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659A -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659A
CN112492659A CN202011146768.1A CN202011146768A CN112492659A CN 112492659 A CN112492659 A CN 112492659A CN 202011146768 A CN202011146768 A CN 202011146768A CN 112492659 A CN112492659 A CN 112492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central
distributed
frame
eth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67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历云
王云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67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dapting protocols for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to wireless environment, e.g. adapt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中心AP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AP1,并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存储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当所述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AP2时,中心AP向AP2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帧。若无线终端快速移动,中心AP可以通过AP2将历史帧集合中的帧发送给该无线终端,以替代AP1中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以减少无线终端在AP1和AP2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分布式AP及其组成的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无线终端移动时,无线终端在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简称:AP)间切换。切换指无线终端从一个AP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AP的覆盖区域时,无线终端从与前一个AP连接,改变为与后一个AP连接。在无线终端切换的过程中,中心AP可以立即将新接收到的发往无线终端的报文,从送前一个AP转发,改为送后一个AP转发。但此时前一个AP可能仍有部分缓存的报文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导致下行报文丢失的发生,这里将分布式AP发送给无线终端的报文称为下行报文,将无线终端发送给分布式AP的报文的称为上行报文。如果丢失的下行报文是语音业务报文,则会出现短暂的失声,如果是视频业务报文则会出现短暂的卡顿和花屏,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在分布式接入点间切换的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同一移动域(即由同一个中心AP管控)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的方法。中心AP接收以太网帧,所述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无线终端的地址。中心AP根据该无线终端的地址在该以太网中添加序列号,该序列号和该无线终端的历史帧的序列号不同,无线终端的历史帧为中心AP已向该无线终端发送过的帧。中心AP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发送给第一分布式AP,该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该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并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存储到该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当该无线终端从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中心AP向第二分布式AP发送该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无线终端移动,中心AP可以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历史帧集合中的帧发送给该无线终端,以替代第一分布式AP中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以减少无线终端在第一分布式AP和第二分布式AP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帧集合大于预设阈值时,中心AP以存储顺序删除所述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删除后的历史帧集合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心AP只为无线终端存储预设阈值之下的以太网帧,在减少无线终端在第一分布式AP和第二分布式AP之间切换期间下行报文丢失的前提下,节约中心AP的存储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以太网帧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英文: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entifier,VLAN ID)字段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心AP将所述以太网帧封装成无线接入点控制与配置(英文:Control And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CAPWAP)报文;在所述CAPWAP报文的CAPWAP头的自定义字段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AP可以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并根据所述序列号记录在所述以太网帧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AP还可以接收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序列号变更消息,所述序列号变更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序列号变更值,中心AP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并根据所述序列号变更值修改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分布式AP将中心AP发送的至少两个以太网帧组合成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无线终端,每个以太网帧携带的序列号不同,而中心AP记载的序列号为历史帧中的最大的序列号,组合后的数据帧携带一个序列号,该序列号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的最小的序列号,为了尽量使无线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序列号连续,则通过序列号变更消息将序列号变更值通知给中心AP,中心AP根据该序列号变更值修改序列号记录,在后续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正确的序列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在同一移动域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方法。分布式AP接收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该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无线终端的地址,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第一序列号,分布式AP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数据帧,该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第二序列号,分布式AP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帧。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布式AP将中心AP发送的至少两个以太网帧组合成所述数据帧,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的每个以太网帧的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还包括第二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携带第三序列号,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小的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大的太网帧。分布式AP还可以向中心AP发送序列号变更消息,所述序列号变更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和所述第三序列号的序列号变更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AP。该中心AP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处理器连接到存储器和网络接口,例如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和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若网络接口包括一个以太网接口,中心AP可以通过该以太网接口与交换设备连接,交换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交换设备的剩余的网络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若网络接口包括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剩余的以太网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存储器用于存储切换条件、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或无线终端的历史帧。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心AP,该中心AP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中心AP通过上述模块实现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AP。所述分布式AP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包括无线接口。可选地,网络接口还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分布式AP可通过有线接口与中心AP有线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也可通过无线接口与中心AP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通过无线接口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第七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分布式AP,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分布式AP通过上述模块实现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分布式构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心分布式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中心AP和至少两个分布式AP。分布式AP是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AP。中心AP可以是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AP,也可以是不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网络设备。中心AP和分布式AP更详细的功能参见下述描述。
中心AP具有传统AP的功能(除了射频部分),并增加了部分无线控制器的功能,比如无线终端关联控制,中心AP内切换等功能。其中,中心AP内切换功能是指无线终端在一个中心AP下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功能。中心AP还具有对分布式AP的管理功能。中心AP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可以具有传统AP的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QoS),访问控制列表(英文:access control list,ACL)等与宽带业务相关的功能和与业务转发相关的功能。上述无线控制器可以是无线接入点控制与配置(英文:Control And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CAPWAP)协议中的接入控制器(英文:AccessController,AC)。
中心AP还可以具有网关的功能。中心AP还可以具有网络接入控制(英文:networkaccess control,NAC),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英文: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服务器等功能。
分布式AP是一个从传统AP上剥离出来的射频模块。分布式AP负责WLAN的空口报文的处理,并通过有线网络(例如以太网)与中心AP通信。中心AP和分布式AP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CAPWAP通道通信。
CAPWAP协议提供了无线终端点(英文:Wireless Termination Point,WTP)和AC之间的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布式AP和中心AP通过CAPWAP的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通信时,中心AP充当CAPWAP控制协议中的AC,分布式AP充当CAPWAP控制协议中的WTP。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无线终端在一个中心AP下的不同分布式AP之间切换的场景。其中,无线终端是任意有WLAN站点(英文:station,STA)功能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英文:cellphone),智能手机(英文:smartphone),计算机(英文:computer),平板电脑(英文:tablet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英文:e-bookreader)等。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个中心AP控制的分布式AP的覆盖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无线终端存在切换,而每个无线终端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流程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以其中一个无线终端,即目标无线终端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中心AP接收以太网帧。
中心AP可以接收来自其他有线网络设备或分布式AP的以太网帧。所述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如该目标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中心AP可以根据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识别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
S202,中心AP在该以太网帧中添加第一序列号。
第一序列号和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的序列号不同,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为中心AP已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过的帧。中心AP在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用于指示分布式AP在数据帧中添加怎样的序列号。例如,分布式AP在数据帧中添加的序列号就是以太网帧中的序列号。由于数据帧的序列号为12位的数值,中心AP在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可以是12位的数值。中心AP在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也可以短于12位,分布式AP在该短于12位的序列号前增加固定的补足位以得到数据帧中的序列号。
中心AP可以先确定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再根据该序列号记录在该以太网帧中添加第一序列号。其中,中心AP在记录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时,可以以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进行记录。因此,中心AP在查找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时,可以以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为索引,即可以根据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进行索引。
其中,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一般是目标无线终端的以太网帧中具有最大序列号的以太网帧。例如,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为“A”,中心AP记录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为“A”。
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例如,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为“A”,如果中心AP指定的序列号是连续的,中心AP记录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为“A+1”。如果中心AP指定的序列号是不连续的,中心AP记录的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为“A+M”,其中,M是和中心AP指定序列号的规则相关的数值,如2、3等等。
若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记录的内容是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中心AP在确定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后,根据该序列号记录得到第一序列号,第一序列号为已添加的最大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并将第一序列号添加到以太网帧中。中心AP将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更新为第一序列号。
若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记录的内容是中心AP在目标无线终端的最新的以太网帧中添加的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中心AP在确定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后,根据该序列号记录得到第一序列号,第一序列号为该序列号记录记录的序列号,并将第一序列号添加到以太网帧中。中心AP将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更新为第一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
第一序列号在以太网帧中的位置包括以下任一种:
方式一:第一序列号在以太网帧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英文: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 identifier,VLAN ID)字段中。VLAN ID字段有12位。在中心分布式构架中,中心AP和分布式AP直连相连。分布式AP可以被设置为接收与其直接相连的中心AP发送的所有以太网帧,而不管以太网帧的VLAN标识是什么。因此,可以用该VLAN ID字段携带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序列号。
方式二:中心AP将以太网帧封装成CAPWAP报文,第一序列号可以在CAPWAP报文的CAPWAP头的自定义字段中。若以太网帧通过CAPWAP封装,可以在CAPWAP头中自定义一个字段,通过自定义的该字段携带目标无线终端的第一序列号。
中心AP还可以将第一序列号添加到以太网帧中的其他位置。
S203,中心AP将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发送给第一分布式AP。
第一分布式AP(以下简称为AP1)为目标无线终端在切换前服务该目标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
S204,中心AP将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存储到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
中心AP可以划分一个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多个无线终端的历史帧,并通过无线终端的地址区分为不同的无线终端存储历史帧的历史帧集合。
中心AP在存储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时,可以以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查找到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并将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按照一定的存储顺序存储到对应的历史帧集合中。
其中,存储顺序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存储时间顺序、存储的以太网帧的序列号顺序(以下简称为存储序列号顺序)或者队列顺序。
进一步的,若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大于预设阈值,中心AP可以以存储顺序删除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删除后的历史帧集合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历史帧集合大于预设阈值可以指历史帧集合中存储的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或者,历史帧集合中存储的帧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容量阈值。
若存储顺序是以存储时间顺序存储的,中心AP可以以存储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删除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
若存储顺序是以存储序列号顺序存储的,且存储序列号顺序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添加序列号,中心AP可以以序列号由小到大的先后顺序删除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
若存储顺序是以存储序列号顺序存储的,且存储序列号顺序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序列号,中心AP可以以序列号由大到小的先后顺序删除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
若存储顺序是以队列顺序存储的,中心AP可以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删除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
S203和S204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还可以同时执行。
S205,AP1接收中心AP发送的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
S206,AP1将添加第一序列号后的以太网帧转化为数据帧。所述数据帧携带第二序列号。其中,第一序列号是中心AP添加到以太网帧中的序列号,第二序列号是分布式AP基于第一序列号生成的序列号。
数据帧是指WLAN中的业务数据单元(英文:MAC service data unit,MSDU)或聚合MSDU(英文:aggregate MSDU,A-MSDU)。MSDU和A-MSDU各自都包括长度为16位的顺序控制(英文:sequence control)字段。顺序控制字段由4包括12位的序列号(英文:sequencenumber,SN)字段。
如果数据帧为MSDU,AP1将一个以太网帧转化为MSDU,该MSDU的序列号(即第二序列号)不是AP1自行指定的,而是基于第一序列号生成的。例如,第二序列号可以和第一序列号相同,也可以是在第一序列号的基础上增加固定值后的值。
如果数据帧为A-MSDU,AP1可以将至少两个以太网帧转化为该A-MSDU,每个以太网帧被转化为该A-MSDU中的A-MSDU子帧。该A-MSDU的序列号(即第二序列号)不是AP1自行指定的,而是基于第一序列号生成的。例如,第二序列号可以和第一序列号相同,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的任一以太网帧的序列号。假设,AP1将第一以太网帧、第二以太网帧和第三以太网帧这三个以太网帧转化为A-MSDU,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的序列号为“A”,第二以太网帧的序列号为“A+1”,第三以太网帧的序列号为“A+2”,如果中心AP指定的序列号是连续的,则第二序列号为“A”。如果中心AP指定的序列号不是连续的,第二序列号为可以是“A”、“A+1”和“A+2”中任一序列号。
S207,AP1向目标无线终端发送数据帧。
目标无线终端在接收到AP1发送的数据帧后的处理流程与接收到AP2发送的数据帧的处理流程相同,参见下述S216~S219的相关描述。
S208,可选的,AP1向中心AP发送序列号变更消息。
如果AP1将至少两个以太网帧转化为A-MSDU,且中心AP指定的序列号是连续的,为了尽量使无线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序列号连续,AP1可以向中心AP发送序列号变更消息。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包括第一以太网帧和第二以太网帧。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第一序列号,第二以太网帧携带第三序列号,第一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小的以太网帧,第二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大的以太网帧。序列号变更消息包括目标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和所述第三序列号的序列号变更值,即AP1可以将第三序列号和第一序列号的差值作为序列号变更值发送给中心AP;AP1也可以直接将第一序列号和第三序列号作为序列号变更值发送给中心AP。
应指出的是,S207和S208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还可以同时执行。
S209,可选的,中心AP接收AP1发送的序列号变更消息。
如果AP1发送了序列号变更消息,中心AP可以接收到该序列号变更消息,如果中心AP未接收到序列号变更消息,则省略S210。
S210,可选的,中心AP根据该序列号变更消息修改目标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
如果序列号变更消息中的序列号变更值是一个差值,中心AP则将记录的序列号记录减去该差值的结果作为修改后的序列号记录。例如,序列号记录为“1003”,序列号变更消息中的序列号变更值为“2”,则修改后的序列号记录为“1001”。
如果序列号变更消息中的序列号变更值是两个序列号,中心AP先将两个序列号做差,再将记录的序列号记录减去做差后的结果作为修改后的序列号记录。假设,序列号记录为“1003”,序列号变更消息中的序列号变更值为“1000”和“1002”,则修改后的序列号记录为“1003-(1002-1000)=1001”。
S211,当目标无线终端满足切换条件时,中心AP确定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第二分布式AP(以下简称为AP2)为目标无线终端切换后关联的分布式AP。
可选的,中心AP可以实时判断目标无线终端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图3所示,在目标无线终端连接到网络中后,当前服务的分布式AP(如图3中的AP2)及其邻居的分布式AP(如图3中AP1和AP3)同时周期上报该目标无线终端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英文:receive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给中心AP,中心AP基于各个分布式AP监测的目标无线终端的RSSI来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切换条件,中心AP确定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AP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AP将目标无线终端当前服务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分别与其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进行比较,若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与当前服务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的差值达到一定门限值,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越来越大,而当前服务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越来越小,中心AP则判定满足切换条件。如图3所示,假设,AP2发送的RSSI为RSSI2,AP1发送的RSSI为RSSI1,AP3发送的RSSI为RSSI3,若RSSI3减去RSSI2的差值达到一定门限值,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RSSI3的强度越来越大,RSSI2的强度越来越小,中心AP则判定满足切换条件。
切换条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用于切换判决的组合。例如,邻居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超过一定门限值,且目标无线终端当前服务的分布式AP发送的RSSI的强度小于一定门限值等等。
可选的,其他设备,如目标无线终端或分布式AP也可以实时判断目标无线终端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在满足切换条件时向中心AP发送切换通知消息,以触发中心AP执行S211。
S212,中心AP向AP2发送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帧。
S213,AP2接收到中心AP发送的以太网帧。
S214,AP2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转化为数据帧。
AP2在接收到中心AP发送的以太网帧后的处理流程与AP1在接收到中心AP发送的以太网帧后的处理流程雷同,详见上述相关描述。
S215,AP2将数据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
S216,目标无线终端接收AP2发送的数据帧。
目标无线终端若未接收到AP2发送的数据帧,则省略此步骤。
目标无线终端在接收到分布式AP发送的数据帧后,都需要对该数据帧执行S217~S219的处理流程,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只描述了对其中一个数据帧的处理流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
S217,目标无线终端根据该数据帧中的序列号判断该数据帧是否为重复的数据帧。
目标无线终端从AP1切换到AP2的过程中,AP1将一部分报文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另一部分报文可能由于来不及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缓存下来。目标无线终端切换到AP2后,AP2会将目标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帧发送给目标无线终端,如果,目标无线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帧是AP1之前已经发送的,则目标无线终端会判定该数据帧为重复的数据帧,执行S218;否则,执行S219。
目标无线终端记录序列号的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方式一:目标无线终端记录了最大序列号。
方式二:目标无线终端记录了多个数据帧的序列号。
目标无线终端可以记录最近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帧的序列号,如最近30分钟、1小时、2小时等等,也就是说,目标无线终端可以指定记录某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帧的序列号。目标无线终端也可以预先设置记录的序列号的数量。假设,预先设置的记录的序列号的数量为M,如果,目标无线终端记录的序列号的数量为M,当需要记录序列号时,目标无线终端将删除最先记录的序列号。
若目标无线终端以方式一记录序列号,目标无线终端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提取数据帧中的序列号,判断该序列号是否小于或等于记录的最大序列号,若是,目标无线终端则判定该数据帧为重复的以太网帧。
若目标无线终端以方式二记录序列号,目标无线终端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提取该数据帧中的序列号,判断记录的多个数据帧的序列号中是否存在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提取到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若记录的序列号中存在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判定该数据帧为重复的以太网帧。
S218,目标无线终端丢弃该数据帧。
S219,目标无线终端记录该序列号。
目标无线终端如何记录序列号可以参见S217的描述。目标无线终端在判定接收到的数据帧不是重复的数据帧后的其他处理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AP为目标无线终端设置了历史帧集合,并将发送给AP1的以太网帧存储到该历史帧集合中。若无线终端快速移动,中心AP可以通过第二分布式AP将历史帧集合中的帧发送给该无线终端,以替代第一分布式AP中缓存的来不及发送给无线终端的帧,以减少无线终端在第一分布式AP和第二分布式AP之间的切换期间的下行报文的丢失。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中心AP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网络接口43。处理器41连接到存储器42和网络接口43,例如处理器4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42和网络接口43。
处理器41被配置为支持中心AP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4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42存储器用于存储切换条件、无线终端的序列号等等。存储器4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RAM);存储器4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4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网络接口43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若网络接口43包括一个以太网接口,中心AP可以通过该以太网接口与交换设备连接,交换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交换设备的剩余的网络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若网络接口43包括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接口与分布式AP有线连接,用于与分布式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所述多个以太网接口中的剩余的以太网接口与其他网络设备有线连接,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以太网帧。
处理器41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43接收以太网帧,所述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无线终端的地址;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在所述以太网帧中添加序列号,所述序列号和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的序列号不同,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为所述中心AP已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过的帧;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通过网络接口43发送给第一分布式AP,所述第一分布式AP为多个分布式AP中服务所述无线终端的分布式AP,并将添加序列号后的所述以太网帧存储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当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通过网络接口43向所述第二分布式AP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集合中的帧。
进一步的,所述历史帧集合大于预设阈值时,处理器41以存储顺序删除所述历史帧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帧,删除后的历史帧集合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进一步的,在所述以太网帧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进一步的,处理器41还可以将所述以太网帧封装成无线接入点控制与配置CAPWAP报文,在所述CAPWAP报文的CAPWAP头的自定义字段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进一步的,处理器41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在所述以太网帧中添加序列号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并根据所述序列号记录在所述以太网帧中添加所述序列号。
进一步的,处理器41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43接收所述第一分布式AP发送的序列号变更消息,所述序列号变更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序列号变更值;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并根据所述序列号变更值修改所述无线终端的序列号记录。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心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中心AP包括处理模块51、发送模块52以及接收模块53,该处理模块51实现图4所示的处理器的功能;发送模块52结合接收模块53实现图4所示的网络接口的功能。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网络接口63。处理器61连接到存储器62和网络接口63,例如处理器61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62和网络接口63。
处理器61被配置为分布式AP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6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射频(英文:radio frequency,RF)芯片,基带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网络接口63包括无线接口632。可选地,网络接口63还可以包括有线接口631。分布式AP可通过有线接口631与中心AP有线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也可通过无线接口632与中心AP连接,与中心AP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分布式AP通过无线接口632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接口632包括天线。存储器6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6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HDD或SSD;存储器6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61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63接收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第一序列号;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第二序列号;通过网络接口63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帧。
进一步的,处理器61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数据帧具体可以为:将所述中心AP发送的至少两个以太网帧组合成一个数据帧,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的每个以太网帧的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
再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还包括第二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携带第三序列号,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小的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所述至少两个以太网帧中序列号最大的太网帧;处理器61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63向所述中心AP发送序列号变更消息,所述序列号变更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以及序列号变更值,所述序列号变更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号和所述第三序列号得到的值。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分布式AP包括处理模块71、发送模块72以及接收模块73,该处理模块71实现图6所示的处理器的功能;发送模块72实现网络接口63的发送接口的功能;接收模块73实现网络接口63的接收接口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或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布式接入点AP和第二分布式AP;其中,
所述第一分布式AP用于接收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数据帧,并向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第一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第二序列号;
所述第二分布式AP用于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以太网帧,将所述历史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为所述中心AP已通过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过的以太网帧,所述历史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历史以太网帧携带所述第一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所述第二序列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布式AP用于当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接收所述历史以太网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系统还包括所述中心AP。
4.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布式AP接收中心AP发送的第一以太网帧,将所述第一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一数据帧,并向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以太网帧携带第一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第二序列号;
第二分布式AP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以太网帧,将所述历史以太网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帧为所述中心AP已通过所述第一分布式AP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过的以太网帧,所述历史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地址,所述历史以太网帧携带所述第一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序列号为基于所述第一序列号生成的所述第二序列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分布式AP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以太网帧,包括:
当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分布式AP切换到第二分布式AP时,第二分布式AP接收所述中心AP发送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历史以太网帧。
CN202011146768.1A 2016-06-25 2016-06-25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2492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6768.1A CN112492659A (zh) 2016-06-25 2016-06-25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5049.1A CN107548116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CN202011146768.1A CN112492659A (zh) 2016-06-25 2016-06-25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5049.1A Division CN107548116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659A true CN112492659A (zh) 2021-03-12

Family

ID=5925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6768.1A Pending CN112492659A (zh) 2016-06-25 2016-06-25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
CN201610475049.1A Active CN107548116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5049.1A Active CN107548116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312B2 (zh)
EP (1) EP3261385B1 (zh)
CN (2) CN11249265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2517B2 (en) * 2017-04-07 2019-07-23 Vapor IO Inc. Distributed handoff-related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9428B2 (en) * 2004-07-14 2011-01-1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US7801143B2 (en) * 2006-05-12 2010-09-21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cast packet forward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653027B (zh) * 2007-04-26 2013-09-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站及重排序方法
US20090168723A1 (en) * 2007-11-27 200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ut-of-order packets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285B2 (en) * 2008-04-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JP5157652B2 (ja) * 2008-06-03 2013-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9338678B2 (en) * 2012-10-11 2016-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 (CAPWAP) control channels
US20160066222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16092700A (ja) * 2014-11-07 2016-05-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重複パケット処理方法
CN104735757A (zh) * 2015-03-27 2015-06-24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sta设备取帧效率的方法
US9967900B2 (en) * 2015-07-31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10512010B2 (en) * 2015-08-21 2019-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1385A1 (en) 2017-12-27
EP3261385B1 (en) 2019-12-04
CN107548116A (zh) 2018-01-05
CN107548116B (zh) 2020-11-10
US10349312B2 (en) 2019-07-09
US20170374595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535B2 (en) Handover method in mobil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7295586B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CN107666694B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1152822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ess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cket routing by access network devices belonging to a same network instance having different network addresses
CN107306386B (zh) 接入点触发终端漫游的方法及接入点
US9743286B2 (en) Gateway relo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048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470505B2 (en) Support for linking of packet detection rules (PDR) for optimizing throughput of combined serving gateway (SGW)/packet gateway (PGW) architecture
US107015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427568A (zh) 一种实现3gpp网络流量卸载的方法、装置
CN107548116B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KR20170127727A (ko)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차세대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82897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11898B2 (en) Slow eNodeB/HNB identification and impact mitigation
US20230413233A1 (en) Paging Optimization Using RIC/ORAN in 5G and 4G Systems
WO201602000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er-ue basis traffic steering in wlan-3gpp interworking
JP2017046112A (ja) 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選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