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4147A -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4147A
CN102704147A CN2012102120850A CN201210212085A CN102704147A CN 102704147 A CN102704147 A CN 102704147A CN 2012102120850 A CN2012102120850 A CN 2012102120850A CN 201210212085 A CN201210212085 A CN 201210212085A CN 102704147 A CN102704147 A CN 102704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warp thread
bamboo
yarn
weft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20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华
张若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to CN2012102120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4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4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41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采用棉纤维和竹纤维为经纱和纬纱的原料,通过分层交织、综片操作形成所需家纺面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优化面料织造过程中的参数,适应竹纤维的特性,避免织造过程中出现的断经,经缩和纬停,及开口不清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居业“重装饰,轻装修”的潮流,家用纺织品的装饰作用越显重要,家纺行业市场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激活了。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纤维织物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开始渴望回归自然。由于竹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广谱抗菌保健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和环保可降解性,以其为原料研发的家用纺织品越来越深受人们的青睐,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是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开发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采用竹纤维和棉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混纺家纺产品,不仅富有暖柔感,还具有极佳的色织感和透气性,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合婴幼儿使用,具有环保、天然抗菌、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强力高、耐磨性好、吸湿性好、凉爽亮丽、舒爽等优点,是一款高档的新型环保家纺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竹浆纤维表面光滑,纱线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间易产生相对滑移,破坏纱线条干均匀性。同时竹浆纤维具有易吸湿及湿伸长和塑性变形大的特点,伸长后弹性恢复性差。以竹浆纤维为主要原料的纱线,其物理、机械性能较传统的棉纱线或者合成纤维纱线差一些。基于以上原因,采用现有织造工艺对竹浆纤维进行混纺织造时,容易出现断经,经缩和纬停,及开口不清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织造技术存在的无法适应竹浆纤维纱线,容易出现断经,经缩和纬停,及开口不清等问题,织机生产效率较低,成品品质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应竹浆纤维的特性,适合于织造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家纺面料的织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经纱采用5s/2的棉质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的竹浆纤维纱线;
b.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5-325°,梭口高度为36-37mm;
c.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面料的组织花纹;
其中,织造时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7-30℃,相对湿度为65-70%。
作为优选,所述综平时间为320°,梭口高度为36.7mm。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温度控制为28-29℃,相对湿度为66-68%。
用竹子加工成的纤维称为竹纤维,竹纤维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天然竹纤维,指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第二类:化学竹纤维,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由于竹浆纤维表面光滑,竹浆纤维纱线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间易产生相对滑移,破坏纱线条干均匀性。同时竹浆纤维具有易吸湿及湿伸长和塑性变形大的特点,伸长后弹性恢复性差。在对竹浆纤维进行混纺织造时,应当充分考虑竹浆纤维的纺织特性。基于以上原因,竹浆纤维纱线在整经与织造时的张力要均匀,车速与张力都要偏小掌握,避免纱线受到意外牵伸,降低断经,经缩和纬停,及开口不清等问题出现的几率。同时,竹浆纤维纱线对织造车间的温湿度较敏感,采取稍低的相对湿度有利于保持纱线的强力、弹性和耐磨性;但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增加断头率。
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发现,在织造过程中,梭口的高度和综平时间是对纱线,特别是竹浆纤维纱线的断裂次数和织机效率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同时,织造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也会影响到纱线,特别是竹浆纤维纱线的性能指标,这也是能够影响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断裂次数和织机效率的两个因素。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仔细调整织造过程中的梭口高度,综平时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这四个参数,可以极大地减少纱线的断裂次数,进而提高织机的效率。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对于棉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的家纺面料,提早综平时间能够减少织造机的剑头在表里换层时的出梭口的挤压度,使织造过程可以更为顺畅的进行;另一方面,增大梭口高度可以提高清晰度,避免引纬过程中剑头撞断经纱。综合上述两种改进手段,我们发现,在对竹浆纤维纱线进行混纺织造的过程中,纬线的断裂比率大为降低,纬停现象的出现几率也大为降低,提高了织造效率。
通过优化调整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应竹浆纤维纱线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的特性,采用较低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提高了竹浆纤维纱线的强度,弹力和耐磨性,进一步降低了织造过程中纱线断裂的现象,减少了由于纱线断裂导致的停车,提高了织造效率。
通过调整优化上述织造过程中的参数诸元,可以降低了纱线,特别是竹纤维纱线的断裂比率。获得现有的织造工艺所不具有的织造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5°,梭口高度为36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7℃±0.5℃,相对湿度为65%±0.5%。
实施例2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6°,梭口高度为36.1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7℃±0.5℃,相对湿度为65%±0.5%。
实施例3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7°,梭口高度为36.2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7℃±0.5℃,相对湿度为66%±0.5%。
实施例4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8°,梭口高度为36.3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8℃±0.5℃,相对湿度为66%±0.5%。
实施例5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9°,梭口高度为36.4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8℃±0.5℃,相对湿度为67%±0.5%。
实施例6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0°,梭口高度为36.5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8℃±0.5℃,相对湿度为67%±0.5%。
实施例7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1°,梭口高度为36.6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9℃±0.5℃,相对湿度为68%±0.5%。
实施例8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2°,梭口高度为36.7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9℃±0.5℃,相对湿度为68%±0.5%。
实施例9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3°,梭口高度为36.8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30℃±0.5℃,相对湿度为69%±0.5%。
实施例10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4°,梭口高度为36.9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30℃±0.5℃,相对湿度为69%±0.5%。
实施例11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25°,梭口高度为37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30℃±0.5℃,相对湿度为70%±0.5%。
实施例12(对比试验)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00°,梭口高度为32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27℃±0.5℃,相对湿度为65%±0.5%。
实施例13(对比试验)
采用JAT-500型喷气织机,设定速度:550 r/min,经纱张力:260 daN,机上布幅:159cm,后梁高低:0,停经架高低:0。经纱采用5s/2的棉质纯纺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竹浆纤维纱线。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00°,梭口高度为32mm;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所需要的面料的组织花纹。在织造时,通过通风机、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控制织造车间的环境温度为30℃±0.5℃,相对湿度为70%±0.5%。
统计上述实施例1-13的织造过程中织机的时间效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序号 织机效率(%) 实施例序号 织机效率(%)
1 90.4 8 95.6
2 90.5 9 93.4
3 91.7 10 93.2
4 95.3 11 92.1
5 95.2 12(对比试验) 85.7
6 96.3 13(对比试验) 85.6
7 95.8    
从上述织机的时间效率统计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织造方法,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断裂次数明显减少,由此发生的停台、停机的次数也相应减少,因此,织机的时间效率大为提高,平均在90%以上。由于纱线断裂的次数减少,所得面料成品中的断经、紧缩等现象也大为减少,使得成品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3)

1.一种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经纱采用5s/2的棉质花式线,纬纱采用6s/2的竹浆纤维纱线;
b.  将经纱穿过多片综片并分为上、下两层,在两层经纱间形成梭口,综平时间为315-325°,梭口高度为36-37mm;
c.  使纬纱通过上述梭口并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同时进行综片操作以形成面料的组织花纹;
其中,织造时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7-30℃,相对湿度为65-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平时间为320°,梭口高度为36.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控制为28-29℃,相对湿度为66-68%。
CN2012102120850A 2012-06-26 2012-06-26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Withdrawn CN102704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20850A CN102704147A (zh) 2012-06-26 2012-06-26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20850A CN102704147A (zh) 2012-06-26 2012-06-26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4147A true CN102704147A (zh) 2012-10-03

Family

ID=4689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20850A Withdrawn CN102704147A (zh) 2012-06-26 2012-06-26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414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095A (zh) * 2015-09-15 2015-12-02 苏州顺唐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免烫纤维针织布
CN105506821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常熟市卫丰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竹棉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2342654A (zh) * 2019-08-09 2021-02-09 云南咏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纤维与棉花的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095A (zh) * 2015-09-15 2015-12-02 苏州顺唐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免烫纤维针织布
CN105506821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常熟市卫丰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竹棉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2342654A (zh) * 2019-08-09 2021-02-09 云南咏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纤维与棉花的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532C (zh) 一种竹纤维拉舍尔毛毯材料及其成品
CN103114379B (zh) 一种仿雪尼尔的经编针织物加工方法
CN101240481A (zh) 竹碳纤维毛毯材料及其成品
CN107142590A (zh) 一种天丝棉杨柳绉织物的生产工艺
WO2020248927A1 (zh) 一种三醋酸交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02534934A (zh) 一种棉乔其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CN102154759A (zh) 一种绿色环保面料
CN107400951A (zh) 一种轻薄型多层结构的大提花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5506814A (zh) 一种涤黏ab纱仿毛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11401A (zh) 牛奶蛋白纤维拉舍尔毛毯
CN104060367A (zh) 一种吸湿透气双层布
CN102286828A (zh) 七彩丝大提花面料
CN102704147A (zh) 棉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织造方法
CN103334199B (zh) 大麻类纺织面料及纺织方法
CN105442153A (zh) 一种大提花防钻绒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33646A (zh) 一种赛络纺纱线织造的面料
CN103469416A (zh) 一种高性能睡衣面料
CN100582342C (zh) 圣麻纤维拉舍尔毛毯
CN103014995A (zh) 一种接触凉感的合金锗纤维和圣麻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5166A (zh) 亚麻雪尼尔纱线的制作工艺
CN104420054A (zh) 一种高经密双层布
CN105133145A (zh) 一种天丝麻与绢丝交织舒爽抗菌大提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7522A (zh) 七彩丝大提花面料
CN201883224U (zh) 一种绿色环保面料
CN201190213Y (zh) 棉粘交织大提花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