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纱线捻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纱线捻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这样的纱线捻接装置在纺织业内尤其与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相关地是早就已知的。
这种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的纱线捻接装置一般具有可被施以气流的捻接棱柱、用于固定并切断待捻接纱线端头的上夹纱切断机构和下夹纱切断机构以及用于将准备好的纱线端头定位在捻接棱柱的捻纱通道内的喂纱器,该纱线捻接装置在大量寻求保护的申请中如在DE 195 10 171 A1或DE 10 2006 006 390 A1中有相对明确的描述。
利用这样的纱线捻接装置,在断纱或可控的清纱切断后出现的两个纱线端头可通过气流被旋捻成无结接头,该无结接头几乎具有纱线强度并且在理想情况下具有几乎与纱线一样的外观。
在如DE 195 10 171 A1所公开的纱线捻接装置中,该纱线捻接装置的不同功能件的驱动,就是说,捻接装置的夹纱切断机构、盖子以及喂纱器的驱动,通过凸轮盘组来实现,该凸轮盘组通过插接联接被连接到卷绕位置自身的驱动装置上。
在DE 10 2006 006 390 A1中描述了纱线捻接装置,其在捻接装置壳体内具有可转动支承且具有外齿部的控制器部分以及配备有驱动齿轮且可按规定来控制的步进电动机。该纱线捻接装置的不同功能件被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可控的控制器部分。就是说,该控制器部分例如在其周边区域内具有万向球节接头,喂纱器通过操作杆与该万向球节接头相连接。此外,该控制器部分通过专用的杠杆机构与纱线捻接装置的夹纱切断机构和盖子相连接。
此外,在上述的纱线捻接装置中,每个夹纱切断机构可被固定在捻接装置壳体上的不同位置上。就是说,利用相应构成的定位装置,这些夹纱切断机构可用螺钉被如此固定在捻接装置壳体上,即,纱线端头与又在待捻接纱线上取向的夹纱切断机构的位置相关地具有不同的长度。关于纱线端头的长度,此时可以分为标准调整方式、弹性纱调整方式和紧缩纱调整方式。
不过,这些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有以下缺点,因为只能在三种长度调整方式之间选择,所以对于有问题的纱线,通常无法做到纱线端头长度的准确调整。在这些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中,长度调整方式的每次改变都牵扯到并非不显著的且极其耗费时间的劳动成本,在这里,这种劳动还只能在纺织机械停机时进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纱线捻接装置,其夹纱切断机构如此支承,以使可以随时快速、顺利且最佳地调整用于捻接过程的纱头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来完成。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结构尤其有以下优点,因为可以几乎“无级地”调整夹纱切断机构之间的间距,所以可以最佳调整待捻接的纱头的长度。因此,利用按照本发明构成的纱线捻接装置,可通过简单方式保证待捻接的纱线端头总是具有最佳匹配于当前纱线材料的有利的长度。利用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所截断的纱头允许可靠完成纱线捻接,所述纱线捻接总是符合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此外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上夹纱切断机构和下夹纱切断机构可以分别借助伺服驱动装置被单独定位。这样的结构实现了尤其对于有问题的纱线能很有针对性且很敏感地做出反应,就是说,相对于该捻接棱柱,例如下夹纱切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不同于上夹纱切断机构的间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长度不同的纱头形成纱线捻接。下纱线纱头例如可被截断成比上纱线纱头略长,但根据需要,所形成的上纱线纱头的长度可以大于对应的下纱线纱头。
根据权利要求3,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了,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是用于夹纱切断机构的伺服驱动装置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尤其具有以下优点,可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实现高传动比,这允许极为精确地调整夹纱切断机构的位置。另外,具有高传动比的这种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是自锁型的,因此与该伺服驱动装置相关地可省掉附加的锁定机构。
不过,与用于夹纱切断机构的伺服驱动装置相关地,不一定非要使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也完全可以提出其它类型的传动装置。
如权利要求4所述,在替代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规定,偏心传动装置是用于夹纱切断机构的伺服驱动装置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偏心传动装置例如成本很低并且还相对不容易受到脏污的影响。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在其它的有利改进方案中规定,用于夹纱切断机构的伺服驱动装置或是可以分别人工操作(权利要求5),或是例如可分别通过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中央控制装置以机械方式来控制(权利要求6)。
此时,人工操作的可能性(权利要求5)尤其有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缺点是用于操作伺服驱动装置的操作人员总必须位于相关的工作位置上并在那里出力帮忙,这相对繁琐且费时。
与之相比,其伺服驱动装置如权利要求6所述可分别通过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中央控制装置以机械方式来调整的夹纱切断机构具有如下优点,例如在批次更换时可以快速集中地调整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数量庞大的纱线捻接装置。就是说,待捻接的纱头的长度可以根据新的纱线材料被顺利地准确调整。
如果如权利要求6所述,夹纱切断机构的伺服驱动装置可分别以机械方式来控制,则以下措施是有利的,即,设置可按规定来控制的步进电动机,作为用于定位每个夹纱切断机构的电动马达式驱动装置(权利要求7)。这样的步进电动机以简单的方式随时允许该夹纱切断机构的精确可重现的定位。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以侧视图示出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作位置,该工作位置配备有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纱线捻接装置;
图2以透视图示出纱线捻接装置,其包括可无级调节的上夹纱切断机构和下夹纱切断机构,此时为喂入待捻接的纱头期间;
图3以侧视图示出根据图2的纱线捻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侧视图示意示出总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其在本实施例中是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如已知的那样,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在其(未示出)末端机架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工作位置,在这里是卷绕位置2。在这些卷绕位置2上,例如在环锭纺纱机(未示出)上生产的管纱9被倒筒成大卷装的交叉卷绕筒子15,其在卷绕完成后被交付给沿设备长度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21。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具有设备自身的呈筒子筒管输送系统3形式的物流后勤装置,图1只示出其管纱供应路段4、可逆向驱动的储存路段5、通往卷绕位置2的横向输送路段6以及筒管回送路段7。
管纱9或空筒管按照竖立就位在输送盘8上的方式在筒子筒管输送系统3内循环运动。
所提供的管纱9此时在退绕位置AS被倒筒成大卷装的交叉卷绕筒子15,该退绕位置总是在横向输送路段6的区域内位于卷绕位置2上。
为此目的,各个卷绕位置2如本身已知并因而示意表示地具有各种不同的装置,这些装置保证了工作位置2的有序工作。这些本身已知的装置例如是:卷绕工位计算机29,其可通过总线42被连接至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中央控制装置43;吸嘴12,其可绕转轴16运动且可被施以负压;钳纱管11,其可绕转轴13运动且被施以负压;以及气流纱线捻接装置10。
气流纱线捻接装置10相对于常规的纱线路径略微回缩布置并且例如以其中央壳体31被固定在卷绕位置壳体33上。
如以下结合图2和图3所详述的那样,这样的纱线捻接装置10除了具有可被施以气流的捻纱通道的捻接棱柱32外,还具有上夹纱切断机构23B和下夹纱切断机构23A、可转动支承的喂纱器26以及同样可转动支承的盖子25,该盖子在捻接过程中封盖住捻接棱柱32的捻纱通道。
如图2和图3所示,捻接棱柱32设置在分配单元46上,在该分配单元中还装有握持开松管47。
交叉卷绕筒子15在卷绕过程中可自由转动地被保持在卷绕装置24的筒子架28上并且在此实施例中以其表面贴靠于槽筒14,该槽筒摩擦带动交叉卷绕筒子15并且也负责使得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纱线正常地往复横动。
图1此时示出了例如在一个工作位置2上断纱后所出现的状况。吸嘴12已经获取了在断纱后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上纱线17o并且正在将上纱线17o穿引入纱线捻接装置10。与此同时或略有延迟地,钳纱管11抓住了已在(未详细示出)纱线张紧器内准备好的下纱线17u并随后也将下纱线穿引入纱线捻接装置10。图2和图3分别详细示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纱线捻接装置10。
如例如在DE 10 2006 006 390 A1中相对明确描述的那样,在这些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10中,在中央壳体31内设有电动马达式独立驱动装置,尤其设有步进电动机,其驱动齿轮与控制器部分的外齿部啮合。该控制器部分又通过各种杠杆机构与夹纱切断机构23A和23B、可转动支承的喂纱器26以及也可转动支承的盖子25相连接。
尤其如图2所示,在捻接装置壳体31上固装有分配单元46,该分配单元46装有可按规定被施以气流的捻接棱柱32。此外,分配单元46配备有所谓的握持开松管47,在该握持开松管内,上纱线17o和下纱线17u的被切断的纱头被准备好用于后续的捻接过程。
此外,如图2和图3示意所示,纱线捻接装置10具有伺服驱动装置18和19,其允许夹纱切断机构23A和23B分别在外侧极限位置35和内侧极限位置36之间无级调整。就是说,通过相应控制该伺服驱动装置18和19,可以使夹纱切断机构23A和23B之间的间距a在间距amin和间距amax之间变化,进而可以几乎无级地调整上纱线和下纱线的待切断的纱头的长度。伺服驱动装置18和19在此可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伺服驱动装置18和19例如能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形式构成,并且或是可以人工操控,或是机器操控的。
在人工操控时,例如通过步进电动机按规定来控制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该步进电动机通过卷绕工位计算机29例如与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中央控制装置43相连。不过,代替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的传动装置,例如偏心传动装置等等。此时,偏心传动装置也可以或是由操作人员人工操作,或是如上所述地以机械方式来操控。
根据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
在生产起动前,首先根据当前的纱线材料来最佳地调节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纱线捻接装置10的夹纱切断机构23A和23B。就是说,通过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中央控制装置43,如此控制纱线捻接装置10的伺服驱动装置18和19,即,被截断的上纱线17o纱头以及被截断的下纱线17u纱头分别具有预定长度。
于是当在卷绕过程在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中一个卷绕位置2上出现断纱时,或者当因纱疵而已完成受控的清纱切断时,则先制动停住相关的交叉卷绕筒子15。
随后,吸嘴12从交叉卷绕筒子15取回上纱线17o并例如借助导板将其穿引入上夹纱切断机构23B的夹纱机构、捻接棱柱32的捻纱通道以及下夹纱切断机构23A的纱线切断机构。
同时或几乎同时,下纱线17u也通过钳纱管11被送到,并也借助导纱板被定位在下夹纱切断机构23A的夹纱机构内、捻接棱柱32的捻纱通道内以及上夹纱切断机构23B的纱线切断机构内。
随后,通过卷绕工位计算机29来控制纱线捻接装置10。就是说,设于捻接装置壳体31内的步进电动机开始使控制器部分如此转动,即,盖子25、夹纱切断机构23A、23B以及喂纱器26均被操作,结果,盖子25在不久后先被安放在捻接棱柱32上并且该捻纱通道被封盖住。继续转动的控制器部分同时或在不久后还操纵夹纱切断机构23A和23B,所述夹纱切断机构夹持并切断上纱线17o和下纱线17u的纱头。接着,步进电动机和进而该控制器部分被短暂关停,设置在捻接棱柱32的分配单元46内的握持开松管47如此接受压缩空气,即,纱头17o、17u被吸入握持开松管47并且在那里被尽量消除捻回。随后,通过步进电动机使控制器部分继续转动并同时通过操作杆来操纵喂纱器26,该喂纱器将上纱线和下纱线17o、17u的准备好的纱头从握持开松管47中抽出并以预定的叠合度将其定位在捻接棱柱32的捻纱通道里。
就是说,喂纱器26的臂分别在与相应的握持开松管47对置的一侧咬入上纱线17o或下纱线17u的纱条中,从而出现纱圈,所述喂纱器26通过控制器部分或步进电动机被如此控制,即,纱头从握持开松管47被拉向捻接棱柱32的捻纱通道。此时,使喂纱器26转动至理想角位,在该理想角位处保证了被拉回捻纱通道中的纱头具有预定的最佳叠合度。此时,喂纱器26的理想角位也可以优选在生产起动开始之前,在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中央控制装置43上进行设定,该中央控制装置43通过总线系统42与大量工作位置2的卷绕工位计算机29相连。
如果纱头已经达到与各种纱线参数(如纱线材料或纱线支数)相关的最佳叠合度,就是说,如果喂纱器26定位在预定的理想角位,则捻接空气被提供给捻接棱柱32的被盖子25封闭的捻纱通道,并且定位在捻纱通道内的纱头通过气流旋捻。随后,通过步进电动机又使该控制器部分回转至其初始位置。该控制器部分此时打开夹纱切断机构23A、23B以及盖子25,从而释放气流捻接后的纱线17。此外,此时使喂纱器26转入其原位。接着,在相关的工作位置2上的卷绕过程可被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