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8182B -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8182B
CN102858182B CN201180020704.XA CN201180020704A CN102858182B CN 102858182 B CN102858182 B CN 102858182B CN 201180020704 A CN201180020704 A CN 201180020704A CN 102858182 B CN102858182 B CN 102858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body
blade drive
drive rotaining
device pressing
rotai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07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8182A (zh
Inventor
托马斯·葛利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discher Maschinenbau Rud Baade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Nordischer Maschinenbau Rud Baad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discher Maschinenbau Rud Baad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Nordischer Maschinenbau Rud Baad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85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8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2BUTCHERING; M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POULTRY OR FISH
    • A22CPROCESSING MEAT, POULTRY, OR FISH
    • A22C25/00Processing fish ; Curing of fish; Stunning of fish by electric current; Investigating fish by optical means
    • A22C25/17Skinning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2BUTCHERING; M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POULTRY OR FISH
    • A22BSLAUGHTERING
    • A22B5/00Accessories for use during or after slaughtering
    • A22B5/16Skinning instruments or knives
    • A22B5/166Drum skin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性食品的表层(81)分离设备(1),包括承载托辊(2)、与所述承载托辊(2)对置的切削装置(3);该切削装置(3)包括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和向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施加压力的按压装置(4)。在从动的承载托辊(2)和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之间形成有用于传送分离下来的表层(81)的牵引间隔(5)。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远离所述承载托辊(2)的一侧上设置有后按压体旋转轴(301)。所述设备(1)具有自动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移出设定的初始位置(300)的按压体导向装置(6),凭借该导向装置(6),所述后旋转轴(301)可自动移动,从而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凭借表层(81)克服所述压力的进入产生向上旋转的情况下,使牵引间隔(5)在入口区域(51)出变宽,并在出口区域(52)处变窄。可逆着所述压力保持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自由变换,从而产生一沿着所述牵引间隔(5)施加于完全进入牵引间隔(5)的表层(81)的浮力。在表层(81)进入牵引间隔(5)的过程中执行一自动分离表层(81)的方法,在入口区域(51)被扩宽的同时,出口区域(52)被缩窄。在所述承载托辊(2)顶部(22)的后方区域内的后旋转轴(301)以被自动引导的方式朝所述承载托辊(2)移动,并且在所述牵引间隔(5)完全被表层(81)填满的情况下,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被保持在浮动且可变换的工作位置上。

Description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该动物性食品在所述设备的产品传送方向上是可传送的,该设备包括:框架;从动的承载托辊,具有结构化的围绕辊子旋转轴旋转的柱形辊子圆周表面,该辊子旋转轴沿在所述设备横向上的工作宽度之上的、横断产品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切削装置,与所述承载托辊对置,具有用于夹持分离刀片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从所述产品传送方向上观察,在位于所述承载托辊后方的空间内,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于所述承载托辊的顶面区域与之一起延伸,而且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具有一与所述辊子圆周表面相匹配的凹形按压面,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可围绕在所述设备的工作宽度上延伸的按压体旋转轴旋转;以及按压装置,用于向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上施加压力;其中,所述辊子圆周表面与所述凹形按压面构成了用于传送由所述分离刀片分离下来的表层且可自动变换工作模式的牵引间隔,所述牵引间隔具有牵引间隔入口区域和牵引间隔出口区域,其中,根据引入的所述表层的厚度,逆着施加到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位于牵引间隔入口区域的部位上的压力,自动扩大所述牵引间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自动分离传送中的食物性产品表层的方法,利用分离刀片分离所述表层;利用牵引间隔引入并传送分离下来的表层,该牵引间隔设置在从动的承载托辊和用于夹持所述分离刀片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之间,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在向着所述承载托辊的方向上被按压以形成所述牵引间隔。
背景技术
具有与本发明设备相同名称及相似结构的设备是公知的。特别是在该设备的全自动模式下能够可靠地分离薄表层。这一从动物肌肉组织上剥离下来的薄表层尤其包括鱼体表皮层。对于按压刀片夹持器的按压体而言,能够在分离下来的表层将要进入牵引间隔之际快速、自动地进行自我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这一快速响应必须伴随着可靠、安全的使表层进入牵引间隔的夹持。特别是在处理薄表层的情况下,构成传送辊表层结构的传送夹显得尤为重要。辊的圆周表面一般由齿状物形成,该齿状物的轮廓尤其取决于被夹持的薄表层。该轮廓的形状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生产速度、薄层的稠厚度及肌肉组织类型。
已知的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的作用是,在第一次夹持表层的过程中,入口区域内的牵引间隔要比出口区域内的牵引间隔打开得快,但在相反方向上,出口区域内的牵引间隔要比入口区域内的牵引间隔打开得快。已知设备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操作开始阶段和后继工作模式中,连接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旋转连接轴受到张力影响,所述张力对旋转连接轴造成影响,这使得连接轴仅能有限地且与由牵引间隔夹持及传送的表层的质量相关地进行自我设置。由于牵引间隔在其整个入口、出口区域上的扩张造成不均匀的开口,以及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借助旋转轴与固定框体连接或被保持在预张紧位置上,所以,对于进入牵引间隔的表层的夹持不符合要求且取决于承载托辊的辊圆周表面,并由于质量惯性矩的原因,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此外,在工作模式下,旋转轴受到预张的枢轴连接的作用力与通过牵引间隔而将压力平均化的表层传输的作用力相反。由上同样可以看出,在保持不变的牵引间隔中,对于表层的按压引起施加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上的压力产生不理想的无规则状态并由此引起传送过程中产生了滑动,人们试图通过承载托辊的辊圆周表面特殊结构来克服这样的滑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简单的机械设备及方法,在自动设备模式下,该设备以及方法可以改进与表层夹持相关的牵引间隔上的薄表层自动接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改进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转矩减小方面的灵活性,并改进按压比以及在牵引间隔完全被表层填满的非主动式运输状态。
本发明目的由上文中提到的设备的相关特征所实现。具体为:按压体旋转轴被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后侧,并在所述设备的纵向上远离所述承载托辊;所述设备包括:按压体导向装置,用于自动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移出预设的初始位置,通过该按压体导向装置,从所述工作旋转方向上观察,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后旋转轴被设置于所述分离刀片后方的区域内,而且可自动移动,以在克服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向上旋转所受到的压力对所述表层进行传送的情况下,使所述牵引间隔于所述入口区域处变宽,并于所述出口区域处变窄;并且,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可自由摆动地支承在逆着所述压力的方向上,以便在加工间隔的结构下方沿着所述牵引间隔向已完全被送入的表层施加一浮动力;该加工间隔具有使所述压力均匀化且能自动调整所述表层厚度的间隔尺寸。
本发明目的由上文中提到的使用上述设备的方法的相关特征所实现。具体为:首先,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带入设定的初始位置,以设置一指定的所述牵引间隔的固定初始尺寸;然后,借助于分离下来的表层进入所述牵引间隔的动作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围绕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远离所述承载托辊一侧上的可移动的后旋转轴向上旋转,从而同时扩宽了所述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并缩窄了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其中,从所述承载托辊的工作旋转方向上观察,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后旋转轴在位于所述承载托辊顶部后方的区域内受控朝向所述承载托辊自动移动,从而使在分离下来的表层被完全引入所述牵引间隔状态下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停止在浮动且可切换的工作位置上,以便在自动取消旋转位置及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的运动之后,自动建立和维持能够使压力均匀化的所述牵引间隔的尺寸。
据评估,本发明实现了一些有益效果,比较重要的有:通过由进入的表层引起的自动旋转开口使牵引间隔入口区域变宽,并使牵引间隔出口区域变窄。尽管由自动旋转开口提升了表层进入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但通过缩窄出口区域实现了表层于承载托辊的圆周表面上的安全传输。本发明另一显著的有益效果为:在表层完全被吸入的情况下,对刀片夹持器按压体施加了一浮动力。根据本发明实现的这一浮动力使刀片夹持器按压体浮在被传送的表层上,在这种情况下退出并取消了后旋转轴处的连接,其中,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可在与压力相反的方向上不受强制连接或引导的影响而自由变换。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由入口区域和至少一部分出口区域定义的均匀化表面压力(也就是无需考虑在固定框体或预张的旋转轴上的强制连接)的间隔尺寸。这一效果同样简化了设备的机械结构及运动方式。所有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连接及安装所经由的点或旋转轴保持在切削初始位置,并且特别是空间移动的后继操作中保持恒定。自由变换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仅受制于远离连接机构的压力。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后旋转轴的引导移动如下:如果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初始旋转开口是完整的且该设备处于下一工作模式中,则该引导移动可被省略掉(失效)。在承载托辊的工作旋转反方向上观察,位于分离刀片后方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后旋转轴的这一设置使后旋转轴被带至刀片夹持的重心上。由此,依照施泰纳定理(Steiner theorem)减小了向上旋转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惯性矩(也就是施泰纳比)。
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优选包括:固定在所述设备的框架上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连接着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以便在由已被分离的表层进入所述牵引间隔所引起的自动向上旋转的过程中,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可围绕所述设备纵向上的所述后旋转轴从初始位置处朝向所述承载托辊做限制性移动。为了进一步改善浮力,转向装置利用至少一个三维间隔接头连接刀片夹持器按压体。该间隔接头可由诸如球形接头构成。通过后按压体旋转轴在承载托辊方向上的自动引导移动,使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缩窄到一定程度。由此实现了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初始位置起,在牵引间隔入口区域及出口区域之间的过渡点朝向承载托辊的顶面摆动,从而在动态变化的牵引间隔上实现了对于表层的夹持。特别简单的机械构造实现在于该转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引导件;该纵向引导件以纵向可调整的方式沿所述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在所述设备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旋转轴连接,且可围绕该导向旋转轴自由旋转。其中,该纵向引导通过间隔接头连接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之后,设置所述纵向引导件以便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处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时,所述纵向导向旋转轴、所述间隔接头和所述可移动的按压体旋转轴为以所述间隔接头为钝角顶点的假想钝角三角形的拐角点;设置所述假想钝角三角形,以便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初始位置起,在由已被分离的表层进入所述牵引间隔而引起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向上旋转的情况下,使朝向所述承载托辊开口的所述假想三角形的钝角缩小至一停在所述纵向引导件和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之间的限定角度。
在一特别设计中,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在完全进入所述牵引间隔的表层被施加浮动力的情况下,以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不接触导轨的方式支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这样,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向上旋转过程中,所述后按压体旋转轴被可变换方向地引导。
关于表面压力的均匀化,一特别设计在于:所述按压装置从所述设备的纵向上看,向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某一区域上施加一压力;该区域距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的距离远大于其距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分离刀片的距离。
根据一优选的、机械结构特别简单的设备,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包括直线向导;所述直线向导构成了至少一个在所述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线性移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可移动后旋转轴的导轨。
优选地,所述直线向导平行于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的所述承载托辊顶部的顶面,并设置所述按压装置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至少被施加有垂直于所述顶面的压力。
另一实例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牵引间隔设置装置,用于设置能够定义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初始位置的牵引间隔的可选择固定初始尺寸。所述牵引间隔设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在所述设备的框架上的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其中,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用于确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边界位置,以形成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的初始尺寸。一优选设备在于: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构成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后旋转轴旋转连接,其中,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支承在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的固定框体的导轨上,且可旋转。
为了特别优化基础设置的自由度,也就是设置初始位置,所述牵引间隔设置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在所述设备的框架上的入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其中,所述入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用于确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边界位置,以形成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的初始尺寸。根据一实例,所述牵引间隔设置装置包括四点设置,其中,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两纵向端上设置有两个牵引间隔设置部件,其中,位于所述承载托辊的工作旋转方向前方的入口牵引间隔部件用于确定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的初始尺寸,位于所述承载托辊的工作旋转方向后方的出口牵引间隔部件用于确定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的初始尺寸。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上的牵引间隔设置装置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受以沿在所述设备的纵向上延伸的直线导轨直线移动的方式引导,且可调整地支承在所述导轨上以设置所述牵引间隔的初始尺寸。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后旋转轴由两个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每个纵向端上的层部件所限定,从而使每个所述层部件与指定的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的向导一起工作,以实现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自动移动,并在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层部件脱离所述向导。
从所述工作旋转方向上观察,以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的所述承载托辊的顶部处起,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可移动的后旋转轴被设置在0°至80°角度范围内,优选为0°至70°角度范围内。
关于牵引间隔的较长的传送路径,限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按压表面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截面轮廓按如下设置:在位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过渡点的位置由在所述按压表面和所述可移动的按压体旋转轴之间的最小距离确定;在所述过渡点的位置上,所述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过渡至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
为了在出口区域的出口端提供一特定出口,在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内延伸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按压表面过渡至正切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凹形按压表面或从所述承载托辊的工作旋转方向观察位于所述过渡点后方的正切面。优选地,在位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过渡点和所述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所述承载托辊半径的0.5至1.5倍。所述过渡点优选地位于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之间,从所述工作旋转方向上观察,以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的所述承载托辊的顶部处起,位于所述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和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之间的0°至80°角度范围内。
关于本发明方法,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两个旋转连接形成的旋转动作的叠加,实现了所述后按压体旋转轴朝向所述承载托辊的自动移动,其中一个旋转动作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旋转而实现,另一个旋转动作则通过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下述旋转产生,其中,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旋转借助优选为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朝向所述承载托辊的前侧与转向臂首侧端之间的间隔旋转接头而产生,所述间隔旋转接头可围绕平行于所述承载托辊的旋转轴的固定框体导向旋转轴旋转。
本发明方法以一优选方式执行:通过自动调整,缩小面对所述承载托辊的钝角以使所述后旋转轴朝向所述承载托辊移动;在缩小钝角时,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在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旋转过程中与所述转向臂连动。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的旋转受制于限制所述钝角减小的指定限制件,借助于该限制件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带入一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围绕所述后旋转轴的旋转连接无效。
以直线引导的方式朝向所述承载托辊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按压体旋转轴。
从属权利要求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其他有益设计。实施例的特征介绍了发明主要方案的任意组合,从而使这些特征并不仅限于具体介绍的代表性实施例,而且代表性实施例中的重要特征的保护无需带有附属组合中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具体实施例的每个局部特征可以为其他未作说明的实施例的局部特征。本文仅结合下列附图对具有代表性且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为本发明设备较佳实施例的纵视图和俯视图;
图3为从图1裁截下的本发明设备在按压体初始位置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4至图6为在切削表层阶段和将表层输入加工间隔阶段的按压体位置示意图;以及
图7为在加工间隔完全被表层充满阶段下的按压体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了具有对于实现本发明而言为必要的部件的设备1,然而该设备1还包含其他常规部件。该较佳实施例为一种自动鱼体(食物产品8)剥皮加工机。鱼体被投放入进料位(未图示),并在产品传送方向101上于操作台12之上,尾部朝前地被引导至呈刀口形状的分离刀片31,以与分离刀片31相抵而完成表皮的剥离。同样地,可以采用头部朝前的引导方式。
该设备1包括框架11、与框架对置的切削装置3、按压装置4、导向装置6以及牵引间隔设定装置7。承载托辊2安装在固定框体式辊旋转轴20上,且可旋转。在横跨设备横向上的工作宽度之上,该辊旋转轴20以横断产品传送方向101的方式延伸。该托架轧辊2借助于旋转驱动器(未图示)旋转。
切削装置3包括与分离刀片一体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上观察,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承载托辊2的后部空间,并在承载托辊2的顶部区域上方与承载托辊2一起延伸。
如图1、2、3所示,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位于预设的初始位置或基本位置300。在本实施例中,在结构化的柱形辊圆周表面21及相应的柱形按压体的凹形按压面321之间设置具有至少大体相同的间隔尺寸的牵引间隔5。在这个位置上,辊圆周表面21及相应的按压体按压面321均以辊旋转轴20作为其轴心。
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以特殊方式设置、排列及安装。在截面图中,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具有远离承载托辊2的后部,以及朝向承载托辊2、与插入至托辊顶点22区域内的刀口一起接触该顶点区域并与该顶点区域一起延伸的前部。在初始位置300上,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端侧部处于平行于承载托辊2的顶面220的水平位置上,且位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纵端上。
该初始位置300的设置及调整可借助于具有导向装置6之部件的间隔设置装置7。在该设备1的纵向两侧上,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纵向端部区域内设置有平行于顶面220的固定框体导向面。该导向面构成了导向装置6的直线向导62的导轨61。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每个端部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栓,以构成四个调节脚。使用该调节脚可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松弛地置于水平的导轨61上。该调节脚构成了位于前后两侧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72。凭借前侧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可以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51为参照设置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间隔尺寸。后侧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使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距承载托辊2一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决定初始位置300上的牵引间隔5出口区域52内的间隔尺寸。在图4至图7中,为了简化附图,并未示出前侧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根据本发明设备可知,通过仅克服按压装置4的按压力来实现对于牵引间隔5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轨61位于顶面220的下方,但仍在顶面220的高度范围之内。相应地,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位于顶面220附近的上部区域,其中,后部按压体旋转轴301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得很小,以便在围绕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向上旋转的过程中,保持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质量惯性施泰纳比(Steiner ratio)。
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通过间隔接头与转向装置65的一侧连接,且可自由旋转。该转向装置65包括两个围绕着固定框体导向旋转轴650连接于该导向旋转轴的纵向引导件651。该导向旋转轴650平行于辊旋转轴20延伸。纵向引导件651的首侧端具有一由球形接头构成的间隔接头655。该间隔接头655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连接在其纵向端的前侧。纵向引导件651被设计成具有纵向可调节连接杆652的纵向延伸的转向臂,且可围绕导向旋转轴650自由旋转。在产品传送方向101上,导向旋转轴650距承载托辊2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且位于承载托辊2之前或位于顶面220之上。一般而言,纵向引导件651在初始位置300上以平角z延伸。
按压装置4包括垂直于顶面220设置的螺筒形压簧41。该螺筒形压簧41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和起支承作用的固定框体支撑位14之间被拉紧。
后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为枢轴承部件,由其形成了在设备横向上延伸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301。该后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可直立在直线导轨61上,沿着承载托辊2顶部区域方向上的导轨61移动。纵向的导向旋转轴650、间隔接头655及可移动的按压体旋转轴301构成了由图1、图3中的点划线所示出的假想接头三角形的拐角点。该假想机头三角形具有以间隔接头655为顶点、朝向承载托辊2开口的钝角s。由上可以看出,凭借这种接头及该接头的布置,当间隔接头655在纵向引导件651向上旋转过程中上升时,钝角s逐渐减小,从而使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略微向上旋转,并使后按压体旋转轴301沿直线导轨61朝向承载托辊2移动。后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的脚部为沿导轨61滑行的、设置有诸如滑行层部件的滑脚。即便接头三角形的钝角s仅为略微减小,都会引起接头三角形斜边的明显缩短,即:导向旋转轴650与后按压体旋转轴301或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相应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缩短。
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与纵向引导件651之间改变钝角s的旋转区域在双方向上被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这一限制由一条腿固定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上的角形构件656形成。该条腿在纵向引导件651的下方延伸。该角形构件656的另一条腿于一直角处弯曲,并凭借纵向孔657穿过纵向引导件651。该纵向引导件651以存在游隙的方式穿过纵向孔657与导向旋转轴650接触。确定纵向孔657的游隙标准,以便在如图1至图3示出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位置300上,具有能够增加、减小钝角s的游隙。两个角形构件656的纵向孔657在设备横向上同样留有游隙,以为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横向上留有相应的间隔移动区。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备1的纵向上观察,压簧41的设置、排列如下:在一区域内,压簧41向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施加一压力。该区域距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的距离要比其距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分离刀片31的距离更远。
每个压簧41均在贯穿其中的固定芯之上侧设置有游隙,以便其能随着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的旋转脚的移动而移动。本发明能够确保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的定向移动不受向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施加压力以使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抵靠承载托辊2的部件的阻碍。
由基于本实施例做出的实例性描述可以看出,在按压装置4产生的压力及该压力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由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从初始位置300可调整地限定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被保持为,一方面自动围绕可朝承载托辊2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旋转,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旋转轴移动的导轨61自动提升。
下面,详细介绍可由本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所实现的设备1的功能或操作方法。
首先,通过在设定的水平初始位置300上设置、调整牵引间隔部件71,72,由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设置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该初始位置中,在承载托辊2和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之间首先设置了具有至少大体相同的间隔尺寸的牵引间隔5(图3)。如果鱼体(食物产品8)以其外皮侧摆放在操作台12之上的方式由某一机构(未图示)将其以尾部朝前的方式传送至切削装置3,则该鱼体会被按压在分离刀片31的刀口之下。由此产生了刀口位置被提升例如0.35至2.4mm的加工间隙。这一提升动作伴随有围绕后按压体旋转轴301向上旋转将近1.5°的动作,同时纵向引导件651向上旋转将近0.5°,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向产品传送方向移动将近0.8mm。在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例如,后间隔端0.5mm处牵引间隔5几乎接近于0。对于在钝角s减小过程中的这一步骤而言,由角形构件656产生了显著的旋转限制。这一设定在后端出口间隙为最小时阻止了空间旋转动作。之后,在入口段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单独围绕导向旋转轴650暂时地向上旋转。在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如图5、6所示,外皮(表层81)穿入加工间隙,从而由刀口将外皮从鱼肉处剥离,并引导鱼肉经过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之上,并将鱼肉释放在层面13上。
对牵引间隔5进行收纳表层的设置,以使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根据表层81的厚度围绕可移动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301向上旋转,由此自动扩大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并缩小牵引间隔5的出口区域52。在这一动态的初始阶段中,旋转轴301由此沿方向601上的直线向导62朝承载托辊2移动。在表层进一步进入牵引间隔5时,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后按压体旋转轴301进一步向上旋转。基于表层81的厚度,后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也就是形成后部旋转连接的枢轴承部件,从导轨61处向上升起。这种上升通常会引起钝角s减小一定量,而上升停止位置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与转向装置65或转向装置65的纵向引导件65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长孔657的下边缘658与连接杆652(图4、图5)之间的抵接来产生停止动作。钝角s的进一步减小被阻止了。举例来说,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间隔接头655上向上自由旋转至少1.5°才能到达停止位置。通过在最小指定折角s(fold angle)下的抵接,在上述的转动连接中产生突然的变化。借助于后旋转轴301的连接不再起作用,具有在纵向引导件651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2之间的硬性连接(stiffconnection)的旋转连接暂时在导向旋转轴650周围产生。在进一步过程中,表层81完全填满了加工间隔,即牵引间隔5,并将表层81留在牵引间隔5的出口端。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由此在反向上进入如图7所示的位置中,换言之,再一次解除于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和纵向引导件651之间的停止动作。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在表层81上以形成自由间隔的旋转连接的方式浮动。通过这一浮动,牵引间隔5在加工长度上形成了基本均匀但不具有恒定尺寸的间隔(图7)。
通过加工间隔实现了传送表层的最大力锁合(force closure)。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移入浮动或飘动位置,由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的旋转连接不再起作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仍然仅由连接于纵向引导件651且可随着纵向引导件651旋转的间隔接头655连接。加工间隔具有一间隔尺寸。该间隔尺寸可基于实际浮动自动为被传送的表层81调整。在这点上,同样可明显看出按压装置4的压力实施位置随着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相应地移动。
从初始位置300开始,向上朝承载托辊2旋转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方向601上移动。通过这次移动,首先缩小了牵引间隔5的出口区域52。由此,在入口段非常有效地取下了表层81。然后重要地是,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51或出口区域52后续没有不均匀地放开。由于通过上述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后侧的停止动作及随后返回至浮动位置消除了或多或少的不稳定联动连接,由此建立了具有均匀压力入口的动态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从初始位置300开始,在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向上朝与承载托辊2圆周表面21的工作旋转方向201相反的方向旋转的过程中,在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之间的过渡点70略微向上摆动。由此实现了传送通道的变窄。然而,连接于在工作旋转方向201上动态移动的过渡点70的一段按压体按压面321同样朝向承载托辊2旋转,由此同时缩小了出口区域5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出口区域52被设计成具有一正切面322,以使在初始位置上的后端加工间隔大于前端加工间隔。举例来说,在过渡点70上的按压面321过渡至正切面322,以帮助排出表层81。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点70与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的间距324的数量级与承载托辊2半径的数量级相同(参见图1,间距324与承载托辊2的半径相等)。这样的设置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在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过渡点70位于一起始于承载托辊2的顶面22终止于分离刀片31的接近75°角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设备或方法,可在自动及机械控制方式下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动作划分为三个移动及停留区域。在第一区域中,围绕后按压体旋转轴301及间隔接头655产生旋转动作(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的移动)(第一旋转状态)。在第二区域中,单独通过浮动或松动间隔接头655产生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的旋转连接(浮动位置)(第二旋转状态)。第三区域产生了刀片夹持器按压体单独围绕具有较大旋转半径的导向旋转轴650的向上旋转。由此产生了向浮动的第二状态的过渡。如果需要的话,第三旋转状态同样可用来限制加工间隔出口的缩小。

Claims (26)

1.动物性食品的表层(81)分离设备(1),该动物性食品在所述设备(1)的产品传送方向(101)上是可传送的,该设备包括:
框架(11);
从动的承载托辊(2),具有围绕辊子旋转轴(20)旋转的柱形辊子圆周表面(21),该辊子旋转轴(20)沿在所述设备(1)的工作宽度之上的、横断产品传送方向(101)的方向延伸;
切削装置(3),与所述承载托辊(2)对置,具有用于夹持分离刀片(31)的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从所述产品传送方向(101)上观察,在位于所述承载托辊(2)后方的空间内,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于所述承载托辊(2)的顶面区域与所述承载托辊(2)一起延伸,而且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具有一与所述辊子圆周表面(21)相匹配的凹形按压面(321),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可围绕在所述设备的工作宽度上延伸的按压体旋转轴(301)旋转;以及
按压装置(4),用于向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上施加压力;其中,
所述辊子圆周表面(21)与所述凹形按压面(321)构成了用于传送由所述分离刀片(31)分离下来的表层(81)且可自动变换工作模式的牵引间隔(5),所述牵引间隔(5)具有牵引间隔入口区域(51)和牵引间隔出口区域(52),其中,根据引入的所述表层(81)的厚度,克服施加到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位于牵引间隔入口区域(51)的部位上的压力,自动扩大所述牵引间隔(5);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后侧,所述按压体旋转轴被设置在所述设备的纵向上远离所述承载托辊(2)的后旋转轴(301);
所述设备(1)包括:
按压体导向装置(6),用于自动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移出预设的初始位置(300),通过该按压体导向装置,从所述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301)设置于所述分离刀片(31)后方的区域内,而且可自动移动并由导轨(61)引导,以在克服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向上旋转所受到的压力对所述表层(81)进行传送的情况下,使所述牵引间隔(5)于所述入口区域(51)处变宽,并于所述出口区域(52)处变窄;并且,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以能够在与所述压力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承着,以便在加工间隔的结构下方沿着所述牵引间隔(5)向已完全被送入的表层(81)施加一浮动力;该加工间隔具有使所述压力均匀化且能按所述表层(81)厚度自动调整间隔尺寸;
所述导向装置(6),用于在完全进入所述牵引间隔(5)的表层(81)被施加浮动力的情况下,以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不接触导轨(61)的方式支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这样,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向上旋转出初始位置(300)的过程中,所述后按压体旋转轴(301)被可变换方向地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6)包括:
固定在所述设备的框架(11)上的转向装置(65),所述转向装置(65)连接着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以便在由已被分离的表层(81)进入所述牵引间隔(5)所引起的自动向上旋转的过程中,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可围绕所述设备(1)纵向上的所述后旋转轴(301)从初始位置(300)处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做限制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65)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引导件(651);该纵向引导件(651)以纵向可调整的方式沿所述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在所述设备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旋转轴(650)连接,且可围绕该导向旋转轴(650)自由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65)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引导件(651);该纵向引导件(651)以围绕固定框体的导向旋转轴(650)自由旋转的方式与纵向引导脚(653)连接所述导向旋转轴(650)于所述设备的横向上延伸;并且该纵向引导件通过间隔接头(655)在纵向引导头(654)处连接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其中,设置所述纵向引导件(651)以便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处在初始位置(300)的状态下时,所述纵向导向旋转轴(650)、所述间隔接头(655)和所述可移动的按压体旋转轴(301)为以所述间隔接头(655)为钝角顶点的假想钝角三角形的顶点;设置所述假想钝角三角形,以便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位置(300)起,在由已被分离的表层(81)进入所述牵引间隔(5)而引起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向上旋转的情况下,使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开口的所述假想三角形的钝角(s)缩小至一介于所述纵向引导件(651)和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之间的限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65)包括两个纵向引导件(651),其中,每个所述纵向引导件(651)被分别指定给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每个纵向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4)从所述设备(1)的纵向上看,向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某一区域上施加一压力;该区域距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的距离远大于其距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分离刀片(31)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6)包括直线向导(62);所述直线向导(62)构成了至少一个在所述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线性移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可移动后旋转轴(301)的导轨(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向导(62)平行于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31)的所述承载托辊(2)顶部(22)的顶面(22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用于设置能够定义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初始位置(300)的牵引间隔(5)的可选择固定初始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在所述设备的框架(11)上的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其中,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用于确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边界位置,以形成牵引间隔(5)的出口区域(52)的初始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构成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旋转连接,其中,所述出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2)支承在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6)的固定框体的导轨(61)上,且可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在所述设备的框架(11)上的入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其中,所述入口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用于确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边界位置,以形成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52)的初始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每个纵向端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72);为了设置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位置(300),所述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72)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支承在其与所述设备的框架(11)抵接的相应纵向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两纵向端上设置有两个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72),其中,位于所述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201)前方的入口牵引间隔部件(71)用于确定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51)的初始尺寸,位于所述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201)后方的出口牵引间隔部件(72)用于确定牵引间隔(5)的出口区域(52)的初始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上的牵引间隔设置装置(7)的牵引间隔设置部件(71,72)受以沿在所述设备的纵向上延伸的直线导轨(61)直线移动的方式引导,且可调整地支承在所述导轨(61)上以设置所述牵引间隔(5)的初始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301)由两个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每个纵向端上的支承部件(720)所限定,从而使每个所述支承部件(720)与指定的所述按压体导向装置(6)的向导一起工作,以实现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自动移动,并在工作模式下使所述支承部件(720)脱离所述向导。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以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31)的所述承载托辊(2)的顶部(22)处起,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被设置在0°至80°角度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按压表面(321)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截面轮廓按如下设置:
在位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位置(300)的状态下,过渡点(70)的位置由在所述按压表面(321)和所述可移动的按压体旋转轴(301)之间的最小距离(324)确定;在所述过渡点(70)的位置上,所述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51)过渡至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5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52)内延伸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按压表面(321)过渡至正切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凹形按压表面(321)或从所述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观察位于所述过渡点(70)后方的正切面(32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初始位置(300)的状态下,所述过渡点(70)和所述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所述承载托辊(2)半径的0.5至1.5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以指定给所述分离刀片(31)的所述承载托辊(2)的顶部(22)处起,位于所述牵引间隔的入口区域(51)和所述牵引间隔的出口区域(52)之间的过渡点(70)被设置在0°至80°角度范围内。
22.自动分离被传送的动物性食品的表层(81)的方法,特别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分离表层(81)的方法,利用分离刀片(31)分离所述表层(81);利用牵引间隔(5)引入并传送分离下来的表层,该牵引间隔(5)设置在从动的承载托辊(2)和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之间,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用于夹持所述分离刀片(31)且被向着从动的承载托辊(2)按压以形成牵引间隔(5),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设定到设定的初始位置(300),以设置一指定的所述牵引间隔(5)的固定初始尺寸;然后,借助于分离下来的表层(81)进入所述牵引间隔(5)的动作使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上远离所述承载托辊(2)一侧上的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向上旋转,从而同时扩宽了所述牵引间隔(5)的入口区域(51),并缩窄了所述牵引间隔(5)的出口区域(52),其中,从所述承载托辊(2)的工作旋转方向(201)上观察,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后旋转轴(301)在位于所述承载托辊(2)顶部(22)后方的区域内在导轨(61)的控制下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自动移动,从而使在分离下来的表层(81)被完全引入所述牵引间隔(5)状态下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停止在浮动且可切换的工作位置上,其中,通过未接触所述导轨(61)的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取消旋转位置及可移动的后按压体旋转轴(301)的功能,由此建立和维持了能够使压力均匀化的所述牵引间隔(5)的尺寸。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两个旋转连接形成的旋转动作的叠加,实现了所述后按压体旋转轴(301)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的自动移动,其中一个旋转动作由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旋转而实现,另一个旋转动作则通过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下述旋转产生,其中,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的旋转借助设置在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的前侧与转向臂(651)首侧端之间的间隔旋转接头(655)而产生,所述间隔旋转接头(655)可围绕平行于所述承载托辊(2)的旋转轴(20)的固定框体导向旋转轴(650)旋转;所述转向臂(651)首侧端即具有所述间隔旋转接头(655)的那一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间隔旋转接头(655)的旋转,缩小面对所述承载托辊(2)的钝角(s),以使所述后旋转轴(301)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移动;在缩小钝角(s)时,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在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旋转过程中与所述转向臂(651)连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围绕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轴(301)的旋转受制于限制所述钝角(s)减小的指定限制件,借助于该限制件将所述刀片夹持器按压体(32)带入一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围绕所述后旋转轴(301)的旋转连接无效。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直线引导的方式朝向所述承载托辊(2)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后旋转按压体旋转轴(301)。
CN201180020704.XA 2010-04-27 2011-04-21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Active CN102858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18514.0 2010-04-27
DE102010018514A DE102010018514A1 (de) 2010-04-27 2010-04-27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nnen einer Oberflächenschicht von tierischen Nahrungsmittelprodukten
PCT/EP2011/056428 WO2011134892A2 (de) 2010-04-27 2011-04-21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nnen einer oberflächenschicht von tierischen nahrungsmittelproduk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8182A CN102858182A (zh) 2013-01-02
CN102858182B true CN102858182B (zh) 2015-01-14

Family

ID=4434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0704.XA Active CN102858182B (zh) 2010-04-27 2011-04-21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579683B2 (zh)
EP (1) EP2563154B9 (zh)
CN (1) CN102858182B (zh)
CL (1) CL2012002957A1 (zh)
DE (1) DE102010018514A1 (zh)
DK (1) DK2563154T3 (zh)
NO (1) NO2563154T3 (zh)
PL (1) PL2563154T3 (zh)
WO (1) WO2011134892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647A (zh) * 2018-02-28 2018-07-10 张健 板筋清油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051955T3 (en) * 2013-10-04 2017-11-13 Marel Meat Processing Bv A skinning device for removing skin from an animal carcass part when conveyed by a conveyor mea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5600A1 (de) * 1990-08-13 1992-02-20 Ferdinand Nock Entschwartungs- und enthaeutungsmaschine
DE19739618A1 (de) * 1997-09-10 1999-03-11 Schill Maja Masch Enthäutungs- und Abschwar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tellung der Klinge einer Enthäutungs- und Abschwart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68154A (de) * 1965-02-16 1969-02-15 Schill Maja Masch Maschine zum Entschwarten, Schneiden und Enthäuten von Speck und Fisch
US3504721A (en) * 1968-02-20 1970-04-07 Townsend Engineering Co Skinn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blade control
AT396642B (de) * 1987-09-17 1993-10-25 Schill Maja Masch Speckentschwartungsmaschine
DE8712573U1 (de) * 1987-09-17 1987-10-29 Maja-Maschinenfabrik Hermann Schill Gmbh, 7640 Kehl Maschine zum Enthäuten und Entschwarten
DE4026600A1 (de) 1990-08-23 1992-02-27 Henning Berlin Gmbh Mittel zur tsh-suppression und behandlung von struma
DE4136459C1 (zh) * 1991-11-06 1993-03-18 Nordischer Maschinenbau Rud. Baader Gmbh + Co Kg, 2400 Luebeck, De
US6299523B1 (en) * 2001-02-06 2001-10-09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Means for remotely ejecting the blade of a meat skinning machine
DE10123811A1 (de) * 2001-05-16 2002-11-21 Biforce Anstalt Vaduz Vorrichtung zum Entschwarten und Entvliesen von Fleischstücken
US6357346B1 (en) * 2001-06-08 2002-03-19 Ray T. Townsend Meat skinning machine
US8070566B2 (en) * 2005-02-09 2011-12-06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kinning blade clamp with fat relief grooves
US7128642B1 (en) * 2005-04-04 2006-10-31 Stork Townsen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fat and skin from meat parts
US7172502B1 (en) * 2005-07-07 2007-02-06 Stork Townsend Inc. Tool-less blade change shoe for a skinn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5600A1 (de) * 1990-08-13 1992-02-20 Ferdinand Nock Entschwartungs- und enthaeutungsmaschine
DE19739618A1 (de) * 1997-09-10 1999-03-11 Schill Maja Masch Enthäutungs- und Abschwar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tellung der Klinge einer Enthäutungs- und Abschwartmas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647A (zh) * 2018-02-28 2018-07-10 张健 板筋清油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63154A2 (de) 2013-03-06
DE102010018514A1 (de) 2011-10-27
PL2563154T3 (pl) 2018-03-30
WO2011134892A2 (de) 2011-11-03
CN102858182A (zh) 2013-01-02
EP2563154B9 (de) 2017-12-27
EP2563154B1 (de) 2017-10-04
DK2563154T3 (en) 2018-01-15
WO2011134892A3 (de) 2012-01-12
NO2563154T3 (zh) 2018-03-03
CL2012002957A1 (es) 2013-10-25
US20130029575A1 (en) 2013-01-31
US8579683B2 (en) 2013-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42735B2 (ja) 横方向安定的なウエブ製品をガイドするための装置並びに方法
CN102858182B (zh) 动物性食品的表层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CN209832582U (zh) 一种薄膜横向拉伸装置
CN202318497U (zh) 无卡轴旋切机的刀缝自动调节装置及旋切机
CN206425631U (zh) 管材切割机浮动倒角装置
CN206796092U (zh) 一种薄板长度一致的木材旋切机
CN104358099B (zh) 一种丝绸刀
KR102145231B1 (ko) 고기류 정량절단기
CN201609713U (zh) 用于板带冷轧线的张力调整装置
US3981393A (en) Log turning apparatus
CN102327903B (zh) 一种轧管机出口台的导向装置
CN210497821U (zh) 一种管件沟槽机
CN108746819A (zh) 一种薄管切割装置
CN208066959U (zh) 传动式切分轧制导卫
US3972099A (en) Centering device for bodi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N113353707A (zh) 包装材料下料用宽度可调的导向机构及调节方法
CN110154099A (zh) 自动裁切机
CN103420199B (zh) 组合式凹版印刷机辅助收料装置
CN104925572A (zh) 一种原纸分切收卷设备
CN204751654U (zh) 一种原纸分切机的夹紧装置
US4059874A (en) Fabric cut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strips from tubular material
CN204159661U (zh) 轴承圆锥或圆柱滚子冷镦机在线同步连续拔丝送料设备
CN104175352B (zh) 一种切纸机
EP234881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action and packing of round bales
JP2805167B2 (ja) ベニヤレースの原木支持ロールの押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