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8713B - 吸引导管 - Google Patents

吸引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8713B
CN102908713B CN201210265196.8A CN201210265196A CN102908713B CN 102908713 B CN102908713 B CN 102908713B CN 201210265196 A CN201210265196 A CN 201210265196A CN 102908713 B CN102908713 B CN 102908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tube chamber
position side
amphi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5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8713A (zh
Inventor
嘉手苅博
日和秀人
长岛义昭
井泽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m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08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8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8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8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的降低且抑制吸引性能的降低的吸引导管。吸引导管具备导管本体(11)和套管。导管本体(11)具备:具有用于吸引异物的吸引管腔(17)的吸引管(14);具有供导丝穿过的导丝管腔(18)的导丝管(15)。另外,导管本体(11)具备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在远位侧管(51)中,分隔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的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突出设置,在近位侧管(52)中,上述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Description

吸引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除去血管内的血栓等体内异物的吸引导管。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用于吸引除去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栓等体内异物的吸引导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吸引导管具备在内部具有用于吸引异物的吸引管腔的吸引管。使用这种吸引导管,在例如吸引血管内的血栓时,首先治疗行为者将吸引导管向血管内插入并使其移动,从而使形成在吸引管的远位端的吸引口到达存在血栓的治疗对象部位。然后,使用安装在吸引管的近位端的吸引工具使吸引管腔成为负压,由此经由该管腔吸引除去血栓。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吸引导管输送到体内的治疗对象部位时,吸引导管沿着预先插入体内的导丝输送。具体而言,在吸引导管上除了设置有吸引管以外还设置有在内部具有导丝管腔的导丝管,以导丝穿过该导丝管腔的状态将该导管输送到治疗对象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导丝管设置成例如与吸引管的外周侧接合。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2946号公报
但是,在导丝管配置于吸引管的外周侧的上述的吸引导管中,由于吸引管和导丝管沿着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在吸引导管中该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变大,该导管向体内的插入性可能降低。尤其是在导丝管延伸至吸引管的远位端侧的情况下,上述排列方向的宽度尺寸在吸引导管的远位端侧变大,可能使插入性明显降低。
因此,作为应对该问题的对策,考虑在吸引管的吸引管腔内配设导丝管,由此来抑制吸引导管的插入性的降低。然而,此时,由于吸引管腔的通路面积因导丝管而缩小,因此吸引性能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的降低且抑制吸引性能的降低的吸引导管。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发明的吸引导管具备导管用管,该导管用管具有用于吸引异物的吸引管腔和供导丝穿过的导丝管腔,所述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用管的轴线方向上的包括远位端部的远位部分和比远位部分靠近位侧的近位部分中的所述远位部分,分隔所述吸引管腔和所述导丝管腔的管腔隔壁部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设置,在所述近位部分,所述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发明,在导管用管的远位部分,由于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设置,因此与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吸引管腔和导丝管腔排列的排列方向上的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即最大宽度尺寸。由此,能够抑制导管用管的向体内的插入性的降低。相对于此,在导管用管的近位部分,由于管腔隔壁部未朝向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因此不会因管腔隔壁部缩小吸引管腔的开口面积。所以吸引性能的降低得以抑制。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能的降低且能够抑制吸引性能的降低。
另外,在吸引导管中比较远位部分和近位部分时,在远位部分对向体内的插入性的要求较高,相对于此,在近位部分并不像远位部分那样要求插入性。因此,在上述的结构中,着眼于这一点,在所述近位部分形成为满足对吸引性能的要求。由此,能够同时满足向体内的插入性和吸引性能这样相反的要求。
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第二发明的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用管中,在所述近位部分通过在包围所述吸引管腔的周壁部埋设加强体而形成有加强层,在所述远位部分未在所述周壁部形成所述加强层,在所述近位部分,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设置所述导丝管腔。
在吸引导管中,在导管用管的近位部分为了提高该管的刚性而形成有加强层,该加强层通过在周壁部埋设加强体而构成,另一方面,在远位部分,为了确保该管的柔软性在周壁部未形成有所述加强层。在所述结构中,在近位部分的周壁部埋设有加强体,因此可以认为形成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结构是困难的。针对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在近位部分的加强层的外侧配置导丝管腔,而在不具有加强层的远位部分形成使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对于具有加强层的导管用管也能够适当地发挥上述第一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第三发明的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用管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即横截面中,在使所述吸引管腔和所述导丝管腔排列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为W1、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为W2时,所述远位部分的尺寸比W1/W2比所述近位部分的尺寸比W1/W2小。
另外,在导管用管的横截面中正交的两个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1及W2不同的情况下,即在该横截面呈椭圆形状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导管用管的弯曲性在对该管作用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弯曲力的情况下和在作用有朝向第二方向的弯曲力的情况下不同。这从导管用管的向体内的插入性的观点考虑不优选。尤其是,若在成为导管用管向体内的插入部位的远位部分产生所述弯曲性的不同时,该管的插入性可能很大程度降低。因此,在本发明中,鉴于这一点,对于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的尺寸比W1/W2,将远位部分形成得比近位部分小,由此使导管用管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在远位部分比近位部分接近正圆的形状。此时,对于具有吸引管腔和导丝管腔这两个腔管的导管用管而言能够提高向体内的插入性。
另外,例如在将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W2形成为在近位部分和远位部分为同一尺寸的情况下,对于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W1、换言之即该管的最大宽度尺寸,形成为远位部分比近位部分小。此时,在导管用管的向体内的插入性方面可以说是优选的结构。
在第一至第三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第四发明的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用管具有局部埋设在包围所述吸引管腔的周壁部而形成的导丝管,通过该导丝管的内腔形成所述导丝管腔,在所述远位部分,所述导丝管向所述吸引管腔的内侧突出,在所述近位部分,所述导丝管未向所述吸引管腔的内侧突出。
根据本发明,由于导丝管至少一部分埋设在包围吸引管腔的周壁部,因此与导丝管在未埋设于周壁部的状态下配置在吸引管腔内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导丝管相对于周壁部的接合强度。由此,即使在导丝穿过导丝管时对导丝管施加了过大的负载,也能够抑制该管从周壁部剥落这种不良情况的产生。
在第一至第四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第五发明的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用管构成为包括所述管腔隔壁部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设置的远位侧管、和所述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近位侧管,所述远位侧管和所述近位侧管以所述远位侧管的近位端部和所述近位侧管的远位端部接合的状态相互热熔敷。
在上述的导管用管中,管腔隔壁部在其远位部分向吸引管腔突出,而管腔隔壁部在近位部分不突出地设置,因此管的结构在远位部分和近位部分不同。通过满足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在进行导管用管的制造时,能够分别地先制造构成远位部分的远位侧管而再制造构成近位部分的近位侧管,然后通过热熔敷接合远位侧管和近位侧管,从而能够制造导管用管。因此,能够适当地制造出管结构在近位部分和远位部分不同的上述的导管用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吸引导管的结构的简要整体侧视图。
图2(a)是表示导管本体的结构的纵向截面图,(b)是表示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导管本体的结构的横向截面图,(a)表示图2(a)的A-A线截面,(b)表示B-B线截面,(c)表示C-C线截面,(d)表示D-D线截面。
图4是用于说明吸引导管的制造顺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导管本体的横向截面图。
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导管本体的横向截面图。
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导管本体的横向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吸引导管
11...导管本体
14...吸引管
15...导丝管
17...吸引管腔
18...导丝管腔
21...近位侧吸引管
22...远位侧吸引管
41...近位侧引导管
42...远位侧引导管
51...远位侧管
52...近位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得到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于吸引血栓的吸引导管具体化。图1是表示吸引导管的结构的简要整体侧视图。
如图1所示,吸引导管10形成为具有1m~2m的长度尺寸,其具备导管本体11、安装在该导管本体11的近位端部(基端部)的套管12。导管本体11具备吸引管14和设置在该吸引管14的远位端侧的导丝管15,所述各管14、15通过熔敷接合形成。吸引管14在其内部具有吸引管腔17,导丝管15在其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导丝管腔18(参照图2及图3)。
套管12在其内部具有与吸引管14的吸引管腔17连通的流体通路12a。在套管12上连接有作为吸引工具的注射器S,通过使用该注射器S对吸引管腔17施加负压,从而能够经由该管腔17进行血栓的吸引等。此外,作为所述吸引工具除注射器S以外还可以使用电动式的真空泵等。
接下来,使用图2及图3详细说明导管本体11的结构。图2(a)是表示导管本体11的结构的纵向截面图,(b)是表示该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导管本体11的结构的横向截面图,(a)表示图2(a)的A-A线截面,(b)表示B-B线截面,(c)表示C-C线截面,(d)表示D-D线截面。需要说明的是,纵截面是与导管本体11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平行的截面,横截面是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
如图2及图3所示,导管本体11如上所述那样由吸引管14和导丝管15熔敷构成。吸引管14具备近位侧吸引管21和与其相比设于远位侧的远位侧吸引管22,通过所述各管21、22彼此相互熔敷接合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吸引管14相当于第一管,导丝管15相当于第二管。另外,近位侧吸引管21相当于第一近位管部,远位侧吸引管22相当于第一远位管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熔敷”并不仅仅表示作为接合对象的各构件的材料彼此熔融而接合(熔敷)的情况,还包括成为接合对象的各构件被热收缩管覆盖并被加热等从而使各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熔融而与另一方的构件接合的情况。
近位侧吸引管21在吸引管14中构成从其近位端部朝向远位侧的规定范围。近位侧吸引管21形成为管状,在其内部具有沿着长度方向整个区域连续延伸的内腔21a。近位侧吸引管21具有通过包括合成树脂的多种原材料层叠而构成的多层结构。具体而言,近位侧吸引管21具有引导管配置区域24和引导管非配置区域25,所述引导管配置区域24构成从近位侧吸引管21的远位端部朝向近位侧的规定的范围且在其外周侧配置有导丝管15,引导管非配置区域25构成比该区域24靠近位的近位侧且在其外周侧未配置有导丝管15。近位侧吸引管21在引导管非配置区域25形成为三层结构(参照图3(d)),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内层27为特氟龙(注册商标)等氟系树脂,外层28为聚酰胺弹性体,中间层29(相当于加强层)为金属制的编织体31。
编织体31是用于加强近位侧吸引管21的加强体,使用该编织体31形成的中间层29成为编织层。如图2(b)所示,编织体31通过将不锈钢制的线材编成网状而形成。在编织体31的多个线材之间进入有外层28的树脂,在该进入的部分与内层27熔敷。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及图3中,为了方便图示而将中间层29以编织体31的线材间的间隙被填埋的状态不出。
另一方面,在引导管配置区域24形成为在上述各层27~29中未设置外层28而由内层27和中间层29构成的双层结构(参照图3(c))。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近位侧吸引管21的中间层29的外周侧设置后述的外层45,从而在编织体31的多个线材之间进入外层45的树脂,在该进入的部分与内层27熔敷。
远位侧吸引管22通过聚酰胺弹性体形成为管状,从而构成单层结构(参照图3(a))。即,远位侧吸引管22与近位侧吸引管21不同而不具有编织体31,因此与近位侧吸引管21相比刚性形成得低。远位侧吸引管22在其内部具有沿长度方向整个区域连续延伸的内腔22a。该内腔22a在其近位端侧与近位侧吸引管21的内腔21a连通,通过所述各内腔21a、22a而形成吸引管腔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内腔21a、22a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吸引管腔17的直径(管腔径)大致固定。但是,所述各内腔21a、22a的直径也可以不同,即,内腔21a的直径也可以比内腔22a的直径形成得大或者形成得小。
内腔22a的远位端开口成为用于将血栓等异物取入吸引管腔17的吸引口33。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远位侧端面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沿着该倾斜形成吸引口33。这种情况下,与吸引口33沿着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吸引口33的开口面积形成得大,能够提高异物的吸引性能。
如图3(a)所示,在远位侧吸引管22中包围内腔22a的周壁部37(由聚酰胺弹性体构成的树脂层)形成为其厚度在周向上不同。具体而言,在周壁部37中,如后述那样配设有导丝管15的部位成为形成为厚壁的厚壁部37a,相对于此,夹着内腔22a而位于厚壁部37a的相反侧的部位成为形成为薄壁的薄壁部37b。
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部相对于近位侧吸引管21的远位端部熔敷。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侧成为相对于其以外的部位扩径了的扩径部35,在该扩径部35的内侧(内腔22a)插入有近位侧吸引管21的远位端侧。以下,将该插入的部分称为插入部39。并且,在所述插入状态下,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远位侧吸引管22通过熔敷而接合。
在此,扩径部35的扩径基于远位侧吸引管22的伸缩性而形成,通过远位侧吸引管22沿径向伸展而形成扩径部35。另外,在扩径部35,周壁部37中的薄壁部37b相对于内腔22a的轴线向径向的外侧变位,而厚壁部37a未相对于内腔22a的轴线沿径向变位。因此,在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在扩径部35与其以外的部位的交界部,在薄壁部37b侧形成有台阶部38,而在厚壁部37a侧未形成有所述台阶部。
导丝管15通过尼龙树脂形成为管状,在其内部具有沿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延伸的导丝管腔18。导丝管15在吸引管14的轴线方向上以跨近位侧吸引管21及远位侧吸引管22的双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导丝管15以其一部分向比吸引管14(远位侧吸引管22)靠远位侧的位置伸出的状态设置。
导丝管15相对于近位侧吸引管21配设在其外周侧,相对于远位侧吸引管22配设在其内部(详细而言比其外周面靠内侧)。具体而言,导丝管15相对于远位侧吸引管22以沿轴线方向贯通该管22的厚壁部37a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a))。在所述导丝管15的配设状态下,该管15的导丝管腔18与吸引管14的吸引管腔17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所述各管腔17、18沿相对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以下,将所述各管腔17、18的排列方向称为第一方向X,将分别与第一方向X及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Y。
导丝管15具备沿轴线方向分割而成的近位侧引导管41和远位侧引导管42。所述各管41、42在各自的内侧具有沿长度方向整个区域连续延伸的内腔41a、42a,所述各内腔41a、42a相互连通。并且,通过所述各内腔41a、42a形成导丝管腔18。另外,近位侧引导管41和远位侧引导管42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各引导管41、42以各自的轴线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端面彼此相互对合的状态配置,并在该配置状态下将该端面彼此熔敷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近位侧引导管41相当于第二近位管部,远位侧引导管42相当于第二远位管部。
近位侧引导管41相对于近位侧吸引管21通过熔敷而接合。近位侧引导管41在近位侧吸引管21的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外周面(中间层29的外周面)以沿与该吸引管21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朝向配设。在此,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外周面相当于第二管配置部。
近位侧引导管4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全长)形成得比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同方向的长度短,且以其近位端部与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近位端部对位的状态配置。这种情况下,近位侧吸引管21(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一部分相对于近位侧引导管41向远位侧伸出,该伸出的部分成为插入远位侧吸引管22的扩径部35的上述插入部39。
如图3(c)所示,在引导管配置区域24,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由外层45覆盖。外层45通过聚酰胺树脂形成,其相对于近位侧引导管41及近位侧吸引管21分别被熔敷。由此,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经由该外层45相互熔敷。
外层45沿着近位侧吸引管21的外周面形成,成为从外侧包围该管21的层。外层45的厚度在周向上不同,具体而言,配置有近位侧引导管41的一侧的部位成为形成为厚壁的厚壁部45a,夹着近位侧吸引管21而位于厚壁部45a相反侧的部位成为形成为薄壁的薄壁部45b。并且,近位侧引导管41在外层45中埋设于厚壁部45a。
在外层45的近位端侧,在周向上配设有近位侧引导管41的一侧的部位延伸至引导管非配置区域25的外层28而与该外层28熔敷。并且,在上述部位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开口部56。该开口部56形成在与近位侧引导管41(进而为导丝管15)的近位端开口对应的位置,能够通过该开口部56将导丝从导丝管15的导丝管腔18引出。
需要说明的是,近位侧吸引管21的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上述插入部39未由外层45覆盖,如上所述,在其外周侧配置熔敷远位侧吸引管22。并且,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部和外层45的远位端部以端面彼此相互对合的状态熔敷。
远位侧引导管42相对于远位侧吸引管22通过熔敷接合。如图3(a)所示,远位侧引导管42的一部分埋设于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的厚壁部37a,在该埋设状态下熔敷于远位侧吸引管22。这种情况下,远位侧引导管42、详细而言为该管42的包围内腔42a的周壁部47的一部分未埋设于远位侧吸引管22而成为非埋设部47a,该非埋设部47a向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局部突出设置。通过该非埋设部47a划分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和远位侧引导管42的内腔42a。另外,在所述结构中,在第一方向X上从内腔22a的中心部P1(轴线位置)到远位侧引导管42的分离距离比从内腔22a的中心部P1到周壁部37(薄壁部37b)的分离距离小。需要说明的是,远位侧引导管42配置成比远位侧吸引管22的外周面靠内侧,并未从该外周面突出。
远位侧引导管4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全长)比远位侧吸引管2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全长)长。远位侧引导管42以使其近位端部与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部对位的状态配置,在该配置状态下,远位侧引导管42的一部分比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远位端部向远位侧伸出。
另外,远位侧引导管42在其近位端侧沿轴线方向与近位侧吸引管21局部重叠,该重叠部位的外周面与近位侧吸引管21(详细而言为插入部39)的外周面抵接。并且,在该抵接状态下,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吸引管21相互熔敷。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在所述重叠部位,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吸引管21成为均由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覆盖的状态,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吸引管21分别相对于该周壁部37熔敷。即,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吸引管21经由周壁部37熔敷。
接着,对导管本体11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在导管本体11的轴线方向(长度方向)上吸引管14和导丝管15并列设置的区域中,将导管本体11的横截面(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尺寸形成为第一方向X的宽度尺寸W1比第二方向Y的宽度尺寸W2大。因此,导管本体11在两管14、15的并列设置区域其横截面形成为在第一方向X上较长的椭圆形状。
具体而言,在导管本体11中,在导丝管15(详细而言为远位侧引导管42)局部埋设于吸引管14(详细而言为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远位部分和比远位部分靠近位侧且导丝管15(详细而言为近位侧引导管41)配置在吸引管14(详细而言为近位侧吸引管21)的外侧的近位部分,若比较宽度尺寸的尺寸比W1/W2,则远位部分的尺寸比W1/W2比近位部分的尺寸比率W1/W2小。因此,在本导管本体11形成为远位部分比近位部分接近正圆的椭圆形状。
观察在远位侧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并列设置的部位时,由图3(a)和图3(c)明确可知,上述结构的导管本体11形成为具有各不相同的截面结构,具有图3(a)的截面的部位为“远位侧管51”,具有图3(c)的截面的部位为“近位侧管52”。这种情况下,远位侧管51构成为具有远位侧吸引管22和远位侧引导管42,近位侧管52构成为具有近位侧吸引管21、近位侧引导管41和外层45。
在此,在远位侧管51,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由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分隔,该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相当于“管腔隔壁部”。并且,该管腔隔壁部(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朝向吸引管腔17(内腔22a)的中心部P1突出设置。另外,在近位侧管52,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由近位侧吸引管21(内层27及中间层29)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周壁部48分隔,所述近位侧吸引管21(内层27及中间层29)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周壁部48相当于“管腔隔壁部”。并且,该管腔隔壁部(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周壁部48)以不朝向吸引管腔17(内腔21a)的中心部P1突出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结构中,各引导管41、42相对于吸引管腔17的位置不同。即,由于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引导管41配置成同轴,因此彼此的内腔41a、42a的中心部P2在第一方向X上处于相同位置,而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的中心部P1(参照图3(a))和近位侧吸引管21的内腔21a的中心部P1(参照图3(b)~(d))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略微不同。详细而言,在第一方向X上,内腔22a的中心部P1比内腔21a的中心部P1偏向导丝管腔18的中心部P2侧。如此,通过使各引导管41、42相对于吸引管腔17的位置不同,从而如上所述,尺寸比率W1/W2在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不同。
接下来,参照图4对吸引导管10的制造顺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用于说明吸引导管10的制造顺序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4(a)所示,通过利用热熔敷接合远位侧吸引管22和远位侧引导管42而进行制造远位侧管51的远位侧管制造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将远位侧引导管42在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中以其外周面与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此时,远位侧引导管42的全长比远位侧吸引管22长,通过使所述两管22、42的近位端部(图的右端部)的端面彼此如图示那样一致,从而远位侧引导管42的一部分从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远位端部突出。需要说明的是,远位侧引导管42在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中配置在该管22的远位端变尖的一侧。
然后,在该配置状态下将远位侧吸引管22和远位侧引导管42通过热熔敷接合。该热熔敷通过在将作为芯材的心轴分别插入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和远位侧引导管的内腔42a并在各管22、42的外侧覆盖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利用加热器从该收缩管的外侧施加热而进行。由此制造远位侧管51。需要说明的是,插入各内腔22a、42a的心轴由具有与各内腔22a、42a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金属制的棒材构成。更详细而言,在插入内腔22a的心轴上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的槽部,该槽部用于避免与配置在该内腔22a中的远位侧引导管42的干涉。
通过上述的远位侧管制造工序能够得到图3(a)所示的截面结构的远位侧管51。伴随上述的熔敷作业对成为图3(a)的截面结构进行补足。在熔敷前,远位侧吸引管22是在周向上具有相同厚度的树脂管,通过在其内腔22a内设置有远位侧引导管42和心轴的状态下使远位侧吸引管22熔融,从而如图3(a)所示,远位侧吸引管22的熔融树脂以包围远位侧引导管42的方式绕入。由此,在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围形成厚壁部37a,远位侧引导管42使除内腔22a侧的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埋设于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中。
需要说明的是,远位侧引导管42的熔融温度比远位侧吸引管22的熔融温度高。这是因为,若从热熔敷的接合强度的观点考虑则优选各管22、42的熔融温度相同,但在远位侧引导管42,为了使导丝的滑动性良好而使用了比较硬质的材料,因此熔融温度变高。
接下来,如图4(b)所示,进行制造近位侧吸引管21的近位侧吸引管制造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在构成内层27的内管61的外周面将多个线材形成为螺旋状并进行编织和卷绕从而形成编织体31。然后,通过构成外层28的外管62覆盖编织体31的外周侧。在内管61中在从远位端部朝向近位侧的规定的范围内不进行通过该外管62进行的覆盖。该规定的范围相当于上述的引导管配置区域24。然后,将内管61的外周面和外管62的内周面通过热熔敷接合。由此,制造出在内层27和外层28之间夹有编织体31(中间层29)而构成的近位侧吸引管21。并且,在引导管非配置区域25中,近位侧吸引管21成为图3(d)所示的截面结构。
接下来,如图4(c)所示,通过热熔敷接合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由此进行制造近位侧管52的近位侧管制造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在近位侧吸引管21的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外周面配置近位侧引导管41。此时,将近位侧引导管41以其近位端部与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近位端部(即近位侧吸引管21的外层28的远位端部)对位的状态配置。在此,近位侧引导管41的全长比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长度(近位侧吸引管2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在将近位侧引导管41配置在引导管配置区域24的外侧的状态下,近位侧吸引管21的一部分比近位侧引导管41更向远位侧伸出,其伸出的部分成为上述的插入部39。
接着,相对于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双方从外侧覆盖由聚酰胺弹性体构成的罩管54。由此,成为在罩管54的内侧插入有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状态。具体而言,罩管54以其远位端部与近位侧引导管41的远位端部对位的状态并以其近位端侧略微(例如1mm左右)覆盖近位侧吸引管21的状态覆盖各管21、41。
然后,通过热熔敷接合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该热熔敷在分别将心轴插入近位侧吸引管21的内腔21a和近位侧引导管的内腔41a并在覆盖在各管21、41上的罩管54的外侧进一步覆盖硅制的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利用加热器从该收缩管的外侧施加热而进行。由此,罩管54熔融而将各管21、41熔敷,从而制造出近位侧管52。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该熔敷的进行,罩管54成为上述外层45。
通过上述的近位侧管制造工序,能够得到图3(c)所示的截面结构的近位侧管52。伴随上述的熔敷作业对成为图3(c)的截面结构进行补足。在熔敷前,罩管54为在周向上具有相同厚度的树脂管,通过以在其内腔内设置有近位侧吸引管21、近位侧引导管41和心轴的状态使罩管54熔融,从而如图3(c)所示,罩管54的熔融树脂以包围近位侧引导管41的方式绕入。由此,在熔敷后,在近位侧引导管41的周围形成厚壁部45a,近位侧引导管41在近位侧吸引管21(内层27及中间层29)的外侧全部埋设于外层45(图3(c)中为近位侧吸引管21的周壁部)。
需要说明的是,近位侧引导管41的熔融温度比罩管54的熔融温度高。这是因为,从热熔敷的接合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各管41、54的熔融温度相同,但在近位侧引导管41,为了使导丝的滑动性良好而使用比较硬质的材料,因此熔融温度变高。
接下来,如图4(d)所示,进行接合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的管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将近位侧管52的近位侧吸引管21的插入部39插入远位侧管51的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部。在进行该插入时,首先利用夹具等使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侧扩径,向该扩径部分(即扩径部35)的内侧插入近位侧吸引管21的插入部39。并且,该插入以近位侧管52的近位侧引导管41和远位侧管51的远位侧引导管42成为同轴的方式且以成为端面彼此相互对合的状态的方式进行。
然后,通过热熔敷将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接合。该热熔敷在以跨越近位侧吸引管21的内腔21a和远位侧吸引管22的内腔22a的方式插入心轴且以跨越近位侧引导管41的内腔41a和远位侧引导管42的内腔42a的方式插入心轴、并且相对于至少包括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的重叠部分的规定部分从外侧覆盖有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利用加热器从该收缩管的外侧施加热而进行。由此,近位侧吸引管21的远位端侧(插入部39)和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端侧(扩径部35)被热熔敷,且远位侧吸引管22的近位侧端面和外层45的远位侧端面被热熔敷,从而形成吸引管14。另外,近位侧引导管41和远位侧引导管42被热熔敷而形成导丝管15。
通过上述的管接合工序,在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的接合部分,详细而言在远位侧管51的远位侧吸引管22覆盖在近位侧管52的近位侧吸引管21的外周侧从而两者重合的部分成为图3(b)所示的截面结构。此时,在该重合的部分,远位侧管51的远位侧引导管42和近位侧管52的中间层29(编织体31)的外周彼此接触,在该状态下,所述远位侧引导管42和中间层29(编织体31)通过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被一体化。
然后,作为后续工序,通过进行在导管本体11上连结套管12的套管连结工序等而结束一连串的制造工序。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良好效果。
在导管本体11的轴线方向(长度方向)上,由于在远位侧管51上,分隔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的管腔隔壁部(具体而言为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以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的方式设置,因此,与管腔隔壁部在该管51上以不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并列的第一方向X的宽度尺寸W1即最大宽度尺寸。因此,能够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的降低。另一方面,在近位侧管52上,由于管腔隔壁部(具体而言为近位侧引导管41的周壁部48及近位侧吸引管21(内层27及中间层29))以不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的方式设置,因此在该管52中未因为管腔隔壁部而使吸引管腔17的开口面积变小。所以,吸引性能的降低得以抑制。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能的降低且能够抑制吸引性能的降低。
在导管本体11的近位侧管52,通过在包围吸引管腔17的周壁部(近位侧吸引管21(内层27及中间层29)及外层45)埋设编织体31而形成中间层29(编织层),在远位侧管51中构成为在包围吸引管腔17的周壁部37上未形成编织层。这种情况下,在导管本体11的近位侧能够提高刚性,而在远位侧能够确保柔软性。在此,可以想到的是,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在近位侧管52中的包围吸引管腔17的周壁部上埋设有编织体31,因此难以形成使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的结构中构成为,在近位侧管52中的编织层的外侧配置导丝管腔18,并在不具有编织层的远位侧管51使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此时,在具有编织层的导管本体11中,能够适当地获得抑制向体内的插入性能的降低且抑制吸引性能的降低的上述效果。
关于导管本体11的横截面的宽度尺寸的尺寸比W1/W2,由于远位侧管51的尺寸比W1/W2比近位侧管52的尺寸比W1/W2小,因此导管本体11的横截面形状成为远位侧管51比近位侧管52更接近正圆的形状。这种情况下,在导管本体11的远位侧,对于导管本体11的弯曲性而言,能够减小在该主体11上作用有向第一方向X的弯曲力时的弯曲性和作用有向第二方向Y的弯曲力时的弯曲性的差异。因此,对于具有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这两个管腔的导管本体11而言能够提高向体内的插入性。
在导管本体11的远位侧管51中,在吸引管14(远位侧吸引管22)的周壁部37埋设有远位侧引导管42,且在该埋设状态下使远位侧引导管42向吸引管腔17的内侧突出。这种情况下,与将远位侧引导管42以未埋设于周壁部37的状态配置在吸引管腔17内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远位侧引导管42(进而为导丝管15)相对于周壁部37的接合强度。由此,即使在导丝穿过导丝管15时对导丝管15施加了过大的负载时,也能够抑制产生该管15从周壁部37剥落的不良情况。
导管本体11构成为具备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设置的远位侧管51和管腔隔壁部未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地设置的近位侧管52,且所述各管51、52通过将端部彼此相互热熔敷而接合。这种情况下,在制造导管本体11时,首先,分别制造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然后通过将远位侧管51和近位侧管52热熔敷而接合,从而能够制造导管本体11。由此,能够适当地制造出近位部分和远位部分结构不同的上述的导管本体1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如以下方式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突出设置的结构使用了图3(a)所示的结构,但也可以对此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在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使埋设于远位侧吸引管22的部分和未埋设的部分(非埋设部47a)的比率与图3(a)的该比率不同,而如图5(a)所示,在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使周向的一半以上形成为非埋设部47a。这种情况下,非埋设部47a越大,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P1突出的突出量越大,在远位侧吸引管22的外周部观察时,第一方向X的宽度尺寸W1变小而接近正圆。即,尺寸比W1/W2接近1。
另外,也可以不使分隔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的管腔隔壁部仅由远位侧引导管42的周壁部47构成,而如图5(b)所示,由远位侧吸引管22(在管熔敷时熔融了的远位侧吸引管22的熔融树脂)和周壁部47构成管腔隔壁部。这种情况下,成为远位侧引导管42全部埋设于远位侧吸引管22内的结构,且成为管腔隔壁部朝向吸引管腔17的中心部突出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在导管本体11中并列设置有吸引管14和导丝管15的区域(并列设置区域)中的第一方向X的宽度尺寸W1,在该区域形成为近位部分(近位侧管52)比远位部分(远位侧管51)大,但也可以对此进行变更,而形成为近位部分比远位部分小,或远位部分和近位部分相同。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导丝管15中将近位侧引导管41和远位侧引导管42配置成同轴,但也可以对此进行变更,以所述各管41、42的中心部P2在第一方向X上成为略微不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各管41、4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吸引管14中以近位侧吸引管21的中心部P1和远位侧吸引管22的中心部P1在第一方向X上成为略微不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各管21、22,但也可以对此进行变更,将各管21、22配置成同轴。
(4)也可以将远位侧管51及近位侧管52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具有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的双方的单一管。例如,图6(a)所示的远位侧管65形成为具有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详细而言为两个内腔)的单一管。另外,图6(b)所示的近位侧管66形成为具有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详细而言为两个内腔)的单一管。所述管65、66可以通过例如挤压成形而形成。
(5)在近位侧吸引管21中,作为设置在包围吸引管腔17的周壁部上的加强体也可以使用编织体以外的构件。例如,也可以采用在近位侧吸引管21的周壁部设置使用比远位侧吸引管22的树脂材料(聚酰胺弹性体)硬的(刚性高的)树脂材料构成的高刚性树脂体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近位侧吸引管21的周壁部埋设高刚性树脂体而形成加强层。
(6)近位侧管52中的并列设置有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区域的横截面形状、具体而言为外层45的横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图3(c)所示那样的椭圆形状。例如,图7(a)所示的外层45形成为在(吸引管腔17和导丝管腔18排列的)第一方向X上,近位侧引导管41侧的部位从近位侧吸引管21侧朝向近位侧引导管41侧前端变细的形状。另外,图7(b)所示的外层45形成为其外周面在外周方向上沿着近位侧吸引管21(中间层29)的外周面和近位侧引导管41的外周面形成。这种情况下,外层45的壁厚在外周方向上比较均匀。总之,只要通过外层45将近位侧吸引管21和近位侧引导管41覆盖,则外层45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近位侧吸引管21与远位侧吸引管22的接合、近位侧引导管41与远位侧引导管42的接合、近位侧吸引管21与近位侧引导管41的接合、以及远位侧吸引管22与远位侧引导管42的接合分别通过熔敷进行,但也可以通过使用粘接剂或溶剂的粘接来进行它们的接合。

Claims (5)

1.一种吸引导管,其具备导管用管,该导管用管具有用于吸引异物的吸引管腔和供导丝穿过的导丝管腔,所述吸引导管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用管的轴线方向上的包括远位端部的远位部分和比上述远位部分靠近位侧的近位部分中的远位部分,分隔所述吸引管腔和所述导丝管腔的管腔隔壁部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设置,而在所述近位部分,所述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用管中,在所述近位部分通过在包围所述吸引管腔的周壁部埋设加强体而形成有加强层,而在所述远位部分未在所述周壁部形成所述加强层,
在所述近位部分,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设置所述导丝管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用管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即横截面中,当所述吸引管腔和所述导丝管腔排列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为W1、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导管用管的宽度尺寸为W2时,所述远位部分的尺寸比W1/W2比所述近位部分的尺寸比W1/W2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用管具有局部埋设在包围所述吸引管腔的周壁部中而形成的导丝管,通过该导丝管的内腔形成所述导丝管腔,
在所述远位部分,所述导丝管向所述吸引管腔的内侧突出,在所述近位部分,所述导丝管未向所述吸引管腔的内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用管构成为包括所述管腔隔壁部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设置的远位侧管和所述管腔隔壁部以不朝向所述吸引管腔的中心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近位侧管,
所述远位侧管和所述近位侧管以所述远位侧管的近位端部和所述近位侧管的远位端部接合的状态相互热熔敷。
CN201210265196.8A 2011-08-01 2012-07-27 吸引导管 Active CN102908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8447 2011-08-01
JP2011168447A JP5890979B2 (ja) 2011-08-01 2011-08-01 吸引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8713A CN102908713A (zh) 2013-02-06
CN102908713B true CN102908713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60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5196.8A Active CN102908713B (zh) 2011-08-01 2012-07-27 吸引导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90979B2 (zh)
CN (1) CN102908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5489A1 (ja) * 2013-03-25 2014-10-02 テルモ・クリニカル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血管内異物吸引用カテーテル
WO2018025860A1 (ja) * 2016-08-04 2018-02-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吸引カテーテル及び吸引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9938794B (zh) * 2019-04-10 2021-10-0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覆膜式神经介入微导管
JP2021000256A (ja) * 2019-06-21 2021-01-07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中空シャフトおよびカテーテ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40663A1 (en) * 2003-01-22 2004-07-28 Nipro Corporation Thrombus suction catheter with improved suction and crossing
CN101193679A (zh) * 2005-06-08 2008-06-04 庄臣及庄臣株式会社 抽吸导管
CN101652155A (zh) * 2007-04-03 2010-02-17 尼普洛株式会社 血栓吸引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3229A2 (en) * 2001-04-16 2002-10-24 Medtronic Percusurge, Inc. Aspiration catheters and method of use
JP200523786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ippon Zeon Co Ltd カテーテ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289576B2 (en) * 2004-06-17 2016-03-22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atheter assembly
JP5101025B2 (ja) * 2005-03-25 2012-12-19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血栓吸引カテーテル
JP2007319594A (ja) * 2006-06-05 2007-12-13 Kaneka Corp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US8066677B2 (en) * 2008-03-21 2011-11-29 Medtronic Vascular, Inc Rapid exchange catheter with tear resistant guidewire shaft
JP5243155B2 (ja) * 2008-09-05 2013-07-24 株式会社カネカ 吸引カテーテ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40663A1 (en) * 2003-01-22 2004-07-28 Nipro Corporation Thrombus suction catheter with improved suction and crossing
CN101193679A (zh) * 2005-06-08 2008-06-04 庄臣及庄臣株式会社 抽吸导管
CN101652155A (zh) * 2007-04-03 2010-02-17 尼普洛株式会社 血栓吸引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31523A (ja) 2013-02-14
JP5890979B2 (ja) 2016-03-22
CN102908713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8713B (zh) 吸引导管
CN102908717B (zh) 导管及导管的制造方法
JP3803101B2 (ja) カテーテル
CN104884117A (zh) 吸引导管
CN105358206B (zh) 双尖端血液透析导管
CN103252014B (zh) 医疗用器具
CN103298433A (zh) 支架输送系统和用于与支架输送系统一起使用的锁定部件
JP2004358217A (ja) 曲り同軸カテーテル
DE602006000825D1 (de) Lenkbarer Katheter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WO2015198734A1 (ja) カテーテル、カテーテル製造用金型、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2470198A (zh) 用于制造具有分离末端构造的导管的方法
JPWO2006093273A1 (ja) ダブル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EP2049004B1 (en) Dishwasher manifold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EP3505213B1 (en) Joint structure and catheter having said joint structure
US20170239442A1 (en) Catheter
CN104428031B (zh) 具有增强的流动特征的多内腔导管
US20160158495A1 (en) Cathe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301550A (zh) 导管
CN1201981C (zh) 用于制造多腔管的方法
CN106413795A (zh) 导管、导管制造用模具、导管的制造方法
CN108744222B (zh) 软管管线及其生产方法
JP2002028243A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2011177355A (ja) 内視鏡用分岐通路構成体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US5755705A (en) Half-defined inlet connector for hardshell reservoirs
JP7049475B2 (ja) 医療用のマルチルーメン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