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8459A -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8459A
CN101038459A CNA2007100877653A CN200710087765A CN101038459A CN 101038459 A CN101038459 A CN 101038459A CN A2007100877653 A CNA2007100877653 A CN A2007100877653A CN 200710087765 A CN200710087765 A CN 200710087765A CN 101038459 A CN101038459 A CN 101038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nit
recording medium
pallet
storag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77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8459B (zh
Inventor
安原智纪
加藤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8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8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8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84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5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for copy sheets in 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1Joints, e.g. riveted or magnetic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2Parts to be handled by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1Supports for sheets fu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83Casset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例如纸张供应盒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类似复印机(1)的图像形成设备。纸张供应盒(3)包括连接托盘(5)和把手(6)的互连机构。互连机构包括由圆柱凸起(18和16A)组成的连接部分K1、由圆柱凸起(19)和(17A)组成的连接机构K2、以及多个锁定部分H。连接部分K1和K2在上下方向D上连接,上下方向D与从复印机(1)拉出托盘(5)的方向F或将托盘(5)插入复印机(1)的方向I不同。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在2006年3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6-069611和在2006年10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6-272043的两个优先权,它们的内容将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存放复印纸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小型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存放被用来复印的纸张的纸张供应盒。通过拉出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和纸张供应盒上的把手,纸张供应盒可以从图像形成设备上被移除。纸张供应盒是一个盒子,并且在纸张供应盒的上部具有一个用于存储纸张的开口。打开遮盖开口的盖子允许纸张被存储。
近期,带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正趋向小型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纸张供应盒也需要小型化。因此,把手被整体设置的树脂模制型纸张供应盒是非常需要的。
日本专利公报2005-104716(专利文件1)披露了一种纸张供应盒,该纸张供应盒存储被送到设备的多张纸张。所述纸张供应盒包括存储纸张的纸张存储单元、多个用来在主体中放置纸张存储单元的树脂模制框架部件,以及通过使多个框架部件互连而成为整体的连接部件。
专利文件1中的纸张供应盒可以使述制模制框架部件变小。结果,即使多次使用加强肋的复杂模具不被使用,也可以防止树脂成形时发生收缩现象。这使具有高精度的框架部件被简单地制造,并且通过结合它们,作为整体的纸张供应盒也获得高精度。
日本专利公报Hei10-157861(专利文件2)是关于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纸张供应盒的可拆卸轨道,该轨道分别设置有左右侧壁,纸张供应盒是一盒子并被插入到所述其中。此外,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一在拉出侧的外部部分,被垂直侧上的螺纹件固定,螺纹件位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外侧。该外部部分作为把手功能。相对于把手被螺纹件固定的方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纸张供应盒被附接和被拆卸的方向,也就是附接和拆卸纸张供应盒的方向;另一个是上下方向。
日本专利公报Hei9-194042(专利文件3)披露了一种沿附接和拆卸纸张供应盒的方向延伸的垂直把手,以及一种沿与附接和拆卸纸张供应盒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水平把手。垂直把手分别安装在纸张供应盒的两个侧壁上,同时,水平把手安装在位于操作者一侧的垂直壁上。十字状的轨道形成在纸张供应盒的底壁的外侧。
日本专利号3471529(专利文件4)关于纸张供应盒。专利文件4的纸张供应盒包括存储纸张的容器单元,以及可与容器单元分离的把手。安装在复印机侧面上的该把手可以被用作手动纸张进给器。
然而,如专利文件1中所述,结合了盒子和把手的树脂成型产品,由于复杂的形状,致使成形模具因此变大并且成形周期因此变长。
在专利文件2中,由于螺丝被固定在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的附接和拆卸盒子的方向(也称为“盒子的附接和拆卸方向”)和与附接和拆卸盒子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把手的后侧形成用于固定螺纹件的凸起,这使得把手后侧的结构复杂。
专利文件3中的纸张供应盒同样地用螺纹件连接把手和盒子,用于附接和拆卸纸张供应盒的刚性需要被增加,把手被稳定地保持。为了完成这个,需要增加盒子和把手的厚度,并且收缩必须被防止。
另外,如专利文件4中,即使当把手和盒子被分离时,为了分别将盒子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上或从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盒子,需要增加把手的强度。另外,盒子和把手的厚度需要被增加,并且收缩必须被防止。
因此,为了使纸张供应盒小型化,当把手和盒子小型化并互相关联时,很难保证用于盒子本身和把手的互连机构的空间。如果设置互连机构并且把手和盒子互相连接,很难保证相对于施加在把手上的力,互连机构有足够的强度来移除纸张供应盒。
因为把手包括一外部部分,外观例如收缩、光泽或质地上的好的质量被要求。因此,高精度的和复杂的模具是必需的,会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需要有如下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即使当记录介质存储容器与把手相分离设置,它也可以很紧凑,并且保证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把手之间的互连部分有足够的强度。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尽管紧凑,但是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外观质量。而且,也需要有包括上述记录介质存储容器的图像形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关于满足上述需求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用于设备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该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包括:用来存储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存储单元,该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可被装在设备上和可从该设备拆卸;用来拉该记录介质存储单元的把手单元,该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该把手单元被独立形成,并且使用互连机构组成该记录介质存储容器。。互连机构包括: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用来从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可装在设备上和可从设备拆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连接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把手单元;以及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用来在连接时,同时锁定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所述把手单元。
有利地,连接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圆柱部分和位于外侧的圆柱部分。
有利地,连接部分从与向该设备附接或拆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通过螺旋螺纹件连接。
有利地,连接部分在向下方向上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连接。
有利地,连接部分至少是一对,形成在水平方向,位于记录介质储存单元和把手单元的每一个上。
有利地,锁定部分至少是一对,形成在水平方向,位于记录介质储存单元和把手单元的每一个上。
有利地,连接部分包括断开防止机构,该断开防止机构用来防止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把手单元连接后被断开。
有利地,一种包括记录介质存储器的图像形成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描述,权利要求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实施方式和优点将被更好地理解。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纸张供应盒的托盘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纸张供应盒的把手的示意图。
图1C是形成在把手上的锁定部分的爪部分和垂直壁的局部透视图。
图2A是图1A-1C中所示的托盘和把手在连接前的截面图。
图2B是托盘和把手几乎完全连接时的截面图。
图3A是图1A-1C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例中的托盘的截面图。
图3B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例中的把手的截面图。
图4是图1A-1C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例中的托盘和把手构成的互连机构的截面图。
图5A是具有图1A-1C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隔板(spacer)的第三变化例中的托盘的截面图。
图5B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化例中的把手的截面图。
图5C是第三变化例中的托盘和把手构成的互连机构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张供应盒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纸张供应盒中的互连机构的截面图。
图8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一实例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9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实例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10是作为根据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讨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的纸张供应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例。
图8和9分别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1和2。复印机1和2包括作为记录介质存储容器的纸张供应盒3和4,用来存放复印用的纸张。根据复印机1和2类型,纸张供应盒3和4具有不同的形状,但通常,它们分别包括托盘5和把手6,构成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因此,只对纸张供应盒3做说明,而不对纸张供应盒4做说明。
以复印机2作为例子,根据图10,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个结构和操作将被说明。
在图10中,标号71表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2的主体;72是曝光单元,用曝光光线L’照亮感光鼓74,曝光光线L’包括通过将光线曝光到文件阅读单元73得到的信息;75是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71上用来形成图像;76是转印单元,用来将形成在感光鼓74上的色粉图像传递到记录介质P;77是输出盘,用来输出具有转印图像的记录介质P;78是配准辊,用来将记录介质P传递到转印单元76;79是定着单元(fuser unit),用来将未定着的图像定着在记录介质P上;80是文件运送单元(document conveyance unit),用来将文件D’运送到文件阅读单元73上;3是供纸盘(存储容器),用来存储例如转印纸的记录介质(被存储物)。
参考图10,下面将解释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普通图像的操作。
通过文件运送单元80的传送辊,文件D’沿图示的箭头方向从文件架被传送经过文件阅读单元73。此时,文件阅读单元73光学地读取经过其上的文件D’的图像信息。
被文件阅读单元73读取的光学图像信息被转换成电信号被发送到曝光单元72(写单元)。根据电信号的图像信息,曝光单元72将激光的曝光光线L’照射到感光鼓74上。
另一方面,感光鼓74在图中逆时针转动,并且通过预先设定的光电处理(充电处理、曝光处理和图像显影处理),在感光鼓74上形成符合图像信息的色粉图像。然后,在转印单元76中,感光鼓74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由配准辊78传送的记录介质P上。
图中未显示,处理盒75被一体设置有:感光鼓74,用来使感光鼓74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含有色粉(显影剂)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用来在感光鼓74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用来清洁残留在感光鼓74上的未被转印的色粉的清洁单元。
顺便说一下,被传送到转印单元76的记录介质P将如下动作。
用于设备本身的多个纸张供应盒3中的一个被自动选择或手动选择。例如,假设选择了最上面的纸张供应盒3。
存放在纸张供应盒3中的记录介质P的最上面的一张被传送到传送路径K。之后,记录介质P经过传送路径K到达配准辊78。当记录介质P到达配准辊78,记录介质P被传送到转印单元76,调整时间,为了对准感光鼓74上的色粉图像。
经过转印处理之后,记录介质在经过转印单元76后通过传送路径到达定着单元79。到达定着单元79的记录介质P被插入到定着辊和压力辊之间,在那里,色粉图像被来自定着辊的热量和来自压力辊的压力定着。色粉图像被定着其上的记录介质P从定着辊和压力辊之间被送出,然后作为输出图像从主体71中被排出并被放置在输出盘77上。通过这种方式,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被完成。
作为实施例,主体71代表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2,但是,并不仅限于复印机1,另一种类型的复印机,数字复印机或打印机,只要被设置的纸张供应盒是可拆卸的都可以。
以复印机1作为例子,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将被说明。
复印机1包括纸张供应盒3。纸张供应盒3可以很紧凑,并具有坚固的互连状态,简单的结构和良好质量的外观。
纸张供应盒3被设计成能够从复印机1的主体一侧被抽出。纸张供应盒3包括:托盘5,用于存储被用来复印的新的纸张,以及把手6,面向复印机1外面。标号7代表用于检查和修理,分别位于复印机1和2前面的铰链门,;标号8代表用于手动供纸,位于复印机1和2背面的铰链门;标号9代表用于检查和修理复印机1和2的盖子(铰链门)。
图1A、1B和1C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张供应盒3的托盘的示意图。纸张供应盒3包括托盘5和把手6。托盘5是盒状的,用于存储将被进给到复印机1的转印单元和定着单元的纸张。
符号F表示拉或者将托盘5从复印机1拉出的拉拽方向,符号I表示将托盘5插入到复印机1的插入方向。托盘5的符号5F代表插入方向的终点,即复印机1中的插入方向端。托盘5一侧的符号5R代表拉出终点,即从复印机1的拉出方向端。拉拽方向F和插入方向I都代表附接和拆卸方向。
盒形11和12被分别形成在垂直壁10的左端和右端附近,垂直壁10被形成在托盘5的拉出方向端5R上。盒形11和12从垂直壁10向托盘5的拉拽方向F凸起。盒形11和12的下侧是打开的。盒形11和12的垂直壁11A和12A上有组成锁定部分的矩形孔13。孔13的下端13A是锁定部分的一部分。锁定部分的其它部分是把手6的爪部分14。爪部分14从把手6的垂直壁15凸起,并且当与孔13连接时,用可压的间隔夹住孔13的下端13A。
图2A是图1A-1C所示的托盘和把手相互分离放置时,托盘和把手的横截面图。图2B是所述托盘和所述把手几乎完全连接时,托盘和把手的横截面图。
如图2A所示,倒勾部分14A被形成在爪部分14的顶端的内部。当爪部分14与孔13连接时,倒勾部分14A抱住托盘5的下端13A的下部,防止下端13A滑出。标号14B是加强部分,防止爪部分14的弯曲变形。
参考图2A,作为一个实施例托盘5和把手6如下被互连。把手6向右侧朝被固定的托盘5移动。当把手6靠近托盘5时,把手6应向上移动并更向右靠近托盘5,从而把手6的圆柱突起18和19越过托盘5的内凹部分16和17。然后,把手6沿D所示向下移动,到达图2B所示的位置,此时,把手6的圆柱突起18和19几乎被分别装配到托盘5的内凹部分16和17中。而且,把手6将继续向下移动,直到圆柱突起18和19分别碰到圆柱突起16A和17A。托盘5和把手6就是这样互连的。
从图2B可以知道,当托盘5和把手6组成完全的互连状态,并且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夹着盒形11的下端13A时,倒勾部分14A被形成放在比下端13A低距离L的位置,从而倒勾部分14A抱住下端13A的下部。
圆柱内凹部分16被形成在盒形11的上板面。内凹部分16孔状是圆形的,但不只限于是这一形状。它可以是多边形或椭圆。圆柱内凹部分17被形成组成连接部分之一。内凹部分17的孔状是一个比内凹部分16大的椭圆长孔。孔形可以是在内凹部分17中,可以是与内凹部分16相同的圆孔、正方孔、非长孔、或有倒角的形状。内凹部分17的最短轴的长度被设定成与内凹部分16的相同,沿垂直壁10的平面的较长侧方向延伸的内凹部分17的最长轴的长度比内凹部分16的长。
内凹部分16和17分别包括作为外圆周面的圆柱凸起16A和17A,圆柱凸起16A和17A从上板面12向下凸起。如图2A所示,内凹部分16和17的底部16B和17B代表圆柱凸起16A和17A的底部。圆柱凸起16A和17A在托盘5的侧面组成连接部分。
如图1A-1C所示,内凹部分16和17的中心部分位于与垂直壁10平行的线L1上。这个结构吸收偏移,即使当由于模具或组装的原因,左右连接部分的连接位置或空间位置在垂直壁10的长度方向上发生偏移。因此,该结构可以防止不良装配。
如图1A-1C和2A所示,把手6侧上的连接部分是位于把手右端和左端的圆柱突起18和19。圆柱突起18和19是有底的圆柱形。而且,圆柱突起18和19分别具有相同的直径。圆柱突起18与内凹部分16连接,圆柱突起19在内凹部分17的短轴方向上与内凹部分17的端部连接。
托盘5和把手6分别包括2个连接部分K1和K2。连接部分K1和K2组成使托盘5和把手6互连的互连机构的一部分。连接部分K1包括圆柱突起16A和圆柱突起18,连接部分K2包括圆柱突起17A和圆柱突起19。连接部分K1和K2通过从上下方向D的相互连接来连接托盘5和把手6。用来连接连接部分K1和K2的方向被设计为上下方向D,该方向不同于附接和拆卸纸张供应盒3的拉拽方向F。因为圆柱部分被插入并被固定,所以连接部分K1和K2具有高刚性,并且防止托盘5和把手6脱开。
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组成锁定部分H,是托盘5和把手6的互连机构的一部分。由于包括位于把手6左右端的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的锁定部分H被分别形成,并且上下方向D上的插入被完成,即使在相对于把手6的垂直壁15施加一个沿拉拽方向F的力,锁定部分被固定在托盘5的垂直壁10上。
这样防止把手6的垂直壁15与托盘5脱离,变形或外观质量恶化。内凹部分20被形成在把手6的垂直壁15的中心部分的下围。手指可以被放置的拉手21被形成在内凹部分20上。
图2B显示了这样的状态,托盘5和把手6通过互连机构相互连接,组成图1A-图1C的连接部分K1和K2以及锁定部分H。如图2B所示,当把手6与托盘5相连接时,把手6应相对托盘5被放置,以使把手6的圆柱凸起18和19处在托盘5的内凹部分16和17的上方。然后把手6的爪部分14被插入盒形11和12的孔13中。而且,把手6沿上下方向D被放低从而压到托盘5的侧面上。这使孔13的下端13A插入到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之间。同时,圆柱凸起18和19也被插入托盘5的内凹部分16和17中。由于这样,由圆柱凸起18和19以及内凹部分16和17组成的连接部分K1和K2相互连接。另外,由位于左右端上的爪部分14和相应的垂直壁15组成的锁定部分H抓住下端13A并与下端13A连接。
这样,作为连接托盘5和把手6的互连结构,纸张供应盒3包括由圆柱凸起18和16A组成的连接部分K1,由圆柱凸起19和17A组成的连接部分K2,以及多个锁定部分H。圆柱凸起18和内凹部分16的连接部分K1、圆柱凸起19和内凹部分17的连接部分K2在上下方向D被互相抓住,该方向不同于复印机1的托盘5的拉拽方向F或安装方向I。
由于这个原因,托盘5和把手6的连接和相互抓住可以被同时实行。因为圆柱凸起18和16A相互连接,因此相对于拉力的剪切力,可以获得高刚性。结果,即使当纸张供应盒1做的很紧凑,或托盘5和把手6之间的空间很小,托盘5和把手6被单独地简单地设计,并且可以获得足够的强度对抗施加在把手6上的操作力。
而且,因为互连机构可以被形成的很小,把手6不会轻易脱离托盘5,因此精密模具可以被用来提高外观和质量。
连接部分K1由圆柱凸起18和16A组成,连接部分K2由圆柱凸起19和17A组成。因此,当K1和K2被连接,圆柱凸起16A和18重叠。当托盘5被试图拉出复印机3时,施加在连接部分K1和K2上的剪切力不会轻易转换或者损坏纸张供应盒,可以被牢固地连接。
用于托盘5和把手6的互连机构包括连接部分K1和K2,以及由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组成的锁定部分H。因此,当力被施加使托盘5和把手6分离时,垂直壁15下端或者两侧端的变形被防止。
由于托盘5和把手6是分开的部分,根据节约成本,不同的规格或要求,托盘5和把手6所使用的材料可以任意地改变。例如,高阻燃材料可以被用于把手6,而低阻燃廉价的材料可以被选择用于托盘5,从而整体减少成本。
由于托盘5和把手6是分开的部分,当外部盖子的设计计划改变时,只需要改变把手6的形状或颜色,而不需要更改托盘5。这使设计变更成为可以。
连接部分K1和K2作为一对被设立在把手6的顶表面的左右端,由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组成的锁定部分H也作为一对被形成在把手6的左右。因此,即使当托盘5装满纸张或把手6承受从复印机1移除纸张供应盒3时,托盘5和把手6之间的相互连接也不会脱开。
由于托盘5和把手6是分开的部分,本发明有这样的优点,在制造过程中,在成堆运输时它们的体积不大。当拉把手6时,几乎相等的力被施加在把手6的左右。结果,可以防止把手6在托盘5脱开的方向上经受变形,也可以防止把手6经受偏左或偏右的变形。
图3A是图1A-1C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例的托盘的横截面图。图3B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例的把手的横截面图。第一变化例中的托盘和把手组成互连机构。
在图3A和3B中,连接部分K3由凸起30和把手6中的孔31组成,凸起具有在把手6上的防护(这里称为“有防护凸起(guard-having protrusion)”)。图3A和3B中的互连机构由连接部分K3和锁定部分H组成。
连接部分K3包括有防护凸起30,当所述有防护凸起30被装在断开防止机构上时,使把手6不能被拆卸。有防护凸起30被设计成穿过孔31。从有防护凸起30的倒勾部分32到基座的距离大于把手6的上板33的厚度。当有防护凸起30被放置穿过孔31,倒勾部分32从孔31的下端凸出。这使把手6不能被拉出。由于由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组成的锁定部分H的结构与图1A-1C和2A中所示的相同,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根据图3的互连机构,当连接部分K3相互连接时,因为把手6不会被拉出,连接力强并且用来固定的螺纹件不被需要。这降低了成本和人工费用,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例中的托盘5和把手6组成的互连机构的横截面图。在图4中,图1A-1C和2A所示的连接部分K1的圆柱凸起16A和18以及连接部分K2的圆柱凸起17A和19通过螺钉40来进一步固定。图4的互连机构包括连接部分K1和K2以及锁定部分H。圆柱凸起16A上有一个用于螺钉40的通孔41,圆柱凸起18上有一个带有螺纹的凸起42。
圆柱凸起16A和18以及圆柱凸起17A和19在上下方向通过螺钉40被分别固定。螺钉40在上下方向D固定圆柱凸起16A和18以及圆柱凸起17A和19,该上下方向D不同于纸张供应盒3的附接和拆卸方向(图1A的拉拽方向F和插入方向I)。
因为这样,螺钉40不会接受施加在纸张供应盒的拉拽方向F和插入方向I上的力,圆柱凸起K1和K2的两个圆柱体重叠。因此,刚性高。因为,由于由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组成的锁定部分的结构与图1A-1C和2A中所示的相同,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图5A是图1A-1C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隔板的第三变化例中的托盘的横截面图。图5B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化例中的把手的横截面图。图5C第三变化例中的托盘和把手所组成的互连机构的横截面图。
通过用另外的结构替换图4中的互连机构的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图5A和图5B被得到。该结构包括图4中的连接部分K1和K2以及锁定部分H,还有一个附接在垂直壁15上与爪部分14相对的隔板43。隔板43的下端的角被对角地倒角。隔板43夹着托盘5的下端13A,托盘5被插入爪部分14和垂直壁15之间。由于其余的结构和图4中的互连机构相同,这里就不再说明了。隔板的两侧可以有粘性,从而固定下端13A。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纸张供应盒70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纸张供应盒70的互连机构的横截面图。
图6和7中的纸张供应盒70使托盘50和把手60互相连接。与纸张供应盒3相同,图6中的纸张供应盒70由托盘50和把手60组成。用于托盘50和把手60的互连机构由左右连接部分K4和锁定部分H2组成。盒形52沿拉托盘50的方向被分别形成在端50R(也称“拉拽方向端50R”)的垂直壁51的左右端。托盘50的盒形52在拉托盘50的拉拽方向F上从垂直壁51凸出。盒形52的水平板55在它的下部开口。组成锁定部分的矩形开口53被形成在盒形52的上壁52A上。
在图7中,托盘50和把手60通过由连接部分K4和锁定部分H2组成的互连机构被相互连接。锁定部分H2由孔53的前端部分53A和把手60的爪部分61组成。前端部分53A被夹在爪部分61和把手60的垂直壁62之间,以具有可压空间的方式凸向托盘50。标号63是用于防止爪部分61弯曲变形的加强部分。爪部分61的上端部被构形成与上壁52A的表面相同。
用于将爪部分61插入的正方形孔54被形成在盒形52的垂直壁上。圆柱部分56被设立在孔54内侧的水平板55的下侧。圆柱部分56在下方开口。圆柱部分56上形成的凸起58从圆柱部分56的底部向上突起,并带有用于螺旋地设置螺钉57的螺纹孔。因为螺钉57从圆柱部分56的下侧被螺旋设置,因此从纸张供应盒70的外侧不会看到螺钉57。这对托盘50的外观是有利的。圆柱部分56的外圆周在全方向上与垂直壁52A整体形成。
图6和7所示的把手60的连接部分是再其左右两端的圆柱凸起64。圆柱凸起64与圆柱部分56相连接,形成连接部分K4。圆柱凸起64凸出于水平板65的上表面,水平板65是从把手60的垂直壁62的下端向托盘50延伸。圆柱凸起64在底部有一开口的螺孔,用来接受螺钉57。当把手60与托盘50相连接,连接部分K4和锁定部分K2在上下方向D上相连接。上下方向D垂直于相对复印机1的纸张供应盒70的附接和拆卸方向F和I。
结果,即使当装满纸张的纸张供应盒70通过拉出把手60被抽出时,拉出施加的力被连接部分K4和锁定部分K2接收。因此,把手60不可能与托盘50相分离。
当图6和7所示的托盘50和把手60相互连接时,把手60在插入方向I上向托盘50移动,使圆柱凸起64位于托盘50的圆柱部分56的下面。把手60的爪部分61插入盒形52的孔53中,在上下方向D推把手60。
通过这样做,孔53的前端部分53A被夹在爪部分61和垂直壁62之间,圆柱凸起64也插入托盘50的圆柱部分56中。因此,由圆柱凸起64和圆柱部分56组成的连接部分K4互相连接,并且由左右侧上的爪部分61和垂直壁62组成的锁定部分H2锁定前端部分53A,并相互连接。然后,在螺钉57被放置穿过圆柱凸起64的螺孔之后,它们被螺旋地安装在凸起51中。即使当在上下方向上施加力时,这样也不会使圆柱凸起64和圆柱部分56分离。因为在纸张供应盒70附接和拆卸方向上的力被螺钉57的剪切力接收,因此刚性被认为是高的。
关于图6和7中的纸张供应盒70,用于互连托盘50和把手60的互连机构包括:由圆柱凸起64和圆柱部分56组成的连接部分K4,以及多个锁定部分H2。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连接部分K4和锁定部分H2使它们连接,该上下方向不同于托盘50相对复印机1的拉拽方向F和插入方向I。因此,当附接或拆卸纸张供应盒70时,把手60不会离开托盘50。
通过从托盘50下面插入把手60以及连接圆柱凸起64和圆柱凸起56使连接部分K4实现连接。因此,及时在拉拽把手60时,托盘50承受一个对角线向上方向的力,把手60也不会离开托盘50。
由于连接部分K4被构成为双层的圆柱体,相对于拉力的剪切力,高刚性可以被获得。即使当由于制造紧凑的纸张供应盒70使托盘50和把手60之间的空间变小时,允许托盘50和把手60被容易地独立设计。而且,可以相对于把手60的操作,可以获得足够的强度。因为互连部分可以做的更小,可以采用精密模具来改善外观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复印机、纸张供应盒等被说明。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纸张供应盒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面所描述的。也就是说,例如,在带有托盘和把手的纸张供应盒中,只要互连机构被设立在与纸张供应盒附接和拆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下到上,或反之亦然),可以安全的防止托盘和把手之间的分离。纸张供应盒可以随着复印机的小型化而小型化。把手很容易实现设计变更,并能改进把手的外观质量。
在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装在设备上和从设备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互连机构连接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把手单元。因此,当通过把手拉拽记录介质存储单元时,连接从来不会分离,因为施加在把手单元上的拉力指的方向与连接部分连接或锁定部分锁定的方向是不同的。这样允许互连机构变小并被安全固定,不会轻易地脱离。
连接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圆柱部分和位于外侧的圆柱部分。当它们连接时,圆柱部分加倍。因此,当从设备上拉出记录介质存储容器时,记录介质存储容器不容易被施加在圆柱部分的力变形或被损坏,而是牢固地互连。
连接部分在向设备附接或拆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螺旋地连接。用于附接或拆卸记录介质存储容器的力不会直接施加到螺纹件上,从而保证了刚性。
当从设备上拉出记录介质存储单元时,操作者将他的手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的顶部伸向底部。当拉把手时,从底部向对角顶部方向的牵引力被施加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上。然而,因为连接部分在下方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连接,即使把手单元被拉出,把手单元也不会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分离。
因为一对连接部分被形成在每个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把手单元的左右端,当拉把手单元时,几乎相同的力被施加到把手单元左右部分。因此,把手单元能够防止向左或右的偏移的变形。
因为一对锁定部分被形成在每一个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把手单元的左右端,当拉把手单元时,几乎相同的力被施加到把手单元的左右部分。结果,把手单元可以防止沿与记录介质存储单元相分离的方向发生变形。
一旦连接部分被连接,将限制分离的发生。因此,连接力被增加,并不再需要类似螺纹件的紧固件。这可以减少成本和人工,并导致减少制造成本。
制造紧凑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产生牢固的连接以及具有简单结构的良好外观是可能的。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上述这些本发明的范例并不是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增加、省略、替换或其它修改将可以被完成。因此,上述的说明不被看作本发明的限制,仅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制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设备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来存储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可被装在所述设备(1)上和可从所述设备(1)拆卸;
用来拉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的把手单元(6),
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和所述把手单元(6)被独立形成,并且使用互连机构组成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容器(3),所述互连机构包括:
连接部分(K1和K2),所述连接部分用来从与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可装在设备(1)上和可从设备(1)拆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连接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和所述把手单元(6);以及
锁定部分(H),所述锁定部分(H)用来在连接时,同时锁定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5)和所述把手单元(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圆柱部分和位于外侧的圆柱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从与向所述设备附接或拆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通过螺旋螺纹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向下地与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至少是一对,形成在水平方向,位于所述记录介质储存单元和所述把手单元的每一个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分至少是一对,形成在水平方向,位于所述记录介质储存单元和所述把手单元的每一个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包括断开防止机构,所述断开防止机构用来防止所述记录介质存储单元和所述把手单元连接后被断开。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存储容器。
CN2007100877653A 2006-03-14 2007-03-08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8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9611 2006-03-14
JP2006069611 2006-03-14
JP2006069611 2006-03-14
JP2006-272043 2006-10-03
JP2006272043A JP4733606B2 (ja) 2006-03-14 2006-10-03 記録媒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2043 2006-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8459A true CN101038459A (zh) 2007-09-19
CN101038459B CN101038459B (zh) 2010-05-26

Family

ID=3806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776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8459B (zh) 2006-03-14 2007-03-08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29901B2 (zh)
EP (1) EP1837709B1 (zh)
JP (1) JP4733606B2 (zh)
CN (1) CN1010384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481A (zh) * 2010-04-30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13001482A (zh) * 2015-01-16 2021-06-22 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支架和工具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5913B2 (en) * 2005-06-24 2011-10-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astening device for optional tray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 optional tray,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49874B2 (ja) * 2010-09-14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7033B2 (ja) * 2011-12-02 2016-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50085286A (ko) * 2014-01-15 2015-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6418001B2 (ja) * 2015-02-23 2018-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65579B2 (ja) 2019-11-22 2023-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90297A (ja) * 2020-05-29 2021-12-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4838A (ja) * 1989-08-16 1991-03-2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法
US5034842A (en) * 1989-08-24 1991-07-2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arrier with thumb wind advance for videocassette
JPH09194042A (ja) * 1996-01-20 1997-07-29 Ricoh Co Ltd 給紙カセット
JP3471529B2 (ja) 1996-06-18 2003-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カセット
JPH10101237A (ja) * 1996-08-07 1998-04-21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H10157861A (ja) * 1996-11-26 1998-06-1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951078A (en) * 1997-10-06 1999-09-14 Suncast Corporation Expandable snow tools for vehicles
JP4054421B2 (ja) * 1997-11-26 2008-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カセット、その給紙カセ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給紙カセットが備える把手の成形方法
JP2001310825A (ja) * 2000-04-28 2001-11-06 Sharp Corp 給紙カセット
US6581788B1 (en) * 2002-01-23 2003-06-24 Eye Designs Llc Shelf and bracket assembly
JP2004091126A (ja) 2002-08-30 2004-03-25 Brother Ind Ltd 給紙カセ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04716A (ja) 2003-10-02 2005-04-21 Sharp Corp 給紙カ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34615B1 (ko) * 2004-03-15 2005-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가능한 급지카세트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481A (zh) * 2010-04-30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84481B (zh) * 2010-04-30 2015-06-17 夏普株式会社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13001482A (zh) * 2015-01-16 2021-06-22 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支架和工具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8459B (zh) 2010-05-26
US20070217844A1 (en) 2007-09-20
JP2007277003A (ja) 2007-10-25
EP1837709B1 (en) 2014-01-22
EP1837709A1 (en) 2007-09-26
JP4733606B2 (ja) 2011-07-27
US7929901B2 (en) 2011-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8459A (zh)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5857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177566B2 (en) Main frame construc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852202Y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扫描单元
CN2694323Y (zh) 成像装置
US937448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91605A (zh)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550439A (zh) 成像装置
CN167726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扫描单元
CN1136502A (zh) 墨盒和处理卡盒
CN1598708A (zh) 图像形成装置、驱动机构以及蜗杆齿轮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90473A (zh) 电子照相复制装置
CN1928623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0983076Y (zh) 墨粉盒及安装该墨粉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0940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03885A (zh) 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采用回收利用方法制造的成像装置
CN1117470C (zh) 墨膜机构和传真设备
CN1815390A (zh) 调色剂盒
US75839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31414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869828A (zh) 供纸装置及使用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85252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uto document feeder
JP55091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02648B1 (ko) 스캔장치
US20210041828A1 (en) Apparatus body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