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5614A -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 Google Patents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5614A
CN102775614A CN2011101238530A CN201110123853A CN102775614A CN 102775614 A CN102775614 A CN 102775614A CN 2011101238530 A CN2011101238530 A CN 2011101238530A CN 201110123853 A CN201110123853 A CN 201110123853A CN 102775614 A CN102775614 A CN 102775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oxazine
tower type
double tower
carbon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38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5614B (zh
Inventor
徐日炜
王磊
周莲
张朋立
梁佩茵
余鼎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1238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5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5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5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56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enolic Resins Or Amino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经由硅氢加成反应,通过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引入至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该苯并噁嗪化合物为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的化合物,得到含有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热性能优异,作为热固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Description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并噁嗪树脂,具体涉及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以及该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苯并噁嗪是以酚类化合物、醛类和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一类由氮和氧原子构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在加热和/或加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生成含氮类似酚醛树脂的网状物,称为苯并噁嗪树脂。苯并噁嗪树脂除了具有包括高耐热性、阻燃性、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低吸水性、低成本等传统酚醛树脂的优异性能外,它在固化过程中没有小分子放出,制品零收缩或有轻微膨胀,聚合物有低的热膨胀系数、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耐潮湿性好等特殊优点。
有关苯并噁嗪及其主要合成方法的背景技术可以参考本发明人在“含N-烯丙基的苯并噁嗪中间体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03146797.0)、“酚酞型苯并噁嗪中间体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87724.5)、“含苯并噁嗪基团的倍半硅氧烷和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14117.8)、“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苯并噁嗪树脂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43891.5)、“具有潜催化作用的笼型硅倍半氧烷盐及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63123.6)以及“苯并噁嗪树脂/离子液体组合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78500.6)中所述的内容。
苯并噁嗪树脂还存在耐热性能不高等不足之处,为了提高其综合性能,采用粘土、碳纳米管、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等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
例如陈桥(《苯并噁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报道了将蒙脱土OMMT用以改性烯丙基胺双酚A苯并噁嗪树脂,当OMMMT加入量为4wt%时,5%热降解温度为359.3℃,800℃残炭量为33.76%。
例如陈桥等人(《苯并噁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报道了用八氨苯基POSS(OAPS)改性苯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双噁唑啉树脂,当OAPS加入量为7%时5%热降解温度为373.0℃,800℃残炭量为46.9%。
上述改进方法所得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热分解性能、残碳性能有所改善,但是改进的幅度不大。
双塔型倍半硅氧烷(Double-Decker-Shaped Silsesquioxane,DDSQ)是一类新型的有机硅单元,其基本结构见下式,其中Ph是苯基,R或R’可以是烷基、H等,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单元,将其引入聚合物,则可以提高所得材料的耐热、热分解性能,降低介电常数等性能。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21
但是目前尚未见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的报道。本申请发明人制备了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及其组合物,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性能,热分解性能和残碳性能明显改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锐意研究发现:经由硅氢加成反应,通过将作为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引入至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该苯并噁嗪化合物为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的化合物,由此得到含有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开环聚合形成交联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该交联树脂具有良好的热分解性能和残碳性能,由此完成本发明。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31
式II
本发明的目的(1)在于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主链上包含如式II所示的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单元和式III所示的苯并噁嗪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32
式II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41
式III
所述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由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与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经硅氢加成得到,
其中,作为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是由式II(a)所示的顺式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
式II(a)
也可以是由II(b)所示的反式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43
式II(b)
还可以是II(a)和II(b)两者的任意混合物;
其中,R是烷基,例如甲基、乙基;芳基,例如苯基;脂环基,例如环己基。
在实践中,所得到的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是顺式和反式结构的混合物,在使用中并不需要拆分。
在本文中,所用术语“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或“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的意思相同,是指以下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51
并且在每个苯并噁嗪结构单元的侧链上具有一个碳-碳双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包括以下结构单元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52
其中,X为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2,2-亚丙基、2,2-六氟-亚丙基)、亚芳基、亚脂环基、-O-、-S-、-CO-、-S O2-,也可以没有X(即X为连接键);R4为烯丙基,或含不饱和双键的取代芳基,例如乙烯基苄基、烯丙基苯基醚,R1~R3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且R1~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具体实例,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可以是:
(A)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联苯酚型苯并噁嗪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61
(B)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酚酞型苯并噁嗪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62
(C)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双酚S型苯并噁嗪
(D)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64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基于含不饱和双键的单酚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包括以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71
其中,R为亚烷基如亚乙基、亚丁基、亚己基、亚癸基;亚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苯基、亚联苯基、二苯基亚甲基、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72
等;亚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环己基;
R1为烯丙基、乙烯基,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R3为烯丙基、乙烯基,R1、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且R1、R2、R4可以相同或不同。
作为具体实例,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可以是:
(E)以下结构的4,4’-二苯基甲烷二胺-邻烯丙基苯酚型苯并噁嗪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7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是基于2,2′-二烯丙基双酚A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包括以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81
其中,R为烷基如甲基、乙基、丁基、己基、癸基;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苯基、联苯基、甲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等;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环己基。
作为具体实例,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可以是:
(F)以下结构的苯胺-2,2′-二烯丙基双酚A型苯并噁嗪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82
本发明的目的(2)在于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主链上包含如式II所示的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单元和式III所示的苯并噁嗪结构单元,
式II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84
式III
所述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包含如以下通式Ia、通式Ib或通式Ic所表示的结构部分:
通式Ia
其中,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092
其中,R=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X为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2,2-亚丙基、2,2-六氟-亚丙基)、亚芳基、亚脂环基、-O-、-O-、-CO-、-SO2-,也可以没有X(即X为连接键);R4为亚烷基,取代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1~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n=1-60;
通式Ib
其中:
其中,R′为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R为亚烷基如亚乙基、亚丁基、亚己基、亚癸基;亚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苯基、亚联苯基、二苯基亚甲基、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103
亚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环己基;R1为亚丙基、亚乙基,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R3为亚丙基、亚乙基,R1、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1、R2、R4可以相同或不同,
n=1-60;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111
通式Ic
其中: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112
其中,R′=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其中R为烷基如甲基、乙基、丁基、己基、癸基;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苯基、联苯基、甲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等;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环己基
n=1-60。
在通式Ia、通式Ib和通式Ic中,n优选为1-30,更优选为1-20,还更优选为1-10,最优选为5-10。.
本发明的目的(3)在于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如上述目的(1)或(2)中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以及其他热固性树脂。
在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其他常见的各种热固性树脂,诸如:其他苯并噁嗪树脂,例如N-烷基苯并噁嗪树脂、N-苯基苯并噁嗪树脂、N-脂环基苯并噁嗪树脂、N-烯丙基苯并噁嗪树脂等,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氰酸酯树脂,热固性聚酰亚胺,芳基乙炔树脂或呋喃树脂等。
在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混合方法来获得,如机械混合、溶液混合、熔融混合、辅助超声分散、高速搅拌等方法。进而可以获得不同用途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用于诸如涂料、涂层、热固性塑料、基体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等诸多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及其组合物,还可以和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各种增强材料配制各种组合物,以获得不同用途的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品,所述增强材料包括无机增强材料,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碳纳米管、碳纤维等;有机增强材料如芳纶纤维等;杂化增强材料例如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等。
本发明提出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及其组合物,可适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热固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各种成型加工工艺,如喷射成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模压成型工艺、浇铸成型工艺、浸渍工艺、缠绕工艺、拉挤成型工艺等;制备复合材料使用的增强材料可以是各种纤维或纳米增强粒子;所得制品或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低,收缩小;可以用作高性能胶粘剂和涂层,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并且可以代替传统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用于电子工业。
本发明的目的(4)在于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与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进行硅氢聚合,得到含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131
式II
其中,式II的定义与上述相同,为式II(a)和/或式II(b),式II(a)、式II(b)的定义分别与上述相同。
在本发明中,进行硅氢加成的方法是本领域常用的硅氢加成方法,例如催化加成,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硅氢加成催化剂体系,例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Karstedt催化剂等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5)是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制品,其通过在加热情况下和/或在催化剂存在下,由目的(1)或(2)中所述的含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经开环加成聚合获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可以通过常见固化方法进行,例如加热固化、催化固化、以及加热/催化剂固化。在固化条件下,苯并噁嗪树脂中的苯并噁嗪单元进行开环加成聚合,从而形成交联的树脂,得到固化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6)是提供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制品,其通过在加热情况下和/或在催化剂存在下,由目的(3)中所述的含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固化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得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的红外光谱。
图2是实施例1中所得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的核磁共振光谱。
图3是实施例1中所得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固产物的热重曲线。
图4是实施例1中所得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固产物的GP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根据US 7,169,873 B2获得)和0.158g(0.454mmol)烯丙基胺-联苯酚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l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52g。
该产物的红外光谱如图1中所示。由图1可知,在993cm-1处的C=C特征峰完全消失,说明烯丙基完全反应了,1226.33cm-1的Ar-O-C特征峰以及931.67cm-1处的N-C-O特征峰得以保留,同时1132.44cm-1处的Si-O-Si的特征峰以及809.96cm-1处的Si-CH3特征峰也存在说明双塔型POSS笼型结构未发生改变。
该产物的核磁共振光谱如图2中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5.5和6.0ppm左右的烯丙基在图中完全消失,说明烯丙基完全与硅氢键反应,证明了硅氢加成聚合反应的发生。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热重曲线如图3中所示,热失重5%的温度是461℃,800℃残碳77%。
该产物通过凝胶色谱测量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如图4中所示。由图4可知,GPC分析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表1GPC结果
Figure BDA0000060967090000151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获得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分子量较高,多分散性优良
实施例2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171g(0.491mmol)烯丙基胺-联苯酚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l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35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58℃,800℃残碳75%。
实施例3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191g(0.491mmol)烯丙基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i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32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32℃,800℃残碳71%。
实施例4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235g(0.491mmol)烯丙基胺-酚酞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l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48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23℃,800℃残碳69%。
实施例5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202g(0.491mmo1)烯丙基胺-双酚S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i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36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48℃,800℃残碳72%。
实施例6
称取0.5667g(0.49l 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252g(0.491mmol)4,4’-二苯基甲烷二胺-邻烯丙基苯酚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l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43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10℃,800℃残碳53%。
实施例7
称取0.5667g(0.491mmol)双塔型甲基硅氢倍半硅氧烷和0.266g(0.491mmol)苯胺-2,2′-二烯丙基双酚A型苯并噁嗪化合物,溶于10ml甲苯中,通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Karstedt催化剂(Pt含量3-3.5%),反应12h。分离、干燥,得到产物0.43g。
对该产物的固化产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443℃,800℃残碳65%。
对比例1
将烯丙基胺-联苯酚型苯并噁嗪的固化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354℃,800℃残碳量45%。
对比例2
将烯丙基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的固化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343℃,800℃残碳28%。
对比例3
将烯丙基胺-酚酞型苯并噁嗪的固化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337℃,800℃残碳39%。
对比例4
将烯丙基胺-双酚S型苯并噁嗪的固化物进行TGA测试,测得其热失重5%的温度是330℃,800℃残碳57%。
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可知,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性能明显优于已知的并噁嗪树脂;通过比较实施例3、实施例7和对比例2可知,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性能明显优于已知的苯并噁嗪树脂;通过比较实施例4和对比例3可知,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性能明显优于已知的并噁嗪树脂;通过比较实施例5和对比例4可知,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热性能明显优于已知的并噁嗪树脂。这意味着本发明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具有比已知苯并噁嗪树脂好的热性能,其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以上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不过这些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修饰、改进和替换,这些修饰、改进和替换均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主链上包含如式II所示的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单元和式III所示的苯并噁嗪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11
式II
式III
所述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由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与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经硅氢加成得到,
其中,作为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是由式II(a)所示的顺式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13
式II(a)
也可以是由II(b)所示的反式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21
式II(b)
还可以是II(a)和II(b)两者的任意混合物;
其中,R是烷基,例如甲基、乙基;芳基,例如苯基;脂环基,例如环己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所述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包括以下结构单元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22
其中,X为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2,2-亚丙基、2,2-六氟-亚丙基)、亚芳基、亚脂环基、-O-、-S-、-CO-、-SO2-,也可以没有X(即X为连接键);R4为烯丙基,或含不饱和双键的取代芳基,例如乙烯基苄基、烯丙基苯基醚,R1~R3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且R1~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所述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基于含不饱和双键的单酚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包括以下结构:
其中,R为亚烷基如亚乙基、亚丁基、亚己基、亚癸基;亚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苯基、亚联苯基、二苯基亚甲基、等;亚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环己基;R1为烯丙基、乙烯基,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R3为烯丙基、乙烯基,R1、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且R1、R2、R4可以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所述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是基于2,2′-二烯丙基双酚A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包括以下结构: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33
其中,R为烷基如甲基、乙基、丁基、己基、癸基;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苯基、联苯基、甲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等;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环己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所述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是基于2,2′-二烯丙基双酚A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是:
(A)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联苯酚型苯并噁嗪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41
(B)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酚酞型苯并噁嗪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42
(C)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双酚S型苯并噁嗪
(D)以下结构的烯丙基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44
(E)以下结构的4,4’-二苯基甲烷二胺-邻烯丙基苯酚型苯并噁嗪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51
或者
(F)以下结构的苯胺-2,2′-二烯丙基双酚A型苯并噁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主链上包含如式II所示的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单元和式III所示的苯并噁嗪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53
式II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54
式III
所述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包含如以下通式Ia、通式Ib或通式Ic所表示的结构部分: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61
通式Ia
其中,
其中,R=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X为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2,2-亚丙基、2,2-六氟-亚丙基)、亚芳基、亚脂环基、-O-、-S-、-CO-、-SO2-,也可以没有X(即X为连接键);R4为亚烷基,取代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1~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n=1-60;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63
通式Ib
其中: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71
其中,R′为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R为亚烷基如亚乙基、亚丁基、亚己基、亚癸基;亚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苯基、亚联苯基、二苯基亚甲基、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72
等;亚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亚环己基;R1为亚丙基、亚乙基,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R3为亚丙基、亚乙基,R1、R2、R4各自独立地为H、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脂环基、三烷基硅基、腈基、羧基、卤代烷基或卤原子(如氯、氟、溴)等,R1、R2、R4可以相同或不同,
n=1-60;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73
通式Ic
其中:
Figure FDA0000060967080000081
其中,R′=烷基、芳基、环烷基及其衍生物;其中R为烷基如甲基、乙基、丁基、己基、癸基;芳基及其衍生物,例如苯基、联苯基、甲基苯基、氯苯基、溴苯基等;脂环基及其衍生物,例如环己基,
n=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中,在通式Ia、通式Ib或通式Ic中,n=1-30,优选1-20,还优选1-10,最优选5-10。
8.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以及其他热固性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所述其他热固性树脂包括其他苯并噁嗪树脂,例如N-烷基苯并噁嗪树脂、N-苯基苯并噁嗪树脂、N-脂环基苯并噁嗪树脂、N-烯丙基苯并噁嗪树脂等,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氰酸酯树脂,热固性聚酰亚胺,芳基乙炔树脂或呋喃树脂等。
10.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式II的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与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苯并噁嗪单元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苯并噁嗪化合物进行硅氢聚合,得到含双硅氢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式II。
CN201110123853.0A 2011-05-13 2011-05-13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5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3853.0A CN102775614B (zh) 2011-05-13 2011-05-13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3853.0A CN102775614B (zh) 2011-05-13 2011-05-13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5614A true CN102775614A (zh) 2012-11-14
CN102775614B CN102775614B (zh) 2014-07-02

Family

ID=4712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385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5614B (zh) 2011-05-13 2011-05-13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561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5863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北京化工大学 含双塔型环氧倍半硅氧烷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CN104672458A (zh) * 2014-12-10 2015-06-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4672451A (zh) * 2014-12-10 2015-06-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大环型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5315221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芳香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085A (zh) * 2018-05-16 2018-10-12 西南科技大学 苯并环丁烯官能化双夹板型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054016A (zh) * 2018-07-24 2018-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双环氧基倍半硅氧烷氰酸酯杂化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9825032A (zh) * 2019-01-07 2019-05-31 淄博科尔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预浸体、覆铜板及电路板
CN115895267A (zh) * 2022-12-30 2023-04-04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双固化的有机硅聚合物-苯并噁嗪-环氧树脂杂化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6142B (zh) 2016-04-12 2017-08-21 國立中山大學 雙官能基多面體矽氧烷寡聚體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4441A (zh) * 2006-10-30 2007-04-11 北京化工大学 含苯并噁嗪基团的倍半硅氧烷和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4441A (zh) * 2006-10-30 2007-04-11 北京化工大学 含苯并噁嗪基团的倍半硅氧烷和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5863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北京化工大学 含双塔型环氧倍半硅氧烷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CN103665863B (zh) * 2012-09-13 2016-01-20 北京化工大学 含双塔型环氧倍半硅氧烷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CN105315221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芳香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2458A (zh) * 2014-12-10 2015-06-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4672451A (zh) * 2014-12-10 2015-06-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大环型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4672458B (zh) * 2014-12-10 2017-02-01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8641085A (zh) * 2018-05-16 2018-10-12 西南科技大学 苯并环丁烯官能化双夹板型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054016A (zh) * 2018-07-24 2018-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双环氧基倍半硅氧烷氰酸酯杂化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9825032A (zh) * 2019-01-07 2019-05-31 淄博科尔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预浸体、覆铜板及电路板
CN109825032B (zh) * 2019-01-07 2021-08-17 淄博科尔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苯并噁嗪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预浸体、覆铜板及电路板
CN115895267A (zh) * 2022-12-30 2023-04-04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双固化的有机硅聚合物-苯并噁嗪-环氧树脂杂化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5267B (zh) * 2022-12-30 2023-10-03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双固化的有机硅聚合物-苯并噁嗪-环氧树脂杂化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5614B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5614B (zh)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苯并噁嗪树脂
CN103665863B (zh) 含双塔型环氧倍半硅氧烷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CN101952262B (zh) 用于高tg应用的无卤苯并噁嗪基可固化组合物
CN103304999B (zh) 氰酸酯树脂/含金属铝或钛的倍半硅氧烷组合物
Devaraju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olybenzoxazine–silica hybrid from renewable bio-resource
CN1298377A (zh) 聚二氢化茚双酚及其衍生的聚合物的制备
CN1284776C (zh) 含n-烯丙基的苯并噁嗪中间体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44441B (zh) 含苯并噁嗪基团的倍半硅氧烷和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108827B (zh) 苯并噁嗪及含有苯并噁嗪的组合物
CN102604383B (zh) 碳纳米管/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3508B (zh) 含有苯并噁嗪环氧共混物的可固化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368046A (zh) 氰酸酯树脂/导热填料组合物、预浸料及其应用
CN1884376A (zh) 耐热性苯并噁嗪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67793A (zh) 具有优异空间环境特性的氰酸酯树脂预聚体、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20846B (zh) 糠胺型苯并噁嗪树脂/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组合物
Selvaraj et al. Livestock chicken feather fiber reinforced cardanol benzoxazine‐epoxy composites for low dielectric and microbial corrosion resistant applications
CN107108885B (zh) 三官能苯并噁嗪以及其在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复合材料中的用途
CN106554621A (zh) 一种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88123A (zh) 含双塔型倍半硅氧烷的双官能苯并噁嗪树脂
Fu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ybrid materials originating from polybenzoxazines and silsesquioxanes
CN101040009A (zh) 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和制备其的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 of a novel polysiloxane-containing nitrogen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epoxy resins
CN101891936A (zh) 基于环氧树脂和膦腈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Mydeen et al. Development of hybrid polybenzoxazine composites from sustainable bio-phenol for dielectric and superhydrophobic water repellent utilizations
CN109627696A (zh) 一种碳纤维轮圈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