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5551B -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5551B
CN102835551B CN201210307251.5A CN201210307251A CN102835551B CN 102835551 B CN102835551 B CN 102835551B CN 201210307251 A CN201210307251 A CN 201210307251A CN 102835551 B CN102835551 B CN 102835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ava
fermentation
yeast
lactic aci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7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5551A (zh
Inventor
李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072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5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5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5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5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5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等为菌种,以高温蒸煮的鲜木薯块茎为底物,混合发酵,生产出新型发酵木薯产品。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发酵木薯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在养殖业中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原料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畜牧业资源在全世界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以及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粮食的比例越来越低,再加上粮油深加工及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用于生物能源加工业的高速发展,使用于畜牧养殖业的饲用粮食资源越来越少。到目前为止,饲粮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加工以及畜禽养殖等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而又深具现实意义的瓶颈问题。而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中,又以蛋白原料严重依赖进口,能量原料严重缺乏为主。近年来常用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给饲料行业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寻求开发新的饲料原料或者改良现有原料的营养水平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出头之路。
木薯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广泛种植的植物,目前主要用于食用、饲用和工业上的开发利用。在饲料应用方面,因木薯淀粉含量较高,热量在13MJ以上,常作为能量饲料用于畜禽养殖业中。但木薯本身存在的缺陷妨碍了它的推广应用,需要研究和实践逐步加以解决。其主要缺点在于:1)蛋白质含量很低。据报道,其蛋白质含量范围均在2-3%,maner(1971)分析了87种木薯风干样本(含水分10%),蛋白质含量绝大部分都不超过3%。木薯除蛋白质含量低之外,氨基酸组成也很差,量少且不平衡,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很少,往往单靠豆粕配合仍不足以平衡所需。因此在生产应用上往往要补加氨基酸含量较高的蛋白饲料,如动物性饲料。2)木薯的根块、薯皮和薯叶含有不同程度的氰糖苷。这些糖苷经木薯的内源酶作用,便会释放出氢氰酸(HCN),对人畜都有害。3)木薯的加工与贮藏比较困难,特别在南方春季收成后常是梅雨季节,一时难以晒干,往往在收获后3-5天便开始霉变,而在使用过程中薯粉配合日粮含量超过50%,会使粉尘飞扬,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眼粘膜受刺激,常使猪和禽的食欲下降。
针对木薯蛋白含量低的问题,目前采用的主要办法是在使用木薯饲喂畜禽时添加蛋白质饲料。如在以木薯为主要原料配量高的日粮中,蛋氨酸不足会限制猪的生长,必须添加鱼粉,豆饼或花生饼。但是因为木薯口感较差,在搭配使用时,木薯含量不能超过20%,含量过高不仅影响畜禽的采食量,同时也因其营养含量有限,达到一定剂量后再添加不会对畜禽的生长产生显著效果而造成浪费。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倾向于用发酵的方法去除氢氰酸,但是发酵的底物和条件不同,也会大大改变木薯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目前我国木薯产量在600万吨以上,且每年以约30%比例增长。摸索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技术充分利用木薯整个块茎,既能有效消除木薯本身的局限性,又能大大提高木薯的营养价值,符合我国当前饲料资源开发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生产出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木薯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高蛋白木薯。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采用了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等为菌种,以高温蒸煮的鲜木薯块茎为底物,混合发酵,生产出新型发酵木薯产品。以上各菌株均为本领域常用菌株,直接购买得到。
所述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的添加顺序为绿色木霉、酵母与嗜热放线菌按照体积比1~3:3~5:2~4先进行液体罐发酵,后转入固体发酵罐时,再加入乳酸菌,乳酸菌与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组成的混合菌液以体积比1~2:2~5进行混合添加。
获得的发酵木薯产品中,其粗蛋白含量在16.4~20.3%,其中粗纤维4.35~6.15%,可消化蛋白14.50~16.51%;维生素含量:胡萝卜素90~98mg/kg,硫胺素30~33 mg/kg,烟酸420~450mg/kg,泛酸30~35 mg/kg,胆碱1350~1400 mg/kg,叶酸4.5~7.0 mg/kg,维生素E 38~43 mg/kg,核黄素5.5~7.5 mg/kg。
本发明详细生产方法如下: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底物的处理:将新鲜木薯粒粉碎,高压蒸煮,将蒸煮木薯和麸皮(过80目筛)、水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于该混合物内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5%牛肉膏、0.1~0.15%的FeSO4、及1.0~1.5% 的Na2HPO4制成木薯培养物;
(2)将绿色木霉、酵母分别置于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斜面培养;
(3)将嗜热放线菌置于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培养;
(4)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5)将步骤(2)得到的经斜面培养后的绿色木霉置于霉菌发酵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6)将酵母置于酵母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7)将嗜热放线菌置于嗜热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8)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种子瓶培养基扩大培养;
(9)将扩大培养后的绿色木霉与嗜热放线菌菌液与步骤(6)得到的酵母培养液按照体积比1~3:2~4:3~5,接种三角瓶液体菌种,以麸皮汁为培养基,液体发酵罐制备生产用液体菌种;
(10)将步骤(9)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步骤(8)得到的乳酸菌以体积比2~5:1~2比例进行混合;
(11)将步骤(1)得到的底物装入固体发酵罐中,并步骤(9)得到的混合菌液以100克底物添加10~35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混合菌液喷洒在固体发酵原料上,发酵48~72h。
(12)将步骤(11)得到的发酵产物烘干即得相应的高蛋白木薯产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9)中,所述绿色木霉: 嗜热放线菌:酵母培养液比例为1:2:3、2:3:4或3:4: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0)中,所述混合菌液与乳酸菌的混合比例为3:1、2:1或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饲料的品质。传统饲料使用的木薯多为木薯粒,仅作为能量饲料中使用,需搭配豆粕等蛋白原料才可,使用量不超过20%。经过纤维素酶高产组合物、酵母、乳酸菌发酵的木薯产品,其营养价值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蛋白的含量与品质明显提高,同时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他有用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醇、醛、酯、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能够使饲料变软变香,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2)、降低生产的成本。本发明发酵木薯产品,其消化能为3.20~3.45 cal/kg,代谢能为 2.95~3.15cal/kg,在肉鸭饲料配方中能够同时替代50~60%玉米和60~70%小麦,25~30%豆粕和45~55%菜粕,在蛋鸭饲料中可同时替代25~35%玉米,15~25%豆粕、15~25%菜粕。而发酵木薯产品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玉米、小麦、豆粕、菜粕的价格,整个配方的成本更低。
(3)、提高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本发明生产出来的饲料不添加任何化学抗生素等添加剂,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菌体蛋白、各种酶类可以降低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维持胃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4)、减少圈舍臭味,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本发明生产出来的饲料可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同时发酵产生可分解硫化氢的酶类,能降解粪便中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使氨浓度降低70%以上,从而起到保护养殖环境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1.1 菌种
绿色木霉购于广州市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AS 3.2942;
嗜热放线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CGMCC No0032;
乳酸菌购于广州市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AS 1.1864;
酵母菌购于广州市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编号AS 2.210。
1.2 培养基
(1)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PDA)配方(用于绿色木霉、酵母):
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煮沸30min):20g;水:100mL;琼脂:2g;糖(培养霉菌时用蔗糖,培养酵母时用葡萄糖):2g。
嗜热放线菌斜面培养基的制备配方:可溶性淀粉、KNO3、NaCL、K2HPO4 3H2O、MgSO4 7H2O、FeSO4 7H2O、琼脂。
乳酸菌斜面培养基的制备配方:牛肉膏:0.15g;蛋白胨:0.5g;NaCl:0.25g;琼脂:1g;水:50mL。
(2)种子瓶培养基的制备:
霉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用于绿色木霉)
蛋白胨3g,(NH4)2SO4 5g,MgSO40.4g,蔗糖30g,KH2PO42g,水1000mL。
酵母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10g,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粉5g,KH2PO43g,水1000mL。
嗜热放线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
酵母浸粉4g,麦芽浸粉10g,葡萄糖4g,水1000mL。
乳酸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
胰蛋白胨2g,酵母膏0.5g,蛋白胨0.5g,葡萄糖0.5g,吐温80 0.005g,番茄汁25g,水1000mL。
实施例2
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斜面菌种的培养
1.1 菌种的活化
取已知效价且生产性能优良的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菌种各一支,分别放置在恒温培养箱(30℃±0.5℃)活化30min。
1.2 试管斜面种子培养
将活化的绿色木霉、酵母转接到PDA斜面培养基中,接种量1~4%,在30±0.5℃下培养24~48h。嗜热放线菌转接到嗜热菌斜面培养基中,接种量2~8%,30±0.5℃下培养32~48h。乳酸菌转接到乳酸菌斜面培养基中,接种量1~5%,30℃培养36~48h。
实施例3
将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的斜面菌种分别接种在500mL的三角瓶内,恒温震荡30min。按照绿色木霉和嗜热放线菌、酵母种子瓶培养基配比原料,并将原料分别装入三角摇瓶中,每瓶150mL,进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条件为:温度121℃,灭菌45min。将灭过菌的摇瓶放于室温下自然冷却,然后分别接种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进行摇瓶培养;
摇瓶培养条件:温度30±0.5℃,转速200~300转/min,接种量1~3%,培养24~36h。
实施例4
将摇瓶培养的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种子液取出,分别接种到1L液体种子罐内培养。将三种菌的种子瓶培养基按比例进行配比后分装入种子罐中。设定温度121℃,3个大气压,高温高压灭菌30min。待罐体自然冷却后,分别在液体种子罐内的培养基内接种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并进行种子罐培养;
种子罐培养条件:温度30±0.5℃,通风量14~18m3/h,罐压0.05~0.1Mpa,接种量4~8%,时间36~48h。
实施例5
将新鲜木薯粒粉碎,高压蒸煮,将蒸煮木薯和麸皮(过80目筛)、水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于该混合物内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5%牛肉膏、0.1~0.15%的FeSO4、及1.0~1.5% 的Na2HPO4制成固体发酵原料。设定温度121℃,3个大气压,经高温高压灭菌45min,使固态发酵原料自然冷却,再将实施例4种子罐中混合菌液与乳酸菌按3:1的比例均匀喷洒接种于固态发酵原料,并把接种后的固态发酵原料无菌传输到固态发酵罐内,进行固态发酵;
固态发酵条件:温度30±0.5℃,含水量:5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通风量14~18m3/h,罐压0.05~0.1Mpa,接种量9~14%,时间48~72h。 
实施例6
发酵完毕后,将固体发酵罐中的物料取出,自然风干或者35℃下烘干,即得本发酵产品。
实施例6肉鸭养殖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将实施例1-5制得的发酵木薯,经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牧水产研究中心测定其含量为:粗蛋白18.4%,粗纤维5.25%,钙0.3%,磷0.8%,赖氨酸0.9%,蛋氨酸+胱氨酸1.0%。 维生素含量:胡萝卜素93 mg/kg,硫胺素32 mg/kg,烟酸430 mg/kg,泛酸33 mg/kg,胆碱1380 mg/kg,叶酸4.9 mg/kg,维生素E 40  mg/kg,核黄素6.1 mg/kg。将其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制作成试验鸭饲料,对照饲料为广州市番禺区大川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肉鸭料305,市场可购得。
1.2 试验动物与处理
试验动物为150羽樱桃谷鸭,按照3组×5重复(每重复10羽)设计,选择11日龄的健康鸭,饲养28天。
1.3 试验饲粮
基础日粮参照NRC(1994)肉鸭的饲养标准和台湾畜牧学会(1993)建议的肉鸭的营养需要配制:对照组以玉米、小麦作为能量原料,豆粕和菜粕作为蛋白原料;试验组将高蛋白木薯作为能量和蛋白原料,作为能量原料可替代大部分玉米和部分小麦,作为蛋白原料可替代部分豆粕和菜粕,具体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设计
原料        对照组 试验组1 试验组2
玉米(Kg) 34.4 16.0 0
豆粕(Kg) 8.5 6.0 3.5
菜粕(Kg) 11.5 6.0 2.0
DDGS(Kg) 10.0 0 0
麦芽根(Kg) 3.0 3.0 3.0
小麦(Kg) 29.0 10.0 10.0
高蛋白木薯(Kg) 0 53.8 76.0
膨润土(Kg) 0.5 2.0 2.4
石粉(Kg) 1.1 1.1 1.1
氢钙(Kg) 0.5 0.6 0.5
预混料(Kg) 1.5 1.5 1.5
合计(Kg) 100 100 100
营养水平      
ME(Mcal/Kg) 2750 2750 2750
CP(%) 17 17 17
Ca(%) 0.85 0.85 0.85
P(%) 0.6 0.6 0.6
Lys(%) 0.85 0.85 0.85
Met+Cys(%) 0.7 0.7 0.7
1.4 饲养管理:饲粮以全价颗粒料供饲。采用舍饲方法,管理、免疫按常规进行
2 结果
2.1 生长速度
表2
由此表可见,试验组1(53.8%高蛋白木薯+16%玉米+6%豆粕+6%菜粕+10%小麦)与对照组(34.4%玉米+8.5豆粕+11.5%菜粕+10%DDGS+29%小麦)结果比较相近,试验组2(76%高蛋白木薯+3.5%豆粕+2.0%菜粕+10%小麦)与对照组相差较大。说明在生长速度上,试验组1与对照组效果相当,还略高一点(0.82%),试验组2比对照组低2.72%,说明试验组2配方设计对肉鸭生长速度效果不明显,反而使生长速度减慢,相反试验组1配方设计,即高蛋白木薯同时替代54%玉米和65%小麦,30%豆粕和50%菜粕效果与对照组效果相似。
2.2 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耗料成本
表3
项目 日增重g/d 饲料转化率 耗料成本(元/Kg)
对照组 86.96 2.15 4.73
试验组1 88.64 2.02 4.04
试验组2 82.14 2.22 4.00
由此表可见,日增重:试验组1比对照组高1.93%,效果与对照组相当,试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低5.54%,说明试验组2在日增重上效果比较差。饲料转化率:试验组1占优势,比对照组高6.05%,试验组2比对照组低3.26%。耗料成本:对照组与试验组1、试验组2 均差异显著,试验组1使成本降低14.58%,试验组2使成本降低15.43%,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
3 小结
通过养殖试验可看出,试验组1生长速度、日增重与对照组相似,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略高(6.05%),耗料成本也比对照组下降15%左右,相比而言,试验组2除了耗料成本与试验组1相接近外,其他的各项指标均比试验组1、对照组差,说明试验组2配方设计,即用高蛋白木薯同时替代100%玉米、58.9%豆粕、82.6%菜粕、65.5%小麦配方设计生长试验效果较差,影响肉鸭正常生长性能,试验组1,即用高蛋白发酵木薯同时替代53.5%玉米和65.5%小麦,30.5%豆粕和47.8%菜粕的配方设计,既能保证养殖效果,还能节约养殖成本,应用价值较广。
实施例7 蛋鸭养殖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发酵木薯,经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牧水产研究中心测定其含量为:粗蛋白18.4%,粗纤维5.25%,钙、0.3%,磷0.8%,赖氨酸0.9%,蛋氨酸+胱氨酸1.0%。维生素含量:胡萝卜素93mg/kg,硫胺素32 mg/kg,烟酸430mg/kg,泛酸33 mg/kg,胆碱1380 mg/kg,叶酸4.9 mg/kg,维生素E 40 mg/kg,核黄素6.1 mg/kg。将其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制作成试验鸭饲料,对照饲料为广州市番禺区大川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蛋鸭料218。
1.2 试验动物与处理
选择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200日龄的健康产蛋麻鸭150羽,按照3组×5重复(每重复10羽)设计,预试1周,正试期4周。
1.3 试验饲粮
基础日粮参照NRC(1994)蛋鸭的饲养标准和台湾畜牧学会(1993)建议的产蛋鸭的营养需要配制。对照组以玉米、小麦作为能量原料,豆粕和菜粕作为蛋白原料;试验组将高蛋白木薯作为能量和蛋白原料,作为能量原料可替代大部分玉米和部分小麦,作为蛋白原料可替代部分豆粕和菜粕,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4:
表4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原料        对照组 试验组1 试验组2
玉米(Kg) 28.1 19.0 0
豆粕(Kg) 15.0 12.0 9.0
菜粕(Kg) 6.2 5.0 0
DDGS(Kg) 20.0 20.0 20.0
啤酒糟(Kg) 2.0 2.0 2.0
小麦(Kg) 17.0 17.0 17.0
高蛋白木薯(Kg) 0 13.2 39.7
膨润土(Kg) 1.0 1.0 1.5
石粉(Kg) 8.7 8.7 8.7
氢钙(Kg) 0.5 0.6 0.6
预混料(Kg) 1.5 1.5 1.5
合计(Kg) 100 100 100
营养水平      
ME(Mcal/Kg) 2470 2470 2470
CP(%) 18 18 18
Ca(%) 3.7 3.7 3.7
P(%) 0.6 0.6 0.6
Lys(%) 0.85 0.85 0.85
Met+Cys(%) 0.75 0.75 0.75
1.4 饲养管理:饲粮以全价颗粒料供饲。采用舍饲方法,管理、免疫按常规进行。
1.5 样品采集和处理:每日以重复为单位,定时记录产蛋数、每周统计采食量,并计算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饲料转化率。
2 结果
2.1 蛋鸭平均蛋重、产蛋率、采食量、饲料转化率
表5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1 试验组2
平均蛋重(g) 67.49±1.92a 67.25±1.94a 64.04±0.87b
产蛋率(%) 81.53±2.32a 82.94±3.01a 74.97±5.04b
采食量(g) 187.54±10.57a 185.05±7.48a 186.42±17.87a
饲料转化率 3.41±0.60a 3.32±0.35a 3.88±0.38b
耗料成本(元/kg) 7.50 6.64 6.98
同行数据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此表可见,试验组1在平均蛋重、产蛋率、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试验组2除了采食量与对照组、试验组1无差异之外,在平均蛋重、产蛋率、饲料转化率上与对照组、试验组1均有显著差异。在耗料成本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均小,试验组1成本远小于对照组(0.94元),试验组2比对照组小0.52元。 
3 小结
通过养殖试验可看出,试验组1平均蛋重、产蛋率、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均与对照组相当,而耗料成本相对较低,用此配方组合既可以保证蛋鸭正常生长性能,还能节约成本;相比而言,除了耗料成本外,试验组2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差,说明使用本发明的高蛋白木薯原料取代全部玉米和部分豆粕的试验中,同时取代32.38%玉米,20%豆粕、19.35%菜粕效果显著。

Claims (3)

1.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其特征在于,其粗蛋白含量为16.4~20.3%,其中粗纤维4.35~6.15%,可消化蛋白14.50~16.51%;维生素含量:胡萝卜素90~98mg/kg,硫胺素30~33 mg/kg,烟酸420~450mg/kg,泛酸30~35 mg/kg,胆碱1350~1400 mg/kg,叶酸4.5~7.0 mg/kg,维生素E 38~43 mg/kg,核黄素5.5~7.5 mg/kg,
    所述的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是以绿色木霉、酵母、嗜热放线菌、乳酸菌为菌种,以高温蒸煮的鲜木薯块茎为底物,混合发酵,生产得到;其中,所述绿色木霉、酵母与嗜热放线菌按照体积比1~3:3~5:2~4先进行液体罐发酵,转入固体发酵罐时,再加入乳酸菌,乳酸菌与绿色木霉、嗜热放线菌、酵母组成的混合菌液以体积比1~2:2~5进行混合添加,
包括如下步骤:
(1)底物的处理:将新鲜木薯粒粉碎,高压蒸煮,将蒸煮木薯和麸皮、水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于该混合物内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5%牛肉膏、0.1~0.15%的FeSO4及1.0~1.5% 的Na2HPO4制成木薯培养物,所述的麸皮过80目筛;
(2)将绿色木霉、酵母分别置于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斜面培养;
(3)将嗜热放线菌置于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培养;
(4)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5)将步骤(2)得到的经斜面培养后的绿色木霉置于霉菌发酵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6)将酵母置于酵母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7)将嗜热放线菌置于嗜热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8)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种子瓶培养基扩大培养;
(9)将扩大培养后的绿色木霉与嗜热放线菌菌液与步骤(6)得到的酵母培养液按照体积比1~3:2~4:3~5,接种三角瓶液体菌种,以麸皮汁为培养基,液体发酵罐制备生产用液体菌种;
(10)将步骤(9)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步骤(8)得到的乳酸菌以体积比2~5:1~2比例进行混合;
(11)将步骤(1)得到的底物装入固体发酵罐中,并将步骤(9)得到的混合菌液以100克底物添加10~35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混合菌液喷洒在固体发酵原料上,发酵48~72h;
(12)将步骤(11)得到的发酵产物烘干即得相应的高蛋白木薯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蛋白发酵木薯,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所述绿色木霉: 嗜热放线菌:酵母培养液比例为1:2:3、2:3:4或3:4: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蛋白发酵木薯,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所述混合菌液与乳酸菌的混合比例为3:1、2:1或3:2。
CN201210307251.5A 2012-08-27 2012-08-27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35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7251.5A CN102835551B (zh) 2012-08-27 2012-08-27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7251.5A CN102835551B (zh) 2012-08-27 2012-08-27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5551A CN102835551A (zh) 2012-12-26
CN102835551B true CN102835551B (zh) 2014-10-29

Family

ID=4736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7251.5A Active CN102835551B (zh) 2012-08-27 2012-08-27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55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4539B (zh) * 2015-12-30 2019-02-2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无麸质木薯营养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0737A (zh) * 2017-08-25 2017-12-01 凤台县顺民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淮猪瘦肉率的专用饲料制备方法
CN108893517A (zh) * 2018-07-19 2018-11-27 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法夫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的发酵培养基及方法
CN115568535A (zh) * 2022-10-26 2023-01-0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提高木薯粉品质的发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1314A (zh) * 2009-10-13 2010-04-07 罗健泉 用工业有机废渣及废母液发酵生产生物肥料
CN101773927A (zh) * 2010-01-14 2010-07-14 广西力源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木薯加工酒精、淀粉剩余物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1897381B (zh) * 2010-07-19 2011-06-01 湖南农业大学 利用薯类酒糟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1965907B (zh) * 2010-10-29 2012-12-05 湖南农业大学 利用木薯酒糟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2409013B (zh) * 2011-10-28 2013-03-27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物料腐熟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99344A (zh) * 2012-04-18 2012-07-25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木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5551A (zh)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3726B (zh) 一种提高棉粕蛋白含量并可脱毒的生物发酵方法
CN103734549B (zh) 一种大颗粒教槽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0504B (zh) 一种利用啤酒酵母泥生产微生物发酵湿饲料的方法
CN106889330A (zh) 一种无抗育肥猪发酵饲料的生产方法
CN104106727A (zh) 一种全价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3956A (zh) 一种用香蕉秆、茎叶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5255767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禽用发酵床垫料
CN106954763A (zh) 一种含发酵杂交构树粉的草鱼饲料及其用途
CN106173361A (zh) 以牧草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4171492B (zh) 一种含有发酵蚕蛹的笋壳鱼配合饲料及其用途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284471C (zh) 活性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06234755B (zh) 以甘蔗渣为原料分级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8633625A (zh) 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2835551B (zh) 一种高蛋白发酵木薯的制备方法
CN108633626A (zh) 以牛圈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5533134A (zh) 一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90541B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蚕蛹制备饲料蛋白的方法
CN109463540A (zh) 一种牲畜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9040B (zh) 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与应用
CN107760612A (zh) 一种黑曲霉yy07菌株及其在固体发酵生产饲用酸性蛋白酶中的应用
CN107624953A (zh) 一种富硒高蛋白活性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19539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鱼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5677A (zh) 以木薯渣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3719633B (zh) 一种用玉米秸秆制备黄粉虫幼虫饲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CHUAN PANYU IN GUANGZHOU CITY PANYU DA-CHUAN FEED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15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DONG HAID GROUP CO., LTD. DONGGUAN HAID FEED CO., LTD. FOSHAN HAIHAN FEED CO.,LTD. FEED CO., LTD. JIANGMEN LARGE SEA GUANGZHOU CITY HAIWEI FERTILIZ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1473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1853 QINGYUA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5

Address after: Taiping Town Guangdong city Qingyuan province 511853 Qingxin County Forest Farm by conscience

Applicant after: Qingyuan Haibe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73, Guangdong,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Tung Chung Town, Xiqiao village, Xiqiao bridge on the west side

Applicant before: Da-chuan Panyu in Guangzhou City Panyu Da-chuan Feed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Haid Group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Haid Feed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Haihan Feed Co.,Ltd.

Applicant before: Feed Co., Ltd. Jiangmen large sea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City Haiwei Fertilizer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