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1953B -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 Google Patents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1953B
CN102731953B CN201210083607.1A CN201210083607A CN102731953B CN 102731953 B CN102731953 B CN 102731953B CN 201210083607 A CN201210083607 A CN 201210083607A CN 102731953 B CN102731953 B CN 102731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
weight
atom number
polymer
prop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6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1953A (zh
Inventor
大西健介
木代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1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1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08K5/105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with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形成膜时,抗粘连性、低温下的耐冲击性、热密封强度优异,且可减轻由热处理导致的桔皮产生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70~90重量%丙烯系共聚物和30~10重量%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特定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特定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所述丙烯系共聚物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

Description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进一步详细来说,涉及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所述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形成膜时,抗粘连性、低温下的耐冲击性、热密封强度优异,且在对包含该膜的包装体进行热处理时难以在包装体表面产生凹凸(以下有时记作“桔皮”)。
背景技术
聚丙烯膜由于耐热性、刚性优异,因而在膜、片材、容器等的领域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对于在食品包装用领域中使用的膜、例如在蒸煮袋装食品包装体中使用的膜,要求其是兼有耐热性、刚性、抗粘连性、热密封强度、且热处理后的外观良好的膜。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蒸煮袋装食品包装用树脂组合物,其由选自丙烯均聚物、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1三元共聚物、和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的聚丙烯系树脂97~75质量%、和利用单位点催化剂将乙烯和α-烯烃聚合而得到的密度为0.860~0.900g/cm3、特性粘度〔η〕为1.0~1.8(dl/g)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3~25质量%组成。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含有丙烯系嵌段共聚物70~95重量%、和密度为890~925kg/m3、正己烷提取量为0.01~2.6重量%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5~30重量%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丙烯系嵌段共聚物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含量以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作为基准,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正己烷提取量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量100重量%作为基准)。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4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1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抗粘连性、热密封强度、热处理后的外观不良、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仍不令人满意,要求进一步的改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了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所述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形成膜时,抗粘连性、低温下的耐冲击性、热密封强度优异,且难以产生由热处理导致的桔皮(ゆず肌)。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本发明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70~90重量%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和30~10重量%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组成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中,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下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下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成分A)、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成分B)(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所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是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共聚物,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进一步地,本发明是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45~90重量%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30~10重量%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和25重量%以下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聚合物(III))组成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中,聚合物(I)、聚合物(II)和聚合物(I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成分A)、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成分B)(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所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是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共聚物,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抗粘连性、低温下的耐冲击性、热密封强度优异,且难以产生由热处理导致的桔皮的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70~90重量%丙烯共聚物(以下有时记作“聚合物(I)”)和30~10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下有时记作“聚合物(II)”)组成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中,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下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下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丙烯共聚物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以下有时记作“成分A”)、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以下有时记作“成分B”)(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共聚物,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I)的成分A中的“主要结构单元”,是指占该成分A的90重量%以上的结构单元,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是成分A的主要结构单元。成分A中的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是90~100重量%,更优选是95~100重量%。
成分A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源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为4~12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作为源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为4~12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5重量%以下。作为碳原子数为4~12的α-烯烃,可以列举例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优选是1-丁烯。
从抗粘连性和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优异的角度考虑,聚合物(I)成分B中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优选为25~50重量%(其中,成分B的总重量为100重量%)。
另外,成分B除了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以外,还具有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40重量%,优选为75~50重量%(其中,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和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作为聚合物(I)中的成分A和成分B的含量,从热密封性和抗粘连性的均衡优异的角度考虑,成分A的含量为50~90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50~10重量%,优选成分A的含量为60~85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40~15重量%,更优选成分A的含量为65~80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35~15重量%(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作为聚合物(I)的按照JIS K7210、在温度为230℃、负荷为21.18N的条件下测得的熔融流量(230℃),从使膜的加工性、卫生性良好的角度考虑,优选为1.5~10g/10分钟,更优选为2~5g/10分钟。
作为聚合物(I)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使作为原料的丙烯、乙烯等聚合的方法。
作为聚合物(I)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在己烷、庚烷、甲苯、二甲苯等的惰性溶剂中将丙烯、乙烯聚合的方法;将液状的丙烯、乙烯聚合的方法;在作为气体的丙烯、乙烯中添加催化剂,在气相状态下将丙烯、乙烯聚合的方法;或将这些方法组合而成方法。
作为聚合物(I)的制造方法,优选从生产性的角度考虑,在实质上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情况下,在第一步骤中制造成分A,接着在第二步骤中于气相中将丙烯与乙烯聚合来制造成分B的方法。
作为聚合物(I)的成分A和成分B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的调整方法,可以列举在聚合时的各步骤中以合适的量加入氢气、金属化合物等分子量调节剂和乙烯的方法,调节聚合时的温度・压力等的方法。
聚合物(I)的成分A和成分B的比例,可以通过聚合物(I)在制造时的聚合时间、聚合槽的大小、聚合槽中的聚合物的保持量、聚合温度、聚合压力等来进行控制。根据需要,为除去聚丙烯的残留溶剂、在制造时作为副产物生成的超低分子量的低聚物等,可以在聚丙烯熔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作为干燥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昭55-75410号、专利第256575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聚合物(II)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作为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可以列举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六碳烯、1-二十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聚合物(II)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从改良热密封强度的角度考虑,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优选是1-己烯。
聚合物(II)的密度为900~940kg/m3,优选为900~930kg/m3。通过使聚合物(II)的密度为900kg/m3以上,从刚性的角度考虑是优异的,通过使聚合物(II)的密度为930kg/m3以下,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优异。
聚合物(II)的根据JIS K7210-1995、在温度为190℃、负荷为21.18N的条件下测定的熔融流量(190℃),优选为0.5~30g/10分钟,更优选为0.5~1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5g/10分钟。聚合物(II)的熔融流量为0.5g/10分钟以上时,桔皮更难产生,为30g/10分钟以下时,热密封强度更为优异。
聚合物(II)的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优选为1.5以上且小于2.5。通过使分子量分布小于3,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优异。其中,分子量分布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以下有时记作“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的比例(Mw/Mn)。
作为使聚合物(II)的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将乙烯和α-烯烃进行共聚的方法。
作为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可以列举例如使用具备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有时记作“茂金属系过渡金属化合物”)而成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
作为茂金属系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式 MLTX’Q-T (式中,M是元素周期表的第4族或镧系元素系列的过渡金属原子。L是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或含有杂原子的基团,至少一个是具有环戊二烯型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多个L可以相互交联。X’是卤原子、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Q表示过渡金属原子的原子价,T为满足0<T≦Q的整数)所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式子所示的茂金属系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双(1,3-正丁基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1,3-正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1,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1,3-二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茚基)锆二氯化物、亚乙基双(4-甲基-1-茚基)锆二氯化物、亚乙基双(4,5,6,7-四氢-1-茚基)锆二氯化物等。
上述的茂金属系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与活化助催化剂接触来使用。活化助催化剂可以列举例如铝氧烷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与三苯甲基硼酸酯、苯胺基硼酸盐等的硼化合物并用而成的活化助催化剂。另外,茂金属系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与含有SiO2 、Al2O3等的无机载体、乙烯、苯乙烯等的聚合物等的有机载体的粒状载体组合来使用。
作为使聚合物(II)的密度为900~940kg/m3的方法,可以列举对将乙烯和α-烯烃共聚的比例进行调整的方法。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聚合物(I)和聚合物(II)。当树脂组合物由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组成时,该树脂组合物由聚合物(I)70~90重量%、和聚合物(II)30~10重量%组成,优选由聚合物(I)75~90重量%、和聚合物(II)25~10重量%组成(其中,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当聚合物(I)小于70重量%(即,聚合物(II)超过30重量%)时,所得的膜的热密封性恶化,聚合物(I)超过90重量%(即,聚合物(II)小于10重量%)时,产生由热处理导致的包装体表面的凹凸(桔皮),外观变差。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组合物除了聚合物(I)、聚合物(II)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聚合物(III))。当树脂组合物由聚合物(I)、聚合物(II)和聚合物(III)组成时,在将聚合物(I)、聚合物(II)和聚合物(III)的总计重量设为100重量%时,该树脂组合物优选由45~90重量%聚合物(I)、30~10重量%聚合物(II)、25重量%以下的聚合物(III)来组成,更优选由50~85重量%聚合物(I)、30~10重量%聚合物(II)、20~5重量%聚合物(III)来组成,进一步优选由50~80重量%聚合物(I)、30~10重量%聚合物(II)、20~10重量%聚合物(III)来组成。当树脂组合物含有聚合物(III)时,含有该树脂组合物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热处理后的热密封强度与热处理前的热密封强度的差变小。
聚合物(III)含有优选为3~7重量%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更优选含有4~6重量%。聚合物(III)含有优选为97~93重量%的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更优选含有96~94重量%。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如下式(1)所示。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作为R1和R2中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叔戊基(-C(CH32CH2CH3)、2-乙基己基、环己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可以列举例如苯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可以列举例如苄基等,优选是碳原子数为4~8的具有叔碳的烷基,更优选是叔丁基或叔戊基,进一步优选是叔戊基等。
作为R3中的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等,优选的R3是氢原子或甲基。
R4优选是氢原子。
作为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2,4-二叔丁基-6-[1-(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4-二叔丁基-6-(3,5-二叔丁基-2-羟基苄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4-二叔丁基-6-[1-(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丙烯酸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乙基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叔戊基-6-(3-叔戊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丙烯酸2-叔戊基-6-(3-叔戊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等,优选是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
作为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7031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如下式(2)所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作为R5、R6、R8和R9中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叔戊基、异辛基、叔辛基、2-乙基己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可以列举例如1-甲基环戊基、1-甲基环己基、1-甲基-4-异丙基环己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可以列举例如苄基、α-甲基苄基、α,α-二甲基苄基等。
作为R5、R6、R8,优选是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其中,作为R5、R8,更优选是叔丁基、叔戊基、叔辛基等的叔烷基、环己基或1-甲基环己基。
R6更优选是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进而优选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或叔戊基,特别优选是甲基、叔丁基或叔戊基。
R9优选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更优选是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或叔戊基。
作为R7中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与上述同样的烷基。优选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更优选是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取代基X在n为0时,表示二个具有苯氧基骨架的基团直接键合,在n为1时,表示硫原子或有时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取代的亚甲基。其中,作为在亚甲基上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可以列举分别与上述同样的烷基、环烷基。作为取代基X,优选n为0,是二个具有苯氧基骨架的基团直接键合,或者n为1,是亚甲基或被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取代的亚甲基。
另外,取代基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
其中,作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例如1,2-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1,5-亚戊基、1,6-亚己基、1,8-亚辛基、2,2-二甲基-1,3-亚丙基等,优选为亚丙基。另外*-CO(R11)m-基中的*表示羰基与亚磷酸酯基的氧原子键合的部分。R11中的、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亚甲基、1,2-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1,5-亚戊基、1,6-亚己基、1,8-亚辛基、2,2-二甲基-1,3-亚丙基等。作为*-CO(R11)m-基,优选m为0的*-CO-基、或m为1、R11为1,2-亚乙基的*-CO(CH2CH2)-基。
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其中,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列举例如与上述同样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可以列举例如烷基部分为与上述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同样的烷基的烷氧基,另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可以列举例如芳烷基部分为与上述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同样的芳烷基的芳烷基氧基。
亚磷酸酯系化合物优选是以下的化合物1。
化合物1: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烯
作为上述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平10-27349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本发明中,优选将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上述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并用,更优选将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和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烯并用。
当树脂组合物由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组成时,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上述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该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优选为0.03~0.07重量份。
当树脂组合物由聚合物(I)、聚合物(II)和聚合物(III)组成时,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上述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该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优选为0.03~0.07重量份。
当上述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上述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的配合量小于0.01重量份时,热密封强度有时不充分,当超过0.1重量份时,本发明的效果饱和,仅仅是不经济的。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聚合物(I)、聚合物(II)、上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上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任意添加的聚合物(III)进行混合、熔融混炼而得到。
上述的熔融混炼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和装置进行。可以列举例如使用享舍尔混合机、螺条混合器、转鼓混合机等的混合装置,将构成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混合后,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通过使用定量供给机以一定的比例将构成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分别连续地混合,而得到均质的混合物后,使用单螺杆或双螺杆以上的挤出机、班伯里混炼机、辊式混炼机等将该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
上述的熔融混炼的温度优选是180℃~350℃,更优选是180℃~320℃。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添加剂、其它的树脂。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滑剂、成核剂、粘着剂、防雾剂、抗粘连剂等。其它的树脂可以列举烯烃系树脂、作为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的弹性体等。它们可以是用不均一系催化剂制造而成的物质,也可以是用均一系催化剂(例如茂金属催化剂等)制造而成的物质。进一步地,可以列举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进行氢化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橡胶等的弹性体。
本发明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适合作为膜的材料。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公知的膜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T型模头法、管状法等。
未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优选是T型模头法。
本发明的膜优选厚度为5~500μm,更优选为30~150μm。
作为本发明的膜的用途,可以列举包装用途等,可以列举例如食品、纤维、杂货等的包装用途。优选是蒸煮袋装食品包装用膜。
对于本发明的膜,可以通过通常工业上采用的方法,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火炎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等的表面处理。
可以将本发明的膜与其它的膜叠层。
作为其它的膜,可以列举例如聚丙烯二轴拉伸膜、拉伸尼龙膜、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膜、铝箔等。
作为将本发明的膜与其它的膜进行叠层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干式叠层法、挤出叠层法等。
作为本发明的膜的用途,优选是重量物包装用途。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于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且,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各项目的测定值用下述方法测定。
(1)聚合物(I)的成分A和成分B的含量(单位:重量%)
由制造成分A和成分B时的物质平衡,来求得聚合物(I)的成分A的含量(PA)、成分B的含量(PB)。
(2)聚合物(I)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成分B)中含有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单位:重量%)
进行聚合物(I)的IR光谱测定,按照高分子分析手册(1995年、纪伊国屋书店发行)的第616页中记载的关于(ii)嵌段共聚物的方法,求得聚合物(I)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利用下式(1)求得成分B中含有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EB=ET/PB          式(1)
(其中,ET和EB分别表示聚合物(I)和聚合物(I)中成分B中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PB表示聚合物(I)中的成分B的含量)。
(3)熔融流量(MFR,单位:g/10分钟)
聚合物(I)的熔融流量根据JIS K7210,在温度为230℃、负荷为21.18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聚合物(II)的熔融流量在JIS K7210-1995规定的方法中,在温度为190℃、负荷为21.18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4)密度(单位:kg/m3
聚合物(II)的密度按照JIS K7112-1980中的A法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并且,对于试样,进行JIS K6760-1995中记载的退火。
(5)分子量分布(Mw/Mn)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利用下述条件,测定聚合物(II)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求得Mw/Mn。色谱图上的基线是将与试样洗脱峰出现相比保留时间充分短的稳定的水平区域的点、和与观测到溶剂洗脱峰相比保留时间充分长的稳定的水平区域的点连接而成的直线。
装置:WAters制WAters150C
分离柱:TOSOH TSK-GEL GMH6-HT
测定温度:140℃
载体:邻二氯苯
流量:1.0mL/分钟
注入量:500μL
检测器:差示折射
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6)热密封强度(单位:N/15mm宽度)
使用东洋テスター工业(株)制热封机,以下述条件将膜密封。将密封片切成15mm的宽度,使用オリエンテック制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剥离角90°进行测定。
密封棒:平面双面加热
密封温度:200℃
密封压力:1.0kg/cm2
密封时间:1.0sec
(7)抗粘连性(单位:N/12cm2
使用150mm×30mm的膜(以制膜方向与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采集),将膜之间进行叠合,在40mm×30mm的范围施加500g的负荷,在80℃进行24小时的状态调整。然后,在23℃、湿度50%的氛围下将该膜放置30分钟以上,使用东洋精机制拉伸试验机以200mm/分钟的速度进行剥离,测定试样的剥离所需要的强度。
(8)耐冲击性(单位:kJ/m)
在-15℃,使用东洋精机制膜冲击试验机,使用直径为15mm的半球状冲击头,测定膜的冲击强度。
(9)桔皮评价
使用ALP制小型高压灭菌器,在120℃的条件下进行30分钟的高压灭菌处理,通过利用了以下标准的四等级法对高压灭菌处理后的包装袋的表面层的凸凹状态(桔皮)进行目测判定。
1・・・桔皮稍微发生,但几乎观察不到。
2・・・观察到少许的桔皮,但实用上完全没有影响。
3・・・观察到桔皮,但经得起实用。
4・・・观察到明显的桔皮,经不起实用。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亚磷酸酯系化合物如以下所述。
[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使用了作为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ライザー[注册商标]GS。以下称作“化合物C”。
[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使用了作为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烯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ライザー[注册商标]GP。以下称作“化合物D”。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聚合物如以下所述。
[丙烯共聚物(1)]
使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在第一步骤中、在气相中将丙烯聚合而得到丙烯均聚物成分(成分A),接着在第二步骤中、在气相中将丙烯和乙烯进行共聚而得到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成分(成分B)。所得的共聚物中,成分A的含量为78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22重量%,成分B中含有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1重量%。
利用享舍尔混合机,在上述的共聚物粉末100重量份中将氢氧化钙0.01重量份、BASF社制イルガノックス[注册商标]1010(以下称作“化合物A”)0.2重量份、BASF社制イルガノックス[注册商标]168(以下称作“化合物B”)0.05重量份、林化成株式会社制ミクロンホワイト[注册商标]5000S和作为熔融流量调节剂的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适量进行混合后,将该混合物进行熔融挤出,得到颗粒。所得颗粒在23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3g/10分钟。以下有时将该颗粒称作“PP1”。
[丙烯共聚物(2)]
使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在第一步骤中、在气相中将丙烯聚合而得到丙烯均聚物成分(成分A),接着在第二步骤中、在气相中将丙烯和乙烯进行共聚而得到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成分(成分B)。所得的共聚物中,成分A的含量为77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23重量%,成分B中含有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重量%。
利用享舍尔混合机,在上述的共聚物粉末100重量份中将氢氧化钙0.01重量份、化合物C 0.03重量份、化合物D 0.075重量份、和作为熔融流量调节剂的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适量进行混合后,将该混合物进行熔融挤出,得到颗粒。所得颗粒在23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2.5g/10分钟。以下有时将该颗粒称作“PP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1)]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使用了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ノーブレン[注册商标]S131。该共聚物含有5.6重量%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P3”。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使用了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ノーブレン[注册商标]WF577PG11。该共聚物含有4.0重量%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为“PP4”。
[乙烯-α-烯烃共聚物(1)]
使用了作为乙烯-己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E FV401。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3.8g/10分钟,密度为902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2.1。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1”。
[乙烯-α-烯烃共聚物(2)]
使用了作为乙烯-己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E FV402。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3.8g/10分钟,密度为913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2.0。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2”。
[乙烯-α-烯烃共聚物(3)]
使用了作为乙烯-己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E FV405。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3.8g/10分钟,密度为924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2.2。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3”。
[乙烯-α-烯烃共聚物(4)]
使用了作为乙烯-己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E FV203。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2.0g/10分钟,密度为913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2.0。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4”。
[乙烯-α-烯烃共聚物(5)]
使用了作为乙烯-己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E FV205。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2.0g/10分钟,密度为922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2.1。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5”。
[乙烯-α-烯烃共聚物(6)]
使用了作为乙烯-丁烯-1共聚物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スミカセン[注册商标]L FS150。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1.1g/10分钟,密度为922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3.4。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6”。
[乙烯-α-烯烃共聚物(7)]
使用了作为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タフマー[注册商标]P0680。在190℃测定的熔融流量为0.4g/10分钟,密度为885kg/m3,分子量分布(Mw/Mn)为1.9。以下有时将该共聚物称作“PE7”。
[实施例1]
将丙烯共聚物(1)85重量%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1)15重量%进行粒料掺混,得到混合物。将相对于该混合物100重量份、加入化合物C 0.05重量份、化合物D 0.05重量份而成的混合物,使用具有过滤精度为40μm的金属过滤器的90mmφ挤出机、和2台65mm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导入到给油导管(フィードブロック)型的T型模头(模头宽度1250mm、模唇开度1.5mm)中,在240℃的模头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
利用以50m/分钟旋转的冷却温度为40℃的冷硬轧辊使挤出的熔融膜冷却固化,得到厚度为70μm的未拉伸膜。使用该未拉伸膜,测定膜的粘连性。
接着,将所得的未拉伸膜、厚度为7μm的铝箔和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用干式叠层法进行叠层。测定该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
另外,利用恒温槽对该叠层体在120℃下实施30分钟的热处理,测定热处理过的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
进一步地,以未拉伸膜为袋的内侧的方式使用叠层体,制作15cm×18cm的包装袋。将作为市售蒸煮袋装食品的大塚食品株式会社制“ボンカレーゴールド[注册商标]辛口”加到该包装袋中。将未拉伸膜之间进行热密封。使用该包装袋,进行桔皮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
除了将丙烯共聚物(1)80重量%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1)20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得到混合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2)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4]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3)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4)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5)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7]
将丙烯共聚物(1)85重量%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1)15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得到混合物。相对于该混合物100重量份,加入化合物C 0.05重量份,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8]
将丙烯共聚物(1)85重量%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1)15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得到混合物。相对于该混合物100重量份,加入化合物D 0.05重量%,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9]
除了使用丙烯共聚物(2)85重量%来作为丙烯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将丙烯共聚物(1)72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3)20重量%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1)8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成的混合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将丙烯共聚物(1)64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3)20重量%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1)16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成的混合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将丙烯共聚物(1)64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3)20重量%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2)16重量%进行粒料掺混而成的混合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比较例1]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制造由丙烯共聚物(1)100重量%构成的未拉伸膜。进一步使用该未拉伸膜,得到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比较例2]
将丙烯共聚物(1)85重量%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1)15重量%进行粒料掺混,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未拉伸膜。进一步地,使用该未拉伸膜,得到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比较例3]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6)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比较例4]
除了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7)15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来得到未拉伸膜、叠层体和包装袋。测定未拉伸膜的粘连性、叠层体的热密封强度,进行包装袋的桔皮评价。
【表1】
【表2】
由表2的结果可知,对于不含有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的比较例1,桔皮评价差,对于不含有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亚磷酸酯系化合物的比较例2,热密封强度差,对于使用了分子量分布不满足本发明必要条件的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的比较例3,耐冲击性差,对于使用了密度不满足本发明必要条件的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的比较例4,抗粘连性差。

Claims (6)

1.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70~90重量%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和30~10重量%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下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下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成分A)、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成分B),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所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是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共聚物,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在所述-CHR10-基中,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在所述*-CO(R11)m-基中,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
2.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45~90重量%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30~10重量%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和25重量%以下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聚合物(III))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I)、聚合物(II)和聚合物(III)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和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01~0.1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或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丙烯系共聚物(聚合物(I))含有50~90重量%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为主要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成分(成分A)、和50~10重量%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成分(成分B),其中成分A和成分B的总计重量为100重量%,
所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聚合物(II))是具有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密度为900~940kg/m3、分子量分布为1以上且小于3的共聚物,
式中,R1和R2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式中,R5、R6、R8和R9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苯基,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X表示硫原子或-CHR10-基,n为0或1,A表示碳原子数为2~8的亚烷基或*-CO(R11)m-基,Y、Z的任意一者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氧基,另一者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在所述-CHR10-基中,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在所述*-CO(R11)m-基中,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表示与氧原子的键合部位,m为0或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III)含有3~7重量%的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式(1)所示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是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基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中,式(2)所示的亚磷酸酯系化合物是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烯。
6.膜,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
CN201210083607.1A 2011-03-29 2012-03-27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Active CN102731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1893 2011-03-29
JP2011-071893 2011-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953A CN102731953A (zh) 2012-10-17
CN102731953B true CN102731953B (zh) 2019-05-10

Family

ID=46988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3607.1A Active CN102731953B (zh) 2011-03-29 2012-03-27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80153B2 (zh)
KR (1) KR101797778B1 (zh)
CN (1) CN102731953B (zh)
TW (1) TWI613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1839B2 (ja) * 2012-10-03 2018-03-28 サンアロマー株式会社 レトルトフィルム用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13105690B (zh) 2019-12-24 2024-03-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多相丙烯聚合材料及其利用
JP2023131426A (ja) * 2022-03-09 2023-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多層フィル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969A (zh) * 2000-10-13 2002-05-15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金属喷镀膜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喷镀有金属的膜
CN101319070A (zh) * 2007-06-06 2008-12-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拉伸膜
CN101796126A (zh) * 2007-07-06 2010-08-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由其构成的膜
CN101899168A (zh) * 2008-10-06 2010-12-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合物用粒状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2651A (zh) * 2007-12-05 2010-12-29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耐蒸煮包装的聚丙烯熔融吹塑密封剂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6276B2 (ja) * 1998-11-05 2008-11-26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食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3941447B2 (ja) 2000-10-13 2007-07-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蒸着フィルム用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フィルム
JP4314146B2 (ja) * 2004-04-26 2009-08-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シーラント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から得られる易ヒートシール性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
JP5100628B2 (ja) 2008-12-22 2012-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粒状ポリマー安定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55965A (ja) * 2008-12-02 2010-07-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969A (zh) * 2000-10-13 2002-05-15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金属喷镀膜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喷镀有金属的膜
CN101319070A (zh) * 2007-06-06 2008-12-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拉伸膜
CN101796126A (zh) * 2007-07-06 2010-08-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由其构成的膜
CN101932651A (zh) * 2007-12-05 2010-12-29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耐蒸煮包装的聚丙烯熔融吹塑密封剂膜
CN101899168A (zh) * 2008-10-06 2010-12-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合物用粒状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3243B (zh) 2018-02-01
TW201302891A (zh) 2013-01-16
JP2012214710A (ja) 2012-11-08
KR20120112076A (ko) 2012-10-11
JP5880153B2 (ja) 2016-03-08
CN102731953A (zh) 2012-10-17
KR101797778B1 (ko)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8680B (zh) 蒸煮包装用聚丙烯系密封膜及使用其的层叠体
US8288489B2 (en) Use of a highly viscous largely amorphous polyolefi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ilm
CN101319071B (zh) 包含全同立构丙烯共聚物的膜
CN100467501C (zh) 包含全同立构丙烯共聚物的膜
EP3387066B1 (en) Propylene based polymer composition
CN101255256B (zh) 丙烯基共聚物材料、由其制成的薄膜和用于制备丙烯基共聚物材料的方法
CN1853599B (zh) 输液袋
CN109843587B (zh) 多层拉伸罩组合物和结构
JP2013503756A (ja) 多層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方法
JP5135190B2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シート
EP3293002A1 (en) Multilayer films and laminates and packages formed from same
AU2006240252A1 (en)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high gloss blown film and films made therefrom
JP2012006250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多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加熱処理用包装体
CN102731953B (zh)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其膜
TW202021810A (zh) 含有助滑劑之多層膜及層製品
CN105034506B (zh) 层叠膜
KR20210108377A (ko) 폴리에틸렌 공중합체 조성물 및 그의 차단 특성
JP2012006251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多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加熱処理用包装体
CN103980616A (zh) 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膜及医疗用包装容器
JP6942530B2 (ja) 多層二軸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転写フィルム
WO2011162396A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フィルム、包装材、複室容器および蓋材
JP5060828B2 (ja) ヒートシール性積層体
JP2017105174A (ja) 多層フィルム
JPH07278377A (ja) プロピレン系フィルム
JP2021191842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積層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