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4911B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94911B CN102994911B CN201110278071.4A CN201110278071A CN102994911B CN 102994911 B CN102994911 B CN 102994911B CN 201110278071 A CN201110278071 A CN 201110278071A CN 102994911 B CN102994911 B CN 1029949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inless steel
- weight
- austenite
- casting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6/00—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21D6/004—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Cr and Ni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6/00—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21D6/005—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M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46—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heet met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1—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In, Mg, or other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22C38/001 - C22C38/60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5—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rare earths, i.e. Sc, Y, Lanthan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copp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1—Austeni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通过在不锈钢中加入铜、银、稀土等元素,使其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的复合抗菌相,以达抗菌的目的。该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8%,Cr:13.8~23%,Mn:1.8~12%,Ni:3~10%,Cu:1~3.0%,Ag:≤0.23%,Si:<1.0%,RE:0.6~3.8%,Mo:≤1.00%,N:≤1.00%,S:<0.035%,P:<0.045%,其余为Fe。本发明介绍了该不锈钢的熔炼、铸造、铸锭或铸坯开坯、轧钢、固溶处理等技术和方法。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加工、日用五金等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具体涉及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通过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铜、银、稀土等特定的抗菌合金元素,使奥氏体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的复合抗菌相,从而使得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复合抗菌性能和机械性能,具体还涉及到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制造技术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性的细菌感染事件屡有发生,如:1996年由“O·157”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蔓延日本的44个都府县,感染者超过9000人;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期暴发、流行于欧洲的疯牛病事件;本世纪初由广东顺德首发,并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SARS事件;自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于2003年底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患者丧生。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该超级细菌抗药性极强并有可能向全球蔓延。当前,源于欧洲的大肠杆菌病毒更是让人惶惶不可终日……人类在经历了众多次的病菌、病毒侵扰之后,防菌、抗菌意识日益增强。当前,防菌、抗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锈钢在经历了近百年发展后,各类不锈钢产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不锈钢材料本身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不锈钢应运而生,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化妆品制造设备、食品加工、装饰材料、医院等公共场所、航空航天等行业。
众所周知,铜、银以及稀土等元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最近几十年,人们还发现铜有非常好的医学用途,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发明家刘同庆、刘同乐研究发现,铜元素具有极强的抗癌功能,并成功研制出相应的抗癌药物“克癌7851”,并在临床上获得成功。后来,墨西哥科学家也发现铜有抗癌功能。相信不久的将来,铜元素将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
稀土元素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众所周知的共识。如稀土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具有对烧伤后的免疫调节作用、抗凝血及抗动脉硬化作用、抗炎作用、癌瘤的诊断和抗癌作用、镇痛作用等等。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通过加入适量的铜、银、稀土等复合抗菌合金元素,并经过特殊的抗菌处理,可使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颗粒状纳米级析出的复合抗菌相,从而使得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复合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铜、银、稀土等元素的加入可以使不锈钢晶粒细化。
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为:均匀弥散分布的纳米级析出的颗粒状复合抗菌相从金属表面层析出后,与细菌接触,通过与细胞的作用损伤细胞膜,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或损伤其DNA、破坏细菌细胞的正常组织和繁衍的平衡,达到阻止细菌生长繁殖或消灭细菌的目的。
抗菌不锈钢首先由日本于上世纪末提出并发明。在我国,抗菌不锈钢虽然起步较晚,但迄今也已基本掌握其原理和制造技术、方法。当前,奥氏体抗菌不锈钢、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奥氏体抗菌不锈钢、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均通过在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铜或银等抗菌合金元素,并对其进行抗菌处理,由此达到了抗菌的功效,且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如:JPA平8-104952以及JPA平9-170053、JP99800249.6均提出将铜或银直接加入到不锈钢中,经过抗菌处理,最终达到持久、良好的抗菌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公报CN1498981公开的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中就通过添加0.4~2.2重量%的铜并使其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的抗菌相ε-Cu,从而赋予了铁素体不锈钢良好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冶炼、铸造、铸锭或铸坯开坯、轧钢、固溶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该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的复合抗菌相,从而使得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很强的复合抗菌性能以及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该不锈钢的化学组织成分为(以重量百分比计):C:≤0.08重量%,Cr:13.8~23重量%,Mn:1.8~12重量%,Ni:3~10重量%,Cu:1.00~3.00重量%,Ag:≤0.23重量%,Si:<1.0重量%,RE:0.6~3.8重量%,Mo:≤1.00重量%,N:≤1.00重量%,S:<0.035重量%,P:<0.045重量%,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物。其中RE为稀土元素,是以Ce(铈)为主要原料,并配以La、Pr等镧系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为了提高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综合性能,在一个优选实施的方案中,所述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中C的含量为:≤0.06重量%,Cr的含量为:16.00~19.00重量%。
为了使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达到节镍的目的,在一个优选实施的方案中,所述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中Mn的含量为:4.00~9.60重量%,Ni的含量为:3.00~6.30重量%。
为了更好地达到复合抗菌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的方案中,所述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中RE的含量为:0.86~3.10重量%。RE(Rare Earth)为以Ce(铈)为主要原料,并配以La、Pr等镧系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为了使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达到节镍的目的以及作为固溶强化元素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在一个优选实施的方案中,所述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中N的含量为:≤0.50重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主要的化学组织成分做详细叙述。
C: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因此,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加,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得到提高,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度氯化物中耐应力腐蚀的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物质。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不锈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12C6型碳化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尤其是耐晶界腐蚀性能下降。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大多是碳含量小于0.03重量%或0.02重量%的超低碳型的。
Cr:铬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介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素体的元素,缩小奥氏体区。随着钢中铬含量的增加,奥氏体不锈钢中可出现铁素体(δ)组织。研究表明,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当碳含量为0.1重量%时,铬含量为18重量%时,为获得稳定的单一奥氏体组织,所需的镍含量最低,约为8重量%。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一些金属间相(比如σ相)的形成倾向增大。奥氏体不锈钢中铬含量的提高可使马氏体转变温度Ms下降,从而提高奥氏体基体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只要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完全奥氏体组织而没有δ铁素体等的形成,仅提高钢中铬含量不会对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铬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耐蚀性。主要表现为:铬提高不锈钢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以及钼和铜的复合作用下,铬提高不锈钢耐一些还原性介质、有机酸、尿素和碱介质的性能;铬还提高不锈钢耐局部腐蚀,比如晶界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以及某些条件下应力腐蚀的性能。提高铬含量同样对改善耐蚀性非常有益。
Ni:镍是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使不锈钢中获得完全奥氏体的组织,从而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和冷成形性以及焊接、低温与无磁性等性能;同时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力学稳定性,使之不仅比相同铬、钼含量的铁素体、马氏体等类不锈钢具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而且由于表面膜稳定性的提高,从而使钢还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一些还原性介质的性能。
镍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钢中含有0.1重量%的碳和18重量%的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重量%,这便是著名的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成分。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同时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其至可不出现γ→M相变。但是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
镍对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在钢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对于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镍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
Mo:一般来说,简单的铬镍(及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仅用于要求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比如硝酸等)的使用条件下。钼作为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加入到其中使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钼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在还原性介质(比如H2SO4、H3PO4以及一些有机酸和尿素环境)的耐蚀性,并提高钢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等性能。
钼和铬都是形成和稳定铁素体并扩大铁素体相区的元素,钼形成铁素体的能力与铬相当。
钼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作用不显著,因此当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且无金属间相析出时,钼的加入对其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钼含量的提高,钼的高温强度提高。
钼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耐还原性介质的腐蚀性能和耐点腐蚀、耐缝隙腐蚀等的性能。
N:氮早期主要用于铬锰氮(铬镍锰氮)奥氏体不锈钢中,以节约钢中的镍。近些年来,氮也日益成为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氮的作用除代替部分镍以节约贵重的镍元素外,主要是作固溶强化元素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但并不显著损害钢的塑性和韧性;同时,氮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局部腐蚀,比如耐晶界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
氮是非常强烈地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它的形成能力与碳相当,约为镍的30倍。
作为间隙元素的氮固溶强化作用很强,因而它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奥氏体钢的强度。近10年的研究表明,氮的大量加入可使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达到非常高的强度,而其断裂韧性并不降低。
Cu:在本发明中,铜既是重要的抗菌合金元素;同时它又是作为显著降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倾向,提高冷加工成形能力的一种重要合金元素。与钼相配合,进一步提高含钼奥氏体不锈钢在还原性介质中的耐蚀性。
铜的加入使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室温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特别是对影响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冷成形性的几个重要参数,如加工硬化系数(n值)、塑性应变比(r值)、杯突深度值(E值)和锥形杯突值(CCV值)有显著作用。随着钢中铜含量增加,n值、r值和E值等均增大,而CCV值减小。这说明铜显著改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冷成型性。
在本发明中,铜首先是作为抗菌基本元素加入到奥氏体不锈钢之中。当Cu<0.65重量%时,马氏体不锈钢的抗菌效果不明显;Cu<1.00重量%时,抗菌效果仍不理想;当Cu>4.00重量%时,节镍型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热加工性变得较为困难。
Si: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硅含量一般都在0.8重量%~1.00重量%以下。
硅是强烈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硅含量的提高,δ铁素体含量将增加,同时金属间相,比如σ(χ)相的形成也会加速和增多,从而影响钢的性能。
硅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对耐蚀性的重要作用。硅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显著提高钢在高温浓硫酸中的耐蚀性。
Mn: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锰含量一般不超过2重量%,而在近期发展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为了提高氮的溶解度,目前已出现高锰含量(5重量%~20重量%)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锰是非常重要的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与氮、镍等强烈形成奥氏体的元素复合加入到不锈钢中,以节约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
锰是比较弱的奥氏体形成元素,但具有强烈稳定奥氏体的作用。
Ag:在本发明中,银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抗菌合金元素的有效补充而添加到奥氏体不锈钢中。众所周知,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迷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
RE: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稀土元素(铈、镧等)不但可以提高含钼、铜的高铬镍不锈钢的热塑性,同时稀土元素对改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性非常有益。
近年来,稀土药物研究很活跃。目前,有些国家已将稀土化合物用于临床,对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稀土及稀土化合物在临床上有以下药理作用:
①.稀土铈等元素具有较好的抗菌、杀菌作用;
②.稀土药物对烧伤后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③.稀土化合物在体内和体外都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④.稀土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消炎作用。目前,已作为外用消炎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⑤.稀土元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用于癌症的诊断。稀土稳定同位素的抗癌机制,在于其可在细胞或亚细胞结构(如膜和线粒体表面)取代Ca++、Mg++,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肿瘤细胞中大量蓄积的稀土破坏了Ca++和Mg++的交换,甚至可称为细胞核成分,因而抑制了肿瘤的发展。稀土离子蓄积于肿瘤细胞高于正常细胞,原因在于癌细胞内有高水平的DNA,DNA磷酰基对稀土离子有较高的亲合力,从而产生广泛螯合作用;
⑥.稀土元素镧和铈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
S:硫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被视为有害杂质,因此其含量要求控制在0.03重量%~0.035重量%以下。
P:磷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一般被看做是有害杂质,而不是合金元素。因此,标准中规定P≤0.035重量%~0.045重量%。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制造技术和方法:
首先对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进行熔炼。熔炼可采用真空炉熔炼,也可采用中频感应炉或电弧炉+炉外精炼的方法进行熔炼。熔炼时,须先将除铜、银、稀土等复合抗菌合金元素熔化,然后添加铜、银、稀土等复合抗菌合金元素,并快速升温至1500℃~1630℃,浇铸铸锭或铸坯。
浇铸铸锭或铸坯完成后,应采用锻造的方法将铸锭或铸坯的组织状态由铸态转化成锻态,这种由铸态转化成锻态的过程称为开坯。如果是铸锭,则采用锻锤进行锻造;如果是铸坯,则可采用连铸连轧机对其进行锻造处理。在采用锻锤或连铸连轧机锻造的过程中,应对钢锭沿轴向不断地作90°转动。铸锭或铸坯开坯温度为:加热温度1050℃~1250℃,始锻(轧)温度1030℃~1230℃,终锻(轧)温度≥880℃。
开坯后,按最终的规格要求对处于的钢锭进行轧钢(包括热轧和冷轧)。轧钢温度为:加热温度,1050℃~1250℃,始轧温度1030℃~1230℃,终锻(轧)温度≥880℃。
轧钢后,应对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50~1150℃,保温时间≥20分钟,保温后可用水将其冷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在实验用非真空感应炉上合计冶炼了8炉本发明奥氏体不锈钢,该8炉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wt%)详见表一。经冶炼后,浇铸成铸锭并按期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进行铸锭锻造开坯、轧钢、固溶处理。随后,对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按试验要求进行取样,并分别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检测、腐蚀性能检测,所得结果分别见力学性能检测、腐蚀性能检测和抗菌性能测试等测试数据。
一、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合金1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2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3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4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5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6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7的力学性能为:
合金8的力学性能为:
二、腐蚀性能检测结果
合金1的耐蚀性能
合金2的耐蚀性能
合金3的耐蚀性能
合金4的耐蚀性能
合金5的耐蚀性能
合金6的耐蚀性能
合金7的耐蚀性能
合金8的耐蚀性能
三、抗菌性能检测结果
抗菌性能检测采用二种方法:
1、抗菌性能测试经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CNAS L1483MA2010090430Q)检测,检测方法如下:采用标准:JIS Z 2801-2000;选用菌株:大肠杆菌(ATCC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AS1.89)。
2、抗菌持久性试验
将不锈钢表面采用平面磨床磨去0.25mm(模拟长期使用后的磨损),然后把经磨削后的不锈钢用带水抹布裹严并放置于环境温度为35℃~38℃的厨房内(厨房为细菌繁殖最盛的地方,而35℃~38℃的环境温度又为细菌繁殖最快时期),放置时间为一周,然后取出不锈钢并将其干燥放置30min,再对不锈钢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其测试方法如下:
采用覆膜法,实验细菌仍采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程序如下:
1)、将经乙醇清洗后的不锈钢实验试样在121±1℃的温度下高温灭菌20分钟;
2)、将接种后的菌种用PBS液(0.03mol/l,PH=7.2,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蒸馏水100ml)稀释成标准的浓度为105的菌液,并将0.5ml菌液均匀地滴到不锈钢样品表面,分别用无菌塑料薄膜覆盖;
3)、将表面涂有菌液的不锈钢样品放入到温度为35℃、湿度为90%的培养箱内作用24h。
4)、用平板法(琼脂培养法)在35℃的培养箱内放置24h及48h。最后从塑料平皿计算细菌个数,最后计算抗菌率。
5)、每个菌种和样品均重复做三次,取其平均值。
本例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菌试验结果见表二,其中抗菌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对照不锈钢生菌数是对照不锈钢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后的活菌数,而抗菌不锈钢生菌数是指抗菌不锈钢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后的活菌数。
经检测本发明不锈钢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见表三。
本发明不锈钢抗菌性能检测结果比较表
注释:“+”为抗菌效果一般;“++”为抗菌效果较好;“+++”为抗菌效果好。
Claims (2)
1.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079重量% ,Cr:22.61重量% ,Mn 11.18重量% ,Ni 3.13重量% ,Cu:2.82重量% ,Ag 0.016重量% ,Si 0.99重量% ,RE:3.29重量%,Mo 0.83重量%,N 0.91重量% ,S 0.035重量% ,P 0.043重量%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物; RE为稀土元素是以Ce(铈)为主要原料,并配以La、Pr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包括熔炼、铸造、铸锭或铸坯开坯、轧钢、固溶处理;
(1)、熔炼、铸造
采用真空炉熔炼,或采用中频感应炉或电弧炉+炉外精炼的方法进行熔炼;熔炼时,应首先将除铜、银、稀土以外的元素熔化,然后添加铜、银、稀土元素并快速升温至1500~1630℃,浇铸铸锭或铸坯;
(2)、铸锭或铸坯开坯、轧钢
铸锭或铸坯开坯采用锻造或连铸连轧的方法进行开坯,铸锭或铸坯开坯后按照最终的规格要求对其进行轧钢处理。铸锭或铸坯开坯温度为:加热温度1050~1250℃,始锻或始轧温度1030~1230℃,终锻或终轧温度≥880℃;
(3)、固溶处理
轧钢后,应对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50~1150℃,保温时间≥20分钟,保温后用水将其冷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78071.4A CN102994911B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PCT/CN2012/001263 WO2013040858A1 (zh) | 2011-09-19 | 2012-09-13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78071.4A CN102994911B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4911A CN102994911A (zh) | 2013-03-27 |
CN102994911B true CN102994911B (zh) | 2014-02-26 |
Family
ID=4791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78071.4A Active CN102994911B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94911B (zh) |
WO (1) | WO20130408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3667B (zh) * | 2013-12-18 | 2016-06-29 | 宁波市鄞州金本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放酒阀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11540B (zh) * | 2014-03-29 | 2015-12-09 | 广西大学 | 一种无需热处理的含铜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
CN105057917A (zh) * | 2015-08-14 | 2015-11-18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焊丝 |
US9719160B1 (en) * | 2016-03-20 | 2017-08-01 | Francis Joseph Gojny | Stainless steel alloys with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
CN106498285B (zh) * | 2016-11-30 | 2019-02-1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无需时效处理的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
CN107177786B (zh) * | 2017-05-19 | 2018-12-21 | 东北大学 | 一种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220821B (zh) * | 2018-01-03 | 2020-10-30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77109A (zh) * | 2018-05-08 | 2018-10-19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893687A (zh) * | 2018-07-23 | 2018-11-27 | 宣中光 | 一种低成本高防腐蚀的新钢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77274B (zh) * | 2019-03-23 | 2020-12-01 |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温阀门铸件的铸造工艺 |
CN112387779A (zh) * | 2020-09-03 | 2021-02-23 | 江阴市春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针灸医用不锈钢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959516B (zh) * | 2022-05-25 | 2022-11-15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不锈钢丝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737566B (zh) * | 2023-12-21 | 2024-07-19 | 河北恩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稀土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2942A (zh) * | 2005-09-12 | 2006-05-17 | 钢铁研究总院 | 节镍型奥氏体含稀土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1948535A (zh) * | 2006-11-09 | 2007-04-18 | 安徽工业大学 | 稀土改进抗菌性能含银不锈钢 |
CN101760705A (zh) * | 2010-02-10 | 2010-06-30 | 江苏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高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93219A (ja) * | 1995-01-13 | 1996-07-30 | Nisshin Steel Co Ltd | 抗菌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板及び製造方法 |
CN1261610C (zh) * | 2002-12-04 | 2006-06-28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
JP2005232511A (ja) * | 2004-02-18 | 2005-09-02 | Jfe Steel Kk | 抗菌性と熱間加工性に優れた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
CN101280395A (zh) * | 2007-04-04 | 2008-10-08 | 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 | 高锰低镍纳米析出相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
CN101376954B (zh) * | 2007-08-28 | 2011-09-2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抗菌节镍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生产方法 |
-
2011
- 2011-09-19 CN CN201110278071.4A patent/CN102994911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13 WO PCT/CN2012/001263 patent/WO201304085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2942A (zh) * | 2005-09-12 | 2006-05-17 | 钢铁研究总院 | 节镍型奥氏体含稀土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1948535A (zh) * | 2006-11-09 | 2007-04-18 | 安徽工业大学 | 稀土改进抗菌性能含银不锈钢 |
CN101760705A (zh) * | 2010-02-10 | 2010-06-30 | 江苏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高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40858A1 (zh) | 2013-03-28 |
CN102994911A (zh) | 2013-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4911B (zh) | 一种奥氏体复合抗菌不锈钢及制造方法 | |
CN102168226B (zh) | 一种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276300B (zh) | 一种含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88566B (zh) | 医用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3820729B (zh) | 一种钛强化高钴马氏体时效耐蚀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 | |
CN101280395A (zh) | 高锰低镍纳米析出相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 |
CN101077425A (zh) | 一种医用无镍高氮不锈钢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7881413A (zh) | 一种抗菌双相不锈钢及其加工工艺 | |
CN102127718A (zh) | 一种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 |
CN102787277A (zh) | 一种医用无镍型高氮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519387A (zh) | 一种医用植入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 |
CN103540864A (zh) | 一种耐腐蚀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42320A (zh) | 高硬度含铜马氏体抗菌不锈钢 | |
CN109972040A (zh) | 高强度高耐蚀抗菌刀具用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677109A (zh) | 一种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048410A (zh) | 一种医疗器械用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842115A (zh) | 一种高韧性的抗菌不锈钢 | |
CN101333621B (zh) | 一种抗菌二次硬化刀具不锈钢 | |
CN102234739A (zh) | 抗感染医用不锈钢 | |
CN104651670A (zh) | 一种外科植入物用抗细菌感染锻造钴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33626B (zh) | 一种抗菌刀具不锈钢 | |
CN108728770A (zh) | 一种应用于医用植入支架的超高抗菌性能奥氏体不锈钢 | |
CN112575259A (zh) | 一种抗病毒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805917A (zh) | 一种厨卫制品用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 |
CN113249655B (zh) | 高氮无镍低锰抗菌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