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0190A -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0190A
CN102990190A CN2011102773208A CN201110277320A CN102990190A CN 102990190 A CN102990190 A CN 102990190A CN 2011102773208 A CN2011102773208 A CN 2011102773208A CN 201110277320 A CN201110277320 A CN 201110277320A CN 102990190 A CN102990190 A CN 102990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rm
metallic plate
face
groove
cushion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73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元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73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90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90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0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是在一承臂上方悬持一承台,承台具有一对应承臂的沟槽,沟槽双侧的承台壁面各自滑设至少一推爪,沟槽垂向滑设一准位基板,承台顶面滑设一电焊机;如此,承臂上方悬持一卷筒状金属板,其卷曲形成的一腔槽槽口朝向下方,且槽口双侧具有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使承台位于腔槽内,准位基板下移至承臂顶面接受第一端边靠拢,令第一端边供推爪按压而贴抵于承臂顶面,以令准位基板上移复位,且令第二端边靠拢该第一端边,令第二端边供推爪按压而贴抵于承臂顶面,且电焊机沿沟槽向第一及第二端边进行焊接,以成型一风管。

Description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管焊接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一种以风管的底部作为焊接端的自动化焊接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定位及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电、半导体、石化或钢铁等产业的厂房或设施,均配置有大量风管,以供应产品制程所需的气体,或者排放产品制程所产生的气体;为提升上述各项产业的产能,其厂房或设施所配置的风管也日趋大型化;因此,如何产置较大管径的风管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且知,传统针对风管的焊接成型方式,是先将一金属板滚压成为卷筒状,并将该卷筒状金属板的双端边朝向上方,且靠拢该金属板的双端边,以利于使用电焊机对该卷筒状金属板顶部相靠拢的双端边的外壁面进行焊接,使金属板双端边相互衔接,而成型一风管;因此,该卷筒状金属板顶部相靠拢的双端边,是作为接受电焊机进行焊接的焊接端。
上述将焊接端调整于卷筒状金属板的顶部的传统作法,是为了准确定位金属板的双端边,以避免各端边各自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偏斜,而造成各端边对齐及靠拢时的困扰;此外,使用电焊机自上方朝下方的金属板双端边进行焊接,其焊接效果也较为理想;因此,该电焊机下方与地面之间的区域,即形成摆放该卷筒状金属板的空间;另外,该金属板双端边一般是使用夹持机构进行对位、靠拢及夹持固定,且该夹持机构在传统上大多配备有复数可上、下摆动的压板,且所述的这些压板是一同接受一气囊驱动而摆动,凭借对该气囊充气及泄气,以驱动所述的这些压板按压金属板的双端边,进而固定金属板的双端边。
然而,上述电焊机下方与地面间的区域的高度有限,导致风管的管径受到该区域高度限制的问题,致使管径大于该区域高度的风管难以制作;此外,上述压板以上、下摆动的方式夹持金属板的双端边,会产生与靠拢方向相反的推力,导致不利于靠拢所述的这些端边的问题,且利用单一气囊驱动复数压板摆动的作法,会造成各压板的按压作用力不平均的问题,并影响风管的焊接品质,亟需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风管焊接方法及其装置,是将焊接端调整于卷筒状金属板的底部,并针对金属板的内壁进行焊接,以避免焊接或固定用器材与金属板上方相互干涉,进而提增可成型风管的管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依单一线性方向推抵按压金属板的双端边,以利于靠拢所述的这些端边,且各自具备按压金属板的动力,促使按压金属板端边各处的作用力平均,以提升风管的焊接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接受一个载台移载至一个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上方,令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个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该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摆放一准位基板于该承臂顶面,并将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该准位基板;
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推爪自该腔槽内向下按压该第一端边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移除摆放于该承臂顶面的准位基板;
将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并使用至少一个第二推爪自该腔槽内向下按压该第二端边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利用一电焊机自该腔槽内下移而焊接该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以成型一风管,并接受该载台移出而脱离所述承臂上方。
该准位基板自该腔槽内摆放于该承臂顶面。
该第一及第二推爪分别自承臂双侧上方,朝承臂顶面斜向推抵,以按压该第一与第二端边相互靠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供一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悬持于该承臂上方,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且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一可植入腔槽内的承台,悬持于该承臂上方,该承台上具有一沟槽,连通该承台的顶部与底部,且沟槽对应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一推爪,滑设于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二推爪,滑设于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一个准位基板,滑设于该沟槽内,能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顶面,接受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令该第一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一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令该准位基板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上移复位,且令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令该第二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二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一个电焊机,滑设于该承台顶面,能自该腔槽内下移而沿该沟槽向承臂顶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以成型一风管。
进一步包含一底座及一载台,该承臂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底座上方,该承台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承臂上方,该载台滑设于该底座顶部,该金属板接受该载台移载至该承臂及承台上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
一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底座上方;
一载台,滑设于该底座顶部,供一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摆放,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一可植入腔槽内的承台,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承臂上方,且承台上具有一沟槽,连通该承台的顶部与底部,且沟槽对应该承臂顶面,该金属板接受该载台移载至该承臂及承台上方,而使承台位于该腔槽内;
至少一个第一推爪,滑设于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二推爪,滑设于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一准位基板,滑设于该沟槽内,能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顶面,接受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令该第一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一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令该准位基板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上移复位,且令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令该第二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二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一电焊机,滑设于该承台顶面,能沿该沟槽向承臂顶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以成型一风管。
该底座一端具有一器体,该承臂及承台设于该器体端侧。
该底座顶部具有平行的一个第一导轨及一个第二导轨,该载台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上,且底座顶部具有一个第一驱动器,能驱动载台于该底座顶部进行往复位移。
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与载台之间设有复数滚轮,该载台凭借所述的这些滚轮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上。
该第一驱动器包含一个第一马达及复数链条,该第一马达设于底座顶部,所述的这些链条设于该载台与底座之间,且链条接受该第一马达传动而带动载台位移。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载台一端顶部具有一托架,该金属板摆放于该托架上。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载台一端顶部具有一能够吊挂金属板的吊架。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承台端侧具有至少一上凸柱,该承臂端侧具有一下凸柱,该载台一端顶部具有一定位板,且定位板上具有至少一可供上凸柱植入的上定位孔,以及一可供下凸柱植入的下定位孔。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缸,该第一推爪接受该第一气缸驱动而移动。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具有至少一端槽,该第一推爪滑设于该端槽内。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缸,该第二推爪接受该第二气缸驱动而移动。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具有至少一端槽,该第二推爪滑设于该端槽内。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双端内壁面上各自具有一上导沟及一下导沟,该上导沟与下导沟是由一斜沟双端分别连通一垂直沟而形成,该准位基板双端各自具有一上导柱及一下导柱,该上导柱滑设于该上导沟内,该下导柱滑设于该下导沟内,以导引该准位基板垂直下移至该承臂顶面,并斜向上移复位。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承台一端具有一个第三驱动器,能驱动该准位基板滑设于该沟槽内。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第三驱动器包含一个第三气缸及复数链条,该第三气缸设于承台一端,所述的这些链条设于该承台与准位基板之间,且链条接受该第三气缸驱动而带动该准位基板位移。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沟槽一侧的承台顶部具有一个第三导轨,平行于该沟槽,该电焊机滑设于该第三导轨上。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承台一端具有一个第二驱动器,能驱动该电焊机滑设于该承台顶面。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第二驱动器包含一个第二马达及一螺杆,该第二马达设于承台一端,该螺杆枢置于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顶部,平行于该沟槽,且螺杆接受该第二马达驱动而传动该电焊机位移。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电焊机包含一座体、一电焊枪及一个第四驱动器,该座体滑设于该承台顶面,该电焊枪垂向滑设于该座体端侧,并位于该沟槽上方,该第四驱动器设于该座体顶部,带动该电焊枪下移至沟槽内邻近承臂顶面,以及上移复位。
在上述的风管焊接装置中:该第四驱动器包含一个第四气缸及一链条,该第四气缸设于座体顶部,该链条绕设于第四气缸与电焊枪之间,该第四气缸凭借链条带动该电焊枪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依据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将焊接端调整于卷筒状金属板的底部,并针对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可有效避免该电焊机、承台、第一或第二推爪与金属板上方相互干涉,进而能较大提增可成型风管的管径,并能凭借第一与第二气缸依单一线性方向各自驱动第一、第二推爪推抵按压金属板的第一及第二端边,而有利于靠拢该第一及第二端边,且各推爪各自具备按压金属板的气缸动力,促使按压金属板第一及第二端边各处的作用力平均,以提升第一及第二端边相互对齐及靠拢的精确度,进而提升风管的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1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承台与承臂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载台的配置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的准位基板的一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的准位基板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承台壁面上的推爪的配置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承台壁面的剖示图;
图11A是图11中11A-11A断面的剖示图;
图12是图11中推爪的使用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电焊机的前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电焊机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推爪与准位基板的配置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使用状态图;
图17是本发明在托架上摆放卷筒状金属板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移载金属板至承台与承臂下方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以准位基板接受金属板第一端边靠拢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以第一推爪按压第一端边至承臂上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以金属板第二端边靠拢承臂上的第一端边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以另一推爪按压第二端边至承臂上的示意图;
图23A是图23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本发明以电焊机焊接第一及第二端边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电焊机焊接第一及第二端边且持续移动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载台将风管移出承台与承臂下方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另一承台壁面的剖示图;
图28是图27中推爪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座            10               器体
11                     第一导轨        12               第二导轨
2                      载台            21               托架
22                     定位板          221              上定位孔
222                    下定位孔        223              窗口
224                    滑块            225、702、712    耳板
226、703、713          螺栓            227              窥视孔
23                     吊架            24、25           滚轮
3                      承臂            30               顶面
31                     下凸柱          4                承台
40                     沟槽            401              端槽
41                     上凸柱          42               导块
421                    上导沟          422              下导沟
43                     第三导轨        44、45           内侧壁面
46                     板件            51               第一推爪
511                    第一按钮        512              第二按钮
52                     第二推爪        53、53a          第一气缸
531、531a、541、541a   缸杆
54、54a                第二气缸        6                准位基板
61上                   导柱            62               下导柱
7                      电焊机          70               座体
701                    滑座            704              第三按钮
71                     电焊枪          710              尖端
711                    滑杆            721              第四气缸
72                     第四驱动器      722、812、832    链条
81           第一驱动器    811            第一马达
82           第二驱动器    821            第二马达
822          螺杆          831            第三气缸
83           第三驱动器    833、834、835  滑轮
9            金属板        90             腔槽
901          槽口          91             第一端边
92           第二端边      93             内壁
94           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观图1所示,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款实施例的前视图,并配合图2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风管焊接装置,包含一底座1、一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3、一载台2、一承台4、至少一个第一推爪51、至少一个第二推爪52、一准位基板6及一电焊机7;该底座1一端设有一器体10,该承臂3及承台4设于器体10端侧(配合图17所示),且承臂3是延伸至该底座1上方;该载台2滑设于该底座1顶部(配合图6所示),且载台2一端顶部设有一托架21,可供摆放一呈卷筒状的金属板9(配合图17所示);该金属板9卷曲形成的一腔槽90的槽口901朝向下方(如图19所示),槽口901双侧具有金属板9的一个第一端边91及一个第二端边92,该待焊接物可为该卷筒状金属板9;该承台4的设计的技术特征是为了有利于植入该腔槽90内运作,且承台4是延伸至该承臂3上方,并于承台4上开设一V形沟槽40(配合图15所示),连通该承台4的顶部与底部,且沟槽40是对应该承臂3顶面,且金属板9能接受该载台2移载至该承臂3及承台4上方(配合图18所示),而使承台4位于该金属板9的腔槽90内;该第一推爪51滑设于该V形沟槽40一侧的承台4的内侧壁面44上(配合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6所示),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3顶面,该第二推爪52滑设于该V形沟槽40另一侧的承台4的内侧壁面45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3顶面30,且该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在本实施上可以复数实施;该准位基板6是垂向滑设于该沟槽40内(配合图6至图8所示),能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3顶面30及上移复位;该电焊机7滑设于该承台4顶面,能沿该沟槽40向承臂3顶面30的第一及第二端边91、92的金属板9内壁93进行焊接(配合图23A及图24所示)。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上,本发明也包含:
该承台4端侧形成至少一上凸柱41(如图1、图1A、图3及图6所示),该上凸柱41在本实施上可为二支,分置于沟槽40双侧的承台4端侧,该承臂3端侧形成一下凸柱31;该载台2一端顶部设有一定位板22,且定位板22上具有至少一可供上凸柱41植入的上定位孔221(配合图3所示),以及一可供下凸柱31植入的下定位孔222,该上定位孔221的数目在本实施上是等同于该上凸柱41,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上,该定位板22的壁面上也可开设一窗口223(配合图2A所示),且窗口223内滑设一滑块224,该下定位孔222是开设于滑块224上,且窗口223周边的定位板22表面设有若干耳板225,各耳板225与该滑块224之间各自螺组一螺栓226,凭借调整所述的这些螺栓226,以调整滑块224上的下定位孔222位置,进而校正该下凸柱31与下定位孔222之间的准位,且该定位板22的壁面上也可开设一窥视孔227,该窥视孔227是对应于承臂3顶面30、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以观测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与承臂3顶面30之间的状态,且窥视孔227也可用来装设一照明灯,以便于观测承台4、承臂3与定位板22间的状态;该定位板22旁侧的载台2顶部设有一可吊挂金属板9的吊架23。
该底座1顶部铺设有平行的一个第一导轨11及一个第二导轨12(如图1、图3及图5所示),该载台2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11、12上,且第一及第二导轨11、12与载台2之间设有复数滚轮24、25,以导引载台2滑设于第一及第二导轨11、12上;该底座1顶部设有一个第一驱动器81(如图5所示),包含一个第一马达811及复数链条812,该第一马达81设于底座1一端顶部,所述的这些链条812设于该载台2与底座1之间,且链条812能接受该第一马达811传动,而带动载台2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11、12上进行往复位移。
该沟槽40双侧的承台4的内侧壁面44上各自形成有至少一端槽401(如图9、图11及图11A所示),是在该内侧壁面44上结合二板件46,且端槽401是形成于各板件46之间,该端槽401在本实施上是等数于该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且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是各自滑设于该端槽401内;该沟槽40一侧的承台4内侧壁面44内嵌组至少一个第一气缸53,该第一气缸53在本实施上是等数于该第一推爪51,且第一推爪51是接受该第一气缸53驱动而依单一线性方向移动(如图12所示);该沟槽40另一侧的承台4内侧壁面45内嵌组至少一个第二气缸54,该第二气缸54在本实施上是等数于该第二推爪52,第二推爪是接受该第二气缸驱动而依单一线性方向移动;该第一及第二气缸53、54在本实施上可朝下方摆放,而使第一与第二气缸53、54的一缸杆531、541,各自朝下方驱动第一与第二推爪51、52向下移动,且缸杆531、541复位而带动第一与第二推爪51、52复位;或者,该第一及第二气缸53a、54a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上也可朝上方摆放(如图27及图28所示),而使第一与第二气缸53a、54a的一缸杆531a、541a,各自朝上方驱动第一与第二推爪51a、52a上移复位,且缸杆531a、541a下移复位而带动第一与第二推爪51a、a52向下移动。
该沟槽40双端内壁面上各自设有一导块42(如图1、图1A、图4、图7、图8及图20所示),该导块42表面开设一上导沟421及一下导沟422,该上、下导沟421、422都是由一斜沟421a、422a双端分别连通一垂直沟421b、422b而形成,该准位基板6双端各自形成一上导柱61及一下导柱62,该上导柱61滑设于该上导沟421内,该下导柱62滑设于该下导沟422内,如此,能导引该准位基板6斜向上移至该沟槽40内,以偏离承臂3的顶面30中央,避免电焊机7的电焊枪71下移至承臂3上方待焊接位置过程中,发生电焊枪71与准位基板6发生干涉或碰撞现象,并能导引准位基板6斜向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3顶面30中央,作为金属板9的第一端边91在接受压持定位前的抵靠用基准面;该承台4一端设有一个第三驱动器83(如图1及图4所示),包含一个第三气缸831及复数链条832,该第三气缸831设于该器体10顶部,该器体10顶部与沟槽40双端的承台4顶部分别设有一滑轮833、834、835,所述的这些链条832是绕设于所述的这些滑轮833、834、835上,以设于该承台4与准位基板6之间,且链条832是接受该第三气缸831驱动而带动该准位基板6于该沟槽40内垂向位移(配合图15及图16所示)。
该沟槽40一侧的承台4顶部具有一个第三导轨43(如图3及图4所示),平行于该沟槽40,该电焊机7一侧滑设于该第三导轨43上,且承台4一端设有一个第二驱动器82,包含一个第二马达821及一螺杆822(配合图1所示),该第二马达821设于该器体10顶部,该螺杆822枢置于该沟槽40另一侧的承台4顶部,平行于该沟槽40,该电焊机7另一侧是螺组于该螺杆822上,且螺杆822是接受该第二马达821驱动而传动该电焊机7于该承台4顶面位移;该电焊机7包含一座体70、一电焊枪71及一个第四驱动器72(如图13、图14及图15所示),该电焊机7凭借座体70一侧滑设于该第三导轨43上,并凭借座体70另一侧接受该螺杆822传动位移,该电焊枪71背面设一滑杆711,该座体70端侧横向滑设一滑座701,电焊枪71凭借滑杆711垂向滑设于该座体70端侧的滑座701上,且电焊枪71位于该沟槽40上方,该第四驱动器72包含一个第四气缸721及一链条722,该第四气缸721设于座体70顶部,该链条722绕设于第四气缸721与电焊枪71之间,致使电焊枪71可接受该第四气缸721带动,而下移至沟槽40内邻近承臂3顶面30,以及上移复位;滑杆711顶端设有一耳板712,耳板712上垂向螺组一螺栓713,是对应于座体70端侧顶部,凭借螺栓713下移接受座体70端侧顶部止挡,而能止挡电焊枪71下移,并凭借调整螺栓713可限制电焊枪71的下移量,以调整电焊枪71的底部尖端710与承臂3顶面30间的距离,且座体70端侧也设有一耳板702,耳板702与滑座701之间横向螺组一螺栓703,凭借调整螺栓703可控制滑座701承载电焊枪71左、右移动,以调整电焊枪71尖端710对应于承臂3顶面30的待焊接物;此外,也可配合上述窥视孔227观测电焊枪71尖端710与承臂3顶面30的待焊接物间的状态,并凭借调整所述的这些螺栓713、703以调整尖端710与待焊接物间的相对位置,以利用实施焊接。
该承台4邻近定位板22的端侧,可装设一能启动第一推爪51下移的第一按钮511(如图3及图15所示),以及一能启动第二推爪52下移的第二按钮512,所述的这些按钮511、512是分置于沟槽40双侧,以利于控制第一与第二推爪51、52按压第一与第二端边91、92,且承台4邻近定位板22的端侧也可装设一能启动电焊机7运作的第三按钮704,可位于该螺杆822的枢接端顶部。
依据上述构件组成,可供据以实施本发明的风管焊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将载台2移动至该底座1一端(如图17所示),使托架21脱离承台4及承臂3下方。
(2)提供上述呈卷筒状的金属板9(如图17及图19所示),使用该吊架23吊挂该金属板9,并摆放至托架21顶部,且调整金属板9卷曲形成的腔槽90的槽口901朝向下方。
(3)利用载台2移载金属板9至底座1顶部(如图18及图19所示),致使金属板9位于承台4及承臂3上方,并使承台4植入金属板9的腔槽90内;同时,承台4的各上凸柱41各自植入定位板22的上定位孔221(如图1所示),承臂3的下凸柱31植入定位板22的下定位孔222,以校正及定位承台4及承臂3,且电焊机7移动至邻近定位板22的位置。
(4)令位于腔槽90内的准位基板6,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下移至垂直摆放于承臂3顶面30(如图20所示),并将该金属板9的第一端边91靠拢该准位基板6。
(5)使用位于承臂3一侧上方的腔槽90内的所述的这些第一推爪51,朝承臂3顶面30邻近中央处斜向推抵,以按压第一端边91贴抵于承臂3顶面30(如图21所示)。
(6)令准位基板6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上移复位(如图22所示)。
(7)将该金属板9的第二端边92靠拢该贴抵于承臂3顶面30的第一端边91(如图22所示)。
(8)使用位于承臂3另一侧上方的腔槽90内的所述的这些第二推爪52,朝承臂3顶面30邻近中央处斜向推抵,以按压第二端边92贴抵于承臂3顶面30(如图23所示),进而凭借第一及第二推爪51、52按压该第一与第二端边91、92相互靠拢(如图23A所示),以令卷筒状金属板9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91、92作为一待接受焊接的焊接端。
(9)令电焊机7的电焊枪71下移至腔槽90内邻近第一及第二端边91、92的位置(如图24所示),并对第一及第二端边91、92的金属板9内壁93进行焊接(配合图23A所示);同时,该电焊机7朝器体10方向缓缓移动(如图25所示),以完成对第一及第二端边91、92的焊接,致使该金属板9成型一风管94;该电焊枪71于焊接完毕后上移复位。
(10)利用载台2移载风管94至该底座1一端(如图26所示),使风管94脱离承臂3上方,并使承台4脱离风管94的腔槽90,再使用吊架23将托架21顶部的风管94吊挂移出。
依据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将焊接端调整于卷筒状金属板的底部,并针对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可有效避免该电焊机、承台、第一或第二推爪与金属板上方相互干涉,进而能较大提增可成型风管的管径,并能凭借第一与第二气缸依单一线性方向各自驱动第一、第二推爪推抵按压金属板的第一及第二端边,而有利于靠拢该第一及第二端边,且各推爪各自具备按压金属板的气缸动力,促使按压金属板第一及第二端边各处的作用力平均,以提升第一及第二端边相互对齐及靠拢的精确度,进而提升风管的焊接品质。
除此之外,上述承台与承臂也可主动移动至金属板上方,而使承台主动植入金属板的腔槽内。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接受一个载台移载至一个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上方,令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个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该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摆放一准位基板于该承臂顶面,并将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该准位基板;
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推爪自该腔槽内向下按压该第一端边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移除摆放于该承臂顶面的准位基板;
将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并使用至少一个第二推爪自该腔槽内向下按压该第二端边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利用一电焊机自该腔槽内下移而焊接该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以成型一风管,并接受该载台移出而脱离所述承臂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准位基板自该腔槽内摆放于该承臂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推爪分别自承臂双侧上方,朝承臂顶面斜向推抵,以按压该第一与第二端边相互靠拢。
4.一种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供一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悬持于该承臂上方,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且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一可植入腔槽内的承台,悬持于该承臂上方,该承台上具有一沟槽,连通该承台的顶部与底部,且沟槽对应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一推爪,滑设于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二推爪,滑设于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一个准位基板,滑设于该沟槽内,能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顶面,接受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令该第一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一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令该准位基板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上移复位,且令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令该第二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二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一个电焊机,滑设于该承台顶面,能自该腔槽内下移而沿该沟槽向承臂顶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以成型一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底座及一载台,该承臂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底座上方,该承台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承臂上方,该载台滑设于该底座顶部,该金属板接受该载台移载至该承臂及承台上方。
6.一种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
一可供摆放待焊接物的承臂,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底座上方;
一载台,滑设于该底座顶部,供一呈卷筒状的金属板摆放,该金属板卷曲形成的一腔槽的槽口朝向下方,槽口双侧具有金属板的一个第一端边及一个第二端边;
一可植入腔槽内的承台,设于该底座一端,并延伸至该承臂上方,且承台上具有一沟槽,连通该承台的顶部与底部,且沟槽对应该承臂顶面,该金属板接受该载台移载至该承臂及承台上方,而使承台位于该腔槽内;
至少一个第一推爪,滑设于该沟槽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至少一个第二推爪,滑设于该沟槽另一侧的承台壁面上,能斜向下移至推抵该承臂顶面;
一准位基板,滑设于该沟槽内,能以斜方向接续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式,下移至垂直摆放于该承臂顶面,接受该金属板的第一端边靠拢,令该第一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一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并令该准位基板以垂直方向接续斜方向的移动方式上移复位,且令该金属板的第二端边靠拢该贴抵于承臂顶面的第一端边,令该第二端边接受斜向下移的第二推爪按压而贴抵于该承臂顶面,以令卷筒状金属板底部相靠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作为一焊接端;及
一电焊机,滑设于该承台顶面,能沿该沟槽向承臂顶面的第一及第二端边的金属板内壁进行焊接,以成型一风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一端具有一器体,该承臂及承台设于该器体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顶部具有平行的一个第一导轨及一个第二导轨,该载台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上,且底座顶部具有一个第一驱动器,能驱动载台于该底座顶部进行往复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与载台之间设有复数滚轮,该载台凭借所述的这些滚轮滑设于该第一及第二导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风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器包含一个第一马达及复数链条,该第一马达设于底座顶部,所述的这些链条设于该载台与底座之间,且链条接受该第一马达传动而带动载台位移。
CN2011102773208A 2011-09-16 2011-09-16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Pending CN102990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73208A CN102990190A (zh) 2011-09-16 2011-09-16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73208A CN102990190A (zh) 2011-09-16 2011-09-16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0190A true CN102990190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1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73208A Pending CN102990190A (zh) 2011-09-16 2011-09-16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9019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4492A (en) * 1979-02-28 1980-09-03 Nittetsu Drum Kk Welding method of body and mouthpiece in metal-made vessel and device thereof
CN1672848A (zh) * 2005-04-01 2005-09-28 刘宪福 异形罐体环缝自动焊机
TW201024015A (en) * 2008-12-17 2010-07-01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Wind pipe weld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4492A (en) * 1979-02-28 1980-09-03 Nittetsu Drum Kk Welding method of body and mouthpiece in metal-made vessel and device thereof
CN1672848A (zh) * 2005-04-01 2005-09-28 刘宪福 异形罐体环缝自动焊机
TW201024015A (en) * 2008-12-17 2010-07-01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Wind pipe weld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8469U (zh) 钢管夹持旋转装置
CN209753702U (zh) 一种可移动型钢校正装置
CN110936556A (zh) 一种注塑机用可翻转的合模装置及其合模方法
CN111672936A (zh) 焊接h型钢卧式自动化矫正的方法
KR101569742B1 (ko) 파이프 용접장치
KR101840605B1 (ko) 플라스틱 절곡기
CN111922586A (zh) 一种钢筋笼立体焊接模具及钢筋笼立体定位焊接方法
CN105798838A (zh) 一种用于拆分铝型材挤压组合模具的自动开模机和定位方法
CN102990190A (zh) 风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CN108015499A (zh) 一种基于折弯、平整技术的液压锤壳体装配方法
CN202200640U (zh) 平网印花机
CN210548981U (zh) 一种激光雕刻机的精确定位的移料机
CN202114109U (zh) 用于小尺寸构件的卷板装置
CN206154767U (zh) 一种成型机模具台移出机构
CN207058877U (zh) 高压成型机开合模升降装置
CN211041828U (zh) 一种中频加热电炉的管材送料机构
KR101123999B1 (ko) 도광판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6825696A (zh) 一种带有冷却系统的辊筒倒角装置
KR101779052B1 (ko) 평판형 전조장치
CN208166854U (zh) 一种玻璃定位装置
CN112605161A (zh) 垫板自动放置装置及基于此装置的宽厚板压力矫平方法
CN213266606U (zh) 一种快速更换加热炉炉底辊的装置
CN201198180Y (zh) 一种可调节的引取轮装置
CN210677518U (zh) 一种钢材焊接生产线自动对中装置
CN214639277U (zh) 铸管插口自动校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