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4513A -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 Google Patents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4513A
CN105684513A CN201480058830.8A CN201480058830A CN105684513A CN 105684513 A CN105684513 A CN 105684513A CN 201480058830 A CN201480058830 A CN 201480058830A CN 105684513 A CN105684513 A CN 105684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ell
signal quality
honeycomb district
source honeycomb
receiv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88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杨
T·金
G·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84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4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5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involving beams of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TD-SCDMA通信中的接力切换中,用户装备(UE)可利用接收分集配置中的多个接收机来减少接力切换期间的掉话。在上行链路切换后,UE可将第一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同时维持第二接收机被调谐至源蜂窝小区。如果UE测量到比源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更高的目标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则该UE将第二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并完成切换。如果UE测量到比目标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更高的源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则该UE可将第一接收机和UL切换回源蜂窝小区并终止切换。由此,UE可避免切换至具有较差信号质量的目标蜂窝小区。

Description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背景技术
领域
本公开的诸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避免TD-SCDMA网络中的接力切换期间的掉话。
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服务。通常为多址网络的此类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网络的一个示例是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的无线电接入网(RAN),UMTS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后继者的UMTS目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例如,中国正推行TD-SCDMA作为以其现有GSM基础设施作为核心网的UTRAN架构中的底层空中接口。UMTS也支持增强3G数据通信协议(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其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递速度与容量。HSPA是两种移动电话协议即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的集合,其扩展并改善了现有宽带协议的性能。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研究和开发持续推进UMTS技术以便不仅满足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而且提高并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概述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该方法还包括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的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的装置。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的装置。该设备还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装置。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程序代码。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至该存储器的(诸)处理器。(诸)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诸)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诸)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诸)处理器还被进一步配置成将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
这已较宽泛地勾勒出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便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被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领会,本公开可容易地被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施与本公开相同的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这样的等效构造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教导。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特性的新颖特征在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两方面连同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在结合附图来考虑以下描述时将被更好地理解。然而,要清楚理解的是,提供每一幅附图均仅用于解说和描述目的,且无意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的定义。
附图简述
在结合附图理解下面阐述的详细描述时,本公开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始终作相应标识。
图1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中B节点与UE处于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4解说网络覆盖区域的示例。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接力切换的呼叫流。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改进的接力切换的方法。
图7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的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避免此类概念。
现在转向图1,示出了解说电信系统100的示例的框图。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跨种类繁多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公开在图1中解说的诸方面是参照采用TD-SCDMA标准的UMTS系统来给出的。在这一示例中,UMTS系统包括(无线电接入网)RAN102(例如,UTRAN),其提供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和/或其他服务等的各种无线服务。RAN102可被划分成数个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诸如RNS107),每个RNS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诸如RNC106)来控制。出于清楚起见,仅示出RNC106和RNS107;然而,除RNC106和RNS107之外,RAN102还可包括任何数目个RNC和RNS。RNC106是尤其负责指派、重配置和释放RNS107内的无线电资源的装置。RNC106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或类似物)使用任何适合的传输网络来互连至RAN102中的其他RNC(未示出)。
由RNS107覆盖的地理区域可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小区,其中无线电收发机装置服务每个蜂窝小区。无线电收发机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B节点,但是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BS)、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出于清楚起见,示出了两个B节点108;然而,RNS107可包括任何数目个无线B节点。B节点108为任何数目个移动装置提供至核心网1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移动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用户装备(UE),但是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出于解说目的,示出三个UE110与B节点108处于通信。亦被称为前向链路的下行链路(DL)是指从B节点至UE的通信链路,而亦被称为反向链路的上行链路(UL)是指从UE至B节点的通信链路。
如图所示,核心网104包括GSM核心网。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在RAN、或其他合适的接入网中实现,以向UE提供对GSM网络之外的类型的核心网的接入。
在这一示例中,核心网104用移动交换中心(MSC)112和网关MSC(GMSC)114来支持电路交换服务。一个或多个RNC(诸如,RNC106)可被连接至MSC112。MSC112是控制呼叫建立、呼叫路由、以及UE移动性功能的装置。MSC112还包括访客位置寄存器(VLR)(未示出),该VLR在UE处于MSC112的覆盖区域中期间包含与订户有关的信息。GMSC114提供通过MSC112的网关,以供UE接入电路交换网116。GMSC114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未示出),该HLR包含订户数据,诸如反映特定用户已订阅的服务的详情的数据。HLR还与包含因订户而异的认证数据的认证中心(AuC)相关联。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114查询HLR以确定该UE的位置并将该呼叫转发给服务该位置的特定MSC。
核心网104还用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18以及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20来支持分组-数据服务。代表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的GPRS被设计成以比标准GSM电路交换数据服务可用的那些速度更高的速度来提供分组数据服务。GGSN120为RAN102提供对基于分组的网络1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122可以是因特网、专有数据网、或其他某种合适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120的首要功能在于向UE1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通性。数据分组通过SGSN118在GGSN120与UE110之间传递,该SGSN1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执行与MSC1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执行的功能根本上相同的功能。
UMTS空中接口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扩频DS-CDMA将用户数据通过乘以具有称为码片的伪随机比特的序列来扩展到宽得多的带宽之上。TD-SCDMA标准基于此类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且另外要求时分双工(TDD),而非如在众多频分双工(FDD)模式的UMTS/W-CDMA系统中所用的FDD。TDD对B节点108与UE1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两者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但是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划分在载波的不同时隙中。
图2示出了TD-SCDMA载波的帧结构200。如所解说的,TD-SCDMA载波具有长度为10ms的帧202。TD-SCDMA中的码片率为1.28Mcps。帧202具有两个5ms的子帧204,并且每个子帧204包括七个时隙TS0到TS6。第一时隙TS0通常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通信,而第二时隙TS1通常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通信。其余时隙TS2到TS6或可被用于上行链路或可被用于下行链路,这允许或在上行链路方向或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在有较高数据传输时间的时间期间有更大的灵活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206、保护期(GP)208、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210(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PCH))位于TS0与TS1之间。每个时隙TS0-TS6可允许复用在最多16个码道上的数据传输。码道上的数据传输包括由中置码214(其长度为144个码片)分开的两个数据部分212(其各自长度为352个码片)并且继以保护期(GP)216(其长度为16个码片)。中置码214可被用于诸如信道估计之类的特征,而保护期216可被用于避免突发间干扰。一些层1控制信息也在数据部分传送,其包括同步偏移(SS)位218。同步偏移位218仅出现在数据部分的第二部分中。紧跟在中置码之后的同步偏移位218可指示三种情形:在上载传送定时中减小偏移、增大偏移、或什么都不做。SS比特218的位置在上行链路通信中通常不使用。
图3是RAN300中B节点310与UE350处于通信的框图,其中RAN300可以是图1中的RAN102,B节点310可以是图1中的B节点108,而UE350可以是图1中的UE110。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发射处理器3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31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控制信号。发射处理器320为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发射处理器320可提供用于检错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促成前向纠错(FEC)的编码和交织、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及诸如此类)向信号星座的映射、用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进行的扩展、以及与加扰码的相乘以产生一系列码元。来自信道处理器344的信道估计可被控制器/处理器340用来为发射处理器320确定编码、调制、扩展和/或加扰方案。可从由UE350传送的参考信号或从来自UE350的中置码214(图2)中所包含的反馈来推导这些信道估计。由发射处理器320生成的码元被提供给发射帧处理器330以创建帧结构。发射帧处理器330通过将码元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中置码214(图2)复用来创建这一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332,该发射机332提供各种信号调理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其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智能天线334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智能天线334可用波束转向双向自适应天线阵列或其他类似的波束技术来实现。
在UE350处,接收机354通过天线352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354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60,该接收帧处理器360解析每个帧,并将中置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9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70。接收处理器370随后执行由B节点310中的发射处理器320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更具体而言,接收处理器370解扰并解扩展这些码元,并且随后基于调制方案确定B节点310最有可能发射了的信号星座点。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处理器394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随后校验CRC码以确定这些帧是否已被成功解码。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随后将被提供给数据阱372,其代表在UE350中运行的应用和/或各种用户接口(例如,显示器)。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控制信号将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90。当帧未被接收机处理器370成功解码时,控制器/处理器390还可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在上行链路中,来自数据源378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发射处理器380。数据源378可代表在UE350中运行的应用和各种用户接口(例如,键盘)。类似于结合B节点310所作的下行链路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发射处理器380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CRC码、用以促成FEC的编码和交织、向信号星座的映射、用OVSF进行的扩展、以及加扰以产生一系列码元。由信道处理器394从由B节点310传送的参考信号或者从由B节点310传送的中置码中包含的反馈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被用于选择恰适的编码、调制、扩展和/或加扰方案。由发射处理器380产生的码元将被提供给发射帧处理器382以创建帧结构。发射帧处理器382通过将码元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中置码214(图2)复用来创建这一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356,发射机356提供各种信号调理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这些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35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在B节点310处以与结合UE3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上行链路传输。接收机335通过天线334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335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36,该接收帧处理器336解析每个帧,并将中置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44并且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38。接收处理器338执行由UE350中的发射处理器380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可随后被分别提供给数据阱339和控制器/处理器。如果接收处理器解码其中一些帧不成功,则控制器/处理器340还可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被用于分别指导B节点310和UE350处的操作。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稳压、功率管理和其他控制功能。存储器342和392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分别存储供B节点310和UE350用的数据和软件。例如,UE350的存储器392可存储接力切换模块391,该模块在由控制器/处理器390执行时将UE350配置成在接力切换期间将一个接收机切换至目标B节点,同时维持不同接收机与源B节点在一起。B节点310处的调度器/处理器346可被用于向UE分配资源,以及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
网络中的一些基站可以仅覆盖地理区域的一部分。图4解说了如由个体基站所表示的网络(诸如TD-SCDMA网络)的覆盖。地理区域400可包括多个TD-SCDMA基站(由塔402a、402b和402c解说),每个TD-SCDMA基站分别服务它们自己各自相应的地理位置(由地理蜂窝小区404a、404b和404c解说)。用户装备(UE)406可从一个蜂窝小区(诸如蜂窝小区404a)移至另一蜂窝小区(诸如蜂窝小区404b)。UE406的移动可指定切换或蜂窝小区重选。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的一个特征是被广泛地部署在特定网络中的接力切换。对于接力切换,在从源B节点接收到切换命令之际,UE首先将其上行链路(UL)通信从源B节点切换至目标B节点。UE还向目标B节点发送能帮助该目标B节点捕获上行链路并基于上行链路测量来构建下行链路(DL)波束成形的特殊突发。DL波束成形将有助于从目标B节点到UE的通信。一旦UL通信已被切换,UE就将其DL通信切换至目标B节点。
在UL切换和DL切换之间的转变时段期间,UE从源蜂窝小区接收下行链路通信并向目标蜂窝小区发送上行链路通信。为了管理该转变时段,切换定时器在UL通信切换之际开始。如当前在TD-SCDMA规范中指示的,该切换定时器(也被称为固定下行链路接力切换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切换定时器)是80ms长。在该切换定时器期满后(即,在80ms后),UE将下行链路通信切换至目标蜂窝小区。按照特定规范,在转变时段期间,网络在向UE发送切换命令之后向源和目标蜂窝小区两者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由于切换命令可能花费某一时间来到达UE,因此将给UE的数据发送到源和目标B节点两者使得该数据更有可能行进到UE,而不管UE处在其切换规程中的何处。在网络接收到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规程完成的指示后,网络进而将给UE的下行链路数据仅发送到目标蜂窝小区。然而,如果网络从源蜂窝小区接收到切换失败指示,则网络进而将给UE的下行链路数据仅发送到源蜂窝小区,因为UE从未完成切换规程并且出于网络的目的而已回退至源蜂窝小区。
TD-SCDMA切换触发基于源和目标蜂窝小区的主频率主共用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收到信号码功率(RSCP)测量。PCCPCHRSCP主要由路径损耗(即,B节点与UE之间的距离)决定。在切换期间,UE实际上可切换至目标蜂窝小区的任何工作频率。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可以是目标蜂窝小区的主频率,但可以不一定是主频率,并且可以不一定考虑特定频率的话务时隙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该行为可导致UE在分配给目标蜂窝小区工作频率的话务时隙具有强干扰时执行到该目标蜂窝小区工作频率的接力切换。在切换转变期间,在没有用于适配射频(RF)变化的闭环功率控制和定时控制的情况下,数据分组可能在转变期间丢失。如果UE尝试切换至具有较差性能的目标频率,则可导致切换失败和/或掉话。
为了解决该问题并且为了减少掉话数,提议了一种用于将UE接收机分集纳入改进的接力切换的新方案。接收机分集是在UE具有不止一个接收机并因此能够同时不同地调谐每一接收机时。该新提议在以下讨论。
UE接收包括激活时间的切换命令以开始接力切换。当到达该激活时间时,UE通过开始UL切换来开始接力切换。UE然后继续如下进行DL切换。UE将该UE的第一接收机切换至目标蜂窝小区,同时维持该UE的第二接收机连接到源蜂窝小区。UE然后将目标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如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与源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如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确定)进行比较。信号质量可以按SNR、SINR、RSCP或其它度量来测量。如果目标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源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则UE将其第二接收机切换到目标蜂窝小区或以其他方式与源蜂窝小区断开连接。该比较以及对第二接收机的切换可以在不管切换定时器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如果UE在切换定时器期满之前完成其比较和转变,则该UE可提早完成接力切换。类似地,如果UE在切换定时器之前尚未完成该比较和转变,则该UE可较晚完成接力切换。如果信号质量比较导致第二接收机(仍然连接到源蜂窝小区)具有比第一接收机(连接到目标蜂窝小区)更好的信号质量,则UE可将其第一接收机切换回源蜂窝小区以及将其UL通信(即,其发射机)切换回源蜂窝小区并向网络发送切换失败指示。由此,如果UE切换到具有较差性能的目标信号,则代替继续切换规程并冒着切换失败/掉话的风险,该UE将取消切换规程,向网络指示切换失败,并将其通信回退到源蜂窝小区,由此潜在地降低掉话的可能性。
如果数据呼叫中涉及UE,则在接力切换期间可缓冲常规数据并且改为在接力切换期间传送特殊突发(SB),而不是发送常规数据。普通数据的通信只在切换过程完成(导致与目标蜂窝小区的良好连接或者与源蜂窝小区的继续通信)之际继续。以此方式,可以在接力切换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情况下避免数据丢失。
图5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呼叫流。UE350在与源B节点504的连接模式中开始呼叫。在该呼叫期间,RNC106发起通过源B节点504向UE350发送测量控制消息510。响应于测量控制消息510,UE测量相邻的潜在目标蜂窝小区并在测量报告512中向源B节点报告这些测量,该测量报告512被发送到RNC106。基于UE所获取的测量,RNC然后确定目标B节点502应当是UE在切换期间的目标蜂窝小区。RNC和目标B节点502然后执行无线电链路建立交换514。RNC然后发起通过源B节点504向UE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即,切换)消息516。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B节点的身份以及激活时间。
在到达激活时间之际,UE350开始接力切换。UE350首先将其UL切换成连接到目标B节点502,如在线518中指示的。UE350然后将第一接收机切换至目标B节点502并且测量从该目标接收到的信号,如在线520a中指示的。同时,UE350维持第二接收机与源B节点504在一起并测量从该源接收到的信号,如在线520b中指示的。
如果在UE350处从目标B节点502接收到的信号具有比在UE350处从源B节点504接收到的信号更好的质量,则UE350将第二接收机切换至目标B节点502并通过目标B节点502向RNC106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即,切换)完成消息。RNC和源B节点504然后针对UE350的通信完成无线电链路删除交换526,由此完成该切换。
如果在UE350处从目标B节点502接收到的信号具有比在UE350处从源B节点504接收到的信号更差的质量,则UE350将其上行链路切换回源B节点504,如在线530中指示的。UE350还将接收机1切换回源B节点504,如在线532中指示的。UE然后通过源B节点504向RNC106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消息534。RNC106和目标B节点502然后针对UE350的通信完成无线电链路删除交换536,由此终止该切换。
图6示出了可由UE110/350的控制器/处理器390在接力切换期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600的示例。UE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如在框602中示出的。UE还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如在框604中示出的。UE还将第一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如在框606中示出的。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可以与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相同或不同。UE然后将由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由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如在框608中示出的。
图7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714的装置7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处理系统7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7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714的具体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总线7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724将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722、模块702-708、以及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26表示)。总线7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该装置包括耦合至收发机730的处理系统714。收发机730被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720。收发机730使得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处理系统714包括耦合至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26的处理器722。处理器722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26上的软件。软件在由处理器722执行时使处理系统714执行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726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722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处理系统714包括用于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的接收模块702。处理系统714包括用于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的执行模块704。处理系统714包括用于将第一接收机调谐至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接收机具有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的调谐模块706。处理系统714包括用于将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块708。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722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2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722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处理系统614可以是UE110的组件,并且可以包括存储器392、和/或控制器/处理器390。
在一种配置中,一种设备(诸如UE110/350)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该设备包括用于接收的装置。在一个方面,接收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该接收装置的天线352、接收机354、信道处理器394、接收帧处理器360、接收处理器370、控制器/处理器390、存储器392、接力切换模块391、接收模块702、和/或处理系统714。
UE还被配置成包括用于执行切换的装置。在一个方面,该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该装置的天线352、接收机354、发射机356、控制器/处理器390、存储器392、接力切换模块391、执行模块704和/或处理系统714。在一个方面,这些装置具有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设备。
UE还被配置成包括用于调谐的装置。在一个方面,调谐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该调谐装置的天线352、接收机354、接收帧处理器360、接收处理器370、控制器/处理器390、存储器392、接力切换模块391、调谐模块706、和/或处理系统714。在一个方面,这些装置具有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设备。
UE还被配置成包括用于比较的装置。在一个方面,比较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该比较装置的控制器/处理器390、存储器392、接力切换模块391、比较模块708和/或处理系统714。在一个方面,这些装置具有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设备。
已一般参照LTE并尤其参照TD-SCDMA系统给出了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那样,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种方面可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作为示例,各种方面可扩展到其他UMTS系统,诸如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扩展到采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高级LTE(LTE-A)(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CDMA2000、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合适的系统。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已结合各种装置和方法描述了若干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此类处理器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在系统上的整体设计约束。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处理器的任何部分、或处理器的任何组合可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配置成执行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他合适的处理组件来实现。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处理器的任何部分、或处理器的任何组合的功能性可用由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或其他合适的平台执行的软件来实现。
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存储器,诸如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碟(CD)、数字多用碟(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记忆卡、记忆棒、钥匙型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式P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寄存器、或可移动盘。尽管在贯穿本公开给出的各种方面中将存储器示为与处理器分开,但存储器可在处理器内部(例如,高速缓存或寄存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性。
应该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权利要求的任何要素都不应当在35U.S.C.§112第六款的规定下来解释,除非该要素是使用措辞“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情形中该要素是使用措辞“用于……的步骤”来叙述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
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所述源蜂窝小区到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
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以及
将所述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第一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第二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来完成所述接力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切换在与接力切换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切换时间不同的时间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主频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主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第二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发射机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并将所述第一接收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来中止所述接力切换并停留在所述源蜂窝小区上。
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的装置;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所述源蜂窝小区到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的装置;
用于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一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第二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来完成所述接力切换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二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发射机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并将所述第一接收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来中止所述接力切换并停留在所述源蜂窝小区上的装置。
11.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的程序代码;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所述源蜂窝小区到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的程序代码;
用于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的程序代码;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的程序代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一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第二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来完成所述接力切换的程序代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第二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发射机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并将所述第一接收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来中止所述接力切换并停留在所述源蜂窝小区上的程序代码。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耦合至所述存储器并被配置成:
接收执行从源蜂窝小区到目标蜂窝小区的接力切换的命令;
执行上行链路通信从所述源蜂窝小区到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切换;
将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同时维持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具有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以及
将所述第一接收机测得的第一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接收机测得的第二信号质量进行比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在第一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接收机信号质量时将所述第二接收机调谐至所述目标蜂窝小区来完成所述接力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切换在与接力切换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切换时间不同的时间完成。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主频率。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主频率。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的工作频率。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在第二预定义时间历时期间通过在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时将发射机从所述目标蜂窝小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并将所述第一接收机调谐至所述源蜂窝小区来中止所述接力切换并停留在所述源蜂窝小区上。
CN201480058830.8A 2013-10-29 2014-10-21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Pending CN1056845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66,618 US20150117399A1 (en) 2013-10-29 2013-10-29 Baton handover with receive diversity in td-scdma
US14/066,618 2013-10-29
PCT/US2014/061625 WO2015065774A1 (en) 2013-10-29 2014-10-21 Baton handover with receive diversity in td-scdm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4513A true CN105684513A (zh) 2016-06-15

Family

ID=5186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8830.8A Pending CN105684513A (zh) 2013-10-29 2014-10-21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17399A1 (zh)
CN (1) CN105684513A (zh)
WO (1) WO20150657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28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4391275A (zh) * 2019-09-16 2022-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送/接收点先建后断切换
CN114930909A (zh) * 2019-12-23 2022-08-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l1/l2中心式蜂窝小区间移动性的带宽部分/频率位置限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80181B1 (en) * 2015-03-31 2019-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10524186B2 (en) * 2015-05-20 2019-12-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dir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332201B (zh) 2015-07-07 2021-04-20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热点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085206B2 (en) * 2016-03-08 2018-09-25 Wipro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mization of cell selection in TD-SCDMA networks
CN108632926B (zh) * 2017-03-2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GB2575028A (en) * 2018-06-21 2020-01-01 Thales Holdings Uk P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cellular handover
US11032750B2 (en) 2018-07-10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ke-before-break (MBB) handover failure
US11006342B2 (en) 2018-11-12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22531419A (ja) * 2019-05-03 2022-07-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管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3676963B (zh) * 2020-05-14 2023-03-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11658755B2 (en) 2021-03-05 2023-05-23 Perspecta Labs In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ulti-antenna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7070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772975A (zh) * 2007-08-06 2010-07-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CN102090103A (zh) * 2009-09-22 2011-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接力移交期间退回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9726A (zh) * 2010-02-26 2011-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先接后断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1461B1 (fr) * 1994-06-16 1996-09-06 France Telecom Signal formé d'une pluralité de fréquences porteuses orthogonales organisé de façon à simplifier la réception d'un des signaux source le composant, procédé d'émission et récepteur correspondants.
US6885866B1 (en) * 1998-06-26 2005-04-26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method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with two frequency bands
US6681112B1 (en) * 2002-04-29 2004-01-20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s of user equipment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651447B1 (ko) * 2004-04-14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안테나들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재 선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06101B1 (ko) * 2004-07-01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64398B2 (en) * 2005-04-08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interfrequency handoff in a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system
CN100463560C (zh) * 2005-06-06 2009-02-1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小区切换方法
CN101822092B (zh) * 2007-10-09 2015-05-27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蜂窝无线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的方法
US20090197606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High-speed serving cell change
US8218422B2 (en) * 2008-06-03 2012-07-1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Coordinated linear beamforming in downlink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US8358624B1 (en) * 2008-11-13 2013-01-22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Bidirectional uplink/downlink handoff
US20110287798A1 (en) * 2009-01-30 2011-11-24 Hitachi, Lt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99243B (zh) * 2009-12-17 2017-09-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的明确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03722A1 (zh) * 2010-02-26 2011-09-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跨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9049630B2 (en) * 2010-04-01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baton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TD-S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340661B2 (en) * 2010-07-02 2012-12-25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Low-cost multimode GSM monitoring from TD-SCDMA
US8548104B2 (en) * 2010-11-23 2013-10-01 Siano Mobile Silicon Ltd. Receiver with configurable clock frequencies
US8565756B2 (en) * 2011-01-07 2013-10-22 Apple Inc. Control of measurement messaging in a mobile device
US8811341B2 (en) * 2011-08-12 2014-08-19 Blackberry Limited Releasing time domain measurement restrictions
US8884592B2 (en) * 2011-08-26 2014-11-11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lock loop for hysteretic switching regulators
US8666012B2 (en) * 2011-10-20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Operating a frequency synthesizer
US9819442B2 (en) * 2012-03-16 2017-11-1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Internal interference signaling
US10142007B2 (en) * 2012-07-19 2018-11-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975A (zh) * 2007-08-06 2010-07-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的按序数据递送
WO2009097070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090103A (zh) * 2009-09-22 2011-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接力移交期间退回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9726A (zh) * 2010-02-26 2011-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先接后断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28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820282B (zh) * 2016-09-12 2020-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4391275A (zh) * 2019-09-16 2022-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送/接收点先建后断切换
CN114930909A (zh) * 2019-12-23 2022-08-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l1/l2中心式蜂窝小区间移动性的带宽部分/频率位置限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17399A1 (en) 2015-04-30
WO2015065774A1 (en)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4513A (zh) Td-scdma中使用接收分集的接力切换
CN103650359B (zh) Td-scdma蜂窝小区搜索中的快速定时捕获
CN102106172B (zh) 用于在td-scdma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47893B (zh) 从tdd-lte系统到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
CN102547829B (zh) 在td-scdma系统中调度tdd-lte测量
CN102090103B (zh) 用于在接力移交期间退回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09162A (zh) 蜂窝小区_fach(前向接入信道)和蜂窝小区_dch(专用信道)状态背景中的测量调度
CN104956741A (zh) 用于减少呼叫掉话的上行链路定时控制
CN104396315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中的电量知晓测量
CN104798401B (zh) 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rat)测量
CN102273261A (zh) 促进多载波td-s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力切换
CN104813717A (zh) 用于改进用户装备(ue)电池性能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rat)测量
CN107113672A (zh) 具有多个接收机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
CN104782198A (zh) 双接收寻呼监视规程
CN105075329A (zh) 用于避免强干扰的测量报告
CN104584631B (zh) 智能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报告
CN105009627A (zh) 减小驻定ue的测量的频度
CN104509204A (zh) 在多sim设备中接收多个语音呼叫
CN104756547A (zh) 用于rat间测量的语音空闲时间段的分配
CN102204343B (zh) 使用td-scdma连续时间段来有助于td-scdma到gsm的无线切换
CN102150382A (zh) 用于放宽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rf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5332A (zh) Td-sdcma中基站身份码规程的提前终止
CN104782177A (zh) Td-scdma中的irat测量报告方法
CN104813706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伪快速返回的适应性频率列表
CN102204341B (zh) 用于促成压缩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