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6582A -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6582A
CN102876582A CN2011101995507A CN201110199550A CN102876582A CN 102876582 A CN102876582 A CN 102876582A CN 2011101995507 A CN2011101995507 A CN 2011101995507A CN 201110199550 A CN201110199550 A CN 201110199550A CN 102876582 A CN102876582 A CN 102876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ss percent
culture
steroidal
mutant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9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6582B (zh
Inventor
叶丽
冯美卿
史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1995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6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6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6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6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65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生物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于2011年7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1240。采用所述的突变株进行羟化反应,包括斜面培养,种子培养,扩大培养,甾体转化,产物分离等步骤。该突变株能在甾体化合物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雄甾-4-烯-3,17-二酮及雄甾-1,4-二烯-3,17-二酮上有效的引入11α羟基,具有广泛的甾体底物选择性。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转化率高、无污染、培养方法简单易操作的优点,能为甾体药物合成提供关键中间体,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生物及化学合成领域,涉及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涉及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能在甾体化合物母核上引入11α羟基。
背景技术
甾体药物应用广泛、需求量大,其化学合成通常涉及多步复杂反应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而微生物转化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相比于化学反应具有专一性强、污染少和产率高的优点,因此甾体制药工业通常利用两者的优势配合使用。1952年美国普强药厂的Murray和Peterson首次利用黑根霉在黄体酮上引入11α羟基,人们开始认识到微生物转化反应在甾体药物生产中的重要性。此后,相继报道了多种甾体微生物转化反应,主要有羟基化、Δ1-脱氢和甾醇边链降解等,这些反应为甾体药物的化学合成提供关键中间体。
羟化反应是甾体微生物转化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微生物能在甾体母核的任何位置进行羟化反应,而化学方法除了较易在C17引入羟基外,在其它位置都很难引入。甾体微生物羟化反应无论在其多样性或重要性方面都是独特的,因为它能达到其它方法不能达到的部位。其中甾体11α羟化反应在甾体制药工业上应用广泛,在甾体母核上引入11α羟基能增加甾体药物的抗炎活性。有研究公开了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二酮(GD)的11α羟化衍生物是制备新型口服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的关键中间体;另外,雄甾-4-烯-3,17-二酮(AD)的11α羟基衍生物是制备依普利酮(Eplerenone,商品名Inspra,第一个获准上市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的关键中间体。美国专利(US20050234251A1)采用一株棕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ous在地索高诺酮合成前体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上引入11α羟基。有研究报道采用金龟子绿僵菌野生菌株928或610在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二酮上引入11α羟基,投料浓度0.2%时转化率为36%;野生菌株经过UV-LiCl联合诱变后获得能在雄甾-4-烯-3,17-二酮上引入11α羟基的突变株M28-2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在提供了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该突变株能在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雄甾-4-烯-3,17-二酮及雄甾-1,4-二烯-3,17-二酮上有效的引入11α羟基。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于2011年7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武汉),保藏号为:CCTCC M 2011240。
本发明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2011240经鉴定,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培养4~5天,菌落边沿整齐,平展,最初白色,7~10天呈橄榄石灰色。分生孢子梗短而直,分枝或单生;从气生菌丝长出,然后形成分生孢子链,链横向粘聚成壳状覆盖在分生孢子座上,孢子脱落常聚成黑色块状物结构。在液体摇瓶生长培养时,呈分叉状大型营养菌丝,进而能形成大型分叉状芽生孢子,最终出现卵圆形或鞋底形分生孢子,大小为2.5~3.75×5.6~8.0μ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甾体化合物上引入11α羟基,其包括步骤:
(1)菌种选择: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2011240;
(2)斜面培养: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25%的蚕蛹粉,26~30℃培养5~10天;
(3)种子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1环于装有4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24~60小时,制得种子液,
所述的培养基中,含质量百分比1~3%的葡萄糖、1~3%的黄豆粉、0.25~1%的蚕蛹粉,pH6.0~7.0;
(4)扩大培养:以5~15%的体积比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24~60小时,得发酵液;
(5)甾体转化:将待转化的甾体底物预先溶于含质量百分比为1%的吐温80中,超声粉碎30分钟,按质量百分比1~3%的投料量投入经步骤(4)培养获得好的发酵液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转化48~96小时,得发酵液;
(6)分离产物:将步骤(5)所得的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滤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抽提液,经减压浓缩,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后的甾体底物11α羟基衍生物,所得菌体用乙酸乙酯浸泡后回收未转化甾体底物。
本发明中,步骤(2)、(3)、(4)、(5)中所述的菌种培养和转化温度优选为28℃。
本发明中,步骤(3)、(4)中所述的葡萄糖的浓度优选质量百分比为3%,黄豆粉的浓度优选质量百分比为2%,蚕蛹粉的浓度优选质量百分比为0.5%。
本发明中,步骤(3)、(4)中所述菌体培养时间优选是44~50小时。
本发明中,步骤(3)、(4)中所述菌体培养pH值优选为6.5。
本发明中,步骤(5)所述待转化的甾体底物包括但不限于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雄甾-4-烯-3,17-二酮及雄甾-1,4-二烯-3,17-二酮。
本发明中,步骤(5)所述底物投料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
本发明中,步骤(5)所述转化时间优选为66~78小时。
在上述利用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进行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的方法中,步骤(2)、(3)、(4)、(5)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为添加葡萄糖、黄豆粉和蚕蛹粉的无机盐培养基,其配方为:
每1000mL蒸馏水中添加:葡萄糖30g、黄豆粉20g、蚕蛹粉5g、硫酸氨2.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2g。
上述步骤(2)、(3)、(4)中所述的菌体培养基于121℃条件下灭菌20分钟后使用。
经试验鉴定,本发明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能有效的在甾体化合物上引入11α羟基,并且转化产物和未转化底物分别存在于发酵上清液和菌体中,便于分别进行产物分离和回收底物;而现有技术利用化学方法很难在甾体母核上引入11α羟基。本发明提供的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方法具有转化效率高、发酵和转化条件简单、无污染和分离纯化方便等优点,可为甾体药物合成提供关键中间体,适合产业化应用。
比较现有技术采用金龟子绿僵菌野生型菌株610或928在甾体化合物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上引入11α羟基(转化率36%)的报道,本发明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不仅能在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上引入11α羟基,且转化率更高达50%,并且也能在雄甾-4-烯-3,17-二酮及雄甾-1,4-二烯-3,17-二酮上有效的引入11α羟基,具有更广泛的底物选择性,而且培养条件更加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在PDA平板上的形态。
图2是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对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产物薄层扫描图谱,其中峰1为产物,Rf为0.30;峰2为底物,Rf为0.50。
图3是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对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产物HPLC图谱,其中峰1为产物,峰2为底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筛选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
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对出发菌株金龟子绿僵菌野生型菌株610进行联合诱变筛选。
硫酸二乙酯处理:
工作原液:0.05mL硫酸二乙酯(DES)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内,再加入适量0.25MTris-HCl pH7.2缓冲液,使其浓度为0.5%。
菌液:5mL无菌水洗下斜面孢子,转移至盛有5mL无菌水和玻璃珠的三角烧瓶内,振摇40min,用脱脂棉过滤备用。
取DES工作原液7mL和3mL菌液,于无菌试管内混合,最后浓度为0.35%,28℃振摇8h,稀释涂皿,摇瓶筛选活力高的单菌落斜面保存。
紫外线(UV)处理:
取4mL0.3%的吐温80溶液,加入斜面刮下孢子,转移至盛有30mL0.3%吐温80和玻璃珠的三角瓶内,置旋转式摇床250r/min条件下,振荡15min,桑皮纸过滤备用。将上述菌液进行不同时间UV处理(距离30cm,电磁搅拌),取样进行系列稀释,采用固体稀释法进行活细胞平板计数。计算公式为:存活率(%)=照射后每毫升活细胞数/照射前每毫升活细胞数。细胞致死率为95~99%时,正突变率最高。因此采用紫外照射3min,细胞致死率为99%的条件进行诱变育种。将诱变后的菌液经稀释调整浓度,涂于含0.1%氯化锂的平板上,置27℃黑暗条件下,培养7~10天,经摇瓶初筛、复筛、精筛,获得一株11α羟化能力强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斜面保存;该突变株于2011年7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武汉),保藏号为:CCTCC M 2011240。
实施例2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的特征和稳定性
经过形态学观察的特征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培养4~5天,菌落边沿整齐,平展,最初白色,7~10天呈橄榄石灰色。分生孢子梗短而直,分枝或单生。从气生菌丝长出,然后形成分生孢子链,链横向粘聚成壳状覆盖在分生孢子座上,孢子脱落常聚成黑色块状物结构。在液体摇瓶生长培养时,呈分叉状大型营养菌丝,进而能形成大型分叉状芽生孢子,最终出现卵圆形或鞋底形分生孢子,大小为2.5~3.75×5.6~8.0μm。
根据形态学观察,筛选到的具有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活性的菌株为绿僵菌属的菌株。
实验结果比较,其对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转化率为50%,比出发菌株高约14%,该高转化率的绿僵菌属菌株为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经连续4次传代,经种子、发酵、转化,测定其转化率,从结果可知,菌种代数之间菌体重量与转化率变化不大,说明该突变株性状稳定。
甾体底物经突变株转化后,将发酵全液、上清液及菌体经乙酸乙酯抽提后TLC分析,证明转化产物分泌到胞外,而未作用的底物留在菌体内部,因此菌体和上清液可以分别进行目的性分离。
实施例3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对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反应
(1)菌种选择: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2011240;
(2)斜面培养: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25%的蚕蛹粉,28℃培养7天;
(3)种子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1环于装有40mL液体培养基(含质量百分比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250mL摇瓶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8小时,制得种子液;
(4)扩大培养:以10%的体积比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质量百分比为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液体培养基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8小时;
(5)甾体转化:将待转化的甾体底物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预先溶于含质量百分比为1%的吐温80中,超声粉碎30分钟,按质量百分比2%的投料量投入经步骤(4)培养好的发酵液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转化72小时。
(6)产物分析:取发酵液2mL加入1mL乙酸乙酯浸泡,取有机相点样与GF254硅胶板,展开剂(石油醚∶丙酮7∶4)层析分离后,薄层扫描分析产物含量,转化率达50%,发酵液的薄层扫描色谱图如图2所示。
(7)分离产物:将步骤(5)所得的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滤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抽提液,经减压浓缩,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后的甾体底物11α羟基衍生物,所得菌体用乙酸乙酯浸泡后回收未转化甾体底物。
实施例4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对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反应
(1)菌种选择: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
(2)斜面培养: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25%的蚕蛹粉,28℃培养7天;
(3)种子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1环于装有40mL液体培养基(含质量百分比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250mL摇瓶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8小时,制得种子液;
(4)扩大培养:以15%的体积比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质量百分比为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液体培养基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4小时;
(5)甾体转化:将待转化的甾体底物雄甾-4-烯-3,17-二酮预先溶于含质量百分比为1%的吐温80中,超声粉碎30分钟,按质量百分比2%的投料量投入经步骤(4)培养好的发酵液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转化72小时。
(6)发酵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抽提,取30mL乙酸乙酯提取液,减压蒸干后,用5mL甲醇溶解,将溶解液高速(12000r/min)离心10min。准确移吸取上清液1mL,用甲醇稀释30倍,0.45μm滤膜过滤,作为测定样液进行HPLC分析,选择C18(Waters Symmetry,4.6mm×150mm,5μm)柱,甲醇∶水4∶1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底物与产物保留时间分别为7.5min和5.5min,转化率为60%。发酵液的HPLC图谱如图3所示。
(7)分离产物:将步骤(5)所得的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滤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抽提液,经减压浓缩,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后的甾体底物11α羟基衍生物,所得菌体用乙酸乙酯浸泡后回收未转化甾体底物。
实施例5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对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反应
(1)菌种选择: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 2011240;
(2)斜面培养: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25%的蚕蛹粉,28℃培养7天;
(3)种子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1环于装有40mL液体培养基(含质量百分比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250mL摇瓶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8小时,制得种子液;
(4)扩大培养:以10%的体积比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质量百分比为3%的葡萄糖、2%的黄豆粉、0.5%的蚕蛹粉,pH6.5的液体培养基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48小时;
(5)甾体转化:将待转化的甾体底物雄甾-1,4-二烯-3,17-二酮预先溶于含质量百分比为1%的吐温80中,超声粉碎30分钟,按质量百分比2%的投料量投入经步骤(4)培养好的发酵液中,28℃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转化72小时。
(6)产物分析:取发酵液2mL加入1mL乙酸乙酯浸泡,取有机相点样与GF254硅胶板,展开剂(石油醚∶丙酮7∶4)层析分离后,薄层扫描分析产物含量,转化率达40%。
(7)分离产物:将步骤(5)所得的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滤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抽提液,经减压浓缩,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后的甾体底物11α羟基衍生物,所得菌体用乙酸乙酯浸泡后回收未转化甾体底物。

Claims (11)

1.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anisopliae)11490,保藏号为CCTCC M 2011240,保藏日期为2011年7月7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培养4~5天,菌落边沿整齐,平展,最初白色,7~10天呈橄榄石灰色;分生孢子梗短而直,分枝或单生,从气生菌丝长出,然后形成分生孢子链,链横向粘聚成壳状覆盖在分生孢子座上,孢子脱落聚成黑色块状物结构;液体摇瓶生长培养中,呈分叉状大型营养菌丝,能形成大型分叉状芽生孢子,最终出现卵圆形或鞋底形分生孢子,大小为2.5~3.75×5.6~8.0μ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在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甾体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19-去甲基-13-乙基-雄甾-4-烯-3,17-二酮或雄甾-4-烯-3,17-二酮及雄甾-1,4-二烯-3,17-二酮。
5.一种甾体化合物11α羟化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在甾体化合物上引入11α羟基,其包括步骤:
(1)菌种选择: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Metarhizium anisopliae)11490CCTCC M2011240;
(2)斜面培养: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25%的蚕蛹粉,26~30℃培养5~10天;
(3)种子培养:将步骤(2)培养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1环于装有4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24~60小时,制得种子液,
所述的培养基中,含质量百分比1~3%的葡萄糖、1~3%的黄豆粉、0.25~1%的蚕蛹粉,pH6.0~7.0;
(4)扩大培养:以5~15%的体积比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培养24~60小时,得发酵液;
(5)甾体转化:将待转化的甾体底物预先溶于含质量百分比为1%的吐温80中,超声粉碎30分钟,按质量百分比1~3%的投料量投入经步骤(4)培养获得好的发酵液中,26~30℃条件下,旋转式摇床220r/min转化48~96小时,得发酵液;
(6)分离产物:将步骤(5)所得的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后,滤液用1/2体积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抽提液,经减压浓缩,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层析后的甾体底物11α羟基衍生物,所得菌体用乙酸乙酯浸泡后回收未转化甾体底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4)或(5)中的菌种培养或转化温度为2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或(4)中的培养基中,含葡萄糖的浓度质量百分比为3%,黄豆粉的浓度质量百分比为2%,蚕蛹粉的浓度质量百分比为0.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或(4)中菌体培养时间为44~50小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或(4)中菌体培养pH值为6.5。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底物投料量为质量百分比2%。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转化时间为66~78小时。
CN201110199550.7A 2011-07-15 2011-07-15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6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9550.7A CN102876582B (zh) 2011-07-15 2011-07-15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9550.7A CN102876582B (zh) 2011-07-15 2011-07-15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6582A true CN102876582A (zh) 2013-01-16
CN102876582B CN102876582B (zh) 2015-01-07

Family

ID=4747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95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6582B (zh) 2011-07-15 2011-07-15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658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4609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复旦大学 纳米脂质体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CN107974481A (zh) * 2018-01-10 2018-05-01 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1α-羟基-18-甲基诺龙的制备方法
CN109182440A (zh) * 2017-06-30 2019-01-11 湖南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转化制备11α-OH-18-methyl-nandrolone的方法
CN110747249A (zh) * 2019-08-06 2020-02-04 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甾体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制备方法
CN111593086A (zh) * 2020-05-27 2020-08-28 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混合溶剂减少乙基双酮11a羟化过程中杂质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3841A (zh) * 2002-07-24 2007-03-07 舍林股份公司 7α-被取代的11α-羟基甾族化合物及其微生物学制备方法
CN102046646A (zh) * 2008-06-02 2011-05-04 拜耳先灵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C-环取代的孕甾-4-烯-21,17-羧内酯,以及含有其的药物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3841A (zh) * 2002-07-24 2007-03-07 舍林股份公司 7α-被取代的11α-羟基甾族化合物及其微生物学制备方法
CN102046646A (zh) * 2008-06-02 2011-05-04 拜耳先灵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C-环取代的孕甾-4-烯-21,17-羧内酯,以及含有其的药物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70731 史济平等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族化合物的11alpha-羟化 , 第04期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20101117 叶丽 雄甾-4-烯-3,17-二酮的11alpha羟化及人皂苷Rd微生物转化研究 E057-2 , 第11期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0930 刘玲玲等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底物11-alpha羟化反应的工艺 , 第05期 *
刘玲玲等: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底物11-α羟化反应的工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no. 05, 30 September 2006 (2006-09-30) *
史济平等: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族化合物的11α-羟化",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no. 04, 31 July 1997 (1997-07-31) *
叶丽: "雄甾-4-烯-3,17-二酮的11α羟化及人皂苷Rd微生物转化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no. 11, 17 November 2010 (2010-11-17), pages 057 - 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4609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复旦大学 纳米脂质体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CN109182440A (zh) * 2017-06-30 2019-01-11 湖南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转化制备11α-OH-18-methyl-nandrolone的方法
CN107974481A (zh) * 2018-01-10 2018-05-01 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1α-羟基-18-甲基诺龙的制备方法
CN110747249A (zh) * 2019-08-06 2020-02-04 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甾体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制备方法
CN110747249B (zh) * 2019-08-06 2021-07-30 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甾体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制备方法
CN111593086A (zh) * 2020-05-27 2020-08-28 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混合溶剂减少乙基双酮11a羟化过程中杂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6582B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1563B (zh) 一株拟无枝酸菌及利用其全细胞转化制备香草醛的方法
CN102876582B (zh) 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及其在甾体化合物羟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03756940B (zh) 偶发分枝杆菌及在发酵生产δ-内酯中的应用
CN102311981B (zh) 制备提纯灵菌红素的方法
CN101760494A (zh) 一种采用静息细胞的雄烯二酮生物发酵方法
CN103255194B (zh) 一种提高16α,17α-环氧黄体酮转化率的方法
CN101220334B (zh) 卷枝毛霉菌株、其培养方法及其在c21、c19甾体和氮杂甾体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CN103740799B (zh) 一种生物转化植物甾醇制备甾体药物中间体的方法
CN102127511B (zh) 一株斜卧青霉及其培养方法与在转化甾体药物中的应用
CN102965288A (zh) 一株生物合成3β,7α,15α-三羟基雄甾-5-烯-17-酮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8823110B (zh) 一株产灰黄霉素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8841889B (zh)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松刚霉素主份——灰黄霉素的方法
CN110066743B (zh) 一种发酵恶臭味改善的红霉素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CN102757997A (zh) 底物预诱导制备7α,15α-二羟基雄甾烯酮的方法
CN102226152B (zh) 双胞柱孢菌及利用其制备人参皂苷Rh2的方法
CN109251870B (zh) 一种新金色分枝杆菌突变株及其在制备hip的应用
CN101285048B (zh) 类球红细菌突变株及其应用
CN101457250B (zh) 一种微生物细胞生物转化白桦脂醇合成白桦脂酸的方法
CN104419646B (zh) 一株能生物合成1,2‑二氢睾内酯(testololactone)的简单青霉及合成方法
Li et al.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diosgenin to diosgenone by 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JQ-1 obtained from Naxi traditional Jiu Qu
CN106987542A (zh) 一株简单节杆菌突变株在1,2位脱氢中的应用
CN103484375A (zh) 一株能生物合成睾内酯的尖孢镰刀菌及合成方法
CN105483028B (zh) 一种利用赤霉菌合成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的方法
CN102617707B (zh) 放线菌素d新同系物2-甲基-放线菌素d的制备方法
CN102071241B (zh) 一种利用球形节杆菌进行强心苷苷元类化合物c16,17位脱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