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366A -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366A
CN102782366A CN2011800106636A CN201180010663A CN102782366A CN 102782366 A CN102782366 A CN 102782366A CN 2011800106636 A CN2011800106636 A CN 2011800106636A CN 201180010663 A CN201180010663 A CN 201180010663A CN 102782366 A CN102782366 A CN 102782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al spring
locking device
pair
torsion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06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2366B (zh
Inventor
富山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ed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xed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1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915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12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655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xedy Corp filed Critical Exed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2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1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combined with a friction coupling for damping vibration or absorbing sh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05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two chamber system, i.e. without a separated, closed chamb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tuating a lock-up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2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 F16H2045/0226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vibration dampers
    • F16H2045/023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vibration damper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73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friction surface of the lock-up clutch
    • F16H2045/0294Single disk type lock-up clutch, i.e. using a single disc engaged between friction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高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7,其包括输入旋转部件71、输出旋转部件73、弹性部件74、支撑部件75。弹性部件74,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输入旋转部件71与输出旋转部件73。支撑部件75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部件71与输出旋转部件73能够进行相对旋转。支撑部件75具有支撑弹性部件74的支撑部175、和在旋转方向上与弹性部件74相接合的接合部275。在这里,支撑部件75的支撑部175具有支撑弹性部件74外周侧的外周侧支撑部175a。而且,该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其曲率连续变小。

Description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递扭矩的同时,用于吸收·降低扭转振动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扭矩转换器中,大多设置有直接从前盖向涡轮传递扭矩所需的锁定装置。这些锁定装置具有能够与前盖摩擦连接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固定板、被固定板支撑的多对扭转弹簧、通过多个扭转弹簧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在活塞上的从动盘、配置成相对活塞与从动盘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支撑部件。另外,在这里,从动盘被固定在涡轮上(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在这里,活塞轴向分割前盖与涡轮之间的空间,且一旦活塞的外周部上环状伸长的摩擦片按压前盖的摩擦面,前盖的扭矩则传递至锁定装置。于是,扭矩从锁定装置传递至涡轮。此时,从发动机输入的扭矩变动被配置在锁定装置外周部上的多个扭转弹簧吸收而降低。另外,当扭矩转换器处于上述运转状态时,多个扭转弹簧被支撑部件支撑。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089657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3879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表示的锁定装置(以下,称之为已有的锁定装置),具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上形成有配置在一对扭转弹簧之间的支撑用爪部、组装固定板(驱动部件)所需的切起,其中所述一对扭转弹簧串联配置。固定板上形成有与扭转弹簧的端部相抵接,且在圆周方向上压缩扭转弹簧所需的压缩用爪部。通过将该压缩用爪部插入支撑部件的切起,将固定板组装在支撑部件上。于是,支撑用爪部配置在一对扭转弹簧之间的状态下,一对扭转弹簧被压缩用爪部朝圆周方向压缩。
如上所述,在已有的锁定装置中,通过在支撑部件上设置切起,能够容易地将固定板组装在支撑部件上。但是,已有的锁定装置中,当一对扭转弹簧产生离心力时,应力有可能集中在支撑部件的切起部分上。因此,已有的结构中,难以利用较重的扭转弹簧。特别是,一对扭转弹簧的重量各自不同时,这种影响更加显著。
另外,在这里硬要利用较重的扭转弹簧时,虽然通过增大支撑部件的板的厚度能够解决该问题,但此时会产生新的问题,即锁定装置的重量变重。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表示的锁定装置中,一旦多对扭转弹簧被压缩,多对扭转弹簧的扭矩特性则基于一对扭转弹簧的扭矩特性而被决定。换句话说,为了决定多对扭转弹簧的扭矩特性,有必要设定一对扭转弹簧的扭矩特性。
扭矩特性表示一对扭转弹簧的扭转角度(旋转角度)与一对扭转弹簧能够降低的扭矩变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一对扭转弹簧被压缩时,与一对扭转弹簧的扭矩刚性相对应的扭矩变动被降低。
已有的锁定装置中,由于扭矩特性为线性,因此如果利用该扭矩特性想要降低规定的扭转变动,不得不增大扭矩刚性。但是,如果扭矩刚性过大,有可能产生因扭转弹簧引起的振动。
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将扭矩特性设定成二折线的结构。扭矩特性为二折线的结构中,与扭矩特性为线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因扭转弹簧引起的振动。但是,一旦扭矩变动的目标降低量变大,即使是二折线扭矩特性的第1扭矩刚性,也产生无法完全抑制因扭转弹簧引起的振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扭矩变动的目标降低量大时,如果以抑制因扭转弹簧引起的振动为目的降低二折线扭矩特性的第1扭矩刚性,虽然能够抑制初期振动,但为了确保目标降低量需增大第2扭矩刚性。因此,此时相对第1扭矩刚性的第2扭矩刚性的比变大,在扭矩特性的折叠点及超过该折叠点的范围中,有可能产生新的振动。即,此时也会产生无法完全抑制因扭转弹簧引起的振动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高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的轻型化。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抑制因螺旋弹簧引起的振动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为传递扭矩的同时,用于吸收并降低扭转振动的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输入旋转部件、输出旋转部件、弹性部件和支撑部件。弹性部件是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输入旋转部件与输出旋转部件所需的部件。支撑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部件与输出旋转部件能够进行相对旋转。支撑部件具有支撑弹性部件的支撑部和接合部。接合部与支撑部一体形成,且在旋转方向上与弹性部件相接合。在这里,支撑部件的支撑部具有支撑弹性部件外周侧的外周侧支撑部。而且,该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外周端曲率连续变小。
该锁定装置中,发动机的扭矩从输入旋转部件传递至输出旋转部件。此时,如果产生扭转振动,支撑部件在接合部与弹性部件相接合,在支撑部支撑弹性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弹性部件吸收·降低扭转振动。
这种锁定装置中,由于支撑部件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的曲率连续变小,因此,弹性部件的动作中能够减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特别是,该锁定装置中,由于不需要在支撑部件上形成象切起等不连续部分,因此与原有的锁定装置相比,能够大幅降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中,由于能降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各种组合能够自由设计锁定装置。
而且,该锁定装置中,由于能降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与已有的锁定装置相比,能够降低支撑部件的板的厚度。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锁定装置的轻型化。
另外,在该锁定装置中,由于具有支撑部件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曲率变小的部分,能够容易地组装锁定装置。即、该锁定装置中,即使没有形成如原有锁定装置中的组装用切起,也能够容易地组装锁定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一方面的装置中,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在外周侧支撑部的旋转方向中央部成平面形状。
此时,由于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在外周侧支撑部的旋转方向中央部成平面形状,因此弹性部件的动作中能准确地降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中,由于能降低可能产生于支撑部件上的应力集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各种组合能够自由设计锁定装置。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的其他效果。
另外,支撑部件压制成形后,需要抽出模子,但通过在外周侧支撑部的旋转方向中央部使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成平面形状,能够容易地从支撑部件抽出模子。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装置中,支撑部件的支撑部还具有支撑弹性部件侧面的侧面支撑部。该侧面支撑部配置在输入旋转部件与弹性部件之间。
此时,由于侧面支撑部配置在输入旋转部件与弹性部件之间,侧面支撑部难以屈曲,能够提高支撑部件的强度。因此,该锁定装置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各种组合能够自由设计锁定装置。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与原有的锁定装置相比,能够降低支撑部件的板的厚度。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锁定装置的轻型化。此外,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其他效果。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中,支撑部件的支撑部还具有朝远离弹性部件内周侧的方向延伸的内周侧延长部。该内周侧延长部从侧面支撑部向弹性部件侧弯曲,是朝远离弹性部件内周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
此时,由于具有从侧面支撑部向弹性部件侧弯曲的部分,内周侧延长部难以屈曲,能够提高支撑部件的强度。而且,由于内周侧延长部从弹性部件的内周侧朝远离的方向延伸,能够增大支撑部件半径方向的弯曲刚性。因此,该锁定装置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各种组合,能够自由设计锁定装置。还有,该锁定装置中,与原有的锁定装置相比,能够降低支撑部件的板的厚度。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锁定装置的轻型化。此外,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其他效果。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中,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具有弯曲部和、在旋转方向上卡止于弹性部件上,且向内侧弯曲弯曲部的两端部的卡止部。
此时,由于支撑部件的接合部上形成有向内侧弯曲弯曲部两端部的卡止部,弹性部件能够准确地将卡止部卡止。而且,由于卡止部是将弯曲部的两端部向内侧弯曲而成,卡止部难以屈曲,能够提高支撑部件的强度。还有,能够增大卡止部半径方向的弯曲刚性。因此,该锁定装置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各种组合,能够自由设计锁定装置。此外,该锁定装置中,与原有的锁定装置相比,能够降低支撑部件的板的厚度。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锁定装置的轻型化。此外,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其他效果。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中,弹性部件由多对第1螺旋弹簧及多对第2螺旋弹簧构成。第1螺旋弹簧,通过输入旋转部件与输出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在旋转方向上被压缩。每对第1螺旋弹簧相互串联配置。第2螺旋弹簧,其长度小于第1螺旋弹簧,且配置在第1螺旋弹簧的内周部。
该锁定装置中,发动机的扭矩从输入旋转部件传递至输出旋转部件。此时,如果产生扭转振动,通过多对第1螺旋弹簧及多对第2螺旋弹簧吸收并降低该扭转振动。
此时,首先一旦每对第1螺旋弹簧开始被压缩,根据每对第1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扭转振动得以吸收并降低(第1段的扭矩特性)。接下来,一旦每对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第2螺旋弹簧开始被压缩,根据每对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扭转振动得以吸收·降低(第2段的扭矩特性)。最后,每对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第2螺旋弹簧被压缩的状态下,由于不能压缩每对第1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个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通过能够压缩的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扭转振动得以吸收并降低(第3段的扭矩特性)。
该锁定装置中,能够将扭矩特性设定为多段,即三折线(trilinear)。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中,通过将扭矩特性设定为三折线,能够将扭矩刚性设定成逐渐变大。特别是,能够将第1段的扭矩刚性设定成较小,能抑制扭转角度较小时可能产生的振动。
而且,该锁定装置中,通过将扭矩特性设定成三折线,与将扭矩特性设定成二折线时相比,能够将扭矩刚性的比,例如,相对第1扭矩刚性的第2扭矩刚性之比(N2/N1)、及相对第2扭矩刚性的第3扭矩刚性之比(N3/N2)设定成较小。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扭矩特性中超过各折叠点时产生的振动。
还有,该锁定装置中,由于不能压缩每对第1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个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而形成第3段扭矩刚性,不需改变锁定装置的大小,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即,不需改变已有锁定装置的大小,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
另外,三折线扭矩特性,不论扭矩变动的目标降低量的大小,能够将其设定。而且,特别是,扭矩变动的目标降低量大时,上述效果更加显著。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中,通过使每对第1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个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各圈相互贴紧,无法压缩每对第1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侧及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
此时,每对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第2螺旋弹簧被压缩的状态下,一旦每对单侧的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单侧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各圈相互贴紧的螺旋弹簧无法压缩,对扭矩特性无助。于是,通过能够压缩的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扭转振动得以吸收并降低(第3段扭矩特性)。
该锁定装置中,通过每对单侧的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单侧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中,仅改变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形状(螺旋弹簧的全长或线圈间距)、和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能够容易地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七方面所述的装置中,每对第2螺旋弹簧的长度彼此相同。而且,每对第2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侧与每对第2螺旋弹簧的任意另一侧的扭矩刚性彼此不同。还有,通过使每对单侧第2螺旋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无法压缩每对第1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侧及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
此时,每对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第2螺旋弹簧没有被压缩的状态下,一旦每对单侧第2螺旋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各圈相互贴紧的第2螺旋弹簧无法压缩,无法有助于扭矩特性。于是,根据能够压缩的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扭转振动得以吸收·降低(第3段扭矩特性)。
该锁定装置中,通过每对单侧第2螺旋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中,仅改变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形状(螺旋弹簧的全长或线圈间距)、和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能够容易地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八方面所述的装置中,多个第1螺旋弹簧各自的扭矩刚性相同。而且,分别配置在多个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小于第1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
此时,通过将多个第1螺旋弹簧各自的扭矩刚性设定成相同,且将分别配置在多个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设定成小于第1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能够平稳地改变第2螺旋弹簧有助于扭矩特性时的扭矩刚性。即,能够形成没有突变的扭矩刚性多段特性。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本发明第十方面提出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在第一至第九方面所述的任意一个装置中,还包括用于限制输入旋转部件与输出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装置。
此时,通过旋转限制装置限制输入旋转部件与输出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于是,通过第1螺旋弹簧及第2螺旋弹簧吸收·降低扭转振动所需的减振动作停止。即,第3段扭矩特性的上限被旋转限制装置设定。如上所述,通过旋转限制装置设定第3段扭矩特性的上限,扭转角度大于规定大小时,能够将扭矩准确地从输入旋转部件传递至输出旋转部件。而且,该锁定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设计自由度高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而且,本发明能够实现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的轻型化。还有,本发明的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中,能够准确地抑制因螺旋弹簧引起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扭矩转换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所述锁定装置的局部正面图;
图3为所述锁定装置的正面图;
图4为所述锁定装置的弹簧座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5为所述弹簧座的剖面图;
图6为所述锁定装置的三折线扭矩特性示意图;
图7为所述锁定装置的扭转弹簧工作时的模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采用了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扭矩转换器1的局部剖面图。图1的左侧配置有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图的右侧配置有变速箱(图中未示出)。图1中所表示的O-O线为扭矩转换器及锁定装置的旋转轴线。图2为锁定装置的局部正面图。图6为一对第1扭转弹簧及一对第2扭转弹簧工作时三折线扭矩特性示意图。图7为在扭矩特性的各阶段,一对第1扭转弹簧及一对第2扭转弹簧工作时的模型视图。
[扭矩转换器的整体结构]
图1为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扭矩转换器1的纵剖示意图。扭矩转换器1是从发动机侧的曲轴(图中未示出)向变速箱的输入轴(图中未示出)传递扭矩所需的装置。图1的左侧配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图1的右侧配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变速箱。图1所示O-O为扭矩转换器1的旋转轴。而且,箭头R1表示扭矩转换器1的旋转方向驱动侧,箭头R2表示其相反侧(参照图3)。
扭矩转换器1,主要由挠性板(图中未示出)和扭矩转换器主体5构成。挠性板为圆板状薄部件,传递扭矩的同时,吸收从曲轴传递至扭矩转换器主体5的弯曲振动所需的部件。因此,挠性板虽然在旋转方向上具有传递扭矩所需的刚性,但弯曲方向上的刚性低。
扭矩转换器主体5由前盖11、三种叶轮(叶轮21、涡轮22、定子23)而成的圆环状流体工作室6、锁定装置7构成。
前盖11为圆板状部件,配置在挠性板的附近。前盖11的内周端上设置有中心轮毂16。中心轮毂16是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部件,插入曲轴的中心孔内。
挠性板的内周部被多个螺栓固定在曲轴的前端面上。前盖11的外周侧上,多个螺母12以相同间隔被固定在圆周方向上。与该螺母12相拧接的螺栓将挠性板的外周部固定在前盖11上。
前盖11的外周部上形成有朝轴向变速箱侧延伸的外周侧筒状部11a。叶轮21的叶轮壳26外周缘,通过焊接被固定在该外周筒状部11a的前端。其结果,由前盖11与叶轮21形成其内部填充有工作油的流体室。叶轮21主要由叶轮壳26、被固定在其内侧上的多个叶轮片27、被固定在叶轮壳26的内周部上的叶轮轮毂28构成。
流体室内涡轮22与叶轮21在轴向上相向配置。涡轮22,主要由涡轮壳30、被固定上述叶轮侧面上的多个涡轮叶片31、被固定在涡轮壳30内周侧缘上的涡轮毂32构成。涡轮壳30与涡轮毂32被多个铆钉33固定。
涡轮毂3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输入轴相接合的花键。根据该构成,涡轮毂32与输入轴能够一体旋转。
定子23是用于调整从涡轮22返回叶轮21的工作油流动的机构。定子23是由树脂或铝合金等通过铸造一体形成的部件。定子23配置在叶轮21的内周部与涡轮22的内周部之间。定子23,主要由环状的定子外壳35、设置在定子外壳35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定子叶片36构成。定子外壳35,通过单向离合器37被筒状固定轴(图中未示出)支撑着。固定轴在输入轴的外周面与叶轮轮毂28的内周面之间延伸。
在流体室内由上述各叶轮21、22、23的各壳26、30、35形成圆环状流体工作室6。另外,流体室内的前盖11与流体工作室6之间确保有环状空间9。
虽然图中所表示的单向离合器37是采用棘齿的结构,但也能够以是采用滚柱或止轮的结构。
前盖11的内周部与涡轮毂32的轴向之间配置有第1推力轴承41。设置有该第1推力轴承41的部分中,在半径方向上形成有能够与工作油相连通的第1通道17。第1通道17使设置在输入轴内的油路、第1油压室A(后述)、涡轮22与前盖11之间的空间相连通。而且,涡轮毂32与定子23的内周部(具体而言,单向离合器37)之间配置有推力衬套42。配置有该推力衬套42的部分中,半径方向两侧形成有能够与工作油相连通的第2通道18。即,第2通道18使输入轴及固定轴之间的油路与流体工作室6相连通。还有,定子23(具体而言,壳35)与叶轮21(具体而言,叶轮轮毂28)的轴向之间配置有第2推力轴承43。配置有该第2推力轴承43的部分中,半径方向两侧形成有能够与工作油相连通的第3通道19。即,第3通道19使固定轴及叶轮轮毂28之间的油路与流体工作室6相连通。另外,各油路与图中未示出的油压回路相连,且能够向独立的第1~第3通道17~19提供·排放工作油。
[锁定装置的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锁定装置7配置在涡轮22与前盖11之间的空间9内,且为根据需求机械连接两者所需的机构。锁定装置7配置在前盖11与涡轮22的轴向空间内。锁定装置7的整体成圆板状,大致轴向分割空间9。在这里,将前盖11与锁定装置7之间空间作为第1油压室A,将锁定装置7与涡轮22之间的空间作为第2油压室B。
锁定装置7具有离合器及弹性连接机构的功能,主要由活塞71、传动板72(固定板)、从动盘73、多个扭转弹簧74a、74b(第1扭转弹簧174、及第2扭转弹簧274)、弹簧座75构成。
另外,图3中,仅对一对扭转弹簧74a、74b,即、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一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赋予符号。
活塞71是用于连接·切断离合器的部件,此外作为弹性连接机构的锁定装置7中的输入部件发挥功效。活塞71为形成有中心孔的圆板状。活塞71,横跨空间9内的半径整体延伸,大致轴向分割空间9。活塞71的内周缘上形成有朝轴向发动机侧延伸的内周侧筒状部71b。内周侧筒状部71b被涡轮毂32的发动机侧外周面能够朝旋转方向及轴向移动地支撑。另外,由于活塞71与变速箱侧的涡轮毂32相抵接,朝轴向变速箱侧移动受到限制。
还有,涡轮毂32的发动机侧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内周侧筒状部71b的内周面相抵接的环状密封环32b。根据该构成,活塞71的内周缘被轴向密封。此外,活塞71的外周侧形成有摩擦连接部71c。摩擦连接部71c是在半径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环状部分,轴向两面为相对轴向成垂直面的平面形状。摩擦连接部71c的轴向发动机侧设置有环状摩擦片76。如上所述,通过活塞71与前盖11的平坦摩擦面构成锁定装置7的离合器。另外,活塞71的外周缘上没有形成轴向延伸的筒状部等。
传动板72配置在活塞71外周部的轴向变速箱侧。传动板72为金属制成的环状部件。传动板72由固定部72a、从固定部向外周侧延伸的扭矩传递部72b构成。固定部72a与活塞71的轴向变速箱侧侧面相抵接,并通过多个铆接71d被固定在活塞71上。扭矩传递部72b,从固定部72a向外周侧延伸。更具体而言,扭矩传递部72b是从半径方向内侧向外侧平滑地弯曲,以使轴向变速箱侧成凸状,接下来,平滑地弯曲,以使轴向发动机侧成凸状,且进一步朝轴向变速箱侧延伸。而且,固定部72a的外周部轴向变速箱侧形成有多个接合部72e。接合部72e是由其他部分朝轴向变速箱侧突出的部分。
多个扭矩传递部72b的旋转方向缝隙分别成弹簧容纳部72d。该实施例中,形成有四处弹簧容纳部72b。在图3中,只对一处弹簧容纳部72d赋予符号。
弹簧容纳部72d内容纳有朝圆周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即扭转弹簧74a、74b。扭转弹簧74a、74b是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作为输入部件的活塞71与作为输出部件的从动盘73所需的部件。扭转弹簧74a、74b由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构成。详细地说,每个弹簧容纳部72d中,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配置成在旋转方向上起串联作用。而且,形成的第1扭转弹簧274a、274b,使多个第1扭转弹簧274a、274b各自的扭矩刚性相互相同。另外,在这里,整体上使用共计八个第1扭转弹簧174a、174b。
配置在各弹簧容纳部72d中的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各自的内周部中配置有第2扭转弹簧274a、274b。具体而言,第2扭转弹簧274a、274b配置成在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内周部朝旋转方向能够自由移动。整体上,使用共计八个第2扭转弹簧274a、274b。
另外,在这里,各弹簧容纳部72d中,「74a 」、「174a 」、「274a 」作为旋转方向R1侧扭转弹簧的符号,「74b 」、「174b 」、「274b 」作为旋转方向R2侧扭转弹簧的符号。
而且,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成其长度短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还有,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成多个第2扭转弹簧274a、274b各自的长度相同。
此外,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成每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任意一侧扭矩刚性与每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任意另一侧扭矩刚性互不相同。例如,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成旋转方向R1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a的扭矩刚性小于旋转方向R2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b的扭矩刚性。
在这里,由第1扭转弹簧174a及第2扭转弹簧274a构成的一组扭转弹簧,在旋转方向上起并联作用。而且,相同地由第1扭转弹簧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b构成的一组扭转弹簧,在旋转方向上起并联作用。还有,这两组扭转弹簧,分别在旋转方向上起串联作用。
从动盘73是将来自扭转弹簧74a、74b的扭矩传递至涡轮22所需的部件。从动盘73设置在涡轮22的涡轮壳30外周侧。从动盘73主要有安装部73a、多个爪73b构成。安装部73a,例如通过焊接被固定在涡轮壳70上。多个爪73b,从安装部73a的外周缘朝轴向发动机侧弯曲。爪73b与传动板72的扭矩传递部72b相向,且从轴向变速箱侧插入弯曲成使其朝轴向发动机侧凸出的扭矩传递部72b。该状态下,爪73b与配置在各弹簧容纳部72b中的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旋转方向两端相抵接。
而且,从动盘73上形成有止动爪73b。止动爪73b从安装部73a的内周缘朝轴向发动机侧延伸。止动爪73b配置在相邻的传动板72接合部72e之间。根据该构成,传动板72与从动盘73的相对旋转变大,且一旦止动爪73b与旋转方向的任意一个接合部72e相抵接,扭转弹簧74a、74b(174a、174b、274a、274b)的压缩,即、减振动作则停止。如上所述,传动板72的接合部72e与从动盘73的止动爪73b,作为限制旋转装置发挥功效。换句话说,限制旋转装置由传动板72的接合部72e和从动盘73的止动爪73b构成。
弹簧座75是用于支撑扭转弹簧74a、74b的支撑部件。具体而言,弹簧座75是朝半径方向支撑扭转弹簧74a、74b所需的部件。弹簧座75配置成相对活塞71及从动盘73能够进行相对旋转。而且,弹簧座75配置成相对传动板72及从动盘73能够进行相对旋转。
如图4及图5所示,弹簧座75主要具有支撑部175及接合部275。支撑部175是支撑扭转弹簧74a、74b的部分。支撑部175具有外周侧支撑部175a、内周侧延长部175b、连接部(侧面支撑部)175c。
外周侧支撑部175a是从连接部175c的外周缘朝轴向变速箱侧延伸的筒状部分。该外周侧支撑部175a成,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275,其外周端的曲率连续变小。而且,外周侧支撑部175a,在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旋转方向中央部,其外周端成平面。将上述内容换句话说,外周侧支撑部175a成,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275,从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面到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前端为止的半径方向距离d连续变小。
例如,在旋转方向上观察图5所表示的外周侧支撑部175a时,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275,其曲率连续变小(参照图5(b)~图5(c))。而且,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在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旋转方向中央部,成平面形状(参照图5(d))。另外,图5(b)、图5(c)及图5(d)分别与图4的V2剖面、图4的V3剖面、图4的V4剖面相对应。
这种外周侧支撑部175a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外周侧相邻配置,且支撑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外周侧。而且,外周侧支撑部175a与传动板72扭矩传递部72b的筒状部分相比配置在更靠近外周侧。还有,外周侧支撑部175a与从动盘73的爪73b相比配置在更靠近外周侧。
内周侧延长部175b是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内周侧朝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部分。详细地说,内周侧延长部175b是从连接部175c的内周缘向第1扭转弹簧174a、174b侧弯曲,且向远离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内周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换句话说,内周侧延长部175b是从连接部175c的内周缘朝轴向变速箱侧弯曲,且向输入轴侧延伸的部分。
内周侧延长部175b配置在活塞71与传动板72之间。换句话说,内周侧延长部175b,即、弹簧座75的内周侧是被活塞71与传动板72进行定位。详细地说,传动板72发动机侧的凸起72c与弹簧座75的内周面,例如内周侧延长部175b的前端部175d相嵌合(镶嵌接合)。这样,弹簧座75定位在活塞71与传动板72之间。
连接部175c为大致成圆板状的部分,与活塞71摩擦连接部71c的轴向变速箱侧相抵接配置。而且,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轴向之间。此外,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与传动板72的轴向之间。详细地说,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的摩擦连接部71c与传动板72的扭矩传递部72b的轴向之间。还有,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与从动盘73的轴向之间。详细地说,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与传动板73的爪73b的轴向之间。
通过这种结构,弹簧座75能够支撑因离心力朝半径方向外侧移动的扭转弹簧74a、74b。
接合部275是在旋转方向上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相接合的部分。接合部275与支撑部175一体形成。接合部275具有弯曲部275a和卡止部275b、275c。
弯曲部275a是连接相邻外周侧支撑部175a与相邻连接部175c的部分。弯曲部275a与外周侧支撑部175a及连接部175c一体形成。
卡止部275b、275c是在旋转方向上卡止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部分。卡止部275b、275c是向内侧弯曲加工弯曲部275a的两端部而成。例如,卡止部275b是朝轴向发动机侧弯曲弯曲部275a的外周端而成的爪部分。而且,卡止部是275c是朝轴向变速箱侧切起的弯曲部275a的内周端而成的爪部分。这些卡止部275b、275c配置在各弹簧容纳部72d内的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旋转方向之间。
这种弹簧座75,在纵剖面其轴向一侧成开放的C字形状。而且,弹簧座75作为中间浮动体发挥功效。在这里,接合部275,例如通过卡止部275b、275c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向弹簧座75传递扭矩。另外,第2扭转弹簧274a、274b被压缩时,弹簧座75不仅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还从第2扭转弹簧274a、274b接受扭矩。
[扭矩转换器的动作]
发动机启动后不久,从第1通道17及第3通道19向扭矩转换器主体5内提供工作油,且工作油从第2通道18排出。从第1通道17供应的工作油流经第1油压室A的外周侧,并通过第2油压室B流向流体工作室6内。因此,利用第1油压室A和第2油压室B的油压差活塞71朝轴向发动机侧移动。即,摩擦片76从前盖11分离,解除锁定。这样解除锁定时,前盖11与涡轮22之间的扭矩传递是通过叶轮21与涡轮22之间的流体驱动来进行。
[锁定装置的动作]
一旦扭矩转换器1的速度比上升,输入轴达到规定的转数,第1油压室A的工作油从第1通道17排出。其结果,通过第1油压室A与第2油压室B的油压差,使活塞71向前盖11侧移动,摩擦片76按压前盖11平坦的摩擦面。其结果,前盖11的扭矩,从活塞71经由从动盘72及扭转弹簧74a、74b传递至从动盘73。进而,扭矩从从动盘73传递至涡轮22。即,前盖11与涡轮22机械连接的同时,前盖11的扭矩通过涡轮22直接输出至输入轴。
另外,输入如上所述的扭转振动,扭转弹簧74a、74b重复压缩时,扭转弹簧74a、74b因离心力朝半径方向外侧移动,在弹簧座75的外周侧支撑部175a进行滑动。但是,由于弹簧座75是在旋转方向上与扭转弹簧74a、74b一起移动的部件,因此,大幅降低两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充分发挥降低扭转振动的性能。
[锁定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特性]
如上所述的锁定连接状态下,锁定装置7传递扭矩的同时,吸收·降低从前盖11输入的扭转振动。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一旦扭转振动从前盖11输入至锁定装置7,且传动板72与从动盘73之间产生扭转角度θ,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在传动板72与从动盘73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该状态称之为第1压缩状态J1。具体而言,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在传动板72的扭矩传递部72b与从动盘73的爪73b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此时,弹簧座75通过扭转弹簧74a、74b朝压缩方向移动,且与传动板72及从动盘73进行相对旋转。
该状态下,一旦扭转角度θ变大,每对的两个第2扭转弹簧274a、274b与传动板72及从动盘73相抵接。该状态相当于图6中的第1折叠点P1。于是,每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每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在传动板72与从动盘73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该状态称之为第2压缩状态J2。具体而言,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a、274b在传动板72的扭矩传递部72b与从动盘73的爪73b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此时,弹簧座75通过扭转弹簧74a、74b朝压缩方向移动,且与传动板72及从动盘73进行相对旋转。
该状态下,一旦扭转角度θ进一步变大,每对的两个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任意一侧,即扭矩刚性低的一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a,其各圈相互贴紧。该状态相当于图6中的第2折叠点P2。在这里,一旦扭矩刚性低的一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a的各圈相互贴紧,不仅是各圈相互贴紧的第2扭转弹簧274a,内周部具有该第2扭转弹簧274a的第1扭转弹簧174a也不能压缩。于是,每对的两个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任意另一侧,即、扭矩刚性高的一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b与内周部具有该第2扭转弹簧274b的每对第1扭转弹簧174b在传动板72与从动盘73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该状态称之为第3压缩状态J3。具体而言,第1扭转弹簧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b在传动板72的扭矩传递部72b与从动盘73的爪73b之间朝旋转方向压缩。此时,弹簧座75通过扭转弹簧74a、74b朝压缩方向移动,且与传动板72及从动盘73进行相对旋转。
该状态下,一旦扭转角度θ进一步变大,最终则从动盘73的止动爪73b与从动盘72的接合部72e相抵接。该状态相当于图6中的第3折叠点P3的状态。于是,动作中的每对第1扭转弹簧174b与动作中的每对第2扭转弹簧274b停止压缩。该状态称之为停止压缩状态P3。即、停止扭转弹簧74a、74b(174a、174b、274a、274b)的减振动作。
下面,扭转弹簧74a、74b(174a、174b、274a、274b)进行如上所述的动作时的扭矩特性进行说明。另外,为了简单说明,在这里利用一对扭转弹簧74a、74b(174a、174b、274a、274b)的扭矩特性进行说明。
如图6及图7所示,在第1压缩状态J1下,串联配置的两个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扭矩刚性N11(=1/{(1/K1+1/K1)}=1/(2/K1))被设定成系列的扭矩刚性N1。于是,根据该系列的扭矩刚性N1,设定扭矩特性的第1倾斜度D1。接下来,在第2压缩状态J2下,通过合并并列配置的一组第1扭转弹簧174a及第2扭转弹簧274a的扭矩刚性N21(=K1+K2)与并列配置的另一组第1扭转弹簧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b的扭矩刚性N22(=K1+K2’;K2<K2’),设定系列的扭矩刚性N2(=1/(1/N21+1/N22)=1/〔1/{1/(K1+K2)}+1/{1/(K1+K2’)}〕)。于是,根据该系列的扭矩刚性N2,设定扭矩特性的第2倾斜度D2。接下来,一旦,第2扭转弹簧274a的各圈相互贴紧,从第2压缩状态J2过渡到第3压缩状态J3,并列配置的一组第1扭转弹簧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b的扭矩刚性N33(=K1+K2’)被设定成系列的扭矩刚性N3。于是,根据该系列的扭矩刚性N3,设定扭矩特性的第3倾斜度D3。根据该构成,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
最后,一旦从第3压缩状态J3过渡到停止压缩状态P3,扭矩特性的扭转角度θ则达到最大扭转角度θ。扭转角度θ达到最大扭转角度θ时的扭矩成扭矩特性中的最大扭矩。
在这里所表示的扭矩特性是一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配置在这些一对第1扭转弹簧内周部中的一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扭矩特性。因此,作为锁定装置7整体的扭矩特性,即、多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多对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扭矩特性,被设定成在这里所表示的扭矩特性。
[扭转振动阻尼特性的有利效果]
该锁定装置7中,能够将扭矩特性设定为多段,即、三折线。通过将扭矩特性设定成这种三折线,不需要突然改变根据扭转角度θ变化的扭矩刚性N1、N2、N3,能够将其设定成逐渐变大。特别是,由于能够将第1段的扭矩刚性N1设定成较小,能抑制扭转角度θ小的时候可能产生的振动。
具体而言,该锁定装置7中,通过将扭矩特性设定成三折线,与将扭矩特性设定成二折线时相比,能够将扭矩刚性的比,例如相对于第1扭矩刚性的第2扭矩刚性的比(N2/N1)及相对于第2扭矩刚性的第3扭矩刚性(N3/N2)设定成较小。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扭矩特性中超过各折叠点时产生的振动。
而且,该锁定装置7中,通过使每对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任意一侧第1扭转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扭转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至少任意一侧扭转弹簧不能压缩形成第3段扭矩刚性,不需改变锁定装置的大小,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
还有,该锁定装置7中,通过将每对单侧的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各圈相互贴紧,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如上所述,该锁定装置7中,仅改变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形状(扭转弹簧的全长或线圈距离等)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及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扭矩刚性,能够容易地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
而且,该锁定装置7中,通过将多个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各自的扭矩刚性设定成相同,且将分别配置在多个第1扭转弹簧174a、174b内周部中的第2扭转弹簧274a、274b的扭矩刚性设定成小于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扭矩刚性,能够平稳地改变第2扭转弹簧274a、274b作用于扭矩特性时的扭矩刚性。即、能够形成扭矩刚性没有急剧变化的多段特性。
此外,该锁定装置7中,通过旋转限制装置72e、73c设定第3段扭矩特性的上限。如上所述,通过旋转限制装置72e、73c设定第3段扭矩特性的上限,当扭转角度θ超过规定大小时,能够准确地将扭矩从输入侧传递至输出侧。
[弹簧座的有利效果]
该弹簧座75中,由于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成,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接合部,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曲率连续变小,因此,能降低伴随着离心力的产生可能产生于弹簧座75上的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旋转方向中央部,由于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成平面形状,能准确地降低伴随着离心力的产生可能产生于弹簧座75上的应力集中。
而且,该弹簧座75中,能够从弹簧座75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外周端曲率较小的部分或外周侧支撑部175a的旋转方向中央部平面部分容易地组装锁定装置7。
还有,该弹簧座75中,由于连接部175c配置在活塞71与扭转弹簧74a、74b的轴向之间,连接部175c难以屈曲,能够提高弹簧座75的强度。
此外,该弹簧座75中,由于从连接部175c向扭转弹簧74a、75b侧弯曲的部分,内周侧延长部175b难以屈曲,能够提高弹簧座75的强度。而且,由于内周侧延长部175b朝远离扭转弹簧74a、74b内周侧的方向延伸,能够增大弹簧座75半径方向的弯曲刚性。
还有,该弹簧座75中,由于在弹簧座75的接合部275形成有向内侧弯曲弯曲部275a的两端部的卡止部275b、275c,扭转弹簧74a、74b能够准确地卡止该卡止部275b、275c。而且,由于卡止部275b、275c是向内侧弯曲弯曲部275a的两端部而成,卡止部275b、275c难以屈曲,能够提高弹簧座75的强度。此外,能够增大卡止部275b、275c半径方向的弯曲刚性。
[其他实施例]
(a)虽然上述实施例所示通过第2扭转弹簧274a的各圈相互贴紧,从第2压缩状态J2过渡到第3压缩状态J3时的例子,但这种压缩状态的过渡还能够通过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各圈相互贴紧来实现。例如,将成对的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任意一侧扭矩刚性和成对的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任意另一侧扭矩刚性设定成不同的刚性。而且,在第2压缩状态J2中,通过使成对的第1扭转弹簧174a、174b的任意一侧各圈相互贴紧,能够将压缩状态从第2压缩状态J2过渡到第3压缩状态J3。即、能够设定扭矩特性的第3倾斜度D3。这样,也能够设定三折线扭矩特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传递扭矩的同时,吸收并降低扭转振动所需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符号说明)
7锁定装置
71活塞
72传动板
73从动盘
74、74a、74b扭转弹簧
174、174a、174b第1扭转弹簧
274、274a、274b第2扭转弹簧
75弹簧座
175支撑部
175a外周侧支撑部
175c侧面支撑部
175b内周侧延长部
275接合部
275a弯曲部
275b、275c卡止部
72e、73c旋转限制装置
D1扭矩特性的第1倾斜度
D2扭矩特性的第2倾斜度
D3扭矩特性的第3倾斜度

Claims (10)

1.一种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用于传递扭矩并用于吸收和降低扭转振动,其包括:
输入旋转部件;
输出旋转部件;
弹性部件,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所述输入旋转部件与所述输出旋转部件,以及
支撑部件,具有支撑所述弹性部件的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一体形成且在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弹性部件相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支撑部件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部件与所述输出旋转部件能够进行相对旋转,
其中,
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所述弹性部件外周侧的外周侧支撑部,所述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随着朝旋转方向远离所述接合部,且外周端曲率连续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侧支撑部的外周端在所述外周侧支撑部的旋转方向中央部具有平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还具有支撑所述弹性部件侧面的侧面支撑部,且所述侧面支撑部配置在所述输入旋转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还具有朝远离所述弹性部件内周侧的方向延伸的内周侧延长部,且所述内周侧延长部从所述侧面支撑部向所述弹性部件侧弯曲,并朝远离所述弹性部件内周侧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具有弯曲部和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在旋转方向卡止于所述弹性部件上,且通过将所述弯曲部的两端部向内侧弯曲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多对第1螺旋弹簧和多对第2螺旋弹簧,当所述输入旋转部件与所述输出旋转部件相对旋转时多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在旋转方向上被压缩;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长度短于所述第1螺旋弹簧的长度,且配置在所述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
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相互串联配置;
在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及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被压缩的状态下,通过使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1螺旋弹簧和配置在该所述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不能压缩,利用能够压缩的所述第1螺旋弹簧及能够压缩的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吸收并降低扭转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转换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1螺旋弹簧与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的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至少任意一侧螺旋弹簧的各圈相互贴紧,以使所述任意一个所述第1螺旋弹簧及配置在该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所述第2螺旋弹簧无法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转换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长度彼此相同;
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个与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的扭矩刚性彼此不同;
通过使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任意一个的各圈相互贴紧,无法压缩所述任意一个所述第1螺旋弹簧及配置在所述任意一个所述第1螺旋弹簧内周部中的第2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转换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各自的扭矩刚性彼此相同;
每对所述第2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分别小于每对所述第1螺旋弹簧的扭矩刚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转换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输入旋转部件与所述输出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装置。
CN201180010663.6A 2010-02-26 2011-02-02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Active CN102782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1295A JP4791582B2 (ja) 2010-02-26 2010-02-26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0041294A JP5106555B2 (ja) 2010-02-26 2010-02-26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0-041295 2010-02-26
JP2010-041294 2010-02-26
PCT/JP2011/052148 WO2011105182A1 (ja) 2010-02-26 2011-02-02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366A true CN102782366A (zh) 2012-11-14
CN102782366B CN102782366B (zh) 2015-05-20

Family

ID=4450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663.6A Active CN102782366B (zh) 2010-02-26 2011-02-02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52685B2 (zh)
KR (3) KR101698014B1 (zh)
CN (1) CN102782366B (zh)
DE (1) DE112011100683B9 (zh)
WO (1) WO201110518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4100A1 (ja) * 2012-11-27 2014-06-0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08291623A (zh) * 2015-11-19 2018-07-17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变换器
US10036459B2 (en) 2013-05-16 2018-07-31 Exedy Corporatio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2719B1 (ja) * 2011-12-05 2013-06-0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555784B1 (ja) * 2013-02-26 2014-07-23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装置
JP5684846B2 (ja) 2013-03-21 2015-03-18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DE102014214553A1 (de) * 2013-08-06 2015-02-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eckelbaugruppe für einen Drehmomentwandler, die eine Antriebsplatte mit einem elastischen Vorspannungselement aufweist
US9732825B2 (en) 2014-04-25 2017-08-15 Valeo Embrayages Driven plate with intermediate plate centering guide
JP2017166585A (ja) * 2016-03-16 2017-09-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28A (zh) * 1993-09-17 1995-10-11 卢克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带液力变扭器的机动车以及转矩传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9902191A1 (de) * 1999-01-21 2000-07-27 Mannesmann Sachs Ag Überbrückungskupplung für einen Drehmomentwandler
JP2000310282A (ja) * 1999-04-23 2000-11-07 Exedy Corp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CN1274655A (zh) * 1999-05-21 2000-11-29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扭矩传递装置
JP2002070949A (ja) * 2000-08-31 2002-03-08 Exedy Corp 弾性連結機構及び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US20020039926A1 (en) * 2000-09-29 2002-04-04 Hiroshi Uehara Damper mechanism
WO2006114236A1 (de) * 2005-04-27 2006-11-02 Daimlerchrysler Ag Hydrodynamischer drehmomentwandler mit einer überbrückungskupplung und einem torsionsdämpfer
JP2007247722A (ja) * 2006-03-14 2007-09-27 Exedy Corp 流体式トルク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9002551A1 (en) * 1987-09-11 1989-03-23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Lockup damper for torque converters
JPH05296290A (ja) * 1992-04-17 1993-11-09 Aisin Seiki Co Ltd 捩じり振動緩衝装置
JP3618158B2 (ja) * 1995-12-08 2005-02-09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のスプリングダンパー装置
US5941354A (en) * 1996-11-26 1999-08-24 Exedy Corporation Lockup damper of torque converter
JP3745904B2 (ja) * 1998-08-27 2006-02-1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DE10123615B4 (de) * 2000-05-26 2015-11-19 Exedy Corp. Drehmomentwandler mit Überbrückungskupplung
JP3977000B2 (ja) 2000-09-13 2007-09-19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5282688A (ja) * 2004-03-29 2005-10-13 Mazda Motor Corp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付き流体伝動装置
DE102005034338A1 (de) * 2005-07-22 2007-01-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US7784595B2 (en) * 2006-02-13 2010-08-31 Borgwarner Inc. Integrated clutch assembly damper arrangement
JP4999438B2 (ja) 2006-12-04 2012-08-1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ロ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流体式トルク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28A (zh) * 1993-09-17 1995-10-11 卢克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带液力变扭器的机动车以及转矩传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9902191A1 (de) * 1999-01-21 2000-07-27 Mannesmann Sachs Ag Überbrückungskupplung für einen Drehmomentwandler
JP2000310282A (ja) * 1999-04-23 2000-11-07 Exedy Corp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CN1274655A (zh) * 1999-05-21 2000-11-29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扭矩传递装置
JP2002070949A (ja) * 2000-08-31 2002-03-08 Exedy Corp 弾性連結機構及び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US20020039926A1 (en) * 2000-09-29 2002-04-04 Hiroshi Uehara Damper mechanism
WO2006114236A1 (de) * 2005-04-27 2006-11-02 Daimlerchrysler Ag Hydrodynamischer drehmomentwandler mit einer überbrückungskupplung und einem torsionsdämpfer
JP2007247722A (ja) * 2006-03-14 2007-09-27 Exedy Corp 流体式トルク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4100A1 (ja) * 2012-11-27 2014-06-0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US10036459B2 (en) 2013-05-16 2018-07-31 Exedy Corporatio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CN111396526A (zh) * 2013-05-16 2020-07-10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液力变矩器的锁定装置
CN111396526B (zh) * 2013-05-16 2023-06-27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液力变矩器的锁定装置
CN108291623A (zh) * 2015-11-19 2018-07-17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变换器
CN108291623B (zh) * 2015-11-19 2021-09-21 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变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17899A (ko) 2012-10-24
DE112011100683B9 (de) 2021-04-15
DE112011100683T5 (de) 2013-02-21
US20120292150A1 (en) 2012-11-22
KR101660478B1 (ko) 2016-09-27
US8752685B2 (en) 2014-06-17
CN102782366B (zh) 2015-05-20
WO2011105182A1 (ja) 2011-09-01
KR101698014B1 (ko) 2017-01-19
KR20160114187A (ko) 2016-10-04
DE112011100683B4 (de) 2021-02-25
KR20140141698A (ko)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366A (zh)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CN103403397A (zh) 扭矩转换器的锁定装置
CN104937311B (zh) 扭矩转换器的锁止装置
CN102652234B (zh) 扭矩转换器用锁定装置
CN103189670B (zh) 流体式动力传递装置的锁定装置
CN105264270B (zh) 液力变矩器的锁定装置
CN103492749B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1487524B (zh) 锁止装置
CN102472378B (zh) 转矩变换器用锁定装置
US8205731B2 (en) Lockup device, and fluid-type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CN105339706A (zh) 液力变矩器的锁定装置
CN103201538A (zh) 液力偶合器用锁定装置
CN102639904A (zh) 扭矩转换器
JP5344471B2 (ja) ロックアップダンパ装置
CN103958936A (zh) 扭矩变换器的锁定装置
JP5607405B2 (ja) ダンパ装置
CN202188082U (zh) 液力变矩器
CN107208741B (zh) 离心力摆装置和扭振减振器
JP6344326B2 (ja) 流体伝動装置
JP5106555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CN201106669Y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
JP5522650B2 (ja) ロックアップダンパ装置
CN102317651A (zh) 定子及扭矩转换器
CN201225391Y (zh) 高能容液力变矩器
CN112762156A (zh) 用于液力联接装置的阻尼系统、液力联接装置和机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