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950B - 茶类提取物 - Google Patents

茶类提取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4950B
CN102984950B CN201080002504.7A CN201080002504A CN102984950B CN 102984950 B CN102984950 B CN 102984950B CN 201080002504 A CN201080002504 A CN 201080002504A CN 102984950 B CN102984950 B CN 102984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nin
tea
product
enzym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4950A (zh
Inventor
陈风雷
川口理衣
木野遥
加东冴美
长野和种
村井弘二
藤田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EGAWA SP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EGAWA SP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EGAWA SP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EGAWA SP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84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4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茶类提取物,其中至少含有鞣质、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3~1.8、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6~0.6、且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8,该茶类提取物的苦涩味被掩盖,富有甜味、酽味、香味,风味均衡好。

Description

茶类提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甜味、酽味(こく味)和香味(旨味)强、涩味淡的茶类提取物。
背景技术
近年,有人提供了将茶类饮料填充在罐或聚酯瓶(ペットボトル,PET bottle)等中的商品,由于是消费者所习惯的甜味,因此得到了高度支持,其产量不断增加。最近,人们倾向于香味或酽味强、涩味得到抑制的茶类饮料。
制造茶类提取物时,作为利用酶剂进行处理的方法,例如有人提案了以下方法:将原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结合使用来提取茶叶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用鞣酸酶处理红茶叶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使用果胶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处理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用淀粉酶或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这些的混合酶的水溶液浸透茶叶后干燥,然后在100~170℃下加热烘烤的谷物茶(穀茶)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利用粘合性淀粉和选自α-或β-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至少一种酶的混合物进行提取的速溶茶(インスタント茶)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用鞣酸酶和至少一种细胞壁消化酶湿润红茶叶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6);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处理茶叶提取残余物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7);预先用鞣酸酶处理茶类的热水提取液,之后进行冷冻浓缩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8);使氯原酸酯酶与茶提取液作用,以制造混浊少的茶类饮料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9);茶类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蛋白酶和鞣酸酶的存在下提取茶类原料(参照专利文献10);茶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含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原果胶酶的酶组,对茶叶进行酶解提取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1);茶类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蛋白酶的存在下用水提取茶叶,再用蛋白酶处理所得的提取液(参照专利文献12);茶类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茶类原料的提取时和/或提取后,使用葡糖淀粉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蔗糖酶或α-半乳糖苷酶等糖类分解酶进行酶解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3);茶类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绯红密孔菌(Pycnoporus coccineus)产生酶和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或原果胶酶对茶类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4)等。
但是,这些方法虽然在改善甜味、酽味、香味等的呈味以及提高收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茶的提取残余物中还残留有细胞壁或蛋白等有用成分,并不能将其完全有效地利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6-179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2-42877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62-15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7-474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平1-47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公平4-63662号公报
专利文献7:专利第3157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5-328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11-308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3-1440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3-210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8-67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08-86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08-125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的茶叶的酶处理提取法中,提取来自未被完全分解、提取的茶叶的细胞壁成分,其结果,提供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并且涩味淡的茶类提取物。
解决课题的方法
茶叶中含有约43.9%的碳水化合物(五订食品成分表),认为其中大半(茶叶中的约30%)是纤维素、果胶等细胞壁成分。因此,预想分解该细胞壁成分时,可以以高收率得到甜味强的茶类提取物。但是,即使使纤维素酶或果胶酶与茶叶作用,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无法充分地完全利用细胞壁中的成分。于是,本发明人等进一步反复深入研究,结果这次惊奇地发现:向茶叶中添加淀粉酶、具有20000 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以及特定的纤维素酶、即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时,来自茶叶的可溶性固形成分收率飞跃性提高,并且生成蔗糖、纤维二糖、半乳糖醛酸等,所得茶类提取物富有甜味、酽味、香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于是,本申请发明提供茶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鞣质、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其中,
(a) 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3~1.8,
(b) 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6~0.6,并且
(c) 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8。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在用作原料的茶类中,约40%(质量)~约75%(质量)被转换成可溶性固形成分,可以大幅提高来自茶类原料的提取物收率,并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纤维二糖和半乳糖醛酸。并且,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通过将其添加在茶类饮料等中,可以赋予茶类饮料等甜味、酽味和香味,或者增强茶类饮料等的甜味、酽味和香味。通过茶类原料的酶处理来制造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时,随着酶处理的进行,酶处理中的粘度降低,变得流畅(さらさら),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从酶处理浆液中分离茶叶残余物的步骤。具体而言,可以大幅缩短分离、过滤等操作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制造中的操作性,还可得到通过缩短操作时间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淀粉酶、具有20000 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以及特定的纤维素酶、即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以提取处理茶类原料来制造。
作为上述茶类原料,可以列举:由山茶科的常绿树即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的芽、叶、茎等得到的鲜叶、制造的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不发酵茶的例子有:例如煎茶、粗茶、焙茶、玉露、盖茶、天茶等蒸制的不发酵茶、或嬉野茶、青柳茶、各种中国茶等釜炒茶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的例子有:例如包种茶、铁观音茶、乌龙茶等;发酵茶的例子有:例如红茶、普洱茶、阿波粗茶、岩茶等。还可以使用用花增加不发酵茶或半发酵茶的香气而得到的茶等。其中,从得到具有清新且自然的香气或甜味、香味等的茶类提取物的角度考虑,特别优选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
如上所述,用果胶酶处理茶类原料以进行提取的技术、用纤维素酶处理茶类原料以进行提取的技术、以及利用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组合处理茶叶以进行提取的技术在本愿申请以前就已知。然而,根据本发明,在上述茶类原料中添加淀粉酶、优选每1 g茶类原料添加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计为800 U以上的量的具有20000 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以及特定的纤维素酶、即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时,意外地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现象:茶叶原料(干燥茶叶)中约40%(质量)~约75%(质量)可溶化,另外,随着细胞壁成分的分解,生成蔗糖、纤维二糖和半乳糖醛酸,甜味、酽味、香味等增强,可以以高收率得到风味丰富的茶类提取物。
上述的用于茶叶原料的酶处理的淀粉酶,是指通过水解糖苷键,将淀粉中的直链淀粉或支链淀粉转换成葡萄糖、麦芽糖和寡糖的酶。淀粉酶包含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糖淀粉酶。α-淀粉酶是不规则地切断淀粉或糖原的α-1,4键,生成多糖或寡糖的酶。β-淀粉酶是将淀粉或糖原分解成麦芽糖的酶。葡糖淀粉酶是分解糖链的非还原末端的α-1,4键以生成葡萄糖的酶。这些淀粉酶中,优选α-淀粉酶和葡糖淀粉酶,更优选葡糖淀粉酶,进一步更优选结合使用α-淀粉酶和葡糖淀粉酶。
认为α-淀粉酶不规则地切断淀粉或糖原的α-1,4键,并且从分子侧链的末端分离出葡萄糖,因此容易生产甜味强的葡萄糖。而葡糖淀粉酶是分解糖链的非还原末端的α-1,4键以产生葡萄糖的酶,其与包含淀粉质的植物原料作用时生成甜味强的葡萄糖,因此认为其在增强甜味方面效果大。
作为α-淀粉酶,其市售品有:例如ビオザイム(注册商标) F1OSD、A、L、淀粉酶S “アマノ” 35G (以上由アマノEnzyme社制)、コクラーゼ(注册商标)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 L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クライスターゼ(注册商标) L1、P8、SD80、T10S、コクゲンSD-A、コクゲンL (以上由大和化成社制)、ビオテックスL#3000、TS、スピターゼHS、CP-40FG、XP-404 (以上由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グリンドアミル(注册商标) A (ダニスコジャパン社制)、BAN、ファンガミル(注册商标)、ターマミル(注册商标)、ノバミル(注册商标)、マルトゲナーゼ(注册商标)、リコザイムスープラ、ステインザイム(注册商标)、アクアザイム、サーモザイム(注册商标)、デュラミル(注册商标) (以上由ノボザイムズジャパン社制)、フクタミラーゼ(注册商标) 30、50、10L、液化酶6T、液化酶、リクィファーゼL45 (以上由エイチビーアイ社制)、VERON AX、GX、M4、ELS (以上由樋口商会社制)、ユニアーゼ(注册商标) BM-8 (ヤクルト药品工业社制)、ラタターゼ、ラタターゼRCS、SVA、マグナックスJW-121、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 A-10、AS (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ソフターゲン(注册商标) 3H (タイショウテクノス社制)、スペザイム(注册商标) AA、FRED、ピュラスターOxAm、ST (以上由ジェネンコア协和社制)、ベイクザイム(注册商标) P500 (日本シイベルヘグナー社制)等。
作为葡糖淀粉酶,其市售品有:例如グルク(注册商标) SG、グルクザイム(注册商标) AF6、グルクザイム(注册商标) NL4.2、酒造用葡糖淀粉酶“アマノ” SD (以上由天野Enzyme社制)、GODO-ANGH (合同酒精社制)、コクラーゼ(注册商标) G2、コクラーゼ(注册商标) M (以上由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オプチデックスL (ジェネンコア协和社制)、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 SG (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グルコチーム(注册商标)#20000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AMG、サンスーパー(以上由ノボザイムズジャパン社制)、グルターゼAN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ユニアーゼ(注册商标) K、ユニアーゼ(注册商标) 2K、ユニアーゼ(注册商标) 30、ユニアーゼ(注册商标) 60F (以上由ヤクルト药品工业社制)、マグナックス(注册商标) JW-201 (洛东化成工业社制)、グリンドアミル(注册商标) AG (ダニスコジャパン社制)等。
上述的淀粉酶各自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以茶类原料的质量为基准,这些淀粉酶通常可以在约0.01%(质量)~约1%(质量)、优选约0.1%(质量)~约0.5%(质量)的范围内使用。
在上述提取处理中,每1 g茶类原料,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计,通常以800 U以上、优选1000 U~10000 U、更优选1500 U~5000 U的量添加具有20000 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进行提取处理,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分解茶叶组织,增加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效率。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果胶酶的一种。一般分类为果胶酶的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和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水解果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主链的α-1,4键的酶,果胶裂解酶是通过β-消去反应分解果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主链的α-1,4键的酶,果胶甲酯酶是水解果胶的甲酯的酶。果胶酶是位于崩解植物组织的酶组的中心的酶,如上所述,用果胶酶处理茶类原料进行提取的技术自本愿申请以前就已知。但是,即使以通常的添加量使用以往的例如上述专利文献等中记载的果胶酶对茶类原料进行酶处理,也无法充分进行茶类的细胞组织的分解。于是,在研究果胶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果胶甲酯酶中的任一种酶对茶类的细胞组织是否特别有效时,发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即使单独使用也有效,而且,通过使用以往使用的具有更高活性单位的酶,可以进行细胞组织的充分分解。
在本说明书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是指,利用Somogyi-Nelson法(J. Biol. Chem. 153,375-380,1994年),以多聚半乳糖醛酸水溶液作为底物,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发生作用,利用通过比色法定量作为酶反应产物的还原糖的方法测定的值,而1单位(1 U)酶是指1分钟生成1μmol半乳糖醛酸的酶量。
作为上述的果胶酶,其市售品有:例如果胶酶PL “アマノ”、果胶酶G “アマノ” (以上由天野Enzyme社制)、果胶酶-GODO (合同酒精社制)、蔗糖酶(注册商标) A、N、S (以上由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 AP-2、SPC、SPG、MC、PX、液状スミチームAP-2 (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果胶酶XP-534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ペクチネックス(注册商标)、ペクチネックスウルトラSP-L、ウルトラザイム(注册商标)、ビノザイム(注册商标)、シトロザイム(注册商标)、ピールザイム(注册商标) (以上由ノボノルディスクバイオインダストリー社制);セルロシン(注册商标) PC5、PE60、PEL、可溶性果胶酶T (以上由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果胶酶SS、果胶酶HL (以上由ヤクルト药品工业社制)等。其中,特别是作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高的果胶酶,例如有スミチームAP-2、SPC、SPG (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普通市售果胶酶制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通常为500 U/g~约20000 U/g左右。因此,为了相对于1 g茶叶原料添加800 U,相对于1 g茶叶原料必须添加0.04 g~1.6 g的大量的果胶酶制剂。此时,例如若相对于1 g茶叶原料添加0.06 g以上、特别是0.08 g以上的酶制剂量,则赋形剂或其他成分的影响在茶类提取液中明显显示出来,出现所得茶类提取物的味变淡、或者赋予了不同于茶的不自然的甜味、或者产生杂味等对呈味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因此,本来就具有20000 U/g以上的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果胶酶可以直接使用,但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不足20000 U/g的果胶酶制剂的情况下,例如必需通过水混和性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等)沉淀、等电点沉淀、超滤、凝胶过滤等纯化该酶制剂,回收、使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20000 U/g以上的组分。
并且,在上述提取处理中,除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外,还添加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时,来自茶叶原料的可溶性固形成分收率飞跃性提高,具体而言,出现了茶叶原料(干燥茶叶)中约40%(质量)~约75%(质量)可溶化的惊奇现象,此外,随着细胞壁成分的分解,生成大量的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随着这些成分的增加,香味、甜味、酽味等增强,得到可以以高收率得到风味丰富的茶类提取物的显著效果。
作为上述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例如有セルロシン(木粉) (注册商标) T3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スミチーム(注册商标) CS、C (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纤维素酶SS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蔗糖酶(注册商标) C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等。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的使用量根据效价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例示:每1 g茶类原料,通常使用约0.1 U~约200 U、优选约0.5 U~约100 U、更优选约1 U~约50 U的范围内的上述纤维素酶。
在本发明中,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使用半纤维素酶、原果胶酶、葡糖淀粉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等其他糖类分解酶。
茶类原料中通常含有1~3%左右的蔗糖。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通过淀粉酶的作用,该蔗糖被分解,葡萄糖增加,但是此时蔗糖通过蔗糖酶的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甜味略下降。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用于酶处理的酶活性中实质上不含蔗糖酶活性。判断使用的酶制剂中实质上是否含有蔗糖酶活性时,由于市售酶制剂有的包含其他酶活性,因此可以以蔗糖作为底物使之作用,利用葡萄糖试纸等进行判定来进行判断。从实际使用来看,还可以根据提取液中是否残留蔗糖来进行判断。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的一实施方案例示如下:
相对于1重量份茶类原料,准备4质量份~40质量份的水和所需的茶类原料的溶解有0.1%(质量)~1%(质量)的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的溶液,向其中添加茶类原料,根据需要在约60℃~约121℃下灭菌约2秒~约20分钟后冷却。然后,添加淀粉酶以及每1 g茶叶添加5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及(c)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均匀混合,之后在约20℃~约60℃下进行约30分钟~约24小时的酶处理。酶处理后,在约60℃~约121℃下进行约2秒~约20分钟的酶失活后冷却,采用离心、滤纸过滤等适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从而可以得到澄清的茶类提取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利用适当的浓缩方法将得到的茶类提取物制成浓缩液的形态。
通过以上的酶处理提取,与完全没有进行酶处理的茶类提取物相比,茶类原料的细胞组织分解,生成大量的葡萄糖、纤维二糖和半乳糖醛酸,在用作原料的茶类中,可以将约40%(质量)~约75%(质量)转换成可溶性固形成分。
利用上述方法,来自茶类原料的固形成分收率、葡萄糖收率、纤维二糖收率和半乳糖醛酸收率均增加,结果可以得到:(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3~1.8、(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6~0.6、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8的茶类提取物;优选(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4~1.5、(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5、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0~0.6的茶类提取物;更优选(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5~1.2、(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1~0.4、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1~0.4的、富有甜味、酽味、香味的茶类提取物。
众所周知,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甜味,认为其有助于茶的甜味,同时具有掩盖儿茶酚等所具有的苦涩味的作用。
此外,半乳糖醛酸给人以抹茶等高级茶的印象,粘稠、具有清爽的酸味,因此推定其具有掩盖苦涩味、掩盖异臭、赋予粘稠感(ボディー感)等作用,推定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的甜味、酽味、香味等的重要的要因之一在于半乳糖醛酸的增加。
并且,已知纤维二糖除了具有淡淡的甜味以外,还具有掩盖酸味、掩盖苦味、掩盖异臭、赋予粘稠感等作用,推定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茶类提取物的甜味、酽味、香味等的重要的要因之一在于纤维二糖的增加。
于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可以提供茶类提取物,其中茶类提取物中的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是通过茶类原料的酶解而产生的。
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在填充到容器中之后或填充之前进行加热灭菌,制成可以长期保管的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通常可以直接以液状使用,但根据需要,还可以向该提取物中添加糊精、化工淀粉、环糊精、阿拉伯胶等赋形剂,制成粉末状。
以下,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参考例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参照Somogyi-Nelson法:J. Biol. Chem. 153,375-380,1994年)
向0.9 ml含有1%多聚半乳糖醛酸的50 mM乙酸缓冲液(pH4.5)中添加0.1 ml酶溶液的适当稀释液。使上述混合溶液在45℃下反应适当的时间,之后用沸水浴加热10分钟进行酶失活,冰冷却,制成反应液。向0.3 ml反应液中加入0.3 ml Somogyi-铜试剂,用沸水浴加热10分钟,冰冷却,之后加入0.3 ml Nelson试剂,用试管混合器充分搅拌,再加入3 ml离子交换水,用试管混合器充分搅拌。使用离心机对该溶液进行9000转、3分钟的处理,测定上清在500 nm的吸光度(Abs.)。另一方面,事先将上述酶溶液的适当稀释液加热失活,使用所得的溶液,进行与上述完全相同的操作,作为空白的吸光度。由所用酶浓度、酶反应时间、吸光度算出1 g酶1分钟生成的半乳糖醛酸的μmol数,作为每1 g酶的单位(U)。
测定的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测定值:
セルロシンPE60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 20600 U/g
スミチームAP2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12400 U/g
スミチームMC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1690 U/g
蔗糖酶N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     4550 U/g
参考例2
将100 gスミチームAP2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12400 U/g)溶解于1000 g离子交换水中,使用ビバフロー(注册商标) 50VF05P2 (分馏分子量30,000:ザルトリウス社制)进行超滤浓缩,回收30 ml未通过部分,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12.0 g参考品2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86500 U/g)。
实施例1
将0.6 g抗坏血酸溶解于900 g软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添加100 g乌龙茶叶(水仙二等级(Y-302):用混合器粉碎福建省产乌龙茶得到的茶叶),之后在80℃下灭菌5分钟,再冷却至45℃。向其中加入2.0 gスミチーム(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的葡糖淀粉酶)、2.4 g参考品2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2076 U)和0.25 g スミチームC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的来自长枝木霉的纤维素酶:1500 U/g),搅拌15分钟。之后,在40℃下进行8小时的酶处理。酶处理后,在90℃下灭菌10分钟,之后冷却至30℃,用漂白布除去茶叶残余固形物,之后使用在No.2滤纸(8 cm)上预涂有10 g纤维素粉末的吸滤器(nutsch filter),利用一定的压力进行吸引过滤(减压度为13.33 KPa),得到834 g澄清的提取液(过滤所需时间为3分21秒)。减压浓缩该提取液,得到Bx35°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在95℃下加热灭菌30秒,之后填充在密闭容器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常温,得到157.1 g本发明品1的乌龙茶提取物。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0 gグルクザイムAF6 (アマノEnzyme社制的葡糖淀粉酶)代替2.0 gスミチーム、使用0.25 gセルロシン(注册商标) T3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的来自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2600 U/g)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03秒),得到158.8 g本发明品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0 gスミチームAS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的α-淀粉酶)代替2.0 gスミチーム、使用0.25 g纤维素酶SS (ナガエケムテックス社制的来自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24秒),得到154.3 g本发明品3。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除了添加2.0 gクライスターゼP8 (アマノEnzyme社制的α-淀粉酶)代替2.0 gスミチーム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56秒),得到158.5 g本发明品4。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0 gスミチームL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的α-淀粉酶)代替2.0 gスミチーム、使用蔗糖酶C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的来自长枝木霉的纤维素酶:3000 U/g)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36秒),得到156.2 g本发明品5。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5 gセルロシンPE60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515 U/g)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47秒),得到155.7 g本发明品6。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参考品2的使用量由2.4 g变更为0.8 g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692 U)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58秒),得到143.4 g本发明品7。
参考例3
将150 gスミチームMC (新日本化学社制)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1690 U/g)溶于1500 g离子交换水中清洗,通过离心(4,500×g、5分钟)回收沉淀部分,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9.8 g参考品3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20770 U/g)。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中,除了添加9.7 g参考品3 (相对于1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2015 U)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29秒),得到153.2 g本发明品8。
参考例4
将100 g蔗糖酶N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4550 U/g)溶于1000 g离子交换水中,使用ビバフロー(注册商标) 50VF05P2 (分馏分子量30,000:ザルトリウス社制)进行超滤浓缩,回收25 ml未通过部分,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10.0 g参考品4 (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32,000 U/g)。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中,除了添加6.24 g参考品4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1997 U/g)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45秒),得到156.7 g本发明品9。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100 g铁观音(铁观音三等级(K-103):使用混合器粉碎福建省产铁观音得到的茶叶)代替100 g乌龙茶叶(水仙二等级(Y-302):使用混合器粉碎福建省产乌龙茶得到的茶叶)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3分54秒),得到158.9 g本发明品10。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100 g绿茶叶(中国产蒸青制法)代替100 g乌龙茶叶(Y-302:使用混合器粉碎福建省产乌龙茶得到的茶叶)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4分43秒),得到213.2 g本发明品11。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完全没有使用酶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12分13秒),得到87.8 g比较品1。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0中,除了完全没有使用酶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11分44秒),得到88.5 g比较品2。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1中,除了完全没有使用酶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11分24秒),得到91.4 g比较品3。
比较例4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0.25 gセルロシンAC40 (エイチビィアイ社制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7分13秒),得到134.1 g比较品4。
比较例5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0.25 g纤维素酶T “アマノ” 4 (アマノEnzyme社制的来自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7分26秒),得到137.2 g比较品5。
比较例6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0.25 g纤维素酶XP425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的来自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7分55秒),得到134.2 g比较品6。
比较例7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0.25 gセルレースナガセ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社制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8分13秒),得到129.7 g比较品7。
比较例8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0.25 gスミチームAC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代替0.25 gスミチームC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7分47秒),得到130.8 g比较品8。
比较例9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参考品2的使用量由2.4 g变更为0.4 g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346 U)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8分31秒),得到132.5 g比较品9。
比较例10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0 gスミチームMC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33.8 U/g)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7分29秒),得到129.7 g比较品10。
比较例1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2.0 g蔗糖酶N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91 U/g)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为6分47秒),得到138.3 g比较品11。
比较例12~14 (通过大量使用市售果胶酶,相对于1 g茶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800 U以上的例子)
在实施例1中,除了分别使用8.0 gスミチームAP2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992 U/g)、50.0 gスミチームMC (新日本化学工业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845 U/g)、20 g蔗糖酶N (三菱化学フーズ社制) (相对于1 g茶叶,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910 U/g)代替2.4 g参考品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得到比较品12~14 (过滤所需时间和收量与其他测定值一同见下面的表1)。
成分分析
测定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1~14的鞣质、氨基酸、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纤维二糖和蔗糖的浓度(%为质量基准)。
测定方法
氨基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鞣质:酒石酸铁法
葡萄糖、纤维二糖、半乳糖醛酸、蔗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1~14的来自茶类原料的收量和各成分的测定值(浓度)以及过滤所用时间见下面的表1。
表1
如表1所示,可知:在添加淀粉酶、每1 g茶类原料添加8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来提取茶类原料的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12~14中,与完全没有使用酶的比较品1~3、只将纤维素酶置换成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以外的微生物的纤维素酶的比较品4~8、相对于1 g茶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不足800 U的比较品9~11中的任一种相比,过滤时间大幅缩短,操作性格外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滤时间的缩短在上述少量制备中是分单位的不同,并不是大的差异,但通常在提取物类的工业生产中,过滤步骤是控制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的步骤,进行工业上的大量制造(数吨~数十吨)时,可预想会有大幅的改善。
在成分方面,如表1所示,与完全没有使用酶的比较品1~3相比,添加淀粉酶、每1 g茶类原料添加8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本发明品1~11以及比较品12~14,提取物收量均增加至2倍左右,并且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浓度大幅增加。
完全没有使用酶的比较品1~3的葡萄糖浓度为0.24~0.65%(质量)的低值,但在茶叶中添加淀粉酶、每1 g茶类原料添加8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4~11的葡萄糖浓度为3.60~5.37%(质量),含有未处理品的约10~20倍量的葡萄糖。
在茶叶中添加淀粉酶、具有不足20000 U/g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市售的果胶酶制剂)、每1 g茶类原料添加8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比较品12~14的葡萄糖浓度为8.13~17.1%(质量),含有未处理品的约30~70倍量的葡萄糖。但是,比根据干燥茶叶中的淀粉量(通常为约0.8~2.5%(质量)左右)预想的还多很多,因此推定是来自大量使用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制剂的赋形剂(糊精)的分解物的葡萄糖。
在完全不使用酶的比较品1~3中完全不含半乳糖醛酸,但在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作用的本发明品1~11以及比较品4~14中含有大量的半乳糖醛酸。此外,在相对于茶叶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单位增加的同时,其生成量也增加(参照本发明品1、6、7~9、比较品9~11)。
在使用了普通添加量(相对于茶叶为2.0%)的一直以来通常使用的果胶酶(スミチームMC、蔗糖酶N)的比较品10、11中,半乳糖醛酸浓度分别为0.153%(质量)、0.219%(质量)的低浓度,但即使是与此相同的酶,通过利用等电点沉淀或超滤浓缩进行纯化提高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发明品8和9中,半乳糖醛酸浓度分别为1.125%(质量)、1.323%(质量),达到与本发明品1相同程度的高浓度。由此可知:为了生成高浓度的半乳糖醛酸,相对于茶叶必需大量添加一定程度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单位。
在完全没有使用酶的比较品1~3中完全不含纤维二糖,但在使纤维素酶发生作用的本发明品1~11以及比较品4~14中含有大量的纤维二糖。其中,添加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作为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9~14中,纤维二糖的浓度为1%(质量)左右,但在使用了来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或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纤维素酶作为纤维素酶的比较品4~8中,纤维二糖的浓度低至0.3~0.4%(质量)左右。
在提取物收量增加的同时,发现鞣质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认为这是由于,茶叶中的鞣质通过热水提取被提取了大半,而其绝对量又是有限的,若茶类提取物的收量增加,则通过上述糖类的分解提取,其被相对稀释的缘故。
在完全没有进行酶处理的比较品1~3中,也含有3.3~4.3%(质量)左右的蔗糖,在所有酶处理品中几乎均含有2%(质量)以上的蔗糖,但在本发明品5、9和比较品8、11、14中蔗糖含量不足1%(质量)。于是,推定其原因在于:在这些蔗糖浓度低的茶类提取物(本发明品或比较品)的制造中使用的酶中可能含有蔗糖酶活性,因此测定表1中使用的酶是否具有蔗糖酶活性。
实施例12 (测定各酶是否具有蔗糖酶活性)
将0.005 g酶溶于100 ml蔗糖的0.5%水溶液中,在38℃下放置一昼夜,使用市售的葡萄糖试纸(ウリエース(注册商标) Ga (テルモ株式会社制),根据以下基准判定反应液的葡萄糖的生成。-:不足50 mg/100 ml;±:约50 mg/100 ml;+:约100 mg/100 ml;++:约500 mg/100 ml;+++:约2000 mg/100 ml。结果见下面的表2。
表2 使用的酶的蔗糖酶活性
酶名称 酶的种类 蔗糖酶活性
スミチーム (新日本化学工业) 葡糖淀粉酶
スミチームAP2 (新日本化学工业) 果胶酶
蔗糖酶C (三菱化学フーズ) 纤维素酶
グルクザイムAF6 (アマノEnzyme) 葡糖淀粉酶
セルロシンT3 (エイチビィアイ) 纤维素酶
スミチームAS (新日本化学工业) α-淀粉酶
纤维素酶SS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 纤维素酶
クライスターゼP8 (アマノEnzyme) α-淀粉酶
スミチームL (新日本化学社制) α-淀粉酶 +
スミチームMC (新日本化学) 果胶酶
セルロシンPE60 (エイチビィアイ) 果胶酶
蔗糖酶N (三菱化学フーズ) 果胶酶 +
セルロシンAC40 (エイチビィアイ)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T “アマノ” 4 (アマノEnzyme)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XP425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 纤维素酶
セルレースナガセ(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 纤维素酶
スミチームAC (新日本化学) 纤维素酶 +
如表2所示,在スミチームL、蔗糖酶N和スミチームAC中可见蔗糖酶活性。因此,认为本发明品5、9和比较品8、11的蔗糖浓度不足1%是由于它们所使用的酶中的蔗糖酶活性引起的。
感官评价
将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1~14用离子交换水稀释至160倍(Bx0.3°),之后由训练有素的10名评审员进行感官评价。按照下述评价方法进行感官评价,即,在苦涩味、甜味、香味、均衡方面,都非常好:10分;好:8分;稍好:6分;稍差:4分;差:2分;非常差:0分。此外,还记录评语。其平均分值和评语的平均内容见下面的表3。
表3
如表3所示,完全没有使用酶的比较品1~3,其茶类的香味、甜味淡,具有强苦涩味,在此评价中,苦涩味、甜味、香味、均衡均评价低。
相对于此,在添加淀粉酶、每1 g茶类原料添加800 U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本发明品1~11中,茶类的香味、甜味、酽味强,苦涩味淡且温和,风味总体均衡良好,评价极高。
另一方面,将本发明品1的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的纤维素酶置换成来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纤维素酶或来自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纤维素酶的比较品4~7,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稍强,均衡稍差,与本发明品相比评价稍差。同样将本发明品1的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的纤维素酶置换成来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纤维素酶即スミチームAC的比较品8,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强、明显,均衡差,与本发明品相比评价差。
此外,减少了本发明品1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添加量或者将其置换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低的スミチームMC的比较品9、10,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稍强、均衡稍差,与本发明品相比评价稍差。同样,将本发明品1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置换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低的蔗糖酶N的比较品11,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强、稍明显,均衡差,与本发明品相比评价差。
并且,在茶叶中添加淀粉酶、相对于每1 g茶叶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计为800 U以上的量的、具有不足20000 U/g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市售的果胶酶制剂)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的比较品12~14,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强烈感觉到不同于茶的甜味和杂味,均衡差。
成分间的比率
虽然鞣质是茶类的苦涩味成分,但在茶饮料中却是通过与其他成分、即氨基酸或糖类的香味、甜味的均衡而酿出滋味的重要成分。另一方面,作为在本发明的茶类提取物中增加的成分的葡萄糖,众所周知,其具有良好的甜味,有助于茶的甜味,同时,认为其具有掩盖儿茶酚等所具有的苦涩味的作用。此外,半乳糖醛酸给人以抹茶等高级茶的印象,粘稠、具有清爽的酸味,所以推定其具有掩盖苦涩味、掩盖异臭、赋予粘稠感等作用,根据本发明,推定茶类提取物的甜味、酽味、香味等的重要的要因之一在于半乳糖醛酸的增加。并且,已知纤维二糖除了具有淡淡的甜味以外,还具有掩盖酸味、掩盖苦味、掩盖异臭、赋予粘稠感等作用,根据本发明,推定茶类提取物的甜味、酽味、香味等的要因之一在于纤维二糖的增加。
由表1所示的结果认为:在本发明品中,与其他成分相比,含有相对多的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因此算出本发明品1~11和比较品1~14的(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和蔗糖/鞣质的质量比。其结果见下述表4。
表4
如表4所示,风味评价极高的本发明品1~4、6~8、10和11以及评价仅次于它们的本发明品5、9中,(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6~1.2,(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10~0.3,并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5~0.3的范围内。
在风味评价中,风味评价极高的本发明品1~4、6~8、10和11中,(d)蔗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4~0.6的范围内,但与它们相比评价稍差的本发明品5、9中,(d)蔗糖/鞣质的质量比为不足0.1的低值。 认为其原因在于:茶叶中原本含有的蔗糖通过本发明品5、9中使用的酶的蔗糖酶活性而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虽然是微量,但总甜味降低。
另外,在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强烈感觉到不同于茶的甜味和杂味,且均衡差的比较品12~14中,(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1.8~6.5的极高值,推定它们中所含的葡萄糖是由于大量使用了酶制剂(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因此酶制剂中所含的赋形剂(糊精)通过淀粉酶的作用而分解生成的。
另一方面,在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稍强、均衡稍差的比较品4~7中,(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不足0.08。此外,在虽然感觉到一定程度的乌龙茶的香味、甜味,但苦涩味稍强、均衡稍差的比较品9~11中,(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不足0.06。并且,在这些比较品中,评价较好的比较品4~7和9~10中,(d)蔗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4~0.6的范围内,但与它们相比评价稍差、苦涩味强且明显、均衡差的比较品8和11中,(d)蔗糖/鞣质的质量比小于0.16。
因此,根据本发明,认为茶类提取物的甜味、酽味、香味等是由于上述差异而造成的。
作为其数值的范围,由上述实施例认为:当(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3~1.8、(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6~0.6、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8;优选(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4~1.5、(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5、并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0~0.6;更优选(a)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5~1.2、(b)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1~0.4、并且(c)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1~0.4时,可带来由本发明的效果产生的呈味。

Claims (5)

1.茶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向茶类原料中添加淀粉酶、相对于1 g茶类原料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800 U以上的量的具有20000 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而得,并且
至少含有鞣质、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其中,
(a) 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3~1.8,
(b) 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6~0.6,并且
(c) 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类提取物,其中,茶类提取物中的半乳糖醛酸和纤维二糖是通过茶类原料的酶解而产生的。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类提取物,其中,
(a) 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4~1.5,
(b) 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08~0.5,并且
(c) 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0~0.6。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类提取物,其中,
(a) 葡萄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5~1.2,
(b) 半乳糖醛酸/鞣质的质量比为0.1~0.4,并且
(c) 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11~0.4。
5.茶类饮料,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茶类提取物。
CN201080002504.7A 2010-10-08 2010-10-08 茶类提取物 Active CN102984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8215 WO2012046348A1 (ja) 2010-10-08 2010-10-08 茶類エキ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950A CN102984950A (zh) 2013-03-20
CN102984950B true CN102984950B (zh) 2015-02-25

Family

ID=4592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504.7A Active CN102984950B (zh) 2010-10-08 2010-10-08 茶类提取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00971B2 (zh)
CN (1) CN102984950B (zh)
HK (1) HK1179120A1 (zh)
TW (1) TWI406634B (zh)
WO (1) WO2012046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02583C (en) * 2015-10-22 2023-05-09 Givaudan Sa Method of masking off-tastes with cellobiose and/or psicose
CN108135222A (zh) * 2015-10-22 2018-06-08 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 甜度增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2A (zh) * 2007-07-03 2007-12-12 浙江林学院 改善夏季绿茶品质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987B2 (ja) * 1980-03-10 1984-05-0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セルラ−ゼの生産方法
EP0460402B1 (en) * 1990-06-07 1993-06-16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Water soluble tea extracts
JPH05316952A (ja) * 1992-05-14 1993-12-03 Sawa Sangyo Kk 微粉緑茶複合食品の製造方法
JPH09163980A (ja) * 1996-10-25 1997-06-24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セルラーゼの製造方法
JP3096035B1 (ja) * 1999-08-05 2000-10-10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緑茶飲料
JP4563540B2 (ja) * 2000-03-01 2010-10-13 ユニリーバー・ナームローゼ・ベンノートシヤープ 周囲温度に安定な茶濃縮物
JP3820372B2 (ja) * 2002-01-18 2006-09-13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3779212B2 (ja) * 2002-01-18 2006-05-2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茶葉抽出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茶葉抽出液を用いた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015631B2 (ja) * 2004-02-19 2007-11-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2006061125A (ja) * 2004-08-30 2006-03-09 T Hasegawa Co Ltd 容器詰緑茶飲料
JP5649789B2 (ja) * 2009-01-29 2015-01-07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茶類エキ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2A (zh) * 2007-07-03 2007-12-12 浙江林学院 改善夏季绿茶品质的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戈进杰.纤维素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第1版),第375-384页. *
酶法制取茶树废弃老叶中的茶风味物质;刘菁等;《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1231;第33卷(第3期);第158-160页 *
酶法提取茶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郭艳红等;《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0430(第4期);第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06634B (zh) 2013-09-01
JP5400971B2 (ja) 2014-01-29
TW201215329A (en) 2012-04-16
WO2012046348A1 (ja) 2012-04-12
HK1179120A1 (zh) 2013-09-27
JPWO2012046348A1 (ja) 2014-02-24
CN102984950A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1748B2 (ja) 茶類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CN103211057B (zh) 一种快速醇化的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JP5981235B2 (ja) 穀物含有飲食品用呈味改善剤
TW201540191A (zh) 綠茶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TWI552679B (zh) 茶類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TWI405541B (zh) 茶類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CN102984949B (zh) 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984950B (zh) 茶类提取物
CN102905545B (zh) 茶类提取物
CN103228147B (zh) 茶类提取物
CN106957829A (zh) 用于提高茶叶风味和品质的复合酶制剂及茶叶加工方法
CN102573507B (zh) 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82565B (zh) 一种利用纤维素酶增加茶汤中茶乳形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912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912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