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4837A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44837A CN102744837A CN201210263928XA CN201210263928A CN102744837A CN 102744837 A CN102744837 A CN 102744837A CN 201210263928X A CN201210263928X A CN 201210263928XA CN 201210263928 A CN201210263928 A CN 201210263928A CN 102744837 A CN102744837 A CN 1027448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plate
- injection
- push pedal
-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唧嘴、水口钩针、水口推板、第一限位螺钉、第二限位螺钉、定模板、前内模、后内模、拉杆、推板镶件、第一型芯镶件、第二型芯镶件、推板、托板、动模板、动模座板、脱模机构以及限位机构;所述使用方法是: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上;注射模合模,物料经注射、充模、保压以及冷却成型后;注射模开模;完成内侧抽芯后,塑件推离第一型芯镶件,模具完成一次注射成型;注射模合模准备下一次成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以及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旋钮盖塑件是一个端盖类的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但内侧存在整圈的凸起倒扣,强托模容易拉伤塑件,扣位易变型,因此,使塑件脱模变得复杂;目前,企业中虽然也有相关的模具进行生产注塑,但是结构很复杂,生产成本很高,而且尺寸精度也难以控制,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容易造成产品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以及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唧嘴、水口钩针、水口推板、第一限位螺钉、第二限位螺钉、定模板、前内模、后内模、拉杆、推板镶件、第一型芯镶件、第二型芯镶件、推板、托板、动模板、动模座板、脱模机构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水口推板连接,所述定模座板和水口推板之间设有所述唧嘴、水口钩针和第一限位螺钉,所述水口推板与所述定模板连接,所述定模板上设有所述前内模,所述定模板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上设有所述后内模,所述动模板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托板与所述动模座板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推板镶件,所述定模板、推板和动模板之间形成型腔,所述第一型芯镶件设于所述型腔中,所述第二型芯镶件固定于所述托板上并穿过所述托板、动模板与所述第一型芯镶件相连,所述水口推板、定模板、推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限位螺钉连接,所述动模座板、推板、定模板中分别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定模板上的冷却水道与所述前内模上所设的冷却水道相通,所述动模座板上的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型芯镶件上所设的冷却水道相通,所述动模座板、托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限位螺钉;所述脱模机构设于所述注塑模具的侧边,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注塑模具的另外一侧边。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滑行介子,该第一滑行介子固定于所述推板上,所述第一滑行介子上设有第一拉条,该第一拉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行介子和第三滑行介子,该第二第二滑行介子和第三滑行介子分别固定于所述定模板和推板中,所述第二滑行介子和第三滑行介子上设有第二拉条。
其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一脱模机构、第二脱模机构;所述第一脱模机构包括第一拉板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拉板固定于所述推板上,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第二脱模机构包括第二拉板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拉板固定于所述托板上,第二定位块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
其中,所述型腔至少设有十六腔。
其中,所述水口推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设有流道凝料型腔。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定模板和推板之间。
其中,所述动模座板、推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托板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柱,所述导柱配合有导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上;
b、注射模具合模,物料经注射、充模、保压以及冷却成型后;
c、注射模具开模,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向后退,使模具首先在第一分型面PL1处分开,所述第一分型面PL1分开距离由拉杆控制,流道凝料在水口钩针的作用下与塑件分离;接着模具再从第二分型面PL2处分开,所述第二分型面PL2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螺钉控制,此时,水口推板强行将流道凝料推离水口钩针,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浇,至此模具定模部分完成全部分型;
d、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继续向后退,模具再从第三分型面PL3处分开,所述第三分型面PL3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机构控制,即模具的动定模分离;
e、完成开模行程后,模具再从第四分型面PL4处分开,此时第二型芯镶件在托板的作用下进行内侧抽芯,所述第四分型面PL4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螺钉控制;
f、完成内侧抽芯后,模具再从第五分型面PL5处分开,此时第一型芯镶件在后内模的作用下向后退,推板镶件将塑件推离所述第一型芯镶件,所述第五分型面PL5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机构控制,模具完成一次注射成型;
g、注射模具合模,合模时,由导柱导套导向复位合模,准备下一次成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注塑模具结构简单,采用一模十六腔,降低了成本,结构上采取了先让型芯抽芯,给扣位镶件留变型的空间,解决了强托模容易拉伤塑件,扣位易变型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开模时是模具整套开模,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旋钮盖塑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C向结构示意视图;
图6是图2中的D向结构示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1、定模座板,2、唧嘴,3、水口钩针,4、水口推板,5、第一限位螺钉,6、第二限位螺钉,7、定模板,8、前内模,9、后内模,10、拉杆,11、推板镶件,12、第一型芯镶件,13、第二型芯镶件,14、推板,15、托板,16、动模板,17、动模座板,18、压板,19、脱模机构,20、限位机构,21、型腔,22、冷却水道,23、冷却水道,24、冷却水道,25、冷却水道,26、冷却水道,27、第一限位机构,28、第二限位机构,29、第一滑行介子,30、第一拉条,31、第二滑行介子,32、第三滑行介子,33、第二拉条,34、第一脱模机构,35、第二脱模机构,36、第一拉板,37、第一定位块,38、第二拉板,39、第二定位块,40、流道凝料型腔,41、定位块,42、导向机构,43、导柱,44、导套,45、第一分型面PL1,46、第二分型面PL2,47、第三分型面PL3,48、第四分型面PL4,49、第五分型面PL5,50、凸起,51、倒扣,52、旋钮盖,53、进水口BSP快速接头,54、出水口BSP快速接头,55、立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旋钮盖塑件产品如图1所示,旋钮盖52塑件产品是一个端盖类的零件,材料PP,收缩率1.6%。结构较为简单,但内侧存在整圈的凸起50倒扣51。
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如图2、3、4、5、6所示,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1、唧嘴2、水口钩针3、水口推板4、第一限位螺钉5、第二限位螺钉6、定模板7、前内模8、后内模9、拉杆10、推板镶件11、第一型芯镶件12、第二型芯镶件13、推板14、托板15、动模板16、动模座板17、脱模机构19以及限位机构20;
定模座板1与水口推板4连接,定模座板1和水口推板4之间设有唧嘴2、水口钩针3和第一限位螺钉5,该水口钩针3通过压板18固定,水口推板4与定模板7连接,定模板7上设有前内模8,定模板7与推板14连接,推板14与动模板16连接,动模板16上设有后内模9,动模板16与托板15连接,托板15与动模座板17连接;
推板14上设有推板镶件11,定模板7、推板14和动模板16之间形成型腔21,型腔21设有十六个,第一型芯镶件12设于型腔21中,第二型芯镶件13固定于托板15上并穿过托板15、动模板16与第一型芯镶件12相连,水口推板4、定模板7、推板14和动模板16之间设有拉杆10,拉杆10与第一限位螺钉5连接,动模座板17、推板14、定模板7中分别设有冷却水道22、23、24,该冷却水道22、23、24的水口上分别设有进水口BSP快速接头53和出水口BSP快速接头54,定模板7上的冷却水道24与前内模8上所设的冷却水道25相通,相通处设有防水胶圈,动模座板17上的冷却水道22与第二型芯镶件13上所设的冷却水道26相通,相通处设有防水胶圈,动模座板17、托板15和动模板16之间设有第二限位螺钉6;
脱模机构19设于注塑模具的侧边,限位机构20设于注塑模具的另外一侧边,该注塑模具周边还均布有立脚55。
限位机构20包括第一限位机构27和第二限位机构28,第一限位机构27包括第一滑行介子29,该第一滑行介子29固定于推板14上,第一滑行介子29上设有第一拉条30,该第一拉条30的一端固定于托板15上;第二限位机构28包括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该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分别固定于定模板7和推板14中,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上设有第二拉条33。
脱模机构19包括第一脱模机构34、第二脱模机构35;第一脱模机构34包括第一拉板36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一定位块37,第一拉板36固定于推板14上,第一定位块37固定于动模板16上;第二脱模机构35包括第二拉板38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二定位块39,第二拉板38固定于托板15上,第二定位块39固定于动模板16上。
水口推板4与定模板7之间设有流道凝料型腔40。
注塑模具还包括一个定位块41,定位块41设于定模板7和推板14之间。
动模座板17、推板14、动模板16、定模板7和托板15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机构42,导向机构42包括导柱43,导柱43配合有导套44。
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使用方法如图7所示,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合SZ400/2000SY三友机)上;
b、注射模具合模,物料经注射、充模、保压以及冷却成型后;
c、注射模具开模,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向后退,使模具首先在第一分型面PL145处分开,第一分型面PL1开模距离为100mm,第一分型面PL145分开距离由拉杆10控制,流道凝料在水口钩针3的作用下与塑件分离;接着模具再从第二分型面PL246处分开,第二分型面PL2开模距离为15mm,第二分型面PL246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螺钉5控制,此时,水口推板4强行将流道凝料推离水口钩针3,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浇,至此模具定模部分完成全部分型;
d、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继续向后退,模具再从第三分型面PL347处分开,第三分型面PL3开模距离为150mm,第三分型面PL347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机构28控制,即模具的动定模分离;
e、完成开模行程后,模具再从第四分型面PL448处分开,第四分型面PL4开模距离为10mm,此时第二型芯镶件13在托板15的作用下进行内侧抽芯,第四分型面PL448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螺钉6控制;
f、完成内侧抽芯后,模具再从第五分型面PL549处分开,第五分型面PL5开模距离为20mm,此时第一型芯镶件12在后内模9的作用下向后退,推板镶件11将塑件推离第一型芯镶件12,第五分型面PL549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机构27控制,模具完成一次注射成型;
g、注射模具合模,合模时,由导柱43导套44导向复位合模,准备下一次成型。
本发明注塑模具结构简单,采用一模十六腔,降低了成本,结构上采取了先让型芯抽芯,给扣位镶件留变型的空间,解决了强托模容易拉伤塑件,扣位易变型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开模时是模具整套开模,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1)、唧嘴(2)、水口钩针(3)、水口推板(4)、第一限位螺钉(5)、第二限位螺钉(6)、定模板(7)、前内模(8)、后内模(9)、拉杆(10)、推板镶件(11)、第一型芯镶件(12)、第二型芯镶件(13)、推板(14)、托板(15)、动模板(16)、动模座板(17)、脱模机构(19)以及限位机构(20);
所述定模座板(1)与所述水口推板(4)连接,所述定模座板(1)和水口推板(4)之间设有所述唧嘴(2)、水口钩针(3)和第一限位螺钉(5),所述水口推板(4)与所述定模板(7)连接,所述定模板(7)上设有所述前内模(8),所述定模板(7)与所述推板(14)连接,所述推板(14)与所述动模板(16)连接,所述动模板(16)上设有所述后内模(9),所述动模板(16)与所述托板(15)连接,所述托板(15)与所述动模座板(17)连接;
所述推板(14)上设有推板镶件(11),所述定模板(7)、推板(14)和动模板(16)之间形成型腔(21),所述第一型芯镶件(12)设于所述型腔(21)中,所述第二型芯镶件(13)固定于所述托板(15)上并穿过所述托板(15)、动模板(16)与所述第一型芯镶件(12)相连,所述水口推板(4)、定模板(7)、推板(14)和动模板(16)之间设有所述拉杆(10),所述拉杆(10)与所述第一限位螺钉(5)连接,所述动模座板(17)、推板(14)、定模板(7)中分别设有冷却水道(22)、(23)、(24),所述定模板(7)上的冷却水道(24)与所述前内模(8)上所设的冷却水道(25)相通,所述动模座板(17)上的冷却水道(22)与所述第二型芯镶件(13)上所设的冷却水道(26)相通,所述动模座板(17)、托板(15)和动模板(16)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限位螺钉(6);
所述脱模机构(19)设于所述注塑模具的侧边,所述限位机构(20)设于所述注塑模具的另外一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0)包括第一限位机构(27)和第二限位机构(28),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7)包括第一滑行介子(29),该第一滑行介子(29)固定于所述推板(14)上,所述第一滑行介子(29)上设有第一拉条(30),该第一拉条(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15)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8)包括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该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分别固定于所述定模板(7)和推板(14)中,所述第二滑行介子(31)和第三滑行介子(32)上设有第二拉条(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19)包括第一脱模机构(34)、第二脱模机构(35);所述第一脱模机构(34)包括第一拉板(36)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一定位块(37),所述第一拉板(36)固定于所述推板(14)上,所述第一定位块(37)固定于所述动模板(16)上;所述第二脱模机构(35)包括第二拉板(38)以及与其相配的第二定位块(39),所述第二拉板(38)固定于所述托板(15)上,所述第二定位块(39)固定于所述动模板(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21)至少设有十六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推板(4)与所述定模板(7)之间设有流道凝料型腔(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一个定位块(41),所述定位块(41)设于所述定模板(7)和推板(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板(17)、推板(14)、动模板(16)、定模板(7)和托板(15)之间还设有一个导向机构(42),所述导向机构(42)包括导柱(43),所述导柱(43)配合有导套(44)。
8.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上;
b、注射模具合模,物料经注射、充模、保压以及冷却成型后;
c、注射模具开模,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向后退,使模具首先在第一分型面PL1(45)处分开,所述第一分型面PL1(45)分开距离由拉杆(10)控制,流道凝料在水口钩针(3)的作用下与塑件分离;接着模具再从第二分型面PL2(46)处分开,所述第二分型面PL2(46)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螺钉(5)控制,此时,水口推板(4)强行将流道凝料推离水口钩针(3),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浇,至此模具定模部分完成全部分型;
d、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继续向后退,模具再从第三分型面PL3(47)处分开,所述第三分型面PL3(47)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机构(28)控制,即模具的动定模分离;
e、完成开模行程后,模具再从第四分型面PL4(48)处分开,此时第二型芯镶件(13)在托板(15)的作用下进行内侧抽芯,所述第四分型面PL4(48)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螺钉(6)控制;
f、完成内侧抽芯后,模具再从第五分型面PL5(49)处分开,此时第一型芯镶件(12)在后内模(9)的作用下向后退,推板镶件(11)将塑件推离所述第一型芯镶件(12),所述第五分型面PL5(49)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机构(27)控制,模具完成一次注射成型;
g、注射模具合模,合模时,由导柱(43)导套(44)导向复位合模,准备下一次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63928.XA CN102744837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63928.XA CN102744837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4837A true CN102744837A (zh) | 2012-10-24 |
CN102744837B CN102744837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702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63928.XA Active CN102744837B (zh) | 2012-07-27 | 2012-07-27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4483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4287A (zh) * | 2015-06-20 | 2015-11-11 | 张向荣 | 一种注塑机顶杆顶出注塑模具 |
CN105172041A (zh) * | 2015-07-15 | 2015-12-23 | 季音 | 一种复合翻盖瓶盖注塑模具 |
CN105881832A (zh) * | 2014-12-26 | 2016-08-24 | 宁波考比锐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作卡箍的注塑模具 |
CN107415172A (zh) * | 2015-04-30 | 2017-12-01 | 蒿虹 | 一种圆周多行位圆弧化直线运动抽芯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968609A (zh) * | 2019-03-22 | 2019-07-05 | 广东科技学院 | 一种定模智能二次脱模注塑模结构 |
WO2023246249A1 (zh) * | 2022-06-23 | 2023-12-28 | 中北大学 | 大长径比双层圆桶件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21011U (zh) * | 2010-07-12 | 2011-01-26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防限位拉杆转动的三板模结构 |
CN102179898A (zh) * | 2011-03-04 | 2011-09-14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N202336970U (zh) * | 2011-10-13 | 2012-07-18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弹簧顺序脱模机构 |
CN202702510U (zh) * | 2012-07-27 | 2013-01-30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 |
-
2012
- 2012-07-27 CN CN201210263928.XA patent/CN1027448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21011U (zh) * | 2010-07-12 | 2011-01-26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防限位拉杆转动的三板模结构 |
CN102179898A (zh) * | 2011-03-04 | 2011-09-14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N202336970U (zh) * | 2011-10-13 | 2012-07-18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弹簧顺序脱模机构 |
CN202702510U (zh) * | 2012-07-27 | 2013-01-30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81832A (zh) * | 2014-12-26 | 2016-08-24 | 宁波考比锐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作卡箍的注塑模具 |
CN107415172A (zh) * | 2015-04-30 | 2017-12-01 | 蒿虹 | 一种圆周多行位圆弧化直线运动抽芯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034287A (zh) * | 2015-06-20 | 2015-11-11 | 张向荣 | 一种注塑机顶杆顶出注塑模具 |
CN105172041A (zh) * | 2015-07-15 | 2015-12-23 | 季音 | 一种复合翻盖瓶盖注塑模具 |
CN107009583A (zh) * | 2015-07-15 | 2017-08-04 | 乌鲁木齐九品芝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翻盖瓶盖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968609A (zh) * | 2019-03-22 | 2019-07-05 | 广东科技学院 | 一种定模智能二次脱模注塑模结构 |
WO2023246249A1 (zh) * | 2022-06-23 | 2023-12-28 | 中北大学 | 大长径比双层圆桶件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4837B (zh) | 2014-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4837B (zh)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794876A (zh) | 一种用于制作螺旋风扇的注塑模具 | |
CN104960155B (zh) | 一种包胶模板浮动侧边顶出脱模机构及其包胶模具 | |
CN103407103B (zh) | 一种无顶出的模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 |
CN206254422U (zh) | 一种呼吸机仪器后壳用模具 | |
CN20585326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 |
CN205522326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螺纹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2702510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2727260U (zh) | 一种用于制作螺旋风扇的注塑模具 | |
CN102785334B (zh) | 一种用于制作电器盒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334425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02943829U (zh) | 一种橡胶模具注胶塞废料取出装置 | |
CN202388722U (zh) | 一种自动去除水口的注塑模具 | |
CN207535234U (zh) | 一种微型齿轮的注射成型模具 | |
CN102738681B (zh) | 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 |
CN204451075U (zh) | 一种用于制作卡箍的注塑模具 | |
CN206367155U (zh) | 一种工具箱注射模 | |
CN203994454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 | |
CN202702519U (zh) | 一种用于制作电器盒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4820171U (zh) | 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 |
CN207373596U (zh) | 端盖二次开模模具结构 | |
CN207224474U (zh) | 改进的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 |
CN202623162U (zh) | 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 |
CN206780930U (zh) | 一种双向合模注塑模具组 | |
CN202668890U (zh) | 航空航天用聚酯模塑料连接器的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Group 36, Liuwei village, Qutang Town, Hai'a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1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Hairuizhi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8, Hubin North Road, Fan Town, Longshan Town, Ningbo City, Zhejiang, Cixi Patentee before: CIXI SHENGYI MOULD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