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9798A -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9798A
CN102999798A CN2012100618842A CN201210061884A CN102999798A CN 102999798 A CN102999798 A CN 102999798A CN 2012100618842 A CN2012100618842 A CN 2012100618842A CN 201210061884 A CN201210061884 A CN 201210061884A CN 102999798 A CN102999798 A CN 102999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im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18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9798B (zh
Inventor
川边惠久
铃木明
国武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9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9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9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9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设备包括如下组件。生成器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作业信息登记部分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并将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历史信息登记部分在获得包括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之后,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输出部分输出生成的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3276834号公开了用于在如下操作类型中管理各个操作者的进度的方法,其中由多个操作者根据预定工作进程执行操作。在这种方法中,记录工作进程中各个操作的过去的工作时间,并且通过查询与新事项(case)相同操作类型的过去的工作时间,来计算新事项的最终步骤的操作能够在期限前完成的概率。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155062号公开了如下工作流程到达预测系统。将作业事项(job case)输入包含节点的事务处理,其中每个节点都是工作流程系统中的处理单元,并且在根据事务处理中定义的流程来移动节点的同时执行事项的作业。然后计算能够在指定的期限到达指定节点的事项的数量。在此公开中所披露的系统中,基于分析结果来计算会在指定期限之前到达指定节点的事项的数量,其中所述分析结果涉及通过分析工作流程系统中的过去处理数据所得的各个节点的处理状态以及在当前时间正在事务处理中进行处理的作业的当前状态。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209738号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工作流程系统中存储每个节点的过去的处理执行情况(performance),其中所述工作流程系统对输入到包含节点的事务处理中的作业事项进行处理,其中每个节点是工作流程系统中的处理单元。然后,基于过去的处理执行情况计算每个节点对输入到事务处理中的事项进行处理所必需的处理时间,并且显示计算得到的每个节点的处理时间。
负责与文档循环相关的作业的工作流程中单个作业步骤的操作者并不总是懂得整个工作流程或者懂得文档循环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负责单个作业步骤的操作者难以预测分配给操作者的涉及文档处理的作业是否能够在期限之前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其能够辅助负责涉及文档处理的作业的单个作业步骤的操作者来预测作业是否能够在期限之前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组件的信息管理设备。生成器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从而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作业信息登记部分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作业信息登记部分还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且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历史信息登记部分在获得包括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之后,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输出部分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并且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然后,输出部分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上述信息管理设备中,关于通过作业信息登记部分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文档识别信息,所述输出部分可以进一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上述信息管理设备中,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输出部分可以确定满足如下条件的循环文档的数量,即从执行与通过历史信息登记部分与文档识别信息一起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类型相同的操作到关于所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处在从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的执行时间开始到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为止的剩余(remaining)时间之内,并且所述输出部分可以将所确定的循环文档的数量除以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项目的数量,从而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上述信息管理设备中,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输出部分可以确定满足如下条件的循环文档的数量,即从执行与通过历史信息登记部分与文档识别信息一起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类型相同的操作到关于所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了从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的执行时间开始到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为止的剩余时间,并且所述输出部分可以将所确定的循环文档的数量除以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项目的数量,从而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上述信息管理设备中,可以根据针对操作历史信息指定的条件来将所指定的多个文档识别信息项目分成多个组,并且输出部分可以使用与相应组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以针对每个组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以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并且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在获得包括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之后,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通过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来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以及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其包括:转换部分,其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以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作业信息登记部分,其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并且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输入接收部分,其通过用户的输入接收包含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历史信息登记部分,其获得通过输入接收部分接收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操作历史信息,并且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和输出部分,其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并且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并且所述输出部分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六和第七方面,能够帮助负责涉及处理文档的作业中的单个作业步骤的操作者来预测能否在期限之前完成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能够帮助已经发出指令来创建循环文档的用户来预测能否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循环文档的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将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提供给对循环文档执行操作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将指示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提供给对循环文档执行操作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够针对关于操作历史信息的每个条件来帮助操作者预测能否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循环文档的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2是例示了管理服务器的内部构造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3例示了表格的示例;
图4例示了对应于图3所示表格的表格模式(schema)的示例;
图5例示了通过打印表格所获得的打印材料的示例;
图6例示了存储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数据内容的示例;
图7例示了存储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中的数据内容的示例;
图8例示了由管理服务器10响应于打印表格的请求而将要执行的处理的示例流程图;
图9是例示了在登记处理记录时由终端执行的处理的示例流程图;
图10是例示了在登记处理记录时由管理服务器执行的处理的示例流程图;
图11是例示了用于计算期限容许度的详细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例示了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表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示例;
图13例示了由图12所示的信息记录指示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的频率分布的示例;
图14例示了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表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的另一示例;
图15例示了由图14所示的信息记录指示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的频率分布的示例;
图16例示了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表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的又一示例;
图17例示了由图16所示的信息记录指示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的频率分布的示例;
图18A、18B和18C各自例示了用于解决(settle)为了在组织内进行作业而循环的书面提案所用天数的值的频率分布;和
图19是例示了计算机的硬件构造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例示了对涉及文档处理的作业进行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造示例。图1所示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通过网络40彼此连接的管理服务器10、终端20a、20b等、以及打印机30。
管理服务器10对作业的有关信息以及作业中处理的文档的有关信息进行管理。管理服务器10用作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服务器10的详情将在后文给出。
终端20a、20b等(下文中将称为“终端20”)是响应于用户的输入对文档执行操作或者请求管理服务器10执行处理的客户终端。终端20可以是诸如通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设备。
打印机30是响应于管理服务器10或终端20给出的打印指令来打印电子文档的打印设备。网络40是诸如局域网(LAN)或互联网的通信介质。
由图1所示的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的作业是通过在多个操作者(用户)之间循环关于作业的文档来进行的。每个操作者均接收文档并且在分配给该操作者的文档上进行工作,然后将文档传递至下一操作者。循环的文档可以是打印在介质(如纸)上的文档。或者,该文档可以是在执行作业的组织中以预定格式(如循环文件格式)创建的电子文档。下面以作为示例的通过循环打印在纸上的文档(纸件文档)来执行作业的情况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作业中处理的文档也可以称作“表格”。
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说明管理服务器10。图2是例示了管理服务器10的内部构造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框图。图2所示的管理服务器10包括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打印处理器110、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和显示控制器170。
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存储表格模式,其是表示各个表格的布局的信息项目。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已经基于表格类型确定的格式来创建表格。因此针对各个表格类型来定义表格模式,并将其预先登记在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中。例如,某一类型表格的表格模式可以描述在该类型的表格中将何种信息布置在哪个区域。当打印处理器110的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将在后文说明)从要打印的表格提取信息时,对表格模式进行检查。于是,表格模式只需指示表格中要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提取的信息的布置即可,而不必指示表格中包含的所有信息项目的布置。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要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提取的信息是可以对完成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所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例如,取决于表格循环的路径,对作业中处理的表格执行工作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的部门可能不同。因此,完成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所用的时间可能基于表格循环的路径而不同。于是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需要从表格的有关信息项目当中提取关于表格循环路径的决定的相关信息。在下文的说明中,要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提取的信息项目也称作“风险参数”。
图3例示了一个表格的示例,更具体来说,例示了当在诸如公司或市政当局的组织中执行作业时所要循环的待批准的书面提案的示例。图3所示的表格包括用于日期和作者的部分、用于批准盖章的栏、以及用于标题、项目类型、花费和文本的部分。图4例示了对应于图3所示表格的表格模式的示例。图4所示的表格模式指示要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图3所示表格中包含的信息项目当中提取的风险参数的布置。图4所示的表包括用于指定区域、值类型、RPID和类别的字段,如项目编号、属性名称。项目编号1和2与图3中被虚线包围的矩形区域1和2关联。属性名称表示与项目编号1和2相关联的每个矩形区域中附注的名称。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将表格中的矩形区域1和2中描述的信息的项目名称(即“花费”和“事项类型”)用作属性名称。表格的循环路径可以根据要批准的事项的花费和类型而不同。因此,在图3所示的表格中,花费和事项类型是风险参数。“区域指定”字段表示表格中与项目编号1和2相关联的矩形区域。“区域指定”字段中的值包括每个矩形区域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值。图4所示的坐标值<x,y>是以表格的左上角设置为<0,0>、从左向右的方向为x轴并且从上到下的方向为y轴的情况下的值。“值类型”字段是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与项目编号1和2相关联的矩形区域提取的值的类型。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花费”是从与项目编号1相关联的矩形区域中提取的,而“字符串”是从与项目编号2相关联的矩形区域中提取的。“RPID”字段表示与项目编号1和2相关联的风险参数的有关信息。“类别”字段表示根据从与项目编号1和2相关联的矩形区域中提取的值来对表格进行分类的条件。例如,项目编号1的“类别”字段示出了如下分类条件。如果从与表格的项目编号1相关联的矩形区域提取的“花费”的值是大于等于0日元并且小于二百万日元,则将风险参数“花费”的类别分类为A,并且如果“花费”的值是大于等于二百万日元,则将风险参数“花费”的类别分类为B。另外,例如项目编号2的“类别”字段示出了如下分类条件。如果从与表格的项目编号2相关联的矩形区域提取的“字符串”的值为“新建”或“取消”,则将风险参数“事项类型”的类别分类为A,如果“字符串”的值为“重复”,则将风险参数“事项类型”的类别分类为B。
回到参照图2的说明,打印处理器110响应于来自终端20的打印电子表格的请求而在纸上执行打印电子表格的处理。在终端20中响应于用户的指令来形成电子表格(也称作“e表格”)。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20中提供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将信息写入模板e文档来形成e表格,其中模板e文档用于确定期望的表格格式。模板e文档是预先针对每个表格类型形成的,并且存储在可从终端20访问的存储装置(未示出)中。响应于用户使用终端20给出的打印e表格的指令,终端20将打印e表格的打印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假设打印请求包含关于e表格类型的信息以及表示要打印的e表格的电子数据。在接收到打印请求之后,管理服务器10的打印处理器110指令打印机30在纸上打印e表格和文档ID。文档ID是用于识别要打印的e表格的ID信息。打印处理器110包括文档ID分配部分112、打印指令部分114和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
文档ID分配部分112生成用于识别要打印的e表格的文档ID,并将文档ID分配至e表格。文档ID是用于在管理服务器10管理的e表格当中唯一地识别e表格的ID。例如,文档ID分配部分112可以生成通用唯一识别符(UUID)并将其用作文档ID。
打印指令部分114指令打印机30在纸上打印要打印的e表格和通过文档ID分配部分112分配给e表格的文档ID。在这种情况下,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打印指令部分114指令打印机30将文档ID转换成计算机可读代码,并且打印转换后的文档ID。表示文档ID的代码的示例包括诸如条形码的线性代码以及诸如快速响应(QR)代码的二维代码。根据来自打印指令部分114的指令,打印机30输出其上打印了e表格和文档ID的纸件文档(纸件表格)。
图5示出了一个纸件文档的示例,在其上响应于来自打印示例部分114的指令而打印了如图3所示的e表格。在图5所示的纸件表格上,打印了代表图3所示e表格的文档ID的条形码bc。
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查询存储在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中的特定表格模式,并且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表格模式所指示的风险参值。例如,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中读取对应于要打印的表格类型的表格模式,并且提取由此表格模式所描述的区域中指示的信息的值。以适于通过打印机30执行的打印处理的格式来描述代表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例如以页面描述语言(PDL)来描述。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解释表示以例如PDL描述的表格的数据,并且指定由表格模式中描述的每个区域中指示的并且对应于表格模式中描述的“值类型”的信息。然后,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将该指定信息提取为针对该区域的风险参数。下面对提取表格数据的方法示例进行描述。通常,当使用PDL在表格上绘制文本时,使用文本绘制命令。在某些文本绘制命令中,将绘制开始坐标(X,Y)和绘制字符串指定为自变量。在表格模式中,将要提取的区域指定为矩形区域,并且以<左,上>到<右,下>的格式将四个坐标值指定为表示矩形区域的参数。各个坐标值表示矩形区域的左边、顶边、右边和底边,如图4所示的“区域指定”字段所示。在要对表格的一个页面执行的绘制命令当中,指定一个文本绘制命令,其中绘制开始坐标(X,Y)包含在表示由表格模式指定的矩形区域的坐标范围中。然后,将绘制字符串(其为所指定的文本绘制命令的自变量)提取为针对矩形区域指定的信息。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将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风险参值与表格的文档ID一起提供至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如果如图4的示例所示根据风险参值来描述“类别”字段,则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查询表格模式中提供的“类别”字段,并且指定与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每个风险参值相对应的类别。如果指定了风险参数的类别,则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还将指定的类别提供至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在下面的描述中,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风险参值和对应于风险参值的类别也称作“作业信息”。
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接收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作业信息,并将作业信息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例如,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将通过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风险参值与通过文档ID分配部分112分配至要打印的表格的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如果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已经针对每个风险参数指定了类别,则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还将指定的类别与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
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还将附注有文档ID的纸件表格的循环期限(即完成涉及纸件表格处理的作业的期限)与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预先针对每个表格类型设置关于期限决定的规则,并且根据与附注有要登记的文档ID的表格类型相对应的规则来决定期限。关于期限决定的规则的示例包括“打印纸件表格的日期之后X天”以及“打印纸件表格的日期之后Y周”。作为替代,做出打印表格的打印请求的终端20的用户可以输入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期限,并且将输入的期限与表格的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如果用户输入期限,则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将表示用于由用户输入期限的指令的信息发送至做出打印请求的终端20,并且由终端20显示该信息。然后,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获得用户输入的期限。作为替代,可以以e表格格式来提供期限的输入栏,并且在表格模式中描述“区域指定”字段以提取期限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期限及其它作业信息项目,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将所提取的期限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
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用作存储从每个表格中获得的作业信息的存储部分。图6例示了存储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数据内容的示例。
图6例示了根据图4所示表格模式从表示以图3所示用于批准的书面提案的相同格式描述的多个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作业信息的数据内容示例。图6所示的数据内容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图6所示的表包括诸如任务(task)ID、风险参数、类别、打印日期、完成日期和期限的字段。任务ID是与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事项有关的信息。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一个表格用于一个事项,并将表格的文档ID用作任务ID。“风险参数”字段表示从分配了特定任务ID的表格中提取的风险参值。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风险参数”字段包括两个子项目,即花费和事项类型。花费和事项类型分别对应于从图3所示表格的矩形区域1和2中提取的值。“类别”字段代表在根据相应风险参值对表格分类时的类别,如图4所示的表格模式所示。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指示了关于花费(风险参数ID信息RPID=RP1)的类别和关于事项类型(RPID=RP2)的类别。“打印日期”字段表示具有特定任务ID的表格的打印日期。还可以认为打印日期是形成纸件表格的日期。可以将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从打印处理器110的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接收到关于表格的作业信息的日期设置为“打印日期”字段的值。“完成日期”字段表示完成涉及具有相应任务ID的表格处理的作业的日期。当已经打印了表格并且关于该表格的作业信息已经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时,“完成日期”字段也可以为空。用于登记“完成日期”字段的值的处理将在后文描述。“期限”字段表示完成涉及具有相应任务ID的表格处理的作业的期限。使用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根据上述决定规则之一来指定期限的值。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期限”字段中的每个值都已根据规则“打印表格的日期之后7天”来决定。
利用上述通过打印处理器110和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执行的处理,打印了附注有文档ID(见图5)的表格,并且将从表示每个表格的打印数据中提取的作业信息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使用打印处理器30根据来自打印处理器的打印指令部分114的指令而打印的表格在被分配了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单个作业步骤的各操作者之间循环。在接收到表格之后,操作者通过使用操作者的终端20来指令管理服务器10登记对表格执行的操作的历史。例如,操作者使终端20使用连接至终端20的阅读器(未示出)来读取打印在表格上的表示文档ID的代码。该阅读器可以是与表示文档ID的代码的规格兼容的阅读装置。例如,如果表示文档ID的代码是条形码,则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如果表示文档ID的代码是QR代码,则可以使用QR码阅读器。在令终端20读取文档ID之后,操作者可以将表示在表格上执行或将要执行的操作的类型的信息输入终端20,并指令管理服务器10将包含指示操作类型的信息的操作历史登记到管理服务器10中。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输入如下指示操作类型的信息。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未示出)上显示可以对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执行的作业步骤的列表,然后,操作者从此列表中选择与分配给操作者的操作相对应的作业步骤。在输入了登记操作历史的指令之后,终端20将操作历史(包含由阅读器读取的文档ID)、操作类型和操作日期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操作日期可以是根据终端20的系统时钟获得的当前日期。
下面回到参照图2的说明。管理服务器10的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接收如上文所述从终端20发送的操作历史,并将接收的操作历史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关于表格的操作历史也称作“处理记录”。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在操作者执行完成了与表格作业的一个作业步骤相对应的操作时,操作者将表格传递至分配了该作业的下一个作业步骤的下一位操作者,并且操作者在接收到表格时执行于分配给该操作者的作业步骤相对应的操作。因此,可以将对表格执行的操作的历史看作指示了该表格已经通过作业步骤的操作进行了处理的记录。
图7例示了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存储的数据内容的示例。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反映如图6所示存储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数据内容的数据内容,具体来说,示出了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的任务ID为“T1”至“T7”的表格的处理记录的数据内容。图7所示的表包括诸如任务ID、作业步骤、处理日期、完成作业所用天数、打印日期、完成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图7所示的表的每一行表示一个信息记录,其指示对一个表格执行的操作的历史。任务ID是关于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事项的信息,与参照图6所述的存储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数据内容示例的任务ID一样。在此示例中,任务ID是表格的文档ID。“作业步骤”字段指示包含在从终端20发送的操作历史中的操作的类型。“处理日期”字段指示包含在从终端20发送的操作历史中的操作的日期。“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指示从特定信息记录的处理日期到该相同信息记录所指示的完成日期所经过的天数。“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在完成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之前保持为空(见对应于任务ID“T7”的信息记录)。“打印日期”字段指示具有特定信息记录的任务ID的表格的打印日期。“完成日期”字段指示具有特定信息记录的任务ID的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完成日期。“完成日期”字段的值在完成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之前保持为空(见对应于任务ID“T7”的信息记录)。“期限”字段指示具有特定信息记录的任务ID的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需要完成的日期。RP1和RP2分别指示RPID“RP1”的风险参数(花费)和RPID“RP2”的风险参数(事项类型)的类别。在图7所示的表中,诸如打印日期、完成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的值被设置为与相应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字段值(见图6)相同。
下面参照如图7所示的L1、L2和L3行中具有任务ID“T1”的信息记录,对通过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执行的处理记录的登记示例进行说明。在从终端20接收到包含文档ID“T1”、操作类型“接收”和操作日期“10月2日”的处理记录之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生成与所接收的处理记录相对应的新的信息记录。然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所接收的处理记录的值设置到新的信息记录中,具体来说,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文档ID的值设置到任务ID,将操作类型的值设置到作业步骤,并且将操作日期的值设置到处理日期(见L1行)。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还检查另一信息记录,所述另一信息记录具有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L1行的信息记录相同的任务ID“T1”。在把L1行的记录信息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时,不存在具有相同任务ID“T1”的信息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并且读取诸如打印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的值,并将所读取的值设置为当前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的在L1行中的信息记录中的相应字段的值。例如,如果图6所示的数据内容被存储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则将打印日期“10月1日”、期限“10月8日”、RP1“B”和RP2“A”登记在图7所示L1行的信息记录中。此时,L1行的信息记录中诸如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和完成日期的字段的值仍为空。
然后,在从终端20接收到包含文档ID“T1”、操作类型“已批准”、和操作日期“10月2日”的处理记录之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与所接收的处理记录中包含的字段相同的值设置为信息记录的任务ID、作业步骤和处理日期(见L2行)。然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这些信息记录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在这种情况下,与信息记录(L2行)具有相同任务ID“T1”的另一信息记录(L1行)已经存储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于是,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从L1行的信息记录中复制打印日期“10月1日”、期限“10月8日”、RP1“B”和RP2“A”的值,并将复制的值设置在当前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L2行的信息记录中。此时,L2行的信息记录中诸如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和完成日期的字段的值仍为空。
在从终端20接收到包含文档ID“T1”、操作类型“已完成”、和操作日期“10月4日”的处理记录之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与所接收的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记录(L3行)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与上述L1行和L2行的情况相同。然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诸如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和完成日期的字段的值设置在L3行的信息记录中。在此示例中,作业步骤“已完成”是指示涉及处理具有任务ID的表格的作业已经完成的步骤。在登记具有作业步骤“已完成”的处理记录时,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任务ID“T1”的全部处理记录的每个信息记录的“完成日期”字段的值设置在作业步骤“已完成”的“处理日期”的值中。在此示例中任务ID为“T1”的情况下,将L1、L2和L3行的每个信息记录的“完成日期”字段值(10月4日)设置在L3行的作业步骤“已完成”的“完成日期”字段的值中。然后,针对任务ID为“T1”的每个处理记录,计算从处理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天数,并将其设置为每个信息记录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在L1行和L2行中,从处理日期“10月2日”到完成日期“10月4日”的天数“3”被设置为相应信息记录中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在L3行中,从处理日期“10月4日”到完成日期“10月4日”的天数“1”被设置为相应信息记录中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
在将包含任务ID“T1”的信息记录(L1、L2和L3行)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和完成日期的值登记到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之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还将完成日期的值与任务ID“T1”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例如在图6所示的表中,与任务ID“T1”相关联的完成日期值被设置为“10月4日”。
在参照图7所示的L1、L2和L3行描述的示例中,图7所示的任务ID“T2”到“T7”的处理记录被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此外,在登记了作业步骤“已完成”的处理记录之后,计算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并将其与完成日期一起登记。
返回图2,下面给出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的详细说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查询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并且计算期限容许度,期限容许度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特定表格的作业的概率。例如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至少在打印表格或者登记处理记录的时间点处针对涉及处理特定表格的作业来计算期限容许度。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中,在期限容许度的计算中,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首先选择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即其中风险参数的类别和已经执行的作业步骤中的至少一个与特定表格相同,并且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读取所选择表格的处理记录当中相关联的作业已经完成的表格的处理记录。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使用包含在所读取的处理记录中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以及涉及处理特定表格的作业的当前日期到期限的天数,来计算特定表格的期限容许度。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通过改变处理记录的选择条件(其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来针对特定表格计算多个期限容许度。例如,在图3至图7所示的示例中,如果存在多个风险参数,则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通过查询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的处理记录来计算期限容许度,即所查询的表格的每个风险参数的类别与特定表格相同。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还可以通过查询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的处理记录来计算期限容许度,即其全部风险参数的类别都与特定表格相同。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指令来改变用作参考的处理记录的选择条件。用作参考的处理记录的选择条件的具体示例以及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具体流程将在后文给出。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将计算的期限容许度提供至显示控制器170。
显示控制器170执行控制以将通过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获得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显示装置(未示出)上。例如,显示控制器170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上生成用于显示通过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计算的期限容许度的显示控制信息。显示控制器170将所生成的显示控制信息发送至已经发出打印特定表格的请求的终端20或者是已经将特定表格的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的终端20。在接收到显示控制信息之后,终端20根据所接收的显示控制信息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期限容许度。
前文已经对包含管理服务器10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造示例进行了说明,并且讨论了关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表格的各种信息项目的登记和使用的整体示例。下面将对信息管理系统执行的处理示例给出说明。
图8是例示了由从终端20接收了打印表格的请求的管理服务器10所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作为示例,管理服务器10从从终端20接收了打印表格的请求时开始如图8所示的处理。打印表格的请求包括表示e表格的数据和指示表格类型的信息。
参照图8的流程图,在步骤S10,打印处理器110的文档ID分配部分112将文档ID分配至要打印的表格。在此示例中,文档ID分配部分112为要打印的表格生成UUID,并将所生成的UUID设置为该表格的文档ID。文档ID分配部分112将分配给表格的文档ID提供至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
在步骤S12,打印处理器110的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从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获得与要打印的表格类型对应的表格模式。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假设要打印的表格与图3所示的用于批准的书面提案具有相同的格式,并且获得了与此表格类型对应的如图4所示的表格模式。
然后,在步骤S14,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根据在步骤S12获得的表格模式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作业信息。例如,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对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进行解释,并且在以如图4所示的表格模式描述的项目编号1和2的矩形区域(对应于图3中虚线所包围的矩形区域1和2)中分别提取“花费”和“字符串”的值,来作为风险参数“花费”和“事项类型”的值。另外,对于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花费”和“事项类型”值中的每一个,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指定在表格模式中描述的类别。例如,通过查询如图4所示的项目编号1的“类别”字段,如果所提取的“花费”值是大于等于0日元并且小于二百万日元,则指定类别A,而如果所提取的“花费”值是大于等于二百万日元,则指定类别B。此外,通过查询图4所示的项目编号2的“类别”字段,如果所提取的“事项类型”值为“新建”或者“取消”,则指定类别A,而如果所提取的“事项类型”值为“重复”,则指定类别B。作业信息提取部分116将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风险参值以及针对每个风险参数指定的类别提供至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
在步骤S16,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对涉及处理要打印的表格的作业指定期限。在步骤S16,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根据已经针对要打印的表格的类型设置的决定规则来指定期限,或者可以从用户接收指定了期限的指令。另一种方案是,如果根据表格模式已经将指示期限值的区域指定为作业信息的部分,并且在步骤S14中已经从要打印的表格中提取了表示该区域的数据,则可以将该期限值指定为期望值。在此具体示例中,“花费”和“事项类型”的值是根据图4所示的表格模式从要打印的表格中提取的,并将当前日期(即打印日期)七天之后的日期设置为期限。
在步骤S18中,在指定了期限之后,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将作业信息和期限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在此示例中,由于一个表格用于一个作业,因此将在步骤S10中分配给要打印的表格的文档ID用作识别作业事项的任务ID。作业信息登记部分120将在步骤S14提取的作业信息和在步骤S16指定的期限与任务ID(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在此示例中,作为打印日期的当前日期也与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上述如图6所示的表是通过步骤S18中的登记所得的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的数据内容的具体示例。
在步骤S20中,打印处理器110的打印指令部分114指令打印机30通过将文档ID叠加在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上来执行打印。例如,打印指令部分114指令打印机30将在步骤S10中分配给要打印的表格的文档ID转换成计算机可读代码(如条形码),并且将转换后的代码叠加在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上,并在纸上打印表格。打印机30响应于该指令对包括文档ID的表格进行打印。打印的表格的具体示例如图5所示。
在步骤S20之后,图8所示的处理结束。对于已经通过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而执行了打印的表格,从表示表格的数据中提取的作业信息、打印日期和期限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
图8所示的处理仅是由接收了打印表格请求的管理服务器10所执行的处理的示例。步骤S10到S20的执行次序可以改变。例如,步骤S10中分配文档ID的处理可以在步骤S18中登记作业信息和期限的处理以及步骤S20中给出打印表格的指令的处理之前的任何时间执行。另外,只要分配了文档ID,则步骤S20中给出打印表格的指令的处理可以在任何时间执行。
根据图8所示的处理而打印的表格在被分配了作业的单个工作步骤的操作者之间循环。然后,每个操作者给出指令来将与对表格执行操作有关的操作历史(处理记录)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中。下面将参照图9和图10对通过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登记处理记录时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给出说明。
图9是例示了由终端20在登记处理记录时执行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在从用户接收到登记表格的处理记录的指令时,终端20开始如图9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9的流程图,在步骤S30中,终端20首先使用阅读器(未示出)获得分配给表格的文档ID。例如,用户使终端20使用连接至终端20的阅读器来读取打印在表格上的表示文档ID的代码,从而终端20通过阅读器获得表示所读取的代码的文档ID。
然后,在步骤S32中,终端20以例如下述方式获得关于要对表格执行的操作的信息。终端20在显示装置(未示出)上显示可以在涉及处理表格的作业中执行的作业步骤的列表,并且还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用于指示用户选择列表中的作业步骤之一的信息。用户查看该列表,并使用诸如鼠标和键盘的输入装置(未示出)来选择作业步骤之一。作为替代,如上文所述,可以预先决定哪个作业步骤分配给哪个操作者,并且可以预先决定操作者的用户ID与操纵类型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决定作业步骤。通过上述任一方式,终端20获得作业步骤。终端20还根据终端20的系统时钟获得当前日期,并且将所获得的日期设置为对表格执行对应于所选择作业步骤的操作的操作日期。
然后,在步骤S34,终端20将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其中该处理记录包括在步骤S30获得的文档ID和在步骤S32获得的关于操作的信息。在步骤S34之后,图9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图9的步骤S34中接收到从终端20发送的处理记录之后,管理服务器10开始如图10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10的流程图,在步骤S40中,管理服务器10的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获得从终端20接收的处理记录。在此示例中,如前文所述,处理记录包括文档ID、用户选择的作业步骤(指示对表格执行的操作的类型的信息)和操作期限。
在步骤S42中,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在步骤S40获得的处理记录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在图7所示的表中生成新的信息记录,并且使用在步骤S40获得的处理记录中包含的信息来设置新的信息记录中的字段值。例如,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处理记录中包含的文档ID、作业步骤和操作日期的值设置为新信息记录中的诸如任务ID、作业步骤和处理日期的字段的值。另外,在此具体示例中,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新信息记录中的诸如打印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的值设置为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与新信息记录的任务ID相关联地存储的相应字段相同的值。如果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不存在与新信息记录具有相同任务ID的信息记录,则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以读取与该任务ID相关联的诸如打印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的值,然后将所读取的值设置在新信息记录的相应字段中。如果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存在与新信息记录具有相同任务ID的信息记录,则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复制已有的信息记录中的诸如打印日期、期限、RP1和RP2的字段的值,并将所复制的值设置在新信息记录的相应字段中。
在步骤S42之后,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在步骤S44确定在步骤S42中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的处理记录所包含的作业步骤是否指示涉及处理待处理表格的作业已经完成。也即,在步骤S44中,确定处理记录中包含的作业步骤是否指示“已完成”。
如果处理记录中包含的作业步骤指示“已完成”,即如果步骤S44的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46。在步骤S46,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包含指示“已完成”的作业步骤的处理记录中的“处理日期”字段的值作为完成日期值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和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在这种情况下,将“处理日期”字段的值与处理记录的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例如,在步骤S42中登记的在信息记录中的处理日期值被设置为与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在表示登记的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中的任务ID相关联的“完成日期”字段的值(见图6)。另外,在步骤S42中登记的处理记录的处理日期值被设置为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包含已登记的处理记录的任务ID的所有信息记录的“完成日期”字段的值。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还计算包含了表示在步骤S42中登记的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任务ID的所有信息记录中每一个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并将计算的值设置在“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中。通过计算每个处理记录中从“处理日期”值到“完成日期”值的天数,来确定上述天值。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完成作业所用天数计算如下。例如,如果处理日期和完成日期是同一天,则计算上述天数为1。如果完成日期在处理日期之后3天,则计算天数为4。不过,也可以从对应于完成日期的值中减去对应于处理日期的值,来计算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日期和完成日期是同一天,则计算天数为0,如果完成日期在处理日期之后3天,则计算天数为3。
如果处理记录中包含的作业步骤不指示“已完成”,即如果步骤S44的结果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50。处理记录登记部分140将这样的信息提供至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在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在步骤S50,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与显示控制器170一起执行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的详情将在后文给出。
在步骤S46或步骤S50之后,图10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根据图8所示的处理对每个带有文档ID一起打印的表格执行操作之后,用户给出登记处理记录的指令,然后终端20和管理服务器10分别执行图9和图10所示的处理。因此,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存储历史信息,该历史信息针对各个表格指示在哪个处理日期执行了哪个作业步骤。另外,对于已经完成了相关联作业的表格,将作业的完成日期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和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对于已经完成了相关联作业的表格,将从每个作业步骤中表格的处理日期到作业的完成日期所用的天数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通过使用以这种方式登记的上述天数,执行图10的步骤S50中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
图11例示了图10的步骤S50中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的详细示例。图11所示的处理是针对与在图10的步骤S42中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的处理记录对应的表格来执行的。
参照图11的流程图,在步骤S500中,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查询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并且选择已经完成相关联作业的表格。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获得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的处理记录,即每个风险参数的类别和作业步骤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下面给出步骤S500中的处理的具体示例,其中假设图7所示的数据内容存储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并且图7所示的L21行的信息记录已经在图10流程图的步骤S42中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在此具体示例中,要在步骤S500中处理的表格是与图7所示L21行的信息记录所表示的处理记录相对应的表格(任务ID“T7”)。在步骤S500中,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指示了完成日期和完成作业所用天数的处理记录(L1行至L20行)中获得包含与要处理的表格“T7”的风险参数(RP1“B”和RP2“A”)相同的类别并且包括与要处理的表格的当前作业步骤(“接收”)相同的作业步骤的处理记录。图12示出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表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图12所示的信息记录是表示图7所示的L1、L4、L11和L18行的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在图12所示的任务ID为“T1”、“T2”、“T4”和“T6”的表格以及任务ID为“T7”的表格中,风险参数RP1“花费”的类别为“B”(大于等于0日元并且小于二百万日元),并且风险参数RP2“事项类型”的类别为“A”(新建或取消)(见图4及图6)。于是,图12所示的每个信息记录均指示涉及处理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的作业从执行处理记录的作业步骤“接收”的日期到作业完成所用的天数,该条件为两个风险参数的类别与任务ID为“T7”的表格相同。
在步骤S502,通过使用与上述在步骤S500获得的天数对应的值,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计算期限容许度,其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表格的作业的概率。例如,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确定从当前日期到针对与表格相关联的作业设置的期限的剩余天数。在图7所示的任务ID为“T7”的表格为要处理的表格的上述具体示例的情况下,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确定从任务ID为“T7”的作业步骤“接收”的当前日期(即处理日期“10月8日”)到任务ID“T7”的期限“10月14日”的剩余天数(即7天)。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生成在步骤S500中获得的每个处理记录中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值的频率分布。在此具体示例中,由于在步骤S500中获得了图12所示的处理记录,因此生成了如图13所示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的值的频率分布。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通过使用所生成的频率分布来确定所用天数小于等于从当前日期到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关联的作业的期限为止的剩余天数的事项数量的比例。图13所示的频率分布示出了针对任务ID为“T7”的表格所确定的在剩余天数(即7天)之内完成相关联作业的事项的数量为四分之三。也即,针对要处理的表格确定的在剩余天数之内完成相关联作业的事项数量的比例为75%。于是,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将75%设置为期限容许度。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将计算的期限容许度提供至显示控制器170。
在步骤S504,显示控制器170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上生成用于显示在步骤S502确定的期限容许度的显示控制信息。显示控制器170将所生成的显示控制信息发送至已经将要处理的表格的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的终端20。在终端20接收到显示控制信息之后,在终端20中显示表格的期限容许度。在步骤S504之后,图11所示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结束。
在登记了表格的处理记录时执行如图11所示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并且在已经将该表格的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的终端20上显示期限容许度。因此,通过执行如图11所示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将用作预测与特定表格关联的作业能否在期限之前完成的基础的信息提供至如下用户,该用户已经执行了分配给改用户的作业步骤的操作或者已经给出了登记作业步骤的处理记录的指令。如果与该表格关联的作业很难在期限之内完成,则用户可以以更高的优先级进行表格的处理,或者可以将此情况通知请求了该表格循环的操作者。用户可以在发送纸件表格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表格的内容。
已经给出指令来登记表格的处理记录的用户,即查看通过图11所示的处理获得的期限容许度的用户不必识别表格循环的路径。通过仅对管理服务器10给出指令以对指示分配给用户的作业步骤操作的处理记录进行登记,用户接收该表格的期限容许度。
在对图11所示处理的上述描述中,在参照图7、12和13描述的具体示例中,仅计算了一个期限容许度。具体来说,在相关联作业已经完成的表格中选择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即其风险参数RP1和RP2的类别以及作业步骤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通过使用所选表格的每个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计算一个期限容许度(步骤S500和S502)。不过,也可以根据与上述具体示例不同的条件来选择用于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处理记录。例如,代替使用满足风险参数RP1和RP2的类别以及作业步骤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的条件的表格的处理记录,可以使用满足如下条件的表格的处理记录,即两个风险参数RP1和RP2中每一个的类别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然后可以计算关于风险参数RP1和RP2的两个期限容许度,即一个关于风险参数RP1而另一个关于风险参数RP2。例如,下文描述了在登记图7所示的任务ID为“T7”的表格的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记录(L21行)时计算与两个风险参数RP1和RP2的类别相对应的两个期限容许度的处理。
对于风险参数RP1,在指示了完成日期和完成作业所用天数的处理记录当中,获得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的、作业步骤为“接收”并且风险参数RP1的类别为“B”(“花费”大于等于二百万日元)的处理记录。在此示例中,如图14所示,分别获得任务ID为“T1”、“T2”、“T4”、“T5”和“T6”的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记录(图7的L1、L4、L11、L15和L18行)。生成关于该处理记录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值的频率分布,如图15所示。图15所示的频率分布表明,在从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日期到与表格“T7”相关联的作业的期限的剩余天数(即7天)之内完成作业的事项数量为五分之四。因此,与风险参数RP1的类别对应的期限容许度为80%。
对于风险参数RP2,在指示了完成日期和完成作业所用天数的处理记录当中,获得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的、作业步骤为“接收”并且风险参数RP2的类别为“A”(“事项类型”为新建或取消)的处理记录。在此示例中,如图16所示,分别获得任务ID为“T1”、“T2”、“T3”、“T4”和“T6”的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记录(图7的L1、L4、L8、L11和L18行)。生成该处理记录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值的频率分布,如图17所示。图17所示的频率分布表明,在从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日期到与表格“T7”相关联的作业的期限的剩余天数(即7天)之内完成作业的事项数量为五分之四。因此,与风险参数RP2的类别对应的期限容许度为80%。
如果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按照上述示例计算了与风险参数RP1和RP2对应的两个期限容许度,则显示控制器170生成用于显示与类别相关联的期限容许度的显示控制信息。
作为替换,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期限容许度。上文描述了基于作业步骤和风险参数的类别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获得处理记录。然后可以根据其它条件来进一步筛选(drill)所获得的处理记录,以计算期限容许度。换句话说,可以根据其它条件对所获得的处理记录分组,并且可以针对每个组计算期限容许度。分组条件的示例之一为每个处理记录中特定作业步骤的存在与否。例如,根据其任务ID与所获得的每个处理记录对应的表格是否执行了“返回”作业步骤,来对所获得的处理记录分组。具体来说,如上述具体示例一样,在将任务ID为“T7”的表格的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记录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时,获得表示如图12所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在具有与所获得的处理记录对应的任务ID“T1”、“T2”、“T4”和“T6”的表格当中,包含作业步骤为“返回”的处理记录的表格是任务ID为“T2”和“T4”的两个表格(见图7的L5和L12行)。通过查询已执行作业步骤“返回”的其任务ID为“T2”和“T4”(见图12的L4和L11行)的表格的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可以看出在从作业步骤“接收”的处理日期到与表格“T7”相关联的作业的期限的剩余天数(即7天)之内完成相关联作业的事项数量为二分之一。于是,该示例中的期限容许度为50%。另一方面,通过查询未执行作业步骤“返回”的其任务ID为“T1”和“T6”(见图12的L1和L18行)的表格的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可以看出在7天内完成相关联作业的事项数量为二分之二。在这种情况下期限容许度为100%。于是在获得了表示如图12所示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的示例中,显示控制器170使终端20显示如下信息。即,该信息表示从已执行了作业步骤“返回”的表格的处理记录中获得的期限容许度为50%,而从未执行作业步骤“返回”的表格的处理记录中获得的期限容许度为100%。在获得如图14和15所示的处理记录时,与图12所示示例的情况相同,可以根据是否对于其任务ID对应于每个所获得的处理记录的表格执行了作业步骤“返回”,来对所获得的处理记录分组。然后,基于在每个分组中的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的值,确定期限容许度。
用于对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处理记录进行选择的条件以及用于进一步筛选所选择的处理记录的条件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来确定。例如,代替图11中的步骤S500,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通过用户的输入来接收用于选择处理记录的条件,并且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获得满足所输入的条件的处理记录。对用户输入的接收可以处理如下。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首先请求显示控制器170将显示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20。显示控制信息用于显示如下信息:其指示用户输入用于对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处理记录进行选择的条件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要根据显示控制信息显示的信息可以指示对多个风险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定的指令。然后,将该信息显示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上,终端20的用户在查看这些信息时输入所述条件,终端20将用户输入的条件返回至管理服务器10。然后,管理服务器10的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获得满足用户输入的条件的处理记录,然后使用在所获得的每个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的值来计算期限容许度。例如,假设根据显示控制信息在终端20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用于指示用户对多个风险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定的指令的信息,并且管理服务器10接收用户指定的风险参数。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从满足用户指定的风险参数的类别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的这一条件的各表格的处理记录当中获得其中指示了完成日期和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并且作业步骤与要处理的表格的当前作业步骤相同的处理记录。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进一步接收用于对所获得的处理记录进行筛选的用户输入的条件,并且根据输入的条件对处理条件进行分组。然后,期限容许度计算器160可以针对各个分组计算期限容许度。可以在接收用于选择处理记录的条件的输入时接收用于筛选处理记录的条件的输入。
在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的处理中,在登记表格的处理记录时,计算并显示针对该表格的期限容许度。对表格的期限容许度的计算和显示可以不在登记表格的处理记录时执行,而是在打印表格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图8的步骤S20中打印表格之后,使用打印的表格作为要处理的表格来执行如图11所示的期限容许度显示处理。在此示例中,在步骤S500,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获得满足风险参数的类别与要处理的表格相同的这一条件的表格的、指示了完成日期的处理记录。在步骤S502,确定从对应于每个处理记录的表格的“打印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天数,并且生成“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值的频率分布。然后计算期限容许度。通过使用从打印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天值来计算如下期限容许度,其指示了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打印表格的作业的概率。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根据用作影响表格循环路径的信息项目的风险参值来分类表格。然后,根据类别来选择已经登记的处理记录,并用于计算期限容许度。这是因为,通过处理表格的作业的实际性能证实了完成作业的天数随着表格循环路径的不同而改变。作为具体示例,图18A、18B和18C分别例示了从在组织内实际循环的用于批准的每个书面提案的接收日期到解决日期的天值的频率分布。将书面提案中描述的提案的类型用作风险参数,并且根据这些参值定义了三个类别。图18A、18B和18C分别例示了针对属于这三个种类之一的每个书面提案完成作业以获得批准所用的天值的频率分布。注意,提案的类型会影响用于批准的书面提案的循环路径。图18A、18B和18C表明与三种类别相关联的书面提案的频率分布的特征彼此不同。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示例之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变型。在上述示例中,对于包含要登记的处理记录的表格或者要打印的表格,计算和输出了对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表格的作业的概率进行指示的期限容许度。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代替期限容许度,还可以计算并输出对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表格的作业的概率进行指示的值。在此变型中,通过与上述示例中计算期限容许度相似的方式,从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获得表示用作计算上述概率的参考的处理记录的信息记录,并且生成“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字段值的频率分布。然后,计算并输出完成作业所用天数超过了要处理的表格的期限之前的剩余天数的事项数量的比例。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示例,其中假设图7所示的L21行的任务ID为“T7”的表格是要处理的表格,并且图13所示的频率分布是根据图12所示的信息记录生成的。针对要处理的表格确定的在剩余天数(即7天)之内无法完成相关联作业的事项数量为四分之一。在此具体示例中,管理服务器10针对任务ID为“T7”的表格计算表示无法在期限之前完成作业的概率的值,并且输出计算的值(25%=(1/4)×100)。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在登记处理记录时,用户使用终端20输入指示对表格执行的操作的类型的信息。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也可以预先将操作的类型分配给终端20。然后,所分配的操作包括在处理记录中,并且从特定终端20将此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例如,可以预先将操作的类型分配给终端20,例如将作业步骤“接收”分配给终端20a,将作业步骤“批准”分配给终端20b,于是终端20将指示了特定类型操作的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并且将处理记录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中。在此变型中,在登记处理记录时,无需从用户接收操作类型的输入,终端20在一个处理记录中包括指示分配给终端20的作业步骤的信息以及当前日期,然后将该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在另一变型中,可以将操作的类型分配给特定用户,例如将作业步骤“接收”分配给用户A,并将作业步骤“批准”分配给用户B,于是包含特定类型操作的处理记录被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并且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中。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在打印表格时,管理服务器10对要打印的表格分配文档ID。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在形成e表格时,终端20可以对表格分配文档ID。在此变型中,打印请求包括文档ID及表格数据,并且管理服务器10使用打印请求中包含的文档ID执行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述处理类似的处理。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叠加在表格数据上并被打印的文档ID是计算机可读代码。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可以使用适于光学字符识别(OCR)的字体在纸上打印表示文档ID的字符串(包括字符、数字和标记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表格数据。作为替换,可以将其中记录了文档ID的集成电路(IC)标签附接至要打印表格数据的纸上。如果在纸上打印了表示文档ID的字符串,则可以将OCR装置连接至终端20以读取文档ID。如果其中记录了文档ID的IC标签被附接至打印的表格,则可以将IC标签阅读器连接至终端20以读取该IC标签。
表示要存储在管理服务器10各个存储部分中的信息的具体格式并不限于上述格式。例如,在图4所示的作为存储在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中的表格模式示例的表中,可以省略项目编号。另外,可以用不同于图4所示表格式的格式来描述表格模式。例如,可以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来描述与图4所示的表中相似的内容,并且可以将包含这些内容的文件用作表格模式。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风险参数的类别如下指定。在表格模式中描述了用于对风险参数分类的条件(见图4),并且在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提取风险参数的值时,通过查询表格模式来指定与所提取的值对应的类别,并且将其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见图6)。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可以在选择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处理记录时指定对应于风险参值的类别。在此变型中,用于分类风险参数的条件与表格模式分离地存储,并且在打印表格时,仅执行风险参值的提取以及将风险参值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而不登记所述类别。然后,在针对要处理的表格选择用作计算期限容许度的参考的处理记录时,检查用于对风险参数分类的条件,并且针对要处理的表格和已经登记了完成日期的表格来指定如下类别,该类别对应于已经与表格的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风险参值。在针对每个表格指定了与风险参值对应的类别之后,按照与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相似的方式,使用指定的类别来选择处理记录并计算期限容许度。
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在图7所示的表的项目当中,可以省略除了任务ID、作业步骤和处理日期以外的项目值的登记。如果仅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登记任务ID、作业步骤和处理日期,则可以使用任务ID作为关键字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来指定对应于特定处理记录的表格的其它项目的值,如完成日期和风险参值。通过确定从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处理日期到已经与该处理记录的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完成日期的天数,可以在计算期限容许度时获得从特定处理记录中包含的作业步骤的处理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天数。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打印表格的日期、涉及处理表格的作业的期限、包含在作业的处理记录中的处理日期、和作业的完成日期均通过日期来指示。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除了日期还可以使用时间来指定和记录打印日期、处理日期等。例如,在登记打印日期时,管理服务器10可以根据系统时钟获得执行打印的日期和时间,并且将此日期和时间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还可以为期限指定日期和时间。另外,在登记处理记录时,终端20可以根据系统时钟获得操作日期以及操作时间,并且将此日期和时间包括在处理记录中,然后将该处理记录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在此变型中,在计算期限容许度时,不再使用完成作业所用天数,而是使用从打印表格的日期和时间或者从处理了特定作业步骤的日期和时间到完成作业的日期和时间所用的时间,来生成频率分布。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中,在纸上打印e表格时,从表示要打印的表格的数据中提取作业数据,并且将文档ID叠加在表格上。在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不在纸上打印e表格,而是通过转换e表格的文件格式来生成新的e表格。此时,可以如上述示例一样提取和登记作业数据。例如,可以将使用特定文档处理应用程序生成的e表格的文件格式转换成用作循环文件格式的预定格式,然后可以循环转换后的e表格。该循环文件格式可以是使用文档处理应用程序保护起来不被编辑的文件格式,例如便携式文档格式(PDF)。这种e表格可以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文件而被循环。分配给e表格的文档ID可以包含在关于e表格的属性信息中。通过使用关于e表格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的文档ID,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执行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的处理。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中,一个表格用于一个作业。不过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中,也可以将多个表格用于一个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定义对应于各个表格的表格模式,并登记在表格模式存储部分100中。在此变型中,生成与分配给各个表格的文档ID分离的用于识别作业事项的任务ID,并且将此作业事项中处理的多个表格的文档ID与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在此变型中,将作业的期限与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与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相同。在此变型中,可以从用于一个作业的多个表格的每一个中提取不同的风险参数的值。从各个表格提取的风险参值可以与对应于表格文档ID的任务ID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各个表格的处理记录与表格的文档ID相关联地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对于完成日期,可以预先设置将处理记录看作作业完成的条件(例如当对特定表格执行特定操作时,认为作业已完成),并且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处理记录登记在处理记录存储部分150中时,将处理记录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130中的日期登记为与对应于处理记录的文档ID的任务ID相关联的完成日期。通过查询每个表格的处理记录、对应于每个表格的文档ID的任务ID、以及与每个任务ID相关联的完成日期,可以与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相同的方式执行期限容许度的计算。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中,通过确定从打印日期或者处理记录中描述的处理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天数,来计算期限容许度。在确定完成作业所用的天数时,代替利用简单减法来计算天数,可以仅计数从打印日期或处理日期到完成日期的进行涉及表格处理的作业的组织工作日。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排除组织的非工作日来计算完成作业所用的天数。如果通过仅计数组织的工作日来确定完成作业所用天数,则可以将包含指示每一天是工作日还是非工作日的信息的日历信息预先存储在管理服务器10的存储装置(未示出)中。然后,通过查询此日历信息,仅计数从打印日期或处理日期到完成日期的工作日。
此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示例和变型中的管理服务器10的某些功能可以提供在终端20中。
通常,通过在通用计算机中执行管理服务器10的功能或者运行描述了管理服务器10的处理内容的程序,来实现管理服务器10。图19例示了计算机的硬件构造。该计算机具有如图19所示的电路构造,其中包括通过总线86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80、存储器(主存储器)82、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84。硬盘驱动器(HDD)88或用于读取各种标准的便携式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如致密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和闪存)的盘驱动器90通过相应的I/O接口84连接至总线86。HDD 88或盘驱动器90用作存储器82的外部存储装置。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内容的程序通过使用诸如CD或DVD的记录介质或者通过网络存储在如HDD 88的固定存储装置中,并被安装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固定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被读取至存储器82并被CPU 80运行,从而实现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终端20也以类似于管理服务器10的处理的方式来实现。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一个计算机来实现管理服务器10。不过,上述管理服务器10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计算机中并且分布式执行。
前文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仅是为了例示和说明的目的,并非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各种变型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对这些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给出最佳的解释,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用于特定应用场合的各种变型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信息管理设备,包括:
生成器,其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从而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
作业信息登记部分,其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所述作业信息登记部分还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且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
历史信息登记部分,其在获得包括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之后,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和
输出部分,其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并且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然后,输出部分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关于通过作业信息登记部分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文档识别信息,所述输出部分进一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输出部分确定满足如下条件的循环文档的数量,即从执行与通过历史信息登记部分与文档识别信息一起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类型相同的操作到关于所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处在从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的执行时间开始到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为止的剩余时间之内,并且所述输出部分将所确定的循环文档的数量除以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项目的数量,从而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输出部分确定满足如下条件的循环文档的数量,即从执行与通过历史信息登记部分与文档识别信息一起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类型相同的操作到关于所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了从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中描述的操作的执行时间开始到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为止的剩余时间,并且所述输出部分将所确定的循环文档的数量除以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项目的数量,从而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根据针对操作历史信息指定的条件将所指定的多个文档识别信息项目分成多个组,并且输出部分使用与相应组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以针对每个组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根据针对操作历史信息指定的条件将所指定的多个文档识别信息项目分成多个组,并且输出部分使用与相应组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以针对每个组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的信息管理设备,其中根据针对操作历史信息指定的条件将所指定的多个文档识别信息项目分成多个组,并且输出部分使用与相应组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以针对每个组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8.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以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
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并且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
在获得包括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之后,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和
通过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来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以及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9.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转换部分,其对用户指定的电子文档的格式进行转换,以生成包含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和电子文档的内容的循环文档;
作业信息登记部分,其在电子文档中从电子文档的内容当中提取信息项目,其中所述信息项目是预先设置为对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完成所占用的时间构成影响的信息项目,并且将所提取的信息项目作为作业信息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并且指定涉及处理与电子文档相对应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期限,并将所指定的期限与关于电子文档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信息存储部分中;
输入接收部分,其通过用户的输入接收包含在循环文档中的文档识别信息和包含指示对循环文档执行的操作的类型以及操作的执行时间的信息的操作历史信息;
历史信息登记部分,其获得通过输入接收部分接收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操作历史信息,并且将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操作历史信息彼此相关联地登记在历史信息存储部分中;和
输出部分,其查询作业信息存储部分和历史信息存储部分,并且指定文档识别信息,所述文档识别信息与至少部分等同于与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信息的作业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指示作业已完成的操作历史信息相关联,并且所述输出部分通过使用与指定的文档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操作历史信息,来生成指示在期限之前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或者在期限之前无法完成涉及处理包含所获得的文档识别信息的循环文档的作业的概率的信息,并且输出所生成的信息。
CN201210061884.2A 2011-09-08 2012-03-09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Active CN102999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6387 2011-09-08
JP2011196387A JP5891664B2 (ja) 2011-09-08 2011-09-08 情報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9798A true CN102999798A (zh) 2013-03-27
CN102999798B CN102999798B (zh) 2017-07-28

Family

ID=47829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1884.2A Active CN102999798B (zh) 2011-09-08 2012-03-09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3769A1 (zh)
JP (1) JP5891664B2 (zh)
CN (1) CN102999798B (zh)
AU (1) AU2012200910B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0542A (zh) * 2016-06-21 2018-1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作业支持系统、管理服务器、便携式终端、作业支持方法以及程序
CN108885444A (zh) * 2016-04-14 2018-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7875B2 (en) * 2012-10-08 2016-04-19 Linkedin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similar schools
JP6373063B2 (ja) * 2013-12-04 2018-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4268167A (zh) * 2014-09-10 2015-01-07 北京优特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116003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determin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a hardware accelerator to a request
RU2618945C1 (ru) * 2015-12-07 2017-05-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бле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В.А. Трапезнико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типов научных построени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0043A1 (en) * 2003-03-27 2004-09-30 Beckman Orhan E. Preflight time estimator for printing workflow
CN101309208A (zh) * 2008-06-21 2008-11-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的基于可靠性代价的作业调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444A (en) * 1989-11-15 1992-12-01 Teknekro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hipment system including processing of document images
JPH03276834A (ja) * 1990-03-26 1991-12-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ウインカースイッチ装置
WO1994016397A2 (en) * 1993-01-06 1994-07-21 Timephaser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terprise-wide to do list scheduling
JP3276834B2 (ja) * 1996-01-10 2002-04-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ケジュール管理方法
JPH10207939A (ja) * 1997-01-17 1998-08-07 Nec Corp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
US6519763B1 (en) * 1998-03-30 2003-02-11 Compuware Corporation Time management and task completion and prediction software
JP3360037B2 (ja) * 1999-02-04 2002-12-24 エヌイーシーシステム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業務終了予定時刻推定システム
JP2001209738A (ja) * 2000-01-26 2001-08-03 Hitachi Ltd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処理時間表示方法および処理期限設定方法
US7318038B2 (en) * 2001-07-30 2008-0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ject risk assessment
JP2004013769A (ja) * 2002-06-11 2004-01-15 Hitachi Ltd ワークフロー案件完了予測方法及びその実施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069605A1 (en) * 2004-09-29 2006-03-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orkflow associ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JP2007122445A (ja) * 2005-10-28 2007-05-17 Toshiba Corp 文書管理方法および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US8121881B2 (en) * 2006-06-08 2012-02-21 Ibico, Inc.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20100060922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5245687B2 (ja) * 2008-09-26 2013-07-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38484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processing time for a printer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0043A1 (en) * 2003-03-27 2004-09-30 Beckman Orhan E. Preflight time estimator for printing workflow
CN101309208A (zh) * 2008-06-21 2008-11-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的基于可靠性代价的作业调度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444A (zh) * 2016-04-14 2018-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
CN108885444B (zh) * 2016-04-14 202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
CN108780542A (zh) * 2016-06-21 2018-1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作业支持系统、管理服务器、便携式终端、作业支持方法以及程序
CN108780542B (zh) * 2016-06-21 2023-05-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作业支持系统、管理服务器、便携式终端、作业支持方法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2200910B2 (en) 2014-02-27
JP2013058102A (ja) 2013-03-28
US20130063769A1 (en) 2013-03-14
JP5891664B2 (ja) 2016-03-23
CN102999798B (zh) 2017-07-28
AU2012200910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9798A (zh) 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
EP3026614A1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language translations and task management
CN110244915B (zh) 用于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三维打印的去中心化供应链
US2009032703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inventory levels in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US2008020866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n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CN101110021A (zh) 对过程指令集进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JP2009163497A (ja) 事務フロー生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Zhang et al.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in electronic products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hree-way recovery and the old-for-new policy
Kim An approach for composing predictive models from disparate knowledge sources in smart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US6968533B1 (en) Process descri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cess classification method
US20080172401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5292473A (zh) 低代码方案中的扩展的选择性推荐和部署
Hübscher et al.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task management in an evolving, communication-intensive environment
US201401491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CN114037304A (zh) 一种成本资料的数据归集方法、设备及介质
EP2116961A1 (en) Detailed data aggregation device, detailed data aggregation program, and detailed data aggregation method
Mora et 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of IT-based Service Systems: An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s Approach
JP200816549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Schuh et al.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the real-time disturbance management in transportation supply networks
Aleksić Fuzzy Sets, Fuzzy Numbers, Fuzzy Model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Schuh et al. Cost-orientated product variant evaluation using similarity analysis
Scheubel et al. Valuing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JP2007034806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Yunga-Yunga et al. Successful Cas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company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Remote Procedure Calls (GRPC) and Server-Sent Events (SSE)
Bellin Informa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ow the introduction of case tools affect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