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5921B -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5921B
CN102875921B CN201210388609.1A CN201210388609A CN102875921B CN 102875921 B CN102875921 B CN 102875921B CN 201210388609 A CN201210388609 A CN 201210388609A CN 102875921 B CN102875921 B CN 102875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grade
parts
polyvinyl chloride
agent
pv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86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5921A (zh
Inventor
张军
王庭慰
朱文强
孙俊
王庆俊
常建
孙松林
曹宇
李壮
宋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e Sheng Gloves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e Sheng Gloves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e Sheng Gloves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e Sheng Glov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886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5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该手套属于环境友好型食品级增塑PVC手套,手套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稳定剂,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该手套同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正庚烷溶出物的蒸发残渣极低等优点,可以用于一般的食品包装行业,尤其适用于要求更高的接触脂肪类食品包装行业,因此可大大提高食品级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乳液法PVC树脂100份、液体丁腈橡胶40~80份、乙烯三元共聚树脂0~15份、聚酯类增塑剂0~20份、脂肪族酯类增塑剂0~15份、液体复合稳定剂0.5~1.5份、抗氧剂0.1~0.5份、有机溶剂稀释剂10~60份。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级塑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一种价格低廉的通用性热塑性材料,具有阻燃、耐磨、强度高、易成型加工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生产门窗、管道和阀门等硬制品以及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电缆等软制品。
由于聚合过程中PVC的分子结构上引入了不饱和双键、烯丙基、支化点和引发剂残基等,在成型加工受热和氧作用下极易分解,导致PVC热稳定性差。PVC的分解温度(120~130℃)比加工温度(160℃以上)低,因此为满足PVC实际成型加工需要其配方组成中必须使用热稳定剂。聚氯乙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热稳定剂主要包括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以及一些辅助热稳定剂。铅盐类稳定剂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但毒性大,危害人体健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热稳定剂主要是有机锡类和金属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和耐光、耐候性,适用于透明制品,与PVC的相容性好,但是价格较高;金属皂类稳定剂具有优良的润滑作用和较低的毒性、价格低廉,适合制造增塑透明聚氯乙烯制品。
PVC由于结构中含有极性的氯原子导致其链柔性差、分子间作用力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为87℃,因此PVC塑料不加增塑剂时通常作为硬质塑料制品使用。但PVC制品的配方中加入增塑剂后,由于增塑剂的作用削弱或降低了PVC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其加工流动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大幅度下降。例如在PVC制品的配方中加入增塑剂后其硬度、弹性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均下降,伸长率、柔软性等均提高,适量的增塑剂加入可以使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30℃以下。增塑PVC由于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橡胶般弹性,可以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人造革、地板、薄膜、手套等软质PVC制品。增塑PVC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或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醇)酯(DEHP)。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目前使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主增塑剂,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性小、气味小等优点,其消耗量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左右。尤其是增塑剂DOP(DEHP)由于综合性能好,与PVC的相容性好、增塑效率高、实用性及加工性能理想、价廉,原料易得等一系列优点,虽然已有多年的毒性争论,仍是增塑剂中的重要品种。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欧盟以及我国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持和提高化学工业的竞争力、增加化学品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考虑,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旨在限制有毒有害化学品(助剂)的使用。例如2008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签署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H.R.4040),规定法案生效当日起180日后,永久性禁止儿童玩具或儿童护理用品中含有超过0.1%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3种物质,暂时性禁止含浓度超过0.1%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的儿童玩具或儿童护理用品。2003年1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2002/95/EC指令,即“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2006年7月1日以后,欧盟市场上将正式禁止铅、镉、六价铬、汞等重金属以及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六类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产品进行销售。REACH法规是2006年12月18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共同通过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法规,2007年6月1日起生效,其中高度关注的物质种类高达近百种,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我国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对允许使用的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的品种、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以及其他限制。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特定迁移量为1.5mg/k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塑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3.0%;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PVC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0%;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特定迁移量为9.0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塑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40.0%(用于瓶垫时最大使用量为50%);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在塑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特定迁移量为0.3mg/kg;邻苯二甲酸-二-C8~10支链烷基酯(C9富集)的特定迁移量为9.0mg/kg;邻苯二甲酸-二-C9~11支链烷基酯的特定迁移量为9.0mg/kg。另外,还规定了上述8种增塑剂仅能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
按照日本厚生省370标准规定的方法,与脂肪类食品接触的容器和包装材料要求在正庚烷溶剂中于25°C条件萃取1h后,其溶出物的蒸发残渣应该符合≤150μg/mL。
目前一般企业生产增塑PVC手套时大多使用乳液法PVC树脂为原料,加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为增塑剂,液体Ca/Zn复合助剂为稳定剂。为了降低体系的粘度,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还需要加入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相容性好的烷烃作为稀释剂。因此开发一种不含有铅盐稳定剂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同时满足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H.R.4040)、欧盟RoHS指令和REACH法规、日本厚生省370标准的环境友好型食品级增塑PVC手套已经成为该行业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该手套属于环境友好型食品级增塑PVC手套,手套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稳定剂,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该手套同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正庚烷溶出物的蒸发残渣极低等优点,可以用于一般的食品包装行业,尤其适用于要求更高的接触脂肪类食品包装行业,因此可大大提高食品级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食品级增塑PVC手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并且产品性能稳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BDA00002248325800031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体丁腈橡胶为溶液聚合法合成的液体丁腈橡胶,其中丙烯腈质量含量为15~40%、数均分子量Mn为2000-4000。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为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乙烯三元共聚物的密度为0.98~1.02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8~35g/10min(测定条件为190℃×2160g),熔点45~60℃,乙烯三元共聚树脂用量为5~15份。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聚酯类增塑剂是由饱和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取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数均分子量Mn1000~5000,粘度0.5~10Pa.s(25℃下测定),聚酯类增塑剂用量为5~20份;所述的聚酯类增塑剂优选采用丙二醇与己二元酸为原料聚合而成的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脂肪族酯类增塑剂是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中一种或其组合,用量为5~15份。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液体复合稳定剂是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熔点:119.0-125.0°C)、抗氧剂264(熔点:69.0-70.0°C)、抗氧剂DSTP(熔点:64-68°C)、抗氧剂1076(熔点:49-54°C)、抗氧剂DLTP(熔点:39-41°C)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有机溶剂稀释剂是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庚烷、异庚烷、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上述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溶解与混合:将液体复合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50-100r/min;温度升到50~60℃时,投入抗氧剂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0~120℃,将抗氧剂溶解在复合稳定剂中,最后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
低粘度增塑PVC糊制备:
①在搅拌桶中加入乳液法PVC树脂粉,缓慢注入质量份1/2~2/3的液体丁腈橡胶及所用的相关增塑原料,控制速度为100-300r/min开始搅拌,8~15min后加入剩余的液体丁腈橡胶及所用的相关增塑原料;液体丁腈橡胶及相关增塑原料全部注入后,将转速调整为700-900r/min搅拌10~15min后再加入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1~2h;其中所述的相关增塑原料包括有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酯类增塑剂和脂肪族酯类增塑剂(由于液体丁腈橡胶也具有增塑作用,原料中也可以不使用相关增塑原料即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酯类增塑剂和脂肪族酯类增塑剂,相关增塑原料使用时也可以按上述方法加入,也可以和剩余的液体丁腈橡胶一次性加入);
②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20-40min;
③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5~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0.1MPa。
食品级增塑PVC手套塑化成型: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00~220℃,烘烤时间为8~15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本发明的方法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在使用时由于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是透明的颗粒树脂,使用它们制备食品级增塑PVC手套时需要先采用有机溶剂对其溶解。溶解步骤为: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解:在搅拌桶中按质量比1:2分别加入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和有机溶剂稀释剂,在温度50-60℃条件下停放24h使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产生溶胀和初步溶解;控制搅拌速度为50-100r/min,温度50-60℃搅拌2~3h得到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待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PVC手套主要是以乳液法PVC树脂为主,加入分子量较大的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树脂或液体丁腈橡胶为主增塑剂,同时加入少量的聚酯类增塑剂、脂肪族类增塑剂等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辅助增塑剂;稳定剂在传统的钙/锌液体稳定剂的基础上,通过复配有机镁液体稳定剂和抗氧剂,进一步提高食品级增塑PVC手套加工稳定性。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食品级增塑PVC手套不含有害环境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易被正庚烷抽出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等优点,可满足一般食品包装行业和接触脂肪类食品包装行业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40wt%、Mn=2500)80,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0.8,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4,抗氧剂10760.1,抗氧剂2640.1,正己烷10,丙酮15,丁酮10,四氢呋喃15。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50r/min;温度升到50℃时,投入抗氧剂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0℃,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55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300r/min开始搅拌,15min后加入剩余的25液体丁腈橡胶,并将转速调整为90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1.3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2h。③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40min。④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MPa。⑤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20℃,烘烤时间为15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2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36wt%、Mn=2000)74,己二酸二辛酯3,癸二酸二辛酯3,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0.6,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6,抗氧剂10100.1,抗氧剂DLTP0.2,异辛烷10,正庚烷5,丙酮20,四氢呋喃10。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80r/min;温度升到60℃时,投入抗氧剂1010和DLTP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120℃,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50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300r/min开始搅拌,12min后加入剩余的液体丁腈橡胶和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增塑剂,并将转速调整为85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1.5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1.5h。③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40min。④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5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9MPa。⑤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10℃,烘烤时间为12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3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33wt%、Mn=2200)65,聚酯增塑剂聚己二酸丙二醇酯(Mn=1800,25℃粘度=3Pa.s)15,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0.6,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3,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3,抗氧剂DSTP0.15,抗氧剂DLTP0.15,异辛烷5,乙酸乙酯15,丙酮10,丁酮10,四氢呋喃5。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r/min;温度升到50℃时,投入抗氧剂DSTP和DLTP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5℃,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35份液体丁腈橡胶和15份聚酯增塑剂,控制速度为280r/min开始搅拌,10min后加入剩余的液体丁腈橡胶,并将转速调整为80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1.5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2h。③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30min。④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MPa。⑤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15℃,烘烤时间为10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4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26wt%、Mn=3000)55,聚酯增塑剂聚己二酸丙二醇酯(Mn=2500,25℃粘度=5.3Pa.s)20,己二酸二丁酯5,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1.5,抗氧剂10100.2,抗氧剂DSTP0.2,正己烷5,乙酸乙酯15,丙酮15,丁酮15。
制备方法:①将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60r/min;温度升到50℃时,投入抗氧剂1010和DSTP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115℃,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55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300r/min开始搅拌,15min后加入20份聚酯增塑剂和5份己二酸二丁酯,并将转速调整为750r/min搅拌12min后再加入1.9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1h。③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35min。④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5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1MPa。⑤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10℃,烘烤时间为8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5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33wt%、Mn=2000)45,聚酯增塑剂聚己二酸丙二醇酯(Mn=2000,25℃粘度=3.3Pa.s)20,己二酸二丁酯5,癸二酸二丁酯5,癸二酸二辛酯5,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0,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5,抗氧剂2640.1,抗氧剂10760.1,抗氧剂DSTP0.1,异辛烷10,乙酸乙酯10,丙酮10,四氢呋喃10。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80r/min;温度升到55℃时,投入抗氧剂264、1076和DSTP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5℃,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45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300r/min开始搅拌,15min后加入聚酯增塑剂和脂肪族酯类增塑剂,并将转速调整为800r/min搅拌10min后再加入1.8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1.5h。③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35min。④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5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MPa。⑤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00℃,烘烤时间为15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6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40wt%、Mn=2000)65,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Elvaloy742,密度1.0g/cm3,熔体流动速率35g/10min,熔点45℃)5,癸二酸二辛酯10,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0,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0.5,抗氧剂10100.1,抗氧剂10760.1,异辛烷5,丙酮10,四氢呋喃35。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r/min;温度升到50℃时,投入抗氧剂1010、1076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120℃,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按质量比1:2分别加入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和四氢呋喃,在温度50℃条件下停放24h使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产生溶胀和初步溶解;控制搅拌速度为50r/min,温度50℃搅拌2h得到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待用。③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65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200r/min开始搅拌,15min后加入已溶解的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和癸二酸二辛酯,并将转速调整为900r/min搅拌10min后再加入1.7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2h。④搅拌结束后再加入剩余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40min。⑤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9MPa。⑥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10℃,烘烤时间为10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实施例七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液体丁腈橡胶(AN=26wt%、Mn=2000)40,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Elvaloy HP441,密度0.98g/cm3,熔体流动速率8g/10min,熔点59℃)15,聚酯增塑剂聚己二酸丙二醇酯20,己二酸二辛酯7,癸二酸二辛酯8,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5,抗氧剂2640.15,抗氧剂10760.2,异辛烷5,丙酮15,四氢呋喃40。
制备方法:①将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80r/min;温度升到50℃时,投入抗氧剂264、1076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0℃,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②在搅拌桶中按质量比1:2分别加入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和四氢呋喃,在温度60℃条件下停放24h使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产生溶胀和初步溶解;控制搅拌速度为50r/min,温度60℃搅拌3h得到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待用。③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40份液体丁腈橡胶,控制速度为150r/min开始搅拌,12min后按比例加入已溶解的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和聚酯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并将转速调整为80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1.85份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2h。④搅拌结束后再加入剩余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35min。⑤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MPa。⑥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20℃,烘烤时间为8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对比例1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80,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2,正己烷10,异辛烷10,正庚烷10。
制备方法:①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55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增塑剂,控制速度为150r/min开始搅拌,10min后加入剩余的25增塑剂;增塑剂全部注入后,将转速调整为750r/min搅拌10min后再加入1.2份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继续搅拌1.5h。②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30min。③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MPa。④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10℃,烘烤时间为10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对比例2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85,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0,正辛烷15,正庚烷15。
制备方法:①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5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控制速度为200r/min开始搅拌,8min后加入剩余的27增塑剂;增塑剂全部注入后,将转速调整为800r/min搅拌10min后再加入1.0份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继续搅拌1h。②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20min。③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9MPa。④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00℃,烘烤时间为8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对比例3
原料质量配比及份数为:乳液法PVC树脂10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60,癸二酸二辛酯20,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1.5,正己烷8,异辛烷10,正庚烷10,异庚烷5。
制备方法:①在搅拌桶中加入100份乳液法PVC树脂粉后缓慢注入6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控制速度为250r/min开始搅拌,12min后加入20份癸二酸二辛酯增塑剂;增塑剂全部注入后,将转速调整为750r/min搅拌10min后再加入1.5份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继续搅拌2h。②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25min。③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10MPa。④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05℃,烘烤时间为15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表1 增塑PVC手套力学性能与耐油耐溶剂性能对比
*△W是指一定温度下在特定介质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率。
**蒸发残渣是指按照日本厚生省370标准规定的方法,在正庚烷溶剂中于25°C条件萃取1h后,其溶出物的蒸发残渣。

Claims (6)

1.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FDA0000486446380000011
其中所述的液体丁腈橡胶为溶液聚合法合成的液体丁腈橡胶,其中丙烯腈质量含量为15~40%、数均分子量Mn为2000-4000;所述的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为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乙烯三元共聚物的密度为0.98~1.02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8~35g/10min,熔点45~60℃;所述的聚酯类增塑剂是由饱和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取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数均分子量Mn为1000~5000,25℃时粘度0.5~10Pa·s;所述的脂肪族酯类增塑剂是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中一种或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类增塑剂是采用丙二醇与己二元酸为原料聚合而成的聚己二酸丙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复合稳定剂是Ca/Zn液体复合稳定剂、有机钙多元复合物稳定剂、有机镁多元复合物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抗氧剂264、抗氧剂DSTP、抗氧剂1076、抗氧剂DLTP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稀释剂是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庚烷、异庚烷、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溶解与混合:将液体复合稳定剂加入搅拌桶中加热搅拌,搅拌速度为50-100r/min;温度升到50~60℃时,投入抗氧剂继续搅拌至温度升到80~120℃,将抗氧剂溶解在复合稳定剂中,最后将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冷却后待用;
低粘度增塑PVC糊制备:
①在搅拌桶中加入乳液法PVC树脂粉,缓慢注入质量份1/2~2/3的液体丁腈橡胶及所用的相关增塑原料,控制速度为100-300r/min开始搅拌,8~15min后加入剩余的液体丁腈橡胶及所用的相关增塑原料;液体丁腈橡胶及相关增塑原料全部注入后,将转速调整为700-900r/min搅拌10~15min后再加入含有已溶解抗氧剂的复合稳定抗氧功能助剂,继续搅拌1~2h;其中所述的相关增塑原料包括有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酯类增塑剂和脂肪族酯类增塑剂;
②搅拌结束后再加入降粘作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继续搅拌20-40min;
③将搅拌好的低粘度增塑PVC糊放在真空干燥机内静置35~40h,静置期间真空压力保持在-0.08~-0.1MPa;
食品级增塑PVC手套塑化成型:低粘度增塑PVC糊静置结束后,采用专用陶瓷模具浸取糊料后,放入烤箱烘烤,温度控制为200~220℃,烘烤时间为8~15min,烘烤完成后,从手模上取下手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在使用时先进行溶解,步骤为:在搅拌桶中按质量比1:2分别加入乙烯三元共聚树脂和有机溶剂稀释剂,在温度50-60℃条件下停放24h使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产生溶胀和初步溶解;控制搅拌速度为50-100r/min,温度50-60℃搅拌2~3h得到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溶液待用。
CN201210388609.1A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75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8609.1A CN102875921B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8609.1A CN102875921B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921A CN102875921A (zh) 2013-01-16
CN102875921B true CN102875921B (zh) 2014-06-25

Family

ID=4747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8609.1A Active CN102875921B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5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5564B (zh) * 2013-01-25 2017-05-10 北京化工大学 增塑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
CN103205070A (zh) * 2013-04-12 2013-07-17 江苏领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寒耐油阻燃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2670A (zh) * 2013-10-30 2015-05-06 陈晓宙 一种热塑性弹性橡塑合金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4415A (zh) * 2015-09-08 2015-11-18 河北鸿森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接触丁腈手套的制作方法
CN105482311B (zh) * 2015-12-30 2018-03-27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级pvc手套及其生产工艺
CN105666909B (zh) * 2016-02-29 2018-05-01 江西杰盛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增塑聚氯乙烯手套的制备方法
CN105778337A (zh) * 2016-03-23 2016-07-20 陈逸君 一种pvc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099B (zh) * 2017-08-08 2019-12-13 揭阳市圣路保鞋业有限公司 极低析出的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4340A (zh) * 2017-10-19 2018-02-09 赛可德(衡水)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超韧超强pvc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627928B2 (ja) * 2018-08-02 2020-01-08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包装用小巻ラップフィルム
CN110643123A (zh) * 2019-08-29 2020-01-03 中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vc建筑材料
CN111574788B (zh) * 2020-06-02 2022-07-19 山东维克多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弹性pvc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929B (zh) * 2020-07-08 2023-01-10 江西中红普林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食品级pvc手套
CN111909473B (zh) * 2020-08-17 2022-03-18 德州恒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极低析出的高弹pvc手套组合物及制备手套的方法
CN112546665B (zh) * 2020-12-01 2022-03-01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花椒中塑化剂的方法及花椒油树脂的制备方法和花椒油树脂
CN112674417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安徽攀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vc手套加工工艺
CN113812706B (zh) * 2021-11-22 2022-03-18 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16732B (zh) * 2022-10-13 2023-01-31 山东恒昌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排汗pvc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4949A (zh) * 2023-07-19 2023-10-13 恒劢安全防护用品(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超柔软pvc劳保手套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271B (zh) * 2011-01-12 2013-03-20 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 一种pvc/nbr复合手套的生产工艺
CN102336988A (zh) * 2011-08-15 2012-02-01 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pvc/nbr复合手套
CN102604259A (zh) * 2012-02-24 2012-07-25 广东天耀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手套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921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5921B (zh) 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4719B (zh) 一种耐紫外光透明聚氯乙烯弹性压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5179B (zh) 可降解聚氯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1755B (zh) 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04295B (zh) 聚合物钙锌复合皂热稳定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91592A (zh) 一种pvc压延膜用环保钙锌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625A (zh) 一种聚氯乙烯吹气胶膜及其压延工艺
CN101717466B (zh) 一种聚氯乙烯加工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8636A (zh) 一种乙酰丙酮基复合热稳定剂
CN103059471B (zh) 一种环保无毒高绝缘耐低温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88534A (zh) 一种透明耐候pvc片材的配方
CN106496856A (zh) 微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冷设备
CN102993458B (zh) 一种含有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抗静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armalm et al. Network formation by epoxidised soybean oil in plastisol poly (vinyl chloride)
CN110054883A (zh) 一种长效耐水洗耐低温无色透明橡塑用液态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151B (zh) 环保型低硬度nbr/pvc共混胶及制备方法
CN102775693B (zh) 一种透明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4450A (zh) 一种聚氯乙烯塑料组合物
CN108641181A (zh) 一种增韧型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6910B (zh) 一种乙酰化柠檬酸脂肪酸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53612A (zh) 一种可降解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86393B (zh) 一种pla全降解塑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65671A (zh) Pvc用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944A (zh) 一种环保型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CN106397757A (zh) 一种超支化聚酯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在pvc密封胶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