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7067A - 直线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7067A
CN102857067A CN2012102139024A CN201210213902A CN102857067A CN 102857067 A CN102857067 A CN 102857067A CN 2012102139024 A CN2012102139024 A CN 2012102139024A CN 201210213902 A CN201210213902 A CN 201210213902A CN 102857067 A CN102857067 A CN 102857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or
assembly
straight moving
moving axi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39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7067B (zh
Inventor
唐玉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7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7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0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7Air-gap windings, i.e. iron-fre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将背轭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的直线电动机。直线电动机主体(3)由构成该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磁回路的一部分的背轭(5)包围。背轭(5)由包括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的背轭组件构成。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形状,通过对由硅钢板或SPCC构成的磁性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

Description

直线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子相对于定子进行往复移动的直线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438540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直线电动机主体,其具备:动子,其具备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安装在直动轴上的永久磁铁列;定子,其具备配置有多个励磁绕组的结构,这多个励磁绕组以使动子在内部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方式将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成。在直线电动机主体的定子的外侧设有构成直线电动机主体的磁回路的一部分的由磁性材料的管形成的背轭(back yoke)。在该例子中,直线电动机主体为多个,多个直线电动机主体由块状的框架和罩夹持而支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85406号公报
在这样的现有的直线电动机中,由于将由管构成的背轭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因此制造复杂。并且,由于背轭大且重,因此存在直线电动机的体积及重量变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将背轭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的直线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上述目的之外还能够减小直线电动机的体积及重量的直线电动机。
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具备直线电动机主体和背轭。直线电动机主体具备动子和定子,该动子具备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在该直动轴上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该定子具有将多个励磁绕组沿直动轴的轴线排列配置的结构,这多个励磁绕组以使动子在内部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方式将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成。背轭设置在直线电动机主体的定子的外侧,来构成直线电动机主体的磁回路的一部分。并且,背轭由背轭组件构成,该背轭组件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将直线电动机主体整体地包围。
如本发明所示,若背轭由将直线电动机主体整体地包围的背轭组件构成,则仅相对于直线电动机主体来组合背轭组件即可,从而能够容易将背轭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
优选背轭组件由以分割面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组合的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构成。这样,仅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组合即可,从而容易组装背轭组件。
优选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这样,能够将一种分割组件在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中的任一分割组件中使用。
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可以通过对磁性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这样,即使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的形状为复杂的形状,通过冲压加工也能够容易形成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另外,由于使用磁性板,因此能够减少直线电动机的体积及重量。
通常,在多个励磁绕组上分别连接有向励磁绕组供给电力的引线。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供引线通过的贯通孔。这样,能够容易将引线向外部导出。
贯通孔可以由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狭缝构成。这种情况下,优选贯通孔的轴线方向中心与第一分割组件或第二分割组件的轴线方向中心之间的尺寸在1/4τp~1/2τp(τp=永久磁铁列的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的范围内,且贯通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为(n-1/2)τp~(n+1/2)τp(n=自然数,τp=永久磁铁列的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小狭缝端部产生的齿槽效应的影响。
定子可以具备在内部配置有动子且安装励磁绕组的绝缘管。这种情况下,在绝缘管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固定一对端托架,在所述一对端托架中固定将直动轴的两端支承为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且不能沿周向旋转的轴承。并且,优选背轭组件跨一对端托架而配置。这样,仅在绝缘管上安装励磁绕组即可,从而能够容易配置多个励磁绕组。并且,能够将背轭组件牢固地固定于直线电动机的主体。
直动轴可以包括:筒状的直动轴主体,其收容由以相同极性的磁极面对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它们与直动轴主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连接且由一对轴承分别支承。这种情况下,优选直动轴主体与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通过连结构件连结,直动轴主体嵌合而固定于连结构件的外周部,且直动轴端部部件嵌合而固定于连结构件的内周部。这样,仅通过嵌合作业,就能够容易将直动轴主体和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经由连结构件进行连接。
优选连结构件的外周部具有位于直动轴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心侧的滑面部、位于从直动轴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心离开的一侧的粗面部,且直动轴主体的两端部配置成与连结构件的滑面部和粗面部这双方接触。这样,能够在保持直动轴主体与连结构件的同芯的同时将直动轴主体与连结构件牢固地固定。
另外,可以在连结构件的外周部形成多个凹部,且在直动轴主体的两端部形成与多个凹部嵌合的多个凸部。这样,通过连结构件的多个凹部与直动轴主体的多个凸部的嵌合,能够将连结构件与直动轴主体牢固地固定。
一对端托架可以构成为,具有:端托架主体部,其供绝缘管插入嵌合且供背轭组件的端部嵌合;扩大部,其与端托架主体部连续设置,且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端托架主体部大。并且,在扩大部可以固定:沿着第一分割组件的外表面且将第一分割组件向端托架主体部压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按压部件;沿着第二分割组件的外表面且将第二分割组件向端托架主体部压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按压部件。这样,通过按压部件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向端托架主体部压紧,从而能够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牢固地固定于端托架主体部。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与端托架主体部通过粘接剂等进行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粘接剂等可靠地进行两者的固定。
扩大部的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到的轮廓形状可以为矩形形状。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扩大部的四角固定构成按压部件的销。这样,能够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不产生局部偏离地大致均等且牢固地固定于端托架主体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直线电动机主体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以平面示出图5中的连结构件及直动轴端部部件的图。
图7(A)及(B)是安装有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励磁绕组的绝缘管的主视图及从右侧面观察到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A)~(C)是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端托架的主视图、右侧视图及后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B)将上半部分作为剖视图而进行描绘。
图9(A)及(B)是图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第一分割组件(第二分割组件)的主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11(A)~(C)是图10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第一分割组件及第二分割组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12(A)~(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13是能够在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另一连结构件的剖视图。
图14是能够在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再一连结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能够在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另一动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16(A)及(B)是在图15所示的动子中使用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动子的形成方法的图。
【符号说明】
1直线电动机
3直线电动机主体
5背轭
7动子
9定子
11直动轴
13永久磁铁列
17直动轴主体
19A、19B直动轴端部部件
21永久磁铁
25连结构件
25f外周部
25g滑面部
25h粗面部
29绝缘管
31A~31L励磁绕组
31m引线
33端托架
33a端托架主体部
33b扩大部
33c销插入孔
35轴承
37销(按压部件)
39A、39B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
39c贯通孔
A分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图3是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的一例的主视图、右侧视图及俯视图。如各图所示,本例的直线电动机1具有一个直线电动机主体3和背轭5。如图4所示,直线电动机主体3具有动子7和定子9。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剖视图,但为了容易理解,而将后述的永久磁铁21以平面表示。动子7具有直动轴11、永久磁铁列13、直线尺15。直动轴11具有直动轴主体17、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且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如图5及图6所示,直动轴主体17由非磁性的不锈钢所构成的圆筒形的管形成,在内部收容有永久磁铁列13。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以平面示出图5中后述的连结构件25及直动轴端部部件19A的图。永久磁铁列13具有多个圆柱形的永久磁铁21隔着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的间隔件23而排列的结构。多个永久磁铁21以相邻的两个永久磁铁在轴线方向上相同极性的磁极面对的方式排列。
如图4所示,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具有细长的棒那样的形状。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与直动轴主体17的轴线方向的两端连接,并由后述的一对轴承35分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滑动。在面向图4时的位于图4的右侧的直动轴端部部件19B上安装有直线尺15。直线尺15以与配置在直线电动机的外部的未图示的线性传感器对置的方式配置。通过直线尺15和未图示的线性传感器,构成检测动子7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及图3中省略了直线尺的图示。如图5及图6所示,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通过连结构件25与直动轴主体17连结。连结构件25由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如图5所示,在内部具有中空部25a。中空部25a具有小径部25b、比小径部25b直径尺寸大且位于小径部25b的两侧的大径部25c、25d。换言之,在中空部25a的接近轴线方向中央的部分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部25e。另外,如图6所示,连结构件25的外周部25f具有:位于直动轴主体17的长度方向中心侧的表面平滑的滑面部25g;位于从直动轴主体17的长度方向中心离开的一侧的表面粗糙的粗面部25h。粗面部25h通过利用加工器具附加0.1~0.3mm左右的荆棘那样的损伤而形成。并且,直动轴主体17的两端部的内周面配置成与滑面部25g和粗面部25h接触。在本例中,在连结构件25的外周部25f涂敷粘接剂,然后将连结构件25压入到直动轴主体17内。因此,连结构件25与直动轴主体17通过塑性变形和粘接力而牢固地固定。如图5所示,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嵌合而固定于连结构件25的内周部的大径部25c。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在端部具备形成有内螺纹的孔部19c。在孔部19c形成的内螺纹与在连结构件25的中空部25a内配置的螺钉27螺合。由此,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19A、19B牢固地固定于连结构件25。
如图4所示,定子9具有绝缘管29、多个励磁绕组31A~31L、一对端托架33和一对轴承35。绝缘管29由环氧玻璃或在表面涂敷有绝缘涂料的不锈钢等形成。如图7(A)及(B)所示,绝缘管29具有厚度为0.2mm左右的圆筒形的主体部29a、从主体部29a沿径向延伸的圆环形状的13个隔壁部29b。并且,励磁绕组31A~31L分别配置在相邻的两个隔壁部29b之间。励磁绕组31A~31L通过将绕组导体在位于相邻的两个隔壁部29b之间的绝缘管29的主体部29a上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以连续的三个励磁绕组作为一个单元,向励磁绕组31A~31L供给相位以电角计各错开120度的三相的励磁电流。其结果是,电流以U相、V相、W相、U相、V相、W相…的顺序流过励磁绕组31A~31L。在励磁绕组31A~31L上分别连接有向励磁绕组31A~31L分别供给电力的一对引线31m。
如图8(A)~(C)的部分剖视图所示,一对端托架33由铝等金属材料或具有加工性的塑料等形成,具有筒形状。端托架33具有端托架主体部33a、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端托架主体部33a大的扩大部33b。端托架主体部33a的从轴线方向观察到的轮廓形状为圆形,扩大部33b的从轴线方向观察到的轮廓形状为矩形形状。在扩大部33b的四角形成有位于端托架主体部33a侧的销插入孔33c、位于端托架主体部33a的相反侧的螺孔33h。在四个销插入孔33c中分别嵌合有构成图2及图3所示那样的按压部件的销37。销37都由不锈钢等构成,具有细长的圆柱形。四个销37中的两个销37沿着后述的第一分割组件39A的外表面且将第一分割组件39A向端托架主体部33a压紧。另外,四个销37中的另两个销37沿着后述的第二分割组件39B的外表面且将第二分割组件39B向端托架主体部33a压紧。四个螺孔33h在内部形成有内螺纹,在将直线电动机1向外部的被安装部件安装时利用。
另外,如图8(B)所示,端托架33在内部具有中空部33d。中空部33d具有小径部33e和比小径部33e直径尺寸大且位于小径部33e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大径部33f、33g。绝缘管29嵌合而固定于端托架33的第二大径部33g。轴承35嵌合而固定于端托架33的第一大径部33f。如图4所示,一对轴承35在分别固定于一对端托架33的状态下,将动子7的直动轴11的两端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方向(轴线方向)滑动(移动)且不能够沿周向旋转。
返回图1~图3进行说明,上述说明的直线电动机主体3由背轭5包围。背轭5设置在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定子9的外侧,来构成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磁回路的一部分。该背轭5由包括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的背轭组件构成。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形状,通过对由厚度为0.5~1.0mm的硅钢板或SPCC构成的磁性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由于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形状,因此参照表示一个分割组件的正面及右侧面的图9(A)及(B),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A)及(B)所示,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的从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为圆弧形状,在中央形成有供与励磁绕组31A~31L连接的引线31m通过的贯通孔39c。贯通孔39c由位于直动轴11的轴线方向中央而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狭缝构成,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L为(n-1/2)τp~(n+1/2)τp(n=自然数,τp=永久磁铁列的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参照图4)。优选贯通孔39c的轴线方向中心与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的轴线方向中心之间的尺寸设定在1/4τp~1/2τp(τp=永久磁铁列的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的范围内。在本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将与励磁绕组31A~31L连接的引线31m捆扎而成的束41从贯通孔39c的一方的端部向外部导出。并且,各引线31m和贯通孔39c的大部分通过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罩或树脂模制件43覆盖。位于第一分割组件39A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部39d、39e与位于第二分割组件39B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部39e、39d分别抵接。因此,如图2所示,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以分割面A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组合而配置在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一对端托架33的端托架主体部33a之间。
以下,对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形成未安装销37A~37D的端托架主体部33a。然后,将环氧树脂等构成的粘接剂涂敷在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或直线电动机主体3的规定位置。接着,以组合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的方式将两者配置在直线电动机主体3上。然后,将与励磁绕组31A~31L连接的引线31m捆扎而成的束41从贯通孔39c的一方的端部向外部导出。接着,将各引线31m和贯通孔39c的大部分通过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罩或树脂模制件43覆盖。然后,将四个销37分别插入到端托架33的扩大部33b的四角的销插入孔33c中。由此,通过销37将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向端托架主体部33a压紧。
根据本例的直线电动机,由于背轭5由将直线电动机主体3整体地包围的背轭组件(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39A、39B)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将背轭5相对于直线电动机主体3进行安装。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右侧视图。本例的直线电动机除了背轭之外,具有与图1~图9所示的直线电动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背轭以外的部件上标注在图1~图9所标注的符号上加上100而得到的数字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例的直线电动机的背轭105也由包括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139A、139B的背轭组件构成。由于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139A、139B具有相同的尺寸及形状,因此参照表示一个分割组件的正面、平面及右侧面的图11(A)~(C),对其结构进行说明。本例的直线电动机的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139A、139B具有圆弧形状的中央部139f和在中央部139f的两端配置的一对平板部139g。如图11(B)所示,在中央部139f的中央形成有供引线通过的贯通孔139c。另外,如图11(C)所示,在一对平板部139g的宽度方向端部交替地形成有两个凸部139h和两个凹部139i。凸部139h具有半圆的圆弧形状,凹部139i具有能够与凸部139h嵌合的半圆的圆弧形状。如图10所示,在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139A、139B以分割面A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组合的状态下,第一分割组件139A的凸部139h与第二分割组件139B的凹部139i嵌合,第二分割组件139B的凸部139h与第一分割组件139A的凹部139i嵌合。
根据本例的直线电动机,通过凸部139h与凹部139i的嵌合,能够正确进行第一分割组件139A与第二分割组件139B定位,从而将两者牢固地固定。
图12(A)~(C)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使用的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及右侧视图。对图12(A)~(C)所示的连结构件的部件标注200符号,省略其说明。本例的直线电动机的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的中央部239f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另外,一对平板部239g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图10及图1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的一对平板部139g的宽度方向的尺寸长。
在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中,除了图5及图6所示的连结构件以外,还可以采用图13及图14的剖视图所示那样的各种连结构件。图13所示的连结构件除了中空部内的突部之外,具有与图5及图6所示的连结构件25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突部以外的部件上标注在图5及图6所标注的符号上加上300而得到的数字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例的连结构件325在突部325e上形成有内螺纹325j。因此,配置在连结构件325的中空部325a内的螺钉(参照图5的螺钉27)还与突部325e的内螺纹325j螺合。图14所示的连结构件425不具有中空部,而具有连结构件主体425k和从连结构件主体425k向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参照图5的直动轴端部部件19A)侧突出的突出部425m。在突出部425m上形成有外螺纹425n。外螺纹425n与形成在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的端部的孔内的内螺纹螺合。若使用本例的连结构件425,则不用使用螺钉就能够将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固定于连结构件425。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中能够使用的另一动子的局部剖视图。
在本例的动子中,除了直动轴主体及连结构件之外,具有与图5及图6所示的直线电动机的动子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直动轴主体及连结构件以外的部件上标注在图5及图6所标注的符号上加上500而得到的数字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16(A)及(B)所示,本例的直线电动机的连结构件525的外周部525f的整体为滑面部。并且,在外周部525f上形成有在径向上对置的两个矩形的凹部525。如图15所示,在直动轴主体517上形成有与连结构件525的两个凹部525i分别嵌合的凸部517a。如图17所示,凸部517a通过利用冲压机P对嵌合了连结构件525的直动轴主体517进行冲压而形成。连结构件525和直动轴主体517通过凹部525i与凸部517a的嵌合而被牢固地固定。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背轭由将直线电动机主体整体地包围的背轭组件构成,因此仅相对于直线电动机主体来组合背轭组件即可,从而能够容易将背轭安装于直线电动机主体。

Claims (12)

1.一种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直线电动机主体,其具备动子和定子,该动子具备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在所述直动轴上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该定子具有将多个励磁绕组沿所述直动轴的轴线排列配置的结构,这多个励磁绕组以使所述动子在内部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方式将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成;
背轭,其设置在所述直线电动机主体的所述定子的外侧,来构成所述直线电动机主体的磁回路的一部分,
所述背轭由背轭组件构成,该背轭组件由磁性材料形成且将所述直线电动机主体整体地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轭组件由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构成,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以分割面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通过对磁性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励磁绕组上分别连接有向所述励磁绕组供给电力的引线,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分割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供所述引线通过的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由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狭缝构成,
所述贯通孔的所述轴线方向中心与所述第一分割组件或所述第二分割组件的所述轴线方向中心之间的尺寸在1/4τp~1/2τp的范围内,其中,τp=所述永久磁铁列的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
所述贯通孔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为(n-1/2)τp~(n+1/2)τp,其中,n=自然数,τp=所述永久磁铁列的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备在内部配置有所述动子且安装有所述励磁绕组的绝缘管,
在所述绝缘管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固定有一对端托架,在所述一对端托架固定有将所述直动轴的两端支承为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且不能沿周向旋转的轴承,
所述背轭组件跨所述一对端托架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动轴包括:筒状的直动轴主体,其收容由以相同极性的磁极面对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所述永久磁铁构成的所述永久磁铁列;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它们与所述直动轴主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连接且由所述轴承分别支承,
所述直动轴主体与所述一对直动轴端部部件通过连结构件连结,
所述直动轴主体嵌合而固定在所述连结构件的外周部,
所述直动轴端部部件嵌合而固定在所述连结构件的内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的所述外周部具有位于所述直动轴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心侧的滑面部和位于从所述直动轴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心离开的一侧的粗面部,
所述直动轴主体的两端部配置成与所述滑面部和所述粗面部这双方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构件的所述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凹部,
在所述直动轴主体的两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凹部嵌合的多个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端托架分别具有:端托架主体部,其供所述绝缘管插入嵌合且供所述背轭组件的端部嵌合;扩大部,其与所述端托架主体部连续设置,且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端托架主体部大,
在所述扩大部固定有:沿着所述第一分割组件的外表面且将所述第一分割组件向所述端托架主体部压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按压部件;沿着所述第二分割组件的外表面且将所述第二分割组件向所述端托架主体部压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按压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大部的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到的轮廓形状为矩形形状,
在所述扩大部的四角固定有构成所述按压部件的销。
CN201210213902.4A 2011-06-27 2012-06-25 直线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0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2208 2011-06-27
JP2011142208A JP5981104B2 (ja) 2011-06-27 2011-06-27 リニア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067A true CN102857067A (zh) 2013-01-02
CN102857067B CN102857067B (zh) 2016-06-15

Family

ID=4645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39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7067B (zh) 2011-06-27 2012-06-25 直线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00627B2 (zh)
EP (1) EP2541744A3 (zh)
JP (1) JP5981104B2 (zh)
KR (1) KR20130001699A (zh)
CN (1) CN102857067B (zh)
TW (1) TWI5524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4853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及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机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1969B (zh) * 2013-02-20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可动件及具备该可动件的线性电动机
JP6166926B2 (ja) * 2013-03-26 2017-07-19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2015065746A (ja) * 2013-09-24 2015-04-09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6373022B2 (ja) 2014-03-12 2018-08-15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専門学校機構 リニアモータ
JP6465282B2 (ja) * 2014-11-27 2019-02-06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2018182863A (ja) * 2017-04-10 2018-11-15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そ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TWI629854B (zh) * 2017-06-03 2018-07-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Stator for motor
US11456655B2 (en) 2018-02-09 2022-09-27 Komp-Act Sa Linear motor with stacked electromagnets
FI130138B (en) * 2018-09-21 2023-03-10 Lekatech Oy Linear electric machine
JP2022189465A (ja) * 2021-06-11 2022-12-2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リニア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8691A (en) * 1979-03-13 1982-11-09 Cts Corporation Linear electric motor
CN85200996U (zh) * 1985-04-01 1986-01-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便于装卸的线性管式电动机
US6969929B2 (en) * 2002-09-24 2005-11-29 Festo Ag & Co. Coil system,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an electrodynamic direct linear drive having said coil system
US20060028072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Oriental Motor Co., Ltd. Cylinder-type linear motor and moving part thereof
JP2007043780A (ja) * 2005-08-01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及び放射線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93760A (ja) * 2007-01-31 2008-08-21 Tsubakimoto Chain Co リニア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7527Y2 (zh) * 1974-07-03 1979-09-07
DE2603680C3 (de) * 1976-01-31 1978-09-28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Linearmotor, insbesondere für anzeigende und schreibende Meßgeräte
JPS5415969Y2 (zh) * 1977-03-02 1979-06-25
US4785816A (en) * 1985-01-14 1988-11-22 Johnson & Johnson Ultrasound Inc. Ultrasonic transducer probe assembly
EP0580117A3 (en) * 1992-07-20 1994-08-24 Tdk Corp Moving magnet-type actuator
JPH07322595A (ja) * 1994-05-24 1995-12-08 Shicoh Eng Co Ltd リニア直流モ−タ
JP3481759B2 (ja) * 1995-12-18 2003-12-22 Tdk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リニアモータ
JPH11225468A (ja) * 1998-02-05 1999-08-17 Minolta Co Ltd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
JP4220880B2 (ja) * 2003-10-17 2009-02-0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型端子台ユニット
US7128032B2 (en) * 2004-03-26 2006-10-31 Bose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control
JP4385406B2 (ja) * 2005-10-21 2009-12-1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リニア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US7825548B2 (en) * 2005-10-21 2010-11-02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Cylindrical linear motor
JP4775760B2 (ja) * 2006-01-13 2011-09-21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シリンダ形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そのガイド装置
JP4756472B2 (ja) * 2006-05-11 2011-08-2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円筒形リニアモータ界磁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筒形リニアモータ
JP2008086144A (ja) 2006-09-28 2008-04-10 Murata Mach Ltd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工作機械
JP5276299B2 (ja) * 2007-10-19 2013-08-28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シャフト形リニアモータを内蔵した実装ヘッド
US7944096B2 (en) * 2009-06-05 2011-05-17 Hiwin Mikrosystem Corp. Stator mechanism of linear motor
JP2010288418A (ja) * 2009-06-15 2010-12-24 Tamagawa Seiki Co Ltd 円筒型リニアモータ
US20110062799A1 (en) * 2009-09-14 2011-03-17 Chih-Hsien Chao Stator assembling mechanism of linear motor that is adapted to automated assembl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8691A (en) * 1979-03-13 1982-11-09 Cts Corporation Linear electric motor
CN85200996U (zh) * 1985-04-01 1986-01-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便于装卸的线性管式电动机
US6969929B2 (en) * 2002-09-24 2005-11-29 Festo Ag & Co. Coil system,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an electrodynamic direct linear drive having said coil system
US20060028072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Oriental Motor Co., Ltd. Cylinder-type linear motor and moving part thereof
JP2007043780A (ja) * 2005-08-01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及び放射線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93760A (ja) * 2007-01-31 2008-08-21 Tsubakimoto Chain Co リニアモー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4853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及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机组
KR20140127764A (ko) * 2013-04-25 2014-11-04 산요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축 회전형 직선형 모터 및 축 회전형 직선형 모터 유닛
CN104124853B (zh) * 2013-04-25 2017-01-18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及轴旋转型线性电动机机组
US9712030B2 (en) 2013-04-25 2017-07-18 Sanyo Denki Co., Ltd. Shaft rotary type linear motor and shaft rotary type linear motor unit
TWI618338B (zh) * 2013-04-25 2018-03-11 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軸旋轉型線性馬達及軸旋轉型線性馬達單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09564A (ja) 2013-01-10
TW201320555A (zh) 2013-05-16
EP2541744A2 (en) 2013-01-02
JP5981104B2 (ja) 2016-08-31
KR20130001699A (ko) 2013-01-04
US9000627B2 (en) 2015-04-07
EP2541744A3 (en) 2016-07-27
US20120326533A1 (en) 2012-12-27
TWI552491B (zh) 2016-10-01
CN102857067B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067A (zh) 直线电动机
CN103190060B (zh) 汇流条、马达以及制造汇流条和马达的过程
CN203967846U (zh) 马达
CN101292413B (zh) 线性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JP6277430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US10790717B2 (en) Bus bar unit and motor
CN105048667A (zh) 转子及无刷电机
EP2477317A1 (en) Superconducting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stator used for superconducting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2315008B (zh) 可变磁阻型旋转变压器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02111059B (zh) 线性同步电动机
CN105048665A (zh) 无刷电机
US10944304B2 (en)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632430U (zh) 马达以及空调机
US10581302B2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CN102412690A (zh) Dc电动机
CN103023163A (zh) 定子铁芯及定子
CN1871759B (zh) 短路部件、整流子及短路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1245164B (zh)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7064B (zh) 直线电动机
JP2018074638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1182571A (ja) 回転電機と磁性体金属と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KR20160087872A (ko) 전기 모터
JP2018143049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
FI20186094A1 (en) Tangle for a winding in an electric machine
CN217789524U (zh) 定子以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Yuqi

Inventor before: Tang Yuqi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