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9872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9872B
CN102809872B CN201210174170.2A CN201210174170A CN102809872B CN 102809872 B CN102809872 B CN 102809872B CN 201210174170 A CN201210174170 A CN 201210174170A CN 102809872 B CN102809872 B CN 102809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zoom lever
control member
reference posi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41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9872A (zh
Inventor
松泽修一
濑尾贵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0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9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8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其包括:操作构件,操作构件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移动;第一弹性构件,第一弹性构件构造成:当操作构件从起始位置移动时第一弹性构件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形;第一弹性构件利用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返回所产生的力使操作构件向起始位置复位;第二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构造成当第一弹性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弹性构件被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和接触部,接触部构造成:当操作构件处于起始位置时接触部不接触第二弹性构件;当操作构件从起始位置移动时接触部接触第二弹性构件。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移动的操作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比如数字式静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一些摄像设备(imaging apparatus)具有:光学变焦功能,通过该功能,摄影光学系统的一部分透镜沿着光轴移动以实现倍率的变化;或者电子变焦功能,通过该功能,来自图像传感器的图像信号被电子控制以实现像平面(image plane)的放大显示。另外,这样的摄像设备中的一些摄像设备允许在动态图像的记录期间使用光学变焦功能或者电子变焦功能。
在这样的摄像设备中的一些摄像设备中,当使用光学变焦功能和电子变焦功能时,通过旋转变焦杆来执行光学变焦操作和电子变焦操作,该变焦杆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移动,例如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与当变焦比改变到广角侧时和当变焦比改变到远摄侧时分别操作不同的钮的构造相比,通过旋转变焦杆来执行变焦操作的构造即使在通过图像显示单元等确认被摄体时也易于允许进行变焦操作,从而该构造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通过旋转这样的变焦杆来执行变焦操作的变焦操作装置,例如日本特开平10-339838号公报论述了如下一种变焦操作装置,在该变焦操作装置中,用于将变焦杆复位到允许旋转操作的范围内的中立位置的弹簧构件与变焦杆互相成一体。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10-339838号公报论述的变焦操作装置中,当变焦杆向广角侧或者向远摄侧旋转时,设置在变焦杆中的缝(slit)的侧面与被构造成限制变焦杆的旋转范围的限制销接触,从而产生接触噪声。另外,当在变焦杆被旋转的状态下终止对变焦杆的操作时,在使变焦杆复位到中立位置时,用于将变焦杆保持在中立位置的销与弹簧构件彼此碰撞,结果产生碰撞噪声。这样,在日本特开平10-339838号公报论述的变焦操作装置中,当操作变焦杆时,由于对变焦杆进行操作期间的不同原因而产生多个噪声,使得当在记录动态图像期间操作变焦杆时,记录到不希望的声音。这样的问题不仅涉及变焦杆的情况,而且涉及例如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直线地移动的滑动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电子设备包括: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移动;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构造成:当所述操作构件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形;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利用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返回所产生的力使所述操作构件向所述起始位置复位;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被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保持;以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造成:当所述操作构件处于所述起始位置时所述接触部不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当所述操作构件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构件。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与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外观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的(A)和(B)是图示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变焦杆单元的运动的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图示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弹性构件和变焦杆固定板的弯折升高部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图示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弹性构件和螺旋弹簧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单元的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A和图8B是图示当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变焦杆单元的运动的图。
图9A、图9B和图9C是图示当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弹性构件、变焦杆的轴以及基部构件的通孔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图示当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旋转时弹性构件和螺旋弹簧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
图1A和图1B是用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摄像设备的外观图;图1A是从被摄体侧(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B是从操作者侧(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镜筒(lens barrel)2设置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正面,并且构造成将被摄体像形成于图像传感器。镜筒2是伸缩式变焦镜头,其允许通过如下所述的变焦杆5的旋转操作而向广角侧和远摄侧进行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
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内部,在镜筒2的背面侧安装有比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未示出)。
另外,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主基板(未示出)和辅助基板(未示出),主基板具有用于将在图像传感器(未示出)处所产生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的处理电路。
在主基板上安装有包括卡接口(I/F)等的记录介质槽、摄像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液晶显示(LCD)单元、串行(serial)I/F、串行连接端子等。辅助基板上安装有电源开关电路、AC/DC转换器、操作开关(SW)、视频I/F、视频连接端子、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等。
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正面的右上侧部设置有闪光发光窗3,通过该闪光发光窗3射出在拍摄时用于照明被摄体的光。
释放钮4设置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上表面。释放钮4允许两段式的按压操作:当执行作为第一段的半按压操作时,开始拍摄准备操作(测光操作、焦点调节操作等);当执行作为第二段的全按压操作时,开始拍摄操作(曝光操作、记录操作等)。
变焦杆5是能够相对于摄像设备主体1旋转(移动)的操作构件,变焦杆5安装到释放钮4的外周。当从摄像设备主体1上方观察变焦杆5顺时针旋转时,变焦透镜向远摄侧(以缩小视角的方式)执行变焦操作;相反,当变焦杆5逆时针旋转时,变焦透镜向广角侧(以扩大视角的方式)执行变焦操作。
电源钮6设置在变焦杆5旁边。在电源钮6和闪光发光窗3之间,设置有一对麦克风孔1a,以允许摄像设备主体1内部的麦克风捕获声音。
电池盖7设置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底面,使得电池盖7可以开闭收纳作为电源的主电池的收纳室以及开闭收纳用于记录所拍摄的被摄体像的记录介质的收纳室。
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输入/输出插孔(未示出),该输入/输出插孔被保护盖构件8覆盖。通过打开盖构件8,能够插入和移除引到输入/输出插孔的各种缆线。
在摄像设备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比如液晶显示单元等显示单元9。显示单元9用来确认所拍摄的被摄体像以及用来再现和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多个操作钮10设置在显示单元9旁边。例如在执行比如拍摄条件的改变、显示单元9的显示模式的改变以及再现图像的切换等各种功能时使用多个操作钮10。
接着,将参考图2A、图2B和图2C描述包括变焦杆5的变焦杆单元30。图2A是从正面侧观察的摄像设备主体1的分解立体图,图2B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图2C是从下方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
摄像设备主体1被两个外部盖覆盖:前盖31和后盖32。
变焦杆单元30由基部构件14、释放钮4、变焦杆5、电源钮6、操作印刷电路板21、扬声器33、麦克风34等构成,其中各种开关安装于操作印刷电路板21。
释放钮4在其上表面具有盘状的键顶4c,轴4b从键顶4c的中心向下延伸。另外,一对钩4a以保持轴4b的方式延伸,朝向轴4b延伸的爪设置在钩4a的末端处。
在变焦杆5的上表面存在两段式的中空部;上部的较大的中空部5c用作释放钮4的键顶4c进入的空间。下部的较小的中空部5d用作收纳压缩弹簧13的空间。另外,在变焦杆5的中心处设有孔5e,释放钮4的轴4b贯通该孔5e。
在变焦杆5的底面设有比中空部5d大的旋转轴5a。设有延伸贯通旋转轴5a的侧面的一对D形的孔5f。
释放钮4的钩4a被插入到孔5f中;钩4a的爪接合孔5f的下端,由此释放钮4被固定到变焦杆5。
这样,释放钮4从压缩弹簧13接收用于对释放钮4向上施力的力,并且利用钩4a的爪来防止释放钮4从变焦杆5脱离。由此,释放钮4能够与变焦杆5一体旋转,并且释放钮4能够相对于变焦杆5在变焦杆5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竖直移动。当释放钮4在被按压后从按压状态释放时,释放钮4被压缩弹簧13施力以复位到起始位置。
在旋转轴5a的外侧,围绕旋转轴5a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轴5b;在每个轴5b的末端,设有型锻的圆锥部5i,该圆锥部5i在与变焦杆固定板17的孔17e嵌合后通过热型锻而被压溃。
基部构件14设有通孔14e,从变焦杆5向下伸出的旋转轴5a能够插入到通孔14e中。通孔14e是变焦杆5的旋转中心孔并且旋转轴5a以能旋转且能滑动的方式与通孔14e嵌合。另外,基部构件14设有多个扇形的孔部14b,从变焦杆5向下伸出的轴5b能够插入到孔部14b中。变焦杆5的旋转由扇形的孔部14b和轴5b限制,从而限制旋转范围。
另外,在基部构件14的下侧设有弹性构件安装轴14a、用于安装螺旋弹簧15的弹簧安装轴14c和待被插入到固定结合部6c的轴14d,该固定结合部6c位于从电源钮6的键顶6a伸出的弹簧部6b的末端处。
螺旋弹簧15是构造成对变焦杆5向作为起始位置的中立位置施力的弹簧;螺旋弹簧15由比如钢琴线或者不锈钢等线材形成。为了进行安装,该螺旋弹簧15设有:螺旋弹簧座卷绕部15a,基部构件14的弹簧安装轴14c被插入到螺旋弹簧座卷绕部15a内;以及一对螺旋弹簧臂部15b,该对螺旋弹簧臂部15b将与设置于变焦杆固定板17的突出部17b接合。在用于安装螺旋弹簧15的弹簧安装轴14c的中心处,设有螺纹孔,自攻螺钉将被插入到该螺纹孔中。
另外,基部构件14的弹性构件安装轴14a位于螺旋弹簧臂部15b之间,并且螺旋弹簧臂部15b中的至少一方与弹性构件18始终保持相互接触。
变焦杆固定板17设有孔17e和扇形的孔部17d,变焦杆5的轴5b的圆锥部5i插入到孔17e中,贯通弹性构件18的弹性构件安装轴14a延伸贯通孔部17d。孔部17d的在变焦杆5的旋转方向(移动方向)上的两端处设有升高弯折部17a。升高弯折部17a向上(在大致垂直于变焦杆5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弯折,并且从孔部17d的端部向上伸出。当变焦杆5旋转时,在变焦杆的轴5b与构成基部构件14的孔部14b的端部的限制部14ba彼此接触之前,升高弯折部17a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更具体地,升高弯折部17a构成如下的接触部:当变焦杆5旋转时,在限制部14ba限制变焦杆5的旋转之前,该接触部与弹性构件18接触。由此,当变焦杆5位于起始位置时,升高弯折部17a不接触弹性构件;当变焦杆5从起始位置旋转时,升高弯折部17a接触弹性构件18。
突出部17b设置在孔部17d的中心和变焦杆固定板17的旋转中心的连接线上并且设置在变焦杆固定板17的位于孔部17d外周侧的位置处。突出部17b将与螺旋弹簧臂部15b接合并且突出部17b向下突出;由于突出部17b的末端以T形状开放,所以螺旋弹簧臂部15b一旦接合就不易脱离。突出部17b在与孔部17d的升高弯折部17a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被构造成使得升高弯折部17a和螺旋弹簧15在不同位置处与弹性构件18接触。这样,升高弯折部17a与弹性构件18接触的位置和螺旋弹簧15与弹性构件18接触的位置在变焦杆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偏离,从而当变焦杆5旋转时,螺旋弹簧15不碰撞升高弯折部17a。
另外,变焦杆固定板17设有一对臂部17c,该对臂部17c被配置成保持安装于操作印刷电路板21的变焦开关21b的杆构件21ba。
弹性构件18具有中空圆筒状构造,并且由比如弹性体(橡胶材料)等被构造成以小的力产生大的变形并且具有大的弹性应变区域的材料形成。基部构件14的弹性构件安装轴14a被插入到弹性构件18中,并且通过利用弹性构件18的弹性将弹性构件18压接到弹性构件安装轴14a而固定弹性构件18。
螺旋弹簧固定板19由高导电性金属形成,并且配备有螺纹孔19b。另外,螺旋弹簧固定板19配备有电接触部19a,该电接触部19a与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正面盖31和背面盖32的内壁弹性接触,从而确保电接触。
接着,将参考图3的(A)和(B)描述当变焦杆5旋转时变焦杆单元30的运动。图3的(A)和(B)是图示从下方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图。
如图3的(A)所示,弹性构件18被配置成与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接触。通过将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保持成与具有更小弹簧常数的弹性构件18接触,可以将变焦杆5精确地维持在起始位置。
在变焦开关21b中,杆构件21ba从长方形的基部构件向外突出,并且杆构件21ba被收纳在基部构件中的螺旋弹簧(未示出)向中立位置施力。当变焦杆5如图3的(B)所示(从摄像设备的上方观察逆时针)旋转时,变焦开关21b输出使得摄影镜头向广角侧(以扩大视角的方式)进行变焦运动的信号。相反,当变焦杆5顺时针旋转时,变焦开关21b输出使得摄影镜头向远摄侧(以缩小视角的方式)进行变焦运动的信号。当完成了杆构件21ba对变焦杆5的操作时,杆构件21ba向如图3的(A)所示的中立位置复位。
接着,将参考图4A、图4B和图4C描述当变焦杆5旋转时弹性构件18以及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的状态。图4A、图4B和图4C是便于说明弹性构件18和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的状态的截面图;图4A、图4B和图4C是图示从下方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图。
图4A图示了位于起始位置处的变焦杆5,其中,安装到弹性构件安装轴14的弹性构件18处于变焦杆固定板17的孔部17d的大致中央处。由此,在变焦杆5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弹性构件18位于孔部17d的两个升高弯折部17a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处。变焦杆5的用于使弹性构件18与两个升高弯折部17a中的每一方接触的必需操作量(旋转量)大致彼此相等。
另外,在变焦杆5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变焦杆5的每个轴5b均位于基部构件14的每个孔部14b的大致中央处。
图4A的截面图图示了弹性构件安装轴14a的基端附近的部分,从而弹性构件没有进行变形,而呈现圆形截面。然而,在比图4A的截面图中的部分接近末端的部分中,弹性构件18被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按压,使得弹性构件18的一部分变形为椭圆形形状。
当变焦杆5旋转时,如上所述与变焦杆5一体旋转的变焦杆固定板17的臂部17c操作变焦开关21b,从而开始变焦操作。
当变焦杆5进一步旋转时,如图4B所示,孔部17d的升高弯折部17a中的一方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此时,变焦杆5的每个轴5b均不接触位于基部构件14的每个孔部14b的端部处的限制部14ba。
这样,在变焦杆5的轴5b接触限制部14ba之前,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中的一方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由此可以减少当轴5b接触限制部14ba时的冲击。由此,可以减少当轴5b接触限制部14ba时的接触噪声。另外,还可以减少当变焦杆5旋转到旋转极限时传输到操作者的手指的冲击。
当变焦杆5进一步旋转时,如图4C所示,弹性构件18被升高弯折部17a按压而进行弹性变形,并且轴5b和限制部14ba彼此接触。轴5b和限制部14ba没有进行任何变形,使得不能使变焦杆5从轴5b和限制部14ba彼此接触的状态进一步旋转,这表示已经达到旋转极限。
由此,当过大的力被施加到变焦杆5时,该力不仅被基部构件14的插入到弹性构件18中的弹性构件安装轴14a接收,而且被限制部14ba接收,使得可以防止弹性构件安装轴14a的断裂。
接着,将参考图5A和图5B描述当变焦杆5旋转时弹性构件18和螺旋弹簧15的状态。图5A和图5B是便于描述弹性构件18和螺旋弹簧15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A和图5B是图示从下方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图。
如图5A所示,在变焦杆5处于起始状态的状态中,弹性构件18的一部分(截面部分)被保持在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的末端附近的部分之间,并且被弹性变形成为椭圆形形状。另外,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变焦杆固定板17的突出部17b保持接触,以将T形状的突出部17b的基端部保持在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之间。
这样,在变焦杆5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弹性构件18和突出部17b两者均接触。另外,弹性构件18的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比突出部17b的T形状的基端部的在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大。当变焦杆5向起始位置复位时,弹性构件18比突出部17b早地开始接触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由此,在变焦杆5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螺旋弹簧臂部15b和突出部17b彼此接触,由此可以减少当变焦杆5不旋转时变焦杆5在旋转方向上的游隙。另外,弹性构件18吸收当使变焦杆5向起始位置复位时产生的力,由此可以减少当螺旋弹簧臂部15b和突出部17b彼此相撞时的冲击,从而减少碰撞时的碰撞噪声。
另外,弹性构件18配置成比突出部17b早地接触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侧。由此,如果弹性构件18的在变焦杆5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比突出部17b的T形状的基端部的在变焦杆5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大,则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部向后弯折,由此可以使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弹性构件18和突出部17b两者均接触。关于这一点,考虑到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部向后弯折的事实,可以扩大弹性构件18的宽度,使得弹性构件18可以吸收当变焦杆5被弹性构件18向起始位置复位时产生的力。
如图5B所示,当变焦杆5旋转时,螺旋弹簧臂部15b中的一个臂与弹性构件18接触,并且螺旋弹簧臂部15b中的另一个臂与突出部17b接触。在该状态中,螺旋弹簧臂部15b与突出部17b的角部接触。这是由于安装有螺旋弹簧15的弹簧安装轴14c与变焦杆5的旋转轴不同的事实。随着突出部17b从中立位置旋转,螺旋弹簧臂部15b与突出部17b的角部接触。另外,随着突出部17b从中立位置旋转,保持与突出部17b接触的部分向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侧移动。当螺旋弹簧臂部15b与突出部17b的角部接触时,螺旋弹簧臂部15b与突出部17b的角部变得难以相对于彼此滑动,使得当接触部移动时,在螺旋弹簧臂部15b发生粘滞滑动,从而出现自激振动。
在操作者用手指旋转变焦杆5的情况中,由于变焦杆5的转速低,所以几乎从不产生该自激振动。然而,当已经旋转的变焦杆通过螺旋弹簧15的回复力而向起始位置复位时,变焦杆5的转速高,使得可能产生自激振动。
然而,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不与突出部17b接触的臂与弹性构件18接触,同时使弹性构件18弹性变形,使得上述自激振动的振动能量被弹性构件18吸收。由此,可以降低螺旋弹簧臂部15b的自激振动,使得可以降低当螺旋弹簧臂部15b振动时通过摩擦突出部17b所产生的噪声(振动噪声)。
接着,将参考图6A和图6B描述变焦杆单元30的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截面。图6A是沿图6B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该截面图图示了变焦杆5已经旋转到旋转范围的极限的状态。如图6B所示,当变焦杆5旋转到旋转范围的极限时,达到保持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的状态。不经由板的剪切面而是经由板的弯折面部来保持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与弹性构件18接触,使得弹性构件18不易于破裂,由此提供了耐用构造。另外,变焦杆固定板17的升高弯折部17a在变焦杆固定板17的向上方向上弯折,并且螺旋弹簧臂部15b由向变焦杆固定板17的下侧弯折的突出部17b引导。也就是说,被保持与弹性构件18接触的部分在高度方向上变化。
另外,由于弹性构件安装轴14a在释放方向上逐渐变细,所以弹性构件安装轴14a在基端侧较厚并且在末端侧较薄。鉴于此,通过将弹性构件安装轴14a的基端侧用作变焦杆5的止挡件,弹性构件安装轴14a几乎不发生疲劳断裂。
如上所示,可以在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变焦杆5的操作期间产生的声音,比如当变焦杆5旋转到旋转范围的极限时产生的碰撞噪声、以及当已经旋转的变焦杆向起始状态复位时产生的振动噪声或者碰撞噪声等。
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利用螺旋弹簧15对变焦杆5朝向作为起始位置的中立位置施力,但是也可以利用除了螺旋弹簧之外的构件对变焦杆5朝向作为起始位置的中立位置施力。例如,还可以采用橡胶等,只要所采用的材料提供如下的弹性构件:当变焦杆5从起始位置旋转时,该弹性构件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形,并且该弹性构件利用使该弹性构件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复位的力使变焦杆5复位到起始位置。通过在弹性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保持该弹性构件,可以降低当已经旋转的变焦杆5向起始状态复位时产生的碰撞噪声。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变焦杆5旋转时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一个臂接触突出部17b的角部,从而导致粘滞滑动,由此产生自激振动;通过使螺旋弹簧臂部15b的另一个臂接触弹性构件18以使弹性构件18变形来降低该自激振动。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比,螺旋弹簧臂部15b的自激振动被进一步减小,从而降低由于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振动而摩擦突出部17b所产生的摩擦噪声(振动噪声)。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安装有弹性构件18的构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件不同。如图7A和图7B所示,变焦杆40设有供弹性构件18安装的轴。
下面,将参考图7A和图7B至图10A和图10B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焦杆单元30的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分类似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去对它们的详细图示。
图7A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从底面侧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
在变焦杆40的上表面,存在两段式的中空部;上部的较大的中空部40c用作释放钮4的键顶4c进入的空间。另外,在变焦杆40的中心处设有孔40e,释放钮4的轴4b将贯通该孔40e。在变焦杆40的下表面设有旋转轴40a,旋转轴40a比中空部40d大。另外,设有一对D形的孔40f,所述孔40f延伸贯通旋转轴40a的侧面。
在旋转轴40a的外侧,三个轴、即两个轴40b以及用于安装弹性构件18的弹性构件安装轴40j大致等间隔地设置。在轴40b的末端和弹性构件安装轴40j的末端处,设有型锻的圆锥部40ba和40ja,所述圆锥部在与变焦杆固定板41的孔41e和41da嵌合后通过热型锻而被压溃。
基部构件42设有通孔42a,以允许从变焦杆40的下侧伸出的旋转轴40a的插入。通孔42a是变焦杆40的旋转中心孔,并且旋转轴40a以能旋转且能滑动的方式与通孔42a嵌合。另外,基部构件42设有两个通孔42b以及通孔42jb,以允许从变焦杆40向下伸出的两个轴40b的插入以及允许安装到弹性构件安装轴40j的弹性构件18的插入。由于通孔42b和轴40b,变焦杆40的旋转被限制,从而旋转范围被限制。
在基部构件4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将螺旋弹簧15保持在中立位置的轴部42x、用于安装螺旋弹簧15的弹簧安装轴42c以及待被插入到固定结合部6c的轴42d,该固定结合部6c位于从电源钮6的键顶6a伸出的弹簧部6b的末端。变焦杆固定板41设有孔41e,变焦杆40的轴40b的圆锥部40ba将进入孔41e。另外,在变焦杆固定板41的外周部设置臂部41d。臂部41d用以在变焦杆单元30的竖直方向上保持安装到变焦杆40的弹性构件18;臂部41d的基端部向下弯折,并且臂部41d的末端部以在外周方向上伸出的方式弯折,从而形成大致L形状的构造。该臂部41d设置有孔41da,变焦杆40的弹性构件安装轴40j的圆锥部40ja将进入孔41da。通过在使轴40b和弹性构件安装轴40j与孔41e和孔41da嵌合后热型锻轴40b和弹性构件安装轴40j,变焦杆40和变焦杆固定板41被彼此固定,从而防止弹性构件18与变焦杆固定板41的臂部41d脱离。
另外,变焦杆固定板41设有一对臂部41c,该对臂部41c构造成在将安装于操作印刷电路板21的变焦开关21b的杆构件21ba保持在该对臂部41c之间的状态下使该杆构件21ba旋转。
接着,将参考图8A和图8B描述当变焦杆40旋转时变焦杆单元30的运动。图8A和图8B是图示从下方观察的变焦杆单元30的图。弹性构件18配置成与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接触。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具有小的加载力,并且弹性构件18具有比螺旋弹簧臂部15b的弹簧常数小的弹簧常数,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附近的部分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由此可以将变焦杆40精确地保持在起始位置处。
当变焦杆40从图8A所示的起始位置如图8B所示地旋转时,基部构件42的通孔42jb的侧面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使得可以抑制在接触时产生的碰撞噪声。另外,螺旋弹簧臂部15b的移动部与弹性构件18彼此接触,使得可以减少通过变焦杆40的旋转所产生的螺旋弹簧臂部15b的自激振动,并且同时,即使螺旋弹簧臂部15b振动,也可以减少由于螺旋弹簧臂部15b与弹性构件18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噪声。
接着,将参考图9A、图9B和图9C描述当变焦杆40旋转时弹性构件18、变焦杆40的轴40b、以及基部构件42的通孔42b和通孔42jb的状态。
当变焦杆40从图9A所示的起始位置旋转时,如图9B所示,在轴40b与通孔42b的侧面彼此接触之前,弹性构件18与通孔42jb的侧面彼此接触。在弹性构件18和通孔42jb的侧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中,当变焦杆旋转时,如图9C所示,弹性构件18进行弹性变形,并且轴40b和通孔42b的侧面彼此接触,结果到达变焦杆40的旋转极限。这样,在轴40b和通孔42b的侧面彼此接触之前,弹性构件18和通孔42jb的侧面彼此接触,由此可以减小当轴40b和通孔42b的侧面彼此接触时产生的冲击。由此,可以减少当轴40b和通孔42b的侧面彼此接触时产生的碰撞噪声。另外,还可以减小当变焦杆40旋转到旋转极限时传输到操作者的手指的冲击。
另外,当过大的力被施加到变焦杆40时,力不仅被弹性构件安装轴40j接收,而且被轴40b接收,使得可以防止弹性构件安装轴40j的断裂。另外,通过将弹性构件安装轴40j的基端侧用作变焦杆40用的止挡件,使弹性构件安装轴40j几乎不发生疲劳断裂。
接着,将参考图10A和图10B描述当变焦杆40旋转时弹性构件18和螺旋弹簧15的状态。图10A和图10B是便于描述弹性构件18和螺旋弹簧15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0A和图10B是从下方图示变焦杆单元30的图。
如图10A所示,在变焦杆40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弹性构件18的一部分(截面部分)被保持在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的末端部之间以被弹性变形成为椭圆形形状。
通过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基部构件42的轴部42x接触以将轴部42x保持在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之间,螺旋弹簧臂部15b被固定到适当位置。
这样,在变焦杆40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弹性构件18和轴部42x两者均接触。另外,弹性构件18的在变焦杆40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比轴部42x的在变焦杆40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大。当变焦杆40向起始位置复位时,弹性构件18比轴部42x早地开始接触螺旋弹簧部15b的两臂。由此,在变焦杆40处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中,螺旋弹簧臂部15b和轴部42x被保持彼此接触,由此可以缩小当不进行旋转操作时变焦杆40在旋转方向上的游隙。另外,弹性构件18吸收当变焦杆40向起始位置复位时产生的力,由此可以减小螺旋弹簧臂部15b与轴部42x碰撞的力,使得可以降低在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噪声。
另外,弹性构件18被配置成相对于轴部42x与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侧接触。由此,如果弹性构件18的在变焦杆40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轴部42x的在变焦杆40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则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部向后弯折,由此可以使螺旋弹簧臂部15b的两臂与弹性构件18和轴部42x两者均接触。关于这一点,考虑到螺旋弹簧臂部15b的末端部向后弯折的事实,可以进一步扩大弹性构件18的宽度,使得弹性构件18可以吸收当变焦杆40被弹性构件18向起始位置复位时产生的力。
另外,即使变焦杆40从图10A所示的状态旋转到图10B所示的状态,也可以维持螺旋弹簧臂部15b的移动臂和弹性构件18被保持彼此接触的状态。由此,可以减小通过变焦杆40的旋转所产生的螺旋弹簧臂部15b的自激振动,并且同时,即使螺旋弹簧臂部15b振动,也可以减少由于其与弹性构件18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噪声。
如上所示,可以在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变焦杆40的操作期间所产生的声音、比如当变焦杆40旋转到旋转范围的极限时产生的碰撞噪声、以及当已经旋转的变焦杆复位到起始状态时产生的振动噪声或者碰撞噪声。
如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样,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同样地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弹性构件代替螺旋弹簧15。
虽然如上所示的两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适用于摄像设备中的用于变焦操作的变焦杆,但是它们还可以适用于某些其它功能用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移动。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适用于如下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在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多个图像中的一个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单元的再现模式中进行图像前进操作以将所显示的图像改变成下一图像。
另外,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还可适用于如下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用于在除摄像设备之外的电子设备中可以执行的功能的操作,这意味着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移动的操作构件的任何电子设备。
另外,虽然以上所示的两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适用于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旋转的操作构件,但是它们还可适用于能相对于设备主体直线移动并且被构造成根据相对于起始位置的运动方向进行不同控制操作的操作构件。即使在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直线移动的操作构件的情况中,只要采用操作构件被弹性构件向起始位置施力并且具有构造成通过与操作构件接触来限制操作构件的移动范围的限制部的构造,也可以实现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还可适用于操作构件相对于设备主体不能从起始位置在两个方向上移动而是仅能从起始位置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构造。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阐释,以涵盖全部这样的变形、等同结构与功能。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从起始位置移动;
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构造成:当所述操作构件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形;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利用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返回所产生的力使所述操作构件向所述起始位置复位;
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被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保持;以及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造成:当所述操作构件处于所述起始位置时所述接触部不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当所述操作构件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从所述起始位置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包括一对臂部,并且
当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被保持在所述一对臂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始终与所述一对臂部中的至少一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接触所述一对臂部的末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接触的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具有圆筒状构造,随着所述操作构件移动而不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移动的安装部被插入到该圆筒状构造中,并且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基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具有圆筒状构造,随着所述操作构件移动而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移动的安装部被插入到该圆筒状构造中,并且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基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设置在孔部的在所述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处,其中所述孔部被设置于所述操作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是从所述孔部的所述端部在大致垂直于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伸出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构造成限制所述操作构件的移动范围,
其中,在所述操作构件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到被所述限制部限制的所述移动范围的极限之前,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构件。
CN201210174170.2A 2011-06-03 2012-05-30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9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5552 2011-06-03
JP2011125552A JP5773762B2 (ja) 2011-06-03 2011-06-03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9872A CN102809872A (zh) 2012-12-05
CN102809872B true CN102809872B (zh) 2015-08-05

Family

ID=47233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41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9872B (zh) 2011-06-03 2012-05-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277B2 (zh)
JP (1) JP5773762B2 (zh)
CN (1) CN102809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6618B2 (ja) * 2012-12-21 2016-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071544B2 (ja) * 2012-12-27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1545427S (zh) * 2013-05-21 2016-03-14
USD733206S1 (en) * 2013-06-14 201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al camera
JP5541430B1 (ja) 2013-08-19 2014-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装着装置
JP5541429B1 (ja) * 2013-08-19 2014-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5050543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992102B1 (en) * 2014-01-06 2015-03-31 Gopro, Inc. Camera housing for a square-profile camera
TWD179502S (zh) 2014-07-11 2016-11-11 Gopro公司 相機
JP5947962B1 (ja) * 2015-07-16 2016-07-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D890835S1 (en) 2017-12-28 2020-07-21 Gopro, Inc. Camera
CN108803040B (zh) * 2018-06-27 2021-09-1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Vr设备
WO2020033389A1 (en) 2018-08-07 2020-02-13 Gopro, Inc. Camera and camera mount
USD905786S1 (en) 2018-08-31 2020-12-22 Gopro, Inc. Camera mount
USD894256S1 (en) 2018-08-31 2020-08-25 Gopro, Inc. Camera mount
USD907680S1 (en) 2018-08-31 2021-01-12 Gopro, Inc. Camera
USD907101S1 (en) 2019-06-11 2021-01-05 Gopro, Inc. Camera
USD903740S1 (en) 2018-09-14 2020-12-01 Gopro, Inc. Camera
USD920419S1 (en) 2019-09-17 2021-05-25 Gopro, Inc. Camera
USD1029745S1 (en) 2019-09-13 2024-06-04 Gopro, Inc. Camera battery
WO2021055251A1 (en) 2019-09-18 2021-03-25 Gopro, Inc. Door assemblies for image capture devices
US11782327B2 (en) 2020-07-02 2023-10-10 Gopro, Inc. Removable battery door assemblies for image capture devices
USD1029746S1 (en) 2020-07-31 2024-06-04 Gopro, Inc. Battery
USD946074S1 (en) 2020-08-14 2022-03-15 Gopro, Inc. Camer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9838A (ja) * 1997-04-10 1998-1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ズーム操作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530733A (zh) * 2003-03-10 2004-09-2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照相机
JP2008209918A (ja) * 2007-02-02 2008-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71370A (ja) * 2008-05-08 2009-11-19 Sony Corp 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411Y2 (zh) * 1974-08-23 1980-01-22
GB1552893A (en) * 1976-03-13 1979-09-19 Konishiroku Photo Ind Camera attached with device for preventing shutter release when the camera is not in use
JPS5480741A (en) * 1977-12-09 1979-06-27 Canon Inc Focal point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camera
IT1105383B (it) * 1978-06-27 1985-10-28 Autovox Spa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l'avanzamento del nastro in un apparecchio di registrazione riproduzione a cassetta
JPS57136929U (zh) * 1981-02-20 1982-08-26
EP0202073B1 (en) * 1985-05-10 1993-01-13 Konica Corporation An electric camera
JPH01169004U (zh) * 1988-05-18 1989-11-29
JP2586343Y2 (ja) * 1992-09-02 1998-12-02 帝国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式電子部品
JP3141647B2 (ja) * 1993-04-15 2001-03-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子部品
US5684640A (en) * 1994-04-27 1997-11-04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with vibration compensation device having anti-vibration lens urging mechanism and feed screw mechanism
JPH08286094A (ja) * 1995-04-14 1996-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中立位置復帰型電子部品
JP2002198209A (ja) * 2000-12-26 2002-07-12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揺動式電子部品
US6930727B2 (en) * 2001-03-30 2005-08-16 Sony Corporation Protection-cover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for recording/playback apparatus
JP3884342B2 (ja) * 2001-08-31 2007-02-21 富士フイル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7113219B2 (en) * 2002-09-12 2006-09-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rols for digital cameras for capturing images and sound
AU2003270796A1 (en) * 2002-09-23 2004-04-08 Concord Camera Corp. Image capture device
US20040183934A1 (en) * 2003-01-30 2004-09-23 Pentax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and mobile equipment with photographing and displaying function
JP4565619B2 (ja) * 2004-06-15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7324290B2 (en) * 2004-09-10 2008-01-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Variable focus optic module and optic system
US7502552B2 (en) * 2004-12-01 2009-03-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JP4484692B2 (ja) * 2004-12-24 2010-06-16 帝国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回転式電子部品
JP4674130B2 (ja) * 2005-07-21 2011-04-20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レンズ保持ユニット
KR100761480B1 (ko) * 2006-05-26 2007-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및 카메라
EP1995754B1 (de) * 2007-05-23 2013-09-04 Abb Ag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JP5328393B2 (ja) * 2009-01-30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263022B2 (ja) * 2009-06-17 2013-08-14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及び撮像装置の動力伝達機構
JP5573400B2 (ja) * 2009-06-25 2014-08-20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の絞り制御装置
JP2011013641A (ja) * 2009-07-06 2011-01-20 Sony Corp 移動体の移動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CN101951467B (zh) * 2009-07-10 2013-08-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JPWO2011065296A1 (ja) * 2009-11-24 2013-04-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5611579B2 (ja) * 2009-12-11 2014-10-22 Hoya株式会社 光学要素の位置制御装置
JP2012014146A (ja) * 2010-01-15 2012-01-19 Panasonic Corp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1203585A (ja) * 2010-03-26 2011-10-13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5679728B2 (ja) * 2010-07-29 2015-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操作装置を有するレンズ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操作装置
JP2012215796A (ja) * 2011-03-28 2012-11-08 Panasonic Corp 撮像ユニット
TWI432818B (zh) * 2011-05-31 2014-04-01 Altek Corp 縮放鍵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9838A (ja) * 1997-04-10 1998-1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ズーム操作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530733A (zh) * 2003-03-10 2004-09-2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照相机
US20060062566A1 (en) * 2003-03-10 2006-03-23 Kenya Nishiwaki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mera
JP2008209918A (ja) * 2007-02-02 2008-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71370A (ja) * 2008-05-08 2009-11-19 Sony Corp 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3762B2 (ja) 2015-09-02
JP2012252218A (ja) 2012-12-20
US20120307138A1 (en) 2012-12-06
CN102809872A (zh) 2012-12-05
US8743277B2 (en) 201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9872B (zh) 电子设备
US9549126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90237517A1 (en) Optical module, camera,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9691078B (zh) 具有移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装置
US11796759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086175A (ja)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11277740A (zh) 控制方法、成像模组、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0867915U (zh) 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076959B (zh) 控制聚焦透镜组装件
CN210075364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JP4079954B2 (ja) 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映像撮影装置
TWI759114B (zh) 光學影像穩定裝置、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KR100977748B1 (ko) 이미지 블러링 보정 유닛
US10962865B2 (en) Camera platform system
CN104902148A (zh) 成像装置
EP2472318A1 (en) Stereoscopic imaging apparatus
KR20060111350A (ko) 디지털 카메라
US8625979B2 (en) Lens barrel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3246415A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15151851B (zh) 光学成像系统、用于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方法
JP2013245811A (ja) 装置
KR100746720B1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US787120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KR20150108679A (ko) 오토 포커스 잠금 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촬영 장치
CN114143436A (zh) 镜头驱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