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6701A - 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96701A CN102996701A CN2012103348648A CN201210334864A CN102996701A CN 102996701 A CN102996701 A CN 102996701A CN 2012103348648 A CN2012103348648 A CN 2012103348648A CN 201210334864 A CN201210334864 A CN 201210334864A CN 102996701 A CN102996701 A CN 1029967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
- fluid
- throttle ele
- strengthening rib
- barrel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4—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 F16F13/1463—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ssages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4—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 F16F13/1409—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characterised by buffering features or stop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a fluid or pasty material
- F16F15/16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a fluid or past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fluid damping devices, e.g. passages, orif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 F16F9/49—Stops limiting fluid passage, e.g. hydraulic stops or elastomeric elements inside the cylinder which contribute to changes in fluid damp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8—Stroke limiting stops, e.g. arranged on the piston rod outside the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部件件数较少的简单的构造确保节流构件相对于输入止挡负载的耐久性的、新式构造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中,跨凹处(30)的开口部且沿周向延伸的节流构件(36)配设在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侧,节流构件(36)的节流通路形成槽(42)被外部筒构件(14)覆盖而形成节流通路(48),并且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隔着节流构件(36)抵接而构成止挡部件,另一方面,在节流构件(36)上,自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内周底面突出的加强肋(50)沿周向延伸地形成,加强肋(50)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并且利用加强肋(50)将节流通路(48)在圆周上的至少一部分分隔成具有相同流体流动特性的多个流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例如连结悬架和车辆车身的悬架衬套等的筒形隔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基于封入在内部的流体的流动作用而产生的隔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可应用于汽车的悬架衬套等的筒形隔振装置的一种,公知有利用基于封入在内部的流体的流动作用而产生的隔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该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具有这样的构造:内外嵌插配置的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开口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凹处被外部筒构件覆盖,从而形成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多个流体室,并且在该隔振装置中形成有使这多个流体室互相连通的节流通路。该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公开在例如日本特开平5-280580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
但是,在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中,为了形成节流通路,有时在外部筒构件的内周侧配设有节流构件。该节流构件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长度延伸,跨在多个流体室之间地延伸。并且,在节流构件上,开口于其外周面地形成有节流通路形成槽,通过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开口部被外部筒构件覆盖,形成节流通路。
另外,在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中,出于提高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等的目的,有时设有用于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的止挡部件。止挡部件利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的抵接来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
但是,欲利用在外部筒构件的内周侧配置有节流构件的构造设置止挡部件时,内部轴构件会碰到节流构件,因此,特别是在与外部筒构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节流通路)的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形成部分,有可能发生节流构件损伤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像专利文献1那样,欲采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的抵接力不会波及节流构件的构造时,需要采取例如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设置中间套筒,利用该中间套筒保护节流构件等方法,因此,部件件数增加、随之引起的重量增加及构造复杂化等成为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80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上述情况作为背景,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部件件数较少的简单的构造确保节流构件相对于输入止挡负载的耐久性的新式构造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即,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开口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的多个凹处被该外部筒构件覆盖而形成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多个流体室,并且在该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中形成有用于使这些流体室互相连通的节流通路,其特征在于,跨上述凹处的开口部且沿周向延伸的节流构件安装在上述外部筒构件的内周侧,在该节流构件上形成有开口于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的节流通路形成槽,通过该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外周侧开口部被该外部筒构件覆盖而形成上述节流通路,并且构成有用于通过该内部轴构件和该外部筒构件隔着该节流构件的抵接来限制该内部轴构件和该外部筒构件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相对位移的止挡部件,另一方面,在该节流构件上,自该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内周底面向外周侧突出的加强肋沿周向延伸地形成,该加强肋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该外部筒构件的内周面,并且,利用该加强肋将该节流通路在圆周上的至少一部分分隔成具有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多个流路。
采用形成为该第1技术方案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利用加强肋提高节流构件的强度。因此,即使是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配设有节流构件,通过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抵接来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的相对位移的构造,也能够避免由内部轴构件抵接导致节流构件损伤。结果,能够利用止挡部件有效地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从而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并且,也能够确保节流构件的耐久性,稳定地获得作为目的的隔振性能。
而且,加强肋以自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底面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节流构件上形成为薄壁的低强度部分利用加强肋来加强。因此,即使通过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抵接而构成止挡部件,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节流构件相对于输入止挡负载的耐久性。
此外,由于加强肋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外部筒构件的内周面,因此,在内部轴构件抵接于节流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加强肋抵接于外部筒构件来限制节流构件向外周侧变形,从而能够避免由节流构件过大地变形引起的龟裂等损伤。
另外,通过加强肋分隔节流通路而形成的多个流路具有彼此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流动阻力、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等),在振动输入时,在各流路中大致均等地产生流体流动。由此,节流通路整体,能够维持将各流路的截面积总和作为通路截面积的期望的调谐频率,从而能够在维持作为目的的隔振特性的同时,实现通过设置加强肋来提高节流构件的耐久性。
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节流通路在圆周上的至少一部分被上述加强肋沿轴线方向等分地分隔。
采用第2技术方案,被加强肋分隔成的多个流路形成为各自具有大致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大致相同形状,在振动输入时流体大致同样地在这多个流路中流动。由此,由于这多个流路起到1个节流通路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因形成加强肋而导致的节流通路对调谐频率等产生的影响,有效地获得作为目的的隔振特性。
根据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肋在上述节流通路形成槽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沿周向延伸地形成。
采用第3技术方案,通过在节流通路形成槽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设置加强肋,节流通路形成槽中的隔着加强肋的两侧部分形成为大致相同的轴线方向尺寸。因此,在输入止挡负载时,能够利用加强肋有效地降低节流构件在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形成部分处的挠曲变形,从而能够谋求提高节流构件的耐久性。
根据第1~第3中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肋形成在上述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中间部分。
采用第4技术方案,加强肋形成在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中间部分,不会到达周向两端,由此,由于在设置于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两端的与流体室连通的连通部分不存在加强肋,因此,能够降低流体的流动阻力。因此,在节流通路中易于因发生湍流等而阻碍流体流动的向流体室连接的连接部分,流体相对于节流通路更顺畅地出入。结果,能够抑制因形成加强肋而导致节流通路的流体流动量减少,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基于流体流动作用的隔振效果。
另外,只要将节流构件上的止挡负载的输入部位设定在周向中间部分,就能够利用加强肋支承止挡负载来抑制节流构件变形。而且,通过使加强肋的形成位置仅是在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中间部分,能够降低因形成加强肋而引起的重量增加。
根据第1~第4中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轴构件和筒状的中间套筒利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并且,形成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一对上述凹处经过形成于该中间套筒的一对窗部向外周侧开口,并且,通过上述外部筒构件外嵌于该中间套筒而该一对窗部被该外部筒构件覆盖而形成一对上述流体室,另一方面,上述节流构件形成为分别沿周向以大致半周的长度延伸的一对并在周向上跨各该窗部地配设,并且,这一对节流构件的周向两端部分在该中间套筒与该外部筒构件之间被夹持。
在第5技术方案所示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中,也利用加强肋提高节流构件的强度,能够防止由内部轴构件抵接引起的节流构件损伤。
此外,通过节流构件形成为分别以大致半周的长度延伸的一对并跨各窗部地配设,节流构件的组装作业容易,并且通过在外部筒构件与中间套筒之间被夹持,能够稳定地支承节流构件。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节流构件上形成有自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底面突出且抵接于外部筒构件的加强肋,因此,能够通过内部轴构件隔着节流构件抵接于外部筒构件来发挥止挡效果,在该构造中,能够提高节流构件的强度,从而特别是能够提高因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而形成为薄壁的部分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加强肋以将节流构件分隔成具有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多个流路的方式设置,因此,节流通路的截面积成为这多个流路的截面积总和,能够抑制因形成加强肋而导致调谐频率发生变化。这样,在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中,能够在维持作为目的的隔振特性的同时,利用加强肋确保节流构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悬架衬套的节流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节流构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节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节流构件的仰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节流构件的左侧视图。
图9是图5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构成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的节流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节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节流构件的左侧视图。
图13是图11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是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的节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的节流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作为形成为遵照本发明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图1~图3表示了汽车用的悬架衬套10。悬架衬套10具有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而成的构造,通过内部轴构件12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车身,并且外部筒构件14安装于未图示的悬架臂,来将悬架臂隔振连结于车辆车身。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原则,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
更详细地讲,内部轴构件12是形成为小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高刚性构件,其中央部分稍稍扩径。
另外,在内部轴构件12上外套有中间套筒18。中间套筒18是形成为薄壁大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高刚性构件,在其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设有开口于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的嵌装凹槽20。另外,在中间套筒18上形成有一对窗部22a、22b。窗部22是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贯穿中间套筒18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的孔,一对窗部22a、22b设置在径向的两侧。另外,窗部22a、22b扩展至比各嵌装凹槽20靠轴线方向外侧地形成,嵌装凹槽20利用窗部22a、22b在周向上被一分为二。
而且,内部轴构件12和中间套筒18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主体橡胶弹性体16具有厚壁的大致圆筒形状,其内周面与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重叠地硫化粘接,并且,其外周面与中间套筒18的内周面重叠地硫化粘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为包括内部轴构件12和中间套筒18的一体硫化成形品。
另外,在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硫化粘接有薄壁筒状的缓冲橡胶24。该缓冲橡胶24上,与位于形成后述的凹槽部30a的形成侧的部分相比,同样地位于形成后述的凹处30b的形成侧的部分更加厚壁。
另外,中间套筒18的嵌装凹槽20被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层26分别覆盖,并且,在一个嵌装凹槽20的周向中央部分设有与覆盖橡胶层26一体形成且向外周侧突出的隔离壁部28。
并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上形成有一对凹处30a、30b。凹处30是开口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的凹部,一对凹处30a、30b在径向上位于夹着内部轴构件12的两侧。而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中,该一对凹处30a、30b经过中间套筒18的窗部22a、22b向外周侧开口。另外,凹处30的开口稍稍小于设置于中间套筒18的窗部22的开口,凹处30以其开口周缘部覆盖窗部22的开口周缘部的方式硫化粘接于中间套筒18。
另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上安装有外部筒构件14。外部筒构件14具有薄壁大径的大致圆筒形状,在其内周面粘附形成有密封橡胶层32。而且,外部筒构件14在外套于中间套筒18之后,通过被实施由八片式缩径器(日文:八方絞り)等进行的缩径加工而嵌装固定于中间套筒18。另外,通过使固定于外部筒构件14的密封橡胶层32上位于外部筒构件14与中间套筒18的轴线方向两端部分之间的部分缩窄而压缩,从而外部筒构件14与中间套筒18相嵌装的嵌装面之间在整周上被液密地密封。
并且,窗部22a、22b被外部筒构件14闭塞,凹处30a、30b的开口部被外部筒构件14液密地覆盖。由此,利用一对凹处30a、30b形成了相对于外部空间密闭且内部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一对流体室34a、34b。另外,封入到流体室34中的非压缩性流体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优选采用水、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硅油、或者它们的混合液等。并且,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为了有效地获得基于后述的流体流动作用的隔振效果,期望为0.1Pa·s以下的低粘性流体。
另外,在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侧配设有节流构件36a、36b。如图4~图9所示,节流构件36是在周向上以大致半周的长度延伸的大致半圆筒形状的构件,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另外,在节流构件36的周向中央部分一体形成有向轴线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38、38。并且,节流构件36的周向的两端部分比其中间部分更加薄壁,其内周侧凹陷成切口状。另外,如图7所示,在设有突出部38而在轴线方向上形成为宽幅的节流构件36的周向中央部分形成有向内周面突出的凸形状的固定部40。
另外,在节流构件36上设有分割节流槽41。该分割节流槽41是开口于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其周向的一端开口于节流构件36的周向端面,并且,其另一端开口于节流构件36的轴线方向两端面。
另外,在节流构件36上安装有止挡橡胶44。如图1、图2所示,止挡橡胶44形成为大致弯曲板形状,在其内周面上,在周向上带有规定间隔地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凹槽46。而且,止挡橡胶44与节流构件36的内周面重叠地固定。另外,止挡橡胶44以覆盖节流构件36的固定部40的方式固定,其通过在轴线方向及周向上到达比固定部40靠外侧,在轴线方向及周向上定位于节流构件36。
而且,一对节流构件36a、36b以在一对凹处30a、30b所处的径向一个方向上从两侧夹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方式安装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在周向跨一对凹处30a、30b的各一个地配设。并且,节流构件36a、36b的周向两端部嵌入到中间套筒18的嵌装凹槽20中。
另外,节流构件36a和节流构件36b形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其通过上下翻转而从径向两侧安装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这样,通过节流构件36a和节流构件36b上下翻转地配设,节流构件36a的分割节流槽41a和节流构件36b的分割节流槽41b在向周向端面开口的开口侧在周向上互相连接。由此,在周向上以不到一周的长度延伸的节流通路形成槽42由分割节流槽41a和分割节流槽41b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周向一个端部连通于凹处30a,并且,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周向另一个端部连通于凹处30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节流构件36a和节流构件36b形成包括了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节流构件。
在节流构件36a、36b这样地安装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之后,通过外部筒构件14外嵌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节流构件36a、36b的周向两端部在外部筒构件14与中间套筒18之间被夹持。
另外,通过外部筒构件14隔着密封橡胶层32重叠于节流构件36a、36b的外周面,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外周侧开口部被外部筒构件14液密地覆盖,形成有隧道状的流路。由此,使一对流体室34a、34b互相连通的节流通路48利用节流通路形成槽42形成。另外,节流通路48通过考虑到流体室34a、34b的壁弹性刚性地调节通路截面积:A和通路长度:L之比(A/L),来调节经过节流通路48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调谐频率),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谐为与发动机振动相当的10Hz左右的低频率。
另外,在配置有一对凹处30a、30b的径向上,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夹着节流构件36和止挡橡胶44地相对。而且,当因为输入负载而内部轴构件12相对于外部筒构件14在一对凹处30a、30b的配置方向上较大程度地相对位移时,内部轴构件12隔着止挡橡胶44缓冲地抵接于节流构件36。由于节流构件36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重叠,因此,实质上内部轴构件12会抵接于外部筒构件14,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位移量被缓冲地限制。由此,构成有用于限制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的止挡部件。
另外,在节流通路48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设有自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内周底面向外周侧突出的加强肋50。如图1~图4、图6所示,加强肋50一体形成于节流构件36a、36b,其形成为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轴线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突出的实心的突条,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沿周向延伸。另外,加强肋50从基端(内周端)到顶端(外周端)地在轴线方向上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尺寸,其突出顶端面形成为在轴线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筒状面。
另外,加强肋50设置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形成为不会到达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长度。换言之,加强肋50以比节流通路48的通路长度短的规定长度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局部地设置在节流通路48的通路长度方向中间部分。
并且,加强肋50以与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轴线方向两侧的壁部大致相同的高度突出形成,其顶端面隔着密封橡胶层32抵接于外部筒构件14。由此,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利用外部筒构件14抵接支承。
通过该加强肋50设置于节流构件36,节流通路48在周向的中间部分被沿轴线方向等分地分隔而上下二等分,其在隔着加强肋50的两侧形成具有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一对流路。另外,流路的流体流动特性相同是指流动阻力、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等大致相同,在振动输入时,大致等量的流体在各流路中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加强肋50分隔成的流路形状相对于经过轴线方向中心的与轴线垂直平面成为面对称,这些流路的流体流动特性彼此相同。
形成为该构造的悬架衬套10安装于例如汽车的前悬架,将未图示的悬架臂隔振连结于同样地未图示的车辆车身。即,通过内部轴构件12利用螺栓等安装于车辆车身,并且外部筒构件14压入固定在形成于悬架臂的臂孔(Arm Eye)中,悬架衬套10安装在车辆车身与悬架臂之间。
而且,当在内部轴构件12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输入有相当于发动机振动的低频大振幅振动,内部轴构件12相对于外部筒构件14在一对流体室34a、34b所处的径向一个方向上相对位移时,基于一对流体室34a、34b的相对的压力差,在这些流体室34a、34b之间引起经过节流通路48的流体流动。由此,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能够发挥作为目的的隔振效果(高衰减效果)。
另外,当在车辆越过高度差时等输入大负载时,则内部轴构件12隔着止挡橡胶44抵接于节流构件36。由此,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位移量受到限制,能够抑制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主体橡胶弹性体16产生龟裂等损伤,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通过在止挡橡胶44的内周面形成多个凹槽46来降低初始的抵接面积,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抵接时的缓冲作用。此外,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被缓冲橡胶24覆盖,抵接时的冲击也会被缓冲橡胶24缓和。
内部轴构件12这样地抵接于节流构件36时,抵接负载(止挡负载)波及到内部轴构件12与节流构件36之间。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节流构件36上,抵接负载通过止挡橡胶44作用于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形成部分。在此,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中一体形成有自内周底面向外周侧突出的加强肋50,其突出顶端面抵接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由此,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内周底面利用加强肋50支承。能够降低节流构件36在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形成部分的变形。结果,能够防止由节流构件36过大的变形引起的损伤,从而能够谋求提高耐久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强肋50设置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在加强肋50的轴线方向两侧与外部筒构件14隔离的部分的轴线方向尺寸不会仅在单侧变大,节流通路形成槽42被加强肋50在轴线方向上等分地分隔。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节流构件36在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形成部分挠曲变形,从而能够更有利地防止节流构件36损伤。
而且,加强肋50设置在隔着止挡橡胶44与内部轴构件12抵接的节流构件36的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中间部分,能够利用加强肋50有效地承受住因与内部轴构件12抵接而产生的抵接负载。因此,能够有效地减轻节流构件36变形,从而能够谋求避免节流构件36损伤。并且,由于加强肋50以未达到不会有止挡负载直接输入的周向两端部分的长度形成,因此,在节流通路48向流体室34a、34b连接的连接部分将流路截面积确保得较大,能够防止流体的流动在出入口附近被湍流等妨碍。并且,通过加强肋50仅设置在止挡负载的作用部分,能够减轻因形成加强肋50而导致的节流构件36的质量增加。
此外,加强肋50形成为从基端侧到顶端侧地以大致恒定的轴线方向宽度尺寸形成的实心的突条,能够将对于外部筒构件14的抵接面积确保得较大,并且,也能够确保加强肋50自身的刚性。因此,也能够防止由止挡负载导致加强肋50、外部筒构件14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作为目的的止挡效果。
另外,节流通路48在周向的中间部分被加强肋50分隔为轴线方向两侧,由加强肋50分隔成的各流路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状,具有大致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因此,在振动输入时,大致等量的流体在各流路中同时流动,包含这些各流路的节流通路48整体起到1个流路的功能。结果,节流通路48能够防止因形成加强肋50而导致流体流动特性(调谐频率等)变化,从而能够实现作为目的的隔振特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肋50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沿周向延伸,由加强肋50分隔成的各流路不会发生蜿蜒曲折、流路截面积的变化地沿周向延伸。因此,能够避免节流通路48的流动阻力因形成加强肋50而明显变化,利用经过节流通路48的流体顺畅的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作为目的的隔振效果。
图10~图13表示构成作为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的节流构件6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但除了节流构件60之外的部分形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另外,在节流构件60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节流构件36实质上相同的部分,通过在图中也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更详细地讲,在节流构件60上设有分割节流槽62。分割节流槽62是开口于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其周向的一端部(图11中的右端)开口于节流构件60的周向端面,并且,其周向另一端部(图11中的左端)开口于节流构件60的轴线方向两端面。并且,分割节流槽62的周向中央部分比其周向两端部分宽幅,这些周向的中央部分和两端部分通过锥形部分平滑地连接。
另外,在节流构件60上设有加强肋64。加强肋64是在分割节流槽62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自内周底面向外周侧突出的突条,在其周向的全长上连续地延伸。另外,加强肋64的周向中央部分与其周向两端部分相比在轴线方向上扩幅,形成为宽幅的扩幅承压部66。另外,扩幅承压部66在轴线方向两侧以相同的尺寸扩幅,形成为相对于经过轴线方向中心的与轴线垂直平面面对称的形状。另外,加强肋64的形成为窄幅的周向两端部分和形成为宽幅的周向中央部分(扩幅承压部66)通过锥形部分平滑地连续设置。另外,在加强肋64的形成扩幅承压部66的形成部分,分割节流槽62也扩幅,节流通路48中的由加强肋64分隔成的轴线方向两侧的流路以大致恒定的截面积沿周向延伸。
另外,节流构件60与第1实施方式的节流构件36同样,对上下翻转后的一对节流构件60相组合,由此,各节流构件60的分割节流槽62互相连通,形成节流通路形成槽。这一点对于后述的节流构件70、80也是同样的。
在包括该节流构件60的悬架衬套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10同样,分割节流槽62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利用加强肋64抵接支承于外部筒构件14,因此,能够抑制因输入止挡负载而导致节流构件60变形,从而能够谋求提高耐久性。
另外,通过在加强肋64的周向中央部分设置扩幅的扩幅承压部66,在内部轴构件的抵接载荷特别易于作用的周向中央部分将节流构件60和外部筒构件14的抵接面积确保得更大。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节流构件60的变形量,从而能够有利地防止因输入止挡负载而引起节流构件60损伤。
而且,在节流构件60上,与在加强肋64的周向中央部分设有扩幅承压部66相配合地,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中央部分扩幅。由此,在节流通路48中的由加强肋64分隔成的两侧流路中,能够避免因形成扩幅承压部66而引起的局部狭窄,从而能够确保经过节流通路48流动的流体量。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未被其具体的记载所限定。例如第1实施方式的加强肋50仅形成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周向中间部分,但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的加强肋64同样地在周向的全长上连续地设置。总而言之,也可以像图14所示的节流构件70的加强肋72那样,在由分割节流槽74、74构成的节流通路形成槽的周向全长上以大致单一的截面形状延伸。
另外,加强肋并不一定要形成为在节流通路形成槽42内仅设有1条的构造,也可以设有多条加强肋。在例如图15所示的节流构件80上,自分割节流槽82的底面突出的两条加强肋50、50在轴线方向上互相隔离地设置,利用该加强肋50、50将由分割节流槽82、82形成的节流通路形成槽以在轴线方向上三等分的方式分隔。即使在这样地设有多条加强肋的情况下,由这些加强肋分隔成的流路也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并且,只要能确保作为目的的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就能够在维持作为目的的隔振特性的同时,加强节流构件而稳定地得到止挡效果。
加强肋不必整体在周向上连续,也可以是多个加强肋在周向上断续地分别沿周向延伸地设置。
加强肋的截面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是越朝向突出顶端侧越逐渐成为窄幅的尖细截面、半圆形截面等。
另外,止挡橡胶也可以不一定设置在节流构件36侧,也可以设置在内部轴构件12侧。另外,在内部轴构件12侧设有止挡橡胶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使缓冲橡胶24更加厚壁而用作止挡橡胶。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突出的止挡构件安装于内部轴构件12,止挡构件抵接于节流构件36而构成止挡部件。总而言之,也可以在这些内部轴构件12与节流构件36之间配设用于与应容许的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位移量相应地调节内部轴构件12与节流构件36的相对面间距离的构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悬架衬套的例子,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有源型隔振装置也优选用于发动机架、副车架支架等。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汽车用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例如也可用作机动二轮车、铁道用车辆、产业用车辆等所采用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悬架衬套(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12、内部轴构件;14、外部筒构件;16、主体橡胶弹性体;18、中间套筒;22、窗部;30、凹处;34、流体室;36、60、70、80、节流构件;41、62、74、82、分割节流槽;42、节流通路形成槽;48、节流通路;50、64、72、加强肋。
Claims (5)
1.一种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开口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的多个凹处(30a、30b)被该外部筒构件(14)覆盖而形成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多个流体室(34a、34b),并且在该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10)中形成有用于使这些流体室(34a、34b)互相连通的节流通路(48),其特征在于,
跨上述凹处(30a、30b)的开口部且沿周向延伸的节流构件(36、60、70、80)安装在上述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侧,在该节流构件(36、60、70、80)上形成有开口于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的节流通路形成槽(42),通过该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外周侧开口部被该外部筒构件(14)覆盖而形成上述节流通路(48),并且,构成有用于通过该内部轴构件(12)和该外部筒构件(14)隔着该节流构件(36、60、70、80)的抵接来限制该内部轴构件(12)和该外部筒构件(14)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相对位移的止挡部件;
另一方面,在该节流构件(36、60、70、80)上,自该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内周底面向外周侧突出的加强肋(50、64、72)沿周向延伸地形成,该加强肋(50、64、72)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该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并且,利用该加强肋(50、64、72)将该节流通路(48)在圆周上的至少一部分分隔成具有相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多个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中,
上述节流通路(48)在圆周上的至少一部分被上述加强肋(50、64、72)沿轴线方向等分地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中,
上述加强肋(50、64、72)在上述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沿周向延伸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中,
上述加强肋(50、64、72)形成在上述节流通路形成槽(42)的周向中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其中,
上述内部轴构件(12)和筒状的中间套筒(18)利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并且,形成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对上述凹处(30a、30b)经过形成于该中间套筒(18)的一对窗部(22a、22b)向外周侧开口,通过上述外部筒构件(14)外嵌于该中间套筒(18)而该一对窗部(22a、22b)被该外部筒构件(14)覆盖而形成一对上述流体室(34a、34b);
另一方面,上述节流构件(36、60、70、80)形成为分别沿周向以大致半周的长度延伸的一对并在周向上跨各该窗部(22a、22b)地配设,并且,该一对节流构件(36、60、70、80)的周向两端部分在该中间套筒(18)与该外部筒构件(14)之间被夹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0539A JP5783858B2 (ja) | 2011-09-14 | 2011-09-14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JP2011-200539 | 2011-09-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6701A true CN102996701A (zh) | 2013-03-27 |
CN102996701B CN102996701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782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4864.8A Active CN102996701B (zh) | 2011-09-14 | 2012-09-11 | 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79473B2 (zh) |
JP (1) | JP5783858B2 (zh) |
CN (1) | CN102996701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2852A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CN105102853A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CN107023600A (zh) * | 2015-10-30 | 2017-08-08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 |
CN108150535A (zh) * | 2016-12-02 | 2018-06-12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压衬套和轨道列车 |
CN110168248A (zh) * | 2017-03-30 | 2019-08-23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CN110499678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阻尼通孔的分瓣式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及形成方法 |
US10563722B2 (en) | 2016-12-02 | 2020-02-18 |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 Hydraulic bushing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014315A1 (de) * | 2016-12-01 | 2018-06-07 | Anvis Deutschland Gmbh | Hydroelastisches Lager |
US20190011013A1 (en) * | 2017-07-07 | 2019-01-1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Active vibration damper for a vehicle driveline component |
JP6967429B2 (ja) * | 2017-11-08 | 2021-11-1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KR20220006315A (ko) * | 2020-07-08 | 2022-01-1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유체마운트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3340A (en) * | 1987-06-25 | 1989-01-0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Manufacture for fluid-sealed type vibro-isolating bush |
JPS643341A (en) * | 1987-06-25 | 1989-01-0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Fluid-sealed type vibro-isolating bush |
EP0306752A2 (de) * | 1987-09-10 | 1989-03-15 | METZEL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Motorlager |
JPH01171942U (zh) * | 1988-05-25 | 1989-12-06 | ||
JP2001041276A (ja) * | 1999-07-30 | 2001-02-1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円筒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40239020A1 (en) * | 2003-05-30 | 2004-12-02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 filled cylindric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JP2005076751A (ja) * | 2003-08-29 | 2005-03-24 | Tokai Rubber Ind Ltd | 筒形防振マウント |
CN1683806A (zh) * | 2004-04-14 | 2005-10-19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圆筒形充液减振装置 |
US20090189323A1 (en) * | 2008-01-29 | 2009-07-30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 filled type cylindric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CN101813154A (zh) * | 2009-02-24 | 2010-08-25 |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71942A (ja) | 1987-12-28 | 1989-07-06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同調エンボス模様を有する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
JPH01250636A (ja) * | 1988-03-30 | 1989-10-05 | Toyoda Gosei Co Ltd | 液封入防振装置 |
JPH0276240A (ja) | 1988-09-12 | 1990-03-15 | Nec Corp | ワイヤー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
JPH03121327A (ja) * | 1989-10-02 | 1991-05-23 | Tokai Rubber Ind Ltd |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装置 |
JP2538463B2 (ja) * | 1991-11-13 | 1996-09-25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装置 |
JPH05280580A (ja) * | 1992-03-31 | 1993-10-26 |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 液体封入型防振装置 |
JP3599462B2 (ja) * | 1996-02-19 | 2004-12-08 |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型防振装置 |
JP4236782B2 (ja) | 1999-12-01 | 2009-03-11 | マルヤス工業株式会社 | オリフィス金具の製造方法 |
JP3743368B2 (ja) * | 2001-12-26 | 2006-02-08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 |
US7763336B2 (en) * | 2004-05-20 | 2010-07-27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Flexible coupling sleeve and a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incorporating same |
CA2533817C (en) * | 2005-01-26 | 2012-12-18 | The Pullman Company | Hydraulically damped body mount with bolt-through construction |
JP5026999B2 (ja) * | 2008-02-12 | 2012-09-19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JP2010159873A (ja) | 2008-12-09 | 2010-07-22 | Tokai Rubber Ind Ltd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
2011
- 2011-09-14 JP JP2011200539A patent/JP578385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11 US US13/609,814 patent/US92794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1 CN CN201210334864.8A patent/CN1029967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3340A (en) * | 1987-06-25 | 1989-01-0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Manufacture for fluid-sealed type vibro-isolating bush |
JPS643341A (en) * | 1987-06-25 | 1989-01-0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Fluid-sealed type vibro-isolating bush |
EP0306752A2 (de) * | 1987-09-10 | 1989-03-15 | METZEL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Motorlager |
JPH01171942U (zh) * | 1988-05-25 | 1989-12-06 | ||
JP2001041276A (ja) * | 1999-07-30 | 2001-02-1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円筒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40239020A1 (en) * | 2003-05-30 | 2004-12-02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 filled cylindric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JP2005076751A (ja) * | 2003-08-29 | 2005-03-24 | Tokai Rubber Ind Ltd | 筒形防振マウント |
CN1683806A (zh) * | 2004-04-14 | 2005-10-19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圆筒形充液减振装置 |
US20090189323A1 (en) * | 2008-01-29 | 2009-07-30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 filled type cylindric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CN101813154A (zh) * | 2009-02-24 | 2010-08-25 |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2852A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CN105102853A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US9939040B2 (en) | 2013-03-29 | 2018-04-10 |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 Liquid-sealed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 |
US9995363B2 (en) | 2013-03-29 | 2018-06-12 |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 Liquid-sea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CN107023600A (zh) * | 2015-10-30 | 2017-08-08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 |
CN107023600B (zh) * | 2015-10-30 | 2020-03-03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 |
CN108150535A (zh) * | 2016-12-02 | 2018-06-12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压衬套和轨道列车 |
US10563722B2 (en) | 2016-12-02 | 2020-02-18 |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 Hydraulic bushing |
CN110168248A (zh) * | 2017-03-30 | 2019-08-23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CN110168248B (zh) * | 2017-03-30 | 2021-02-23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CN110499678A (zh) * | 2019-08-30 | 2019-11-26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阻尼通孔的分瓣式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及形成方法 |
CN110499678B (zh) * | 2019-08-30 | 2021-05-14 | 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阻尼通孔的分瓣式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及形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62822A1 (en) | 2013-03-14 |
US9279473B2 (en) | 2016-03-08 |
JP2013061029A (ja) | 2013-04-04 |
CN102996701B (zh) | 2016-01-20 |
JP5783858B2 (ja) | 2015-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6701A (zh) | 流体封入式筒形隔振装置 | |
CN204664630U (zh) | 管路减振体以及设置该管路减振体的管路减振器 | |
CN102906450B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03161875B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07002795B (zh) | 带托架筒形防振装置 | |
CN102364152B (zh) |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 |
CN102888903B (zh) | 一种可实现阻尼变参数的套塞式粘滞阻尼器的设计装配方法 | |
CN104040212B (zh) | 隔振装置 | |
CN105339703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3711825A (zh) | 缓冲器 | |
CN104105902B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05987122A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10469623A (zh) | 一种带阻尼通孔的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形成方法及节点 | |
CN110388401A (zh) | 一种带有管体流道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形成方法及节点 | |
CN103590320B (zh) | 一种斜拉桥的斜拉索减振装置 | |
JP6411163B2 (ja)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
CN103174790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4364554B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CN104024604B (zh) | 用于机动车的阀装置 | |
CN110425248A (zh) | 一种带有内槽流道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形成方法及节点 | |
CN110486413A (zh) | 一种通过增设多瓣式中间隔套形成液体空腔的方法 | |
CN202381079U (zh) | 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测斜短节组合减震装置 | |
GB2351139A (en) | Mounting device for hydraulically damping both axial and radial vibrations | |
CN202360662U (zh) |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 |
CN102410012A (zh) | 无线随钻测斜仪测斜短节组合减震方法及组合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Tokai Rubber Ind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TO: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