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544B -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4544B
CN102884544B CN201180022667.6A CN201180022667A CN102884544B CN 102884544 B CN102884544 B CN 102884544B CN 201180022667 A CN201180022667 A CN 201180022667A CN 102884544 B CN102884544 B CN 10288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usiness
unit
use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26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4544A (zh
Inventor
友枝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A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IMA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ATEC Inc filed Critical IMATE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8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5Evaluating the state of mind, e.g. depression, anxie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取得心理信息,并将其登录在测定信息DB(25)中。然后,控制部(21)对参考模式DB(24)中的模式进行确定,并从测定信息DB(25)中取得与该模式相关的测定信息。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个人属性或业务属性对标准模式进行补正。接着,控制部(21)实行模式匹配处理,并且判断是否需要注意。在判断为需要注意的情况下,控制部(21)提出警告,并且提出建议。由此,根据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能够适宜地对业务、组织、以及成员的风险进行评价。

Description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观测组织和参与业务的成员的心理压力程度等心理指标的推移,以人为传感器来察觉业务、组织、以及成员的风险状况的风险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掌握健康状态或精神状态,以及其他医疗上的目的,对心理压力进行测定。于是,研究了通过对生理量、主观量、行为量、环境参数等数据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来减轻精神压力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文献所记载的技术中,用生理反应测定处理部来测定被测定者的生理反应,根据生理反应用生理指标抽出部求出生理指标。接着,用生理量评价判断部并使用生理模型将生理指标转换成生物体内部参数,并将已转换的生物体内部参数与预设模式进行比较。然后,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将被测定者的主观量收集至主观量数据收集部中。
另外,还研究出一种通过互联网对利用者的潜在的健康进行判断并提供与各个社会角色(职场、学校、家庭)相适应的心理检查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文献所记载的技术中,阐明了每个社会角色的心理压力状态,同时指出了与不良的原因·过程相关的依据,并且实施作为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等心理支援内容。
另外,还对生活者的心理压力的现状、劳动事故等与心理压力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这项研究中,列举有生理指标(生物体信息)、主观·认知系统反应、行为系统反应等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简单地进行测定的心理压力测定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5934号公报(第1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0490号公报(第1页、图1)
非专利文献:社团法人人间生活工学研究中心“关于对精神压力测定技术的安全措施的适用可能性的调查研究报告书”、“online”、平成16年3月、日本机械系统振兴协会、“平成22年4月12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hql.jp/research/before/pdf/stress2003.pdf>(社団法人人間生活工学研究センタ一“ストレス計測技術の安全対策ヘの適用可能性に関する調查研究報告書”、“online”、平成16年3月、機械システム振興協会、“平成22年4月12日検索”インタ一ネツト<URL:http://www.hql.jp/research/before/pdf/stress2003.pdf>)
从事业务的成员在心理压力等心理方面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停职或者纠纷可能会导致给业务的生产性和连续性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业务情况,有时还会对从事业务的成员的心理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害。
虽然对职员或从事业务的成员的心理压力等心理信息进行测定,并且尝试防范上述风险,然而由于心理信息会受到被测定者的性格、气质、或者测定时点的影响,所以很难进行绝对的评价。因此,根据某一时点的心理信息、以及各个被测定者的心理压力,则很难预见风险。
进一步,在对业务内容的风险进行评价时,通常根据与业务相关的报告或资料等来进行管理或者审计。然而,有时用该方法无法判断目前业务的好坏。例如,即使报告内容是好的,有时也会出现业务已陷入危机的情况。另外,通常事后才进行业务审计,从而无法实时地评价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来实时地对业务、组织、以及成员的风险进行评价的风险评价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险评价系统,具备:测定信息存储单元,按时间顺序存储利用者的心理信息;模式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对心理信息的推移的认识的参考模式;以及控制单元,被连接在心理信息的测定单元以及输出单元上,所述风险评价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备:从所述测定单元取得利用者的心理信息并将其登录在所述测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单元;从所述模式信息存储单元取得与心理信息的推移相关的参考模式的单元;对所述参考模式、和记录在所述测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心理信息的推移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根据此比较结果,将警告输出至所述输出单元的单元。
基于本发明,取得与心理信息的推移相关的参考模式,并且对参考模式、和记录在测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心理信息的推移进行比较。由此,根据变化,能够检测心理压力的异常状况,并且能够以人为传感器来察觉业务、组织、以及成员的风险状况。
本发明的风险评价系统进一步具备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单元,该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各个利用者的属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取得所述利用者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比较方法进行补正的单元。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考虑到利用者的心理压力耐受性,来进行与所述属性相对应的风险评价。
本发明的风险评价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具备业务管理信息存储单元,该业务管理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业务以及从事该业务的利用者的构成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具备:根据所述构成信息算出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统计值的单元;根据所述构成信息来取得与利用者以及所述统计值的推移相关的参考模式的单元;对所述心理信息的统计值的推移和所述参考模式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根据此比较结果,输出对业务的警告的单元。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根据多个利用者的心理信息,来进行此集合体的业务的风险评价。
本发明的风险评价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具备业务属性信息存储单元,该业务属性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各个业务的属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取得所述业务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比较方法进行补正的单元。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考虑到业务的性质,来进行风险评价。
本发明的风险评价系统也可以具备:对所述统计值的推移、和从事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推移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根据此比较结果,输出对各个利用者的警告的单元。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在集体进行的业务的过程中确定应该注意的利用者。
如上所述,基于本发明,能够根据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来评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用数据的关系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用数据的说明图,(a)表示记录在利用者管理DB中的数据、(b)表示记录在业务管理DB中的数据。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用数据的说明图,(a)表示记录在参考模式DB中的数据的、(b)表示记录在测定信息DB中的数据。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测定装置、12…业务管理系统、15…通知终端、16…控制终端、20…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1…控制部、211…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2…业务信息取得单元、213…风险评价单元、22…利用者管理DB、23…业务管理DB、24…参考模式DB、25…测定信息D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下风险评价系统加以说明,该风险评价系统通过取得集体进行业务的成员(担当者个人)的心理信息来对评价各个成员以及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价。例如,假设系统开发那样,由个人组合的集体开展共同目的的业务的情况。于是,通过团体(负责特定的角色的个人或者集体)的心理值对风险进行评价。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使用连接在多个测定装置10上的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
在此,测定装置10为用于测定心理压力等心理信息、即各个担当者的心理压力的测定单元(或者测定部)。该测定装置10通过公开的心理压力测定方法来测定心理压力。例如,有通过视觉·运动系统反应的指标(眼球运动(瞳孔直径、眨眼)、虹膜对光反应)、或者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的指标(唾液中的皮质醇(cortisol)、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淀粉酶(amylase))来进行评价的方法。然后,在各个测定装置10中分配有用于确定所述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的测定方法代码。
进一步,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与业务管理系统12、通知终端15、以及控制终端16连接。
业务管理系统12为用于管理各种业务的计算机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从业务管理系统12取得各个业务的信息(属性、业务的构成或者计划、参加成员、以及进展状况等)。另外,各个业务的信息也可以使用从控制终端16直接输入进来的信息。
通知终端15起到将评价结果通知给利用者或参与各个业务的担当者或管理者的输出单元(或者输出部)的作用。例如,可以使用具备由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和由键盘或点击设备(pointing device)等构成的输入部的计算机终端、或者具有电子邮件传送功能的邮件输出装置。
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为根据测定装置10所测定出的测定值来评价风险的计算机系统。该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具备控制部21、利用者管理DB22、业务管理DB23、参考模式DB24、以及测定信息DB25。
在此,控制部21具备由CPU、RAM、ROM(未予图示)等构成的控制单元,并进行后述的处理(心理信息取得阶段、业务信息取得阶段、风险评价阶段等各种处理)。另外,如图1所示,通过风险评价程序,控制部21起到心理信息取得单元(或者心理信息取得部)211、业务信息取得单元(或者业务信息取得部)212、风险评价单元(或者风险评价部)213的作用。
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实行从测定装置10取得心理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测定信息DB28中的处理。
业务信息取得单元212实行从业务管理系统12或者控制终端16取得利用者所输入的业务管理信息(属性、业务的构成或者计划、参加成员、以及进展状况等)并将其登录在业务管理DB23中的处理。
风险评价单元213根据由未予图示的评价通知设定单元(或者评价通知设定部)设定的时机,实行输出评价结果的处理。作为该时机,可以使用取得了新的测定信息的时点、或者预先设定的日程。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根据记录在测定信息DB25中的信息,实行个人模式或者集体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
接着,通过图2所示的类图对本实施方式所用的数据进行说明。在此,使用“对象”以及“模式”的数据包。在“对象”数据包中含有“业务”和“组织”的数据包。“业务”数据包由开始日期、交货期、业务特性等“业务”信息、所述业务所属的“业务类别”、业务类别特有的“角色·担当”、以及业务的“进展”信息来组成。有时业务会包括构成业务的下位业务。“组织”数据包由“个人”、“组”、或者将这些“个人”或“组”概化的“团体”组成。有时在组的构成中会分派有“指挥者”等组内角色。“个人”包含敏感度,并具有性格和气质。
在“模式”数据包中,含有以业务、组织的构成要素、或者两者的组合为对象,使这些对象产生波形。在此,包含注视模式和标准模式等。
接着,对所述类图所含的存储有数据的各个DB(22~25)进行说明。
如图3(a)所示,在起到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单元(或者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部)的作用的利用者管理DB22中,存储有用于对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利用者进行管理的利用者管理记录220。在进行了利用者登录时,记录有利用者管理记录220。利用者管理记录220由与利用者代码、性格代码、敏感度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利用者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利用者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根据该利用者代码,能够从联系方式管理DB(未予图示)中取得该利用者的联系方式信息(例如,电子邮件地址)。
在性格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所述利用者的性格·气质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根据该性格代码,能够从模式补正DB(未予图示)中取得用于进行与测定值和参考模式的比较中的各种补正的补正值。
在敏感度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将对应于测定方法而输出的测定值变换成心理值(心理压力强度)的系数相关的数据。在该数据区域内,对每个测定方法代码,记录有用于对该测定装置10所测定出的测定值进行补正的敏感度。
如图3(b)所示,在起到业务属性信息存储单元(或者业务属性信息存储部)、和业务管理信息存储单元(或者业务管理信息存储部)的作用的业务管理DB23中,存储有用于管理各个业务的业务管理数据230。业务管理数据230由业务属性记录231、进展状况管理记录232、以及业务分配记录233构成。
在登录有业务内容时,记录有业务属性记录231。该业务属性记录231由业务代码、与业务属性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业务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业务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例如,在业务为系统开发项目的情况下,记录有用于确定该项目的标识符(项目管理代码)。
在业务属性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该业务的属性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业务属性,记录有开始日期、交货期、业务特性。该业务特性包含与紧急度、重要度、规模等相关的参数。根据该业务属性的参数,能够从模式补正DB(未予图示)中取得用于风险评价的标准模式的补正值。在有下位业务的情况下,将下位业务的业务代码包含在业务特性中。于是,能够使用该业务代码,将其展开成下位业务的紧急度、重要度、规模等参数。
在登录有各个业务的进展状况时,记录有进展状况管理记录232。该进展状况管理记录232由与业务代码、进展状况、登录时期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业务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各个业务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进展状况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的进展状况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例如,对于与系统开发相关的业务,记录有用于对该业务中所进行的各个阶段和过程(要求定义(requirement definition)、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等)的开始或结束进行确定的信息(过程代码以及进度)。于是,通过该过程代码,能够确定正在进行该业务的担当者或者完成该业务的担当者。
在登录时期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所述记录登录的时期(年月日)相关的数据。
在登录有对利用者的业务分配时,记录有业务分配记录233。业务分配记录233由与业务分配代码、业务代码、角色·担当、利用者代码、预定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业务分配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业务的分配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业务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各个利用者所进行的业务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角色·担当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对所述业务的角色和担当进行确定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例如,对于与系统开发相关的业务,记录有顾问、系统工程师、程序员等劳务代码。
在利用者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对在所述业务中的角色·担当的利用者进行确定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另外,在该数据区域内,也可以记录业务分配代码。
在预定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所述角色·担当进行业务的时期(年月日)相关的数据。
如图4(a)所示,在起到模式信息存储单元(或者模式信息存储部)的作用的参考模式DB24中,记录有用于评价心理压力的参考模式数据240。参考模式数据240由标准模式管理记录241以及注视模式管理记录242构成。在登录有标准模式或者注视模式时,记录有标准模式管理记录241或者注视模式管理记录242。
标准模式管理记录241由与标准模式代码、模式类别、标准模式波形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标准模式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各个标准模式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模式类别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所述标准模式所属的类别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通过使用该模式类别,能够确定个人模式、集体模式中的一个,并且在集体模式时,能够确定与哪个业务或者业务分配相关的模式。
在标准模式波形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业务等的标准的心理压力波形相关的数据。
例如,对于与系统开发相关的业务,记录有以下数据。
·“下游高”:与分析或者设计阶段的心理压力相比,编程阶段的心理压力更大。
·“进展快”:进度越快,心理压力就越大。
注视模式管理记录242由与注视模式代码、模式类别、注视模式波形、建议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注视模式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各个注视模式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模式类别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所述注视模式所属类别的标识符(标志)相关的数据。通过使用该模式类别,能够确定个人模式或者集体模式、以及集体模式中的业务和业务分配。
在注视模式波形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需要注意的测定值·统计值的波形相关的数据。
例如,在各个团体(负责某些角色的个人或者集体)单独的注视模式中,记录有以下的数据。
·“持续高”:在测定值·统计值所示的波形中,高心理压力水平持续的期间(评价指标)大于等于基准期间。
·“波动剧烈”:在测定值·统计值所示的波形中,基准期间内的心理压力水平的变化(评价指标)超出基准值,并且在短时间内激烈地上下波动。
·“乖离”:在测定值·统计值所示的波形中,相对于与业务属性或进展程度对应的标准模式的乖离量(评价指标)超出了基准值。
另外,在与构成集体的成员(各个成员为团体,也可以为个人,或者也可以下位的集体)相关的注视模式中,记录有以下的数据。
·“离群值”:在测定值·统计值所示的波形中,存在表示相对于根据属于同一集体的成员算出的范围超出容许范围的值的模式的成员(评价指标)。
·“偏差大”:在测定值·统计值所示的波形中,属于同一集体的成员的值和模式的偏差(评价指标)超出了基准值。
在建议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在检测到所述波形时向利用者(个人或者业务的管理者)提供的建议相关的数据。
如图4(b)所示,在起到测定信息存储单元(或者测定信息存储部)的作用的测定信息DB25中,存储有用于对测定装置10假定的测定值、或根据该测定值算出的统计值进行管理的测定数据250。测定数据250由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以及统计值管理记录252构成。
在根据从测定装置10取得的测定值算出了心理值时,记录有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由与利用者代码、测定时期、测定方法、测定值、心理值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利用者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确定各个利用者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测定时期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取得了对该利用者的测定值的时期(年月日以及时刻)相关的数据。
在测定方法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对取得了所述测定值的测定装置10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的标识符(测定方法代码)相关的数据。
在测定值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从测定装置10取得的测定值相关的数据。
在心理值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对根据利用者而补正的补正值进行确定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
在根据参与各个业务的利用者的测定值而算出了统计值时,记录有统计值管理记录252。所述统计值管理记录252由与对象代码、算出时期、心理统计值相关的数据构成。
在对象代码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用于对所述统计值的对象进行确定的标识符相关的数据。具体地讲,记录有业务代码或者业务分配代码。
在算出时期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算出了统计值的时期(在此,为年月日)相关的数据。
在心理统计值数据区域内,记录有与对象代码所示的对象的统计值相关的数据。
进一步,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具备模式补正DB(未予图示)。在该模式补正DB中,记录有与性格代码关联并用于对测定值和参考模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以及与业务属性的参数关联并用于对参考模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
参照图5~图7,对使用以上述形式构成的系统来评价风险时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在此,按照基本信息的登录处理、观测信息的登录处理、个人模式下的风险处理、集体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
(基本信息的登录)
在利用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情况下,首先,对基本信息进行登录。参照图5,对该基本信息的登录进行说明。
在此,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实行利用者信息的登录处理(步骤S1-1)。具体地讲,对于风险评价对象的利用者,通过控制终端16将利用者信息登录要求发送至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该利用者信息登录要求包含与利用者代码、性格、敏感度相关的数据。接收到了利用者信息登录要求的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将从控制终端16取得的数据登录至利用者管理DB22中。
进一步,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实行业务信息的登录处理(步骤S1-2)。具体地讲,对于风险评价对象的业务,通过控制终端16将业务信息登录要求发送至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该业务信息登录要求包含业务属性信息(业务代码、业务属性)。接收到了业务信息登录要求的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将从控制终端16取得的数据登录至业务管理DB23中。
进一步,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实行业务分配的登录处理(步骤S1-3)。具体地讲,对于风险评价对象的业务,通过控制终端16将业务分配信息登录要求发送至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该业务分配信息登录要求包含业务分配信息(业务代码、角色·担当、利用者代码、预定等)。接收到了业务分配信息登录要求的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将从控制终端16取得的数据登录至业务分配记录233中。另外,控制部21也可以根据利用者代码从业务管理系统12取得利用者从事的业务信息。另外,控制部21也可以根据业务代码从业务管理系统12取得利用者从事的业务信息。
(观测信息的登录)
于是,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取得观测信息,并将其登录至各个数据库中。参照图5,对观测信息的登录进行说明。
在此,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进展状况的登录处理(步骤S2-1)。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业务信息取得单元212定期地访问业务管理系统12,并却的与各个业务代码对应的进展状况信息。例如,在与系统开发相关的业务的情况下,取得用于对在各个业务所进行的阶段·过程进行确定的过程代码。然后,业务信息取得单元212根据已取得的业务进展信息,将过程代码以及进度登录至业务管理DB23中。
另外,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心理信息的取得以及登录处理(步骤S2-2)。具体地讲,利用者通过测定装置10输入利用者代码,并对心理信息进行测定。在这种情况下,测定装置10将测定结果发送至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该测定结果包含测定方法代码、测定值、以及利用者代码。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的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生成记录有从测定装置10取得的测定结果的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并将其登录至测定信息DB25中。另外,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也可以对利用者所使用的终端输出定期催促测定心理信息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在检测到从上次心理信息的测定开始已过去预先设定的间隔以上的时间的利用者时,从联系方式管理DB中取得与该利用者相关的联系方式信息(本人或者管理者的联系方式),并将催促测定心理信息的消息输出至该联系方式的通知终端15。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取决于测定方法的补正以及登录处理(步骤S2-3)。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从利用者管理DB22取得与利用者代码、以及测定方法代码对应的敏感度。然后,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使用敏感度算出对测定值进行了补正的心理值,并将其登录在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中。
(个人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
接着,参照图6,对个人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进行说明。
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个人模式的抽出处理(步骤S3-1)。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参考模式DB24中抽出模式类别为个人模式的标准模式代码、附有注视模式代码的标准模式、以及注视模式。
然后,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在每个抽出模式中重复以下的处理。
在此,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与抽出模式相关的测定信息的取得处理(步骤S3-2)。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利用者管理DB22的利用者管理记录220取得与各个利用者代码关联的性格代码。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从测定信息DB25的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取得各个利用者的心理值或者推移。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个人属性实行标准模式的补正处理(步骤S3-3)。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模式补正DB中取得与各个利用者的性格代码对应的补正值。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使用该补正值对抽出的标准模式进行补正。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模式匹配处理(步骤S3-4)。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对被补正的标准模式、和从测定信息DB25取得的心理值(或者推移)进行比较。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算出与从参考模式DB24中抽出的注视模式相应的评价指标。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对是否需要注意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3-5)。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在被补正的标准模式的心理值的差异(评价指标)大于等于基准值以上时,判断为“需要注意”。另外,风险评价单元213在检测出与注视模式类似的评价指标时,判断为“需要注意”。
在判断为需要注意时(在步骤S3-5中,为“YES“的情况),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3-6)。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联系方式管理DB中取得该利用者的联系方式。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对该联系方式提出警告。该警告包含测定值的波形(推移)。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取得与检测到的注视模式对应的建议,并提出该建议。另外,在判断不需要注意时(在步骤S3-5中,为“NO”的情况),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跳过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3-6)。
(集体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
接着,参照图7,对集体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进行说明。
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集体模式的抽出处理(步骤S4-1)。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参考模式DB24中抽出模式类别为集体模式的标准模式代码、附有注视模式代码的标准模式、注视模式。另外,在集体模式为特定的业务特性或角色·担当特有(在集体模式中记录有业务特性或角色·担当)的情况下,抽出与“业务管理DB”的业务特性或角色·担当一致的模式。
然后,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在每个抽出模式中重复以下的处理。
在此,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与抽出模式相关的测定信息的取得处理(步骤S4-2)。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业务管理DB23的业务属性记录231取得与各个业务代码关联的业务属性。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在记录有作为模式类别的业务代码时,从业务管理DB23的业务分配记录中取得与各个业务代码关联的利用者代码。在记录有作为模式类别的业务分配代码时,取得与业务管理DB23的业务分配记录关联的利用者代码。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从测定信息DB25的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中取得与所述利用者代码关联的心理值(参与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心理值)。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业务属性实行标准模式的补正处理(步骤S4-3)。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从模式补正DB中取得与各个业务的业务属性对应的补正值。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使用该补正值对抽出的标准模式进行补正。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模式匹配处理(步骤S4-4)。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使用参与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心理值来算出心理统计值。在此,算出平均值来作为统计值。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对被补正的标准模式、和心理统计值(或者推移)进行比较。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算出与从参考模式DB24中抽出的注视模式相应的评价指标。
接着,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对是否需要注意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4-5)。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在被补正的标准模式的心理统计值的差异齟齬(评价指标)大于等于基准值时,判断为“需要注意”。另外,风险评价单元213在检测出与注视模式一致的评价指标时,判断为“需要注意”。
在判断为需要注意时(在步骤S4-5中,为“YES”的情况),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4-6)。具体地讲,控制部21的风险评价单元213根据业务分配记录233对所述业务的负责人的利用者代码进行确定。接着,风险评价单元213从联系方式管理DB中取得所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对该联系方式提出警告。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对构成注视模式的利用者的信息包含在警告中。进一步,风险评价单元213从参考模式DB24中取得与注视模式对应的建议,并提出该建议。另外,在判断为不需要注意时(在步骤S4-5中,为“NO”的情况)、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跳过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4-6)。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个人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由此,使用个人的心理信息的推移,能够对需要注意的情况进行判断。在高心理压力状态下,有可能导致个人业务的品质和生产性的下降。通过各个利用者的心理压力等观测,能够及时地检测这种可能性。通过持续对心理压力等进行观测,能够察觉利用者的心理状态恶化的风险。
(2)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集体模式下的风险评价处理。由此,使用个人的集合体、即集体的心理信息,能够对需要注意的情况进行判断。在本发明中,以与集体(例如,项目等特定业务)相关的多个参加成员为传感器,能够实现业务风险的“可视化”。特定业务的参加成员亲身感受业务的现状。有调查显示,参加成员的心理压力的最大要因在于业务。如果感觉到“业务进展不顺利”、“这样下去业务无法顺利进行”的话,参加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变高。也就是说,通过持续地对参加成员的心理状态(心理压力等)进行观测,能够实时地将业务上的风险可视化。
另外,在与抽出模式相关的测定信息的取得处理(步骤S4-2)中,记录有作为模式类别的业务代码时,从业务管理DB23的业务分配记录中取得与各个业务代码关联的利用者代码。在记录有作为模式类别的业务分配代码时,取得与业务管理DB23的业务分配记录关联的利用者代码。然后,风险评价单元213从测定信息DB25的测定结果管理记录251取得与所述利用者代码关联的心理值。使用该心理值,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模式匹配处理(步骤S4-4)。在将集体模式适用于由多个辅助系统(下位业务)构成的系统(业务)中的情况下,构成要素(成员)包括以下两点。
·辅助系统
·与(辅助系统、含有辅助系统等的)系统相关的人(构成人员)
由此,能够根据角色分担等业务的构成信息来对成员的心理压力等进行解析。因此,能够实时地进行业务的风险在哪里或者业务风险如何蔓延等业务上的风险评价。
(3)在本实施方式中,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个人属性实行标准模式的补正处理(步骤S3-3)。由此,根据个人的状况,能够进行恰当的模式匹配。
(4)在本实施方式中,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业务属性实行标准模式的补正处理(步骤S4-3)。由此,根据业务属性,能够进行恰当的模式匹配。
(5)在参考模式DB24中,记录有用于评价心理压力的参考模式数据240。在此,对集体中的个人记录有注视模式。由此,例如,相对于集体的心理统计值,在属于该集体的个人的心理值超出了容许范围时,能够提出警告。因此,能够对表示与集体的心理统计值的动向不同的个人进行检测。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将从测定装置10取得的测定结果登录至测定信息DB25中。在此,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也可以按预定的时机取得测定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信息取得单元211具有决定取得测定结果的时机的功能。作为取得时机,可以为以下的形式,进一步也可以包括手动在内对多个时机进行组合。
·连续的:作为连续数据进行无间断地测定。
·定期的:按照每小时、每日、每星期等设定间隔间歇地进行测定。
·每个事件:以进度会议等(与日程安排程序连动的)事件为起点进行测定。
·每个认证:在认证时进行(与生物体认证连动的)测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定装置10根据视觉·运动系统反应的指标、或者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的指标对心理压力进行测定。心理压力的测定方法并不仅限于这些形式。例如,测定装置10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测定装置。也可以输入从具体的测定装置输出的心理信息。另外,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的方式来测试主观·认知系统反应(问诊)。另外,作为生理指标的测定技术(生物体信息),还可以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指标(脑电波)、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的指标(心率变异性、血压、指尖脉搏波、呼吸活动、皮肤温度、发汗、良导路(电流))、感情的指标(语音)、行为系统反应(以反应时间、作业量等项目为主的测定)。另外,作为行为系统反应的指标,还可以使用从座位站来来的次数·频率、敲击键盘的强度、以及敲击键盘时的晃动等。关于从座位站起来的次数,例如,可以通过结合在利用者的椅子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和进出管理系统来算出离席次数。另外,敲击键盘的强度和晃动可以通过在键盘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来算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参考模式DB24中,记录有注视模式。该注视模式并不仅限与上述的事例。例如,也可以使用基于业务角色等的注视模式。例如,也可以使用表示管理者与担当者的心理压力差的反转·乖离的状况的注视模式、以及表示设计者与程序员的心理压力差的反转·乖离的状况的注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记录在业务分配记录233中的角色·担当数据。然后,控制部21确定各个利用者的角色·担当,并与该角色·担当对应的心理值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对交流不畅的情况、或者对下游过程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等的风险进行评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根据个人属性实行标准模式的补正处理(步骤S3-3)。在此,也可以使用生活事件对标准模式进行补正。在这种情况下,先将与生活事件相对应的补正值记录在模式补正DB中。例如,在利用者管理DB22中记录有利用者的心情取决于日历(星期几)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使用测定时期的日历信息对标准模式进行补正。另外,在从人事管理系统取得了利用者的人事变动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与该变动等生活事件对应的补正值对标准模式进行补正。另外,也可以结合这些情况,对标准模式进行补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需要注意的情况下(在步骤S3-5、S4-5中,为“YES”的情况),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3-6、S4-6)。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模式来提出警告。具体地讲,为了提出警告,预先将模式代码和模式代码的组合登录在参考模式DB24中。由此,可使用多种条件来提出警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模式匹配,根据个人属性或业务属性对标准模式进行了补正(步骤S3-3、S4-3)。只要能够根据属性补正即可,对标准模式的补正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对测定值或统计值进行补正,或者也可以对比较结果进行补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对集体中的个人的注视模式中使用了“离群值”或“偏差大”。模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还能够根据统计值管理记录252中的心理统计值的变化,对“分布”、“类似”、“传播”、或者“反转”进行评价。
·“分布”:对“2:6:2法则”或“帕累托法则(Pareto law)”那样的集体内的心理压力分布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模式进行比较,相对于标准模式的乖离量(评价指标)大于基准值。另外,分布还可根据团体的规模使用不同的模式。
·“类似”:与团体(个人或者集体)过去的同种业务等类似情况的平均模式进行比较,相对于平均模式的乖离量(评价指标)大于基准值。
·“传播”:根据波形的变化(评价指标)来判断高心理压力是否传播给其他的成员或者其他业务的成员。
·“反转”:根据波形的变化(评价指标)来判断高心理压力的团体、与低心理压力的团体是否互换过来。特别在属于同一业务的指挥者和其成员、或者不同角色的业务之间,根据心理值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为了进行这些评价,将记录有团体(负责特定的角色的个人或者集体)的相互关系(例如,上司和部下的关系、先行业务组和后续业务组、业务关联组等关系)的关联性信息DB设置在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中。在该关联性信息DB中,记录有表示对彼此具有关联性的团体进行确定的标识符(利用者代码或者业务代码)的关联性的信息。
在“分布”的情况下,预先将标准的心理压力分布的模式记录在参考模式DB24中。然后,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对关联性信息DB中的、构成团体的成员(个人或者集体)进行确定。接着,控制部21取得各个构成成员的心理值,并且算出团体的分布。然后,控制部21对该分布和标准的心理压力分布进行比较,并且算出乖离度(例如,分布的偏差)。然后,在乖离度超出了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判断为“需要注意”。
在“类似”的情况下,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在评价对象业务中,对关联性信息DB中的有关联性的类似业务进行确定。然后,对于已确定的业务代码,从业务管理DB23抽出已完成的业务的业务代码。接着,控制部21使用测定信息DB25算出过去的类似业务的心理值的模式波形(例如平均模式波形),并且将其与评价对象业务的模式进行比较。在此,在过去的模式波形与评价对象业务的模式波形的乖离度超出了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判断为“需要注意”。
在“传播”的情况下,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对记录的心理压力值(心理值或者心理统计值)高于标准模式波形的团体(注意团体)进行确定。然后,控制部21使用关联性信息DB,对与该注意团体有关联性的关联团体进行确定。在关联团体的心理值和心理统计值滞后于注意团体的心理值时,控制部21判断为“需要注意”。
另外,在“反转”的情况下,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取得注意团体的心理值(包含心理统计值)、和与该注意团体关联的关联团体的心理值。之后在注意团体与关联团体的心理值的大小关系反转时,控制部21判断为“需要注意”。
特别是在“传播”或者“反转”的情况下,作为这些评价时机,通常在会议前后进行观测。于是,控制部21从记录有成员的会议日程的日程DB中取得会议期间,并在该会议期间的前后对“传播”或“反转”进行评价。
在各种模式中,通过评价集体的心理信息,能够掌握成员或组织的情况,并且能够唤起注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实行警告的提出、以及建议的提出处理(步骤S4-6)。具体地讲,风险评价单元213对联系方式提出警告。在此,“需要注意”也可以作为与程度(与标准模式的乖离程度或者与注视模式的类似程度等)相对应的“风险程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用于评价心理压力的参考模式数据240预先登录在参考模式DB24中。该参考模式包含标准模式和注视模式。除此之外,在业务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取得参与该业务的个人和集体的观测信息,并且算出新的注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中,相对于标准模式存储有预先设定的容许范围。于是,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控制部21在取得的业务信息出现了问题时,使用业务管理DB23来确定与该业务关联的团体。接着,控制部21从测定信息DB25取得该团体(个人或者集团)的观测信息。在此,控制部21在检测到超出该观测信息的容许范围的波形的模式情况下,确定该模式为注视模式,并将其记录在参考模式DB24中。另外,也可以对观测信息在其他人之前发生变化的个人或集体进行确定,并且作为对风险的传感器来使用。由此,通过基于观测信息的启发法,能够生成新的注视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起到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单元的作用的利用者管理DB22存储有用于对心理压力管理系统20的利用者进行管理的利用者管理记录220。利用者管理记录220由与利用者代码、性格代码、敏感度相关的数据构成。在此,不仅仅是个人,也可以对组设定性格、敏感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预先将与业务管理代码关联、并属于该业务的集体(集合体)的性格代码、敏感度记录在业务管理DB23中。进一步,预先将与集体的性格代码关联、并用于对测定值或参考模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记录在模式补正DB中。使用与该性格代码对应的补正值、和敏感度,对集体的心理统计值进行补正。这样的集体的性格代码、敏感度可以通过组合有属于该集体的个人的属性(性格代码、敏感度)的整体构造模式来算出。另外,集体的性格代码、敏感度也可以设置为与以前的算出结果不同的集体固有的值(性质)。由此,不仅仅是个人集合在一起,而能够考虑到成为集合体时的性格或敏感度,来进行风险评价。

Claims (6)

1.一种风险评价系统,具备:
测定信息存储单元,按时间顺序存储利用者的心理信息;
模式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作为对心理信息的推移的认识的参考模式;
业务管理信息存储单元,存储与由集体进行的业务以及从事该业务的利用者有关的信息,即业务管理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被连接在心理信息的测定单元以及输出单元上,
所述风险评价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备:
从所述测定单元取得利用者的心理信息并将其登记在所述测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单元;
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信息来从所述测定信息存储单元取得从事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的单元;
对记录在所述模式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参考模式和所述心理信息的推移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根据比较的结果,在判断为需要注意业务的情况下,将对所述业务的警告输出至所述输出单元的单元,
所述参考模式包括标准模式和注视模式,所述标准模式表示与所述业务有关的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标准推移,所述注视模式表示应注意的心理信息的推移,所述标准模式利用与利用者的性格代码对应的补正值进行补正,而使得该标准模式适合于利用者,
所述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心理信息的推移相对于进行了补正的所述标准模式的偏差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所述心理信息的推移包括与所述注视模式类似或一致的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对业务注意,
所述警告包括与所述注视模式对应的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
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信息并使用从事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心理信息来算出集体的统计值的单元;
从所述模式信息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统计值的推移相关的参考模式的单元;
对所述参考模式和所述算出的统计值的推移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业务的警告输出至所述输出单元的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业务属性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各个业务的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取得所述业务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比较方法进行补正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险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
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信息来取得与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相关的参考模式的单元;
对所述心理信息的推移和所述参考模式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根据比较的结果,输出对利用者的警告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险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利用者属性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各个利用者的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备取得所述利用者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比较方法进行补正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险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对所述统计值的推移、和从事所述业务的利用者的心理信息的推移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根据比较的结果,输出对各个利用者的警告的单元。
CN201180022667.6A 2010-04-30 2011-04-27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Active CN102884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5882 2010-04-30
JP2010-105882 2010-04-30
PCT/JP2011/060225 WO2011136253A1 (ja) 2010-04-30 2011-04-27 人をセンサとするリスク評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544A CN102884544A (zh) 2013-01-16
CN102884544B true CN102884544B (zh) 2017-02-08

Family

ID=4486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667.6A Active CN102884544B (zh) 2010-04-30 2011-04-27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041715A1 (zh)
EP (1) EP2570976A4 (zh)
JP (1) JP5475876B2 (zh)
KR (1) KR101438145B1 (zh)
CN (1) CN102884544B (zh)
WO (1) WO2011136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8145B1 (ko) 2010-04-30 2014-09-04 이마테크 인크. 사람을 센서로 이용하는 리스크 평가 시스템
JP6183077B2 (ja) * 2013-09-05 2017-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精神疾患予防支援方法、精神疾患予防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精神疾患予防支援装置
WO2015107681A1 (ja) 2014-01-17 2015-07-23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サーバ、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US20150302345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ology for project scheduling based on team member stress
US20150379419A1 (en) * 2014-06-26 2015-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host-pattern analyzer
US11974847B2 (en) 2014-08-07 2024-05-07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BR112017009795A2 (pt) * 2014-11-11 2017-12-19 Global Stress Index Pty Ltd sistema e método para gerar um perfil de níveis de estresse e de níveis de resiliência de estresse em uma população
JP6553935B2 (ja) * 2015-04-28 2019-07-31 株式会社ラフール 人材リスク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17022306A1 (ja) * 2015-08-05 2018-06-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70103669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Fuji Xerox Co., Lt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data of individuals
JPWO2017138598A1 (ja) * 2016-02-11 2018-02-15 糧三 齋藤 がん予防・改善アドバイス装置
US20200294650A1 (en) * 2016-03-30 2020-09-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system
JP6849175B2 (ja) * 2016-10-26 2021-03-24 Hennge株式会社 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CN115137336A (zh) * 2017-02-28 2022-10-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6891732B2 (ja) * 2017-08-28 2021-06-1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71586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不快状態判定装置
US10898119B2 (en) 2018-05-24 2021-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responsive to physiologic signals
CN109859030A (zh) * 2019-01-16 2019-06-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行为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JP7392717B2 (ja) 2019-06-17 2023-1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スク推定装置、リスク推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3964130A1 (en) * 2020-09-03 2022-03-09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ye-blink based assessment of sustained visual attention of a target
US20230233123A1 (en) * 2022-01-24 2023-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ct and characterize stress using physiological senso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5698A (zh) * 2005-07-21 2006-03-15 高春平 模块化组合型个性化数字健康助理
CN101264012A (zh) * 2008-02-01 2008-09-1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分析方法
CN101520815A (zh) * 2008-07-05 2009-09-02 杭州义盛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运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5138A (en) * 1993-04-08 1997-03-2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he working mantime in the production line
JP2772413B2 (ja) * 1995-04-04 1998-07-02 工業技術院長 相関調査システム
JPH1071137A (ja) * 1996-08-29 1998-03-17 Omron Corp ストレス度表示装置及びストレス度表示方法
JP200134435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Corp 生活支援装置および生活支援方法および広告情報提供方法
JP3838038B2 (ja) * 2001-02-05 2006-10-25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心身状態評価方法、商品又は環境の感性的品質の評価方法、評価用測定キット及び商品又は環境の品質表示方法
JP2004008573A (ja) * 2002-06-07 2004-01-15 Seiko Instruments Inc 遠隔健康診断装置、及びその診断方法、並びに遠隔健康診断プログラム
JP2005122339A (ja) * 2003-10-15 2005-05-12 Ricoh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05188969A (ja) * 2003-12-24 2005-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システムおよび住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334205A (ja) * 2004-05-26 2005-12-08 Ryozo Saito メンタルヘルスケ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60015377A1 (en) * 2004-07-14 2006-01-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business behavioral patterns related to a business entity
US20070276714A1 (en) * 2006-05-15 2007-11-29 Sap Ag Business process map management
US20080091515A1 (en) * 2006-10-17 2008-04-17 Patentvc Ltd. Methods for utilizing user emotional state in a business process
US7457678B2 (en) * 2006-11-07 2008-11-25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managing ergonomic risk exposure in manufacturing
CN101542492A (zh) * 2006-11-28 2009-09-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减少
US7880607B2 (en) * 2006-12-15 2011-02-01 Motorola, Inc. Intelligen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first responders
JP2009110490A (ja) 2007-10-31 2009-05-21 Think Project:Kk インターネットを利用した家族の心の健康診断・管理システム
US20090192843A1 (en) * 2008-01-29 2009-07-30 Ayala John F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standard development
JP2010003070A (ja) * 2008-06-19 2010-01-07 Ricoh Co Ltd 健康状態管理装置、健康状態管理方法、健康状態管理プログラム、健康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20100131607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Correlating data indicating subjective user state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users with data indicating objective occurrences
WO2010102299A1 (en) * 2009-03-06 2010-09-10 Nash David E Predictive risk intelligent safety module
US8117054B2 (en) * 2009-11-20 2012-02-14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task stress factors from temporal work patterns
KR101438145B1 (ko) 2010-04-30 2014-09-04 이마테크 인크. 사람을 센서로 이용하는 리스크 평가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5698A (zh) * 2005-07-21 2006-03-15 高春平 模块化组合型个性化数字健康助理
CN101264012A (zh) * 2008-02-01 2008-09-1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一种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分析方法
CN101520815A (zh) * 2008-07-05 2009-09-02 杭州义盛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运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544A (zh) 2013-01-16
US20130041715A1 (en) 2013-02-14
KR20130008067A (ko) 2013-01-21
US10719796B2 (en) 2020-07-21
US20170004425A1 (en) 2017-01-05
WO2011136253A1 (ja) 2011-11-03
JPWO2011136253A1 (ja) 2013-07-22
EP2570976A1 (en) 2013-03-20
KR101438145B1 (ko) 2014-09-04
EP2570976A4 (en) 2015-01-21
JP5475876B2 (ja)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4544B (zh) 以人为传感器的风险评价系统
Colombo et al.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echnology-base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Henry et al. Pilot study to evaluate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of tinnitus
Courvoisier et al. Compliance to a cell phone-base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study: the effect of tim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Muaremi et al. Towards measuring stress with smartphones and wearable devices during workday and sleep
Li et al. Eustress or distress: An empirical study of perceived stress in everyday college life
US6878111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subjective well being
CN106599582B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前瞻认知功能评估系统和方法
US201500885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emotional or mental states with quantitative data
Bachmann et al. How to use smartphones for less obtrusive ambulatory mood assessment and mood recognition
US202203360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user wellbeing
Bailon et al. Smartphone-based platform for affect monitoring through flexibly managed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s
Zhou et al.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health condition and social capital of elderly people using wearable devices
Carter et al. Using an e-health intervention to reduce prolonged sitting in UK office workers: a randomised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study
Vaid et al. Smartphones in personal informatics: a framework for self-tracking research with mobile sensing
WO2020255630A1 (ja) 生体情報分析装置、生体情報分析システム、生体情報分析プログラム、及び生体情報分析方法
Daly et al. The role of awakening cortiso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diurnal variations in affect: A day reconstruction study.
Girardi et al. Towards recognizing the emotions of developers using biometrics: The design of a field study
Boswell et al. A review and preview of 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bility
JP2020016943A (ja) 創造性評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iyaji et al. Analysis on nursing care activity related stress level for reduction of caregiving workload
Park et al. The stag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behavi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Verboon et al. Analyzing cyclic patterns in psychological data: A tutorial
Jung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tact and well-be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WO202402389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