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1409A -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1409A
CN102681409A CN2012100428833A CN201210042883A CN102681409A CN 102681409 A CN102681409 A CN 102681409A CN 2012100428833 A CN2012100428833 A CN 2012100428833A CN 201210042883 A CN201210042883 A CN 201210042883A CN 102681409 A CN102681409 A CN 102681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mentioned
voltage
fix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28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1409B (zh
Inventor
青木俊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1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4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定影装置(100)包括定影控制电路(104)及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输入到定影加热器(101)的电源电压,控制向定影加热器的通电,定影控制电路配置在电源(102)和定影加热器之间,AC电压检测电路配置在定影控制电路的后段,将检测到的电压值输入定影控制电路,向定影加热器(101)开始通电,升温到所定温度后,在预先设定的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经过的时刻,AC电压检测电路(105)开始检测电压,电压检测结束后,定影控制电路(104)使得所检测到的电压反映在控制中。检测发热体两端的实际电压,根据该检测电压进行控制,抑制发热体启动时的过冲,解消发生电力不足。

Description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使得发热体通电启动时不发生过冲或电力不足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设有该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的定影装置,设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实行的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为首,各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有由加热器加热的加热部的电子设备为人们所公知。在上述装置中,检测输入电源电压,根据所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值和加热目标温度,预先设定占空比,通过选择占空比,限制加热器(发热体)点灯时投入的电力,使得不发生过冲或电力不足,这为人们所公知。尤其,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加热器的控制中,大多使用这种控制施加在加热器的电压的占空比的控制方式。
图1表示以往例涉及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在该图中,以往,定影装置100基本上由定影加热器101,商用交流电源102,继电器103,定影控制电路104,AC电压检测电路105,以及控制基板106构成。定影加热器101通过继电器103与商用交流电源102连接,供给加热器驱动用的电源。定影控制电路104与定影加热器101串联连接,AC电压检测电路105与定影控制电路104的前段(继电器103和定影控制电路104之间)连接,相对定影加热器101并联连接。用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到的AC电压检测信号输入控制基板106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107,ASIC(专用集成电路)107根据所输入的检测信号,选择向定影加热器101的供给电力的占空比,将定影控制信号供给定影控制电路104,控制定影控制电路104。图2是这时的时间图,图3是表示该以往例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在以往构成中,从图2的时间图及图3的流程图可知,接通主电源(时间T1),DC电源启动,实行所定的软处理后,接通继电器103(时间T2,步骤S201)。若接通继电器103,则开始电压检测,AC电压检测电路105动作,开始AC/DC转换处理(步骤S202)。与AC/DC转换处理并行,ASIC在继电器确认结束后,以软启动控制使得定影加热器101开始接通(时间T3)。软启动控制结束后,在不限定占空比的状态下,输出定影接通信号,接通定影加热器101(时间T4)。ASIC107取入经AC/DC转换的DC(步骤S202),根据设定在ASIC107内的数据,判断AC电压值(步骤S204)。接着,根据该AC电压值,变更接通定影加热器101时的上限占空比(步骤S205),根据该占空比,输出定影接通信号(步骤S206),切换为在占空比被限制状态下的定影控制电路104接通,接通定影加热器101(时间T5)。
接着,由没有图示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热敏元件)检测加热器温度,判定是否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208)。
若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步骤S208的“否”),则回到步骤S206,反复从步骤S206至步骤S208的处理,在达到目标温度时刻(步骤S208的“是”),则进入步骤S209,断开定影控制电路104,结束加热器的启动控制。
另一方面,作为使得不发生过冲或电力不足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39027号公报)公开的发明为人们所公知。该发明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使输入电源电压不同,也控制使得加热器启动时投入的偏移电力成为一定,根据目标温度使得偏移电力变化,进行不发生过冲或电力不足的温度调整控制,使得保持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具有加热器的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互相压接形成的定影夹持部,进行加热定影,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向加热器投入的电力的电力控制手段,以及检测加热器温度的温度检测手段,根据对记录介质加热定影时的定影目标温度,使得加热器启动时投入的电力变化。并且,电力控制手段为检测输入电源电压的电压检测手段,根据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值和定影目标温度,预先设定占空比,根据占空比,决定加热器启动时投入的电力。
但是,在包含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以往的在加热器控制电路前设置输入电源电压检测手段的构成中,只要电源开关接通时,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检测输入电源电压,但是,因加热器(发热体)点灯,电压下降,没有检测到加热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因此,实际上以与加热器两端的实际电压不同的检测电压实施加热器的启动控制。因此,不能解消发生过冲或电力不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390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控制发热体启动时的过冲,解消发生电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控制向发热体的通电,其特征在于,该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检测手段,在上述发热体两端检测电压;以及
控制手段,根据由上述电压检测手段检测到的上述发热体通电时的实际电压,控制向上述发热体的通电占空比。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压检测手段设在上述控制手段的后段。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冲击电流最大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4)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非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最早开始通电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5)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冲击电流最小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6)在上述技术方案(1)-(5)任一个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手段;
上述主控制手段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接通信号,使得对于上述发热体以无占空比限制开始通电;
上述控制手段根据上述输出使得上述发热体以无占空比限制通电;
上述电压检测手段从通电的上述发热体两端检测AC电压,变换为DC电压;
上述主控制手段根据经变换的DC电压判断检测到的AC电压值,根据该判断的AC电压值,决定上述发热体的通电上限占空比,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通电接通信号,使得上述发热体以该决定的上限占空比通电;
上述控制手段以上述上限占空比实行上述发热体的通电控制。
(7)在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达到目标温度前,反复以上述上限占空比限制的通电。
(8)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技术方案(1)(7)任一个记载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技术方案(8)记载的定影装置。
(10)一种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进行发热体的通电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电压工序,在上述发热体两端由电压检测手段检测电压;以及
控制工序,根据在上述检测电压工序检测到的上述发热体通电时的实际电压,控制向上述发热体的通电占空比。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能控制发热体启动时的过冲,解消发生电力不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以往例涉及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
图2是表示以往例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
图3是表示以往例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设有图4所示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分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8表示实施例1的定影加热器的相对时间的温度变化特性。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
图14比较表示图13的加热器接通后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和瓦特数小的定影的冲击电流的稳定期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与加热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没有差异的检测电压进行控制,解消通电开始时对加热器的过冲以及电力不足。
下面,例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实施例1]
图4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定影装置100-1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相对图1所示以往例,定影控制电路104和AC电压检测电路105的配置位置发生替换,AC电压检测电路105配置在定影控制电路104的后段(定影控制电路104和定影加热器101之间)。其它构成与以往例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从电源侧看,作为输入电源电压的检测手段的AC电压检测电路105设在定影控制电路104的后段,因此,只有当定影加热器101点灯时才能检测输入电源电压。但是,能检测定影加热器101两端的实际电压,ASIC107能以实际电压的检测电压设定定影加热器的占空比,控制加热器温度。又,AC电压检测电路105的电力消耗也仅仅在定影加热器101点灯时发生,消耗电力比图1所示以往例少。也可以代替ASIC107用后述的CPU2控制。
图5是表示设有图4所示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分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在该图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分通过总线与CPU2连接,CPU2控制各部分,能发挥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各部分由图像读取部6,图像处理部7,成像部21,定影部11,电压检测部17,运送部3,排纸部4,供纸部5,存储器部8,以及接口18等构成。图像读取部6读取原稿等图像,图像处理部7将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转送来的图像数据处理为可打印的图像数据,作为打印数据输出。成像部21根据从图像处理部7输出的打印数据将图像成像在记录介质例如纸上,定影部11通过加热及加压对成像在纸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纸由运送部3从供纸部5运送到成像部21,成像及定影后,从排纸部4排纸。
存储器部8包括ROM9及RAM10。CPU2实行的程序代码存储在ROM9,CPU2从ROM9读出程序代码,在RAM10展开,一边将RAM10作为数据缓冲器使用,一边实行用上述程序代码定义的程序,控制各部分。RAM10存储控制数据及图像数据。RAM10初次存储检测电压,ROM9永久地存储定影控制模式。
定影部11包括用于对纸热熔敷调色剂的热源(发热体)13,控制热源13的热源控制电路部12,检测加热辊和定影辊温度的热敏元件15,以及A/D变换器14,所述A/D变换器14将由热敏元件15检测到的模拟值A/D变换为用于在CPU处理的数字值,向CPU通知。电压检测部17为了进行没有过冲或电力不足的控制,检测电压,A/D变换部16将检测到的模拟电压变换为用于在CPU处理的数字值,向CPU通知。热源13相当于权项中所述的“发热体”。
接口18起着作为与计算机等外部通信设备20或硬磁盘装置等外部存储元件19连接的连接手段的功能,将图像数据从外部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内。
图1所示定影装置100-1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部11对应,热源13与定影加热器101对应,热源控制电路部12与定影控制电路104对应。
图6是表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定影装置100-1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在本实施形态中,定影装置100-1设为从直到冲击电流稳定期间(以下,称为“冲击稳定期间”)后开始检测电压的控制程序。
即,在本实施形态中,若主电源接通(时间T1),则DC电源起动(activate),实行所定的软处理后,继电器103接通(时间T2)。若确认继电器103接通,则定影控制电路接通,定影加热器101成为接通(时间T3)。通过定影加热器101接通,开始定影软起动控制,同时,开始冲击稳定期间T10和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T20。定影加热器101的温度升温直到所定温度,在经过冲击稳定期间T10(时间T6),再经过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T20的时刻,开始电压检测部(AC电压检测电路105)17的电压检测动作(时间T7)。此后,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实行步骤S107以后的处理(时间T5’),在达到目标温度时刻,结束起动控制。
这时,最初,控制定影加热器101的温度使其上升到目标温度,若达到目标温度,则结束本控制,此后,通过其它控制维持定影温度。由此,能防止发生过冲及电力不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对象为从上述时间T1到时间T5’。
对照该时间图动作和控制程序,若在时间T2,继电器103接通(步骤S101),则ASIC107不设定上限占空比地将定影加热器接通信号输出到定影控制电路104(时间T3,步骤S102)。由于定影加热器接通信号,定影控制电路104成为接通,开始定影加热器101的通电控制(步骤S103)。这时,在步骤S102没有设置上限占空比,因此,没有定影控制电路104的通电控制的占空比限制。在此,若定影加热器101成为接通,则开始定影软起动控制,冲击稳定期间,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
接着,定影软起动控制结束(时间T4),在经过冲击稳定期间T10(时间T6),再经过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T20的时刻(时间T7),开始由AC电压检测电路105实行的电压检测处理。若开始电压检测,则AC电压检测电路105实行AC/DC变换(步骤S104),在ASIC107,用AC变换器取入从AC电压检测电路105输入的DC(步骤S105)。在ASIC107中,根据在ASIC107内设定的表,判断AC电压值(步骤S106)。接着,根据该AC电压值,决定定影加热器接通时的上限占空比(步骤S107),设定上限占空比,向定影控制电路104输出定影接通信号(步骤S108)。
定影控制电路104因定影接通信号而接通,在限制占空比的状态下,实行定影加热器101的通电控制(步骤S109)。在此期间,比较没有图示的加热器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定影目标温度(步骤S110),在达到目标温度前,反复步骤S108至步骤S110的控制,在达到目标温度时刻,断开定影控制电路104(步骤S111),结束定影加热器的起动控制。
图8表示此时定影加热器的相对时间的温度变化特性。在图8中,表示比较以往例场合和本实施形态场合的二个特性。在以往例中,若在图示T2时间,继电器103接通,开始通电,则立刻检测定影加热器101两端的电压,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控制接通/断开占空比。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时间T2,继电器103接通,在经过冲击稳定期间T10,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T20的T7时刻,开始电压检测。接着,结束电压检测后,根据该检测到的施加在定影加热器101的实际电压,限制占空比,实行定影加热器101的通电控制。
即,在以往例中,在通电开始时检测商用电源的100V,根据检测到的100V电压,设定占空比,定影加热器101根据该检测电压100V,实行通电控制。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6所示,经继电器103接通后的过渡时期,电压稳定后,检测定影加热器101两端的实际电压,根据该实际电压,设定定影加热器101的接通/断开占空比。其结果,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过冲非常小,稳定的温度控制成为可能。在本实施形态中,T7的时间从继电器接通(T2)为1秒左右,定影加热器101升温成为稳定状态为10秒左右。
时间T7以后的实际电压为97V左右,从时间T2的100V下降3V左右电压。若定影加热器101的消耗电力(以下称为“瓦特数”)大,该3V成为大的变化因素,在以往技术中,有时成为用于使得定影加热器101发热的电力不足,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实际电压控制,不会发生电力不足。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对于多个定影加热器实行同时点灯控制场合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在瓦特数最大的定影加热器侧,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
图9是实施例2涉及的定影装置100-2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相对实施例1,实施例2设有多个定影加热器(在本例中为二个),且在每个定影加热器设有定影控制电路。在本例中,在定影加热器的一通电电路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对于相同或看作相同的各部分,标以相同参照符号,重复说明省略。
实施例2涉及的定影装置100-2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100-1相比,在继电器103的后段,设有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以及定影加热器101-2a,其与定影加热器101并联设置。控制基板106的ASIC107与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连接,与实施例1的定影控制电路104(以下,在实施例2中用符号104-1表示)相同,由ASIC107控制。与实施例1的定影加热器101对应的定影加热器(电压检测对象加热器)在实施例2中为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在实施例2中,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为700W,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为500W。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和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场合,AC电压检测电路105设在冲击电流最大的消耗电力的定影加热器(在本例中为700W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的定影控制电路104-1的后段。并且,检测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的两端的实际电压,根据该实际电压,ASIC107向第一定影控制电路104-1、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指示接通/断开占空比,第一定影控制电路104-1、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根据该指示的接通/断开占空比,分别控制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和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的通电。
这样,检测瓦特数大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两端的实际电压,设定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及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的接通/断开占空比场合,与逆向场合相比,能将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的实际电压和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的检测电压之差抑制为较小。
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1构成相同,具有相同功能。
按照本实施例,在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侧设置AC电压检测电路,因此,与不是这种状态场合相比,能抑制检测电压和实际电压之差。
[实施例3]
实施例3为对于多个定影加热器实行非同时点灯控制场合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在最早点灯的定影加热器侧,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
图10是实施例3涉及的定影装置100-3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相对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2相同,设有多个定影加热器(在本例中为二个),且在每个定影加热器设有定影控制电路。但是,仅在一方的定影加热器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对于相同或看作相同的各部分,标以相同参照符号,重复说明省略。
实施例3涉及的定影装置100-3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100-1相比,在继电器103的后段,设有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以及定影加热器101-2b,其与定影加热器101-1b并联设置。控制基板106的ASIC107与第二定影控制电路104-2连接,与实施例1的定影控制电路104(以下,在实施例3中用符号104-2表示)相同,由ASIC107控制。与实施例1的定影加热器101对应的定影加热器(电压检测对象加热器)在实施例3中为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
作为实施例,使得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和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的通电开始时间不同,在早点灯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的两端,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105。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如实施例2那样瓦特数有大小,而是设为相同。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定影装置100-3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在本实施例中,时间T2的继电器接通前与实施例1相同,确认继电器103接通后,首先,接通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时间T31),开始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的软起动控制。同时开始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的点灯待机时间的计数,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点灯期间(时间)的时刻,接通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时间T32)。通过接通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的动作,开始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的软起动控制。
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的冲击稳定期间经过,上升到设定温度(时间T6),在预先设定的安全余量(margin)经过的时刻(时间T71),由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两端的实际电压。接着,根据检测到的实际电压,设定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的接通/断开占空比,向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通电(时间T5’),反复上述步骤S108,S109,S110的处理,直到上升到所定温度。接着,在上升到设定温度的时刻,结束该起动控制。这时的控制程序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另一方面,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也从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的接通时间T32经过冲击稳定期间,在所定的时间T72后的时间T5’,以与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相同的接通/断开占空比进行通电控制。
从图11的时间图可知,若在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进行电压检测,则检测开始时间成为时间T72,比时间T71迟。为了实现设有多个定影加热器的定影装置上升到一定温度以及温度稳定化,需要提早T5’时间。为此,必须检测最早通电的定影加热器的电压,根据该检测电压进行控制。
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1构成相同,具有相同功能。
按照本实施例,在最早点灯的定影加热器侧设置AC电压检测电路,因此,能使得开始检测电压前的时间为最短。
[实施例4]
实施例4为对于多个定影加热器实行同时点灯控制场合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在瓦特数小的定影加热器侧,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
图12是实施例4涉及的定影装置100-4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相对实施例1,实施例4和实施例2相同,设有多个定影加热器(在本例中为二个),且在每个定影加热器设有定影控制电路。与实施例3相同,仅在一方的定影加热器设有AC电压检测电路。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对于相同或看作相同的各部分,标以相同参照符号,重复说明省略。
实施例4涉及的定影装置100-4与实施例2的定影装置相比,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和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的瓦特数成为相反。即,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瓦特数小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的两端的电压。在实施例4中,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为500W,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为700W。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定影装置100-4的动作时间的时间图。在本实施例中,时间T2的继电器103接通,时间T3的加热器接通,以及定影软起动控制T4前与实施例1相同,在瓦特数小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的冲击稳定期间结束(时间T61),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安全余量的时刻T71,开始检测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两端的电压(时间T5’1)。另一方面,瓦特数大的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也从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及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的接通时间T3经过冲击稳定期间,在所定的时间T72后的时间T5’,以与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相同的接通/断开占空比进行通电控制。
在图12所示的定影装置的通电控制电路中,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瓦特数小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的两端的实际电压,因此,关于不检测实际电压侧的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进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控制。对此,涉及图13所示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的时间是实施例3的检测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两端部的实际电压进行控制的时间,与实施例3相同。
于是,从图13可知,若比较电压检测开始时间T71,T72,则瓦特数小的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接通定影加热器后的冲击电流稳定期间短,因此,电压检测开始时间也早。图14比较表示图13的加热器接通后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101-2c和瓦特数小的定影加热器101-1c的冲击电流的稳定期间。图14(a)表示瓦特数700W的例子,图14(b)表示瓦特数500W的例子。
从该图可知,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101-2c的冲击电流的稳定期间长。因此,若在瓦特数大的定影加热器101-2c侧检测电压,则电压检测开始前的时间变长,该变长时间相当于冲击电流的稳定期间长的部分。于是,如本实施例那样,若检测瓦特数小的定影加热器101-1c的电压,则能缩短电压检测开始前的时间。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从电源侧看,在定影控制电路104的后段由AC电压检测电路105检测电压,根据与定影加热器101两端的实际电压没有差异的检测电压,控制定影加热器的起动,因此,能实行没有过冲或电力不足的控制。
在对于多个定影加热器实行同时点灯控制场合,较好的是,在瓦特数最大的定影加热器侧设置AC电压检测电路,在对于多个定影加热器实行同时非点灯控制场合,较好的是,在最早点灯的定影加热器侧或瓦特数小的定影加热器侧设置AC电压检测电路。
以往,构成为只要是电源开关接通状态,在电压检测电路常时消耗电力,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电压检测在加热器接通(时间T3)后,经过电压检测开始待机时间T20后的时间T7开始,因此,能抑制其间的电力消耗,对于该部分的电力消耗能节能。
权项中的“发热体”与定影加热器101,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a,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b,第一定影加热器101-1c,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a,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b,第二定影加热器101-2c对应,“电压检测手段”与AC电压检测电路105对应,“控制手段”与定影控制电路104对应,“主控制手段”与ASIC107对应,“定影装置”与定影装置100,100-1,100-2,100-3,100-4以及定影部11对应,“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1对应。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控制向发热体的通电,其特征在于,该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检测手段,在上述发热体两端检测电压;以及
控制手段,根据由上述电压检测手段检测到的上述发热体通电时的实际电压,控制向上述发热体的通电占空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压检测手段设在上述控制手段的后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冲击电流最大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非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最早开始通电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设有多个,并联设置;
对于每个上述发热体,串联设置上述控制手段;
对上述多个发热体同时开始通电场合,上述电压检测手段在与冲击电流最小的发热体串联设置的控制手段的后段进行电压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手段;
上述主控制手段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接通信号,使得对于上述发热体以无占空比限制开始通电;
上述控制手段根据上述输出使得上述发热体以无占空比限制通电;
上述电压检测手段从通电的上述发热体两端检测AC电压,变换为DC电压;
上述主控制手段根据经变换的DC电压判断检测到的AC电压值,根据该判断的AC电压值,决定上述发热体的通电上限占空比,向上述控制手段输出通电接通信号,使得上述发热体以该决定的上限占空比通电;
上述控制手段以上述上限占空比实行上述发热体的通电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热体达到目标温度前,反复以上述上限占空比限制的通电。
8.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7任一个记载的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8记载的定影装置。
10.一种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进行发热体的通电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发热体通电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电压工序,在上述发热体两端由电压检测手段检测电压;以及
控制工序,根据在上述检测电压工序检测到的上述发热体通电时的实际电压,控制向上述发热体的通电占空比。
CN201210042883.3A 2011-03-18 2012-02-23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1446 2011-03-18
JP2011061446 2011-03-18
JP2011277439A JP5948851B2 (ja) 2011-03-18 2011-12-19 発熱体通電制御装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発熱体通電制御方法
JP2011-277439 2011-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409A true CN102681409A (zh) 2012-09-19
CN102681409B CN102681409B (zh) 2015-03-25

Family

ID=4593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288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409B (zh) 2011-03-18 2012-02-23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8229B2 (zh)
EP (1) EP2500779A3 (zh)
JP (1) JP5948851B2 (zh)
CN (1) CN1026814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8093A (zh) * 2017-02-02 2018-08-10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
CN109901367A (zh) * 2014-03-19 2019-06-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装置和其中使用的加热器
CN111781811A (zh) * 2020-08-05 2020-10-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39398A (zh) * 2019-11-25 2021-05-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干烧检测方法
US11378902B2 (en) 2014-03-19 2022-07-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3105B2 (ja) * 2012-02-02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1226B2 (ja) * 2013-09-06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087962B2 (en) * 2018-07-20 2021-08-10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Real-tim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in a plasma chamber
JP7103037B2 (ja) 2018-07-31 2022-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83428B2 (ja) * 2019-09-06 202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6472A (ja) * 2021-07-21 2023-0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840A (zh) * 2002-11-29 2004-06-16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4233745A (ja) * 2003-01-31 2004-08-19 Ricoh Co Ltd 定着ヒ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88417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er drive circuit
JP2006039027A (ja) * 2004-07-23 2006-02-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5987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压电变换器型高压电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62847B1 (ko) * 1996-03-08 1999-04-15 김광호 과전류 및 과전압 보호기능을 갖는 스위칭 모드 전원공급기
JPH10333488A (ja) * 1997-06-04 1998-12-18 Konica Corp 定着温度制御方法
US6229120B1 (en) * 1998-11-12 2001-05-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trolling the power dissipation of a fixing device
US7372006B2 (en) 2001-02-15 2008-05-13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Low cost heating device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JP2003228250A (ja) * 2002-02-05 2003-08-15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54972B2 (ja) * 2003-06-30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973520B2 (en) 2007-08-01 2011-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 type high-voltage pow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181713A (ja) 2009-02-06 2010-08-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840A (zh) * 2002-11-29 2004-06-16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4233745A (ja) * 2003-01-31 2004-08-19 Ricoh Co Ltd 定着ヒ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88417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er drive circuit
JP2006039027A (ja) * 2004-07-23 2006-02-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59871A (zh) * 2007-08-01 2009-0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压电变换器型高压电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1367A (zh) * 2014-03-19 2019-06-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装置和其中使用的加热器
CN109901367B (zh) * 2014-03-19 2022-05-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装置和其中使用的加热器
US11378902B2 (en) 2014-03-19 2022-07-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CN108388093A (zh) * 2017-02-02 2018-08-10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
CN112839398A (zh) * 2019-11-25 2021-05-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干烧检测方法
CN111781811A (zh) * 2020-08-05 2020-10-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781811B (zh) * 2020-08-05 2023-10-13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7248A1 (en) 2012-09-20
CN102681409B (zh) 2015-03-25
EP2500779A3 (en) 2012-11-14
JP2012212101A (ja) 2012-11-01
US8818229B2 (en) 2014-08-26
JP5948851B2 (ja) 2016-07-06
EP2500779A2 (en)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409A (zh) 发热体通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63042B (zh) 控制定影单元的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42566B (zh) 控制加热辊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524715B2 (ja) 電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2664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11027C (zh) 图像定影控制系统和方法
JP45539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58601A (ja) 加熱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9975369B2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9128551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16658A (ja) 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0602693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277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31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22220A (ja) 定着装置
JP20041179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7738B (zh) 用来加热加热辊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10221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63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43283A (ja) 熱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0306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401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熱定着装置
JP47861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1716A (ja) 定着装置
JP20011423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