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341A - 卡扣 - Google Patents

卡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341A
CN102782341A CN2011800120309A CN201180012030A CN102782341A CN 102782341 A CN102782341 A CN 102782341A CN 2011800120309 A CN2011800120309 A CN 2011800120309A CN 201180012030 A CN201180012030 A CN 201180012030A CN 102782341 A CN102782341 A CN 102782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axis body
abutting part
pressed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20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2341B (zh
Inventor
渡边靖广
福尾道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82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2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Buck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卡扣。该卡扣具有轴体和主体,主体具有头部并且具备通过从该头部侧压入的上述轴体并利用弹性变形从而扩开的脚部。轴体具有因上述压入而与脚部的被抵接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比该第一抵接部位于压入后方侧的第二抵接部,在利用第一抵接部使脚部的一部分扩开后,通过进一步压入轴体从而使脚部的其他部分扩开。

Description

卡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轴体及该轴体所压入的主体构成的卡扣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由轴体及该轴体所压入的主体构成的也被称为销卡扣的卡扣。这种卡扣具有下述结构,即,从将主体的脚部插入并通过形成于固定对象物上的贯通孔的状态,通过将轴体压入该主体内,从而使该脚部扩开而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上。
现有改变位置地设有两处通过将销(轴体)插入到卡扣(主体)的脚部中从而被销的挤压部挤压的扩开点的卡扣。(参照专利文献1)。可是,在这种卡扣中,如下设定:正在使扩开点位于脚部的前端侧的脚部进行弹性变形时,使扩开点位于脚部的基部侧的脚部开始弹性变形,因而不是能充分地降低销对卡扣的压入阻力的结构。图15表示其概念。图15中,横轴表示销的压入行程量,越向右该行程量越大。纵轴表示压入阻力。图15中,以点划线表示的曲线是认为是由使扩开点位于脚部的前端侧的脚部产生的压入阻力,以虚线表示的曲线是认为是由使扩开点位于脚部的基部侧的脚部产生的压入阻力,以实线表示的曲线是这两个阻力的合成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012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不会损害这种卡扣的功能,并能尽可能减小轴体对构成这种卡扣的主体的压入阻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卡扣包括轴体和主体,该主体具有头部并且具备通过从该头部侧压入的上述轴体并利用弹性变形从而扩开的脚部,其特征在于,轴体具有因上述压入而与脚部的被抵接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比该第一抵接部位于压入后方侧的第二抵接部,在利用第一抵接部使脚部的一部分扩开后,通过进一步压入轴体从而使脚部的其他部分扩开。
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是,使上述被抵接部为向脚部的内侧突出的突部,因轴体的压入使第一抵接部或第二抵接部与该突部抵接。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轴体的第一抵接部的形成部位与第二抵接部的形成部位之间以在该轴体的周向具有一定角度量的偏移的方式形成两个抵接部。
在轴体的第一抵接部未与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脚部没有弹性变形。接着,当轴体被压入到第一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的位置时,只有脚部的一部分因弹性变形而扩开。并且,直到该脚部的一部分被扩开为止,脚部的另一部分不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当将轴体压入到第二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的位置时,脚部的其他部分因弹性变形而扩开。由此,卡扣将固定对象物夹持在头部与脚部之间并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上。在该卡扣中,因为不会使主体的脚部的一部分的扩开和其他部分的扩开同时发生,因此在最终的固定状态下,使该脚部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都扩开,并且能将轴体对主体的压入阻力抑制在一定值以下。
如果将上述主体的脚部的横截面轮廓形状预先做成在该脚部的外侧大致仿形假想圆的圆弧,而且,在该脚部的内侧大致仿形假想的四边形的边,则与将脚部的横截面轮廓形状构成为在内外均仿形假想圆的圆弧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轴体的压入更容易使脚部因弹性变形而扩开。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不会损害卡扣的功能,并能尽可能减小轴体对构成这种卡扣的主体的压入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卡扣的分离立体图。
图2是构成卡扣的轴体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3是在相当于图2的A—A线的位置的卡扣的剖视图。
图4是构成卡扣的轴体的局部剖视侧视图,是从与图2成90度的不同方向表示轴体的图。
图5是构成卡扣的轴体的仰视图。
图6是构成卡扣的主体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7是构成卡扣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8是构成卡扣的主体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将构成卡扣的主体插入固定对象物的贯通孔中的状况的剖视结构图,图9(b)相对于图9(a)使断面位置有90度不同。
图10是图9(a)、图9(b)的状态的卡扣的横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轴体从图9(a)、图9(b)的状态开始压入主体内的状态的剖视结构图,图11(b)相对于图11(a)使断面位置有90度不同。
图12是表示将轴体从图11(a)、图11(b)的状态进一步压入主体内的状态的剖视结构图,图12(b)相对于图12(a)使断面位置有90度不同。
图13表示将轴体完全压入到主体内的状态的剖视结构图,图13(b)相对于图13(a)使断面位置有90度不同。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这种卡扣的轴体的压入行程量与压入阻力的相关关系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现有的卡扣的轴体的压入行程量与压入阻力的相关关系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4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卡扣由轴体1和该轴体1所压入的主体2构成,从将主体2的脚部21插入并通过形成于固定对象物P上的贯通孔Pa的状态,通过将轴体1压入该主体2内,从而使该脚部21扩开而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P上。典型的是,该卡扣以如下方式使用:从使分别具有上述贯通孔Pa的多个固定对象物P以使该贯通孔Pa相互连通并对齐的方式相互重合的状态,通过将主体2的脚部21插入并通过这些贯通孔Pa而进行上述扩开,从而借助于卡扣将这多个固定对象物P固定在一起。(图13(a)、图13(b))
主体2具有头部20,并且具备由从该头部20侧压入的上述轴体1利用弹性变形而扩开的脚部21。
在图示的例子中,头部20构成为呈其外径比上述贯通孔Pa大的圆板状。另一方面,脚部21构成为具有能插入并通过该贯通孔Pa的粗细尺寸。
就脚部21而言,使脚基部211与头部20的一个面连接成一体,并向与该一个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头部20形成有圆形的轴体1的接受孔20a。脚部21由具有宽幅的内外表面的呈细长板状的形状尺寸都相同的四个弹性脚片214、214…构成,使上述接受孔20a与被该四个弹性脚片214、214…围绕的轴体1的接受空间213连通。各弹性脚片214分别配置成,将其一端与接受孔20a的孔边缘部连接成一体并由该基部形成上述脚基部211,而且由其另一端形成脚部21的脚末端212。在相邻的弹性脚片214之间形成大致相等的间隔。
在图示的例子中,弹性脚片214的一端与从接受孔20a的孔边缘部向内突出的连接部215的突出端连接成一体。该连接部215构成为具有与弹性脚片214大致相等的宽度。
另外,在各弹性脚片214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有向脚部21的内侧突出的突部216。上述接受空间213因各弹性脚片214的突部216而在脚部21的脚末端212侧变窄。突部216具有朝向头部20侧的倾斜面216a。突部216的顶部216b与弹性脚片214的另一端之间成为脚部21的与未图示的中心线平行的平面216c。另外,在各弹性脚片21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在其另一端侧随着朝向该另一端使脚部21的外径变细的方向的倾斜引导面214a。利用该倾斜引导面214a能够将主体2的脚部21顺利地插入并通过固定对象物P的贯通孔Pa。
另外,就该脚部2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而言,在该脚部21的外侧大致仿形假想圆的圆弧,而且,在该脚部21的内侧大致仿形假想的四边形的边。即,就上述各弹性脚片214而言,分别将其外表面做成为仿形假想圆的圆弧的弯曲面214b,并且将其内表面做成为仿形上述假想的四边形的边的平面214c。(图7、图8、图10)由此,在该例子中,与将脚部2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构成为内外都仿形假想圆的圆弧的情况相比,通过轴体1的压入,使得脚部21更易于因弹性变形而扩开。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压入以脚部21的上述突部216作为被抵接部,上述轴体1具有与该被抵接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10和比该第一抵接部10位于压入后方侧的第二抵接部11。并且,在利用该第一抵接部10而使脚部21的一部分扩开后,通过进一步压入轴体1从而使第二抵接部11与上述被抵接部抵接而扩开脚部21的其他部分。
即、在轴体1的第一抵接部10未与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脚部21没有弹性变形。(图9(a)、图9(b))接着,当将轴体1压入到使第一抵接部10与被抵接部抵接的位置时,只有脚部21的一部分因弹性变形而扩开。在图示的例子中,这时,在构成脚部21的四个弹性脚片214、214…中,只有位于背对背的位置的两个弹性脚片214向外侧挠出。(图11(a)、图11(b))并且,直到该脚部21的一部分完全扩开为止,作为脚部21的其他部分的剩余的两个弹性脚片214不会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当将轴体1压入到使第二抵接部11与被抵接部抵接时,作为脚部21的其他部分的剩余的两个弹性脚片214因弹性变形而扩开。(图12(a)、图12(b)、图13(a)、图13(b))由此,卡扣将固定对象物P夹在头部20与脚部21之间并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P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扣中,因为不会同时发生主体2的脚部21的一部分的扩开和其他部分的扩开,因此,在最终的固定状态下会使该脚部21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均扩开,并且能将轴体1对主体2的压入阻力抑制在一定值以下。图14表示其概念。图14中,横轴表示轴体1的压入行程量,即、越向右该行程量越大。纵轴表示压入阻力。图14中,以点划线表示的曲线是认为是由主体2的脚部21的一部分产生的压入阻力,以虚线表示的曲线是认为是由主体2的脚部21的其他部分产生的压入阻力,以实线表示的曲线是这两个阻力的合成阻力。
具体地说,上述轴体1具有呈大致方柱状的主体部12和圆板状部13。主体部12的一端与圆板状部13的一个面连接成一体。主体部12构成为,具有能通过主体2的接受孔20a并插入脚部21的接受空间213中的粗细尺寸。圆板状部13使外径比主体部12的粗细尺寸大,将轴体1压入主体2中直到使该圆板状部13抵接在主体2的头部20的另一面上的位置。在将轴体1完全压入到主体2中的位置,上述接受孔20a由圆板状部13封闭。
轴体1的主体部12的构成为,使其横截面形状在该主体部12的各处大致仿形上述假想的四边形。即、轴体1的主体部12具有四个侧面部120、120…。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各侧面部120之间的角部121构成为,做成向轴体1的轴线方向较长地延续的肋状,各侧面部120在左右的角部121之间呈槽状。该左右的角部121之间的距离与弹性脚片214的宽度尺寸大致一致,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将各弹性脚片214分别容纳在包围一个侧面部120的左右的角部121的状态下,轴体1从其另一端侧通过接受孔20a导入接受空间213中。轴体1的位于背靠背的位置的两个侧面部120、120之间的距离与下述距离大致一致,该距离是作为位于主体2的脚部21的相对位置的两个弹性脚片214、214的上述平面214c构成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作为轴体1的主体部12的压入前端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凹处122,该凹处122以在相邻的上述角部121之间并在该轴体1的另一端向外侧敞开的方式形成,且使侧面部120的末端120a比主体部12的另一端后退到轴体1的压入后方侧。在图示的例子中,主体部12的四个侧面部120、120…中的位于背靠背的位置的两个侧面部120因该凹处122而使其末端120a后退到轴体1的压入后方侧。即,主体部12在背靠背的位置分别具有凹处122。这两处的凹处122、12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比构成主体2的脚部21的位于相对位置的两个弹性脚片214的突部216之间的距离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凹处122使末端120a后退的侧面部120的该末端构成上述第二抵接部11,而且由其余的侧面部120的末端120a构成上述第一抵接部10。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轴体1的第一抵接部10的形成部位与第二抵接部11的形成部位之间在轴体1的周向具有一定角度量的偏移。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二抵接部11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形成于90度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比因上述凹处122而使末端120a后退的侧面部120的中间部120b,末端部作为卡合部120c向外侧伸出,使突部216与第二抵接部11抵接而扩开的弹性脚片214在该突部216的顶部216b超过末端部的位置稍微挠回,该顶部216b便卡在卡合部120c上。(图13(a)、图13(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比将因上述凹处122而使末端后退的侧面部120置于其间的左右角部121的第二抵接部11靠近圆板状部13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从侧面部120侧凹入的凹部121a,通过将轴体1的一部分导入主体2内直到使连接部215的边缘部进入该凹部121a中的位置,从而能够将主体2与轴体1在第一抵接部10未与突部216抵接的状态下暂时卡合。当从该暂时卡合状态压入轴体1时,连接部215的边缘部从凹部121a脱出而允许轴体1的上述压入。
此外,向应该具有以上所说明的卡扣的弹性变形特性的部位赋予该特性能够通过用合成树脂来构成该卡扣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很容易地实现。
此外,在此引用于2010年3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046316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而纳入其中。

Claims (4)

1.一种卡扣,具有轴体和主体,该主体具有头部并且具备通过从该头部侧压入的上述轴体并利用弹性变形从而扩开的脚部,其特征在于,
轴体具有因上述压入而与脚部的被抵接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比该第一抵接部位于压入后方侧的第二抵接部,
在利用第一抵接部使脚部的一部分扩开后,通过进一步压入轴体从而使脚部的其他部分扩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被抵接部是向脚部的内侧突出的突部,因轴体的压入使第一抵接部或第二抵接部与该突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在轴体的第一抵接部的形成部位与第二抵接部的形成部位之间以在该轴体的周向具有一定角度量的偏移的方式形成两个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
使主体的脚部的横截面轮廓形状在该脚部的外侧大致仿形假想圆的圆弧,而且,在该脚部的内侧大致仿形假想的四边形的边。
CN201180012030.9A 2010-03-03 2011-03-01 卡扣 Active CN102782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6316 2010-03-03
JP2010046316A JP5307053B2 (ja) 2010-03-03 2010-03-03 グロメット
PCT/JP2011/054604 WO2011108531A1 (ja) 2010-03-03 2011-03-01 グロメ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341A true CN102782341A (zh) 2012-11-14
CN102782341B CN102782341B (zh) 2015-07-01

Family

ID=4454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2030.9A Active CN102782341B (zh) 2010-03-03 2011-03-01 卡扣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16993B2 (zh)
EP (1) EP2543895B1 (zh)
JP (1) JP5307053B2 (zh)
CN (1) CN102782341B (zh)
WO (1) WO20111085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013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止退型铆钉和天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1195B2 (ja) * 2011-09-16 2016-04-06 株式会社ニフコ 締結具
JP6059532B2 (ja) * 2012-12-28 2017-01-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US9528540B2 (en) 2014-08-12 2016-12-27 Newfrey Llc Insertion-locking pin and grommet and related methods
JP1533618S (zh) * 2015-03-20 2015-09-14
WO2017127385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Safariland, Llc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KR102295273B1 (ko) * 2018-07-06 2021-08-27 일리노이즈 툴 워크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패스너 조립체
US10900513B2 (en) 2019-04-02 2021-01-26 Newfrey Llc Re-usable one-push pin and grommet fastener
USD942955S1 (en) * 2019-12-19 2022-02-0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ap for an adapt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84A (zh) * 1992-08-31 1995-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夹子
CN173095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CN1828071A (zh) * 2005-03-02 2006-09-06 法国I.T.W. 定形孔中锁定的卡扣
US7207759B2 (en) * 2003-12-25 2007-04-24 Newfrey Llc Fastener for panels or the like
CN101223367A (zh) * 2005-07-29 2008-07-16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夹具
CN101315093A (zh) * 2007-05-30 2008-12-03 百乐仕株式会社 两件式夹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930A (en) * 1981-12-14 1987-06-23 Hartwell Corporation Stand-off fastener
US4784550A (en) * 1986-09-16 1988-11-15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fastener for releasably securing two panels together in spaced-apart fixed relationship
US4726722A (en) * 1987-02-24 1988-02-23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Fastener for spaced-apart panels
JPH0192508U (zh) 1987-12-14 1989-06-16
JP2586907Y2 (ja) * 1992-11-19 1998-12-14 株式会社ニフコ 結合クリップ
US5286152A (en) * 1992-12-08 1994-02-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ivet fastener with push-in releasable drive pin
JP2581249Y2 (ja) 1993-03-12 1998-09-21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
JP3768295B2 (ja) 1996-07-16 2006-04-19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ファスナ
FR2776345B1 (fr) * 1998-03-17 2000-06-30 Itw De France Dispositif a monter en aveugle
JP4201217B2 (ja) * 1998-03-23 2008-12-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US6149183A (en) * 1998-09-09 2000-11-21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Snap-in air bag modul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JP2010046316A (ja) 2008-08-22 2010-03-04 Hochiki Corp 消火システム
JP5165632B2 (ja) * 2009-04-14 2013-03-21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固定具及び被取付部材の固定構造
JP2011033105A (ja) * 2009-07-31 2011-02-17 Nifco Inc プッシュリベッ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84A (zh) * 1992-08-31 1995-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夹子
US7207759B2 (en) * 2003-12-25 2007-04-24 Newfrey Llc Fastener for panels or the like
CN1730953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CN1828071A (zh) * 2005-03-02 2006-09-06 法国I.T.W. 定形孔中锁定的卡扣
CN101223367A (zh) * 2005-07-29 2008-07-16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夹具
CN101315093A (zh) * 2007-05-30 2008-12-03 百乐仕株式会社 两件式夹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013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止退型铆钉和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71201A1 (en) 2013-03-21
JP2011179634A (ja) 2011-09-15
JP5307053B2 (ja) 2013-10-02
EP2543895B1 (en) 2019-07-17
WO2011108531A1 (ja) 2011-09-09
US9016993B2 (en) 2015-04-28
EP2543895A4 (en) 2017-05-31
EP2543895A1 (en) 2013-01-09
CN102782341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341A (zh) 卡扣
CN104659535B (zh) 防水连接器
JP4719305B1 (ja) コネクタ
JP6437276B2 (ja) コネクタ
US9466907B2 (en) Connector
KR101788863B1 (ko) 커넥터 및 전자기기
CN102610949B (zh) 连接器和端子布置构件
CN102610976B (zh) 接合连接器、汇流排及其组装方法
US20130165001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 terminal fitting
CN103573761A (zh) 弹性平均对准系统的半圆形对准特征
EP2606539B1 (en) Electrical female terminal
CN101505014A (zh)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5934855A (zh) 连接器和用于这种连接器的插针接收接触件
CN1819350B (zh) 端子接头,具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形成端子接头的方法以及电连接测试方法
CN103430386A (zh) 分体片弹簧的固定结构
TWI612731B (zh) 連接器
CN104466483A (zh) 用于连接器的平触头、用于平触头的接收块和连接器
CN103178383A (zh) 连接部件
CN104979680A (zh) 连接器
US2021021088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140390U (zh) 卡扣
US20030176112A1 (en) Connector
US9705227B2 (en) Plug contact element having a fold-over layer
KR20100052979A (ko) 파이프용 연결구
US20160068314A1 (en) Sealing pl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