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2257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2257A
CN102742257A CN2010800630025A CN201080063002A CN102742257A CN 102742257 A CN102742257 A CN 102742257A CN 2010800630025 A CN2010800630025 A CN 2010800630025A CN 201080063002 A CN201080063002 A CN 201080063002A CN 102742257 A CN102742257 A CN 102742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mera body
cameraman
camera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0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路浩平
关口政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42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2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5Evaluating the state of mind, e.g. depression, anxie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1/00Associated working of cameras or projectors with sound-recording or sound-repro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1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mag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在控制参数的自动设定中,特别是系统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应设定的控制参数越多,往往因略微的条件差异而招致与使用者的意思大为不同的控制结果,反之也存在影响了可操作性,有时无法提供恰当的输出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进行处理的处理部,以及在输入了因处理部的处理引起的使用者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时变更处理部的处理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公知有检测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来推定摄影者的感情并根据所推定的感情支援拍摄操作的摄像装置。例如,根据感情的兴奋状态调整手抖动补正增益,改善补正镜头的追踪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0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假定使用便携移动的电子设备的环境一般时时刻刻在变化。原来希望电子设备根据所使用的环境自动地设定控制参数,向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操作性、恰当的输出。然而,控制参数的自动设定往往不符合使用者的希望。控制参数的自动设定,特别是系统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应该设定的控制参数越多,由于略微的条件差异而招致与使用者的意思大为不同的控制结果的情况也多,相反地损失可操作性,有时无法提供恰当的输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电子设备具备:进行处理的处理部;以及在输入了因处理部的处理引起的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时,变更处理部的处理的控制部。
此外,上述发明的概要没有列举出本发明的全部必要特征。另外,这些特征群的子组合也能够构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照相机系统的要部截面图。
图2是照相机系统的上部轮廓图。
图3是表示由左手把持了摄影镜头的第1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由左手把持了摄影镜头的第2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照相机主体的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的图。
图6是表示心率检测装置和脉搏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照相机系统的框图。
图8是自动对焦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摄像控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照相机系统;2:照相机主体;3:摄影镜头;4:镜头群;5:光圈;6:角速度传感器;7:镜头CPU;8: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9:心率检测装置;10:驱动电路;11:A/D变换电路;12:脉搏检测装置;13:出汗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6: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7:心率检测装置;18: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9:对比度AF电路;20:脉搏检测装置;21:出汗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4:快门SW;25:摄影模式SW;26:取景器光学系统;27:摄像元件;28:主镜;29:焦点检测传感器;30:辅镜;31:聚焦屏;32:五棱镜;33:低通滤波器;34:摄像基板;35:图像记录介质;36:背面监视器控制电路;37:背面监视器;38:日历部;39:快闪ROM;40:测光传感器;41:GPS模块;42:麦克风;43:扬声器;44:RAM;45:脸识别部;46:照相机主体CP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定与权利要求有关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未必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图1是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照相机系统1的要部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照相机系统1。照相机系统1是组合照相机主体2和能够更换的摄影镜头3来作为摄像装置而发挥功能的镜头更换式单镜头反光(single-lens reflex)照相机。
摄影镜头3具备:包含聚焦透镜、变焦透镜以及防振透镜的透镜群4、光圈5、检测照相机系统1的抖动的角速度传感器6以及驱动镜头群4的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等。角速度传感器6至少检测围绕与光轴正交的2轴的角速度。驱动装置具有例如由振动波电动机、VCM构成的多个电动机,沿光轴方向驱动聚焦透镜,沿不同于光轴方向的方向驱动防振透镜。
另外,摄影镜头3具有控制摄影镜头3的整体、并且与照相机主体2协作的镜头CPU 7,具有检测摄影者的心率、血流量、血压、出汗量、体温以及把持摄影镜头3的压力等的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
照相机主体2具备主镜28,其在反射来自摄影镜头3的光束而向取景器光学系统26引导的反射位置、与为使来自摄影镜头3的光束入射到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27而退避的退避位置摇动。主镜28的部分区域成为半透射区域,照相机主体2具备将透过了该半透射区域的光束向焦点检测传感器29反射的辅镜30。辅镜30与主镜28联动而摇动,当主镜28处于退避位置时辅镜30也从光束退避。此外,焦点检测传感器29根据相位差方式检测所入射的光束的焦点状态。
由位于反射位置的主镜28反射的光束经由聚焦屏31、五棱镜32向取景器光学系统26引导。取景器光学系统26由多个透镜构成,摄影者能够通过取景器光学系统26确认视场。
透过五棱镜32的光束的一部分被引导到测光传感器40。测光传感器40通过在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中测量向摄影镜头3入射的光束来测量视场的亮度分布。另外,在五棱镜32的上方具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41,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来获取照相机系统1所处的位置信息。而且,照相机主体2在摄影镜头3的固定件部附近,在不与摄影镜头3干涉的位置具有采集视场声音的麦克风42,和在取景器光学系统26的附近具有扬声器43。
当主镜28位于退避位置时,来自摄影镜头3的光束经由低通滤波器33入射到摄像元件27。在摄像元件27的附近设置有摄像基板34,在摄像基板34的后方面对外部设置有背面监视器37。
在照相机主体2中,在摄影者的右手指能够触碰的位置具有用于检测摄影者的心率、血流量、血压、出汗量、体温以及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压力等的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的具体结构以及配置将后述。
图2是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照相机系统1的上部轮廓图。具体地说,是表示操作者用右手把持照相机主体2并且用左手把持摄影镜头3的状态的图。如上所述,摄影镜头3具有检测摄影者的心率、血流量、血压、出汗量、体温以及把持摄影镜头3的压力等的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但是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配置在摄影者的左手手指或者手掌能够触碰的位置。
在图中,表示作为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的一部分设置有心率检测装置9和脉搏检测装置12的情况。心率检测装置9具有由基准电极9a和检测电极9b构成的相互分离的多个电极部,检测摄影者的心率。脉搏检测装置12交替配置多个发光部12a(12a1~12a4)和与它们相对应的感光部12b(12b1~12b4)而成,检测摄影者的脉搏。脉搏检测装置12如后所述用于测量摄影者的血流量、血压。
如上所述,照相机主体2在摄影者的右手指能够触碰的位置具有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当摄影者把持照相机主体2时,右手的大拇指位于照相机主体2的背面,食指位于快门SW24的附近,因此与位于把手部的其它三根手指分离。因此,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相互分开而设置在与右手的大拇指相对应的照相机背面位置、和与食指相对应的快门SW24的附近位置、与其它三根手指相对应的把手部附近的照相机前面位置。此外,与食指相对应的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也可以设置在快门SW24的表面。
此外,在照相机主体2中,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以外的三根手指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照相机前面位置、和与右手的大拇指相对应的照相机背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是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把持部。另外,在照相机主体2的背面设置有几个操作SW,这些操作SW用右手大拇指来操作。另外,在照相机主体2的上面设置有设定摄影模式的摄影模式SW25。
图3是表示用左手把持了摄影镜头3的第1状态的图。第1状态是左手的手背位于下侧而把持了摄影镜头3的状态。图4是表示用左手把持了摄影镜头3的第2状态的图。第2状态是左手的手背位于左侧而把持了摄影镜头3的状态。
在摄影者把持摄影镜头3且进行变焦操作、手动对焦操作的情况下,左手的大拇指与其它手指分离。另外,根据不同的摄影者、不同的摄影状况(例如,横位置摄影以及纵位置摄影),摄影镜头的把持的方法也变化。因此,在摄影镜头3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8A~8D)。
具体地说,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相互分开设置在变焦操作位置和手动对焦操作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且与左手的大拇指相对应的位置、和与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相对应的位置。更具体地说,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被设置在设置了变焦操作用橡胶和对焦操作用橡胶的位置,使得与左手接触、或者与左手相对。
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A除了上述的心率检测装置9、脉搏检测装置12以外还具备检测摄影者的出汗量的出汗传感器13、检测摄影者的体温的温度传感器14、以及检测摄影者把持摄影镜头3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5。
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B~8D与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A相同地分别具备心率检测装置9、脉搏检测装置12、出汗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以及压力传感器15。这样,通过在摄影镜头3的圆周上设置多个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8A~8D),还能够从左手的手掌检测生物体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变焦操作位置、手动对焦操作位置等设置有多个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8A~8D),但是如果是在根据摄影者、摄影状态等而摄影镜头3的把持的方法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生物体信息的位置,则也可以将多个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设置在上述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另外,左手的大拇指把持摄影镜头3的力不怎么大,因此在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B、8C中,也可以省略与左手的大拇指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5。相同地,在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不要求高的检测精度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省略与左手的大拇指相对应的位置的传感器,能够抑制摄影镜头3的部件数量。另外,镜头CPU 7也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只在手指盖住脉搏检测装置12的发光部12a时发光。
图5是表示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的快门SW24的附近的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的图。如图所示,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具有:心率检测装置17,具有与心率检测装置9相同的结构;以及脉搏检测装置20,具有与脉搏检测装置12相同的结构。另外,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具备有:检测摄影者的出汗量的出汗传感器21、检测摄影者的体温的温度传感器22、以及检测摄影者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3。此外,如上所述,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除了图示的与右手食指相对应的位置以外还设置在与大拇指相对应的照相机背面位置、和与其它三根手指相对应的照相机前面位置,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
图6是表示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所具备的心率检测装置17和脉搏检测装置20的结构的图。如图6(a)所示,心率检测装置17具有由基准电极17a和检测电极17b构成的相互分离的多个电极部,检测摄影者的心率。另外,如图6(b)所示,脉搏检测装置20交替配置多个发光部20a(20a1~20a4)和与它们相对应的感光部20b(20b1~20b4)而成,检测摄影者的脉搏。
图7是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照相机系统1的框图。摄像基板34具有:驱动摄像元件27的驱动电路10、将摄像元件27的输出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电路11、由ASIC构成的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以及抽取来自摄像元件27的信号的高频成分的对比度AF电路19等。
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对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实施白平衡调整、锐度调整、伽马补正、灰度调整等的图像处理、并且进行JPEG等的图像压缩来生成图像文件。所生成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图像记录介质35。图像记录介质35既可以是能够对照相机主体2装卸的快闪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内置于照相机主体2的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的记录介质。
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通过背面监视器控制电路36的控制显示在背面监视器37。如果刚拍摄后将拍摄的图像信号显示规定时间,则能够实现使摄影者视觉辨认与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35的图像文件相对应的图像的录像重放显示。另外,如果将摄像元件27连续地光电变换的视场像不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35而逐次显示在背面监视器37,则能够实现即时取景显示。而且,如果将摄像元件27连续地光电变换的视场像由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实施例如MPEG、H.264等的动态图像压缩处理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35,则能够实现动态图像摄影。此时,由麦克风42收集的视场的声音也被压缩处理来与动态图像数据同步记录。所生成的动态图像的帧速率例如为30fps等,从多个帧速率选择而设定。
对比度AF电路19抽取来自摄像元件27的摄像信号的高频成分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检测其成为最大的聚焦透镜位置。具体地说,从由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输入的图像信号使用带通过滤器抽取规定的高频成分,进行峰值保持、积分等的检波处理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所生成的AF评价值信号输出到照相机主体CPU 46。
镜头CPU 7将摄影镜头3内的防振透镜向不同于光轴方向的方向驱动来实现光学式手抖动补正,使得消除由角速度传感器6检测出的手抖动。手抖动补正不限于这种光学式手抖动补正,还能够采用对摄像元件27付与驱动机构、向不同于光轴方向的方向驱动来消除手抖动的摄像元件驱动式手抖动补正。而且,还能够采用如下电子式手抖动补正:计算出从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输出的多张图像之间的运动矢量,控制图像读出位置使得消除计算出的图像之间的运动矢量来消除手抖动。光学式手抖动补正以及摄像元件驱动式手抖动补正特别适合于静止图像摄影,还适用于动态图像摄影。电子式手抖动补正适合于动态图像摄影。这些方式能够选择性地、追加性地采用。
如上所述,测光传感器40通过在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中测量向摄影镜头3入射的光束来测量视场的亮度分布,测量结果输出到照相机主体CPU 46。在照相机主体CPU 46中,根据所选择的测光模式来计算出曝光值。作为测光模式,能够选择取明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的平衡的分割测光模式、将画面中央设为正确曝光的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将所选择的聚焦点的狭窄区域设为正确曝光的斑点测光模式等。
日历部38具有晶体振荡器、计时用集成电路等,保持年月日时分秒这样的日历信息。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从日历部38适当检测与时间有关的信息。GPS模块41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来获取照相机主体2所处的纬度、经度、高度信息。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从GPS模块41适当检测与照相机主体2所处的位置有关的信息。
快闪ROM 39是EEPROM(注册商标),是除了使照相机系统1进行动作的程序以外还存储各种调整值、设定值的存储装置。具体地说,存储有AF调整数据、AE调整数据、制造时的年月日时间数据、设定SW的设定历史等。另外,在快闪ROM 39还存储有摄影者的平时的生物体信息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快闪ROM 39作为生物体信息值存储有心率、血流量、血压、体温、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压力、把持摄影镜头3的压力。
RAM 44是展开存储在快闪ROM 39的程序使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高速存取的DRAM等的高速RAM。特别是频繁地参考的各种调整值、设定值等也从快闪ROM 39复制,使照相机主体CPU 46的存取容易。
脸识别部45针对通过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处理的摄影图像识别人物的脸是否包含为被摄体像。如果包含脸,则检测其位置和大小并向照相机主体CPU46输出。在摄影图像包含多个脸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规定的数量。例如当执行即时取景显示时半按快门SW24时,脸识别部45对此时取入的即时取景图像进行脸识别。照相机主体CPU 46根据检测出的脸的位置和大小使背面监视器控制电路36在即时取景图像显示叠印,使得其包围识别出的脸。
快门SW24是2段式的开关。当摄影者半按快门SW24时,照相机主体CPU46使用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开始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并且进行自动对焦、测光等的摄影准备动作。而且当摄影者全按快门SW24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开始静止图像、动态图像的摄影动作。
照相机主体CPU 46与镜头CPU 7协作而控制照相机系统1的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的输出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进行照相机系统1的辅助等的控制。这里,说明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进行的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的获取。
首先,说明心率测量。如上所述,在摄影者用左手把持摄影镜头3的位置设置有心率检测装置9的基准电极9a以及检测电极9b,在摄影者用右手把持照相机主体的位置设置有心率检测装置17的基准电极17a以及检测电极17b。来自检测电极9b、16b的检测电位由未图示的差动放大器放大电位差而向照相机主体CPU 46输出。照相机主体CPU 46根据检测电极9b、16b的电位差运算摄影者的心率。
此外,例如在摄影者没有把持摄影镜头3的情况下,摄影者的左手没有触碰在基准电极9a、检测电极9b,因此基准电极9a与检测电极9b之间成为开路。在基准电极9a与检测电极9b之间为开路的情况下,镜头CPU 7判断为摄影者没有把持摄影镜头3。相同地,在心率检测装置的基准电极17a与检测电极17b之间为开路的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摄影者没有把持照相机主体2。
接着,说明血压测量。脉搏检测装置12以及20测量摄影者的血压。此外,脉搏检测装置12和脉搏检测装置20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脉搏检测装置12为例进行说明。脉搏检测装置12通过从发光部12a例如射出红外线、该红外线被手指的动脉反射、并由作为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光部12b接受反射的红外线来检测手指部的脉搏。即,检测末梢血管的血流量。照相机主体CPU 46根据来自脉搏检测装置12的脉搏运算摄影者的血压。在镜头CPU 7根据心率检测装置9的基准电极9a和检测电极9b的输出判断为例如小指等摄影者的某个手指没有触碰在摄影镜头3的情况下,如果禁止与该手指相对应而配置的发光部12a的发光,则防止多余的发光并且也不会向视场射出杂散光。相同地,当照相机主体CPU 46根据心率检测装置17的基准电极17a和检测电极17b的输出判断为例如摄影者的大拇指没有触碰在照相机主体2时,也可以禁止脉搏检测装置20的发光部20a的发光。
接着,说明出汗测量。出汗能够通过测量手的阻抗来检测。出汗传感器13、21具有多个电极而检测出汗。此外,作为多个电极的一部分也可以兼用基准电极9a、基准电极17a。出汗传感器13设置在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A~8D的各个中,但是如感动、兴奋、紧张这样的精神性出汗的出汗量少,出汗时间也短,因此也可以只设置在位于比手指出汗量多的手掌侧的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B、C。
接着,说明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14、22使用电阻值根据热而变化的热敏电阻方式。出汗有上述的精神性出汗、和用于体温调节的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和温热性出汗相互干扰。因此,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根据出汗传感器13、21的输出和温度传感器14、22的输出判断摄影者的出汗是精神性出汗还是温热性出汗。例如,照相机主体CPU 46在通过温度传感器22检测出的温度高、且始终检测出来自出汗传感器21的出汗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温热性出汗。另外,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来自出汗传感器21的出汗信号不规则地输出的情况下判断为精神性出汗,能够检测为摄影者处于感动、兴奋、紧张这样的状态。此外,在省略了温度传感器14、22的情况下,主体CPU 46也可以根据GPS模块41的位置信息、来自日历部38的时间信息等判断来自出汗传感器13、21的出汗信号是精神性出汗还是温热性出汗。而且,镜头CPU 7还能够根据出汗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的输出判断左手的汗是精神性出汗还是温热性出汗。
接着,说明压力测量。压力传感器15是静电电容型的传感器,测量由当摄影者把持了摄影镜头3时的按压力引起的变形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15设置在操作橡胶的下方。压力传感器23也是同样的静电电容型的传感器,测量由当摄影者把持了照相机主体2时的按压力引起的变形量。此外,作为压力传感器15、23也可以使用应变计、电致伸缩元件等。
如上所述,照相机主体CPU 46与镜头CPU 7协作而根据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的输出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进行照相机系统1的辅助等的控制。下面,具体地说明使用了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控制。
(实施例1)
图8是作为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实施例1的自动对焦控制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摄影动作。摄影者例如通过接通照相机系统1的电源而指示由背面监视器37进行的即时取景显示的执行来开始摄影动作流程。照相机主体CPU 46使用背面监视器控制电路36在背面监视器37显示调整曝光的即时取景图像。曝光的调整如下进行:使用多个在即时取景显示的开始时所获得的来自摄像元件27的图像信号,使得例如一个图像整体的平均亮度值落在规定的范围内。或者也可以在即时取景显示的开始前暂时将主镜28设为反射位置、获得来自测光传感器40的输出来由照相机主体CPU 46计算出与测光模式相应的正确曝光。照相机主体CPU 46待机到摄影者通过半按快门SW24而进行摄影准备指示为止。
当通过快门SW24的半按进行摄影准备指示时,进入步骤S101,脸识别部45使用逐次输入的即时取景图像识别人物的脸是否包含为被摄体像。当识别被摄体像的脸时,脸识别部45检测识别出的脸的位置和大小并向照相机主体CPU46输出。照相机主体CPU 46将通过识别出的脸的位置和大小确定的区域确定为焦点检测区域。此外,在脸识别部45识别出多张脸的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从这些中按照位于更靠近视场角的中心附近的、离照相机的距离更近的、预先登记的等条件选择任意的1个来确定为焦点检测区域。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在该时刻进行重叠在即时取景图像来将检测出的脸区域例如以黄色的矩形包围的叠印显示。特别是,优选是作为焦点检测区域而选择的脸区域被双线包围等而进行显示,使得摄影者能够视觉辨认。
当照相机主体CPU 46确定焦点检测区域时,进入步骤S102,开始聚焦透镜的驱动,使得在所确定的焦点检测区域中对焦。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主体CPU46进行上述的对比度AF。这里说明对比度AF的驱动控制。
在对比度AF中,首先,对比度AF电路19从输入的图像信号切出在步骤S101中确定的焦点检测区域,抽取该区域中的高频成分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照相机主体CPU 46从对比度AF电路19接受AF评价值信号。并且,照相机主体CPU 46通过与已经获取的AF评价值信号进行比较,确定预测为AF评价值信号变大的聚焦透镜的驱动方向,并向镜头CPU 7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向该方向驱动聚焦透镜。镜头CPU 7从照相机主体CPU 46接收控制信号并向所确定的方向驱动聚焦透镜。如果判断为从对比度AF电路19连续接受的AF评价值信号在某个时刻在规定的条件下为极值,则照相机主体CPU 46将该时刻判断为对焦。如果判断为对焦,则向镜头CPU 7发送聚焦透镜的驱动完成信号,镜头CPU 7据此停止聚焦透镜的驱动。
如果在步骤S102中开始聚焦透镜的驱动,则在步骤S103中照相机主体CPU46如上所述地获取AF评价值信号。并且,照相机主体CPU 46评价所获取的AF评价值信号而与镜头CPU 7协作来继续聚焦透镜的驱动。
在步骤S104中,照相机主体CPU 46从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以及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中的至少一个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并且,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05中与以前获取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产生了变化。特别是,照相机主体CPU 46检测摄影者的精神状态是否从通常状态变化为烦躁状态(精神上不稳定的状态)。
摄影者的平常状态中的生物体信息存储在快闪ROM 39。当摄影者使用了照相机系统1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定期、持续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将作为传感器的输出稳定的一定范围的生物体信息存储为平常状态中的生物体信息。因而,照相机主体CPU 46通过比较所获取的生物体信息、和存储在快闪ROM39的平常状态中的生物体信息,能够推测摄影者的当前的状态是否为平常状态。另外,照相机主体CPU 46通过与存储在快闪ROM 39的平常状态中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比较,还能够判断是否为烦躁状态。例如,如果照相机主体CPU 46相对于平常状态而获得心率高、出汗量不规则变化等的输出,则能够判断为是烦躁状态。
当在步骤S105中判断为没有变化时,进入步骤S106,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是否达到对焦状态而可以完成聚焦透镜的驱动。如果判断为还没有达到对焦而继续聚焦透镜的驱动,则照相机主体CPU 46返回到步骤S102来继续进行对焦动作。
此外,在步骤S105中生物体信息没有变化,推定为意味着视觉辨认即时取景图像且确认对焦动作的摄影者满意该对焦动作。在积极地判断为满意对焦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生物体信息进行特定感情的推定。
如上所述,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构成为各种传感器的集合体,各个传感器输出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信息。通过单独或者组合而判断这些输出,能够推定摄影者的特定的感情。例如,当检测出高的心率以及精神性出汗时,能够推定为摄影者感到“焦躁”。传感器的输出与感情的对应关系通过验证求出,能够将表示对应关系的表格存储在快闪ROM39。因此,在感情推定中,只要判断所获取的生物体信息是否与记述在表格中的特定的感情模式一致即可。
如果在步骤S106中达到对焦状态而完成聚焦透镜的驱动,则照相机主体CPU 46进入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为了使摄影者视觉辨认对焦是否完成,照相机主体CPU 46进行重叠在即时取景图像来将焦点检测区域以例如绿色的矩形来包围的叠印显示。
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07中使摄影者视觉辨认出对焦状态之后,在步骤S108中还进行生物体信息检测。并且,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09中再次确认生物体信息是否没有变化。即,照相机主体CPU 46检测针对对焦状态摄影者是否感到烦躁。
当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09中判断为生物体信息没有变化时,结束一系列的自动对焦控制。照相机系统1在自动对焦控制之后等待快门SW24的全按操作来开始生成被摄体图像的摄影动作。
当在步骤S105中有变化时,照相机主体CPU 46进入步骤S110。这里,生物体信息有变化,推定为意味着视觉辨认即时取景图像且确认对焦动作的摄影者没有满意于该对焦动作。例如,如果示出尽管摄影者考虑想要对更近景的被摄体对焦,但连续显示的即时取景图像逐渐对焦在远景的被摄体的情况,则摄影者会产生烦躁感等。照相机主体CPU 46从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以及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中的至少一个捕捉该精神状态的变化。此外,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根据感情的推定更积极地判断出在步骤S105中摄影者感觉烦躁的状态。
步骤S110~步骤S115是判断为在聚焦透镜的驱动过程中摄影者感到烦躁时的处理动作。首先,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10中变更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所变更的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能够设定各种动作。例如,如果尽管摄影者考虑想要对更近景的被摄体对焦,但却驱动聚焦透镜使得更远景的被摄体对焦,则优选照相机主体CPU 46为了对焦在近景的被摄体而翻转驱动方向。
在照相机系统1的背面侧(例如背面监视器37的附近)设置拾取摄影者的声音的麦克风、并且设置记录了几个关键字的词典(ROM),作为关键字登记有慢、过慢、快、过快这样的与操作速度关联的关键字。当摄影者考虑想要迅速地对焦而发出慢这样的词语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变更控制使得提高聚焦透镜的驱动速度。相反地,当聚焦透镜的驱动过快而摄影者发出被摄体快这样的词语时,变更控制使得降低驱动速度,也可以根据情况使其暂时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照相机主体CPU 46根据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以及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出摄影者与通常的状态不同的状态(例如,烦躁状态)、并且从拾取摄影者的声音的麦克风输入了与操作速度关联的关键字时,进行变更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的控制,因此能够根据摄影者的状态变更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
另外,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利用检测把持照相机主体2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的变化。示出一个例子时,当根据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检测出摄影者比通常更强地把持照相机主体2时,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提高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当摄影者比通常更弱地把持照相机主体2时,也可以降低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利用上述的麦克风的输出,也可以不利用。
而且,例如聚焦透镜的驱动正在向成为被摄体的人物的鼻子进行对焦时,如果摄影者考虑不想对焦在鼻子而是对焦在眼睛,则应该将焦点检测区域从鼻子变更为眼睛。此时,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增加考虑焦点检测区域及其周边的颜色信息来判断焦点检测区域变更到何处。另外,照相机主体CPU 46还能够通过被摄体的状况根据从麦克风42输入的声音的输入方向来变更焦点检测区域。例如,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向听到更大声音的方向重新设定焦点检测区域。
另外,照相机系统1具备有多个焦点调整模式,但是照相机主体CPU 46还能够根据所设定的焦点调整模式来变更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例如,当设定伴随被摄体的移动而继续对准焦点的连续AF模式时,如果尽管摄影者想要对移动的被摄体A对准焦点但却驱动聚焦透镜使得对焦到没有移动的被摄体B,则希望将焦点检测区域变更为被摄体A的区域。当将焦点检测区域变更到有移动的被摄体时,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参照被摄体的颜色信息。
在步骤S110中,构成为如何变更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是按照预先确定的优先级来依次尝试进行的。此时,也可以根据从在步骤S104中获取的生物体信息推定的摄影者的感情来变更优先级。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摄影者能够预先设定执行哪个聚焦透镜驱动的变更。
按照在步骤S110中变更的聚焦透镜驱动动作,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11中经由镜头CPU 7驱动聚焦透镜。并且,进入步骤S112,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是否达到对焦状态而可以完成聚焦透镜的驱动。如果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达到对焦状态则完成聚焦透镜的驱动,进入步骤S107。如果照相机主体CPU46判断为还没有达到对焦而继续聚焦透镜的驱动,则进入步骤S113。
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13中判断从在步骤S110中变更聚焦透镜驱动动作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这里的规定时间被确定为摄影者的感情能够变化的程度的时间。例如,烦躁状态恢复到通常状态的时间。如果没有经过规定时间,则照相机主体CPU 46返回到步骤S111来继续聚焦透镜的驱动。
如果经过了规定时间,则在步骤S114中照相机主体CPU 46从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以及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中的至少一个再次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并且,在步骤S115中,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是否消除了摄影者的烦躁状态。如果判断为消除了摄影者的烦躁状态,则进入到步骤S106。此外,在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06中判断为没有完成聚焦透镜的驱动的情况下,根据在步骤S110中变更的聚焦透镜驱动动作继续对焦动作。如果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没有消除摄影者的烦躁状态,则返回到步骤S110。此外,在步骤S110中变更为其它的聚焦透镜驱动动作。
当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在步骤S109中生物体信息有变化时,进入步骤S116。在步骤S109中生物体信息有变化,能够推定为作为摄影者视觉辨认出叠印显示的结果,摄影者对对焦状态感到烦躁。因此,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116中进行焦点检测区域的变更。此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将与在步骤S101中已经选择为焦点检测区域的脸区域不同的脸区域确定为新的焦点检测区域。如果照相机主体CPU 46设定新的焦点检测区域,则返回到步骤S102来继续对焦动作。
此外,在上述流程中,作为例子根据由脸识别部45进行的被摄体像的脸的识别来确定了焦点检测区域,但是焦点检测区域的确定不限于此。也可以由摄影者选择任意的区域,也可以识别位于视场角的中心附近的被摄体、与照相机的距离更近的被摄体、并将与它们相对应的区域设为焦点检测区域。
另外,在上述流程中通过对比度AF进行了对焦动作,但是还能够应用使用焦点检测传感器29的相位差AF。当在摄影镜头3是长焦距镜头、焦点过大的情况下为了找出对焦位置向规定的一方向推出聚焦透镜的扫描动作时,规定的一方向是与对焦方向相反方向,有时对摄影者带去不快感。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检测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烦躁等的不快感)来将聚焦透镜的扫描动作的方向设为相反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进行控制使得焦点检测区域的选择、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等适合于相位差AF。例如,在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中使用被摄体的颜色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测光传感器40的输出。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7-233032号(美国公开20070206937号)中,作为相位差AF提出了在摄像元件设置AF检测用的像素来进行相位差式AF的摄像元件AF。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该摄像元件AF。
(第2实施例)
图9是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作为实施例2的摄像控制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摄影动作。照相机主体CPU 46通过摄影者使作为快门SW24的半按的SW1为ON(有效)来执行测光、自动对焦等的摄影准备动作,使作为快门SW24的全按的SW2为ON(有效)来开始步骤S201的摄影动作。在摄影动作中,镜头CPU 7按照所确定的曝光值使光圈5进行动作,照相机主体CPU 46使帘幕式快门移动,将被摄体光束引导到摄像元件27。而且照相机主体CPU 46按照所确定的摄像灵敏度对摄像元件27的输出乘以规定的增益来进行电荷读出。在步骤S202中,图像处理控制电路18对这样生成的图像信号实施图像处理以及压缩处理来生成图像文件。
在步骤S202中生成的图像文件,在步骤S203中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35。并且,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204中,在例如3秒左右的所设定的规定时间期间通过背面监视器控制电路36显示在背面监视器37。摄影者能够将刚刚摄影后的图像作为录像重放进行视觉辨认。
接受摄影者的录像重放的视觉辨认,在步骤S205中照相机主体CPU 46从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以及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中的至少一个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并且,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206中将获取的生物体信息与以前获取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检测摄影者的精神状态是否从通常状态变化为烦躁状态、沮丧的状态。
当在步骤S206中判断为没有变化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摄影者满意于摄影结果而结束一系列的摄影动作。另一方面,如果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发生变化,则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摄影者没有满意于摄影结果,进入到步骤S207。
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207中为了再次执行摄影而变更摄影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条件的变更能够采用曝光值的变更。曝光值是由将摄像元件27曝光在被摄体光束的曝光时间、限制被摄体光束的光圈5的光圈值、以及与摄像元件27的输出增益相当的摄像灵敏度的三个数值规定的,其中,将这些值相对于前次摄影时应用的曝光值而变更。或者也可以如下地变更设定:变更曝光值为相对于从测光传感器40的输出计算出的曝光值小于或者超过规定的级数,应用通过对所获得的图像实施灰度补正处理,实现灰度性的维持和整体的正确曝光的主动D调光(active D-lighting)。而且,也可以自动地设定上述的手抖动补正。另外,还能够变更摄影模式。照相机主体CPU 46还能够例如从光圈优先模式向快门速度优先模式进行切换,还能够从特写模式切换为风景模式。如果照相机主体CPU 46在步骤S207中变更摄影条件,则返回到步骤S201来再次开始摄影动作。
此外,根据上述流程,在步骤S204中进行了录像重放显示之后进入到步骤S205,自动地获取生物体信息,但是生物体信息的获取也可以以在录像重放显示后的规定时间内通过摄影者的指示执行的摄影图像的删除为条件。照相机主体CPU 46能够通过摄影者的操作SW的操作删除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35的图像文件,但是如果在摄影后的规定时间内删除了摄影图像文件,则摄影者对该摄影感到烦躁的可能性高(特别是,在规定时间内删除了多个图像文件的情况)。因此,如下地构成:如果在摄影后的规定时间内删除了摄影图像文件,则照相机主体CPU 46获取摄影者的生物体信息,在生物体信息变化而推定为感到烦躁的情况下,自动地再次开始摄影动作。
另外,有时错误地进行操作SW的操作而删除图像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在摄影者(或者操作者)的生物体信息变化大的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取消图像文件的删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准备临时删除文件夹,照相机主体CPU46将有删除指定的图像文件暂时地由该临时删除文件夹来保管,在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3秒)后确认摄影者(或者操作者)的生物体信息变化不大后删除。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第1实施例的拾取摄影者的声音的麦克风、并且将如“啊”、“糟糕”这样的进行错误的操作时发出的语句作为关键字登记在词典(ROM)。当从该麦克风输入了错误地进行操作时的声音时,照相机主体CPU 46判断为刚刚摄影者进行的操作为误操作,只要取消或者中断该操作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主体CPU 46也可以检测摄影者(或者操作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判断误操作。相同地,在如将照相机系统1的电源错误地设为OFF的情况下,也当生物体信息的变化和/或麦克风输入了错误地进行操作时发出的声音时,只要照相机主体CPU 46取消电源的OFF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背面监视器37的附近(例如上侧)设置用于拍摄摄影者的摄像部来检测摄影者的表情。例如,也可以通过拍摄摄影者的左眼和右眼来拍摄眉间,在检测出眉间的皱纹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影者烦躁。眉间的皱纹的检测既可以将眉间有皱纹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存储在快闪ROM 39并通过图案匹配进行检测,另外也可以根据左眼和右眼之间的部分的阴影分布进行检测。此外,眉间的皱纹的检测在美国公开专利2008-292148号中也有公开。如果除了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和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的输出以外还使用上述的表情检测结果,则能够更高精度地判断摄影者的状态。
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以及第2实施例中,示出了静止图像摄影的摄影动作的例子。但是,在动态图像摄影中,还能够根据生物体信息的检测结果来变更摄影控制。例如,在动态图像拍摄中也执行对比度AF,因此能够与第1实施例相同地根据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变更聚焦透镜的驱动动作。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以及第2实施例中,照相机主体CPU 46比较所获取的生物体信息和以前获取的生物体信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变化,但是也可以代替它当生物体信息表示出大的变化(例如10%以上的变化)时判断为摄影者发生了变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照相机主体2和摄影镜头3分别具备镜头侧生物体传感器部8和照相机主体侧生物体传感器部16。但是,生物体传感器也可以独立构成为更直接地安装在摄影者的身体。例如,也可以使用如日本特开2005-270543号公报(美国专利第7538890号)中公开的那样的手表型的生物体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系统1具备有线或者无线的生物体信息获取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电源的结构,但是照相机系统1当然接受电力的提供而动作。照相机系统1还能够连接在家庭用AC电源来接受电力提供,还能够从可装卸的电池接受。电池的种类既可以是一次电池也可以是二次电池。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提供电力的元件的性质能够装卸多个电池。例如,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照相机主体2和摄影镜头3构成为各自不同的单元的情况下,能够对各个单元安装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照相机主体2的电池主要向照相机主体2提供电力,安装在摄影镜头3的电池主要向摄影镜头3提供电力。因而,驱动聚焦透镜的驱动电力是通过安装在摄影镜头3的电池来提供的。当然在消耗时等还能够以一个电池补充另一个电池的方式提供电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镜头更换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照相机系统1作为电子设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不限于对照相机系统1的应用。不仅是小型数字照相机、无反光镜单镜头照相机、便携式电话机以及摄像机,只要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变更动作处理的电子设备,都能够应用上述的概念。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另外,还能够适当组合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多种变更或者改良。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清楚加以这种变更或者改良的方式也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应该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表示的装置、系统、程序和方法中的动作、次序、步骤和阶段等的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注明“比…先”、“在…之前”等,或者只要不是后边的处理使用前面的处理的输出,就可以以任意的顺序实施。有关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说明中使用了“首先”、“其次”等字样,但即使这样也不意味着必须以这个顺序实施。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进行处理的处理部;以及
控制部,当输入了因上述处理部的处理引起的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时,变更上述处理部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具备用于输入声音的声音输入部,
上述控制部,在由于上述处理部的处理而上述声音输入部输入了声音时,变更上述处理部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设备,具备:
用于检测上述使用者的表情的表情检测部,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表情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变更上述处理部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具备输入部,该输入部输入上述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处理部具有:摄像部,通过具有聚焦透镜的光学系统进行拍摄;以及焦点检测部,检测上述光学系统的焦点,
当根据上述焦点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驱动上述聚焦透镜时,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变更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停止、或者使驱动方向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变更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增加考虑调整上述焦点的调整区域的颜色信息,变更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根据在声音输入部输入的声音的方向来变更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根据被设定的焦点调整模式来变更上述聚焦透镜的驱动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处理部具备脸识别部,用于识别多个被摄体人物的脸;
上述控制部对被上述脸识别部检测出的多张脸变更进行焦点调整的脸。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处理部具有:摄像部,通过具有聚焦透镜的光学系统进行拍摄;设定部,用于设定上述摄像部的摄像条件;以及显示部,显示所拍摄的图像,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图像时,根据上述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变更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摄像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处理部具有删除部,该删除部用于删除上述所摄像的图像,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删除部删除上述图像时的上述使用者的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变更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摄像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电子设备,
上述控制部变更曝光时间、光圈值、摄像灵敏度以及摄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5~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具备电力提供部,该电力提供部被配设在包含上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单元,至少向上述光学单元提供电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处理设定部,该处理设定部设定让上述处理部进行的处理;
上述控制部,当在上述处理设定部的设定后输入了上述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时,至少暂时中断上述处理部的处理。
CN2010800630025A 2010-03-15 2010-11-22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27422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8268/2010 2010-03-15
JP2010058268A JP5499796B2 (ja) 2010-03-15 2010-03-15 電子機器
PCT/JP2010/006823 WO2011114400A1 (ja) 2010-03-15 2010-11-22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2257A true CN102742257A (zh) 2012-10-17

Family

ID=44648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0025A Pending CN102742257A (zh) 2010-03-15 2010-11-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7720A1 (zh)
JP (1) JP5499796B2 (zh)
CN (1) CN102742257A (zh)
WO (1) WO2011114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9316A (ja) * 2013-06-07 2014-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331019B2 (en) 2017-08-07 2022-05-17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anoparticle sensor having a nanofibrous membrane scaffol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7945A (ja) * 2005-07-13 2007-02-0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撮影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JP2008077259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081784A (ja) * 2007-09-27 2009-04-16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再生装置、撮影制御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201389A1 (en) * 2008-02-11 2009-08-1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562699A (zh) * 2009-05-26 2009-10-21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对相片进行评分的实现方法
JP2009260552A (ja) * 2008-04-15 2009-11-05 Olympus Imaging Corp コントローラ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11580A (ja) * 1990-02-09 1992-08-03 Nippon Philips Kk 撮像装置
JPH10325718A (ja) * 1997-05-23 1998-12-08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学機器の表示装置
JP3992909B2 (ja) * 2000-07-03 2007-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本人画像提供システム
US6829384B2 (en) * 2001-02-28 2004-12-0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Object finder for photographic images
JP4706197B2 (ja) * 2003-07-15 2011-06-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対象決定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1000925B1 (ko) * 2004-03-08 2010-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성 인식이 효율적으로 이용되는 디지털 촬영 장치의제어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사용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JP2006018780A (ja) * 2004-07-05 2006-01-19 Nec Electronics Corp 項目選択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TE532330T1 (de) * 2004-09-21 2011-11-15 Nikon Corp Projektoreinrichtung, mobiltelefon und kamera
JP2006258836A (ja) * 2005-03-15 2006-09-28 Nikon Corp 外付け照明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7163595A (ja) * 2005-12-09 2007-06-28 Canon Inc 光学機器
US8207936B2 (en) * 2006-06-30 2012-06-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Voice remote control
JP4218711B2 (ja) * 2006-08-04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顔検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顔検出方法
JP2008085432A (ja) * 2006-09-26 2008-04-10 Olympus Corp カメラ
JP5092565B2 (ja) * 2007-06-19 2012-12-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18836B2 (ja) * 2007-12-20 2010-02-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高炉用自溶性ペレ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89515B2 (ja) * 2008-07-15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撮像装置、交換レンズ、換算係数較正方法、換算係数較正プログラム
JP5129683B2 (ja) * 2008-08-05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33720B2 (ja) * 2009-02-12 2013-07-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39783B2 (ja) * 2009-09-03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7945A (ja) * 2005-07-13 2007-02-0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撮影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JP2008077259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081784A (ja) * 2007-09-27 2009-04-16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再生装置、撮影制御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201389A1 (en) * 2008-02-11 2009-08-1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9260552A (ja) * 2008-04-15 2009-11-05 Olympus Imaging Corp コントローラ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1562699A (zh) * 2009-05-26 2009-10-21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对相片进行评分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4400A1 (ja) 2011-09-22
US20130057720A1 (en) 2013-03-07
JP2011193278A (ja) 2011-09-29
JP5499796B2 (ja)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0788B (zh) 摄像装置
JP5630041B2 (ja) 電子装置
CN103220463B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282435B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CN105323470B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JP2006295888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の制御方法
CN105960604B (zh) 摄像装置及对焦控制方法
JP6739064B1 (ja) 撮像装置
JP2007003656A (ja) 撮像レンズの合焦位置決定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2761691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93275A (ja) 表示装置
CN102742257A (zh) 电子设备
CN111698401B (zh) 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控制方法
JP2011193281A (ja) 携帯装置
JP5633380B2 (ja) 撮像装置
JP6544936B2 (ja) 撮像装置の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3004678A (ja) 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1131441A (ja) 電子機器
KR101571332B1 (ko) 디지털 촬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094561B2 (ja) カメラ
JP2017143581A (ja) 表示装置
JP2014102517A (ja) 電子機器
JP2022171056A (ja) 視線情報取得装置、撮像装置、視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84121A (ja) 携帯装置
JP5597991B2 (ja) 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