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195B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195B
CN102686195B CN201080060524.XA CN201080060524A CN102686195B CN 102686195 B CN102686195 B CN 102686195B CN 201080060524 A CN201080060524 A CN 201080060524A CN 102686195 B CN102686195 B CN 102686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ece
brace
sheet
hunk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195A (zh
Inventor
合田英史
向井敬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6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804Plant, e.g. involving several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58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of babies' napkins, e.g. diapers
    • A61F13/15593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of babies' napkins, e.g. diapers having elastic ribbons fixed thereto; Devices for applying the rib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99Forming webs by bringing together several webs, e.g. by laminating or folding several webs,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we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8Flash, trim or excess remov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短裤型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所述短裤型尿布包括:外装体(2),所述外装体具有相互独立的前身大片(4)、后身大片(5)以及连接片(6),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在侧部区域相互接合,并且,在腿部区域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片(6)相互连接;内装体(3),所述内装体(3)在外装体的内侧重叠固定到连接片(6)上,并且包含有吸收性本体;所述短裤型的尿布的制造方法,以在正交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的方式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作为前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前身大片纤维网和作为后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后身大片纤维网,其次,以跨越间隔区域的方式,在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将连接片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上,形成作为外装体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其次,为了形成限定腿部开口的边缘,切断外装体纤维网,其次,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是公知的,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外装体和内装体,所述外装体配备有相互独立的前身大片、后身大片以及连接片,这些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在侧部区域相互接合,并且,在腿部区域被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内装体在外装体的内侧重叠固定到连接片上,并且包含有吸收性本体,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在所述输送步骤,以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的方式,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作为前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前身大片纤维网和作为后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后身大片纤维网;其次,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在所述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以跨越间隔区域的方式,在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将连接片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上,形成作为外装体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其次,安装步骤,在所述安装步骤,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其次,边缘形成步骤,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为了形成限定腿部开口的边缘,切断外装体纤维网(参照专利文献1)。即,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在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之后,切断除去内装体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一种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是由一体的外装体形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是公知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在所述输送步骤,输送作为外装体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其次,边缘形成步骤,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为了形成限定出腿部开口的边缘,切断外装体纤维网;其次,安装步骤,在所述安装步骤,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732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599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那样将内装体的一部分切断除去的情况下,存在着吸收性本体被误切断,受到损伤的危险。即,存在着制品构件损伤的危险。若制品构件损伤,则已经不能再作为商品,存在着吸收性物品的生产率降低的危险。
关于这一点,如果向专利文献2那样,将外装体纤维网切断,接着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或许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后面将要详细说明,在由独立的片形成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存在着制品构件彼此之间未被可靠地连接的危险这样的固有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既然是由一体的外装体形成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所以,不存在这一固有的课题。
即,即使考虑到专利文献2,也不能解决在阻止制品构件损伤的同时,可靠地将制品构件彼此之间可靠地连接的课题。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外装体和内装体,所述外装体配备有相互独立的前身大片、后身大片以及连接片,这些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在侧部区域相互接合,并且,在腿部区域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内装体在外装体的内侧重叠固定到连接片上,并且包含有吸收性本体,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在所述输送步骤,以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的方式,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作为前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前身大片纤维网和作为后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后身大片纤维网;其次,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在所述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以跨越间隔区域的方式,在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将连接片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上,形成作为外装体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其次,边缘形成步骤,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为了形成限定腿部开口的边缘,切断外装体纤维网;其次,安装步骤,在所述安装步骤,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
发明的效果
能够在阻止制品构件损伤的同时,可靠地将制品构件彼此连接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尿布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将在侧部区域的接合部分解开的展开状态下的尿布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纵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观察的横剖视图。
图5是说明尿布的制造方法的概略整体图。
图6是说明尿布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部分图。
图7(A)、图7(B)及图7(C)是沿着图6的箭头A、B、C观察的顶部片纤维网等的图示。
图8是表示粘结剂采用的图案的图示。
图9(A)及图9(B)表示粘结剂采用的图案的其它的例子。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部分图。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1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图示。
图16是沿着图15的XVI-XV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1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尿布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图。
图1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图示。
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的图示。
图2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的图示。
图21是说明端部部分的不好的例子的展开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一次性短裤型尿布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像内衣这样的其它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参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图1,尿布1具有外装体2及内装体3。
外装体2包括相互独立的前身大片4、后身大片5及连接片6。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在侧部区域1F处被相互接合,并且,在腿部区域1C,被沿着前后方向FR延伸的连接片6相互连接。这里,在穿用状态下,前身大片4位于穿用者的腹部侧,后身大片5位于穿用者的背部侧。另外,尿布1包括:由前身大片4的上缘4U及后身大片5的上缘5U限定的腰围开口或腰围孔1W;和一对腿部开口或腿部孔1L。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腿部孔1L由边缘1LE限定,该边缘1LE由前身大片4的下缘4L、后身大片5的下缘5L及连接片6的横向方向LT的两个边缘6S构成。另一方面,内装体3包含吸收性本体,在外装体2的内侧重叠固定到连接片6上。
参照表示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图2,前身大片4呈长方形。前身大片4的上缘4U在横向方向LT上以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前身大片4的下缘4L包括横向方向LT的大致中央的中央部分4LC、和中央部分4LC的横向方向LT的两侧的侧方部分4LS,中央部分4LC基本上在横向方向LT上延伸,侧方部分4LS向上缘4U稍稍弯曲。另外,前身大片4的横向方向LT的两个侧缘4S基本上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这里,纵向方向LN与横向方向LT垂直。
另外,后身大片5呈向前身大片4突出的六角形形状。即,后身大片5包括长方形形状的腰围部分5W、和从腰围部分5W向前身大片4伸出的梯形的伸出部分5E。后身大片5的上缘、即腰围部分5W的上缘5U基本上沿横向方向LT延伸。另一方面,后身大片5的下缘、即伸出部分5E的下缘5L包括横向方向LT的大致中央的中央部分5LC、和位于中央部分5LC的横向方向LT的两侧的侧方部分5LS,中央部分5LC基本上在横向方向LT上延伸,侧方部分5LS一边向上缘5U弯曲一边相对于横向方向LT倾斜地延伸。另外,后身大片5的横向方向LT的两个侧缘5S在大致纵向方向LN上延伸。
在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在垂直于横向方向LT的纵向方向LN上隔开间隔区域SP地配置。连接片6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横向方向LT的大致中央横切该间隔区域SP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分别固定到下缘4L周围的前身大片4和下缘5L周围的后身大片5、即伸出部分5E上。
连接片6呈在长方形的两个侧缘之中在纵向方向LN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缩窄部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片6的横向方向LT的长度或宽度比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横向方向LT的宽度短,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长度比内装体3的纵向方向LN的长度短。另外,连接片6的侧缘6S包括纵向方向LN的大致中央的中央部分6SC和位于中央部分6SC的纵向方向LN的两侧的端部部分6SE,中央部分6SC向内弯曲,端部部分6SE大致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换句话说,端部部分6SE与限定出腿部孔1L的外装体2的边缘、即前身大片4的下缘4L及后身大片5的下缘5L不一致,位于比这些下缘4L、5L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另外,端部部分6SE相当于连接片6中的与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重叠的部分的横向方向LT的两个边缘。另外,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两个端缘6E大致在横向方向LT上延伸。
另一方面,内装体3呈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内装体3的横向方向LT的两个侧缘3S大致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纵向方向LN的两个端缘3E大致在横向方向上延伸。
另外,在内装体3的横向方向LT的两侧,沿着内装体3的两侧侧缘3S设置有一对防漏构件7。防漏构件7的横向方向LT的自由边缘或外缘7SO在纵向方向LN上延伸。
如上所述,内装体3重叠固定到连接片6上。在这种情况下,内装体3在纵向方向LN上越过连接片6延伸,也固定到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上。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的中央部分6SC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防漏构件7的外缘7SO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进而,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与此相对,两个侧缘6S的端部部分6SE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外侧处,进而,位于比防漏构件7的外缘7SO更靠横向方向LT的外侧。
如图3所示,前身大片4包括两个片,即,在穿用时面对穿用者的顶部片4T和在穿用时面对外部的背面片4B,这些顶部片4T及背面片4B相互重叠。同样地,后身大片5也具有两个片,即,在穿用时面对穿用者的顶部片5T和在穿用时面对外部的背面片5B,这些顶部片5T及背面片5B相互重叠。
另一方面,连接片6由一个片构成。这种情况下的片可以是透液性的,也可以是不透液性的。
这样,连接片6比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更柔软。另外,为了比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更柔软,可以选择构成连接片6的片的个数、材质、单位面积重量等。片材的柔软程度例如可以利用悬臂法测定。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连接片6安装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内侧或者穿用者侧,即,顶部片4T、5T上。但是,也可以将连接片6安装到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外侧,即背面片4B、5B上。或者,也可以将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两端周围夹在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之间。这样,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两端周围不在顶部片4T、5T侧或者背面片4B、5B侧露出,皮肤的触感变得更好。另外,连接片6不容易从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上脱离。
这里,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以及连接片6分别是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这样的聚烯烃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系纤维等合成纤维形成的无纺织物,由通过纺粘、热风法等制造方法制造的无纺织物构成,各自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13至30g/m2。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片4T、5T分别由用PP形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的SMS的无纺织物构成,背面片4B、5B分别由用PP形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7g/m2的纺粘无纺织物构成,连接片6由用PP形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的SMS无纺织物形成。
另外,在上缘4U周围的前身大片4上设置有弹性构件4WG,在下缘4L周围的前身大片4上设置有弹性构件4LG,在弹性构件4WG与弹性构件4LG之间的前身大片4上设置有弹性构件4FG。如图3所示,在上缘4U周围,设置有背面片4B向顶部片4T侧折叠的折叠部分4F,弹性构件4WG在折叠部分4F处固定到背面片4B彼此之间。另一方面,弹性构件4FG、4LG固定到顶部片4T及背面片4B之间。
同样地,在上缘5U周围的后身大片5上设置有弹性构件5WG,在下缘5L周围的后身大片5上设置有弹性构件5LG,在弹性构件5WG与弹性构件5LG之间的后身大片5上设置有弹性构件5FG。在上缘5U周围设置有背面片5B被向顶部片5T侧折叠的折叠部分5F,弹性构件5WG在折叠部分5F处固定到背面片5B彼此之间。另一方面,弹性构件5FG、5LG被固定到顶部片5T及背面片5B之间。这些弹性构件4WG、4FG、4LG、5WG、5FG、5LG例如呈线状,在伸长的状态下安装到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上。
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构件5FG包含有设置在后身大片5的腰围周围部分5W上的弹性构件5FGW和设置在伸出部分5E上的弹性构件5FGE。如从图2中看出的那样,弹性构件5FGE与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重叠地设置。该弹性构件5FGE在穿用时在尿布1的侧部区域1F与腿部区域1C之间提供弹性作用。
另外,弹性构件4LG、5LG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内不中断地连续地延伸,与内装体3、连接片6及防漏构件7重叠地设置。这些弹性构件4LG、5LG在穿用时也在尿布1的侧部区域1F与腿部区域1C之间提供弹性作用。
另外,顶部片4T、5T的上缘大体上沿着弹性构件4WG、5WG的下缘配置,顶部片4T、5T的下缘大体上沿着背面片4B、5T的下缘配置。
这里,弹性构件4WG、4FG、4LG、5WG、5FG、5LG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斯潘德克斯(Spandex:聚氨基甲酸乙酯)这样的弹性纤维构成,伸长倍率例如为1.3至3.5倍。在弹性构件4WG、4FG、4LG、5WG、5FG、5LG由斯潘德克斯构成的情况下,弹性构件4WG、4FG、4LG、5WG、5FG、5LG的粗度例如为300至1200dtex。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构件4WG、5WG分别由粗度为940dtex、伸长倍率3.0倍的斯潘德克斯构成,弹性构件4FG、5FG由粗度780dtex、伸长倍率2.5倍的斯潘德克斯构成,弹性构件4LG由平均伸长倍率2.5倍的斯潘德克斯构成,弹性构件5LG由平均伸长倍率2.2倍的斯潘德克斯构成。另外,弹性构件4WG及弹性构件5WG分别包含5条斯潘德克斯,弹性构件4FG包含10条斯潘德克斯,腰围部分5W的弹性构件5FGW包含11条斯潘德克斯,伸出部分5E的弹性构件5FGE包含2条斯潘德克斯。另外,也可以用弹性片构成弹性构件4WG、4FG、4LG、5WG、5FG、5LG。
如图3及图4所示,内装体3包括透液性的顶部片3T、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B、和配置在这些顶部片3T及背面片3B之间的吸收体3A。另外,吸收体3A包括吸收体芯3AC和包裹吸收体芯3AC的包裹片3AW。
在吸收体芯3AC的长度方向或纵向方向LN的两端和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扩幅部分3ACW,这些扩幅部分3ACW被窄幅部分3ACN相互连接起来。
另外,在吸收体芯3AC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或纵向方向LN延伸的多个狭缝3ACS。这些狭缝3ACS包含有位于横向方向LT的大致中央的中央狭缝和位于中央狭缝的两侧的侧方狭缝。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中央狭缝的长度为320mm,宽度为12mm,侧方狭缝的长度为80mm,宽度为10mm。这样,吸收体芯3AC容易沿着狭缝3ACS弯折,吸收体3A容易贴紧到穿用者身上。
这里,顶部片3T是由聚烯烃系纤维、PET纤维等形成的亲水性无纺织物,由利用纺粘、热风法等制造方法制造的无纺织物构成。背面片3B由用PE等形成的防水性且透湿性的膜构成。吸收体芯3AC由纸浆、高吸收性聚合物(SAP)、它们的混合物等构成。包裹片3AW是由聚烯烃系纤维、PET纤维等形成的亲水性无纺织物,由纺粘、热风法等制造方法制造的无纺织物构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片3T由利用热风法制造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的无纺织物构成,背面片3B由单位面积重量为22g/m2的透湿性PE膜构成,吸收体芯3AC由单位面积重量为250g/m2的纸浆及单位面积重量为200g/m2的SAP的混合物一层构成,包裹片3AW由单位面积重量为13g/m2的SMS无纺织物构成。
如图4所示,各个防漏构件7具有固定到外装体2或内装体3上的固定边缘或者内缘7SI和不固定到外装体2或内装体3上的自由边缘或者外缘7SO。另外,各个防漏构件7含有不透液性片7SH及弹性构件7G,不透液性片7SH含有防漏无纺织物7SHN及防漏膜7SHF。在各个防漏构件7的外缘7SO中,防漏无纺织物7SHN被折叠,重叠到防漏膜7SHF的外缘上,弹性构件7G被固定到被折叠的防漏无纺织物7SHN彼此之间。另外,防漏膜7SHF的外缘未达到防漏构件7的外缘7SO。另一方面,在各个防漏构件7的内缘7SI中,防漏无纺织物7SHN及防漏膜7SHF的边缘基本上相互对齐。
各个防漏构件7在穿用时向着穿用者立起,作为防漏壁起作用。
这里,防漏无纺织物7SHN由聚烯烃系纤维、PET纤维等构成,利用纺粘法等制造。防漏膜7SHF由聚乙烯(PE)、PET等构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防漏无纺织物7SHN由单位面积重量15g/m2的疏水性SMS无纺织物构成,防漏膜7SHF由单位面积重量18g/m2的透湿性PE膜构成。弹性构件7G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斯潘德克斯这样的弹性纤维构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构件7G由粗度为620dtex、伸长倍率2.2倍的两条斯潘德克斯构成。
这些构件彼此的连接或固定,例如,通过热封、超声波密封、粘结剂等进行。作为粘结剂,可以采用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等的热熔性粘结剂(HMA)。
具体地说,将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利用预先应用在弹性构件4WG、4FG、5WG、5FG上的HMA相互连接。另外,在弹性构件4WG、4FG、5WG、5FG稀疏的部位,即,例如在弹性构件彼此之间的间隔在10mm以上的部位,利用螺旋法、控制接缝法等涂布方法,在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上应用HMA。进而,为了防止剥离,在下缘4L、5L周围,在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上涂布HMA。
另一方面,弹性构件4LG、5LG利用螺旋法等涂布方法,利用预先应用在顶部片4T、5T上的HMA固定到顶部片4T、5T上。在这种情况下,HMA以沿着弹性构件4LG、5LG的轨迹的方式应用。
另外,连接片6通过超声波密封、粘结剂等连接到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上。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片6的里面利用狭缝涂布法预先应用HMA。
另一方面,在内装体3上,吸收体芯3AC的顶面及底面利用HMA等粘结剂连接到芯包裹片3AW上。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螺旋、狭缝涂敷、控制接缝、珠式法、幕帘涂布等涂布方法,涂布单位面积重量1.5至10g/m2的粘结剂。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螺旋涂布法涂布单位面积重量5g/m2的HMA。
另外,在面对内装体3的背面片3B或防漏构件7的外装体2的一侧,利用控制接缝涂布方法涂布HMA,借此,将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固定到前身大片4、后身大片5及连接片6上。
在防漏构件7中,在弹性构件7G上利用狭缝喷嘴的方式涂布HMA,借助该HMA将弹性构件7G固定到防漏无纺织物7SHN上。另外,通过用螺旋涂布法在防漏无纺织物7SHN上涂布HMA,将防漏无纺织物7SHN及防漏膜7SHF相互接合。
另外,在尿布1的侧部区域1F中,利用热封、超声波密封等,将两个侧缘4S周围的前身大片4和两个侧缘5S周围的后身大片5相互接合起来。另外,也可以能够再紧固地将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接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采用包含钩材料和圈材料的机械卡定器。
限定出腿部孔1L的边缘LE由前身大片4的下缘4L的侧方部分4LS、后身大片5的下缘5L的侧方部分5LS、和连接片6的两个边缘6S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边缘1LE通过一次切断作用形成,顺滑地相连并弯曲。
这样,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前身大片4和后身大片5之间的间隔区域SP中,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从而,既保持内装体3的吸收面大,又可以加大穿用者的腿的可动范围。即,既确保内装体3的良好的吸收性能,又可以防止穿用者的腿难以移动。
同时,连接片6的端部部分6SE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外侧处(图2)。其结果是,在穿用者的腿容易移动的同时,能够可靠地将连接片6和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连接起来。
进而,由于在后身大片5上设置具有弹性构件5FGE的伸出部分5E,所以,尿布1的形状变成内衣的形状,穿用者的整个臀部被后身大片5覆盖。从而,可以抑制泄漏,可以降低穿用者对泄漏的不安感。
进而,由于利用弹性构件5FGE、4LG、5LG将内装体3向侧部区域1F(图1)提起,所以,内装体3向内侧的卷曲受到抑制,从而,保持内装体3的吸收性。
进而,由于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顺滑地弯曲并相连,所以,变成沿着穿用者的腿的弯曲形状,提高对穿用者的贴紧性。
进而,连接片6的长度可以比内装体3的长度短。从而,可以减少连接片6的量,可以降低成本。
进而,如上所述,连接片6比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柔软。其结果是,与整个外装体2通过配备顶部片及背面片而在腿部区域1C具有两个片的情况相比,连接片6或外装体2在穿用者的腿部或腹股沟部变得柔软,穿用者的腿部变得更容易移动。另外,即使外装体2卷曲或者产生皱褶,穿用者也不容易具有勒紧感。而且,由于连接片6由一个片构成,所以,与整个外装体2由顶部片及背面片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由于可以利用和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不同的材料构成连接片6,所以,还能够提高尿布1的性价比。即,如果由具有透湿性及吸湿性的材料构成连接片6,则可以抑制在腿部区域1C中的闷热。作为具有吸湿性的材料,可以使用含有人造丝或纸浆这样的纤维素系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无纺织物。具体地说,采用含有人造丝和聚烯烃系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无纺织物(例如,利用射流喷纤维网法制造的无纺织物,单位面积重量为26g/m2),或者含有纸浆和聚酯的无纺织物(例如,利用射流喷纤维网法制造的无纺织物,单位面积重量为40g/m2)。
另外,通过设置连接片6,可以抑制内装体3向内侧的卷曲。因此,防漏构件7可靠地向穿用者竖起。即,连接片6提供防漏构件7向穿用者竖起的起点。
其次,参照图5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5,根据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配备有防漏构件7的内装体3的步骤ST1、制造连接片6的步骤ST2、制造作为尿布1的连续体的尿布纤维网W1的步骤ST3。
在步骤ST1,首先,利用作为包裹片3AW的连续体的包裹片纤维网W3AW,包裹预先形成有狭缝3ACS的吸收体芯3AC(ST11)。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以使狭缝3ACS平行于输送方向MD的方式输送吸收体芯3AC。
其次,将作为顶部片3T及背面片3B的连续体的顶部片纤维网W3T及背面片纤维网W3B分别粘贴到包裹了吸收体芯3AC的包裹片纤维网W3AW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形成作为内装体3的连续体的内装体纤维网W3(ST12)。
另一方面,将作为防漏膜7SHF2的两个连续体的防漏膜纤维网W7SHF和作为弹性构件7G的连续体的连续弹性体W7G,安装到作为防漏无纺织物7SHN2的两个的量的连续体的防漏无纺织物纤维网W7SHN上(ST13)。其次,沿着输送方向MD分割防漏无纺织物纤维网W7SHN,形成作为防漏构件7的连续体的防漏构件纤维网W7(ST14)。
其次,将各个防漏构件纤维网W7粘贴到内装体纤维网W3的背面、即背面片纤维网W3B上(ST15)。
其次,以预先决定的图案在内装体纤维网W3及防漏构件纤维网W7的背面、即面对外装体纤维网W2的面上涂布HMA(ST16)。
其次,将内装体纤维网W3及防漏构件纤维网W7切断成相当于一个制品的长度,形成配备有防漏构件7的内装体3(ST17)。
在步骤ST2,在作为连接片6的连续体的连接片纤维网W6的底面涂布HMA(ST21)。
其次,将连接片纤维网W6切断成相当于一个制品的量,形成连接片6(ST22)。
在步骤ST3,沿着输送方向MD分割顶部片纤维网W45T,形成作为前身大片4的顶部片4T的连续体的顶部片纤维网W4T、和作为后身大片5的顶部片5T的连续体的顶部片纤维网W5T(ST31)。同样地,沿着输送方向MD分割背面片纤维网W45B,形成作为前身大片4的背面片4B的连续体的背面片纤维网W4B、和作为后身大片5的背面片5B的连续体的背面片纤维网W5B(ST32)。以在大致与输送方向MD正交的正交方向CD上具有间隔区域SP的方式,沿着输送方向MD输送这些顶部片纤维网W4T及背面片纤维网W5B。
另外,一边分别使作为弹性构件4WG、5WG的连续体的连续弹性体W4WG、W5WG、及作为弹性构件4FG、5FG的连续体的连续弹性体W4FG、W5FG在输送方向MD上伸长,一边将它们安装到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ST33)。
另外,在和供应连续弹性体W4WG、W5WG、4FG、W5FG基本上相同的位置,一边使作为弹性构件4LG、5LG的连续体的连续弹性体W4LG、W5LG伸长,一边将它们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ST33A)。另外,为了容易看懂,在图5中,以将连续弹性体W4LG、W5LG安装到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的方式进行描绘。另外,也可以将连续弹性体W4LG、W5LG安装到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
其次,分别将顶部片纤维网W4T、W5T重叠到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并加压,形成作为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的连续体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ST34)。借此,将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W4LG、W5LG保持在背面片纤维网W4B、W5B及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
另外,将背面片纤维网W4B、W5B的外缘折叠,形成折叠部分5F(ST35)。
另外,连接片6以跨过间隔区域SP的方式,在输送方向MD上隔开间隔地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借此,形成作为外装体2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W2(ST36)。
另外,在将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两端周围夹在顶部片4T、5T及背面片4B、5B之间的情况下,首先将连接片6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接着,将背面片纤维网W4B、W5B重叠到这些连接片6及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或者,首先将连接片6安装到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接着,将顶部片纤维网W4T、W5T重叠到这些连接片6及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
接着,为了形成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在输送方向MD上隔开间隔地对外装体纤维网W2实施切断作用(ST37)。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弹性构件4LG、5LG将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切断。另外,以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向内弯曲的方式,或者,以在间隔区域SP使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的至少一部分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的方式,将连接片6切断。另外,例如,沿着环形的切断线CT进行一次切断作用。这种情况的切边被回收。
其次,将配备有防漏构件7的内装体3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后身大片纤维网W5及连接片6上,形成尿布纤维网W1(ST38)。另外,优选设置导向件,以便在紧挨切断作用或内装体3的安装作用之前,使外装体纤维网W2的正交方向CD的位置变成正确的位置。
其次,沿着折叠线FL折叠尿布纤维网W1,其中,所述折叠线沿着输送方向MD(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折叠线FL可以是尿布纤维网W1的正交方向CD的中心,也可以偏离中心。
其次,在输送方向MD上隔开间隔将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部分地接合,借此,形成接合部分。接着,在这些接合部分沿正交方向CD将尿布纤维网1切断,借此形成尿布1(图示未示出)。
这里,参照图6对于步骤ST33A、34、36等进行说明,将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分别向辊R1输送,将背面片纤维网W4B、W5B分别向辊R2输送。
在到达辊R1之前,伸长状态的连续弹性体W4LG、W5LG被一边在正交方向上摆动一边向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供应并安装。另外,在此之前,以与连续弹性体W4LG、W5LG的轨迹相一致的方式,从HMA涂布器AST向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供应HMA。另一方面,在到达辊R2之前,向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供应伸长状态的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
辊R1、R2彼此邻接,从而,在辊R1、R2上,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及背面片纤维网W4B、W5B分别重叠。这时,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W4LG、W5LG被夹在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及背面片W4B、W5B之间。另外,如上所述,在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上预先涂布HMA,利用该HMA将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及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
其次,利用主鼓M输送被相互重叠的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及背面片纤维网W4B、W5B,利用压紧辊RP进行压接。其结果是,将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W4LG、W5LG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及背面片纤维网W4B、W5B上,形成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接着,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到达吸引转印辊RS,一边被吸引保持一边被输送。
另一方面,连接片纤维网W6,在利用HMA涂布器AS6涂布HMA之后,被输送到切割器CTR并被切断,形成连接片6。该连接片6被间歇地安装到吸引转印辊RS上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这样,形成外装体纤维网W2。
接着,外装体纤维网W2被在吸引盒SB上行进的带式输送机BC输送。这样,可以抑制在外装体纤维网W2上产生位置偏离或者皱褶。另外,优选地,以吸引作用施加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但是不施加到间隔区域SP上的方式,形成吸引盒SB。
沿着图6的箭头A、B、C观察到的顶部片纤维网W4T、W5T等分别示于图7(A)、图7(B)、图7(C)上。另外,在图7(A)、图7(B)、图7(C)上,省略了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
这样,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连接片6连接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之后,进行形成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用的切断作用。其结果是,能够在分别在正交方向CD上向外拉伸、不产生折皱的状态下对外装体纤维网W2、即被连接片6相互连接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进行切断作用。从而,能够以正确的形状形成腿部孔1L。另外,也能够将内装体3安装到没有折皱的外装体纤维网W2上。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内装体3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W2上。
即,在不被连接片6相互连接的状态下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存在着产生折皱的危险,若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切断作用,则存在着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脱离正确的形状的危险。另外,将内装体3可靠地安装到这种状态下的外装体纤维网W2上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当进行切断作用时,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周围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在输送方向MD上变成不连续的。由于这种不连续部分在输送方向MD上不被保持,所以,在输送的途中会产生卷起或晃动,存在着在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产生折皱或皱褶的危险。进而,当形成这种不连续部分时,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的连续弹性体W4LG、W5LG等在正交方向CD上收缩,从而,也存在着在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产生折皱或皱褶的危险。即使将连接片6或内装体3安装到产生折皱或皱褶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连接片6或内装体3也不被可靠地连接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从而,存在着尿布1的生产率降低的危险。
与此相对,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被连接片6相互连接起来之后,进行为了形成边缘1LE的切断作用,安装内装体3。从而,不会产生上述不恰当情况。另外,这种不恰当情况,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由独立的片形成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中是固有的,在用一体的片形成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的尿布的制造方法中,不会产生这种不恰当的情况。
另外,对内装体3不实施用于形成边缘1LE的切断作用,从而,不存在由于切断作用而损伤内装体3的危险。从而,可以保持尿布1的高生产率。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不以纤维网的形式将连接片6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而是在将其切断成相当于一个制品之后进行安装。其结果是,可以大幅度降低连接片6所需要的成本。这是因为,当以纤维网的形式安装连接片6时,其大部分被切断作用除去。
进而,由于连接片6被间歇式地安装,所以,与限定腿部孔1L的前身大片4的侧方部分4LS及后身大片5的侧方部分5LS相比,可以使端部部分6SE位于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其结果是,由于在侧方部分4LS、5LS周围不存在连接片6,所以,穿用感提高。
即,图21表示连接片纤维网W6安装到了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后身大片5侧的端部部分6SE’与侧方部分5LS一致,从而,在侧方部分5LS周围存在连接片6。另外,连接片6的与前身大片4重叠的部分6’沿着侧方部分4LS延伸到前身大片4的侧缘4S,从而,在侧方部分4LS周围存在连接片6。其结果是,侧方部分4LS、5LS周围变得比较硬,存在着给予穿用者的腿部不舒适感的危险。
与此相对,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端部部分6SE位于比侧方部分4LS、5L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所以,不会产生上述不当之处。而且,由于可以缩小连接片6的面积,所以,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另外,端部部分6SE可以并不一定在纵向方向LT上延伸,另外,也可以是曲线状。另外,前身大片4侧的端部部分6SE及后身大片5侧的端部部分6SE中的一个也可以位于比侧方部分4LS、5L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
进而,如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由于连接片6被安装到被吸引保持着的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所以,可以将连接片6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的正确位置处。
图8表示在步骤ST16中的粘结剂涂布图案。
如图8所示,涂布粘结剂的区域AZ的宽度沿着纵向方向LN不同。即,粘结剂涂布区域AZ具有纵向方向LN的两端区域AZE、纵向方向LN的中央的中央区域AZC、和后身大片5侧的端部区域AZE与中央区域AZC之间的中间区域AZI。这里,两端区域AZE及中间区域AZI不与连接片6重叠,中央区域AZC与连接片6重叠。
两端区域AZE的宽度基本上和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的整个宽度相一致,是最宽的宽度。这是因为阻止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从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上剥离,不会产生穿用不适感。
中央区域AZC的宽度比内装体3的宽度窄,是最窄的宽度。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区域AZC的宽度为90mm左右。
中间区域AZI的宽度位于两端区域AZE的宽度与中央区域AZC的宽度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央区域AZC及中间区域AZI的横向方向LT的两侧不涂敷粘结剂,从而,形成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不固定到外装体2上的非固定区域NC。这里,中央区域AZC周围的非固定区域NC的宽度比中间区域AZI周围的非固定区域NC的宽度大。进而,在中央部分AZC的横向方向LT的中央也形成非固定区域NC。
这样,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之间,外装体2、即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周围的部分与内装体3不相互固定。从而,内装体3容易根据穿用者的身体形状变形,提高内装体3的贴紧性。
防漏构件7以中央区域AZC及中间区域AZI的横向方向的两个侧缘AZS为起点竖起。从而,在中央区域AZC周围,通过加大非固定区域NC,可以加大防漏构件7的竖起的量。另外,也提高内装体3向穿用者的贴紧性。
与此相对,在中间区域AZI周围,缩小非固定区域NC,从而,抑制防漏构件7的竖起。其结果是,阻止防漏构件7过度地竖起而覆盖内装体3的吸收面。另外,当在后身大片5侧、即穿用者的臀部侧设置中间区域AZI时,抑制防漏构件7进入臀部的股沟,提高穿用感。
另外,在步骤ST16(图5),当在内装体纤维网W3及防漏构件纤维网W7的输送方向MD上涂布粘结剂时,可以容易地进行上述图案化。
另外,如图9(A)所示,中间区域AZI的宽度也可以和内装体3及防漏构件7的总宽度基本上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防止防漏构件7的过度卷曲。另外,在该例中,省略横向方向LT的中央的非固定区域NC。
或者,如图9(B)所示,也可以与两端区域AZE邻接地设置非固定区域NC。这样的话,抑制皱褶集中到内装体3上。其结果是,提高穿用感,保持内装体3的稳定的吸收性能。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省略弹性构件4LG、5LG。即,省略为了安装连续弹性体W4LG、W5LG涂布HMA的步骤,以及将连续弹性体W4LG、W5LG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的步骤。
图11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在该第三个实施例中,弹性构件4LG、5LG间歇地设置。即,弹性构件4LG、5LG沿着对应的下缘4L、5L的侧方部分4LS、5LS设置,但是,不沿着中央部分4LC、5LC设置。
下面,对于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连续弹性体W4LG、W5LG被一边摆动一边供应并安装到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所示,连续弹性体W4LG、W5LG横切对应的顶部片纤维网W4T、W5T的内缘、即朝向间隔区域SP的边缘W4TI、W5TI并摆动,其结果是,从顶部片纤维网W4T、W5T伸出。接着,连续弹性体W4LG、W5LG的伸出部分P4、P5被切断除去。这样,形成间歇的弹性构件4LG、5LG。
在图13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设置弹性构件4LG,省略弹性构件5LG。弹性构件4LG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式的。但是,当间歇式地设置前身大片4的弹性构件4LG时,即,当弹性构件4LG不与内装体3或连接片6重叠时,抑制在腹部侧内装体3的宽度变窄。从而,特别是在穿用者是男性的情况下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在连续地设置弹性构件4LG的情况下,当邻接女性的排泄口设置弹性构件4LG时,提高内装体3的贴紧性。或者,当以通过男性的性器官的下方的方式设置弹性构件4LG时,可以在尿布1内形成空间,从而,提高男性穿用者的穿用感。另外,当连续地设置弹性构件4LG、5LG时,没有必要切断除去伸出的连续弹性体W5LG。另外,由于弹性构件5LG与内装体3重叠,所以,内装体3更紧密地贴紧穿用者。
在图14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
在第五个实施例中,设置弹性构件5LG,省略弹性构件4LG。
图15至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
在第六个实施例中,如图15及图16所示,顶部片4T、5T由非伸缩性无纺织物构成,背面片4B、5B由伸缩性片构成。
这里,作为伸缩性片,例如可以使用包含能够延伸的热塑性纤维和弹性体纤维的伸缩性无纺织物。另外,作为热塑性纤维,例如,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系的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系的纤维。另外,作为弹性体纤维,例如可以使用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聚氨酯系、聚苯乙烯系、橡胶系等的纤维。进而,伸缩性无纺织物可以利用纺粘法、热风法等制造方法制造。另外,伸缩性无纺织物在被齿轮延伸加工、在输送方向MD上呈现伸缩性之后使用。
这样,由伸缩性片构成的背面片4B、5B在尿布1的侧部区域1F与腿部区域1C之间提供弹性作用。
另外,可以在输送方向MD上连续地、也可以间歇式地设置伸缩性片。另外,可以在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中的一个上或者两者上设置伸缩性片。
如图17所示,背面片纤维网W45B以在输送方向MD上伸长的状态粘贴到顶部片纤维网W45T上(ST70)。另外,这时,已经将涂布了粘结剂的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供应到顶部片纤维网W45T上。
其次,在输送方向MD的两个侧缘,顶部片纤维网W45T被折回,被重叠到背面片纤维网W45B上(ST71)。其结果是,形成顶部片纤维网W45T、背面片纤维网W45B及连续弹性体W4WG、W5WG、W4FG、W5FG被一体化了的一体化纤维网WI。
接着,一体化纤维网WI被分割成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ST72)。其次,连接片6被连接到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上(ST73),形成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ST74)。接着,安装内装体3(ST75)。
另外,由于背面片纤维网W45B当在输送方向MD上伸展时在正交方向CD上收缩,所以,在各个加工部位之前设置位置控制器,将一体化纤维网WI、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的在正交方向CD上的宽度保持在正确的值。
在上述第六个实施例中,前身大片4及后身大片5由相互重叠的伸缩性片及非伸缩性无纺织物形成。但是,也可以只由伸缩性片形成前身大片4或后身大片5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腿部孔1L周围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伸缩性片的部分由一个或者多个伸缩性片构成。在由伸缩性聚氨酯纺粘的这样的伸缩性无纺织物构成该部分的情况下,优选地,该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在50g/m2以上,例如,为80g/m2。这样,前身大片4或后身大片5的伸缩性变得更好,即,前身大片4或后身大片5的最大伸长尺寸变大或者在尿布1的纵向方向LN(参照图2)上具有伸缩性。其结果是,在腿部孔1L周围,前身大片4或后身大片5适合于穿用者的腿部,穿用感变好。
在图18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
在第七个实施例中,也沿着切断线CT切断配备有连接片6的外装体纤维网W2,形成限定腿部孔1L的边缘1LE。在这种情况下,前身大片纤维网W4或后身大片纤维网W5被切断,但是,连接片6不被切断。其结果是,连接片6保持没有缩径的长方形形状。其结果是,由于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和比较柔软的连接片6被一起切断,所以,可以减轻在切断作用中使用的切割刀的负荷,从而,可以延长切割刀的寿命。
其次,以与连接片6重叠的方式将内装体3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W2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全部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外侧处。这样,可以提高将内装体3向尿布1的侧部区域1F(图1)抬起的效果。
在图19上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
在第八个实施例中,配备有连接片6的外装体纤维网W2被沿着切断线CT切断,形成边缘1LE。在这种情况下,和图18的情况一样,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被切断,但是,连接片6不被切断。另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连接片6的纵向方向LN的两端周围被夹在前身大片纤维网W4与后身大片纤维网W5的顶部片纤维网及背面片纤维网之间。
其次,以重叠到连接片6上的方式将内装体3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W2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全体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内侧处。这样,可以既确保内装体3的良好的吸收性能,又加大穿用者的腿的可动范围,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在图20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
在第九个实施例中,也沿着切断线CT切断配备有连接片6的外装体纤维网W2,形成边缘1LE。在这种情况下,和图5等的情况一样,前身大片纤维网W4、后身大片纤维网W5及连接片6被切断。
接着,以重叠到连接片6上的方式,将内装体3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W2上。在这种情况下,和图18的情况一样,连接片6的两个侧缘6S全体位于比内装体3的两个侧缘3S更靠横向方向LT的外侧处。其结果是,在提高内装体3的抬起效果的同时,可以形成沿着穿用者的腿的形状的腿部孔1L。
另外,在此之前描述的实施例中,在为了形成边缘1LE的切断步骤中,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被切断。但是,也可以只有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中的一个被切断。
另外,例如,如图18所示,在用于形成边缘1LE的切断步骤中,可以不切断连接片6,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切断连接片6。
这样,概括地说,在用于形成边缘1LE的切断步骤中,以连接片6的横向方向的两个侧缘6S向内弯曲的方式将连接片6和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中的至少一个一起切断,或者不将连接片6切断而将前身大片纤维网W4及后身大片纤维网W5中的至少一个切断。
也可以将到此前为止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相互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    尿布
1C   腿部区域
1F   侧部区域
1L   腿部孔
2    外装体
3    内装体
4    前身大片
5    后身大片
6    连接片
7    防漏构件
SP   间隔区域

Claims (7)

1.一种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外装体和内装体,
所述外装体配备有相互独立的前身大片、后身大片以及连接片,这些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在侧部区域相互接合,并且,在腿部区域被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片相互连接;
所述内装体在外装体的内侧重叠固定到连接片上,并且包含有吸收性本体;
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
输送步骤,在所述输送步骤,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地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作为前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前身大片纤维网和作为后身大片的连续体的后身大片纤维网;
其次,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在所述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以跨越间隔区域的方式,在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将连接片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上,形成作为外装体的连续体的外装体纤维网;
其次,边缘形成步骤,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为了形成限定腿部开口的边缘,切断外装体纤维网;
其次,安装步骤,在所述安装步骤,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
所述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在制造时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横向方向、以及与所述横向方向正交的纵向方向,所述连接片的侧缘具有:位于所述纵向方向的中央的中央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纵向方向的两侧的端部部分,所述中央部分向内弯曲,所述端部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以在所述前身大片和所述后身大片之间的区域,所述连接片的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个侧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个侧缘更靠所述横向方向内侧处,所述连接片的两个侧缘的所述端部部分位于比所述内装体的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个侧缘更靠所述横向方向的外侧处的方式,切断所述外装体纤维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分别配备有相互重叠的顶部片纤维网及背面片纤维网,在所述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将连接片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周围分别夹在前身大片纤维网的顶部片纤维网及背面片纤维网之间和后身大片纤维网的顶部片纤维网及背面片纤维网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装体纤维网形成步骤之前,还包括将在侧部区域和腿部区域之间提供弹性作用的弹性构件安装到前身大片纤维网或后身大片纤维网上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以沿着所述弹性构件的方式切断前身大片纤维网或后身大片纤维网。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以限定腿部开口的边缘顺滑地连接并弯曲的方式切断外装体纤维网。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形成步骤,以连接片的横向方向的两个边缘向内弯曲的方式,将连接片和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个纤维网一起切断,或者,不切断连接片而切断前身大片纤维网及后身大片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个纤维网。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步骤,以在连接片的横向方向的两个边缘周围形成连接片与内装体不相互固定的非固定区域的方式,将内装体安装到外装体纤维网上。
CN201080060524.XA 2010-01-29 2010-12-28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686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9807 2010-01-29
JP2010019807A JP5595055B2 (ja) 2010-01-29 2010-01-29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PCT/JP2010/073896 WO2011093001A1 (ja) 2010-01-29 2010-12-28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195A CN102686195A (zh) 2012-09-19
CN102686195B true CN102686195B (zh) 2014-07-09

Family

ID=4431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524.XA Active CN102686195B (zh) 2010-01-29 2010-12-28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80040B2 (zh)
EP (1) EP2529714B1 (zh)
JP (1) JP5595055B2 (zh)
CN (1) CN102686195B (zh)
AU (1) AU2010344608A1 (zh)
EA (1) EA022928B1 (zh)
WO (1) WO2011093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3919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574785B2 (ja) * 2010-04-01 2014-08-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おむつ、および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US9561138B2 (en) * 2010-04-19 2017-02-07 Unicharm Corporation Absorbent article
JP5614899B2 (ja) * 2012-11-22 2014-10-29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CN104822350B (zh) * 2012-12-21 2018-07-31 株式会社瑞光 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WO2017210916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agnesium-containing, aluminum-based alloy for thin-wall castings
CN109982667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性别特定化的吸收性物品系列
JP7141285B2 (ja) * 2018-09-11 2022-09-22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2827B2 (ja) * 1997-10-07 2003-03-0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紙おむつ
CN101437480A (zh) * 2006-05-12 2009-05-20 Sca卫生产品股份公司 短裤型吸收物品以及用于制造短裤型吸收物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9389A (ja) * 1999-07-15 2001-02-06 Zuiko Corp 使い捨てパンツ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5586B2 (ja) 2002-05-30 2006-01-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表示要素形成方法
JP3732459B2 (ja) 2002-05-30 2006-01-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表示要素形成方法
JP3599722B2 (ja) 2002-06-24 2004-12-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紙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EP2433601B2 (en) * 2003-08-06 2019-11-13 Zui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JP4208795B2 (ja) 2004-08-19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4908255B2 (ja) * 2007-02-09 2012-04-04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性物品
JP4979419B2 (ja) * 2007-03-16 2012-07-18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270126B2 (ja) * 2007-09-05 2013-08-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5227002B2 (ja) * 2007-11-15 2013-07-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8753466B2 (en) * 2009-10-23 2014-06-1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making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employing elastomeric film laminate body pane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2827B2 (ja) * 1997-10-07 2003-03-0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紙おむつ
CN101437480A (zh) * 2006-05-12 2009-05-20 Sca卫生产品股份公司 短裤型吸收物品以及用于制造短裤型吸收物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339768A 2003.12.02
JP特开2006-55360A 2006.03.02
JP特开2008-194160A 2008.08.28
JP特开2008-228760A 2008.10.02
JP特许第3382827号B2 2003.03.0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201200967A1 (ru) 2013-01-30
EP2529714A4 (en) 2014-07-16
JP2011156122A (ja) 2011-08-18
AU2010344608A1 (en) 2012-08-16
EP2529714B1 (en) 2017-05-17
EP2529714A1 (en) 2012-12-05
EA022928B1 (ru) 2016-03-31
US20120302417A1 (en) 2012-11-29
CN102686195A (zh) 2012-09-19
WO2011093001A1 (ja) 2011-08-04
JP5595055B2 (ja) 2014-09-24
US8980040B2 (en) 2015-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6195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2711701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740817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5934226A (zh) 一种超声波接合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48942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4726673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73727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4705009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420879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CN203576761U (zh) 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
JP4758821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745119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682085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12087209A1 (en) Method for making boxer-type briefs and boxer-type briefs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JP2007301197A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50026A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50027A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