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9042A - 内对焦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内对焦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9042A
CN102789042A CN2012101190095A CN201210119009A CN102789042A CN 102789042 A CN102789042 A CN 102789042A CN 2012101190095 A CN2012101190095 A CN 2012101190095A CN 201210119009 A CN201210119009 A CN 201210119009A CN 102789042 A CN102789042 A CN 102789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focal
group
con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90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9042B (zh
Inventor
林俊秀
宫川直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Tam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Tam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Tam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9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9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9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9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1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1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13)。第二透镜群(G12)由负透镜(L121)构成。该第二透镜群(G1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至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而且,通过满足规定的条件,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大口径且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Description

内对焦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照相机、摄像机等所适合的小型、大口径的内对焦式镜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可以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且具有中等以上的焦距的内对焦式镜头被大量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上述各专利文献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并且通过使第二透镜群移动而进行调焦。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445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3505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最短拍摄距离比较长,不适宜近距离拍摄这样的问题存在。另外,若想一边满足该文献所述的条件,一边实现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的大口径光学系统,则前透镜直径大、不能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这样的问题还存在。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聚焦群由2片以上的透镜构成,因此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无法充分实现的问题存在。特别是若聚焦群有重量,则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致动器也需要是大型的,因此,保持该透镜的镜筒也避免不了大型化。另外,该内对焦式镜头,在既满足该文献所述的条件、且实现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点时,还有得不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问题。
如此,在以上述各专利文献所述的技术为首的现有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不存在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并达成充分的小型、轻量化的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的来自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调焦,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    0.48<|f3|/f<0.73
(2)    1.05<Fno×f1/f<1.42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no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F-number)。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群其构成为,至少包括1片正透镜,并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85<|f3n |/f<2.40
其中,f3n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4)    0.38<|f2|/f<0.72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5)nd≥1.603
(6)vd>60.3
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v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能够良好地修正倍率色像差。
此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在所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备有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孔径光阑、及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型、大口径的光学系统。
根据本发明可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的焦距、且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6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18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19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20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
图22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23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图24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下的诸像差图。
【符号的说明】
G11、G21、G31、G41、G51、G61第一透镜群
G12、G22、G32、G42、G52、G62第二透镜群
G13、G23、G33、G43、G53、G63第三透镜群
G11F、G21F、G31F、G41F、G51F、G61F前群
G11R、G21R、G31R、G41R、G51R、G61R后群
L111、L112、L116、L131、L211、L212、L216、L231、L311、L312、L316、L3 31、L411、L412、L416、L431、L511、L512、L516、L531、L611、L612、L616、L631正透镜
L113、L114、L115、L121、L132、L213、L214、L215、L221、L232、L313、L3 14、L315、L321、L332、L413、L414、L415、L421、L432、L513、L514、L515、L521、L532、L613、L614、L615、L621、L632负透镜
CG保护玻璃
IMG成像面
STP孔径光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适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包括如下而构成: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
一般认为,在远摄型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考虑广角化时,在第一透镜群中采用反远距型(retrofocus type)的结构。但是,就反远距型的光学系统而言,其是前群采用负透镜系而使焦点向后移动的结构,因此光学系统总长变长这样的缺点存在。另外,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明显欠缺,因此在前群的负透镜系发生的畸变和彗差的修正就难以由后群进行,因此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是困难的。另外,在现有的远摄型的内对焦式镜头中,虽然可以缩短光学系统总长,但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遭到破坏,因此像差修正困难。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在第一透镜群采用松纳型(Sonnar type)的结构。松纳型的情况下,光学系统总长相比反远距型可以缩短。另外,相对于孔径光阑的光学系统对称性也比反远距型保持得好,因此可以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特别是因为可以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良好的像差修正,所以能够使后续的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结构简单化这样的优点也存在。在松纳型的光学系统中,虽然后焦距变短的倾向存在,但通过适当地选择构成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透镜的光焦度配置,可以使后焦距达到恰当的长度。
接下来,对于调焦进行研究。首先,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负、正光焦度的透镜群而构成的光学系统中,由第一透镜群进行调焦时,会使光学系统中最重的透镜群移动。因此就产生如下不可避免的问题,即透镜群的驱动所必要的致动器大型化,以及消耗功率的增加。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透镜群在伸缩时的周边光量,必须使透镜口径大型化。这会妨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以第三透镜群进行调焦时,来自使用者的从镜筒外施加的外力、例如来自手指等的外力,使第三透镜群驱动用的驱动机构遭到破坏之虞存在。因此,需要比第三透镜群更靠像侧设置密封部件等,从而带来成本增加。此外,为了修正伴随着物体距离向近距离侧的移动而来的像面上的焦点移动,必须提高第三透镜群的成像倍率。其结果是,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增大,无法避免光学系统的大型化。
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固定的状态下,由光学系统内部所配置的第二透镜群进行调焦。就第二透镜群而言,因为具备负光焦度,所以能够在贯穿光学系统全系下使光线通过最低的位置。因此,第二透镜群可以由光学系统全系中最小口径的透镜构成,其重量也能够轻量化。另外,如果由在光学系统内部所配置的第二透镜群进行调焦,则在调焦时光学系统总长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便于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此外,因为能够使最靠像侧所配置的第三透镜群的位置固定,所以也就不需要用密封部件来防止外力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其目的在于,实现具有在35mm相机换算下中等(75mm左右)的焦距的内对焦式镜头。因此,随物体距离变化造成的焦点移动量,例如与远摄物镜相比有变小的倾向,即使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也能够维持良好的成像性能。通过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能够使第二透镜群成为更轻量、简易的结构。还有,所谓单体的透镜元件,包括单一的研磨透镜、非球面透镜、复合非球面透镜和接合透镜,不包括具有空气层而彼此未被粘接的例如正负的两片透镜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在更小型、轻量、大口径下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除了上述特征以外,还设定有如下所示的各种条件。
首先,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三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3,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设为f,第一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1,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设为Fno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    0.48<|f3|/f<0.73
(2)    1.05<Fno×f1/f<1.42
就条件式(1)而言,其是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广角的光学系统的条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1),光学系统的小型、广角化变得极为有利。在条件式(1)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相对于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第三透镜群的焦距变得过短,球面像差和畸变的发生变得显著。另一方面,在条件式(1)中,若超过其上限,则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变长,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且,光学系统的广角化也困难。
就条件式(2)而言,其是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大口径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2)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第一透镜群的焦距变短,因此F数变小,对于实现明亮的透镜有利,但因为畸变变得显著,所以不为优选。另一方面,在条件式(2)中,若超过其上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变长,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且,光学系统的广角化也变得困难。
还有,若上述条件式(1)、(2)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1)’    0.54<|f3|/f<0.73
(2)’    1.18<Fno×f1/f<1.42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1)’、(2)’所规定的范围,一边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一边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若上述条件式(1)’,(2)’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1)”    0.59<|f3|/f<0.72
(2)”    1.30<Fno×f1/f<1.42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1)”、(2)”所规定的范围,一边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进一步缩短化,一边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更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使第三透镜群至少包含1片的正透镜、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而构成即可。通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负透镜而构成第三透镜群,与从物体侧顺次配置负透镜、正透镜的结构相比,可以缩短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另外,由在物体侧所配置的正透镜的像侧面所发生的球面像差、彗差、像面弯曲等,就能够由在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物体侧面来修正。
而且,第三透镜群的最靠像侧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3n,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为f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    0.85<|f3n |/f<2.40
条件式(3)表示的是,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且实现成像性能提高的条件。在条件式(3)中,若低于其下限,则在第三透镜内负光焦度变得过强,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在上侧(オ一バ一側)过大,修正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在条件式(3)中,若超过其上限,则在第三透镜群内,负光焦度变得太弱,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又会在下侧(アンダ一側)过大,修正变得困难。
还有,若上述条件式(3)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3)’    0.96<|f3n |/f<2.19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3)’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获得更良好的成像性能。
此外,若上述条件式(3)’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3)”    1.05<|f3n |/f<2.00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3)”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二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2,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设为f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    0.38<|f2|/f<0.72
条件式(4)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并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4)中,若低于其下限,则第二透镜群的负光焦度变得过强,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在上侧过大,修正困难。另一方面,在条件式(4)中,若超过其上限,则第二透镜群的负光焦度变得过弱,第二透镜群的调焦行程(フオ一カスストロ一ク)变大。其结果是,光学系统总长也扩大,因此不为优选。还有,若要在第二透镜群的光焦度弱的状态下缩短光学系统总长,则在接近侧拍摄时,第三透镜群妨碍作为聚焦群的第二透镜群的移动,使最短拍摄距离缩短就困难。
还有,若上述条件式(4)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4)’    0.42<|f2|/f<0.66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4)’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得到更良好的成像性能。
此外,若上述条件式(4)’满足以下所示的范围,则能够期待更理想的效果。
(4)”    0.46<|f2|/f<0.61
通过满足该条件式(4)”所规定的范围,不会阻碍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设为nd,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vd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    nd≥1.603
(6)    vd>60.3
条件式(5)表示用于实现小型并具备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的条件。在条件式(5)中,若低于其下限,则为了弥补第二透镜群的折射率的降低,不得不增大构成第二透镜群的透镜的曲率,作为结果是球面像差的发生显著,因此不为优选。另外,若增大透镜的曲率,则透镜重量也增加,光学系统的轻量化受到阻碍。为了驱动有重量的透镜,需要更强有力的大型的致动器,也造成透镜镜筒的大型化。还有,若想在第二透镜群的折射率低的状态下将透镜的曲率保持得很小,则透镜自身的光焦度变小,作为聚焦群的第二透镜群的调焦行程变大,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受到阻碍。
条件式(6)表示有效地抑制倍率色像差的发生的条件。在条件式(6)中,若低于其下限,则调焦造成的倍率色像差的变动量加大,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会得不到良好的解像性能。
另外,想要实现在35mm相机换算下焦距中等(75mm左右)的内对焦式镜头时,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即可。更优选将第一透镜群分割成前群和后群,在其中间配置孔径光阑即可。若相对于孔径光阑使透镜大致对称地配置,则容易恰当地修正诸像差。另外,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不仅能够适度地修正诸像差,而且在光学系统全系中,孔径光阑在靠前(物体侧)的位置,因此也能够缩小前透镜直径。
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中,使第一透镜群具有如下而构成: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孔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特别是,如果在夹隔孔径光阑下、在前侧配置强的负透镜群(发散群)而在后侧配置强的正透镜群(收敛群),则例如可以将球面像差因发散群而处于上位倾向的像差、经由收敛群而返回到下侧,由此能够进行更良好的像差修正。另外,由于可以在第一透镜群内进行像差修正,所以可以使后续的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的透镜结构简单。
可是,在大口径透镜(例如,F数为1.8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孔径光阑的邻域的轴上光束的高度,相比F数超过1.8的透镜而言会变大,因此为了修正轴上色像差而只在孔径光阑的后方(像侧)配置一片凸透镜是困难的。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一透镜群的后群按照配备由负透镜和正透镜组成的接合透镜的方式构成。如此能够实现能良好地修正轴上色像差、且在大口径下具备良好的清晰度的光学系统。还有,就该接合透镜而言,如前述需要拥有正光焦度,因此正透镜在与负透镜相比下需要加大折射率。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负责调焦的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始终固定,由此能够实现轻量、且光学系统总长也缩短。另外,通过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的恰当的位置,能够在诸像差的修正上发挥出优异的效果,并且也能够缩小光学系统的前透镜直径。此外,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够实现更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实施例。还有,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1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1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1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1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1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11F、规定有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11R。此外,前群G1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111、正透镜L112、负透镜L113、负透镜L114。后群G1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115、正透镜L116。负透镜L115和正透镜L1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1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1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12由负透镜L121构成。第二透镜群G1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1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131、负透镜L132。该第三透镜群G1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透镜数据)
r1=48.1515
d1=5.2207    nd1=1.83481    vd1=42.72
r2=-237.5887
d2=0.4000
r3=22.5541
d3=4.1870    nd2=1.83481    vd2=42.72
r4=62.9964
d4=0.9458
r5=353.7688
d5=0.9000    nd3=1.72825    vd3=28.32
r6=16.2995
d6=5.8298
r7=-223.8200
d7=0.8000    nd4=1.72825    vd4=28.32
r8=58.8652
d8=4.4211
r9=∞(孔径光阑)
d9=1.5000
r10=35.1152
d10=0.8000    nd5=1.84666    vd5=23.78
r11=18.5361
d11=4.5620    nd6=1.91082    vd6=35.25
r12=-85.6043
d12=D(12)(可变)
r13=-1338.6600
d13=0.7000    nd7=1.603    vd7=65.44
r14=17.2722
d14=D(14)(可变)
r15=46.1315
d15=5.8712    nd8=1.72916    vd8=54.67
r16=-33.7985
d16=1.5218
r17=-48.8753
d17=1.8000    nd9=1.80809    vd9=22.76
r18=-125.8764
d18=5.0000
r19=∞
d19=2.0000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11.5801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13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
Fno=1.81
ω(半视场角)=15.41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一透镜群G11的焦距)=37.32
f2(第二透镜群G12的焦距)=-28.27
f3(第三透镜群G13的焦距)=36.94
f3n(负透镜L132的焦距)=-99.91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71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31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94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55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1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03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1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
另外,图2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3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4是实施例1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2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2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2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2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2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2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21R。此外,前群G2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211、正透镜L212、负透镜L213、负透镜L214。后群G2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215、正透镜L216。负透镜L215和正透镜L2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2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2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22由负透镜L221构成。第二透镜群G2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2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231、负透镜L232。该第三透镜群G2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
(透镜数据)
r1=56.3969
d1=6.2609    nd1=1.83481    vd1=42.72
r2=-227.646
d2=0.4
r3=22.2275
d3=4.5373    nd2=1.83481    vd2=42.72
r4=61.9644
d4=0.8239
r5=213.9013
d5=0.9    nd3=1.72825    vd3=28.32
r6=15.7669
d6=6.2945
r7=-108.362
d7=0.8    nd4=1.72825    vd4=28.32
r8=84.2155
d8=4.4348
r9=∞(孔径光阑)
d9=1.5
r10=32.8654
d10=0.8    nd5=1.84666    vd5=23.78
r11=18.5472
d11=4.5781    nd6=1.91082    vd6=35.25
r12=-110.767
d12=D(12)(可变)
r13=-228.318
d13=0.7    nd7=1.603    vd7=65.44
r14=18.6759
d14=D(14)(可变)
r15=39.4179
d15=7    nd8=1.72916    vd8=54.67
r16=-29.8753
d16=4.6748
r17=-25.5175
d17=1.8    nd9=1.80809    vd9=22.76
r18=-61.8081
d18=5
r19=∞
d19=2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9.8561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16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
Fno=1.84
ω(半视场角)=15.42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一透镜群G21的焦距)=39.70
f2(第二透镜群G22的焦距)=-28.60
f3(第三透镜群G23的焦距)=36.75
f3n(负透镜L232的焦距)=-55.00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71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41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07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56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2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03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2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
另外,图6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7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8是实施例2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实施例3】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3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3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3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3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3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3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31R。此外,前群G3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311、正透镜L312、负透镜L313、负透镜L314。后群G3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315、正透镜L316。负透镜L315和正透镜L3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31的透镜构成,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3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32由负透镜L321构成。第二透镜群G3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3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331、负透镜L332。该第三透镜群G3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
(透镜数据)
r1=50.8102
d1=4.3090    nd1=1.83481    vd1=42.72
r2=-452.9370
d2=0.4000
r3=21.8756
d3=4.7469    nd2=1.83481    vd2=42.72
r4=55.4151
d4=0.6764
r5=115.5343
d5=0.9000    nd3=1.72825    vd3=28.32
r6=15.6000
d6=5.9799
r7=-205.8400
d7=0.8000    nd4=1.72825    vd4=28.32
r8=62.0173
d8=4.3755
r9=∞(孔径光阑)
d9=1.5000
r10=30.2706
d10=0.8000    nd5=1.84666    vd5=23.78
r11=18.0769
d11=4.3873    nd6=1.91082    vd6=35.25
r12=-213.5900
d12=D(12)(可变)
r13=-183.0600
d13=0.7000    nd7=1.603    vd7=65.44
r14=18.3813
d14=D(14)(可变)
r15=45.2360
d15=5.9633    nd8=1.72916    vd8=54.67
r16=-26.4721
d16=2.5000
r17=-24.6338
d17=1.8000    nd9=1.80809    vd9=22.76
r18=-46.3537
d18=5.0000
r19=∞
d19=2.0000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13.0843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19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
Fno=1.82
ω(半视场角)=15.47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一透镜群G31的焦距)=39.55
f2(第二透镜群G32的焦距)=-27.67
f3(第三透镜群G33的焦距)=34.51
f3n(负透镜L332的焦距)=-67.56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67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40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31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54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3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03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3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
另外,图10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1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2是实施例3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实施例4】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4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4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4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4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4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4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41R、。此外,前群G4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411、正透镜L412、负透镜L413、负透镜L414。后群G4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415、正透镜L416。负透镜L415和正透镜L4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4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保持大致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4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42由负透镜L421构成。第二透镜群G4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4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431、负透镜L432。该第三透镜群G4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
(透镜数据)
r1=68.2826
d1=4.4640    nd1=1.83481    vd1=42.72
r2=-192.2554
d2=0.4000
r3=20.9820
d3=4.7829    nd2=1.83481    vd2=42.72
r4=61.5185
d4=0.7040
r5=145.3055
d5=0.9000    nd3=1.72825    vd3=28.32
r6=15.3594
d6=6.3750
r7=-98.5429
d7=0.8000    nd4=1.72825    vd4=28.32
r8=93.9972
d8=4.0803
r9=∞(孔径光阑)
d9=1.5000
r10=32.4300
d10=0.8000    nd5=1.84666    vd5=23.78
r11=19.1853
d11=4.4080    nd6=1.91082    vd6=35.25
r12=-127.8255
d12=D(12)(可变)
r13=-224.6075
d13=0.7000    nd7=1.603    vd7=65.44
r14=18.9466
d14=D(14)(可变)
r15=40.7832
d15=6.86337    nd8=1.72916    vd8=54.67
r16=-26.8509
d16=2.5703
r17=-24.1492
d17=0.9500    nd9=1.80809    vd9=22.76
r18=-47.7157
d18=5.0000
r19=∞
d19=2.0000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11.8133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22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48.24
Fno=1.73
ω(半视场角)=16.47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透镜群G41的焦距)=39.23
f2(第二透镜群G42的焦距)=-28.94
f3(第三透镜群G43的焦距)=33.96
f3n(负透镜L432的焦距)=-61.62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70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41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28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60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4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03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4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
另外,图14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5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6是实施例4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实施例5】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5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5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5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5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5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5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51R。此外,前群G5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511、正透镜L512、负透镜L513、负透镜L514。后群G5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负透镜L515、正透镜L516。负透镜L515和正透镜L5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5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大致保持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5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52由负透镜L521构成。第二透镜群G5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至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5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L531、负透镜L532。该第三透镜群G5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
(透镜数据)
r1=58.046
d1=6.110    nd1=1.83481    vd1=42.72
r2=-186.955
d2=0.400
r3=23.827
d3=3.800    nd2=1.91082    vd2=35.25
r4=63.373
d4=0.869
r5=279.970
d5=0.900    nd3=1.72825    vd3=28.32
r6=16.451
d6=6.076
r7=-109.125
d7=0.800    nd4=1.8061    vd4=33.27
r8=109.615
d8=4.012
r9=∞(孔径光阑)
d9=1.500
r10=30.286
d10=0.700    nd5=1.84666    vd5=23.78
r11=18.621
d11=6.198    nd6=1.83481    vd6=42.72
r12=-85.512
d12=D(12)(可变)
r13=-108.934
d13=0.700    nd7=1.62041    vd7=60.34
r14=20.396
d14=D(14)(可变)
r15=38.631
d15=7.000    nd8=1.72916    vd8=54.67
r16=-31.774
d16=6.327
r17=-22.412
d17=1.269    nd9=1.80518    vd9=25.46
r18=-45.176
d18=5.000
r19=∞
d19=2.000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9.150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25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
Fno=1.86
ω(半视场角)=15.32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一透镜群G51的焦距)=39.05
f2(第二透镜群G52的焦距)=-27.63
f3(第三透镜群G53的焦距)=36.05
f3n(负透镜L532的焦距)=-56.65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70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41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10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54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5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2041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52的对d线的阿贝数)=60.34
另外,图18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19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0是实施例5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实施例6】
图21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结构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内对焦式镜头其构成为,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6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6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63。另外,在第三透镜群G63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保护玻璃CG根据需要配置、不需要时可以省略。还有,在成像面IMG上,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
第一透镜群G61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具有负光焦度的前群G61F、规定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61R。此外,前群G61F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透镜L611、正透镜L612、负透镜L613、负透镜L614。后群G61R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负透镜L615、正透镜L616。负透镜L615和正透镜L616被接合。第一透镜群G61的透镜构成为,相对于孔径光阑STP大致保持对称性。还有,第一透镜群G61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第二透镜群G62由负透镜L621构成。第二透镜群G62沿着光轴从物体侧向成像面IMG侧移动,进行从无限远合焦状态到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调焦。
第三透镜群G63其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正透镜L631、负透镜L632。该第三透镜群G63也被固定,在调焦时不移动。
以下,示出关于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各种数值数据。
(透镜数据)
r1=34.5436
d1=4.5381    nd1=1.83481    vd1=42.72
r2=179.2518
d2=0.4000
r3=22.4980
d3=3.6003    nd2=1.83481    vd2=42.72
r4=42.4882
d4=0.9115
r5=64.4851
d5=0.9000    nd3=1.72825    vd3=28.32
r6=14.8938
d6=6.2808
r7=-700.0000
d7=0.8000    nd4=1.72825    vd4=28.32
r8=63.9398
d8=4.4972
r9=∞(孔径光阑)
d9=1.5000
r10=26.7105
d10=0.8000    nd5=1.84666    vd5=23.78
r11=15.2311
d11=4.9795    nd6=1.91082    vd6=35.25
r12=952.6522
d12=D(12)(可变)
r13=-73.1046
d13=0.7000    nd7=1.603    vd7=65.44
r14=18.3813
d14=D(14)(可变)
r15=42.9853
d15=7.0000    nd8=1.72916    vd8=54.67
r16=-24.2634
d16=2.8527
r17=-20.8317
d17=1.8000    nd9=1.80809    vd9=22.76
r18=-34.3598
d18=5.0000
r19=∞
d19=2.0000    nd10=1.5168    vd10=64.2
r20=∞
d20=13.8539
r21=∞(成像面)
(各合焦状态的数值数据)
Figure BDA0000155556760000281
f(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51.50
Fno=1.82
ω(半视场角)=15.55
最短拍摄距离=0.450
f1(第一透镜群G61的焦距)=39.57
f2(第二透镜群G62的焦距)=-24.29
f3(第三透镜群G63的焦距)=30.90
f3n(负透镜L632的焦距)=-69.61
(关于条件式(1)的数值)
|f3|/f=0.60
(关于条件式(2)的数值)
Fno×f1/f=1.40
(关于条件式(3)的数值)
|f3n |/f=1.35
(关于条件式(4)的数值)
|f2|/f=0.47
(关于条件式(5)的数值)
nd(第二透镜群G62的对d线的折射率)=1.603
(关于条件式(6)的数值)
vd(第二透镜群G62的对d线的阿贝数)=65.44
另外,图22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无限远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3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拍摄倍率0.025倍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24是实施例6的内对焦式镜头的最近距离物体合焦状态的诸像差图。图中,g表示相当于g线(λ=435.83nm)的波长的像差,d表示相当于d线(λ=587.56nm)的波长的像差,C表示相当于C线(λ=656.28nm)的波长的像差。而且,像散图中的S、M分别表示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所对应的像差。
还有,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数值数据中,r1、r2、…表示各透镜、光阑面等的曲率半径;d1、d2、…表示各透镜、光阑等的壁厚或它们的面间隔;nd1、nd2、…表示各透镜的对d线(λ=587.56nm)的折射率,vd1、vd2、…表示透镜的对d线(λ=587.56nm)的阿贝数。而且,长度的单位关于最短拍摄距离为“m”,除此以外全部是“mm”,角度的单位全部是“°”。
如以上说明的,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对焦式镜头,负责调焦的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第一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始终固定,由此能够实现轻量、并且光学系统总长也能够缩短。另外,通过将孔径光阑配置在第一透镜群内的恰当的位置,能够在诸像差的修正上发挥出优异的效果,并且也能够缩小光学系统的前透镜直径。此外,通过满足上述各条件式,能够实现更小型、轻量、大口径并具备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式镜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镜头对于照相机、摄像机等有用,特别适合要求小型、中远摄、大口径的摄像装置。

Claims (7)

1.一种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
使所述第二透镜群沿光轴移动而进行调焦,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    0.48<|f3|/f<0.73
(2)    1.05<Fno×f1/f<1.42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焦距,Fno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的F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群按照至少包含1片正透镜、且在最靠近像侧配置负透镜的方式构成,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    0.85<|f3n |/f<2.40
其中,f3n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在最靠近像侧所配置的负透镜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4)    0.38<|f2|/f<0.72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4)    0.38<|f2|/f<0.72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
(5)    nd≥1.603
(6)    vd>60.3
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折射率,v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群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前群、孔径光阑、后群,所述前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所构成的接合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对焦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群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前群、孔径光阑、后群,所述前群具有负光焦度,所述后群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后群具有由负透镜和正透镜所构成的接合透镜。
CN201210119009.5A 2011-05-20 2012-04-20 内对焦式镜头 Active CN102789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4188A JP5628090B2 (ja) 2011-05-20 2011-05-20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レンズ
JP2011-114188 2011-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9042A true CN102789042A (zh) 2012-11-21
CN102789042B CN102789042B (zh) 2014-12-10

Family

ID=4715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9009.5A Active CN102789042B (zh) 2011-05-20 2012-04-20 内对焦式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43960B2 (zh)
JP (1) JP5628090B2 (zh)
CN (1) CN1027890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0869A (zh) * 2015-01-23 2017-10-13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具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7991767A (zh) * 2017-11-07 2018-05-04 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 轻型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52279A (ja) * 2012-01-24 2013-08-08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影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4969109B (zh) * 2013-01-30 2017-10-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透镜系统、可更换镜头装置以及照相机系统
JP6558824B2 (ja) * 2015-02-10 2019-08-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望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641968B2 (ja) * 2015-12-16 2020-02-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6580000B2 (ja) 2016-06-06 2019-09-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8021951A (ja) 2016-08-01 2018-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単焦点距離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JP6727091B2 (ja) 2016-10-06 2020-07-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727092B2 (ja) 2016-10-06 2020-07-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797770B2 (ja) 2017-09-14 2020-12-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7643586B (zh) * 2017-11-10 2023-06-1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JP6918731B2 (ja) 2018-02-28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CN114755806B (zh) * 2022-06-10 2022-09-02 深圳市雷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长焦镜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9101A (ja) * 1998-09-11 2000-03-31 Canon Inc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光学系
JP2000258685A (ja) * 1999-03-10 2000-09-22 Canon Inc 撮影光学系
JP2002072081A (ja) * 2000-08-31 2002-03-12 Canon Inc 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2072082A (ja) * 2000-09-01 2002-03-12 Canon Inc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CN1940632A (zh) * 2005-09-28 2007-04-04 富士能株式会社 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1385A (en) * 1997-07-09 2000-06-27 Minolta Co., Ltd. Optical system design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6115188A (en) * 1997-10-16 2000-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240340B2 (ja) * 1998-08-24 2009-03-18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レンズ
JP3505099B2 (ja) 1999-02-04 2004-03-0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望遠レンズ
JP3445554B2 (ja) 1999-04-02 2003-09-0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望遠レンズ
EP2083303A1 (en) * 2008-01-22 2009-07-29 Nikon Corporation Imaging lens, optical device thereof, and optic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9101A (ja) * 1998-09-11 2000-03-31 Canon Inc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光学系
JP2000258685A (ja) * 1999-03-10 2000-09-22 Canon Inc 撮影光学系
JP2002072081A (ja) * 2000-08-31 2002-03-12 Canon Inc 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2072082A (ja) * 2000-09-01 2002-03-12 Canon Inc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CN1940632A (zh) * 2005-09-28 2007-04-04 富士能株式会社 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0869A (zh) * 2015-01-23 2017-10-13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具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7250869B (zh) * 2015-01-23 2021-08-31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
US11150385B2 (en) 2015-01-23 2021-10-19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ystem
CN107991767A (zh) * 2017-11-07 2018-05-04 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 轻型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
CN107991767B (zh) * 2017-11-07 2019-09-20 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 轻型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3960B2 (en) 2014-02-04
JP2012242689A (ja) 2012-12-10
JP5628090B2 (ja) 2014-11-19
US20120293879A1 (en) 2012-11-22
CN102789042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9042B (zh) 内对焦式镜头
US9671594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7609460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5379784B2 (ja) 固定焦点レンズ
JP6260003B2 (ja) 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9405107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120212842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8842380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9952405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10095009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9316822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2155223A (ja) 広角単焦点レンズ
US9778445B2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150241673A1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2789043A (zh) 内对焦式镜头
US20090097131A1 (en) Zoom lens system
CN102681141A (zh) 定焦镜头
JP6749632B2 (ja) 大口径レンズ
US9891416B2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8917456B2 (en) Medium telephoto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CN111352223B (zh) 广角变焦镜头和摄像装置
JP2000193885A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
US9013804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8227162B (zh) 变焦透镜及其控制设备以及图像拾取装置
US9791665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