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9473A - 离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9473A
CN102939473A CN2011800289410A CN201180028941A CN102939473A CN 102939473 A CN102939473 A CN 102939473A CN 2011800289410 A CN2011800289410 A CN 2011800289410A CN 201180028941 A CN201180028941 A CN 201180028941A CN 102939473 A CN102939473 A CN 102939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dampening chamber
clutch device
compon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89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9473B (zh
Inventor
K.埃德
M.科尔伯克
J.奎亨伯格
R.温加特肖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Powertrain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Powertrain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Powertrain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Magna Powertrain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939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9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9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94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传动链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旋转轴(23)上的离合器(11),围绕所述旋转轴(23)根据选择与所述传动链的驱动元件(25)联接,其中,能够通过将第一离合器部件(20)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中的一个沿所述旋转轴(23)的轴线(R)错移而使第一离合器部件(20)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形面配合式啮合,以便将所述旋转轴(23)与所述驱动元件(25)联接。为避免传动链中的碰撞和振动,设置有作用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20)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21)之间的液压阻尼装置(65)。

Description

离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传动链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旋转轴上的离合器,以便旋转轴根据旋转与传动链的驱动元件联接,其中,通过将离合器部件之一沿旋转轴的轴线错移而使第一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离合器部件形面配合式地啮合,以便旋转轴与驱动元件联接。
背景技术
待连接到旋转轴上的、驱动链的驱动元件可以是其它的轴或传动装置元件。在操纵离合器时例如可以在旋转轴与输入轴、输出轴、外壳或差速传动装置的盘形齿轮或锥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之间提供形面配合式的连接。
这种设备例如可以以所谓的分离系统的形式使用在可换档的全轮驱动的车辆中以便分离传动链的部件,因此,在双轮驱动时,在一方面的主轴或驱动单元与另一方面的副轴之间的连接可以至少部分地停顿。也就是说,为防止传动链在永久的两轮驱动模式中的不必要的部件,尤其是不必要的质量一起运动,通过离合器断开可以造成导引向副轴的转矩传递段被旁路绕过。作为备选,也可以为此使用这种离合器装置,在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的车辆中,在电动运行方式中使主传动装置与内燃机分离,以避免功率损失并且使噪音形成减至最小。同样可以在副轴上设置用于电动驱动的传动链去耦合装置。在已知的系统中,借助液压或气动的促动器或借助电动机操纵离合器,例如将其打开或闭合。一般地,转矩可以从作为输入元件的旋转轴传递到作为输出元件的、所述驱动链的驱动元件或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进行所述转矩传递。
这种类型的离合器装置由德国专利文献DE102009049013A1已知。在这种系统中,设置电动机用于使离合器的开关元件沿打开方向运动,而通过弹簧元件实现开关元件沿闭合方向的运动。
在所述应用中期望,基于形面配合式啮合的离合器,例如爪形离合器,以相对高的速度接合。但这会导致在传动链中产生使车辆的司机感觉不舒服的碰撞、振动和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这些方面改进前述类型的离合器装置。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离合器装置。
按本发明,设置作用在第一离合器部件与第二离合器部件之间的液压阻尼装置。该液压阻尼装置根据,在第一离合器部件相对第二离合器部件轴向错移时,流体压缩和/或移动并且由此离合器部件的运动受控地减缓。以这种方式,即便快速接合使也可以避免在传动链中不期望的碰撞和噪音。
方向说明"轴向"和"径向"与本发明关联地总是涉及旋转轴的轴线。
本发明的扩展设计在各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中说明。
液压阻尼装置优选包括用于容纳液压流体的阻尼室,该阻尼室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运动并且分别与离合器部件之一联接的壁段,其中,至少一个流出口允许流体从阻尼室中泄漏出。壁段原则上可以直接地形成于各离合器部件上。但它们也可以属于一些(必要时通过多个传递元件)与离合器部件机械连接的单独部件。通过壁段与离合器部件机械连接,在离合器部件彼此靠近地运动时,阻尼室缩小,并因此液压流体通过流出口从阻尼室挤出。由于流体受阻尼室节流地流动到另一个容纳区域,壁段并因此离合器部件的运动抵抗最终导致对接合运动的阻尼的机械阻力。通过流出口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必要时设置多个流出口,可以调节对流体从阻尼室中的泄漏的节流的程度。
离合器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离合器的操作装置,其中,阻尼室形成于操作装置的两个调整元件之间。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有利地将在两个调整元件之间反正都要存在的空腔用作阻尼室。
阻尼室尤其可以形成于操作装置的两个环形的或套筒形的调整元件与离合器外壳之间。按一种结构方案,阻尼室可以是例如围绕中央轴构造的环形腔。
按本发明另一种结构方案,用至少一个在两个离合器部件之间由公差限定的狭缝作为流出口。这允许尤其简单并且廉价的结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本身不用在阻尼室的壁中设置流出口。
阻尼室可以在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中仅部分地填充流体。因此,在液面的上方可以构造空气或气体垫。在离合器接合并且阻尼室与之相关联地缩小时,在相应定位的流出口中,气垫的空气首先以相对小的阻力从阻尼室中挤出。在气垫耗尽之后,通过液压流体的流出由于增大的阻力才相对强烈地阻尼离合器部件运动。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接合或分离过程中更精确地匹配阻尼的变化曲线。
按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方案,阻尼室在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中通过连接孔与平衡室连接。连接孔可以这样构造,使得它允许节流相对小地从阻尼室泄漏到平衡室中,以便这样降低阻尼的程度。
在阻尼室的壁段之一上还可以设置控制段,只要这一个离合器部件在沿接合方向轴向错移时一达到预先确定的位置,该控制段就使该连接孔被旁路绕过。因此,该预先确定的位置限定了投入全部缓冲力的点。因此,通过这种封闭连接孔的控制段还可以更精确地匹配阻尼特性。
此外,可以设置作用在两个离合器部件之间的弹性元件,尤其是橡胶减震器。这种弹性元件可以考虑到对阻尼特性的其它匹配。它尤其可以用于使第一离合器部件相对第二离合器部件的轴向运动最终停止。
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阻尼装置设计成,使得正好防止在离合器接合时各离合器部件的端面的相互抵靠。由此,能够实现特别柔和且低噪音的啮合。
按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两个离合器部件沿接合方向彼此相对地预紧。若它在离合器接合时到达"齿对齿"位置,则连续作用的,例如借助弹簧元件提供的预紧力可以保证,当存在两个离合器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时,离合器部件一正确地相互对齐就实现了直接的接合。为了在此确保快速的接合,一般需要较大的预紧力。但不可避免地与之相关联的碰撞和振动风险可以通过按本发明的阻尼装置避免。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
图1是按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从前面看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从后面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局部视图,其示出在接合状态中的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
图6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局部视图,其示出在分离状态中的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
图7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局部视图,其示出在接合过程中的离合器和阻尼室的位置;
图8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操作装置的斜面机构的展开视图;
图9A-图9D是在不同工作状态的按图8的斜面机构;
图10是形成按图8的斜面机构的一部分的斜面环的正视图;
图11是按图10的斜面环的后视图;
图12是形成按图8的斜面机构的一部分的蜗轮的前视图;
图13是按图12的蜗轮的后视图;
图14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蜗轮与止动销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15是按图1的离合器装置的同步装置的弹簧垫圈的后视图;
图16是按图15的弹簧垫圈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3中示出按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可以使用在车辆传动链内部的不同位置处,以便根据选择联接传动链的两个部件。离合器装置尤其可以在具有可手动或自动换档的全轮驱动的车辆中形成纵向或横向的分离系统。
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借助离合器装置使内燃机与主传动链断开联接,以便减少在车辆滚动行驶时或在由副轴上的电动机驱动时通过传动链部件,如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的继续转动产生的损失。同样,离合器装置可以在由副轴上的电动机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用于在不需要该电动机时或者要防止速度过量提高时,将电动机与传动链断开联接。
离合器装置包括安设在一个共同的外壳15中的爪形离合器11以及操作装置13。该操作装置13能通过未示出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
爪形离合器11包括能够为了断开爪形离合器11而形面配合式啮合的第一离合器部件20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第一离合器部件20与输入驱动半轴23联接,该输入驱动半轴23围绕轴线R旋转并且本身例如与车辆的前桥差速器联接。第二离合器部件21与输出驱动半轴25联接,该输出驱动半轴25本身例如与车辆的后桥差速器联接。在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形面配合式啮合时,爪形离合器11接合并且转矩从输入驱动半轴23传递至输出驱动半轴25,也就是说,例如从传动链的前桥传递至后桥。而在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未相互啮合时,爪形离合器11打开,输入驱动半轴23与输出驱动半轴25分离。通过第二离合器部件21沿轴线R相对第一离合器部件20错移,爪形离合器11打开和闭合。
设置转速传感器27,用于检测输出驱动半轴25的当前转速。转速传感器27本身可以要么借助固有的标记轮要么根据离合器装置的部件的齿形测定转速。尤其可以使用ABS传感器。
借助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碟形弹簧的弹簧29,第二离合器部件21沿爪形离合器11的接合或闭合方向K1预紧。若第二离合器部件21克服弹簧力沿分离或打开方向K2错移,则弹簧29在爪形离合器11分离或打开时张紧。
如由按图2和图3的分解透视图得知,离合器部件20,21设计成套筒形并且在其端面分别具有齿形的卡爪30。为了补偿输入驱动半轴23和输出驱动半轴25的转速,将同步装置31集成到包括弹簧垫圈33以及多个同步环35的爪形离合器11中。爪形离合器11的操作装置13包括蜗杆37、与蜗杆37啮合的蜗轮39、具有凸指42的控制环41以及斜面环43。在蜗轮39的内径上设置两个换档凸起45,这两个换档凸起45嵌接到斜面环43的外径上的换档斜面47中并且能够在蜗轮39围绕轴线R转动时沿两个轴向K1,K2移动斜面环43,如下面附加地参考图4进一步描述的那样。
在蜗轮39在斜面环43对面围绕轴线R旋转时,由于换档凸起45和换档斜面47的共同作用发生斜面环43沿轴线R的轴线错移。为了引起在蜗轮39与斜面环43之间的这种相对转动可以通过电动机49驱动与蜗轮39啮合的蜗杆37。因此,为了打开爪形离合器11,蜗轮39借助电动机49置于转动状态,蜗轮39本身使斜面环43克服弹簧29的力轴向错移。第二离合器部件21通过滑动啮合与斜面环43一起运动。
蜗轮39这样支承,使得它在转动时不进行轴向运动。而斜面环43轴线可移动,其中,在斜面环43的外径上设置的凸指51滑动地容纳在外壳15相应的未示出的槽中,以避免斜面环43自转。
弹簧29使斜面环43沿闭合方向K1挤压第二离合器部件21。由此,一方面在此电动机49有助于在同步过程中给同步环35施加必要的轴向力。因此,斜面环43和与它共同作用的换档凸起45(它们原则上可以成型为瓦块形或销钉形)构造为,使得电动机49的力和弹簧29的力结合起来施加到第二离合器部件21上。另一方面,弹簧29用作力存储器,用于同步过程之后原来的接合过程。若即爪形离合器11必须在同步过程之后接合,则可能存在离合器部件20,21的"齿对齿"位置。爪形离合器11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以接合。因此,需要在第一离合器部件20与第二离合器部件21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便最后实现接合。弹簧29在此作用为能量存储器,直到离合器部件20,21不到达正确的位置("齿对齿隙"),。
在同步过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离合器部件21压在包括套筒形的基体53和多个搭锁销55的弹簧垫圈33上。套筒形基体53的内圆周形成同步装置31的外部摩擦锥体。在同步过程的开始阶段中,弹簧垫圈33的搭锁销55与设计在第二离合器部件21的外圆周上的槽60啮合。需要一个定义的力将弹簧垫圈33的搭锁销55从槽60中挤出。该定义的力等于啮合同步环35的摩擦锥体的最大力。
为了将正确的力施加到弹簧垫圈33上,相应地控制电动机49。在此,视应用情况而定地可以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基于电流的控制,根据副传动链转速的控制或由这些原理组合而成的控制策略。
同步过程的开始阶段一结束并且输出驱动半轴23的转速至少基本上一达到输入驱动半轴25的转速,爪形离合器11的接合过程就可以开始。在斜面环43上的轴向力增大,以便弹簧垫圈33从第二离合器部件21的槽60中挤出。斜面环43将第二离合器部件21继续沿轴线R朝爪形离合器11的闭合方向K1向前压。根据第一离合器部件20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的卡爪的当前位置,爪形离合器11要么立即地、要么在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相对较短的进一步相对转动之后闭合。该状态在图5中示出。为了进一步打开爪形离合器11,继续转动蜗轮39,以便换档凸起45使斜面环43移动到图6中所示的分离的位置中。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中,弹簧垫圈33又搭锁到第二离合器部件21的槽60中。
为了避免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过于突然的接合和尤其是相互抵靠,设置有作用在第一离合器部件20与第二离合器部件21之间的液压阻尼装置65,下面参考图7更详细地描述该液压阻尼装置65。
阻尼装置65包括在爪形离合器11的分离状态中部分地填充液压流体的阻尼室67,以便在液面的上方形成气垫。流体可以尤其是液压油。阻尼室67设计在控制环41、斜面环43以及外壳15之间并因此形成一个围绕轴线R为中心的环形腔。若流体处于压力状态下,则它可以通过在各部件之间由公差造成的狭缝69从阻尼室67中流出,。此外,设置使阻尼室67在爪形离合器11的分离状态中与平衡室73连通的连接孔71。在图7所示的在爪形离合器11的部分接合位置中,连接孔71通过轴向突伸出控制环41的控制壁段75封闭,阻尼室67完全用流体填充。
阻尼室67沿径向由斜面环43以及外壳15的固定壁段限定,并且沿轴向由控制环41的端面壁段76以及由斜面环43的端面壁段77限定。在斜面环43沿爪形离合器11的闭合方向K1轴向地错移时,斜面环43的端面壁段77向控制环41的端面壁段76移去,因此,阻尼室67的体积变得更小。这导致,首先在液面上的空气以较小的阻力通过狭缝69从阻尼室67中挤出。一旦来自气垫的空气被消耗完而阻尼室67如在图7中所示完全用流体填充,该流体就节流地从阻尼室67中流出,这以斜面环43的运动抵抗机械的阻力。为流出而存在的开口面由蜗轮39、控制环41、斜面环43与外壳15之间的公差形成。阻尼特性还可以通过前述的用于斜面环43的凸指51(图2)的轴向槽、斜面环43的凸指51本身以及控制环41的凸指42的造型适配。
控制环41的控制壁段75的长度限定了开始封闭连接孔71并因此开始起到真正的液压阻尼作用的点。控制壁段75在达到预定的位置时而第二离合器部件21沿爪形离合器11的闭合方向K1轴向错移时中断阻尼室67与平衡室73之间的连接。
除了液压的阻尼装置65外,还可以设置橡胶减震器80形式的弹性阻尼元件,该橡胶减震器80使用在轴向定位的蜗轮39与斜面环43之间。橡胶减震器80用于结束斜面环43沿闭合方向K1的轴向运动。两个阻尼机构(液压的阻尼装置65以及橡胶减震器80)的组合用于,正好防止离合器部件20,21在接合时相互抵靠。因此,在离合器部件20,21接触前不久,接合运动就停止,从而避免了离合器部件20,21之间沿轴向直接接触并因此避免不期望的碰撞。
参考图8至图13现在进一步描述通过换档凸起45和换档斜面47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斜面机构。图8示出斜面环43的换档斜面47在爪形离合器11的接合位置中的展开视图。需要注意的是,仅示出换档斜面47的180°。为了施加对称的力,设置两个换档凸起45并且在180°之后重复换档斜面47的控制曲线。但换档凸起45的数量一般不限于两个。斜面环43在爪形离合器11接合时沿轴向移动。当斜面环43按图8向上运动时,爪形离合器11闭合,当斜面环43按图8向下运动时,爪形离合器11打开。如前面所述,具有换档凸起45的蜗轮39围绕轴线R转动,但不沿轴向运动。为了减少赫兹接触应力,使用具有平坦表面或大曲率半径表面的换档凸起45。换档凸起45设置在蜗轮39的下方,以便使离合器装置实现尽可能小的结构形状。为了相同的目的,第二离合器部件21设置在斜面环43和蜗轮39的下方。
参考图9A至9D,现在描述斜面机构不同的工作状态。图9A示出在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的"啮合"位置中的斜面机构。斜面环43通过弹簧29压入闭合位置,但由离合器部件20,21阻碍沿闭合方向K1的进一步运动。换档斜面47这样构造,使得换档凸起45不被支承。因此,离合器部件20,21一到达"齿对齿隙"位置中,就能够使斜面环43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尽可能快地移动。
图9B示出在同步过程中的斜面机构。斜面环43通过弹簧29沿闭合方向K1挤压并且与反作用力有关地也挤离弹簧垫圈33。这是唯一一个需要换档斜面47的上面81的位置。斜面环43直接地通过蜗轮39强制定位。为了达到将弹簧垫圈33从槽60中挤压所需的力,弹簧垫圈33和弹簧29的弹簧力的数值处于相同的数量级。
图9C示出爪形离合器11的打开位置中的斜面机构。换档凸起45位于换档斜面47的最高点。为了穿过所需要的由同步环35的摩擦锥体限定的间隙并且迅速达到同步位置,换档斜面47的较短区段可以具有更陡的走向。
图9D示出在卡爪离合器11打开时的斜面机构。斜面环43克服弹簧29的力沿爪形离合器11的打开方向K2运动。用于下一个同步过程的弹簧29张紧的阶段与接合过程相反对时间要求不严格。
如从按图10和图11的斜面环43的视图中得知,为安装目的,换档斜面47具有两个开口83,因此,蜗轮39的换档凸起45可以很容易插入换档斜面47。
电动机49(图4)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未示出),以便控制蜗轮39的位置。因为这种霍尔效应传感器仅可以检测位置变化,所以在初始化对应的控制器时必须采取一些用于定义零点或初始值的措施。参照图12至图14现在描述一种用于为霍尔效应传感器找出初始值的校准机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用于实施校准的原理。
一方面,可以设置固定的止挡,该止挡在蜗轮39旋回时与爪形离合器11的分离相应地停止蜗轮39的转动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弹簧预紧的销钉85(图14)作为止挡,该销钉85在蜗轮39旋回时进入缺口87并且在达到其终端边界时阻止蜗轮39的进一步转动。但蜗轮39为爪形离合器11的重新接合而沿相反方向的转动由于缺口87的形状可以很容易进行。
另一方面,按一种未示出的实施形式,可以在换档凸起45和/或换档斜面47的滑动表面上设置卡锁缺口,以便在电动机49上引起微小的转矩冲量,该转矩冲量可以通过对应的控制器识别为电流峰值。因此,该电流峰值可以通过控制逻辑分析,以便计算蜗轮39的实际位置。
参照图15和图16,现在更精确地描述弹簧垫圈33的结构。设计用于卡锁槽60的搭锁销55具有弹簧作用,以便它与槽60的横截面形状有关地从该槽60中挤出。多个搭锁销55的设置允许了增大的合力。出现在基体53的外部摩擦锥体上的、用于加速副传动链的同步转矩通过位于第二离合器部件21的卡爪30之间的、搭锁销55的起始段88支承。搭锁销55首先在其高度和/或其宽度方面朝各自的终端段89逐渐变细,以便在搭锁销55的长度上的材料应力是恒定的。但搭锁销55的终端段89本身又扩宽,以便降低接触应力。槽60的横截面(图5)具有一带有预先确定的角度、在所示的例子中呈60°的V形走向,以便产生一个所定义的、用于将搭锁销55从槽60中挤出的轴向力。弹簧垫圈33这样设计,使得它能够很容易通过冲压和具有弯曲约90°的弯曲过程由板件制造。槽60还可以将弹簧垫圈33的外部的摩擦锥体固定在爪形离合器的打开位置中,以避免在同步装置31中的牵引损失。为了给弹簧垫圈33沿轴向的运动直接提供轴向力,当弹簧垫圈33位于槽60中时它具有相应的预紧力。
整体上,操作装置13具有共轴的结构,由此它非常紧凑。尤其是不需要如一般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或变矩器中设计那样的变速叉或类似的部件。弹簧垫圈33位于斜面环43的下方,斜面环43位于蜗轮39的下方。由此,整个装置的轴向长度较小。整个系统(除了蜗杆37和电动机49)具有与管子相似的形状。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传动链中离合器装置特别紧凑的结构以及较小的制造成本。
附图标记列表
11爪形离合器
13操作装置
15外壳
20第一离合器部件
21第二离合器部件
23输入驱动半轴
25输出驱动半轴
27转速传感器
29弹簧
30卡爪
31同步装置
33弹簧垫圈
35同步环
37蜗杆
39蜗轮
41控制环
42凸指
43斜面环
45换档凸起
47换档斜面
49电动机
82止动销
51凸指
53基体
55搭锁销
60槽
65阻尼装置
67阻尼室
69狭缝
71连接孔
73平衡室
75控制壁段
76控制环的端面壁段
77斜面环的端面壁段
80橡胶减震器
81换档斜面的上面
83开口
85销钉
87缺口
88起始段
89终端段
R轴线
K1闭合方向
K2打开方向。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车辆的传动链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旋转轴(23)上的离合器(11),以便使所述旋转轴(23)根据选择与所述传动链的驱动元件(25)联接,其中,能够通过将离合器部件(20,21)中的一个沿所述旋转轴(23)的轴线(R)错移而使第一离合器部件(20)和第二离合器部件(21)形面配合式啮合,以便将所述旋转轴(23)与所述驱动元件(25)联接,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作用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20)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21)之间的液压阻尼装置(6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装置(65)包括用于容纳液压流体的阻尼室(67),该阻尼室(67)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运动并且分别与所述离合器部件(20,21)中的一个联接的壁段(76,77),其中,至少一个流出口使所述流体能够从所述阻尼室(67)泄漏出。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用于所述离合器(11)的操作装置(13),其中,所述阻尼室(67)形成于所述操作装置(13)的两个调整元件(39,43)之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室(67)形成于所述操作装置(13)的两个环形的或套筒形的调整元件(39,43)与离合器外壳(15)之间。
5.按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由在两个离合器部件之间的公差限定的狭缝用作流出口。
6.按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室(67)在所述离合器(11)的分离状态中仅部分地填充所述流体。
7.按权利要求2至6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室(67)在所述离合器(11)的分离状态通过连接孔(71)与平衡室(73)连接。
8.按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室(67)的所述壁段(76,77)中的一个上设有控制段(75),所述一个离合器部件(21)在沿接合方向(Kl)轴向错移时一到达预先确定的位置,该控制段(75)就使所述连接孔(71)被旁路绕过。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此外设置作用在所述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之间的弹性元件(80),尤其是橡胶减震器。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65)设计成,使得在所述离合器(11)接合时刚好防止所述离合器部件(20,21)的端面相互贴靠。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离合器部件(20,21)沿接合方向彼此相对预紧。
CN201180028941.0A 2010-04-12 2011-04-08 离合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9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319810P 2010-04-12 2010-04-12
US61/323,198 2010-04-12
DE102010045898.8 2010-09-17
DE102010045898A DE102010045898A1 (de) 2010-04-12 2010-09-17 Kopplungsanordnung
PCT/EP2011/055543 WO2011128273A1 (de) 2010-04-12 2011-04-08 Kopplungs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9473A true CN102939473A (zh) 2013-02-20
CN102939473B CN102939473B (zh) 2015-07-29

Family

ID=44658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89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9473B (zh) 2010-04-12 2011-04-08 离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97957B2 (zh)
EP (1) EP2558739B1 (zh)
JP (1) JP5616521B2 (zh)
KR (1) KR101400562B1 (zh)
CN (1) CN102939473B (zh)
CA (1) CA2795865A1 (zh)
DE (1) DE102010045898A1 (zh)
WO (1) WO20111282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523794A (ja) 2015-08-10 2018-08-23 ジーケーエヌ・ドライブライン・ノースアメリ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自動車ドライブライン切断アセンブリ
US10829169B2 (en) * 2017-05-17 2020-11-10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Final drive disconnect mechanism via transmission
US10701866B2 (en) * 2017-10-25 2020-07-07 Deere & Company Drive system for intermittent rotation output
CN109058316B (zh) 2018-09-19 2024-03-22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减速箱传动分离机构
DE102020115862B3 (de) * 2020-05-15 2021-05-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vorrichtung
DE102020127556A1 (de) * 2020-06-02 2021-12-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vorrichtung und Achsanordnung
US11691506B2 (en) 2020-09-30 2023-07-04 Gkn Automotive Limited Shifting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power transfer unit
DE102021200501A1 (de) * 2021-01-21 2022-07-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Klauenkupplungsanordnung, Antriebsstrang sowie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0457A1 (de) * 1991-04-22 1992-10-28 Steyr-Daimler-Puch Aktiengesellschaft Formschlüssige Kupplung für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von Kraftfahrzeugen,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mit solchen Kupplung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ätigung
US6112873A (en) * 1999-05-10 2000-09-05 Case Corporation Anti-backlash dog type clutch
DE10334450A1 (de) * 2003-07-29 2005-02-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Formschlüssige Kupplung für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771405A (zh) * 2003-07-04 2006-05-10 亚伯拉罕·萨缪尔 具有联锁装置的机动车差速器
DE102007031324A1 (de) * 2007-07-05 2009-01-08 Daimler Ag Kupplungseinheit für Nebenaggregat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30744A (en) * 1928-12-05 1931-11-03 Gen Motors Corp Variable speed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AT287402B (de) * 1967-09-01 1971-01-25 Friedmann & Maier Ag Spritzversteller für Einspritzpumpen für Einspritzbrennkraftmaschinen
DE2246123A1 (de) * 1972-09-20 1974-03-28 Konrad Altmann Mechanische, formschluessige, unter last schaltbare kupplung
GB1408315A (en) * 1972-11-13 1975-10-01 Sss Patents Ltd Toothed clutch
DE3730889A1 (de) * 1987-09-15 1989-03-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Schaltbare klauenkupplung fuer ein kraftfahrzeuggetriebe
DE19654896C2 (de) * 1996-06-17 1999-07-08 Renk Ag Getriebe
JP4472831B2 (ja) * 2000-03-28 2010-06-02 株式会社筑水キャニコム クローラ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DE102005013769B4 (de) * 2005-03-22 2008-01-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Aktuator für einen geteilten Stabilisator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7594869B2 (en) * 2007-01-31 2009-09-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Torque-transmitting assembly with dog clutch and hydrostatic damper and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same
DE202009007977U1 (de) 2008-10-13 2010-02-25 Magna Powertrain Ag & Co Kg Kuppl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0457A1 (de) * 1991-04-22 1992-10-28 Steyr-Daimler-Puch Aktiengesellschaft Formschlüssige Kupplung für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von Kraftfahrzeugen,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mit solchen Kupplung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ätigung
US6112873A (en) * 1999-05-10 2000-09-05 Case Corporation Anti-backlash dog type clutch
CN1771405A (zh) * 2003-07-04 2006-05-10 亚伯拉罕·萨缪尔 具有联锁装置的机动车差速器
DE10334450A1 (de) * 2003-07-29 2005-02-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Formschlüssige Kupplung für Verteilergetriebe und Ausgleichs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07031324A1 (de) * 2007-07-05 2009-01-08 Daimler Ag Kupplungseinheit für Nebenaggregat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9473B (zh) 2015-07-29
EP2558739B1 (de) 2014-03-05
EP2558739A1 (de) 2013-02-20
US20130199884A1 (en) 2013-08-08
WO2011128273A1 (de) 2011-10-20
JP2013524133A (ja) 2013-06-17
CA2795865A1 (en) 2011-10-20
JP5616521B2 (ja) 2014-10-29
US8997957B2 (en) 2015-04-07
DE102010045898A1 (de) 2011-10-13
KR101400562B1 (ko) 2014-05-28
KR20120135317A (ko)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9473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2713327B (zh) 扭矩传递装置
US8607949B2 (en) Dual clutch
CN110114589B (zh) 混合动力模块以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US8607950B2 (en) Dual clutch
CN110114238A (zh) 混合动力模块以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
CN102695891A (zh) 转矩传递装置
EP1850025A3 (d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CN110099814A (zh) 驱动模块以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CN105358856B (zh) 用于商用车的多离合器装置以及转矩传递装置或离合器
CN110114588A (zh) 离合器装置、混合动力模块以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CN102421622A (zh) 带有取力器离合器的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
CN101680500A (zh) 用于机动车的基于力矩差/速度差的离合器操纵机构
CN101476604A (zh) 从动缸
CN101180154A (zh) 具有在从动齿轮和主轴之间的旋转通道的机床
US8276727B2 (en) Dual clutch
CN105992895B (zh) 扭矩传递装置
CN111163962B (zh) 离合器装置、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
US20100282217A1 (en) Vcr universal drive
US8840515B2 (en)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having a controllable differential
CN104358861A (zh) 半干半湿式双离合器及其频繁起步工况控制方法
CN105308344A (zh) 两级式离合器
CN218347813U (zh) 离合器装置,混合动力模块和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CN103895493B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集成双行星轮制动离合器的双电机总成
CN104405779A (zh) 新型车用联轴器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