将Li2S(纯度>99.9%),P2S5(纯度>99%)以及GeS2(纯度>99%)按照摩尔比5∶1∶1在氩气手套箱中称重,置入不锈钢罐中球磨混合30min,将混合后的试样压制成颗粒状,密封入压强为30Pa的不锈钢容器,在反应温度55℃下加热处理8h,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制得。
锂超离子导体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低的电子导电率以及低的活化能。锂超离子导体用作锂硫电池1的电解质6,不仅可以避免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产生的聚硫化锂中间产物流失的问题,提高含有硫基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8的利用率,同时锂硫电池1在包装工艺上,也不会出现电解质6泄漏的问题,使得固态锂硫电池1具有可观的产业化前景。
锂硫电池1的形态包括但不仅限于电池领域中的圆筒形结构,同样还包括扣式结构或者板式结构。锂硫电池1的具体构造与其具体用途有关。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态锂硫电池1的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二元复合材料PAN/S的硫基材料,正极集流体10选自泡沫镍,负极4为金属锂,电解质6含有Li10GeP2S12的锂超离子导体。单质硫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将单质硫与PAN复合来提高正极活性材料8的电导率,同时,锂硫电池1采用固态电解质6,避免了充放电过程中中间产物的流失,提高了正极活性材料8的利用率。另外,电解质6含有Li10GeP2S12的锂超离子导体,室温下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化学、电化学性能都很稳定,因此,本发明中的固态锂硫电池1组合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以及长的循环寿命,同时,在电池制备工艺上,因采用的是固态电解质6,包装上不需要特殊的防漏设置,使得锂硫电池1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态锂硫电池1的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三元复合材料PAN/S/KB的硫基材料,碳基导电材料KB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同时,再与负极4金属锂、含有Li10GeP2S12的锂超离子导体的电解质6组合,使锂硫电池1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态锂硫电池1的正极活性材料8含有四元复合材料PAN/S/KB/Mg0.6Ni0.4O的硫基材料,碳基导电材料KB以及金属氧化物Mg0.6Ni0.4O使得正极活性材料8颗粒分布更均匀、尺寸更小,并且在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上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再与负极4金属锂、含有Li10GeP2S12的锂超离子导体的电解质6组合,使锂硫电池1具有更优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
在具体制备电池的实施方式中,将硫基材料、导电剂AB、粘结剂PTFE按质量比80∶15∶5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乙醇作为分散剂,制得正极浆料。通过常压或低压以及环境温度或高温下的蒸发作用,可以将正极浆料中的溶剂去除,溶剂去除的速度优选为沿着浆料表面保持基本不变。将干燥后的正极活性材料8滚压成厚度约为100μm的膜,裁剪为直径约为11mm的圆片,再将其压制在正极集流体泡沫镍上,制得正极2。随后将制得的正极2与负极4金属锂、含有锂超离子导体的固态电解质6一起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结构的锂硫电池1。
尽管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详细的阐述和举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基础上,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类似的替代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硫基材料;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选自金属锂,锂合金,锂碳或硅基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
选择的所述硫基材料和所述硅基材料均不含锂时,对所述正极或/和所述负极预嵌锂处理;
所述电解质为固态电解质,设置于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含有锂超离子导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基材料选自元素硫,Li2Sn,有机硫化物和碳硫聚合物(C2Sv)m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1,2.5≤v≤50,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基材料含有ABxCyDz,其中A选自聚吡咯,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单质硫;C选自碳基材料;D选自金属氧化物;其中,1≤x≤20,0≤y<1,0≤z<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y=0,0<z<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0<y<1,0<z<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共聚物选自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吡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材料选自科琴碳黑,乙炔黑,活性炭,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MgaNibO,MgO,NiO,V2O5,CuO,MgcCudO,La2O3,Zr2O3,Ce2O3以及Mn2Of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a<1,0<b<1,a+b=1;0<c<1,0<d<1,c+d=1;f的取值为2或3或4或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选自铜箔,铜网,铝箔,泡沫镍,不锈钢网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选自单质硅,硅合金,金属包覆的硅,金属掺杂的硅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超离子导体选自锂镧钛氧复合物,LI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结晶锂超离子导体,石榴石结构的锂超离子导体,硫化物玻璃,氮磷酸锂,硼氢化锂,聚合物锂超离子导体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含有LihGeiPjSk,其中,8≤h≤12,0.8≤i≤1.2,1.6≤j≤2.4,9.6≤k≤14.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含有Li10GeP2S1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硫电池的构造为圆筒形结构或扣式结构或板式结构。
CN201110274865.3A 2011-09-16 2011-09-16 锂硫电池 Active CN10300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4865.3A CN103000934B (zh) 2011-09-16 2011-09-16 锂硫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4865.3A CN103000934B (zh) 2011-09-16 2011-09-16 锂硫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0934A true CN103000934A (zh) 2013-03-27
CN103000934B CN103000934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92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4865.3A Active CN103000934B (zh) 2011-09-16 2011-09-16 锂硫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0934B (zh)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992A (zh) * 2013-04-28 2013-08-21 浙江大学 一种首次库仑效率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90769A (zh) * 2013-08-09 2013-11-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膜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3401018A (zh) * 2013-08-09 2013-11-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材料
CN103531840A (zh) * 2013-11-01 2014-01-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641A (zh) * 2013-12-18 2014-04-1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684A (zh) * 2014-01-15 2014-04-16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CN103746096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6097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镧元素掺杂到锂硫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93234A (zh) * 2014-11-21 2015-03-04 海宁美达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338A (zh) * 2014-11-21 2015-03-04 东南大学 一种LiBH4-银/卤化银复合物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
CN105226328A (zh) * 2015-09-30 2016-01-06 天津大学 一种锂离子-硫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453309A (zh) * 2011-05-03 2016-03-30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Li-S电池的包含石墨烯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5778A (zh) * 2013-08-29 2016-07-06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 产生电流的锂-硫电池
CN106207165A (zh) * 2015-05-29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410262A (zh) * 2016-10-24 2017-02-15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高容量锂硫电池
CN107112065A (zh) * 2014-12-22 2017-08-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离子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EP3196892A4 (en) * 2014-08-28 2018-01-10 Fujitsu Ltd. Solid electroly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634194A (zh) * 2017-08-31 2018-01-26 福建师范大学 直接沉淀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方法
CN107681130A (zh) * 2017-08-28 2018-02-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固体电解质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80919A (zh) * 2016-03-11 2018-11-09 东京电力控股株式会社 全固态锂硫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09205A (zh) * 2017-07-26 2019-02-05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109361009A (zh) * 2018-10-19 2019-02-19 浙江大学 一种硫-硅锂电池
CN10963824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5947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刚性膜片及固态锂金属电池
CN112510252A (zh) * 2019-09-13 2021-03-16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作为锂电池用的Li超级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和涂层的锂钾元素氧化物化合物
WO2021083034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终端
CN113097562A (zh) * 2021-04-13 2021-07-09 无锡新锂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硼氢化锂-石榴石型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03992A (zh) * 2021-12-07 2022-03-18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8039795A (zh) * 2024-04-15 2024-05-14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659A (zh) * 2002-10-28 2004-05-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硫电池的正极和包括该正极的锂硫电池
CN101662021A (zh) * 2009-09-24 2010-03-03 无锡欧力达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包覆的正极材料及其二次铝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1719545A (zh) * 2009-12-16 2010-06-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930A (zh) * 2010-08-17 2010-11-2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659A (zh) * 2002-10-28 2004-05-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硫电池的正极和包括该正极的锂硫电池
CN101662021A (zh) * 2009-09-24 2010-03-03 无锡欧力达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包覆的正极材料及其二次铝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1719545A (zh) * 2009-12-16 2010-06-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930A (zh) * 2010-08-17 2010-11-2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SANG SONG: "Effects of Nanosized Adsorbing Material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lfur Cathodes for Li/S Secondary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7 April 2004 (2004-04-27) *
NOBUYA MACHIDA: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lfur as cathode materials in a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 with in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s", 《SOLID STATE IONICS》, vol. 175, 31 December 2004 (2004-12-31) *
NORIAKI KAMAYA: "A 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 《NATURE MATERIALS》, 31 July 2011 (2011-07-31) *
YONG ZHANG: "Effect of nanosized Mg0.8Cu0.2O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S rechargeable batte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李克友等: "《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31 October 1999, article "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3309A (zh) * 2011-05-03 2016-03-30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Li-S电池的包含石墨烯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3309B (zh) * 2011-05-03 2018-06-2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Li-S电池的包含石墨烯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8992B (zh) * 2013-04-28 2016-02-24 浙江大学 一种首次库仑效率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58992A (zh) * 2013-04-28 2013-08-21 浙江大学 一种首次库仑效率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01018B (zh) * 2013-08-09 2016-08-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材料
CN103390769A (zh) * 2013-08-09 2013-11-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膜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3401018A (zh) * 2013-08-09 2013-11-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材料
CN103390769B (zh) * 2013-08-09 2015-06-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膜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5745778B (zh) * 2013-08-29 2019-06-28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 产生电流的锂-硫电池
CN105745778A (zh) * 2013-08-29 2016-07-06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 产生电流的锂-硫电池
CN103531840A (zh) * 2013-11-01 2014-01-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6096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641A (zh) * 2013-12-18 2014-04-1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6097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镧元素掺杂到锂硫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30684A (zh) * 2014-01-15 2014-04-16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CN103730684B (zh) * 2014-01-15 2016-04-27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EP3196892A4 (en) * 2014-08-28 2018-01-10 Fujitsu Ltd. Solid electroly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0505221B2 (en) 2014-08-28 2019-12-10 Fujitsu Limited Solid electroly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4393234A (zh) * 2014-11-21 2015-03-04 海宁美达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338A (zh) * 2014-11-21 2015-03-04 东南大学 一种LiBH4-银/卤化银复合物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
CN107112065B (zh) * 2014-12-22 2019-07-23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离子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US10411295B2 (en) 2014-12-22 2019-09-10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Ionic condu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672709B (zh) * 2014-12-22 2019-09-2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離子傳導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7112065A (zh) * 2014-12-22 2017-08-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离子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07165B (zh) * 2015-05-29 2021-04-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207165A (zh) * 2015-05-29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226328A (zh) * 2015-09-30 2016-01-06 天津大学 一种锂离子-硫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780919A (zh) * 2016-03-11 2018-11-09 东京电力控股株式会社 全固态锂硫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10262A (zh) * 2016-10-24 2017-02-15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高容量锂硫电池
CN109309205A (zh) * 2017-07-26 2019-02-05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107681130A (zh) * 2017-08-28 2018-02-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固体电解质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34194A (zh) * 2017-08-31 2018-01-26 福建师范大学 直接沉淀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方法
CN10965947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刚性膜片及固态锂金属电池
CN109361009A (zh) * 2018-10-19 2019-02-19 浙江大学 一种硫-硅锂电池
CN10963824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10252A (zh) * 2019-09-13 2021-03-16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作为锂电池用的Li超级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和涂层的锂钾元素氧化物化合物
CN112510252B (zh) * 2019-09-13 2024-05-24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作为锂电池用的Li超级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和涂层的锂钾元素氧化物化合物
WO2021083034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终端
CN113097562A (zh) * 2021-04-13 2021-07-09 无锡新锂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硼氢化锂-石榴石型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97562B (zh) * 2021-04-13 2024-04-05 无锡新锂耀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硼氢化锂-石榴石型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03992A (zh) * 2021-12-07 2022-03-18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03992B (zh) * 2021-12-07 2024-01-30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8039795A (zh) * 2024-04-15 2024-05-14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0934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0934B (zh) 锂硫电池
Rana et al. Review on areal capacities and long-term cycling performances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y at high sulfur loading
Liu et al. Strategy of enhancing the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Su et al. Toward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based on Li2S cathodes and beyond: statu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Shen et al. Beyond lithium ion batteries: Higher energy density battery systems based on lithium metal anodes
Ma et al. Enhanced cycle performance of Li–S battery with a polypyrrole functional interlayer
Ma et al. Lithium sulfur primary battery with super high energy density: based on the cauliflower-like structured C/S cathode
Ji et al. Advances in Li–S batteries
CN102782915B (zh)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
Liu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 in lithium metal anodes of liquid-state rechargeable batteries
Sharma et al.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abrication, electrode mater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JP6432113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1564620B (zh) 一种利用碳纳米管连续体快速制备柔性电池的方法
CN106252659A (zh) 柔性一体化薄膜锂硫或锂离子电池电芯、电池及制备方法
JP2004119367A (ja) リチウム−硫黄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硫黄電池,および電子製品
US20150280227A1 (en) Predop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in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N102820454A (zh) 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
CN108321438B (zh) 全石墨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768A (zh) 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聚合物膜的电解质以及电池
Jan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deploying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as econo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Hu et al. CuO nanofilm-covered Cu microcone coating for a long cycle Li metal anode by in situ formed Li2O
Zhao et al. A simple way to induce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engineering through a functional composite separator for zinc–nickel batteries
Sarmah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 in rechargeable battery technologies
Tang et al. Advances in Rechargeable Li-S Full Cells
Kiai et al. Functionalized double side coated separator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enhanced cycle lif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