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912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8912A
CN102938912A CN2012103129918A CN201210312991A CN102938912A CN 102938912 A CN102938912 A CN 102938912A CN 2012103129918 A CN2012103129918 A CN 2012103129918A CN 201210312991 A CN201210312991 A CN 201210312991A CN 102938912 A CN102938912 A CN 102938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sequence
instance
target
pdcp s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29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8912B (zh
Inventor
A·梅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3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8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1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切换期间发送分组并且维持同步的技术。用户设备(UE)可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源基站可以将针对UE的分组转发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可能无序地接收到分组。在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确定每个分组是否能够有序地发送给UE,如果该分组能够有序地发送则发送该分组,否则丢弃该分组。在另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将在重新排序窗中接收到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并且可以将重新排序的分组发送给UE。在又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如同有序接收那样来处理每个无序接收的分组,例如,通过将超帧序号(HFN)加一或者向分组重新分配较晚的序列号。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1月25日、申请号为200880117800.4、发明名称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的公开整体涉及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的技术。
背景技术
广泛地布置了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广播等。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和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其可以支持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UE可以是移动站,并且当UE在系统内到处移动时它可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在切换期间,源基站可能会有数据分组未被成功发送到UE。希望在切换期间将这些分组很好地发送给UE。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切换期间发送分组并且维持同步的技术。UE可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源基站可以具有针对UE的分组,并且可以向目标基站转发这些分组。目标基站可能由于例如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的接口的分组交换特性而无序地接收到这些分组。如果目标基站向UE无序地发送这些分组,那么可能会发生失步并且/或者UE可能不能恢复这些分组。
在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确定是否能够将源基站转发的每个分组有序地发送给该UE。每个分组可以具有可用于确定它的次序的序列号。目标基站可以基于每个转发分组的序列号以及发送给UE的最后一个分组的序列号,来确定是否可以有序地向UE发送该分组。目标基站可以发送能够有序发送的每个分组,并且可以丢弃不能有序发送的分组。通过不发送将被UE丢弃的分组,可以节约无线资源。
在另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在重新排序窗中对从源基站接收到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并且可以将重新排序的分组发送给UE。目标基站可以在从源基站接收到第一分组后启动定时器。如果第一分组是无序地接收的,则目标基站可以对其进行缓存。目标基站还可以将定时器到期之前从源基站无序地接收的所有后续分组进行缓存。在定时器到期之后,目标基站可以对缓存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并发送。重新排序窗可以覆盖一个时间段或者一个序列号范围。
在又一种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无序地从源基站接收到分组,并且可以如同该分组是有序分组那样来处理该分组。目标基站可以由于该无序分组而将超帧序号(HFN)加一,并且可以用包括加一的HFN和该分组的序列号的计数对该分组进行加密。或者,目标基站可以向该分组重新分配晚于最后发送的分组的序列号的序列号。在任一情况下,UE都可以正确地对该分组进行解码,并且避免失步。UE处的上层可以执行分组的重新排序。
本文所述的技术可用于在UE的切换期间从源基站转发到目标基站的分组,如上所述。通常,该技术可用于从第一实体(例如,源基站或服务网关)发送到第二实体(例如,另一个基站)以供发送到第三实体(例如,UE)的分组。分组可以具有序列号,并且可能被第二实体无序接收。第二实体可以使用任意上述设计来处理分组。
下文更详细地描述了本文公开的各种方案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显示了用于该系统中的不同实体的示例性协议栈。
图3显示了用于切换的示例性呼叫流程。
图4显示了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发。
图5A显示了在发射实体处的加密。
图5B显示了在接收实体处的解密。
图6A显示了用于加密和解密的COUNT参数。
图6B显示了序列号区间。
图7显示了用分组丢弃来发送分组的过程。
图8显示了用分组丢弃来发送分组的装置。
图9显示了用重新排序来发送分组的过程。
图10显示了用重新排序来发送分组的装置。
图11显示了用强迫排序来发送分组的过程。
图12显示了用强迫排序来发送分组的装置。
图13显示了用于接收分组的过程。
图14显示了用于接收分组的装置。
图15显示了UE和两个基站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以及其它系统。术语“网络”和“系统”一般可以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形。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等的无线技术。3GPP长期演进(LTE)利用E-UTRA定义的空中接口和E-UTRAN定义的网络架构,E-UTRA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CDMA。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UTRA、E-UTRA、E-UTRAN、LTE和GSM。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 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cdma2000和UWB。为了清楚起见,以下针对LTE描述特定技术方案,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LTE术语。
图1显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其可以是LTE系统。系统100可以包括演进的节点B(eNB)和3GPP所描述的其它网络实体。为了简化起见,图1中仅显示了2个eNB 120和122以及一个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130。eNB可以是与UE通信的固定的站并且可以被称为节点B、基站、接入点等。每个eNB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为了提高系统容量,eNB的总覆盖区域可以被分割成多(例如,3)个更小的区域。每个更小的区域由各自的eNB子系统进行服务。在3GPP中,术语“小区”可以是指eNB的最小覆盖区域和/或对该覆盖区域进行服务的eNB子系统。eNB 120和122可以经由X2接口彼此通信,X2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eNB 120和122还可以经由S1接口与MME/服务网关130通信。
服务网关130可以支持数据服务,如分组数据、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VoIP)、视频、消息等。MME 130可以负责切换时源eNB与目标eNB之间的路径转换。MME/服务网关130可以耦合到核心和/或数据网络140(例如,因特网)并且可以与耦合到核心/数据网络140的其它实体(例如,远程服务器和终端)进行通信。
UE 110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eNB 120和/或eNB 122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eNB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eNB的通信链路。UE 110还可以被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等。UE 110可以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
图2显示了LTE中的用户平面的示例性协议栈200。用户平面经由服务eNB在UE 110与服务网关130之间携带业务数据,其中服务eNB可以是图1中的eNB 120或122。每个实体维持用于与另一个实体通信的协议栈。每个协议栈典型地包括网络层(第三层或L3)、链路层(第二层或L2)以及物理层(第一层、L1或PHY)。UE和服务网关可以在网络层使用IP交换数据。可以将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时传输协议(RTP)和/或其它协议的上层数据封装到IP分组中,并且可以经由服务eNB在UE与服务网关之间交换该IP分组。
链路层典型地取决于网络/无线技术。对于LTE中的用户平面,UE的链路层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链路控制(R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的3个子层,它们在服务eNB处结束。UE还在物理层经由E-UTRA空中链路接口与服务eNB通信。服务eNB可以经由IP和用于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基于技术的接口,与服务网关进行通信。
PDCP可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上层协议头的压缩、出于安全性的数据加密/解密和完整性保护等。RLC可以执行各种功能,如(i)在发射机处,RL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分段和连接以及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的纠错,以及(ii)在接收机处,下层SDU的副本检测、RLC SDU的重新排序、上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有序传递。在其它无线技术中可以由等效的协议来提供LTE中的PDCP和RLC所执行的功能。例如,cdma2000中的IP适配层和无线链路协议(RLP)可以分别执行与PDCP和RLC所执行的功能类似的功能。
在标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的3GPP TS 36.323中描述了PDCP,在标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Radio Link Control (RLC)Protocol Specification”的3GPP TS 36.322中描述了RLC。这些文献是公众可获得的。
现在往回参考图1,UE 110可以最初与eNB 120通信以与MME/服务网关130进行数据交换。UE 110可以是移动的并且可以从eNB 120切换到eNB 122。对于该切换,eNB 120可以被称为源eNB并且eNB 122可以被称为目标eNB。在该切换之后,UE 110可以与eNB 122进行通信以与MME/服务网关130进行数据交换。在该切换之前,eNB 120可以是UE 110的服务eNB,而在该切换之后,eNB 122可以是UE 110的服务eNB。
在本文的描述中,切换可以是指从一个eNB到另一个eNB的切换以及在同一eNB的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切换可以是由系统或UE发起的。UE可以根据前向链路切换程序发起切换,或者可以在经历了断线之后与适当的eNB重新建立无线连接。并且,可以发生切换以支持用户在系统中的移动、以提供负载均衡、以助于无线连接的重新配置、以助于处理不可预见的错误情况等。系统也可以出于任意上述原因而发起切换。
图3显示了UE 110从源eNB 120到目标eNB 122的切换的示例性呼叫流程300。源eNB可以配置UE的测量过程(步骤1),并且UE可以向源eNB发送测量报告(步骤2)。源eNB可以做出切换(HO)该UE的决定(步骤3),并且可以向目标eNB发出切换请求消息(步骤4)。目标eNB可以执行准入控制并且可以接受UE的切换(步骤5)。目标eNB可以向源eNB返回切换请求确认(Ack)消息(步骤6)。源eNB然后可以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步骤7)。
在切换之前,源eNB可以从服务网关接收针对UE的分组(步骤A),并且可以向UE发送该分组(步骤B)。在步骤7中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源eNB可以向目标eNB转发所缓存的针对UE的分组(步骤C和D)。所转发的分组可以包括还未发送给UE的分组以及运送中的分组,例如已经发送但UE未成功接收的分组。目标eNB可以对从源eNB接收的分组进行缓存(步骤E)。
在步骤7中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UE可以脱离源eNB,执行与目标eNB的同步,并且开始获取上行链路定时提前(步骤8)。目标eNB可以用针对该UE的资源分配和定时提前(TA)来进行应答(步骤9)。在UE成功地接入目标eNB之后,UE可以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以指示已完成了该UE的切换过程(步骤10)。
目标eNB可以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以向MME/服务网关130通知该UE已改变了eNB(步骤11)。MME/服务网关然后可以将该UE的数据路径或者连接从源eNB转换到目标eNB(步骤12)。目标eNB可以向源eNB发送释放资源消息,以指示UE的成功切换(步骤13)。一旦接收到释放资源消息,源eNB就可以释放用于UE的资源。
在接收到步骤11中的切换完成消息之前,服务网关可以继续向源eNB发送针对UE的分组(步骤F)。源eNB可以继续向目标eNB转发针对UE的分组(步骤H)。在接收到步骤11中的切换完成消息之后,服务网关可以将针对UE的分组发送给目标eNB(步骤I)。目标eNB可以向UE发送从源eNB转发的分组和从服务网关接收到的分组(步骤J)。
图3显示了用于将UE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的示例性呼叫流程。
图4显示了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发的实例。在切换之前,服务网关可以经由S1接口将针对UE的分组发送给源eNB(图3中的步骤A和F)。源eNB可以以PDCP SDU接收该分组,并且向每个PDCP SDU分配PDCP序列号(SN)。在本文的描述中,PDCP SDU#k表示PDCP SN为k的PDCP SDU。源eNB可以处理并且向UE发送每个PDCP SDU(图3中的步骤B)。
在切换期间的一些时刻,UE的数据链路可能从源eNB转换到目标eNB(图3中的步骤G)。从该时刻开始,服务网关可以经由S1接口将针对UE的新分组发送给目标eNB(图3中的步骤I)。目标eNB可以以PDCP SDU接收该分组并且可以向每个PDCP SDU分配PDCP SN。目标eNB可以处理并且向UE发送每个PDCP SDU(图3中的步骤J)。
在切换期间,源eNB可能具有(i)尚未发送给UE的未决PDCP SDU和/或(ii)已向UE发送但未被UE正确解码的运送中的PDCP SDU。源eNB可以经由X2接口向目标eNB转发该未决PDCP SDU和运送中的PDCPSDU(图3中的步骤D和H)。目标eNB可能例如由于X2接口的分组交换特性而无序地接收到所转发的PDCP SDU。服务网关可以向目标eNB有序地发送新分组。目标eNB还可能例如由于S1接口的分组交换特性而无序地接收到新分组。
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可以对PDCP SDU进行排序以使得PDCP SDU#1是最早一个PDCP SDU而PDCP SDU#4是最后一个PDCP SDU。源eNB可以向UE有序地发送PDCP SDU#1到PDCP SDU#4。UE可能正确地解码PDCP SDU#1,而错误地解码PDCP SDU#2和#3,并且正确地解码PDCPSDU#4。由于PDCP SDU#4的较早的HARQ终止,UE可以正确地解码PDCP SDU#4但不能正确地解码PDCP SDU#2和#3。源eNB可以向目标eNB转发PDCP SDU#2和#3。目标eNB可能在PDCP SDU#2之前接收到PDCP SDU#3。然后目标eNB可以在来自服务网关的新分组之前发送PDCPSDU#2和/或PDCP SDU#3。
图5A显示了在发射实体处PDCP SDU的加密,该发射实体可以是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服务eNB或者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UE。单元510可以接收参数,如KEY(密钥)、COUNT(计数)、BEARER(承载)和DIRECTION(方向)。KEY参数可以包括用于加密数据的加密密钥。COUNT参数可以是作为加密算法的时变输入的加密同步。BEARER参数可以指示被加密的数据的无线承载。DIRECTION参数可以包括针对上行链路传输设置为‘0’或者针对下行链路传输设置成‘1’的比特。单元510可以基于所有参数并且根据LTE所定义的加密算法,生成密钥流。异或门512可以对来自单元510的密钥流比特与PDCP SDU的输入数据比特进行逐比特模2加,并且可以提供PDCP SDU的加密的数据比特。
图5B显示了在接收实体处PDCP SDU的解密,该接收实体可以是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UE或者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服务eNB。单元550可以接收KEY、COUNT、BEARER和DIRECTION参数。单元550可以按照与发射实体处的单元510相同的方式,基于所有参数生成密钥流。异或门552可以对来自单元550的密钥流比特与PDCP SDU的加密的数据比特进行逐比特模2加,并且可以提供PDCP SDU的解密的数据比特。
图6A显示了LTE中的COUNT参数的设计。COUNT是32比特的值,其包括M比特的HFN和N比特的PDCP SN,其中M和N是可配置的值。HFN占用COUNT的M个最高有效位(MSB),PDCP SN占用COUNT的N个最低有效位(LSB)。在一种配置中,32比特的COUNT包括20比特的HFN和12比特的PDCP SN。在另一种配置中,32比特的COUNT包括25比特的HFN和7比特的PDCP SN。对于这两种配置来说,PDCP SN与每个PDCPSDU一起通过空中发送。HFN不通过空中发送以降低开销。
图6B显示了PDCP SN区间,其可以覆盖从0到K的范围,其中K=2N-1。例如,对于7比特PDCP SN,K可以等于127,或对于12比特PDCP SN,K可以等于4095。PDCP SDU的PDCP SN可以为k,k可以在0到K的范围内。对于每个新的PDCP SDU,PDCP SN可以加一,直到达到最大值K为止,然后绕回到0。
对于为k的PDCP SN,可以将一部分PDCP SN区间视为“晚于”k并且可以将该PDCP SN区间的其余部分视为“早于”k。例如,可以将为k+1到L的PDCP SN视为晚于为k的PDCP SN,并且将为L+1到k-1的PDCPSN视为早于为k的PDCP SN,如图6B中所示。可以将L定义为L=(k+K/2)mod K,从而一半PDCP SN区间晚于k而另一半PDCP SN区间早于k。也可以用其它方式来定义L。
又如图6B中所示,可以将为0到k-1的PDCP SN视为“小于”k。可以将为k+1到K的PDCP SN视为“大于”k。
UE可以接入eNB 120,并且可以建立用于与eNB通信的无线承载。当建立无线承载时,UE和eNB中的每一个可以将COUNT复位为0。每当从服务网关接收到新的PDCP SDU时,eNB可以将PDCP SN加一,并且每当PDCP SN在达到最大值K之后绕回到0时,eNB可以将HFN加一。eNB可以向UE发送每个PDCP SDU以及它的PDCP SN。UE可以从eNB接收PDCP SDU,并且可以基于PDCP SN更新HFN。
UE可以从源eNB 120切换到目标eNB 122。对于该切换,源eNB可以向目标eNB发送有关的状态信息,如当前HNF和当前PDCP SN。目标eNB可以向从服务网关接收到的新的PDCP SDU分配以当前PDCP SN开始的PDCP SN和从源eNB接收到的HFN。UE可以通过切换来维持COUNT,并且可以基于从目标eNB接收到的PDCP SDU的PDCP SN来更新HFN。
LTE中的PDCP规范的前提是假设发射实体处将具有渐增的PDCP SN的PDCP SDU传递给下层。接收实体可以假设下层将按照合适的次序传递PDCP SDU。因此,每当新接收到的PDCP SDU的PDCP SN小于最后接收到的PDCP SDU的PDCP SN时,接收实体可以将HFN加一。
基于上述假设的用于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常规处理方案可以如下。服务eNB可以向从服务网关接收到的每个PDCP SDU分配PDCP SN。eNB可以在每个PDCP SDU之后将PDCP SN加一,并且每当PDCP SN绕回0时可以将HFN加一。eNB可以用由eNB所维持的HFN以及每个PDCPSDU的PDCP SN所形成的COUNT,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如图5A中所示。eNB可以按照合适的次序向UE传输每个PDCP SDU。UE可以按合适的次序从eNB接收PDCP SDU。每当UE接收到的PDCP SDU的PDCPSN小于最后一个PDCP SDU的PDCP SN时,UE可以将HFN加一。UE可以用由UE所维持的HFN和从接收的PDCP SDU所获得的PDCP SN所形成的COUNT,对每个接收PDCP SDU进行解密。
在UE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期间,上述常规的处理方案可能会导致错误。在切换时,源eNB可以经由X2(或S1)接口向目标eNB转发PDCPSDU。由于X2(或S1)接口不是电路交换接口,所以所转发的PDCP SDU将无序地到达目标eNB,例如如图4中所示。如果目标eNB按照从源eNB接收的顺序来处理每个转发的PDCP SDU,那么在目标eNB处PDCP SDU的无序接收将导致UE处解密错误和/或失去HFN同步。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3,并且可以用由HFN和为3的PDCP SN所形成的COUNT,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可以将该COUNT表示为(HFN|3)。目标eNB可以将加密的PDCP SDU#3传递给下层,以供发送到UE。目标eNB此后可能从源eNB无序地接收到PDCP SDU#2。目标eNB可以用(HFN|2)对PDCP SDU#2进行加密,(HFN|2)是用于PDCP SDU#2的正确COUNT。但是,对于上述常规处理方案,当UE在接收到PDCP SDU#3之后接收到PDCP SDU#2时,UE会将它的HFN加一。UE然后可能用(HFN+1|2)对PDCP SDU#2进行解密,并且可能错误地对该PDCP SDU进行解密,因为目标eNB使用了(HFN|2)。进一步地,UE将失去HFN同步,因为它将使用HFN+1来对后续PDCP SDU进行解密,而目标eNB将继续使用HFN来加密。因此,UE将错误地解密后续PDCP SDU。
UE可以维持复制丢弃窗,以免失去HFN同步。该窗的开头可以位于向上层传递的最后一个PDCP SDU,该窗的结尾可以位于尚未向上层传递的最后一个PDCP SDU。UE可以使用复制丢弃窗来确定是处理PDCP SDU并且将其传递到上层还是丢弃该PDCP SDU。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UE能够正确地解码PDCP SDU#1和#4而不能正确地解码PDCP SDU#2和#3。UE可以向上层传递PDCP SDU#1并且可以缓存PDCP SDU#4。UE然后从目标eNB接收PDCP SDU#3,并且可以正确地解码该PDCP SDU。UE可以假设目标eNB有序地发送PDCP SDU,并且可以假设PDCP SDU#2丢失。UE然后可以向上层传递PDCP SDU#3和#4,并且可以将复制丢弃窗的开头移到PDCP SDU#4。UE此后从目标eNB接收到PDCP SDU#2。UE可以识别出该PDCP SDU在复制丢弃窗之外,并且可以丢弃该PDCP SDU。UE可以改为维持HFN而不是将HFN加一。这种UE处理方案可以避免失去HFN同步。但是,发送将被UE丢弃的无序PDCP SDU浪费了无线资源。
可以使用各种处理方案来在UE处处理无序分组并且避免失去HFN同步。在目标eNB可能无序地从源eNB接收到转发的PDCP SDU时,可以在切换期间使用这些处理方案。
在第一种处理方案中,目标eNB可以丢弃不能有序地发送给UE的PDCP SDU。目标eNB可以随着PDCP SDU的接收,处理并且发送PDCPSDU并且不试图对这些PDCP SDU进行重新排序。反之,如果目标eNB接收到的转发的PDCP SDU的PDCP SN早于已被发送给UE的PDCP SDU的PDCP SN,那么目标eNB将丢弃该转发的PDCP SDU并且不将其发送给UE。目标eNB可以维持用于发送给UE的最后一个PDCP SN的PDCP SN指针。目标eNB可以将转发的PDCP SDU的PDCP SN与该指针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可以将该PDCP SDU有序地发送到UE。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3,用(HFN|3)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并且向UE发送加密的PDCP SDU。目标eNB可以将指针设置为3。之后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2,并且可以将为2的PDCP SN与该指针进行比较。目标eNB丢弃该PDCPSDU,因为其为2的PDCP SN早于已发送的PDCP SDU的为3的PDCP SN。
第一种处理方案可以简化目标eNB的操作。该处理方案还节约了无线资源,因为目标eNB不使用上述复制丢弃窗来发送将被UE丢弃的无序PDCP SDU。
在第二种处理方案中,目标eNB可以针对短的时间段或者小的PDCPSN范围,对转发的PDCP SDU进行重新排序。该短的时间段或者小的PDCPSN范围可以被称为重新排序窗。
对于基于时间的重新排序窗,目标eNB可以使用定时器来追踪时间,并且可以在从源eNB接收到第一转发PDCP SDU时启动该定时器。当定时器活动时,目标eNB可以对从源eNB无序地接收的所有转发PDCP SDU进行缓存。当定时器到期时,目标eNB可以对所有缓存的PDCP SDU进行重新排序,并且可以对每个重新排序的PDCP SDU进行加密并且将其发送到UE。可以使用重新排序窗来接收比来自源eNB的第一转发PDCP SDU更早的PDCP SDU。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3,缓存该PDCP SDU并且启动定时器。目标eNB此后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SDU#2并且也可以缓存该PDCP SDU。当定时器到期时,目标eNB可以对PDCP SDU#2和#3进行重新排序。目标eNB然后可以处理并且发送PDCPSDU#2,然后处理并且发送PDCP SDU#3。或者,在接收到PDCP SDU#2时,目标eNB可以对PDCP SDU#2和#3进行重新排序、加密并且将它们发送到UE,而不用等到定时器到期。目标eNB的处理可以取决于目标eNB可获得的状态信息。在任一情况下,UE能够从目标eNB有序地接收到PDCPSDU#2和#3。
在一种设计中,目标eNB可以仅针对来自源eNB的第一转发PDCPSDU来启动定时器。目标eNB按照与定时器到期之后的第一处理方案类似的方式进行操作。在该设计中,如果目标eNB此后接收到早于已发送的PDCP SDU的转发PDCP SDU,那么目标eNB可以简单地丢弃该转发PDCPSDU。对于图4中的实例,如果目标eNB在定时器到期之后接收到PDCPSDU#2,那么目标eNB可以丢弃该PDCP SDU。
在另一种设计中,目标eNB可以针对第一转发PDCP SDU并且当从源eNB接收到具有不连续的PDCP SN的转发PDCP SDU时,启动定时器。例如,目标eNB可能在定时器到期之后发送PDCP SDU#2和#3,并且此后可能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6。目标eNB然后可以启动定时器并且等待来自源eNB的PDCP SDU#5。
对于基于PDCP SN的重新排序窗,目标eNB可以将该窗的结尾设置在发送给UE的最后一个PDCP SDU处。重新排序窗可以跨越预定数量的PDCP SN或所有未决的和运送中的PDCP SDU。每当从源eNB接收到较晚的PDCP SDU时,目标eNB可以将该重新排序窗提前。目标eNB可以在重新排序窗的开头处理并且发送PDCP SDU。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重新排序窗可以覆盖PDCP SDU#2和#3。如果目标eNB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2,那么目标eNB可以处理并且发送该PDCP SDU,并且将重新排序窗提前。如果目标eNB从源eNB接收到PDCP SN#3,那么目标eNB可以维持该窗并且等待PDCP SDU#2。如果目标eNB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5,那么目标eNB可以将该窗提前,因为接收PDCP SDU#2的可能性降低了。
对于第二种处理方案,可以基于延时与数据损失之间的折中来选择重新排序窗的持续时间。更宽的重新排序窗可以确保可以将更多的从源eNB无序地接收到的PDCP SDU发送到UE,但是在向UE发送PDCP SDU时导致更长的延迟。相反,更短的重新排序窗可能使得发送PDCP SDU时的延迟更短,但是还会导致丢弃更多的PDCP SDU。
在第三种处理方案中,目标eNB可以按照与UE类似的方式更新HFN,以避免失去HFN同步。对于上述常规处理方案,UE可以假设PDCP SDU是有序地发送的,并且每当接收到具有更小的PDCP SN的PDCP SDU时可以将HFN加一。每当从源eNB接收到具有更小的PDCP SN的转发PDCPSDU时,目标eNB也可以将HFN加一。
对于第三种处理方案,目标eNB可以处理(例如,加密)从源eNB接收到的每个转发PDCP SDU,并且可以向UE发送该PDCP SDU。目标eNB可以随着从源eNB接收到每个转发PDCP SDU而对它进行处理和发送,而不将该PDCP SDU缓存在目标eNB中。每当从源eNB接收到具有更小的PDCP SN的PDCP SDU时,目标eNB可以将HFN加一。目标eNB然后可以用更新的HFN对转发PDCP SDU进行加密。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3,用(HFN|3)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并且将加密的PDCP SDU发送给UE。目标eNB此后可能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2。响应于接收到更小的PDCP SN并且预料到UE会将其HFN加一,目标eNB可以将HFN加一。目标eNB然后可以用(HFN+1|2)对PDCP SDU#2进行加密,并且向UE发送加密的PDCP SDU。响应于接收到加密的PDCP SDU#2,UE可以将其HFN加一,并且可以使用(HFN+1|2)对该PDCP SDU进行解密。即使PDCPSDU#2是无序发送的,由于目标eNB按照与UE相同的方式更新了HFN,所以UE也能够正确地解密PDCP SDU#2。UE可以将解密的PDCP SDU#2无序地传递给上层,因为该PDCP SDU的COUNT为(HFN+1|2)而解密的PDCP SDU#3的COUNT为(HFN|3)。
希望UE将PDCP SDU无序地传递给上层而不是丢弃这些PDCP SDU。上层可以利用可以对数据进行重新排序的协议(例如,TCP或RTP),并且向末端应用提供有序的数据。此外,无序的PDCP SDU可能不会频繁地发生。只要HFN保持同步,则将PDCP SDU无序地传递给上层是可以接受的。
在第四种处理方案中,目标eNB可以根据需要,向转发PDCP SDU重新分配新的PDCP SN,以免失去HFN同步。对于该处理方案,目标eNB可以随着从源eNB接收到每个转发PDCP SDU而对其进行处理和发送,而不用缓存该PDCP SDU。如果目标eNB接收到早于已发送给UE的PDCPSDU的PDCP SDU,那么目标eNB可以向该PDCP SDU重新分配晚于该已发送的PDCP SDU的PDCP SN的新的PDCP SN。
对于图4中所示的实例,目标eNB可以接收状态信息,该信息指示为4的PDCP SN是源eNB最后使用的PDCP SN。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3,用(HFN|3)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并且向UE发送加密的PDCP SDU。目标eNB此后可以从源eNB接收PDCP SDU#2。目标eNB可以向该PDCP SDU重新分配为5的PDCP SN,用(HFN|5)对该PDCPSDU进行加密,并且向UE发送加密的PDCP SDU。如果目标eNB此后从源eNB接收到PDCP SDU#5,那么目标eNB可以向该PDCP SDU重新分配为6的PDCP SN,用(HFN|6)对该PDCP SDU进行加密,并且向UE发送加密的PDCP SDU。目标eNB因此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重新分配来自源eNB的每个转发PDCP SDU,并且可以处理并向UE发送该PDCP SDU。
目标eNB可以向从源eNB无序地接收到的转发PDCP SDU重新分配PDCP SN。该PDCP SN的重新分配可以允许UE正确地对PDCP SDU进行解密,同时维持HFN同步。UE可以无序地将PDCP SDU传递给上层,如上所述,这是可以接受或者希望的。目标eNB可以向从服务网关接收到的新分组分配依次递增的PDCP SN。
上述四种处理方案可以避免失去HFN同步。目标eNB可以从源eNB接收转发PDCP SDU,并且可以使用上述四种处理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来发送这些PDCP SDU。全部4种处理方案都使得UE能够对每个PDCP SDU进行正确的解密并且维持与目标eNB的HFN同步。第一和第二种处理方案可以使得UE能够有序地向上层传递PDCP SDU。第三和第四种处理方案可以导致在UE处无序地向上层传递PDCP SDU,这是可接受的。还可以用其它处理方案来实现HFN同步。
为了清楚起见,针对LTE中的PDCP SDU描述了这些处理方案。通常,这些处理方案可用于协议栈中的任意层上的分组以及用于任意协议。同样为了清楚起见,针对UE从源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描述了这些处理方案。这些处理方案也可用于从服务网关向服务eNB发送的分组。例如,可以通过GPRS隧道协议(GTP),向分组分配序列号。服务eNB可以按照与从另一个eNB转发的PDCP SDU类似的方式,处理来自服务网关的分组。
图7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过程700的设计。过程700可以由发射机执行,该发射机可以是用于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基站/eNB或者用于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UE。在第二实体处可以例如经由分组交换接口,从第一实体接收一个分组序列(方框712)。可以确定该序列中的每个分组是否能够有序地发送给第三实体(方框714)。可以将能够有序地发送的每个分组发送给第三实体(716)。可以丢弃不能有序地发送的每个分组(方框718)。随着从第一实体接收到该序列中的每个分组,该分组可以被处理并且发送或者丢弃,而不用在第二实体处缓存该分组。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实体可以是源基站/eNB,第二实体可以是目标基站/eNB,第三实体可以是UE。可以由目标基站在UE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执行方框712到718。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实体可以是服务网关,第二实体可以是基站,第三实体可以是UE。分组可以包括PDCP SDU或者一些其它类型的分组。
在方框712的一种设计中,可以对发送给第三实体的最后一个分组的序列号维持一个指针。可以基于分组的序列号和该指针来确定是否可以有序地发送该分组。如果一个分组的序列号早于已发送给第三实体的分组的序列号,则不能有序地发送该分组。
图8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装置800的设计。装置800包括:模块812,用于在第二实体处从第一实体接收一个分组序列;模块814,用于确定该序列中的每个分组是否能够有序地发送给第三实体;模块816,用于将能够有序地发送的每个分组发送给第三实体;以及模块818,用于丢弃不能有序地发送的每个分组。
图9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过程900的设计。在第二实体处可以例如经由分组交换接口,从第一实体接收一个分组序列(方框912)。对该序列中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方框914)。将重新排序的分组从第二实体发送给第三实体(方框916)。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实体可以是源基站,第二实体可以是目标基站,第三实体可以是UE。可以由目标基站在UE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执行方框912到916。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实体可以是服务网关,第二实体可以是基站,第三实体可以是UE。分组可以包括PDCP SDU或者一些其它类型的分组。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在由重新排序窗确定的时间段期间,由第二实体接收分组序列。在方框914的一种设计中,可以响应于从第一实体接收到该序列中的第一个分组而启动定时器。如果第一个分组不是有序接收的,则对其进行缓存。还可以对在定时器到期之前从第一实体无序地接收的后续分组进行缓存。可以在定时器到期之后对缓存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和发送。可以对定时器到期之后从第一实体接收的每个分组进行处理和发送,而不用在第二实体处进行缓存。
图10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装置1000的设计。装置1000可以包括:模块1010,用于在第二实体处从第一实体接收一个分组序列;模块1014,用于对该序列中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以及模块1016,用于将重新排序的分组从第二实体发送给第三实体。
图11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过程1100的设计。可以接收具有第一序列号的第一分组(方框1112),并且对该第一分组进行处理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方框1114)。可以接收具有早于该第一序列号的第二序列号的第二分组(方框1116)。该第二分组可以相对于该第一分组无序地接收。如同第二分组晚于第一分组那样来处理该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方框1118)。可以随着第一和第二分组的接收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而不用对这些分组进行缓存。
接收实体可以是UE。在一种设计中,在UE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可以由源基站将第一和第二分组转发给目标基站。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由基站从服务网关接收第一和第二分组。
在方框1114的一种设计中,可以用包括HFN和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计数(count)对第一分组进行加密。在方框1118的一种设计中,可以响应于无序地接收到第二分组,将HFN加一。可以用包括加一的HFN和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计数,对第二分组进行加密。
在方框1118的另一种设计中,可以向第二分组重新分配晚于第一序列号的第三序列号。然后可以处理具有第三序列号的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此后可以接收具有第三序列号的第三分组,并且可以向其分配晚于第三序列号的第四序列号。然后可以处理具有第四序列号的第三分组,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
图12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装置1200的设计。装置1200包括:模块1212,用于接收具有第一序列号的第一分组;模块1214,用于对该第一分组进行处理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模块1216,用于接收具有早于该第一序列号的第二序列号的第二分组,其中该第二分组相对于该第一分组无序地接收;以及模块1218,用于对该第二分组进行处理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其中如同第二分组晚于第一分组那样来处理该第二分组。
图13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的过程1300的设计。可以在UE处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序列(方框1312)。可以在UE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由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转发该分组序列。目标基站可以(i)丢弃至少一个不能有序地向UE发送的转发分组,或者(ii)无序地接收转发分组并且在发送给UE之前对所述分组重新排序,或者(iii)无序地接收转发分组并且如同该分组有序接收那样来处理该分组。
可以处理该序列中的每个分组,以恢复该分组(方框1314)。在一种设计中,如果一个分组的序列号小于序列中之前的分组的序列号,那么可以将HFN加一。可以用包括该HFN和该分组的序列号的计数对该分组进行解密。所恢复的分组可以被传递给上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恢复的分组无序地传递给上层。上层可以对恢复的分组中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图14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的装置1400的设计。装置1400包括:模块1412,用于在UE处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序列;以及模块1414,用于处理该序列中的每个分组以恢复该分组。
图8、10、12和14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图15显示了UE 110、源eNB/基站120和目标eNB/基站122的设计的方框图。在源eNB 120处,发射处理器1514a可以从数据源1512a接收业务数据并且从控制器/处理器1530a和调度器1534a接收控制信息。控制器/处理器1530a可以提供用于UE 120的切换的消息。调度器1534a可以为UE 120提供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发射处理器1514a可以对业务数据、控制信息和导频进行处理(例如,编码和符号映射),并且分别提供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导频符号。调制器(MOD)1516a可以处理该数据、控制和导频符号(例如,用于OFDM)并且提供输出采样。发射机(TMTR)1518a可以对该输出采样进行调节(例如,转换成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并且生成下行链路信号,该下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天线1520a发射。
目标eNB 122可以类似地处理由eNB服务的UE的业务数据和控制信息。业务数据、控制信息和导频可以由发射处理器1514b处理,由调制器1516b进一步处理,由发射机1518b调节并且经由天线1520b发射。
在UE 110处,天线1552可以从eNB 120和12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接收机(RCVR)1554可以对来自天线1552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并且提供输入采样。解调器(DEMOD)1556可以处理该输入采样(例如用于OFDM),并提供检测到的符号。接收处理器1558可以(例如,符号解映射和解码)检测到的符号,向数据宿1560提供解码的业务数据以及向控制器/处理器1570提供解码的控制信息。
在上行链路上,发射处理器1582可以接收并且处理来自数据源1580的业务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570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切换)。调制器1584可以处理来自处理器1582的符号(例如,用于SC-FDM)并且提供输出符号。发射机1586可以调节输出采样,并且产生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天线1552来发射。在每个eNB处,来自UE 110和其它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1520接收、由接收机1540调整、由解调器1542解调并由接收处理器1544处理。处理器1544可以向数据宿1546提供解码的业务数据以及向控制器/处理器1530提供解码的控制信息。
控制器/处理器1530a、1530b和1570分别指导eNB 120、122和UE 110处的操作。在每个eNB处的控制器/处理器1530还可以执行或指导图7中的过程700、图9中的过程900、图11中的过程1100和/或用于本文所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UE 110处的控制器/处理器1570可以执行或指导图13中的过程1300和/或用于本文所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存储器1532a、1532b和157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eNB 120、122和UE 11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534a和1534b可以调度UE以分别与eNB 120和122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向调度的UE分配资源。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技艺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上述整个说明书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性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相集成。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可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本申请所述的功能。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可访问的任意可用介质。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以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可访问的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来携带或存储希望的程序代码模块的任意其它介质。并且,任意连接也可以被称为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对、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对、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也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所使用的盘片或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用途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disk)通常电磁地再现数据,而光盘(disc)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的组合也可以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中。
本公开的以上描述用于使本领域的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变形。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实例和设计,而是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性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二实体处从第一实体接收分组序列;
对所述序列中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并且
将重新排序的分组从所述第二实体发送给第三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是源基站,所述第二实体是目标基站,所述第三实体是用户设备(UE),并且其中,在所述UE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由所述目标基站执行所述接收、重新排序和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实体在由重新排序窗确定的时间段期间接收所述分组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包括: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到所述序列中的第一分组而启动定时器;
如果所述第一分组不是从所述第一实体有序地接收的,则对其进行缓存;
对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前从所述第一实体无序地接收的后续分组进行缓存;并且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对所缓存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的每个分组进行处理,而不对所述分组进行缓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分组;
确定所述分组是否能够有序地发送给所述第三实体;
如果所述分组能够有序地发送则将所述分组发送给所述第三实体;并且
如果所述分组不能有序地发送则丢弃所述分组。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在第二实体处从第一实体接收分组序列;
对所述序列中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并且
将重新排序的分组从所述第二实体发送给第三实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到所述序列中的第一分组而启动定时器;
如果所述第一分组不是从所述第一实体有序地接收的,则对其进行缓存;
对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前从所述第一实体无序地接收的后续分组进行缓存;并且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对所缓存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对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的每个分组进行处理,而不对所述分组进行缓存。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分组;
确定所述分组是否能够有序地发送给所述第三实体;
如果所述分组能够有序地发送则将所述分组发送给所述第三实体;并且
如果所述分组不能有序地发送则丢弃所述分组。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具有第一序列号的第一分组;
处理所述第一分组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
接收具有早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二序列号的第二分组,所述第二分组相对于所述第一分组无序地接收;并且
处理所述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所述接收实体,如同所述第二分组晚于所述第一分组那样来处理所述第二分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实体是用户设备(UE),并且其中,在所述UE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由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第一和第二分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无序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分组,将超帧序号(HFN)加一,所述HFN用于处理所述第二分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第一分组包括:用包括超帧序号(HFN)和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计数来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加密,并且其中,处理所述第二分组包括:
响应于无序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分组,将HFN加一;并且
用包括加一的HFN和所述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计数来对所述第二分组进行加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第二分组包括:
向所述第二分组重新分配晚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三序列号;并且
处理具有所述第三序列号的所述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所述接收实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具有所述第三序列号的第三分组;
向所述第三分组重新分配晚于所述第三序列号的第四序列号;并且
处理具有所述第四序列号的所述第三分组以供发送到所述接收实体。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分组的接收来处理每个分组,而不缓存所述第一和第二分组。
1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接收具有第一序列号的第一分组;
处理所述第一分组以供发送到接收实体;
接收具有早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二序列号的第二分组,所述第二分组相对于所述第一分组无序地接收;并且
处理所述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所述接收实体,如同所述第二分组晚于所述第一分组那样来处理所述第二分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用包括超帧序号(HFN)和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一计数来对所述第一分组进行加密:
响应于无序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分组,将HFN加一;并且
用包括加一的HFN和所述第二序列号的第二计数来对所述第二分组进行加密。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二分组重新分配晚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的第三序列号;并且
处理具有所述第三序列号的所述第二分组以供发送到所述接收实体。
2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处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序列,其中,在所述UE从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由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分组序列,并且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丢弃至少一个不能有序地发送给所述UE的转发分组,或者无序地接收转发分组并且在发送给所述UE之前对所述分组进行重新排序,或者无序地接收转发分组并且如同该分组有序接收那样来处理所述分组;并且
处理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分组以恢复所述分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分组包括:
如果所述分组的序列号小于所述序列中之前的分组的序列号,则将超帧序号(HFN)加一;并且
用包括所述HFN和所述分组的序列号的计数来对所述分组进行解密。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上层传递所恢复的所述序列中的分组,其中,至少一个所恢复的分组被无序地传递给上层;并且
在上层对所恢复的分组中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2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UE)处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序列,并且处理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分组以恢复所述分组,其中,在所述UE从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期间,由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所述分组序列,并且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丢弃至少一个不能有序地发送给所述UE的转发分组,或者无序地接收所述转发分组并且在发送给所述UE之前对所述分组进行重新排序,或者无序地接收转发分组并且如同该分组有序接收那样来处理所述分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分组,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分组的序列号小于所述序列中之前的分组的序列号,则将超帧序号(HFN)加一;并且
用包括所述HFN和所述分组的序列号的计数对所述分组进行解密。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上层传递所恢复的所述序列中的分组;
将至少一个所恢复的分组无序地传递给上层;并且
在上层对所恢复的分组中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CN201210312991.8A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38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9058907P 2007-11-27 2007-11-27
US60/990,589 2007-11-27
US99090607P 2007-11-28 2007-11-28
US60/990,906 2007-11-28
US12/276,590 US20090168723A1 (en) 2007-11-27 2008-11-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ut-of-order packets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276,590 2008-11-24
CN200880117800.4A CN101874387B (zh)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800.4A Division CN101874387B (zh)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912A true CN102938912A (zh) 2013-02-20
CN102938912B CN102938912B (zh) 2016-12-21

Family

ID=403424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800.4A Active CN101874387B (zh)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10312991.8A Active CN102938912B (zh)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800.4A Active CN101874387B (zh) 2007-11-27 2008-11-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20090168723A1 (zh)
EP (1) EP2220828A2 (zh)
JP (2) JP5123396B2 (zh)
KR (3) KR101255038B1 (zh)
CN (2) CN101874387B (zh)
BR (2) BRPI0820279A2 (zh)
CA (1) CA2704621A1 (zh)
RU (1) RU2470474C2 (zh)
TW (1) TWI374676B (zh)
WO (1) WO200907057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7835A (zh) * 2017-11-14 2020-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8723A1 (en) 2007-11-27 200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ut-of-order packets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36501B1 (en) * 2008-06-20 2019-1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a PDCP data unit to an upper layer
WO2010074441A2 (en) * 2008-12-26 2010-07-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leasing radio bear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CN102217368B (zh) * 2009-02-02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541079B1 (ko) * 2009-02-09 2015-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데이터의 암호화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8213610B2 (en) * 2009-06-25 2012-07-03 Nokia Corporation Generation of key strea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394557B (zh) * 2009-10-07 2018-03-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便利td‑scdma系统中的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JP2011164755A (ja) * 2010-02-05 2011-08-25 Fujitsu Ltd データ変換装置、データ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40248B2 (ja) * 2010-02-25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10101403A (ko) * 2010-03-08 2011-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패킷 포워딩 장치 및 방법
JP2011223525A (ja) * 2010-04-14 2011-11-04 Kyocera Corp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2223691B (zh) * 2010-04-15 2015-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US11418580B2 (en) * 2011-04-01 2022-08-16 Pure Storage, Inc. Selective generation of secure signatures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network
KR20130093774A (ko) * 2011-12-29 2013-08-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dcp 패킷 전송 방법
CN103260204A (zh) * 2012-02-21 2013-08-2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6001886B2 (ja) * 2012-03-13 2016-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958422B2 (en) * 2012-03-17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Handl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data units
GB2503873B (en) * 2012-05-23 2017-05-24 Nvidia Corp Processing data units
GB2502954B (en) * 2012-05-23 2014-10-15 Nvidia Corp Processing data units
US20140029609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Siamack Ayandeh Updating table data in network device
US9136984B2 (en) 2013-03-20 2015-09-15 Google Inc. Multi-listene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method
EP2991418B1 (en) * 2013-04-26 2021-06-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ream aggregation
US9444753B2 (en) 2013-06-10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all performance and data throughput
CN104798320B (zh) * 2013-11-1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13B (zh) * 2014-03-19 2019-12-27 夏普株式会社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及其执行的方法
US9654389B2 (en) 2014-07-21 2017-05-16 Cisco Technology, Inc. Order-sensitive communications in packet reordering networks
KR102202894B1 (ko) * 2014-08-28 2021-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손실 관리 방법
WO2016073591A1 (en) 2014-11-06 2016-05-12 Intel IP Corporation Early termination of repeated transmissions for mtc
EP3247148B1 (en) * 2015-02-09 2019-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lc data packet offload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485042B2 (en) * 2015-04-02 2019-11-19 K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wireless bearer and device thereof
US9918344B2 (en) 2015-04-09 2018-03-13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verage support
US9860614B2 (en) 2015-05-13 2018-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photonic electronic switching
US9860615B2 (en) * 2015-05-14 2018-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nic switching
US9999049B2 (en) 2015-08-31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unnecessary protocol data unit (PDU) transmissions
EP3349486B1 (en) * 2015-09-11 2021-03-24 Ne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relating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548116B (zh) * 2016-06-25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WO201806438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Kyocera Corporation Special uplink subframe for enhanced mobility
CN112713970B (zh) * 2016-11-02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芯片及终端
WO2018119123A1 (en) * 2016-12-20 2018-06-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forwarding during handover procedures
CN110313195B (zh) * 2017-02-27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196902B (zh) * 2017-03-13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WO2018172602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relocation
WO2018189882A1 (ja) * 2017-04-14 2018-10-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622543A (zh) * 2017-04-28 2019-12-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重新排序的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WO2018231006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ly reporting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sults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29269B (zh) * 2017-08-22 2022-0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序列号动态调整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10557848B (zh) * 2018-06-0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820057B2 (en) 2018-11-07 2020-10-27 Nvidia Corp. Scalable light-weight protocols for wire-speed packet ordering
US11108704B2 (en) 2018-12-04 2021-08-31 Nvidia Corp. Use of stashing buffe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rossbar switches
US10749765B2 (en) * 2019-01-08 2020-08-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US11418631B2 (en) 2019-07-24 2022-08-16 Mediatek Inc. Efficient packet delivery methods and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2399476B (zh) * 2019-08-15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KR20220075318A (ko) * 2019-09-30 2022-06-0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KR102230904B1 (ko) * 2019-09-30 2021-03-23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수신장치 및 데이터 수신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2584450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锚点转换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25748A (zh) * 2020-01-17 2021-08-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帧号失步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24840B (zh) * 2021-11-26 2023-09-15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pdcp包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1770215B2 (en) 2022-02-17 2023-09-26 Nvidia Corp. Transceiver system with end-to-end reliability and ordering protocol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0274A2 (en) * 2001-12-12 2003-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ff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7342A (en) * 1987-07-22 1989-0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elective sequential control method in pack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0633678B1 (en) * 1993-06-29 2000-07-19 Alcatel Resequencing method and resequencing device realizing such a method
US6480477B1 (en) * 1997-10-14 2002-11-12 Innowave Eci Wireless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f multiples of 100 MBPS in a terminal for a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US6424625B1 (en) * 1998-10-28 2002-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arding packets in a data network hav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U4365599A (en) * 1999-05-21 2000-12-12 Nokia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in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
US6765885B2 (en) * 2001-02-09 2004-07-20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rmination of acceptable sequence number ranges in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JP4724928B2 (ja) * 2001-02-27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装置及び無線伝送方法
US7099346B1 (en) * 2001-05-15 2006-08-29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Channel capacity optimization for packet services
US20030007642A1 (en) * 2001-07-05 2003-01-09 Jiang Sam Shiaw-Shiang Local suspend function and rese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5503699A (ja) * 2001-08-31 2005-02-03 アダプテ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でホストベースのセキュリティを行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0747464B1 (ko) * 2002-01-05 2007-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하향링크패킷접속(hsdpa)시스템을 위한타이머를 이용한 교착상황 회피방법
KR100765123B1 (ko) * 2002-02-16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rns 재할당 방법
JP2004015143A (ja) * 2002-06-04 2004-01-15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ルータ装置
EP1383292B1 (en) * 2002-07-16 2005-06-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cket or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4086508A (ja) 2002-08-26 2004-03-1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3次元形状データに基づく動画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US7796602B2 (en) * 2002-11-25 2010-09-14 Intel Corporation In 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without retransmission
CN1523797B (zh) * 2003-02-17 2012-07-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cdma系统增强型上行专用信道harq的重排序方法
US7395538B1 (en) * 2003-03-07 2008-07-01 Juniper Networks, Inc. Scalable packet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5012718A (ja) * 2003-06-23 2005-01-13 Hitachi Ltd 移動体ip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EP1511231A1 (en) * 2003-08-28 2005-03-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through a network
US7573883B2 (en) * 2004-03-05 2009-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operator for increasing the active window size in a NAK-based window protocol
US8018945B2 (en) * 2004-04-29 2011-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non-consecutive data blocks in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s
JP2006211632A (ja) * 2005-01-26 2006-08-10 Asustek Computer Inc Crc検査範囲外エラーを検出する方法
CN1855887A (zh) * 2005-04-29 2006-11-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在接收端中减少数据串流前后跳动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IL169503A (en) * 2005-07-03 2010-12-30 Alvar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transfer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s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653060B2 (en) * 2005-09-26 2010-01-26 David Mayhew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SI over long distances
US7782862B2 (en) * 2006-01-13 2010-08-24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cket delivery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KR101162378B1 (ko) * 2006-03-08 2012-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요구의 순서재정렬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778342B2 (ja) * 2006-03-27 201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WO2007116701A1 (ja) * 2006-03-28 2007-10-18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および経路制御装置並びに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JPWO2007125592A1 (ja) * 2006-04-28 2009-09-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7907594B2 (en) * 2006-06-01 2011-03-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arking keyframes for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GB0616682D0 (en) * 2006-08-22 2006-10-04 Nec Co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US20080137574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ata deli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182579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over Pro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4909418B2 (ja) * 2007-03-15 2012-04-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発展型hspaシステムでデータをリオーダリ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711833B2 (en) * 2007-04-18 2014-04-29 Wi-Lan, Inc.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for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US8130723B2 (en) * 2007-04-19 2012-03-06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ordering function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813339B2 (en) * 2007-05-02 2010-10-12 Tehuti Networks Ltd. Direct assembly of a data payload in an application memory
US8774203B2 (en) * 2007-06-07 2014-07-08 Intel Corporation One-way message notification with out-of-order packet delivery
WO2009009532A2 (en) * 2007-07-11 2009-0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operations
US20090046577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Motorola, Inc. Resuming an interrupted flow of data packets
WO2009045160A1 (en) * 2007-10-02 2009-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handov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168723A1 (en) 2007-11-27 200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ut-of-order packets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139452A (ja) 2007-12-04 2009-06-25 Sharp Corp 表示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0274A2 (en) * 2001-12-12 2003-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ff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TSG-RAN WG3 #57-bis R3-071828》", 11 October 20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7835A (zh) * 2017-11-14 2020-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US11576091B2 (en) 2017-11-14 2023-0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95615A (ko) 2010-08-31
KR20110135883A (ko) 2011-12-19
JP5123396B2 (ja) 2013-01-23
US20210144605A1 (en) 2021-05-13
US20090168723A1 (en) 2009-07-02
KR20120091404A (ko) 2012-08-17
BRPI0820279A2 (pt) 2012-12-25
JP2012239175A (ja) 2012-12-06
US20170048765A1 (en) 2017-02-16
BRPI0823521A2 (pt) 2013-12-17
US11647435B2 (en) 2023-05-09
JP2011505758A (ja) 2011-02-24
JP5431526B2 (ja) 2014-03-05
KR101252705B1 (ko) 2013-04-09
US10924970B2 (en) 2021-02-16
RU2010126220A (ru) 2012-01-10
WO2009070576A3 (en) 2009-08-13
US20170367017A9 (en) 2017-12-21
RU2470474C2 (ru) 2012-12-20
TW200939830A (en) 2009-09-16
CN101874387A (zh) 2010-10-27
CN101874387B (zh) 2015-10-07
TWI374676B (en) 2012-10-11
EP2220828A2 (en) 2010-08-25
CN102938912B (zh) 2016-12-21
WO2009070576A2 (en) 2009-06-04
KR101255038B1 (ko) 2013-04-16
CA2704621A1 (en) 200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438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EP226624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65007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point-to-multipoint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28699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服务服务质量流的方法和设备
US200702916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US8379855B2 (en) Ciphering in a packet-switch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77297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CN10177948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对数据的第二层隧道处理
US8619760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circuit switched (SC) service using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o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KR20090017553A (ko) 암호화 구성이 변화하는 동안 중단되지 않는 송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