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2966B -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2966B
CN102732966B CN201210226272.4A CN201210226272A CN102732966B CN 102732966 B CN102732966 B CN 102732966B CN 201210226272 A CN201210226272 A CN 201210226272A CN 102732966 B CN102732966 B CN 102732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clave
film
dimensional atomic
atomic crystal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62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2966A (zh
Inventor
周城宏
赵亚平
忻娜
王燕
王武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262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2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2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2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2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2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以六方氮化硼(BN)、二硫化钼(MoS2)、二硫化钨(WS2)等层状结构材料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CO2)为剥离剂,成功剥离制备BN薄膜、MoS2薄膜、WS2薄膜等全新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各类薄膜均以单层(单原子层)及少数薄层(少数原子层)形式存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二维原子晶体薄膜,与石墨烯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透光性质,各种薄膜分别具备特异的电、磁、热、光学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超临界流体剥离制备二维原子晶体薄膜技术具有产品薄膜层数可控,结构优异,产量高的优势,并且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包括制备六方氮化硼BN薄膜、MoS2薄膜、WS2薄膜以及其他层状结构材料相应薄膜。
背景技术
单原子层材料石墨烯的发现,打破了单原子层石墨不能单独稳定存在的传统理论估计;石墨烯更以其完美的二维单原子层,独特的光学特性,超强的力学韧性,卓越的电学性能征服了追求完美的物理学工作者;多中心大π键的结构特征使其具有与各式基团、官能团键合的可能,因而决定了其极其丰富的化学特性,成为化学工作者青睐的明星;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石墨烯因此具有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应用前景,在医药、能源、电子、材料等诸多领域大显身手,引领先进生产力的革新方向。
与石墨类似,BN、MoS2、WS2、MoSe2、NbSe2、TaSe2、Bi2Te3等材料同样具有层状结构,与石墨烯相对应的二维平面原子晶体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质和坚韧的力学性能,各种类型薄膜同样具备各自的电学、光学、热学、磁学特异性能,在各领域之中,与石墨烯互补并更胜石墨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关于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制备、性质表征及功能应用的科学研究凤毛麟角,鲜有报道。因首次成功制备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奖的Novoselov和Geim,也仅能利用微机械法的对极个别的层状材料原料进行极其微量、低效的的剥离;截止至2011年,仅有爱尔兰人Jonathan N.Coleman在Science杂志发表一篇关于利用液体剥离技术制备二维平面原子晶体薄膜的文章,液体解离缺点在于其生产周期长,反应条件苛刻,工艺繁琐复杂。世界范围内,氮化硼薄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制备手段较为单一,除了诺贝尔奖得主所用微机械剥离法外,见诸报道的只有化学合成和化学气相沉淀等几种方法,从产品质量、制备工艺、经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尚不能达到石墨烯同样质量标准,更无法推广进行规模化生产。对于二硫化钼薄膜的研究,仅有瑞士的B.Radisavljevic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提供了一个单层二硫化钼薄膜应用于新型晶体管微电子器件的研究案例。二维原子晶体是与石墨烯结构类似的一类新型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剥离制备二维原子晶体薄膜的普适方法,其高产率、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无污染的特点,为本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产业化的提供了极大保障和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从而能够得到与石墨烯具备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全新二维原子晶体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超临界CO2为剥离剂,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层状结构原料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内;
(2)待高压釜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将CO2泵入高压釜内,待高压釜内压力达到预设值后,体系达到超临界态,开始循环流动CO2
(3)对高压釜内的超临界体系施加超声波振荡;
(4)待到达预定处理时间后,快速降压,使釜内压力降至常压;
(5)重复上述(2)(3)(4)步骤,使釜内样品经历多次升压和降压过程,通过调节升压和降压速率及次数和超声功率密度及超声时间来控制二维原子晶体薄膜层数和尺度。
步骤(1)中所述的层状结构原料粉末包括六方氮化硼BN、MoS2、WS2、MoSe2、NbSe2、TaSe2、Bi2Te3
步骤(2)中所述的高压釜内的预设温度为40~80℃,高压釜内的预设压力为8~25MPa。
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波振荡的超声功率密度为6W/L~500W/L,超声时间为5min~180min。
步骤(4)中所述的预定处理时间为20~300分钟。
步骤(4)中所述的快速降压的降压速率为0.001atm/s~1atm/s。
步骤(5)中所述的釜内样品经过的升压和降压次数为1~20次。
制备得到的六方BN薄膜、MoS2薄膜、WS2薄膜,均以单层或少数薄层形式存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六方氮化硼BN薄膜、MoS2薄膜、WS2薄膜以及其他类型薄膜是与石墨烯具备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全新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本发明利用了超临界CO2的优异溶解和扩散能力,使超临界CO2充分渗透到BN、MoS2、WS2等原料层状结构当中,降低了层状结构原料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施加超生作用产生的空化效应及随后迅速降压层间CO2逃逸过程,使得层状结构原料层与层分离,成为少数层(少数原子层)甚至单层(原子层)薄膜。调节升压降压次数以及CO2循环时间,超声功率、时间,可以控制薄膜的层数分布,从而可有效提高单层(原子层)薄膜的产率,能够制备出大尺度微米量级、结构完美、层数可控的二维原子晶体薄膜,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备二维原子晶体薄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原子层氮化硼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微米量级);
图3为少数原子层氮化硼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数十微米量级);
图4为单层二硫化钼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微米量级);
图5为单层二硫化钼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微米量级);
图6为单层二硫化钨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微米量级);
图7为单层二硫化钨薄膜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图片(微米量级)。
图中,1为二氧化碳钢瓶、2为冷却装置、3为二氧化碳泵、4为压力控制器、5为高压反应釜、6为卸压样品收集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二氧化碳钢瓶1、冷却装置2、二氧化碳泵3、压力控制器4、高压反应釜5、卸压样品收集罐6。使用时,将50mg六方氮化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5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120分钟,以0.2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几十微米量级10原子层以下六方氮化硼薄膜大于30%,其表征的照片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将50mg六方氮化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5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12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30min 60W超声振荡,以0.2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几十微米量级10原子层以下六方氮化硼薄膜大于60%,存在单原子层氮化硼薄膜,其表征的照片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将50mg六方氮化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5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12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30min 60W超声振荡,对体系反复加压卸压5次,卸压速率0.2atm/s,对收集得到产品进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几十微米量级5原子层以下六方氮化硼薄膜大于56%,单原子层氮化硼薄膜显现较大比例,约14%。
实施例4
将200mg二硫化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3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60分钟,以0.1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几十微米量级5层以下二硫化钼薄膜大于30%。
实施例5
将200mg二硫化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3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6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10min 12W超声振荡,以0.1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微米量级5层以下二硫化钼薄膜大于60%,单层二硫化钼薄膜比例超过20%,其表征的照片如图4所示。
实施例6
将200mg二硫化钼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45℃。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3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12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15min 12W超声振荡,对体系反复加压卸压5次,以0.1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大尺度几十微米量级3层以下二硫化钼薄膜大于90%,单层二硫化钼薄膜比例大于60%,其表征的照片如图5所示。
实施例7
将150mg二硫化钨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50℃。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6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70分钟,以0.15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约500纳米大小3层以下二硫化钨薄膜大于36%。
实施例8
将150mg二硫化钨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50℃。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6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7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15min 6W超声振荡,以0.15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约500纳米大小3层以下二硫化钨薄膜大于72%,单层二硫化钨薄膜比例超过47%,其表征的照片如图6所示。
实施例9
将150mg二硫化钨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5中。高压釜温度设置为50℃。通过二氧化碳泵3将二氧化碳泵入高压反应釜5内,控制釜内压力在16MPa。物料在高压反应釜5内停留160分钟,对超临界体系施加15min 6W超声振荡,对体系反复加压卸压5次,以0.15atm/s速率卸压,收集产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中约500纳米大小3层以下二硫化钨薄膜大于93%,单层二硫化钨薄膜比例大于60%,其表征的照片如图7所示。
实施例10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超临界CO2为剥离剂,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层状结构原料粉末MoSe2加入高压反应釜内;
(2)待高压釜内的温度达到35℃后,将CO2泵入高压釜内,待高压釜内压力达到8MPa后,体系达到超临界态,开始循环流动CO2
(3)对高压釜内的超临界体系施加超声波振荡,超声波振荡的超声功率密度为6W/L,超声时间为5min;
(4)待到达预定处理20分钟后,控制降压速率为0.001atm/s快速降压,使釜内压力降至常压;
(5)重复上述(2)(3)(4)步骤,使釜内样品经历20次升压和降压过程,通过调节升压和降压速率及次数和超声功率密度及超声时间来控制二维原子晶体薄膜层数和尺度,最后制备得到单层的MoSe2薄膜。
实施例11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超临界CO2为剥离剂,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层状结构原料粉末NbSe2加入高压反应釜内;
(2)待高压釜内的温度达到100℃后,将CO2泵入高压釜内,待高压釜内压力达到25MPa后,体系达到超临界态,开始循环流动CO2
(3)对高压釜内的超临界体系施加超声波振荡,超声波振荡的超声功率密度为500W/L,超声时间为180min;
(4)待到达预定处理时间300分钟后,控制降压速率为1atm/s快速降压,使釜内压力降至常压,最后制备得到单层的NbSe2薄膜。

Claims (2)

1.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超临界CO2为剥离剂,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层状结构原料粉末加入高压反应釜内;
(2)待高压釜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将CO2泵入高压釜内,待高压釜内压力达到预设值后,体系达到超临界态,开始循环流动CO2
(3)对高压釜内的超临界体系施加超声波振荡;
(4)待到达预定处理时间后,快速降压,使釜内压力降至常压;
(5)重复上述(2)(3)(4)步骤,使釜内样品经历多次升压和降压过程,通过调节升压和降压速率及次数和超声功率密度及超声时间来控制二维原子晶体薄膜层数和尺度;
步骤(1)中所述的层状结构原料粉末包括六方氮化硼BN、MoS2、WS2、MoSe2、NbSe2、TaSe2或Bi2Te3
步骤(2)中高压釜内温度的预设值为40~80℃,高压釜内压力的预设值为8~25MPa;
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波振荡的超声功率密度为6W/L~500W/L,超声时间为5min~180min;
步骤(4)中所述的预定处理时间为20~300分钟,所述的快速降压的降压速率为0.001atm/s~1at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釜内样品经过的升压和降压次数为1~20次。
CN201210226272.4A 2012-07-02 2012-07-02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02732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272.4A CN102732966B (zh) 2012-07-02 2012-07-02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272.4A CN102732966B (zh) 2012-07-02 2012-07-02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2966A CN102732966A (zh) 2012-10-17
CN102732966B true CN102732966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98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6272.4A Active CN102732966B (zh) 2012-07-02 2012-07-02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2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0554B (zh) * 2013-06-17 2015-11-04 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气体剪切剥离二维层状材料的方法
CN103938176B (zh) * 2014-04-10 2016-05-2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二维半导体合金、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925865A (zh) * 2015-03-21 2015-09-2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辅助剥离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层的新方法
CN105148946B (zh) * 2015-10-10 2017-04-05 郑州大学 一种二维二硫化钨/一水合三氧化钨横向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6495222B (zh) * 2016-10-11 2017-12-29 郑州大学 一种空穴缺陷掺杂的二维二硫化钨/一水合三氧化钨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06744889B (zh) * 2017-01-23 2019-07-19 厦门大学 一种少数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0498407A (zh) * 2019-08-22 2019-11-26 董恬纲 液态co2沉降整合石墨烯碎片成膜方法
CN111312077A (zh) * 2020-03-03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8775B (zh) * 2020-06-05 2021-08-03 西北大学 NbSe2单晶作为电接触固体润滑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方法
CN112176320B (zh) * 2020-09-11 2021-09-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可控生长二维半导体薄膜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6988A (zh) * 2010-11-17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烯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115078A (zh) * 2011-01-19 2011-07-06 上海交通大学 超临界流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2515155A (zh) * 2012-01-05 2012-06-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剥离制备大尺度石墨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6988A (zh) * 2010-11-17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烯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115078A (zh) * 2011-01-19 2011-07-06 上海交通大学 超临界流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2515155A (zh) * 2012-01-05 2012-06-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剥离制备大尺度石墨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2966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2966B (zh)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二维原子晶体新材料的方法
CN102515155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剥离制备大尺度石墨烯的方法
Tang et al. Vertic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rowth of highly uniform 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CN104003375B (zh) 一种小尺寸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583332B (zh) 一种在液相中制备石墨烯所用溶液的制备工艺及方法
CN103771401B (zh) 一种寡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3626141A (zh) 一种利用化学剥离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
CN108002374A (zh) 一种超薄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0995B (zh) 一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湍流方法
CN102491314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3350554A (zh) 一种对流气体剪切剥离二维层状材料的方法
CN104130538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诱导溶液相转变技术制备石墨烯溶液的方法
CN103145117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3623746A (zh) 超临界-溶剂热相结合制备纳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3771521B (zh) 一种制备二硫化钨纳米薄片的方法
CN102021649B (zh) 利用添加n2o气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单晶的方法
CN106219525A (zh) 一种膨胀石墨纸的制备方法
CN104599783B (zh) 一种Bi2223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35996A (zh) 一种用co2直接合成石墨烯的方法
CN106431407B (zh) 一种利用高温超高压制备片状二硒化铂的方法
CN108529676A (zh) 一种超薄tmd二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2505112A (zh) 一种贴敷石墨烯薄膜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77995A (zh) 一种MoO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MoO2纳米片
CN112265969A (zh) 一种GaSe纳米材料、液相剥离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32047B (zh) 一种单步化学脱合金制备Cu‑Ag纳米多孔片结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