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3835A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3835A
CN102773835A CN2012101450105A CN201210145010A CN102773835A CN 102773835 A CN102773835 A CN 102773835A CN 2012101450105 A CN2012101450105 A CN 2012101450105A CN 201210145010 A CN201210145010 A CN 201210145010A CN 102773835 A CN102773835 A CN 102773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impactor
driver
spring
secu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50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3835B (zh
Inventor
近藤芳彦
洼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3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3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3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3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能够提高驱动打入器时的能量转换效率并能够实现驱动源的小型化及省电化。打入工具(1)具备:打入紧固件的打入器(27);柱塞(25),安装有打入器(27),使打入器(27)沿着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移动;导向机构,沿着柱塞(25)的移动方向设置,对柱塞进行引导。导向机构具有:设置于柱塞(25)的导向辊(31a、31b);和沿着柱塞(25)的移动方向设置,卡合有导向辊(31a、31b)的导轨(23)。

Description

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钉、订书钉、销等紧固件打入至木材、石膏板、钢板、混凝土等对象物的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关于将紧固件打入对象物的打入工具,有电动式的打入工具。电动式打入工具具备通过压缩弹簧而向紧固件的打入方向施力的柱塞。柱塞上固定有将由钉仓供给的紧固件打入的打入器。例如,本案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58724号公报)公开了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而使柱塞收缩的驱动机构。
专利文献1的驱动机构具有与柱塞相向地、且沿着柱塞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旋转齿轮。两个旋转齿轮彼此啮合,且分别朝向柱塞突出地各设置一根驱动销。另一方面,在柱塞上与各驱动销分别对应地形成有下部卡合突部和上部卡合突部。首先,下部旋转齿轮的驱动销卡合于下部卡合突部,下部旋转齿轮进行旋转,由此,位于下止点位置的柱塞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而被抬起。其次,上部旋转齿轮的驱动销卡合于上部卡合突部,上部旋转齿轮进行旋转,由此,柱塞进一步克服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被抬起。接着,当上部旋转齿轮进一步旋转而使驱动销与上部卡合突部的卡合脱离时,柱塞由于压缩弹簧的弹力而向下方移动,利用打入器将由钉仓供给的最前头的紧固件打入,一个循环结束。
在上下方向上引导柱塞的导向机构以如下方式构成:使形成于柱塞的两侧的导向片卡合于导向凹部,导向片在导向凹部内滑动。在这样的导向机构中,在导向片和导向凹部之间产生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
另外,驱动机构和打入器隔着柱塞而设置于相对的位置上。此时,导向机构设置于未设置打入器和驱动机构的位置、例如与连接驱动机构和打入器的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柱塞的两侧。当柱塞通过驱动机构克服压缩弹簧的弹性力而被抬起时,在柱塞上施加从驱动机构一侧向打入器一侧倾倒的力。与此相伴,导向机构的导向片也压接于导向凹部的内表面,摩擦阻力变大。因此,作为驱动机构的驱动源的马达需要与该摩擦阻力对应的转矩。
这种问题也适用于例如具有利用绞车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而将柱塞卷起的驱动机构的打入工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587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上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驱动打入器时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且能够实现驱动源的小型化及省电化的打入工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打入工具具备:打入器,用于打入紧固件;柱塞,安装有所述打入器,使所述打入器沿着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移动;以及导向机构,沿着所述柱塞的移动方向设置,对所述柱塞进行引导。所述导向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柱塞的导向辊;以及沿着所述柱塞的移动方向设置,供所述导向辊旋转的导轨。
优选为,所述柱塞因施力部件而被朝所述紧固件的打入方向施力。打入工具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引导所述施力部件的筒管,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弹簧,所述筒管插通于所述弹簧并在所述弹簧的全长上对所述弹簧进行引导。
该打入工具还具备沿与所述紧固件的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柱塞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具有:马达;通过马达进行旋转的转矩齿轮;设置于所述转矩齿轮的驱动突起;及设置于所述柱塞,与所述驱动突起卡合的卡合突部,所述柱塞也可以通过所述转矩齿轮旋转而与所述卡合突部卡合的所述驱动突起,朝与所述紧固件的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该打入工具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与所述导向机构之间的防振部。另外,所述打入器也可以相对于所述柱塞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导向辊使引导柱塞的导向机构在导轨上旋转的结构,所以不是滑动摩擦,而是滚动摩擦,可降低摩擦阻力。由此,可以使驱动打入器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可以实现驱动源的小型化及省电化,也可以实现驱动工具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应用的打入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打入工具的打入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打入工具的打入机构及缓冲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打入工具的打入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打入器的导向槽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A)是从一侧观察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另一侧观察柱塞的立体图。
图7(A)是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7(B)是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7(C)是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8(A)是图7(A)所示的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变形例。
图8(B)是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其他变形例。
图8(C)是打入器和柱塞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变形例。
图9是柱塞和导向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打入工具的打入机构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打入机构的横剖视图,表示图10的I-I截面。
图12(A)是在导向机构上设置防振部的变形例的横剖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3(A)是概念性地表示第二固定部件、筒管、柱塞及柱塞弹簧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3(B)是表示图13(A)的变形例的图。
图13(C)是表示打入机构的其他例的图。
图14是打入工具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5(A)是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15(B)是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是驱动机构的动作的变化图,图16(A)表示柱塞位于下止点时的第一及第二转矩辊和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之间的关系,图16(B)表示柱塞上升时的第一及第二转矩辊和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之间的关系,图16(C)表示柱塞到达上止点时的第一及第二转矩辊和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之间的关系,图16(D)表示柱塞到达上止点、且第二转矩辊和第二卡合突部的卡合被解除时的状态。
图17是柱塞位于下止点时的剖视图。
图18是柱塞上升至上止点时的剖视图。
图19是处于紧固件的打入动作中、柱塞下降时的剖视图。
图20是柱塞到达下止点时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钉仓的滑块从钉仓主体被拉出、收纳部露出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钉仓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打入工具,10机身,10a机身主体,10b第一配设部,10c第二配设部,11机头部,11a接触臂,11b射出口,11c打入导向器,11d抗磨板,12把手部,13辅助把手部,14架设部,15扳机,16电池包,17印刷布线基板,20打入机构,21第一固定部件,21a第一支撑部,22第二固定部件,22a第二支撑部,22b插通孔,22c导向突部,22d间隙,23导轨,23a导向槽,23b固定部件,23c、23d防振部件,24筒管,25柱塞,25a插通部,25b支撑片,25c轴孔,25d轴,26柱塞弹簧,27打入器,27a被导向部,27b导向部,27c导向槽,28固定片,28a安装突部,28b螺纹孔,28c插通孔,28d螺栓,28e头部,28f销,28g金属板,28h贯通孔,28i垫圈,28j螺纹部,28k螺母,28m螺纹突起,29第一卡合突部,30第二卡合突部,31a、31b导向辊,32驱动机构,33驱动马达,34蜗杆,35行星齿轮机构,36臂齿轮,37第一转矩齿轮,38第二转矩齿轮,39齿轮盘,39a-39c支撑部,41第一转矩辊,42第二转矩辊,43缓冲机构,44平衡块,44a大径部,44b小径部,45平衡块弹簧,46平衡块止动件,47金属丝,47a,47b突起,48滑轮,50钉仓,51板状连接带,52钉仓主体,53滑块,54收纳部,54a支撑面,55导向部,56导向部材,56a第一导向片,56b第二导向片,56c定位壁,57取出槽,57a端部,58间隙,59侧壁,59a导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所应用的打入工具,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关于打入工具,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说明。
1.整体结构
2.机身
3.紧固件打入机构
4.驱动机构
5.缓冲机构
6.钉仓
7.整体的动作和作用效果
8.其他变形例
1.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打入工具1是将紧固件(钉、订书钉及销等)打入到木材、石膏板、钢板及混凝土等对象物中的工具,具备机身10和向机身10供给紧固件的钉仓50。在机身10内设置有将钉仓50的紧固件打入的打入机构20和驱动打入机构20的驱动机构32。机身10在前面侧上方角部设有具有打出紧固件的射出口的机头部11。钉仓50在该机头部11上设置于与机身10的中心轴线方向、即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箭头D1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
2.机身
如图1所示,机身10具有机身主体10a,在该机身主体10a的前表面设置有机头部11,该机头部11具有将紧固件向对象物打出的射出口11b。如图1及图2所示,机头部11由构成射出口11b的打入导向器11c和抗磨板11d结合构成。接着,在打入导向器11c的前端部、即射出口11b的前端部设有作为安全装置的一部分的接触臂11a(参照图2)。接触臂11a通常为向射出口11b的周围突出的状态,当被按压至对象物时与扳机装置连动,容许扳机的操作。在该机头部11,在抗磨板11d处安装有钉仓50。
在机身主体10a,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地、即与钉仓50大致平行地设置有用户把持的把手部12和作为把手部12的辅助的辅助把手部13。把手部12和辅助把手部13在下端部通过架设部14连接,以能够把持把手部12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环形。在架设部14配设有印刷布线基板17,该印刷布线基板17是组合有电源电路、驱动马达的控制电路及根据来自接触臂11a的检测开关等各种检测开关的输入来控制整体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等的电路部。该微型计算机在钉仓的一侧表面等设置有动作时点灯的LED及照明用的LED时驱动LED。
印刷布线基板17设置于架设部14。印刷布线基板17的设置位置若为机身10的空闲的空间部,则不特别进行限定。即,印刷布线基板17也可以设置于机身主体10a内或把手部12内或辅助把手部13内的空闲的空间部。另外,印刷布线基板17也可以分割而设置于多个部位。
在位于机身主体10a的背面侧的把手部12和机身主体10a的安装根部,向环状部侧突出地设有扳机15。进而,在架设部14,在下表面侧设有安装电池包16的电池安装部。安装于该电池安装部的电池包16内置有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并经由印刷布线基板17向机身10内的驱动机构等供给电源。
另外,把手部12或辅助把手部13也可以设置成不与机身10的轴线方向大致垂直、而是向前方或后方弯曲地、或者倾斜。
在以上那样的机身10内配设有打入紧固件的打入机构20,在辅助把手部13内配设有驱动打入机构20的驱动机构32。接着,对打入机构20进行说明。
3.紧固件打入机构
配设于机身主体10a内的打入机构20,如图1至图4所示,位于两端部的第一固定部件21和第二固定部件22相向地配置,第一固定部件21和第二固定部件22以通过导轨23、23而分离的状态连接。另外,在第一固定部件21与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配设有筒管24。筒管24插通于柱塞25。在筒管24上卷绕地安装有朝一方向对柱塞25施力的柱塞弹簧26(施力部件)。另外,在柱塞25上安装有对由钉仓50供给的最前头的紧固件进行打入的打入器27。打入器27将由钉仓50向射出口11b内供给的最前头的紧固件打入。打入器27被打入导向器11c和抗磨板11d引导而配合柱塞25的动作进行直线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打入器27以被构成机头部11的打入导向器11c和抗磨板11d夹持的方式而被引导。即,在与打入导向器11c的抗磨板11d相向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于打入器27的表面的被导向部27a卡合的导向部27b。被导向部27a和导向部27b利用彼此对应地形成的凹凸进行卡合来引导打入器27的直线移动。进而,在抗磨板11d上,在与打入导向器11c相向的面上形成有打入器27卡合的导向槽27c。当打入导向器11c和抗磨板11d结合时,被导向部27a卡合于导向部27b,打入器27卡合于导向槽27c,由此打入器27进行直线的移动。
第一固定部件21和第二固定部件22,如图2至图4所示,对柱塞25的移动进行引导的直线状的导轨23、23的两端部利用螺钉紧固等而固定,由此,被维持成彼此分离的状态。进而,如图3所示,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21、22在相对的面上设有支撑筒管24的凹状的第一支撑部21a和凸状的第二支撑部22a。筒管24通过两端部嵌合于第一支撑部21a和第二支撑部22a而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件21与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在筒管24上安装有柱塞25。如图6(A)及图6(B)所示,柱塞25具有筒管24所插通的插通部25a,并且,设有能够固定打入器27的固定片28。在固定片28上,长条薄板状的打入器27的基端部通过螺钉紧固等而被固定。
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固定片28在打入器27的安装面上设有顶面平坦且比周围高的安装突部28a,进一步设有螺纹孔28b。
打入器27在基端部形成有插通孔28c。插通孔28c嵌合于固定片28的安装突部28a。此处,安装突部28a的高度形成得大于打入器27的基端部的厚度。打入器27中,当插通孔28c嵌合于安装突部28a时,螺栓28d紧固于螺纹孔28b。于是,螺栓28d的头部28e不是直接压接于打入器27的基端部,而是压接于安装突部28a的顶面。因此,打入器27以将安装突部28a作为中心而转动自如的状态、即可活动的方式来安装。由此,当相对于筒管24滑动的柱塞25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通过驱动机构43被抬起时,即使产生与相对于筒管24的松动相当的倾斜,被导向部27a、导向部27b及导向槽27c所引导的打入器27也以安装突部28a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能够防止打入器27和被导向部27a、导向部27b及导向槽27c的滑动阻力变大。即,能够实现驱动打入器27时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
当相对于柱塞25而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打入器27时,如图7(B)所示,不使用螺栓28d,而使用没有螺纹槽的销28f,将螺纹孔28b设成贯通孔28h,利用金属板28g按压销28g,从而能够防止销28f脱落。此时,固定片28无需设置安装突部28a即可设成平坦的。在图7(A)中,通过使用螺栓28d而不需要使用金属板28g,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零件数量的削减,从而实现小型化。
另外,当相对于柱塞25而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打入器27时,如图7(C)所示,使插通孔28c嵌合于安装突部28a,并利用金属板28g按压,能够防止打入器27从安装突部28a脱落。在图7(A)中,通过使用螺栓28d而不需要使用金属板28g,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部分的零件数量的消减。
图8(A)是图7(A)的进一步的变形例。在图8(A)中,在打入器27的插通孔28c的内侧设置垫圈28i来代替安装突部28a,从而成为紧固于螺纹孔28b的螺栓28d的头部28e压接于垫圈28i。即使根据图8(A)的示例,也可使用螺栓28d而不需要使用金属板28g,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部分的零件数量的消减,从而实现小型化。另外,固定片28不设置安装突部28a而相应地小型化。
图8(B)中,将螺纹孔28b设成贯通孔28h,仅在螺栓28d的前端部设置螺纹部28j,并利用螺母28k从固定片28的背面紧固螺栓28d。即使根据图8(B)的示例,也可以使用螺栓28d而不需要使用金属板28g,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部分的零件数量的消减,从而实现小型化。另外,固定片28不设置安装突部28a而相应地小型化。
图8(C)中,在固定片28上设置螺纹突起28m,在根部,在打入器27的插通孔28c的内侧设置垫圈28i,并将螺母28k紧固于螺纹突起28m。即使根据图8(C)的示例,也可不需要使用金属板28g,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零件数量的消减,从而实现小型化。
进而,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柱塞25的固定片28的相反侧,设有与使柱塞25移动的驱动机构32的第一转矩辊41卡合的第一卡合突部29和与第二转矩辊42卡合的第二卡合突部30。
进而,在柱塞25上,如图6(A)及图6(B)、图9至图11所示,在未设置固定片28和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29、30的两侧,即与连接固定片28和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29、30的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导向辊31a、31b在该两侧分别各设有两个。导向辊31a、31b构成对柱塞25进行引导的导向机构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柱塞25中,以与插通插通部25a的筒管24滑动地接触并沿着筒管24移动的方式相对地设有支撑片25b、25b。关于支撑片25b、25b,在内侧配设有柱塞弹簧26,在外侧,排列于柱塞25的移动方向地设有导向辊31a、31b。如图10所示,导向辊31a、31b通过例如在设置于支撑片25b、25b的轴孔25c、25c内固定有轴25d、25d而安装于支撑片25b、25b。
导向辊31a、31b与固定于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21、22的导轨23、23的凹状的导向槽23a、23a卡合而进行旋转。导轨23、23以不脱离轴25d、25d的方向、且覆盖导向辊31a、31b的轴25d、25d的方式设置。导轨23、23如上述那样地在筒管24上安装有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21、22,进而,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23b而固定于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件21、22。但是,打入器27和接下来要说明的驱动机构32隔着柱塞25而设置于相向的位置(参照图17),导轨23、23设置于未设置打入器27和驱动机构32的位置,也就是说,设置于与连接打入器27和驱动机构32的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参照图10)。在柱塞25进行动作并通过驱动机构32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抬起时,施加从驱动机构32一侧向打入器27一侧倾倒的图3中箭头D6方向的力。但是,柱塞25将导向辊31a、31a卡合于导轨23、23并使导向辊31a、31a旋转,能够变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摩擦阻力。由此,柱塞25能够顺畅地在第一固定部件21和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移动。
另外,也可以在导轨23、23的导向槽上进一步涂敷润滑剂。另外,在各个侧设置的导向辊31a、31a的数量不限定为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但是,导向辊31a、31b在导轨23、23内滑动,因此,在滑动时,成为动作声音或振动的产生原因。因此,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当打入机构20配设于机身主体10a时,也可以使作为防振部的第一及第二防振部件23c、23d介于导轨23、23和机身主体10a的第一配设部10b之间或固定有导轨23、23的第二固定部件22和机身主体10a的第二配设部10c之间。第一及第二防振部件23c、23d为例如橡胶等的振动吸收件。具体而言,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导轨23、23的外表面是与机身主体10a的第一配设部10b抵接的部分,此处粘贴有例如橡胶片即第一防振部件23c。另外,第一防振部件23c也可以不粘贴于导轨23、23的外表面的大致整个面,而粘贴于多个部分。
如图12(B)所示,第二固定部件22的外表面也成为与机身主体10a的第二配设部10c抵接的部分,也成为打入时的振动的承受面。因此,在第二固定部件22和机身主体10a的第二配设部10c之间也设有例如橡胶片即第二防振部件23d。另外,第二防振部件23d也可以设于第一固定部件21和机身主体10a的配设部之间。
在这样的图12(A)及图12(B)的示例中,在打入时,通过导向辊31a、31a在导轨23、23内滑动而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第一及第二防振部件23c、23d来吸收,因此能够减小动作声音。
如图2、图3及图10所示,柱塞弹簧26为压缩螺旋弹簧,插通有筒管24,配置于第二固定部件22和柱塞25之间的区域。柱塞弹簧26通过一端抵于第二固定部件22来向打入紧固件的图2及图3中箭头D1方向对抵于另一端的柱塞25施力。柱塞弹簧26通过插通有筒管24而在伸缩时能够防止朝与中心轴线不同的方向弯曲,能够减少弹性能量损失。
当使用图13(A)至图13(C)概念性地说明筒管24、柱塞25及柱塞弹簧26之间的关系时,如图13(A)所示,以上说明的打入机构20将筒管24插通到柱塞25和柱塞弹簧26中,使柱塞弹簧26在柱塞25和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压缩伸长,柱塞25沿着筒管24移动。由此,柱塞弹簧26被筒管24引导,因此,即使在伸缩时,可防止向与中心轴线不同的方向弯曲。同样的效果也能够以图13(B)所示的结构来实现。具体而言,在图13(B)的示例中,不是将筒管24插通到柱塞25中,而是插通到第二固定部件22的插通孔22b中,并将筒管24固定于柱塞25。将柱塞弹簧26卷绕安装于筒管24,并配设于柱塞25和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柱塞25中,当柱塞弹簧26收缩而上升时,筒管24比第二固定部件22的插通孔22b突出。根据这样的图13(B)的示例,柱塞弹簧26也可被筒管24引导,因此,在伸缩时,能够防止朝与中心轴线不同的方向弯曲。
相对于此,图13(C)的示例中,不使用筒管24,将柱塞弹簧26配设于柱塞25和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在第二固定部件22上设有对柱塞弹簧26的伸缩进行引导的导向突部22c。在图13(C)的示例中,需要在第二固定部件22的导向突部22c的顶面和柱塞25之间设置柱塞25的移动距离以上的间隙22d。在不存在该间隙22d的图13(A)及图13(B)的示例中,与图13(C)相比,柱塞弹簧26在全长上被筒管24引导,因此,在伸缩时,能够切实地防止向与中心轴线不同的方向弯曲。
4.驱动机构
对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入机构20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32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使柱塞25从第一固定部件21侧向第二固定部件22侧移动。如图14、图15(A)及图15(B)所示,驱动机构32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33。在驱动马达33的主轴上安装有蜗杆34,在该蜗杆34上啮合有作为減速机构的、转矩传递性优良的行星齿轮机构35。进而,臂齿轮36与行星齿轮机构35啮合。进而,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使柱塞25移动的第一转矩齿轮37与臂齿轮36啮合,进而,第二转矩齿轮38与第一转矩齿轮37啮合。臂齿轮36、第一转矩齿轮37及第二转矩齿轮38被一片齿轮盘39支撑。即,齿轮盘39中,在轴支承第一转矩齿轮37的轴状的第一支撑部39a和轴支承第二转矩齿轮38的轴状的第二支撑部39b的基础上,还具有轴支承臂齿轮36的筒状的第三支撑部39c。将臂齿轮36、第一转矩齿轮37及第二转矩齿轮38安装于一片齿轮盘39,由此可以抑制各齿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偏差,可以提高齿轮齿的耐久性,进而,可以减少驱动损失。
在第一转矩齿轮37上设有卡合于柱塞25的第一卡合突部29的第一驱动突起即第一转矩辊41,在第二转矩齿轮38上设有卡合于柱塞25的第二卡合突部30的第二驱动突起即第二转矩辊42。彼此啮合的第一转矩齿轮37和第二转矩齿轮38中,第一转矩齿轮37沿图16中箭头R1方向旋转,第二转矩齿轮38沿图16中箭头R2方向旋转。由此,第一及第二转矩辊41、42沿着图16(A)至(D)所示的轨迹前进。
如图16(A)所示,当柱塞25位于下止点位置时,在第一转矩齿轮37的第一转矩辊41的移动轨迹上,当第一转矩辊41开始从最下部的初始位置沿圆周方向移动并开始上升时,柱塞25的第一卡合突部29位于卡合至第一转矩辊41的位置。另外,如图16(B)所示,柱塞25向上方移动,在第一转矩齿轮37的第一转矩辊41刚要到达最上部之前,第二卡合突部30配置于第二转矩齿轮38的第二转矩辊42从最下部开始上升的位置。这样一来,在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29、30,随着彼此啮合的第一及第二转矩齿轮37、38的旋转,第一及第二转矩辊41、42依次卡合,柱塞25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从第一固定部件21一侧向第二固定部件22一侧抬起。
在这样的驱动机构32中,当驱动马达33起动时,第一转矩齿轮37和第二转矩齿轮38经由行星齿轮机构35及臂齿轮36而彼此逆向(图16中箭头R1、R2方向)地旋转。当柱塞25位于下止点位置时,如图16(A)所示,旋转的第一转矩齿轮37的第一转矩辊41卡合于柱塞25的第一卡合突部29的下表面。第一转矩齿轮37沿箭头R1方向持续旋转,由此,第一转矩辊41上升,柱塞25克服柱塞弹簧26而被抬起。接着,如图16(B)所示,在第一转矩辊41刚要到达最上部之前,第二转矩齿轮38的第二转矩辊42开始从最下部向箭头R2方向上升,并卡合于柱塞25的第二卡合突部30的下表面。接着,柱塞25通过第二转矩齿轮38沿箭头R2方向持续旋转而被进一步抬起到图16(C)所示的位置。如图16(D)所示,当第二转矩齿轮38进一步旋转而使第二转矩辊42从第二卡合突部30脱离时,柱塞25通过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从第二固定部件22一侧向第一固定部件21的方向驱动。此时,结合于柱塞25的打入器27沿图1至图3中箭头D1方向移动,将由射出口11b供给的紧固件打入并朝向外部的对象物打出,紧固件的打入作业的一个循环结束。
但是,通过第一及第二转矩辊41、42而被抬起的柱塞25通过第一及第二转矩齿轮37、38的旋转而被抬起。因此,在柱塞25上,除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朝图5中相反箭头D1方向抬起的力以外,随着第一及第二转矩齿轮37、38的旋转,第一及第二转矩辊41、42与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29、30滑动接触的同时移动,由此,产生与箭头D1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6中箭头X方向)的力,该箭头D1方向与第一及第二卡合突部29、30平行。由此,相对于筒管24滑动的柱塞25因筒管24与插通部25a之间的微小间隙而在图16中箭头X方向上晃动。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安装于柱塞25的打入器27通过被导向部27a卡合于导向部27b、打入器27卡合于导向槽27c而以直线移动的方式被引导。此处,如图7(A)所示,打入器27以将安装突部28a作为中心而转动自如的状态、即可活动的方式安装。由此,当相对于筒管24滑动的柱塞25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并通过驱动机构43而被抬起时,即使产生与相对于筒管24的松动相当的倾斜,打入器27也以安装突部28a为中心转动,因此,打入器27和被导向部27a、导向部27b及导向槽27c的滑动阻力不会变大。因此,能够实现驱动打入器27时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
另外,转矩齿轮的数量根据柱塞25的移动距离来决定。即,转矩齿轮的数量不限定为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在柱塞25上,按照转矩齿轮的数量、即按照设置于转矩齿轮的转矩辊的数量来设置卡合突部。另外,驱动打入机构20的驱动机构32也可以是利用绞车将牵引柱塞25的金属丝卷起来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并使通过柱塞弹簧26而被朝打出方向施力的柱塞25移动的驱动机构。
5.缓冲机构
如图3、图10及图17所示,在打入机构20的筒管24中设有缓冲紧固件打入时的冲击的缓冲机构43。缓冲机构43具有:平衡块44,配设于筒管24内;平衡块弹簧45,朝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图17中箭头D2方向)对平衡块44施力;平衡块止动件46,配设于第二固定部件22的内侧;金属丝47,连接位于筒管24的内侧的平衡块44和位于筒管24的外侧的柱塞25;及滑轮48,对金属丝47进行引导。
平衡块44具有大径部44a和小径部44b,平衡块44通过大径部44a在筒管24的内表面滑动而在筒管24的内部进行直线移动。平衡块44中,金属丝47的一端卡合于平衡块44的突起47a上。另外,金属丝47的另一端卡合于柱塞25的突起47b上。平衡块弹簧45是在筒管24内配置于第一固定部件21和平衡块44之间的例如压缩螺旋弹簧,并朝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图17中箭头D2方向)对平衡块44施力。平衡块弹簧45的一端卡合于平衡块44的大径部44a上。
如图17所示,当柱塞25位于下止点位置时,平衡块44成为通过平衡块弹簧45的弹性力而抵于第二固定部件22侧的平衡块止动件46的状态。接着,如图18所示,当柱塞25通过驱动机构32而被抬起至上止点位置时,平衡块44通过经由金属丝47而被柱塞25拉伸来克服平衡块弹簧45的弹性力、即收缩平衡块弹簧45,从而朝第一固定部件21的方向(相反箭头D2方向(箭头D 1方向))移动。
当打入紧固件时,如图19及图20所示,柱塞25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势头良好地向第一固定部件21的方向(箭头D1方向)移动。此时,打入工具1中产生由对象物上推的反作用力P1。此时,由于柱塞25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势头良好地向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箭头D1方向)移动,金属丝47暂时松弛,平衡块44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单独地在筒管24内向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箭头D2方向)移动。这能够实现对柱塞25的重量、柱塞弹簧26的载荷、平衡块44的重量及平衡块弹簧45的载荷进行设定,以使由柱塞弹簧26引起的柱塞25的速度大于由平衡块弹簧45引起的平衡块44的速度。由此,在打入工具1中,通过要朝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按压平衡块44的平衡块弹簧45的反作用力P2而产生朝对象物的方向按压的按压力。
在这样的缓冲机构43中,可以利用平衡块弹簧45的反作用力P2来减弱或消除由对象物上推的反作用力P1。此外,缓冲机构43可以通过(平衡块弹簧45的载荷P2+打入工具1的载荷(由作业者引起的按压载荷±工具重量)P3)和(紧固件打入时的反作用力Pl+柱塞弹簧26的载荷(反作用力)P4)彼此消除力来决定打入工具1的整体的反作用量。这样一来,在打入工具1中,可以适当地设定紧固件打入时施加于对象物的载荷,例如,可以防止在内装加工中打入紧固件时因朝对象物的方向按压的按压力过强而在表面上产生损伤等。
6.钉仓
如图1及图2所示,钉仓50安装于机身主体10a的机头部11。具体而言,钉仓50通过螺钉紧固等而固定于构成机头部11的抗磨板11d,并在与机身10的中心轴线方向、即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箭头D1方向)交叉的方向、此处为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直线地设置。该钉仓50在安装于机头部11时与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分离地安装。如图21所示,在该钉仓50中收纳有各个紧固件通过粘接剂等而连接成薄板状的板状连接带51(参照图22)。即,板状连接带51的整体的形状呈大致矩形。如图21所示,钉仓50具有:钉仓主体52,收纳板状连接带51;和滑块53,沿钉仓50的延长方向即箭头D3方向滑动。
在钉仓主体52上,收纳板状连接带51的收纳部54靠近与辅助把手部13相反一侧的前面侧而设置于长边方向。收纳部54是与板状连接带51的厚度相当的深度的凹部。该收纳部54的底面成为对除去板状连接带51的紧固件的前端排列的一端部的部分进行支撑的支撑面54a。
在收纳部54的紧固件的打入方向的侧缘,在长边方向上设有对板状连接带51的紧固件的前端排列的一端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55。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导向部55通过大致凹状的导向部材56而设置。导向部材56由相对的一对片件对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进行引导的第一及第二导向片56a、56b;以及连接第一及第二导向片56a、56b且对位于凹部的深处的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片56c构成。
如图22所示,收纳部54的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的侧缘较低地形成,其低的量与收纳部54的支撑面54a侧的第一导向片56a的厚度相当,当配设第一导向片56a时,以支撑面54a的高度和第一导向片56a的表面的高度相同的方式形成。定位片56c成为定位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的定位壁,并具有比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的厚度略大的宽度。进而,与收纳部54的支撑面54a分离的第二导向片56b形成为覆盖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的程度的长度(例如2~8mm)。该第二导向片56b的内表面成为板状连接带51的一端部的导向面。
在收纳部54的支撑面54a和导向部材56的第一导向片56a之间连续地形成有取出槽57。取出槽57为与定位片56c大致平行地且直线状设置的凹部,并以至少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侧的端部57a与第二导向片56b的前端不重叠的方式形成。此处,取出槽57进一步设置成,在俯视时,从第二导向片56b的前端连续,即与第二导向片56b不重叠。该取出槽57设置成: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侧的端部57a成为倾斜面,能够倾斜竖起板状连接带51。
在这样的钉仓50中,滑块53朝钉仓50的前端侧即箭头D3方向滑动,由此,收纳部54朝外部露出,从而成为能够放入/取出板状连接带51的状态。如图21及图22所示,板状连接带51将板状连接带51的紧固件的前端排列的一端部作为插入端从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的侧沿箭头D4方向插入到导向部55中。接着,板状连接带51以沿着收纳部54的支撑面54a、即放平在支撑面54a上的方式插入于第一及第二导向片56a、56b之间并抵于定位片56c。之后,钉仓50通过滑块53向根部侧即相反箭头D3方向滑动,收纳部54被封闭,从而成为打入工具1的可使用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取出收纳于收纳部54的板状连接带51时,如图22所示,首先,使板状连接带51朝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一侧即图22中相反箭头D4方向滑动。接着,当板状连接带51的紧固件的前端排列的一端部靠近取出槽57时,板状连接带51通过用户的手指等而被按压至取出槽57内。于是,板状连接带51沿着取出槽57的辅助把手部13侧的端部57a的倾斜面而竖起,并能够被用户把持而容易取出。
在打入工具1的钉仓50中,如图21及图22所示,由于设有取出槽57,所以,能够通过使板状连接带51朝机身主体10a的辅助把手部13侧滑动、并将该板状连接带51按压在取出槽57中来使该板状连接带51立起而容易地取出板状连接带51。接着,在打入工具1中,能够减小钉仓50和辅助把手部13之间的间隙58,能够实现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作为钉仓50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相对于机身10的轴线方向不是大致垂直,而是向前方或后方弯曲地、或者倾斜。
7.整体的动作和作用效果
对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入工具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将紧固件打入到木材、石膏板、钢板及混凝土等对象物中时,如图1所示,将机头部11的接触臂11a向对象物按压。接着,拉动扳机15,当由微动开关等检测出拉动扳机15这个动作时,驱动机构32的驱动马达33被驱动。
于是,如图16(A)所示,旋转的第一转矩齿轮37的第一转矩辊41卡合于柱塞25的第一卡合突部29的下表面,并抵抗柱塞弹簧26而朝相反箭头D1方向抬起柱塞25。接着,如图16(B)所示,在第一转矩辊41刚要到达最上部之前,第二转矩齿轮38的第二转矩辊42卡合于柱塞25的第二卡合突部30的下表面,进而,抵抗柱塞弹簧26而朝相反箭头D1方向抬起柱塞25,并使柱塞25移动至图16(C)所示的位置。接着,如图16(D)所示,当第二转矩齿轮38进一步旋转而使第二转矩辊42从第二卡合突部30脱离时,柱塞25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势头良好地从第二固定部件22一侧向第一固定部件21的方向移动。此时,结合于柱塞25的打入器27沿图2及图6中箭头D1方向移动,将由射出口11b供给的紧固件打入并朝向外部的对象物打出,紧固件的打入作业的一个循环结束。
这样一来,当打入紧固件时,如图19及图20所示,柱塞25通过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向第一固定部件21的方向(箭头D1方向)势头良好地移动。此时,打入工具1中产生由对象物上推的反作用力P1。此时,柱塞25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势头良好地向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箭头D1方向)移动,金属丝47暂时地松弛,平衡块44因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单独地在筒管24内向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箭头D2方向)移动。由此,在打入工具1中,通过要朝第二固定部件22的方向上推平衡块44的平衡块弹簧45的反作用力P2而产生朝对象物的方向按压的按压力。由此,打入工具1能够通过平衡块弹簧45的反作用力P2来减弱或消除由对象物上推的反作用力P1。
在以上那样的打入工具1的紧固件的打入动作中,柱塞25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导向辊31a、31a被导轨23、23引导并进行直线移动。但是,导轨23、23隔着柱塞25设置于与具备打入器27和第一及第二转矩齿轮37、38等的驱动机构32相向的位置,导轨23、23设置于与连接打入器27和驱动机构32的线大致正交的两侧。当柱塞25在动作时通过驱动机构32克服柱塞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抬起时,施加有从驱动机构32一侧向打入器27一侧倾倒的图3中箭头D6方向的力。但是,柱塞25中,导向辊31a、31a卡合于导轨23、23而进行旋转,因此变成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减小。由此,柱塞25能够在第一固定部件21和第二固定部件22之间顺畅地移动。因此,能够实现驱动打入器27时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
8.其他变形例
以上,对应用于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利用压缩空气或燃料气体或螺线管等对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打入紧固件的压缩空式或燃料气体式或螺线管式等的打入工具。

Claims (6)

1.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打入器,用于打入紧固件;
柱塞,安装有所述打入器,使所述打入器向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移动;以及
导向机构,沿着所述柱塞的移动方向设置,对所述柱塞进行引导,
所述导向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柱塞的导向辊;以及沿着所述柱塞的移动方向设置,供所述导向辊旋转的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还具备沿着所述紧固件的打入方向对所述柱塞施力的施力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还具备引导所述施力部件的筒管,
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弹簧,
所述筒管插通于所述弹簧并在所述弹簧的全长上对所述弹簧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还具备沿与所述紧固件的打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柱塞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马达;通过马达进行旋转的转矩齿轮;设置于该转矩齿轮的驱动突起;以及设置于所述柱塞,与该驱动突起卡合的卡合突部,
通过所述转矩齿轮旋转而与所述卡合突部卡合的所述驱动突起,所述柱塞朝与所述紧固件的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还具备:
机身;以及
设置于所述机身和所述导向机构之间的防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柱塞转动的方式安装。
CN201210145010.5A 2011-05-11 2012-05-11 打入工具 Active CN102773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6542A JP5652320B2 (ja) 2011-05-11 2011-05-11 打込工具
JP2011-106542 2011-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3835A true CN102773835A (zh) 2012-11-14
CN102773835B CN102773835B (zh) 2016-03-16

Family

ID=4711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5010.5A Active CN102773835B (zh) 2011-05-11 2012-05-11 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52320B2 (zh)
CN (1) CN102773835B (zh)
TW (1) TWI5819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4573A (zh) * 2014-08-28 2017-05-3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打入机
CN111009990A (zh) * 2018-10-08 2020-04-14 益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机构及应用该动力机构的手持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3890B2 (ja) * 2016-09-30 2021-07-14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6852570B2 (ja) * 2017-05-31 2021-03-31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US11712791B2 (en) 2018-04-26 2023-08-01 Koki Holdings Co., Ltd. Driving tool
US11878400B2 (en) 2021-01-20 2024-01-2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JP2022173701A (ja) 2021-05-10 2022-11-2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工具
JP2022173699A (ja) 2021-05-10 2022-11-2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工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6065B1 (en) * 1998-10-23 2001-08-21 Hitachi Koki Co., Ltd. Blade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mechanism for a saber saw
CN201058425Y (zh) * 2007-06-12 2008-05-14 旭吉股份有限公司 钉枪的调整冲击力装置
CN101224570A (zh) * 2006-12-12 2008-07-23 希尔蒂股份公司 手持式射入器
CN100548584C (zh) * 2005-09-28 2009-10-14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590638A (zh) * 2008-05-26 2009-12-02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电动击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1959B2 (ja) * 1997-05-21 1999-06-07 株式会社環境アセスメントセンター 積層構造物
JP2004098664A (ja) * 1998-10-23 2004-04-02 Hitachi Koki Co Ltd 切断工具
FR2858261B1 (fr) * 2003-07-29 2005-09-09 Prospection & Inventions Appareil a fonctionnement a gaz d'entrainement d'un element par piston
JP5376398B2 (ja) * 2009-03-30 2013-12-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ネ式止具打込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6065B1 (en) * 1998-10-23 2001-08-21 Hitachi Koki Co., Ltd. Blade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mechanism for a saber saw
CN100548584C (zh) * 2005-09-28 2009-10-14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224570A (zh) * 2006-12-12 2008-07-23 希尔蒂股份公司 手持式射入器
CN201058425Y (zh) * 2007-06-12 2008-05-14 旭吉股份有限公司 钉枪的调整冲击力装置
CN101590638A (zh) * 2008-05-26 2009-12-02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电动击入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4573A (zh) * 2014-08-28 2017-05-3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打入机
CN106794573B (zh) * 2014-08-28 2019-09-13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打入机
US10442066B2 (en) 2014-08-28 2019-10-15 Koki Holdings Co., Ltd. Driver
CN111009990A (zh) * 2018-10-08 2020-04-14 益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机构及应用该动力机构的手持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3835B (zh) 2016-03-16
JP5652320B2 (ja) 2015-01-14
TWI581924B (zh) 2017-05-11
JP2012236250A (ja) 2012-12-06
TW201309434A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3835A (zh) 打入工具
CN102056713B (zh) 无绳斜排钉机
US11396094B2 (en) Driving tool with reaction absorbing mechanism
CN100513087C (zh) 便携式打入机
CN101288962B (zh) 打钉机
US9216502B2 (en) Multi-stranded return spring for fastening tool
US8479966B2 (en) Floating impact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nail gun
TW201841715A (zh) 打入機、打擊機構以及移動機構
CN101578160A (zh) 紧固件驱动工具
JP6673451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CN104955618A (zh) 打入机
TWI778163B (zh) 釘打機
TWI673146B (zh) 驅動機
JP2012236252A (ja) 打込工具
JP5696579B2 (ja) 駆動工具
CN103170951A (zh) 击入装置
WO2019109892A1 (zh) 打钉设备
CN112388760A (zh) 一种适用n形排钉的打钉机
JP7047451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CN216973831U (zh) 吸附式受弹墙
CN115194707A (zh) 钉枪
CN214454109U (zh) 一种耐冲击的卸矿溜槽衬板
CN209110494U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208235297U (zh) 一种道路施工机械破碎装置
CN116000874A (zh) 钉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