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2168A - 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2168A CN102882168A CN201210240723XA CN201210240723A CN102882168A CN 102882168 A CN102882168 A CN 102882168A CN 201210240723X A CN201210240723X A CN 201210240723XA CN 201210240723 A CN201210240723 A CN 201210240723A CN 102882168 A CN102882168 A CN 102882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attaching
- binding band
- gap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6—Joints for connecting lengths of protective tubing or channels, to each other or to casings, e.g. to distribution boxes; Ensur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in the joint
- H02G3/0616—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 H02G3/0625—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isengagement of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6—Assembled box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4—Fastening of cover or lid to box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54—Flexible member is joint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将装接壁(82)夹置在第一和第二壁(81a、81b)之间。将捆束带(9)从设置在装接壁(82)与第一壁(81a)之间的第一间隙(83a)插入到设置在装接壁(82)与第二壁(81b)之间的第二间隙(83b),从而将捆束带(9)装接于装接壁(82)。通孔(8)设置在装接壁(82)上。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装接壁(82)倾斜的第一导向壁(85a)设置在面向通孔(84)的位置处。此外,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装接壁(82)倾斜的第二导向壁(85b)设置在面向第二间隙(83)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o.2011-153676,其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在此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捆束带将线束固定到电气接线盒的该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背景技术
捆束带通常用于将线束固定于电气接线盒(专利文献1至3)。作为这种捆束带的装接结构,例如,如图9所示,提出了通过将捆束带插入到设置在电气接线盒的外壁上的两个孔中而将线束装接于该电气接线盒。
如图9所示,上述捆束带的装接结构100包括:装接壁103,包括电气接线盒并且装接于捆束带200;以及夹置在装接壁103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壁101、102。作为第一间隙的第一孔104设置在装接壁103与第一壁101之间,并且作为第二间隙的第二孔105设置在装接壁103与第二壁102之间。通过从第一孔104向第二孔105插入捆束带200,将捆束带200装接到装接壁103。
此外,图9所示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100设置有分别连结到第一和第二壁101、102并且分别面对第一和第二孔104、105的一对导向壁106、107。导向壁106设置有随着远离第一壁101延伸而与第一孔104分开的倾斜面106a以及随着远离第一壁101延伸而靠近第一孔104的倾斜面106b。倾斜面106a设置在靠近导向壁106的第一壁101的一侧,而倾斜面106b设置在远离导向壁106b的第一壁101的一侧。此外,导向壁107设置有随着靠近第二壁102延伸而靠近第二孔105的倾斜面107a。倾斜面107a设置在靠近导向壁107的第二壁102的一侧。
根据上述构造,如图9所示,当将捆束带200插入第一孔104,同时捆束带200的前端滑动地抵接在导向壁106的倾斜面106a、106b上时,捆束带200的前端朝着装接壁103弯曲,并且朝着与装接壁103接续的第二孔105的开口移动。当捆束带200的前端进一步移动时,所述前端滑动地抵接在导向壁107的倾斜面107a上,进一步朝着105弯曲,并且穿过第二孔105。从而,仅仅通过将捆束带200的前端沿着导向壁106、107和装接壁103插入,就能够将捆束带200容易地插入第一和第二孔104、105二者中。
然而,根据捆束带的装接结构100,在一对导向壁106、107之间设置用于形成装接壁103的脱模孔108。因此,如图10所示,存在捆束带200可能插入到脱模孔108中,并且捆束带200从第一孔104插入的前端可能无法被引导至第二孔105的问题。
因此,传统地,减小装接壁103的宽度W,使得脱模孔108的尺寸减小,以防止捆束带200插入脱模孔108中。然而,当装接孔103的宽度减小时,利用捆束带200被装接的线束可能会围绕装接壁103转动,并且存在线束可能移位的问题。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JP-A-2009-7748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JP-A-2007-174821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JP-A-2010-4632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JP-A-2008-23222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捆束带的装接结构,能够确定地引导从第一间隙插入到第二间隙的捆束带,并且防止线束移位。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捆束带的装接结构,包括:
装接壁,所述捆束带装接于该装接壁;
第一和第二壁,该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夹置所述装接壁;
第一间隙,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第二间隙,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
通孔,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上;
第一导向壁,与所述通孔相对,并且随着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装接壁倾斜;以及
第二导向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二间隙相对,并且随着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装接壁倾斜,
其中,将所述捆束带从所述第一间隙向所述第二间隙插入以使该捆束带装接于所述装接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壁的在第二壁侧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第二导向壁的在第一壁侧的端部更靠近所述装接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还包括:
第三导向壁,其从所述第一壁朝着所述第二壁伸出,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一间隙的位置处,并且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一间隙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并且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二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装接壁上的通孔起到形成第一导向壁的脱模孔的作用。第二导向壁能够设置在用于形成装接壁的脱模孔的中央。从而,当通过在装接壁上提供通孔来设置第一导向壁时,即使装接壁的宽度增加,也能够减小用于形成装接孔的脱模孔的尺寸。因此,插入在第一间隙中的捆束带的顶端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一导向壁上,从而朝着第二间隙弯曲,而后插入第二间隙中。此外,即使当捆束带的顶端没有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一导向壁上,所述顶端也可滑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二导向壁上,朝着第二间隙弯曲,而后插入第二间隙中。此外,捆束带能够固定在两个点处。因此,从第一间隙被插入的捆束带能够被确定地引导至第二间隙,并且能够防止线束移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没有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一导向壁上的捆束带的顶端能够确定地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二导向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设置第三导向壁,从第一间隙被插入的捆束带能够被进一步确定地引导至第二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进一步确定地防止线束移位。
通过与附图一起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的电气接线盒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上盖被移除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作为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部件的卡座块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作为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部件的卡座块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将捆束带装接到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用于形成图5所示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的模具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传统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的实例的剖视图;并且
图10是示出了图9所示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的问题的说明图。
参考标号列表
8 捆绑带的装接结构
9 捆绑带
81a 第一壁
81b 第二壁
82 装接壁
83a 第一间隙
83b 第二间隙
84 通孔
85a 第一导向壁
85b 第二导向壁
85c 第三导向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5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图1是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的电气接线盒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上盖被移除的透视图;图3和图4是示出了作为图1所示的电气接线盒的部件的卡座块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嵌入在图1至5所示的电气接线盒1中。该电气接线盒1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舱等上,容纳例如线束的连接器、继电器和熔丝的多个电气部件,并且根据预定的布图将这些电气部件与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电气装置电连接。
这种电气接线盒1包括:限定了该电气接线盒1的外轮廓的壳体2(图1);容纳在壳体2中的多个电气部件;保持所述电气部件并且容纳在壳体2中的卡座块3(图2);以及设置在壳体2和卡座块3上的用于将未示出的线束引导至该壳体2外部的穿过部4(图2)。
如图1所示,壳体2包括:其中容纳了卡座块3的壳主体5;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主体5的上侧处的上盖6;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主体5的下侧处的下盖7。壳主体5、上盖6和下盖7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已知的注射成型来形成。
此外,该说明书中的壳体2的垂直方向是沿着图1至5的箭头Z的方向。此外,该箭头Z方向是将上盖6装接到壳主体5的方向。此外,图1至5中的箭头X和箭头Y分别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Z。
如图2所示,壳主体5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的两侧均开口的大致矩形筒状,并且由在垂直方向Z上延伸并且彼此接续的多个周壁51形成。所述多个周壁51中的一个周壁具有在垂直方向Z的上侧切口的凹口,并且下述的卡座块3的侧壁31通过该凹口露出。此外,作为下述穿过部4的部件的沟状部41形成在壳主体5上。沟状部41包括:底壁部41a,从设置在所述一个周壁51上的凹口的垂直方向Z的下侧处的边缘向外伸出;以及从底壁部41a在方向Y上的两端垂直延伸的一对竖立壁部41b。所述一对竖立壁部41b分别与和具有凹口的所述一个周壁51相邻的周壁51接续。
如图1所示,上盖6形成为朝垂直方向Z上的下侧开口盒状,并且由面向壳主体5在垂直方向Z上的上侧处的开口的顶壁61以及从该顶壁61的外缘在垂直方向Z上向下延伸的周壁62构成。上盖6装接于盒主体5的上侧以便封盖盒主体5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侧处的所述开口。上盖6的周壁62设置有锁定臂63,用于将上盖6固定到下述的卡座块3。锁定臂63在垂直方向上从上盖6的周壁62向下伸出。
此外,如图2所示,下盖7由面向壳主体5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侧处的开口的底壁71以及在垂直方向Z上从该底壁71伸出的装接腿72构成。下盖7装接于壳主体5的下侧,以便封盖壳主体5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侧处的所述开口。
装接腿72由腿部72a以及装接部72b组成,该腿部72a在垂直方向Z上从底壁71向下延伸,该装接部72b设置于该腿部72a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侧的顶端处并且大致平行于上盖6的顶壁61。在装接部72b上形成螺纹孔72c,使得在装接部72b与车身板件重叠的同时,利用螺钉来紧固该装接部72b,从而将电气接线盒1装接到车身板件。
如图3和4所示,上述卡座块3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已知的注射成型而形成。该卡座块3具有形成为盒状并且当中放置了熔丝的熔丝盒32等。此外,卡座块3的从壳主体5露出的侧壁31具有捆束带的装接结构8(以下,称为装接结构8)。
如图5所示,装接结构8包括:装接于捆束带9(图6)的装接壁82;以及其间夹置着所述装接壁82的第一和第二壁81a、81b。第一和第二壁81a、81b在X方向上分别从卡座块3的侧壁31伸出,并且在Y方向上彼此相对。此外,第一和第二壁81a、81b沿着垂直方向Z形成为平直状。
装接壁82在X方向上从卡座块3的侧壁31伸出,并且形成为随着靠近一对第一和第二壁81a、81b而向下延伸的弯曲状。装接壁82与设置在壳主体5上的底壁部41a向上分离,并且该装接壁82是穿过部4的部件。即,穿过部4由设置在壳主体5上的沟状部41和设置在卡座块3的上的装接壁82组成。
如图6(B)和图7(B)所示,通过将捆束带9从设置在第一壁81a与装接壁82之间的第一间隙83a插入到设置在第二壁81b与装接壁82之间的第二间隙83b,使该捆束带9装接于装接壁82。此时,当以将穿过所述穿过部4的线束被保持在装接壁82与捆束带9之间的方式来装接该捆束带9时,所述线束被固定于卡座块3。
装接壁82设置有在垂直方向Z上贯穿的通孔84。此外,装接结构8包括:布置在面向所述通孔84的位置处的第一导向壁85a;以及与第二壁81b接续并且布置在面向第二间隙83b的位置处的第二导向壁85b。第一导向壁85a形成为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装接壁82倾斜的弯曲形状。第二导向壁85b形成为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装接壁82倾斜的弯曲形状。
第一导向壁85a在第二壁81b侧的端部设置成比第二导向壁85b在第一壁81a侧的端部更靠近所述装接壁82。
此外,装接结构8还包括:第三导向壁85c,其从第一壁81a在垂直方向Z的下侧处的端部朝着第二壁81b伸出,并且设置在面向第一间隙83a的位置处。此外,第三导向壁85c随着远离第一壁81a延伸而远离第一间隙83a地倾斜。此外,第三导向壁85c在第二壁81b侧的端部设置成比装接壁82在第一壁81a侧的端部更靠近第一导向壁85a。
此外,装接壁82的比通孔84更靠近第一壁81a的部分随着远离第一壁81a延伸而朝着第一导向壁85a倾斜,并且装接壁82的比通孔84更靠近第二壁81b的部分随着远离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第一导向壁85a倾斜。
此外,卡座块还设置有:在X方向上从侧壁31伸出的一对侧壁33a、33b(图5);以及封盖该第一和第二壁81a、81b、装接壁82、第一至第三导向壁85a至85c和侧壁33a、33b的侧壁42(图2)。此外,如图5所示,所述一对侧壁33a、33b在Y方向上彼此分离,在垂直方向Z上平直延伸,并且侧壁33a、33b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导向壁85a、85b接续。如图2所示,侧壁34在X方向上与侧壁31分离,并且布置成平行于该侧壁31。此外,侧壁34设置有锁定接收部35,用于与设置在上盖6上的锁定臂63锁定。
接着,将参照图6和7来说明将捆束带9装接到电气接线盒1的装接结构8的过程。首先,在将捆束带9的顶端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三导向壁85c上的同时,将该捆束带9的顶端插入第一间隙83a。通过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三导向壁85c上,捆束带9并非在垂直方向Z上直线移动,而是朝着第一导向壁85a倾斜地移动。当捆束带9进一步移动时,如图6(A)所示,捆束带9的顶端抵接在第一导向壁85a上。当捆束带9再进一步移动时,如图6(B)所示,当捆束带9的顶端沿着该第一导向壁85a可滑动地抵接时,该捆束带9朝着第二间隙83b弯曲,并且插入到该第二间隙83b中。
相反地,如图7(A)所示,当被插入在第一间隙83a中的捆束带9朝着第二壁81b倾斜并且没有抵接在第一导向壁85a上时,该捆束带9抵接在第二导向壁85b上。当捆束带9进一步移动时,如图7(B)所示,该捆束带9的顶端沿着第二导向壁85b可滑动地抵接,朝着第二间隙83b弯曲,并且插入到该第二间隙83b中。然后,当插入在第一和第二间隙83a、83b中的捆束带9围着穿过所述穿过部4的线束的外侧缠绕并被锁定时,所述线束利用该捆束带9装接于卡座块3。
接着,将参照图8来说明用于模制所述装接结构8的成型模具。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在垂直方向Z上的第一和第二成型模具10、11来模制装接结构8。第一成型模具10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壁81a、81b的内部以及装接壁82和第一至第三导向壁85a至85c在垂直方向Z上的上部,并且该第一成型模具10在垂直方向Z上被向上拉出。该第一成型模具10设置有:凸起10a,其用于形成比通孔84更靠近第一壁81a的装接壁82在垂直方向Z上的上部;以及凸起10b,其用于形成比通孔84更靠近第二壁81b的装接壁82在垂直方向Z上的上部。这些凸起10a、10b在垂直方向Z上向下伸出。当在垂直方向Z上向上拉出第一成型模具10时,凸起10a、10b通过第一壁81a与第一导向壁85a之间的间隙和通过第一导向壁85a与第二导向壁85b之间的间隙被拉出。
此外,第二成型模具11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壁81a、81b的外部以及装接壁82和第一至第三导向壁85a至85c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部,并且该第二成型模具11在垂直方向Z上被向下拉出。该第二成型模具11设置有:凸起11a,其用于形成第一导向壁85a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部;以及凸起11b,其用于形成第二导向壁85b在垂直方向Z上的下部。这些凸起11a、11b在垂直方向Z上向上伸出。此外,当向下拉出第二成型模具11时,凸起11a、11b分别通过通孔84和第二间隙83b被拉出。
根据上述装接结构8,装接壁82设置有通孔84,并且在面向通孔84的位置处,设置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装接壁82弯曲的第一导向壁85a。此外,随着向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装接壁82弯曲的第二导向壁85b与第二壁81b接续,并且设置在面向第二间隙83b的位置处。
根据上述参照图8所说明的,装接壁82的通孔84起到形成第一导向壁85a的凸起11a的脱模孔的作用,并且第一导向壁85a能够设置在形成所述装接壁82的脱模孔的中央。此外,如参照图6和图7所说明的,通过沿着第一导向壁85a可滑动地抵接,被插入在第一间隙83a中的捆束带9的顶端朝着第二间隙83b弯曲,并且被插入到该第二间隙83b中。此外,当捆束带9的顶端并非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一导向壁85a上时,所述顶端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二导向壁85b上,朝着第二间隙83b弯曲,并且被插入到该第二间隙83b中。此外,通过利用在装接壁82上设置通孔84来设置第一导向壁85a,当装接壁82在Y方向上的宽度W(图5)增大时,用于形成装接壁82的脱模孔可以减小。此外,不管线束的直径尺寸为何,捆束带9都能以两点固定,因而从第一间隙83a插入的捆束带9能够被确定地引导至第二间隙83b,并且防止了线束移位。
此外,根据捆束带9的装接结构8,第一导向壁85a在第二壁81b侧的端部设置成比第二导向壁85b在第一壁81a侧的端部更靠近装接壁82。因此,没有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一导向壁85a上的捆束带9的顶端能够确定地可滑动地抵接在第二导向壁85b上。
此外,根据捆束带9的装接结构8,通过设置第三导向壁85c,捆束带9的顶端朝着第一导向壁85a移动,因此,从第一间隙83a插入的捆束带9能够被进一步确定地引导至第二间隙83b。
此外,根据捆束带9的装接结构8,装接壁82的比通孔84更靠近第一壁81a的部分随着远离第一壁81a延伸而朝着第一导向壁85a倾斜,并且装接壁82的比通孔84更靠近第二壁81b的部分随着远离第二壁81b延伸而朝着第一导向壁85a倾斜。因此,能够进一步确定地防止线束移位。
顺便提及,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装接结构8设置在卡座块3上。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当将线束固定于壳主体5时,装接结构8可以设置在壳主体5上。即,装接结构8可以适当地设置在捆束带9所装接到的位置上。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通孔84设置在装接壁82在相对方向Y上的中央。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通孔84可以设置在装接壁82在相对方向Y上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任意位置上。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壁81a、81b设置成沿着垂直方向Z,即,第一和第二间隙83a、83b的贯穿方向的平直形状。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第一和第二壁81a、81b可以根据捆绑带9所装接到的位置的形状而适当地改变。例如,诸如传统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壁81a、81b可以布置成垂直于第一和第二间隙83a、83b的贯穿方向(箭头Y方向)。
尽管通过参照附图利用实施例已经完全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化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这种变化和修改脱离了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那么它们就应该被认为是包含在其中。
Claims (8)
1.一种捆束带的装接结构,包括:
装接壁,所述捆束带装接于该装接壁;
第一和第二壁,所述装接壁插设在该第一和第二壁之间;
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
通孔,该通孔设置在所述装接壁上;
第一导向壁,该第一导向壁与所述通孔相对,并且随着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装接壁倾斜;以及
第二导向壁,该第二导向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二间隙相对,并且随着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装接壁倾斜,
其中,所述捆束带从所述第一间隙插入至所述第二间隙,以将所述捆束带装接于所述装接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壁的在第二壁侧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第二导向壁的在第一壁侧的端部更靠近所述装接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还包括:
第三导向壁,该第三导向壁从所述第一壁朝着所述第二壁伸出,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一间隙的位置处,并且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一间隙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还包括:
第三导向壁,该第三导向壁从所述第一壁朝着所述第二壁伸出,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一间隙的位置处,并且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一间隙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并且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二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并且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二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并且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二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其中,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并且所述装接壁的比所述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二壁的部分随着远离所述第二壁延伸而朝着所述第一导向壁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53676A JP5746580B2 (ja) | 2011-07-12 | 2011-07-12 |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
JP2011-153676 | 2011-07-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2168A true CN102882168A (zh) | 2013-01-16 |
CN102882168B CN102882168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4742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0723.XA Active CN102882168B (zh) | 2011-07-12 | 2012-07-11 | 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33388B2 (zh) |
JP (1) | JP5746580B2 (zh) |
CN (1) | CN102882168B (zh) |
DE (1) | DE102012212208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10581B2 (ja) * | 2013-08-07 | 2016-04-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
JP6287701B2 (ja) * | 2014-09-03 | 2018-03-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タ及び電線モジュール |
JP6618040B2 (ja) * | 2016-08-10 | 2019-12-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車載部品 |
JP7052656B2 (ja) * | 2018-09-14 | 2022-04-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7016893B2 (ja) * | 2020-01-14 | 2022-02-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IT202100003458A1 (it) | 2021-02-16 | 2022-08-16 | Gran Sasso Science Inst | Sistema e metodo per la riduzione delle vibrazioni nei sistemi ad oscillazione di pression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08858A1 (en) * | 2003-11-26 | 2005-05-26 | Yazaki Corporation | Binding band-fixing structure |
JP2006232222A (ja) * | 2005-02-28 | 2006-09-0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JP2007174821A (ja) * | 2005-12-22 | 2007-07-05 | Yazaki Corp |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
CN101394071A (zh) * | 2007-09-19 | 2009-03-2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接线盒 |
JP2010004632A (ja) * | 2008-06-19 | 2010-01-07 | Yazaki Corp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取付用治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83847B2 (ja) * | 2001-05-15 | 2006-06-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線カバー |
JP4423101B2 (ja) * | 2004-05-11 | 2010-03-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線条体の固定板、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保護用プロテクタ及び固定用クリップ |
JP4146473B2 (ja) * | 2006-02-23 | 2008-09-1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ケーブル結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422139B2 (ja) * | 2006-12-19 | 2010-02-24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固定用バンド向け筐体構造 |
JP4682167B2 (ja) * | 2007-03-19 | 2011-05-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結束バンドの装着構造 |
JP5546266B2 (ja) | 2010-01-28 | 2014-07-09 |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 | ガス用分岐管の封止工具、気密試験方法、気密試験装置及び撤去方法 |
JP2011192507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Panasonic Corp | スイッチ装置 |
JP5798360B2 (ja) * | 2011-04-20 | 2015-10-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線挿通部の結束バンド組付構造 |
-
2011
- 2011-07-12 JP JP2011153676A patent/JP57465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7-10 US US13/545,020 patent/US863338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11 CN CN201210240723.XA patent/CN102882168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12 DE DE102012212208.7A patent/DE10201221220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08858A1 (en) * | 2003-11-26 | 2005-05-26 | Yazaki Corporation | Binding band-fixing structure |
JP2006232222A (ja) * | 2005-02-28 | 2006-09-0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JP2007174821A (ja) * | 2005-12-22 | 2007-07-05 | Yazaki Corp |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
CN101394071A (zh) * | 2007-09-19 | 2009-03-2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接线盒 |
JP2010004632A (ja) * | 2008-06-19 | 2010-01-07 | Yazaki Corp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取付用治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2212208A1 (de) | 2013-01-17 |
US8633388B2 (en) | 2014-01-21 |
JP5746580B2 (ja) | 2015-07-08 |
DE102012212208B4 (de) | 2016-08-11 |
CN102882168B (zh) | 2015-08-19 |
JP2013021828A (ja) | 2013-01-31 |
US20130017012A1 (en) | 201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2168A (zh) | 捆束带的装接结构 | |
US8575487B2 (en) | Wire harness protector | |
CN102751673B (zh) | 电线穿过引导件的绑带单元 | |
US9819168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US7780459B2 (en) | Electric junction box | |
US8304653B2 (en) | Protector for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fixing protector to wire harness | |
US20080149386A1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CN102437541B (zh) | 电气接线盒 | |
CN102377141A (zh) | 电气接线盒 | |
CN102377140A (zh) | 电气接线箱 | |
CN102751680A (zh) | 具有用于防止带移位的结构的电线引导部分 | |
CN104037692A (zh) | 防水壳体和具有该防水壳体的电连接箱 | |
CN102751675A (zh) | 电气接线盒的防水结构 | |
JP2017123746A (ja) | 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JP5432611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03221264B (zh) | 电线固定装置 | |
JP2012090484A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11886765B (zh) | 线束用保护器及使用其的线束的布线结构 | |
JP6790983B2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4183969A (zh) | 保护罩 | |
JP6831822B2 (ja) | プロテクタ | |
CN102760514B (zh) | 板构件、汇流条和具有该汇流条的电接线盒 | |
JP2016111790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材 | |
CN103573780B (zh) | 夹紧件 | |
JP7290421B2 (ja) | 電気接続箱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