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2975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2975A
CN101772975A CN200880101776A CN200880101776A CN101772975A CN 101772975 A CN101772975 A CN 101772975A CN 200880101776 A CN200880101776 A CN 200880101776A CN 200880101776 A CN200880101776 A CN 200880101776A CN 101772975 A CN101772975 A CN 101772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base station
target
timer
sour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1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Y·D·何
F·格里利
M·北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72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执行按序数据递送的技术。用户装置(UE)可以执行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目标基站可以在从网关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以及可以从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目标基站可以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目标基站可以在无需等待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以及可以在定时器期满后将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本申请要求2007年8月6日提交的名为“IN-ORDERDATADELIVERY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54,300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通信,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将数据发送到用户装置(UE)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比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广播等。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和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任何数目的基站,其可以支持任何数目的UE的通信。UE可以是移动的,并且当UE在系统中不停移动时,UE可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在切换期间,源基站可能具有还未被发送到UE的数据,并且系统还可能具有要发送到UE的新数据。期望的是,尽可能快且高效地按照适合的顺序发送来自源基站的未发送数据以及来自系统的新数据。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执行按序数据递送的技术。UE可以执行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源基站可以将用于所述UE的分组转发到目标基站。转发的分组可以包括还未被发送到所述UE的分组以及正在传输中的分组。目标基站还可以从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
在一个方面,目标基站可以在从网关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定时器可以被设置为固定值或可配置的值,该可配置的值可以基于各种因素来确定或更新。可以在(i)从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或者(ii)接收到指示完成数据路径切换的消息后,启动定时器。目标基站可以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目标基站可以在无需等待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以及可以在定时器期满后将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这可以确保将转发分组和新分组按序递送到所述UE。
下面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在各个实体处的示例协议栈。
图3和4示出了用于UE切换的两个示例呼叫流程。
图5示出了在切换期间转发用于UE的分组。
图6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按序递送数据的过程。
图7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按序递送数据的装置。
图8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按序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9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按序接收数据的装置。
图10示出了基站和UE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CDMA系统、TDMA系统、FDMA系统、OFDMA系统、SC-FDMA系统以及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可经常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比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比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
Figure GPA00001013967700031
等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即将出现的使用E-UTRA的UMTS版本,3GPPLTE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以及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名为“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名为“第三代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为了清楚,下面针对LTE描述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下面的大部分描述中使用LTE术语。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LTE系统。系统100可以包括演进型节点B(eNB)和由3GPP描述的其它网络实体。为了简单,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两个eNB 120和122以及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系统架构演进(MME/SAE)网关130。eNB可以是与UE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以称为节点B、基站、接入点等。eNB可以提供比常规基站更为增强的功能,比如移动性管理。eNB的覆盖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例如3个)更小的区域。在3GPP中,术语“小区”可以指eNB的最小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eNB子系统。在3GPP2中,术语“扇区”可以指基站的最小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为了清楚,在下面描述中使用3GPP小区概念。
eNB 120和122可以经由X2接口彼此通信,所述X2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eNB 120和122可以经由S1接口与SAE网关130通信。SAE网关130可以支持数据服务,比如分组数据、语音IP(VoIP)、视频、消息等。SAE网关130还可以称为接入网关、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网关DPRS支持节点(GGSN)、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等。SAE网关130可以耦合到核心和/或数据网络140(例如,互联网),并且可以与耦合到核心/数据网络140的其它实体(例如,远程服务器和终端)通信。在可公开获得的名称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的3GPP TS 36.300中描述了eNB 120、122和SAE网关130的功能。
UE 110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eNB 120和/或eNB 122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eNB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UE到eNB的通信链路。UE 110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并且还可以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等。UE 11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等。
图2示出了LTE中用于用户面的示例协议栈200。用户面承载UE 110和SAE网关130之间经由服务eNB的业务数据,所述服务eNB可以是eNB120或122。每个实体维护用来与另一实体进行通信的协议栈。每个协议栈通常包括网络层(L3)、链路层(L2)和物理层(L1)。UE和SAE网关可以在网络层使用互联网协议(IP)交换数据。与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或其它协议对应的更高层数据可以被封装在IP分组中,该IP分组可以经由服务eNB在UE和SAE网关之间交换。
链路层通常依赖于无线网络技术。对于LTE中的用户面,用于UE的链路层包括与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对应的三个子层,所述三个子层终止于服务eNB。UE还在物理层上经由E-UTRA空中链路接口与服务eNB通信。服务eNB可以经由IP和链路层及物理层的取决于技术的接口,来与SAE网关通信。
每个实体处的协议栈包括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在发送路径中,每个层/子层可以从紧接着的更高层/子层接收服务数据单元(SDU),并且可以生成用于紧接着的更低层/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从给定层/子层发送的PDU可以是在紧接着的更低层/子层接收的SDU。对于给定层/子层,在与该层对应的SDU和PDU之间可以存在或可以不存在一一映射。在接收路径中,每个层/子层可以从紧接着的更低层/子层接收PDU,并且可以将SDU提供给紧接着的更高层/子层。链路层中的协议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在上述的3GPP TS 36.300和可以公开获得的名为“Technical Specification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的3GPPTS 25.301中描述了PDCP、RLC和MAC的功能。PDU或SDU还可以称为分组。
返回到图1,UE 110可能最初与eNB 120进行通信,来与SAE网关130进行数据交换。UE 110可以是移动的,并且可以执行从eNB 120到eNB 122的切换。对于该切换,eNB 120可以称为源eNB,以及eNB 122可以称为目标eNB。在切换之后,UE 110可以与eNB 122通信,来与SAE网关130进行数据交换。在切换之前,eNB 120可以是UE 110的服务eNB,而在切换之后,eNB 122可以是UE 110的服务eNB。
图3示出了将UE 110从源eNB 120切换到目标eNB 122的示例呼叫流程300。源eNB可以配置UE的测量过程(步骤1),并且UE可以将测量报告发送到源eNB(步骤2)。源eNB可以进行关于切换(HO)UE的决定(步骤3),并且可以向目标eNB发出切换请求消息(步骤4)。目标eNB可以执行准许控制,并且可以接受所述UE的切换(步骤5)。然后,目标eNB可以将切换请求确认(Ack)消息返回给源eNB(步骤6)。然后,源eNB可以将切换命令消息发送给UE(步骤7)。
在切换之前,源eNB可以从SAE网关接收用于UE的数据(步骤A),并且可以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UE(步骤B)。当在步骤7中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后,源eNB可以将用于所述UE的缓存的数据转发给目标eNB(步骤C和D)。转发的数据可以包括还未被发送给UE的数据以及正在传输中的数据(例如,已发送但未被UE成功接收的数据)。目标eNB可以缓存从源eNB接收的数据(步骤E)。
当在步骤7中接收到切换命令后,UE可以从源eNB断开,并且可以同步到目标eNB。UE可以执行与目标eNB间的同步,并且可以开始获取上行链路定时提前量(步骤8)。目标eNB可以利用用于所述UE的资源分配和定时提前量(TA)进行响应(步骤9)。一旦UE已经成功地接入到目标eNB,则UE可以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以指示针对所述UE已经完成切换过程(步骤10)。
目标eNB可以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以向MME/SAE网关告知所述UE已经改变eNB(步骤11)。然后,MME/SAE网关可以将所述UE的数据路径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步骤G)。MME/SAE网关还可以将切换完成Ack消息返回到目标eNB(步骤12)。目标eNB可以将释放资源消息发送到源eNB,以指示成功地切换所述UE(步骤13)。在接收到释放资源消息后,源eNB可以释放用于所述UE的资源(步骤14)。
在步骤11中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前,MME/SAE网关可以继续向源eNB发送用于所述UE的数据(步骤F)。源eNB可以继续向目标eNB转发用于所述UE的数据(步骤H)。在步骤11中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MME/SAE网关可以将用于所述UE的数据发送到目标eNB(步骤I)。目标eNB可以将从源eNB转发的数据和从MME/SAE网关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所述UE(步骤J)。
图4示出了用于将UE 110从源eNB 120切换到目标eNB 122的另一示例呼叫流程400。在该示例中,MME和SAE网关是分开的实体。呼叫流程400的步骤1到7可以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呼叫流程300的步骤1到7。
当在步骤7中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后,源eNB可以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所述SN状态传递消息可以传达在源eNB处用于UE的PDCP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状态(步骤8)。状态信息可以包括(i)在源eNB处顺序接收的最后一个PDCP SDU的PDCP序列号(SN),以及(ii)用于要发送到UE的数据的下一个PDCP SN。目标eNB可以使用发射机和接收机状态信息来保留UE的PDCP状态。
呼叫流程400的步骤9到11可以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呼叫流程300的步骤8到10。当在步骤11中从UE接收到切换确认消息后,目标eNB可以将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MME,以向所述MME告知UE已经改变eNB(步骤12)。MME可以将用户面更新请求消息发送到SAE网关(步骤13)。
然后,SAE网关可以将UE的数据路径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步骤F)。SAE网关还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分组发送到源eNB,并且随后可以释放源eNB的资源(步骤14)。结束标记分组可以不包含用户数据,并且可以指示从SAE网关发送到源eNB的数据的结束。SAE网关还可以将用户面更新响应消息返回给MME(步骤15)。MME可以向目标eNB返回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确认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步骤16)。目标eNB可以向源eNB发送释放资源消息,以指示成功地切换UE(步骤17)。在接收到释放资源消息后,源eNB可以释放用于所述UE的资源(步骤18)。
在切换之前,源eNB可以从SAE网关接收用于UE的数据(步骤A),并且可以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UE(步骤B)。当在步骤7中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后,源eNB可以将用于所述UE的缓存的数据转发到目标eNB(步骤C和D),并且目标eNB可以缓存转发的数据(步骤E)。在将数据路径切换到目标eNB期间,源eNB可以从SAE网关接收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分组(步骤14)。源eNB可以继续将用于所述UE的数据转发到目标eNB(步骤G),并且可以在已经转发用于所述UE的所有数据时,发送结束标记分组(步骤H)。目标eNB可以将从源eNB转发的数据以及从MME/SAE网关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所述UE(步骤J)。
图3和4示出了将UE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的两个示例呼叫流程。还可以利用其它呼叫流程执行UE切换。
图5示出了在切换期间在下行链路上转发用于UE的分组(例如,PDCPSDU)。在切换之前,SAE网关可以经由S1接口,将用于UE的分组发送到源eNB(图4中的步骤A)。源eNB可以缓存、处理并将这些分组发送到UE(图4中的步骤B)。在切换期间的某一时间点上,将UE的数据路径从源eNB切换到目标eNB(图4中的步骤F)。从此以后,SAE网关可以经由S1接口,将用于UE的分组发送到目标eNB(图4中的步骤I)。SAE网关可以将用于UE的分组按序发送到源eNB和目标eNB。在切换期间和在切换之后,源eNB可以具有用于UE的还未被发送到所述UE的一些分组。源eNB可以经由X2接口,将这些分组转发到目标eNB(图4中的步骤D和G)。
目标eNB可以从SAE网关以及源eNB接收用于UE的分组。例如,由于经由X2接口进行的传输的附加延迟,目标eNB可能从SAE网关和源eNB无序地接收这些分组。在图5中示出的实例中,可以对所述分组进行排序,从而使得分组a是最前面的一个分组,以及分组g是最后面的一个分组。目标eNB可能在从源eNB接收分组a、b、c和d之前,从SAE网关接收分组e、f和g。
目标eNB可以在切换期间和切换之后,负责将分组按序递送到UE。目标eNB可以在发送从SAE网关接收到的任何分组之前,发送从源eNB转发的所有分组。当目标eNB从SAE网关接收第一个分组e时,目标eNB可以以某种方式确保在将分组e发送到UE之前,不再有从源eNB转发的分组。
然而,目标eNB可能不知道何时将从源eNB接收到最后的分组。在图3的呼叫流程300中,源eNB继续将用于UE的分组转发到目标eNB,直到已经转发所有分组为止。目标eNB不知道何时源eNB已经转发用于所述UE的最后的分组。在图4的呼叫流程400中,源eNB可以发送结束标记分组,以指示用于所述UE的所有分组已经被转发到目标eNB。然而,所述结束标记分组可能在传输期间丢失,并且可能未被目标eNB接收到。
在一个方面,目标eNB可以使用定时器来确定在将从SAE网关接收的分组发送到UE之前,等待来自源eNB的用于所述UE的分组多长时间。当目标eNB首次从与所述UE相关的SAE网关“收到消息”时,目标eNB可以启动定时器,这可以在图3中的步骤G或图4中的步骤F中进行数据路径切换后发生。所述定时器可以基于下述事件中之一来启动:
●当目标eNB从SAE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分组时,
●当例如在图3中的步骤12中,目标eNB从SAE网关接收到切换完成确认消息时,
●当例如在图4中的步骤16中,目标eNB从MME接收到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或者
●当任何上述事件中的最早事件发生时。
图3的步骤12中的切换完成确认消息和图4的步骤16中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以被认为是指示完成从源eNB到目标eNB的数据路径切换的两个示例消息。还可以用其它方式将数据路径切换的完成传递到目标eNB。
在图3中,目标eNB应该在时间上非常接近地从SAE网关接收切换完成确认消息和用于UE的第一分组,但是可能因为S1接口的异步特性而按照不同的顺序接收这两项。在图4中,目标eNB应该在时间上非常接近地从MME接收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及从SAE网关接收用于UE的第一分组。图3的步骤G和图4的步骤F中的数据路径切换可以花费可变的时间量来完成。通过在完成数据路径切换后启动定时器,可以避免可变的路径切换延迟,这可以允许使用更短的定时器值。
在另一个方面,不管何时可以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可以是自适应的,并且被设置为合适的值,以便减少分组延迟和分组丢失。在一个设计中,定时器可以基于下述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确定:
1、在源eNB和目标eNB之间的X2接口上经受的负载,
2、在源eNB和SAE网关之间的S1接口上和/或在目标eNB和SAE网关之间的S1接口上经受的负载,
3、过去的经验,
4、在先前切换中花费多长时间来接收到从源eNB最后转发的分组,例如中等值、平均值、可变值等,
5、小区特有的因素,例如,小区大小、系统带宽、假设值的函数等,
6、无线承载特有的因素,例如,延迟要求、最大比特率(MBR)、保证比特率(GBR)等的函数,以及
7、可以被公共TCP应用所接受的典型的最大延迟。
对于因素1,对于X2接口上的更大负载,可以使用更长的定时器值,以及对于X2接口上的更小负载,可以使用更短的定时器值。更长的定时器值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来接收从源eNB转发的分组。对于因素2,对于源eNB和SAE网关之间的S1接口上的更大负载,可以使用更长的定时器值,以及对于源eNB和SAE网关之间的S1接口上的更小负载,可以使用更短的定时器值。更为拥塞的S1接口可以导致分组花费更长的时间到达源eNB并最终到达目标eNB。
对于因素3和4,可以基于针对先前的从源eNB到目标eNB的UE切换而获得的信息,来选择定时器值。对于每个切换,目标eNB可以确定何时从源eNB接收到最后转发的分组。如果在定时器期满后接收到最后转发的分组,这表示定时器被设置得太短,则目标eNB可以丢弃所述最后转发的分组。相反,如果在定时器期满之前很久接收到最后转发的分组,则定时器被设置得太长。该信息可以被用来将定时器设置为合适的值,以用于将来的切换。对于因素5,所述小区特有的因素可以影响S1接口上的延迟,这随后会影响对分组的转发。
在一个设计中,可以对被切换到目标eNB的所有UE使用单个定时器值。在另一设计中,可以对不同的源eNB使用不同的定时器值,每个源eNB对应一个定时器值。在又一设计中,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或流使用不同的定时器值,这可以基于流的无线承载的特性(上述的因素6)而确定。例如,更短的定时器值可以用于具有延迟敏感数据的流(例如,VoIP),以及更长的定时器可以用于可容忍延迟的数据(例如,后台下载)。
通常,可以基于任意一个或多个因素来选择定时器值,使得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由定时器引入的延迟量,同时避免或减少丢失从源eNB转发的分组。上面给出了一些因素,并且在选择定时器值时还可以考虑其它因素。对于不同的服务质量(QoS)简档(profile),定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值。QoS简档可以与延迟要求、吞吐量要求、优先级和/或数据处理参数相关联。
在一个设计中,可以如下动态地更新定时器值:
Figure GPA00001013967700101
式(1)
其中,D(k)是针对到目标eNB的第k个切换由源eNB转发的最后分组的延迟,
T(k)是在第k个切换之后的定时器值,以及
ΔUP是用于调整定时器值的向上步长,以及ΔDN是用于调整定时器值的向下步长。
所述向上步长和所述向下步长可以如下定义:
Δ DN = Δ UP · ( 100 - Q Q ) 式(2)
其中,Q是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最后转发的分组的切换的百分比。
ΔDN是ΔUP的一小部分。例如,如果Q=99%,则ΔDN=ΔUP/99。可以基于收敛速率和残余估计误差之间的折衷,来选择ΔUP的值。更大的ΔUP值可以提供更快的收敛,而更小的ΔUP值可以提供更少的残余估计误差。
在式(1)中示出的设计中,对于到目标eNB的每个切换,可以动态地更新定时器值。如果从源eNB转发的最后分组的延迟大于当前的定时器值,则可以将定时器值增加更大的向上步长ΔUP。否则,可以将定时器值减少更小的向下步长ΔDN。定时器值应该收敛到一个点上,在该点上,百分之Q的切换在定时器值内转发了最后的分组,以及百分之(100-Q)的切换晚于所述定时器值转发最后的分组。可以对Q进行选择来在切换时实现期望的分组丢失性能,并且可以等于80、90、95、99或某一其它值。
在一个设计中,目标eNB可以(i)向UE发送在定时器期满之前从源eNB接收到的所有分组,以及(ii)丢弃在定时器期满后从源eNB接收到的所有分组。这个设计可以简化定时器的实现和目标eNB的操作。在另一设计中,甚至在定时器期满后,目标eNB也可以继续从源eNB接收分组,并且如果来自SAE网关的第一个分组还未被目标eNB发送到UE,则目标eNB可以将这些分组发送到所述UE。在该设计中,甚至在定时器已经期满后,目标eNB也可以继续将从源eNB接收到的分组发送到UE,并且直到来自SAE网关的第一个分组被目标eNB发送到所述UE为止。
通常,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来在切换期间,将与任何层或子层处的任何协议对应的分组按序从目标eNB递送到UE。例如,所述技术可以用来按序递送PDCP SDU、IP分组等。
图6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进行按序数据递送的过程600的设计。过程600可以由目标基站例如目标eNB来执行。目标基站可以参与将UE从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例如,如图3或图4中所示(方框612)。方框612可以包括图3或图4中由目标基站针对切换而执行的任务或一些其它任务组。目标基站可以在从网关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方框614)。所述网关可以是SAE网关、GGSN、PDSN等。
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接收用于UE的转发的分组(方框616)。转发的分组可以是由网关发送到源基站且由源基站转发到目标基站的分组。目标基站还可以从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方框618)。新分组可以是由网关发送到目标基站但不发送到源基站的分组。转发的分组和新分组可以包括PDCP SDU、IP分组或一些其它类型的分组。
目标基站可以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的分组发送到UE(方框620)。目标基站可以在无需等待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转发的分组发送到UE,并且可以在定时器期满后将新分组发送到UE。在一个设计中,目标基站可以丢弃在定时器期满后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在另一设计中,如果没有新分组已经被发送到UE,则目标基站可以将在定时器期满后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UE。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接收结束标记分组,所述结束标记分组指示不再有分组要被转发到目标基站,例如,如图4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基站可以在接收到结束标记分组后终止定时器,并且可以在终止定时器后,将新分组发送到UE。
对于方框614,对于定时器,目标基站可以使用固定值。或者,对于定时器,目标基站可以基于(i)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接口上的负载,(ii)源基站和网关之间的第二接口上的负载,(iii)目标基站和网关之间的第三接口上的负载,(iv)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信息,(v)正在被发送到UE的数据的QoS简档,和/或(vi)其它信息,来确定可配置值。目标基站还可以基于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延迟,来动态地更新定时器的值,如等式(1)中所示。
目标基站可以发送第一消息,以发起将数据路径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并且可以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完成所述数据路径的切换。对于方框614,目标基站可以(i)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ii)在从网关接收到用于UE的第一个新分组后,(iii)在发生事件(i)和(ii)中较早发生的事件后,或者(iv)在发生某一其它事件后,启动定时器。第一消息可以包括切换完成消息,以及第二消息可以包括切换完成确认消息,如图3中所示。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第二消息可以包括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如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其它消息。
图7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进行按序数据递送的装置700的设计。装置700包括:用于参与将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模块712,用于在从网关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的模块714,用于从源基站接收用于UE的转发的分组的模块716,用于从网关接收用于UE的新分组的模块718,以及用于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UE的模块720。
图8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接收数据的过程800的设计。过程800可以由UE执行。在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所述UE可以从源基站接收分组(方框812)。UE可以执行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例如图3或图4中所示(方框814)。UE可以在切换之后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方框816)。目标基站可以在从网关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以及从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目标基站可以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UE。UE可以在定时器期满之前从目标基站接收转发的分组,以及在定时器期满之后从目标基站接收新分组。
图9示出了用于在切换期间接收数据的装置900的设计。装置900包括:用于在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从源基站接收分组的模块912,用于执行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模块914,以及用于在切换之后从目标基站接收分组的模块916,其中目标基站在从网关接收的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定时器期满之前从源基站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UE。
图7和图9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者上述的任何组合。
图10示出了目标eNB/基站122和UE 110的设计的方框图。在该设计中,eNB 122配备有T个天线1034a到1034t,以及UE 110配备有R个天线1052a到1052r,其中通常T≥1且R≥1。
在eNB 122处,发送(TX)数据处理器1020可以从数据源1012接收用于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TX数据处理器1020可以根据为每个UE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编码和调制方案,对用于该UE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以获得数据符号。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1030可以将用于所有UE的数据符号与导频符号复用在一起,并且对复用后的符号进行处理(例如,预编码),并将T个输出符号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1032a到1032t。每个调制器1032可以例如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对相应的输出符号流进行处理,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1032可以对输出采样流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到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1032a到10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T个天线1034a到1034t发送。
在UE 110处,天线1052a到1052r可以从eNB 12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1054a到1054r。每个解调器1054可以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整(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以获得采样,并且可以对所述采样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OFDM)以获得已接收符号。MIMO检测器1060可以对来自所有R个解调器1054a到1054r的已接收符号执行MIMO检测,并且提供已检测符号。接收(RX)数据处理器1070可以对已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并将用于UE 110的已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072。通常,由MIMO检测器1060和RX数据处理器1070进行的处理与由eNB 122处的TX MIMO处理器1030和TX数据处理器1020进行的处理互补。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10处,来自数据源1078的数据和信令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1080进行处理,由TX MIMO处理器1082进一步处理(如果适用的话),由调制器1054a到1054r进行调整,以及经由天线1052a到1052r发送。在eNB 122处,来自UE 110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1034接收,由解调器1032进行调整,由MIMO检测器1036进行检测,以及由RX数据处理器1038进行处理,以获得由UE 110发送的数据和信令。
控制器/处理器1040和1090可以分别指导eNB 122和UE 110处的操作。控制器/处理器1040可以实现或指导图6中的过程600和/或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控制器/处理器1090可以实现或指导图8中的过程800和/或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存储器1042和109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eNB 122和UE 11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044可以调度UE来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和/或上行链路传输,并且可以为被调度的UE提供资源分配。通信(Comm)单元1046可以支持与其他网络实体间的通信,例如,经由X2接口与源eNB 120通信,以及经由S1接口与SAE网关130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在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都是示例方法的一种示例。应该理解的是,基于设计偏好,在保持处于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之内的同时,可以重新排列所述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所附方法权利要求按照示例顺序提出了各种步骤要素,但是并非意味着要局限于所提出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技术中的任何技术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以上整个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学场或光粒子、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会明白,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例示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阐述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在各种例示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方面,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到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判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下述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被设计成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公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所述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替换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所述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所述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例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式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上述的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模块并且能够被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内容。针对本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内容并非意欲限制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实例和设计,而是要解释为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或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参与将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
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以及
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所述定时器的步骤包括:在从所述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后,启动所述定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以发起所述数据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以及
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完成所述数据路径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所述定时器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之后或者在从所述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之后,无论哪一个发生在前,则启动所述定时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切换完成消息,以及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切换完成确认(Ack)消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路径切换请求确认(Ack)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无需等待所述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以及
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丢弃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接收到的转发分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没有新分组已经被发送到所述UE,则发送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接收到的转发分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结束标记分组,所述结束标记分组指示不再有分组要转发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记分组后,终止所述定时器;以及
在终止所述定时器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接口上的负载,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二接口上的负载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三接口上的负载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定时器的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信息,确定所述定时器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延迟,动态地更新所述定时器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正在被发送到所述UE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简档,选择所述定时器的值,其中针对不同的QoS简档,对所述定时器使用不同的值;以及
将所述定时器设置为所选择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转发分组和来自所述网关的所述新分组包括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或互联网协议(IP)分组。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参与将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之后启动定时器,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以及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发送第一消息,以发起所述数据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完成所述数据路径的切换;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或者在从所述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后,启动所述定时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无需等待所述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以及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结束标记分组,所述结束标记分组指示不再有分组要转发到所述目标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记分组后,终止所述定时器;以及在终止所述定时器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接口上的负载、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二接口上的负载、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三接口上的负载、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信息、以及正在被发送到所述UE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简档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定时器的值。
2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参与将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模块;
用于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发送第一消息,以发起所述数据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模块;
用于接收指示完成所述数据路径切换的第二消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或者在从所述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后,启动所述定时器的模块。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无需等待所述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结束标记分组的模块,所述结束标记分组指示不再有分组要转发到所述目标基站;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记分组后,终止所述定时器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终止所述定时器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模块。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接口上的负载、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二接口上的负载、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三接口上的负载、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信息、以及正在被发送到所述UE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简档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定时器的值的模块。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参与将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后,启动定时器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代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发送第一消息,以发起所述数据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指示完成所述数据路径切换的第二消息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或者在从所述网关接收到用于所述UE的第一个新分组后,启动所述定时器的代码。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无需等待所述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代码。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结束标记分组的代码,所述结束标记分组指示不再有分组要转发到所述目标基站;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记分组后,终止所述定时器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终止所述定时器后,将所述新分组发送到所述UE的代码。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基于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接口上的负载、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二接口上的负载、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网关之间的第三接口上的负载、与其它UE的先前切换对应的最后转发的分组的信息、以及正在被发送到所述UE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简档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定时器的值的代码。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分组;
执行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以及
在所述切换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分组,所述目标基站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之后,启动定时器,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以及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所述目标基站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切换之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分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转发分组;以及
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新分组。
3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用户装置(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从所述源基站接收分组;
执行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以及
在所述切换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分组,
所述目标基站在从网关到所述UE的数据路径已经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之后启动定时器,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所述UE的转发分组,以及从所述网关接收用于所述UE的新分组,所述目标基站在任何新分组之前,将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的转发分组发送到所述UE。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前,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转发分组;以及在所述定时器期满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新分组。
CN200880101776A 2007-08-06 2008-08-0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Pending CN1017729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430007P 2007-08-06 2007-08-06
US60/954,300 2007-08-06
US12/185,939 US8594069B2 (en) 2007-08-06 2008-08-05 In-order data delivery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185,939 2008-08-05
PCT/US2008/072387 WO2009021074A1 (en) 2007-08-06 2008-08-06 In-order data delivery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975A true CN101772975A (zh) 2010-07-07

Family

ID=4007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1776A Pending CN101772975A (zh) 2007-08-06 2008-08-0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594069B2 (zh)
EP (1) EP2181558A1 (zh)
JP (1) JP2010536264A (zh)
KR (1) KR20100050546A (zh)
CN (1) CN101772975A (zh)
AU (1) AU2008283851A1 (zh)
BR (1) BRPI0815071A2 (zh)
CA (1) CA2693821A1 (zh)
MX (1) MX2010001452A (zh)
RU (1) RU2010108228A (zh)
TW (1) TW200915800A (zh)
WO (1) WO200902107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513A (zh) * 2013-10-29 2016-06-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CN108702671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小化切换时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83803A (zh) * 2016-11-04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194060A (zh) * 2019-12-19 2020-05-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20417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倒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7674A4 (en) * 2006-10-27 2012-11-28 Fujitsu Ltd HANDOVER PROCEDURE AND BASE STATION
JP4838181B2 (ja) * 2007-03-19 2011-12-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GB2448762B (en) * 2007-04-27 2009-09-30 Nec Corp Scheduliing inform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JP5414980B2 (ja) * 2007-08-28 2014-0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090109926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order delivery during handoff using a tim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KR20100130594A (ko) * 2008-02-08 2010-12-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통신방법 및 무선기지국
EP2283600B1 (en) 2008-05-30 2018-05-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notification of non-access stratum retransmission
US8169972B2 (en) * 2008-09-12 2012-05-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6539B (zh) * 2008-09-26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注册方法、室内基站和室内基站网关
KR101552303B1 (ko) * 2008-10-30 2015-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20100173636A1 (en) * 2009-01-06 2010-07-08 Mingshen Gao Method for improving frequency reuse utilizing synchronized downlink resources from adjacent cells
KR101521886B1 (ko) * 2009-01-23 2015-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티피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8867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跨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32010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行反传结束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8774B (zh) * 2009-10-30 2015-02-18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数据分组的递送通信至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KR20110101403A (ko) * 2010-03-08 2011-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패킷 포워딩 장치 및 방법
JP5052643B2 (ja) * 2010-04-21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9031039B2 (en) 2010-05-14 2015-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314690A1 (en) * 2010-05-14 2012-12-13 Jian X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27521B1 (ko) 2010-05-27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방법
WO2012033316A2 (ko) * 2010-09-09 2012-03-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기종 무선 네트워크간 네트워크 제어 단일 라디오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02488B1 (ko) * 2010-09-28 2017-02-0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US8902852B2 (en) * 2011-05-19 2014-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US20130107860A1 (en) * 2011-10-27 2013-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SERVICE INTERRUPTION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CALLS DUE TO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HANDOVER
US9596635B2 (en) * 2011-11-01 2017-03-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delay tolerant access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70700B2 (ja) * 2012-01-11 2016-03-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560882B2 (en) * 2012-06-08 2020-02-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EP2870795B1 (en) * 2012-07-06 2019-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ayed handover signalling in a mobile network
JP6163003B2 (ja) * 2013-05-09 2017-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4244349B (zh) * 2013-06-18 2021-06-15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US9369409B2 (en) * 2013-08-12 2016-06-14 Nec Corporation End-to-end hitless protection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KR102214074B1 (ko) * 2013-08-23 2021-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의 rat들에 동시에 접속된 단말의 링크 실패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JP6230859B2 (ja) * 2013-09-26 2017-11-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JP6337461B2 (ja) * 2013-12-17 2018-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内の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06105308B (zh) * 2014-03-20 2019-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5177846A1 (ja) * 2014-05-19 2015-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5180141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变更方法及装置
US20160182286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non-real-time data
EP3272146B1 (en) * 2015-03-20 2019-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specific cluster of access nodes for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access
WO2017089872A1 (en) * 2015-11-27 2017-06-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Handover with postponed path switch
US10524173B2 (en) * 2016-02-24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ar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8886733B (zh) * 2016-03-3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10995773B (zh) * 2016-05-24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8090230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0313195B (zh) * 2017-02-27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9196012A1 (en) * 2018-04-10 2019-10-17 Zte Corporation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1763B (fi) 1995-12-01 1998-08-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iirrettävän tiedon koostumuksen säilyttäminen tukiaseman vaihdon yhte ydessä
JP3529621B2 (ja) * 1997-05-12 2004-05-24 株式会社東芝 ルータ装置、データグラム転送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6907245B2 (en) * 2000-12-04 2005-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offset threshold for diversity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996057B2 (en) * 2001-10-05 2006-02-07 Adtran, Inc. Integrated RF loopback test apparatus for redundant data radio transceiver system
US7065359B2 (en) * 2001-10-09 2006-06-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3067914A1 (en) * 2002-02-08 2003-08-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relocation or anchoring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383292B1 (en) 2002-07-16 2005-06-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cket or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497524B1 (ko) * 2003-01-29 200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그 핸드오프 처리방법
JP2005012718A (ja) * 2003-06-23 2005-01-13 Hitachi Ltd 移動体ip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EP1507352B1 (en) * 2003-08-14 200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monitoring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s during soft handover
US7359353B2 (en) * 2004-04-21 2008-04-15 Motorola, Inc.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inter-PDSN dormant mode handoff
US7668141B2 (en) * 2004-07-06 2010-0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acket data lo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0678147B1 (ko) * 2005-01-05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rq 관련 타이머의제어 방법과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US7567535B2 (en) * 2005-03-07 2009-07-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link layer handoff
WO2007045280A1 (en) * 2005-10-17 2007-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a packet-switch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265643B1 (ko) * 2006-08-22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수행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790415B1 (ko) * 2006-09-27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 히스토리를 이용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WO2008105031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Fujitsu Limited クラス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ノード切り替え方法
JP4838181B2 (ja) 2007-03-19 2011-12-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056851B2 (ja) * 2007-07-27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2651892B (zh) * 2007-09-29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1切换的下行及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513A (zh) * 2013-10-29 2016-06-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CN108702671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小化切换时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US11432212B2 (en) 2016-02-19 2022-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terruption time of data transfer on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983803A (zh) * 2016-11-04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983803B (zh) * 2016-11-04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986557B2 (en) 2016-11-04 2021-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end marker, device, and system
US11818645B2 (en) 2016-11-04 2023-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end marker, device and system
CN111194060A (zh) * 2019-12-19 2020-05-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20417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倒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81558A1 (en) 2010-05-05
US8594069B2 (en) 2013-11-26
WO2009021074A1 (en) 2009-02-12
RU2010108228A (ru) 2011-09-20
KR20100050546A (ko) 2010-05-13
CA2693821A1 (en) 2009-02-12
TW200915800A (en) 2009-04-01
BRPI0815071A2 (pt) 2015-02-10
JP2010536264A (ja) 2010-11-25
AU2008283851A1 (en) 2009-02-12
US20090061876A1 (en) 2009-03-05
MX2010001452A (es)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97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AU753060B2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CN101755472B (zh) 用于在切换期间按序递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EP3413617B1 (en) Transmitting pdcp status report
RU2434337C1 (ru)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татус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приемник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1447855B (zh)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移动接收窗口的方法
KR100722312B1 (ko) 데이터 통신에서 폴링 요구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52927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GPRS network
US200702916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EP13723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header compression
CN10177948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对数据的第二层隧道处理
CN101151932B (zh) 用于发送/接收mbms传输块的方法和装置
JP4653163B2 (ja) ハンドオーバ中における複製パケットの特定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EP2081409A2 (en) A mobile node, a method for handover and a computer program
JP2003283596A (ja) 高速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マーを利用した交錯状況回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153023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中のデータ損失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170060B2 (en) Method of discarding data blo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24591B2 (ja) Ranにおける連続するデータユニットの表示の方法
US802730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elay for TCP/IP communi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552816B (en) Radio access networks
RU2449504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упорядоченной доставки пакетов данных при передаче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