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481B -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4481B CN102884481B CN201180021864.6A CN201180021864A CN102884481B CN 102884481 B CN102884481 B CN 102884481B CN 201180021864 A CN201180021864 A CN 201180021864A CN 102884481 B CN102884481 B CN 1028844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unction surface
- processing system
- handle
- image processing
- packaged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04—Handling of entir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1—Portable mach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在将把手(2)及盖体(12)安装于主体(11)的状态下,在接合部(111、121)中,把手(2)的左右的基部(22)分别嵌入凹部(1112、1113)中。盖体(12)的左右的轴支撑部(91)分别嵌入凹部(1111、1114)中。左右的基部(22)的轴部(81)分别从上方嵌入孔部(72)及孔部(73)中,并且围绕中心轴(200)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孔部(72、73)中。轴支撑部(91、92)的轴体(93~95)分别从侧方嵌入孔部(71、74、75)中,并且围绕中心轴(200)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孔部(71、74、75)中。轴支撑部(92)的轴体(94)从侧方嵌入右侧的基部(22)的孔部(82)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把持用把手的可移动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是由被支撑为相互旋转自如的多个部分构成框体的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比较小型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往往作为个人用途来使用,仅在使用时被配置在桌子上等,在不使用时被收纳到桌子的侧面等。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通常是相对于宽度和进深,高度较低,往往被收纳为使侧面与地面等水平面接触并立起的状态,以便使上表面及底面垂直。另外,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在一个侧面具有把持用把手,以便容易在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进行搬运。把手仅在搬运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时被把持,在使用时能够退避到不妨碍用户的作业的位置。
尤其是具有复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用于开闭框体上表面的原稿台的旋转自如的原稿罩。在具有复印功能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在收纳时或搬运时不限制立起状态的原稿罩的旋转,则原稿罩有可能与用户的身体或桌子等干涉而破损。另外,即使是不具有复印功能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也存在考虑到维护性能而将框体分割为相互旋转自如的多个部分来构成的情况,并且配置成为在使用时使供纸托盘或排纸托盘从框体露出。因此,在收纳时或搬运时呈在框体上立起状态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而旋转,供纸托盘或排纸托盘相对于框体而旋转,由此产生相同的问题。
因此,在过去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提出了如下方案,与把手操作联动地限制原稿罩的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与基于把手操作的框体的姿势变化联动地收纳排纸托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利用排纸托盘限制原稿罩的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128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23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267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过去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没有详细考虑如何将在把持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地配置的把手安装在由相互旋转自如的多个部分构成的框体上,存在不能充分简化装置的构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在把持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地配置的把手以合适状态安装在由相互旋转自如的多个部分构成的框体上,能够充分简化装置的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框体和把手。框体用于收纳图像形成部,将包括第1及第2部分的多个部分通过各部分的一端侧的接合部进行安装,并使得各部分在预定范围内相互旋转自如。把手具有基部,该基部在第1端部具有轴部并且从第2端部延伸出把持部。把手在把持部远离框体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的露出位置和接近该侧面的退避位置之间旋转自如。
在框体中,第1部分在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具有支撑把手的轴部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部,而且第1轴承部具有所述轴部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而通过的开口。第2部分在与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具有限制部件,在第2部分安装于第1部分的状态下,沿着预定范围的整个区域限制轴部的中心轴位置相对于第1轴承部的中心轴位置的位移。
在这种结构中,在将第1部分和第2部分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将把手的轴部经由开口插入到第1轴承部,把手被支撑为相对于第1部分而任意摇动。在该状态下,在将第2部分安装于第1部分时,在相对于第1部分的第2部分的预定范围中的旋转动作的整个区域中,轴部的中心轴位置相对于第1轴承部的中心轴位置的位移被限制。通过将把手和第2部分按照该顺序安装于第1部分,把手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框体上。
在这种结构中,优选的是,基部具有形成于第1端部的与轴部同轴的孔部,将限制部件作为与轴部同轴地嵌入孔部的轴体。在将第2部分安装于第1部分时,通过将限制部件嵌入基部的孔部,能够容易且可靠地限制轴部的中心轴位置相对于第1轴承部的中心轴位置的位移。
并且,优选的是,在第2部分的与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设置朝向第1部分延伸的轴支撑部,在第1部分的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设置轴支撑轴支撑部的与第1轴承部同轴的第2轴承部,使轴体从轴支撑部同轴地延伸。通过使相对于第1部分的把手及第2部分的旋转轴位于同轴位置,能够简化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撑把手及第2部分的结构。
优选的是,第1部分在将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与和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的面水平配置的状态下,将收纳纸张的托盘摇动自如地支撑在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上,把持部在退避位置与摇动到预定的角度的托盘的底面抵接。利用托盘的底面与把持部的抵接,能够将托盘固定地支撑在退避位置,能够不再需要仅将托盘固定在退避位置的结构。
优选的是,使基部在露出位置与第1部分的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露出位置限制基部从退避位置移动的部件。作业者能够在使把手从框体的侧面垂直地延伸并与框体的侧面之间形成足够空间的状态下把持把持部。
优选的是,在第1部分的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具有电源插头的连接器部和电源开关。连接器部和电源开关位于轴支撑把手的侧面,因而在把持把手的状态下连接器部和电源开关露出于上方,能够容易进行电源线缆的连接作业及电源的接通作业。
优选的是,第2部分在与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的侧面收纳具有原稿台的图像读取部,并在与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支撑有选择地开闭原稿台的旋转自如的原稿罩。在框体的轴支撑把手的侧面侧配置有图像读取部所必须的原稿罩的旋转支点,能够防止在把持把手的状态下原稿罩向将原稿台敞开的方向旋转。
附图说明
图1(A)和(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背面方向及正面方向观察时的外观图。
图2是将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托盘省略的分解图。
图3是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分解时的后视图。
图4是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5是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6(A)和(B)是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7是该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不使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以及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还具有将原稿的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图像形成处理功能。
如图1(A)所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框体1的背面具有把手2和排纸托盘3,在框体1的上表面具有原稿罩4。框体1由作为第1部分的主体11和作为第2部分的盖体12这两部分构成。主体11收纳作为一例的进行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形成部。盖体12收纳图像读取部。
把手2由在搬运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时可把持的把持部21、和从把持部21的两端部垂直弯曲延伸的基部22、22构成。基部22在框体1的背面支撑旋转自如的作为第1端部的敞开端部221。排纸托盘3在框体1的背面支撑旋转自如的下端部31,并收纳应该供给图像形成部的纸张。原稿罩4在框体1的背面侧支撑旋转自如的背面侧端部41,并开闭自如地覆盖框体1的上表面。
排纸托盘3的宽度比把手2的左右的基部22的内侧面的间隔短。左右的基部22位于排纸托盘3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另外,在主体11的背面配置有电源线缆的插入部7和电源开关8。
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被设置在桌子等上,并使框体1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在进行搬运时,把手2被把持,从而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成为框体1的背面向上的状态。并且,在进行收纳时,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被配置成为根据收纳空间使框体1的上表面或者背面向上。
如图1(B)所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框体1的前面具有供纸托盘5和操作面板6。供纸托盘5的下端部51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框体1的前面,供纸托盘5收纳在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操作面板6受理浓度设定、张数设定、倍率设定等图像形成处理条件的输入操作。
在框体1的前面侧,连接主体11的下端部112和盖体12的前面122的线段与主体11的底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垂直。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搬运时及收纳时以使盖体1的前面向下呈水平状静止的状态被设置在地面上。
如图2所示,主体11是前面、背面及上表面敞开的中空箱体,在内部收纳图像形成部100。图像形成部100作为一例是进行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因此,图像形成部100具有感光鼓、带电器、显像器、转印器、定影器等。在主体11的内部形成有纸张输送路径,纸张输送路径在内部从前面的供纸托盘5经由图像形成部100内的感光鼓与转印器之间而到达背面的排纸口101。
考虑到对图像形成部100的维修作业和纸张的卡纸处理作业等时的便利性,主体11和盖体12相互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背面侧的接合部111及121。在使底面呈水平状地设置主体11的状态下,在以盖体12的前面侧向上方移动的方式使盖体12旋转时,主体11的上表面被敞开,图像形成部100露出。把手2的基部22的敞开端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接合部111及121。
另外,在框体1设有未图示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有选择地将主体11的底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成为水平状的状态下的盖体12与主体11的接合状态进行固定。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主体11的接合部111形成有在上面及背面敞开的凹部1111~1114。在凹部1111与凹部1112之间的隔壁1115形成有孔部71。在凹部1112的凹部1113侧的隔壁1116形成有孔部72。在凹部1113的凹部1112侧的隔壁1117形成有孔部73。在凹部1113与凹部1114之间的隔壁1118形成有孔部74。在凹部1114中的与隔壁1118相反侧的隔壁1119形成有孔部75。孔部72及孔部7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轴承部,孔部71、孔部74及孔部75同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轴承部。
在把手22的左右的基部22分别从内侧面突出有相互相对的轴部81。并且,在至少右侧的基部22的外侧面形成有与轴部81同轴的孔部82。
在盖体12的接合部121,从底面的两处朝向下方的主体11延伸形成轴支撑部91和轴支撑部92。左侧的轴支撑部91具有从内侧面延伸的轴体93。右侧的轴支撑部92在同轴上具有从内侧面延伸的轴体94及从外侧面延伸的轴体95。
如图5所示,在将把手2及盖体12安装于主体11的状态下,把手22的左右的基部22分别嵌入接合部111及121的凹部1112及凹部1113中。并且,盖体12的左右的轴支撑部91、92分别嵌入凹部1111及凹部1114中。
此时,左右的基部22的轴部81分别从上方嵌入孔部72及孔部73中,并被支撑在孔部72及孔部73中且围绕中心轴200旋转自如。并且,轴支撑部91、92的轴体93~95分别从侧方嵌入孔部71、孔部74及孔部75中,并被支撑在孔部71、孔部74及孔部75中且围绕中心轴200旋转自如。另外,轴支撑部92的轴体94从侧方嵌入右侧的基部22的孔部82。轴部81及轴体93~95相互同轴地配置在中心轴200上。
通过在孔部71、孔部74及孔部75中支撑旋转自如的轴体93、轴体94及轴体95,盖体12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主体11。通过在孔部72及孔部73中支撑旋转自如的左右的轴部81、而且轴体94嵌入孔部82,把手2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主体11及盖体12。尤其是通过轴体94向孔部82的嵌入,能够在凹部1113内限制右侧的基部22的中心轴位置从中心轴200位移。
在进行装配作业时,使盖体12的轴支撑部92的轴体94嵌入把手2的基部22的孔部82中。然后,先使盖体12的轴支撑部91从上方嵌入凹部1111、并使轴体93嵌入孔部71,然后使把手2的左右的基部22及轴支撑部92分别嵌入凹部1112~1114、并使左右的轴部81嵌入孔部72、73,并且使轴体94、95分别嵌入孔部74、75。由此,不再需要用于仅支撑旋转自如的把手2的部件,能够简化构造。
另外,如果能够利用盖体12的其它部件限制嵌入凹部1112及凹部1113中的左右的基部22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则不需要在中心轴200上同轴地配置轴部81、及轴体93~95。
在盖体12的接合部121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突起96。突起96在至少盖体12将主体11的上表面封闭的状态下与右侧的基部22的上表面抵接。突起96限制在主体11的底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呈水平状的状态下基部22向水平面的上方移动。并且,基部22通过其底面与凹部1112的底面及凹部1113的底面抵接,被规定了在主体11的底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呈水平状的状态下向下方的移动范围。
由此,把手2在图6(A)中用实线表示的退避位置与该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露出位置之间任意摇动。把手2在露出位置使把持部21远离框体1的背面,在退避位置使把持部21接近框体1的背面。在使用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时,如图6(B)所示,使主体11的底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呈水平状地配置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把手2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如果使排纸托盘3向上端33远离主体11及盖体12的背面的方向摇动,则排纸托盘3的底面32与把手2的把持部21的内侧面抵接,排纸托盘3的摇动停止。利用与把持部21的抵接来规定排纸托盘3的使用时的位置,能够省略用于将排纸托盘3固定在使用时的位置的部件。
如图7所示,在搬运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时,使主体11及盖体12的背面向上,使把手2位于露出位置。在该状态下,盖体12在主体11上的旋转支点以及原稿罩4在盖体12上的旋转支点位于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部。盖体12及原稿罩4分别借助自重而向将主体11的上表面及盖体12的上表面封闭的方向施力。因此,在搬运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时,盖体12及原稿罩4均不会向远离主体11及盖体12的方向移动,能够防止与作业者的身体或桌子等抵接而造成的损伤。
另外,设有将供纸托盘5有选择地固定在其下端部与主体11的前面接触的位置的锁定单元。另外,也能够设置这样的锁定单元,在原稿罩4将盖体12的上表面封闭的状态下,该锁定单元有选择地限制原稿罩4的移动。
如图7所示,在使主体11及盖体12的背面向上呈水平状时,连接主体11的底面的前端部和盖体12的前面的线段大致呈水平状。通过使主体11的底面的前端部和盖体12的前面与地面等接触进行配置,能够纵向收纳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
主体11的前面由上端在背面侧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因而即使在纵向收纳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操作面板6也不会与地面等接触。并且,在纵向收纳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下,主体11的背面向上,电源线缆的插入部7及电源开关8露出于上方。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在使用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之前的电源的配线作业和电源的接通作业。
另外,考虑到把持把手2进行搬运时的平衡,应该将与主体11及盖体12的背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基部22的轴支撑位置确定为,使该方向上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的重量分配隔着把手大致均等。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轴支撑部92的轴体94仅嵌入在把手2的右侧的基部22的孔部82中,但也可以在把手2的左侧的基部22形成孔部82,并用来嵌入盖体12的轴支撑部91的轴体93。但是,考虑到装配作业的容易程度,优选使轴支撑部93或者轴支撑部94仅嵌入在把手2的一个基部22的孔部82中。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只不过是所有方面中的示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性的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在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利用权利要求书示出的范围。另外,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标号说明
1框体
2把手
3排纸托盘
4原稿罩
5供纸托盘
6操作面板
7插入部
8电源开关
10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11主体
12盖体
21把持部
22基部
111、121接合部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框体和把手,所述框体用于收纳图像形成部,将包括第1及第2部分的多个部分通过各部分的一端侧的接合部进行安装,并使得各部分在预定范围内相互旋转自如,所述把手具有基部,该基部在第1端部具有轴部并且从第2端部延伸出把持部,所述把手在所述把持部远离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的露出位置和接近该侧面的退避位置之间任意摇动,所述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分在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具有支撑所述轴部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部,而且第1轴承部具有所述轴部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而通过的开口,
所述第2部分在与所述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具有限制部件,在所述第2部分安装于所述第1部分的状态下,沿着所述预定范围的整个区域限制所述轴部的中心轴位置相对于所述第1轴承部的中心轴位置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端部的与所述轴部同轴的孔部,
所述限制部件是与所述轴部同轴地嵌入所述孔部的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部分在与所述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设置朝向所述第1部分延伸的轴支撑部,
所述第1部分在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设置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轴支撑部的与所述第1轴承部同轴的第2轴承部,
所述轴体从所述轴支撑部同轴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在将与和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的面水平配置的状态下,将收纳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的对象的托盘摇动自如地支撑在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上,
所述把持部在所述退避位置与摇动到预定的角度的所述托盘的底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出位置是所述基部与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的位置,所述接合部侧的侧面是所述第1部分的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
所述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所述露出位置限制所述基部从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部分的与所述第2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具有电源线缆的插入部和电源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部分在与所述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的侧面垂直的侧面收纳具有原稿台的图像读取部,并在与所述第1部分的接合部侧支撑有选择地开闭所述原稿台的旋转自如的原稿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04894A JP4892625B2 (ja) | 2010-04-30 | 2010-04-30 | 可搬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04894 | 2010-04-30 | ||
PCT/JP2011/058610 WO2011135983A1 (ja) | 2010-04-30 | 2011-04-05 | 可搬型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4481A CN102884481A (zh) | 2013-01-16 |
CN102884481B true CN102884481B (zh) | 2015-06-17 |
Family
ID=4486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1864.6A Active CN102884481B (zh) | 2010-04-30 | 2011-04-05 |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62021B2 (zh) |
JP (1) | JP4892625B2 (zh) |
CN (1) | CN102884481B (zh) |
WO (1) | WO20111359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0646A (zh) * | 2013-05-06 | 2014-09-03 | 昆山瑞恒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方便携带的复印机 |
JP6544509B2 (ja) * | 2015-03-06 | 2019-07-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2020123655A (ja) * | 2019-01-30 | 2020-08-1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67399Y (zh) * | 2004-09-29 | 2007-02-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和成像单元 |
CN1932661A (zh) * | 2005-09-14 | 2007-03-21 | 株式会社理光 | 把手及具有把手的装置 |
CN101038459A (zh) * | 2006-03-14 | 2007-09-19 | 株式会社理光 |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56362A (en) * | 1981-02-05 | 1984-06-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ortabl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DE3632979A1 (de) * | 1985-09-30 | 1987-04-02 | Canon Kk | Bilderzeugungsgeraet |
US4789876A (en) | 1985-10-11 | 1988-12-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Portable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S6287977A (ja) * | 1985-10-14 | 1987-04-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像形成装置 |
JPS6388631A (ja) | 1986-10-01 | 1988-04-19 | Hitachi Ltd | 図形画像伝送方式 |
JPS63123759A (ja) * | 1986-11-10 | 1988-05-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S63267955A (ja) * | 1987-04-25 | 1988-11-0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82248B2 (ja) * | 1988-05-31 | 1994-10-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複写機 |
GB2243336A (en) * | 1990-04-24 | 1991-10-30 | Esselte Meto Int Gmbh | Portable printers. |
JPH04128772A (ja) | 1990-09-19 | 1992-04-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365729A (ja) | 1991-06-12 | 1992-12-1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741820B2 (en) * | 2001-02-19 | 2004-05-2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945198B (zh) * | 2004-09-21 | 2012-05-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设备 |
JP5464478B2 (ja) * | 2009-09-11 | 2014-04-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4-30 JP JP2010104894A patent/JP489262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4-05 WO PCT/JP2011/058610 patent/WO20111359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4-05 CN CN201180021864.6A patent/CN102884481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05 US US13/695,571 patent/US886202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67399Y (zh) * | 2004-09-29 | 2007-02-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和成像单元 |
CN1932661A (zh) * | 2005-09-14 | 2007-03-21 | 株式会社理光 | 把手及具有把手的装置 |
CN101038459A (zh) * | 2006-03-14 | 2007-09-19 | 株式会社理光 |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862021B2 (en) | 2014-10-14 |
JP4892625B2 (ja) | 2012-03-07 |
US20130045024A1 (en) | 2013-02-21 |
CN102884481A (zh) | 2013-01-16 |
WO2011135983A1 (ja) | 2011-11-03 |
JP2011232670A (ja) | 2011-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1417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884481B (zh) |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 |
EP3032506B1 (en) | Teller cash recycler | |
CN103226303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10000079B2 (en) |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holder supporting platen roller through bearings | |
CN106909044A (zh) | 成像装置 | |
US2008004420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322854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853003B (zh) | 支撑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982628A (zh) | 电子设备 | |
JP2016088666A (ja) | 給紙装置 | |
CN10357652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7865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89046C (zh) | 位置调节机构、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 |
CN102982623A (zh) | 电子设备 | |
CN100519374C (zh) | 片材供应装置 | |
ITTO980778A1 (it) | Stampante operabile in due posizioni. | |
US752950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unting member for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62603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07664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7817874A (zh) | 诊断模块、管理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6710898B2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材収容装置 | |
US20180227438A1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219020607U (zh) | 填单台 | |
US5737805A (en) | Self rising cover assembly for machine hous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