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044B - 扼流线圈 - Google Patents

扼流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044B
CN102655044B CN201210055920.4A CN201210055920A CN102655044B CN 102655044 B CN102655044 B CN 102655044B CN 201210055920 A CN201210055920 A CN 201210055920A CN 102655044 B CN102655044 B CN 102655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il
reel
district
ch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59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044A (zh
Inventor
元载善
韩翔圭
白美烂
金熙承
朱在哲
金敦植
金钟海
李东珍
卢政煜
洪盛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5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扼流线圈,其包括: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以及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

Description

扼流线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如下的国内优先申请和国外优先申请的权利,并通过引证将其结合于本发明: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卷第119节要求2011年3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0-2011-0019611的权益,该申请据此通过引证方式整体结合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扼流线圈,且更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用作EMI滤波器等的共模滤波器(common mode filter)的扼流线圈。
背景技术
最近,根据平板显示器(FPD)(诸如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器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的市场中产品的小型化、纤薄化和高处理速度的趋势,已经发生了由于电磁噪音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特别是,在平板显示器装置中,由于功率变换器、图像板、半导体装置等引起了大的电磁噪声,所以各种EMI滤波器被用于抑制电磁噪声。
电子装置的电磁噪音可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且它们中的每个类型可再次分为差模噪音(differential mode noise)和共模噪音(common mode noise)。此时,EMI滤波器主要使用简正振型扼流器(normal mode choke)和X-电容器来降低差模噪音,以及使用共模扼流器和Y-电容器来降低共模噪音。
同时,用于EMI滤波器的扼流线圈可以通过磁化电感(Lm)特性降低共模噪音并通过漏电感(Lk)特性降低差模噪音。
然而,由于传统UU型扼流线圈具有与磁化电感特性相比而言相对高的漏电感,因此在用于降低共模噪音的最佳条件下获得的漏电感值足够,但是漏电感特性过度的。因此,由于在磁通与扼流线圈周围的装置或后盖等之间的碰撞而引起的噪音,对扼流线圈进行纤薄化存在限制。
此外,由于传统的一般环形扼流线圈具有与磁化电感特性相比而言相对低的漏电感特性,因此在用于降低共模噪音的最佳条件下的漏电感值不足以降低差模噪音。由于这一点,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独立装置来额外地降低差模噪音。
同时,在平板显示器装置的情况下,根据外部设计的纤薄化趋势,需要实现低高度的共模扼流线圈。传统的一般扼流线圈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都绕环形类型磁芯(core,铁芯)缠绕的结构。在该环形类型扼流线圈中,由于难以实现自动缠绕,从而应手动执行缠绕操作,因此具有制造效率低和生产成本相对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出本发明以便克服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外部磁通泄露量的扼流线圈。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独立调节漏电感的扼流线圈。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来确保竞争力的扼流线圈,这通过提供可以由自动缠绕方法制造的扼流线圈来实现。
根据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扼流线圈,其包括: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以及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
根据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扼流线圈,其包括: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以及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且m和M满足条件:m≤M。
此时,所述扼流线圈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初级绕组部分、第二初级绕组部分、第一次级绕组部分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内的要与每个绕组部分隔开的磁芯。
此时,所述磁芯可整体地连接。
此外,形成第一初级绕组部分和第二初级绕组部分的初级线圈可以串联,且形成第一次级绕组部分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的次级线圈可以串联。
此外,所述磁芯可以包括两个芯柱(leg),其中第一初级绕组部分和第一次级绕组部分可以位于同一芯柱中,且第二初级绕组部分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可以位于同一芯柱中。
同时,根据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扼流线圈,其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磁芯,所述扼流线圈包括: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区、第一次级绕组区以及一磁芯插入部的第一绕线筒,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所述第一绕线筒的磁芯插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以及包括第二初级绕组区、第二次级绕组区以及一磁芯插入部的第二绕线筒,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所述第二绕线筒的磁芯插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
此时,所述扼流线圈可以包括:通过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以及通过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
此外,所述扼流线圈可以包括:通过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M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以及通过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m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且m和M满足条件:m≤M。
此外,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初级绕组区与所述次级绕组区之间的边界点突出的分隔物(partition)。
此外,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可以包括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端部的多个端子。
此外,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以可包括多个线圈拉出槽(coil drawing groove),通过所述线圈拉出槽将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从所述绕组区拉出到外部。
此外,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分别包括形成于彼此相对的侧表面上的凸出部和凹槽部,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的凸出部可以插入所述第二绕线筒的凹槽部内,且所述第二绕线筒的凸出部可以插入所述第一绕线筒的凹槽部内。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线圈牵拉槽可以沿远离所述绕组区的方向从所述绕组区的外周表面的外部起始。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线圈牵拉槽可以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从所述绕组区开始并沿远离所述绕组区的方向朝向所述绕组区的外周表面的外部倾斜。
此时,所述倾斜部与第一绕线筒或第二绕线筒的外表面之间的部分是开放的。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中,本发明的一般性发明概念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将更加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结构的电连接图;
图2A和图2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的构造的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4为图3分解透视图;
图5A为图3的俯视图;
图5B为图3的底部视图;
图5C为示出图3的一部分的侧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底部构造的底部视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底部构造的底部视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应用实例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底部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应用实例的视图;
图11A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EMI滤波器的EMI测量结果的图;以及
图11B为示出应用现有技术的扼流线圈的EMI滤波器的EMI测量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以及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和特征将变的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可以很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不应视为限于本文所列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以便本公开将是彻底且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观念完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
提供本文使用的术语是用于解释实施方式,而不限制本发明。在整个该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还包括复数形式。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不排除除了上述的部件、步骤、操作和/或装置之外的其他部件、步骤、操作和/或装置的存在和增加。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造和操作。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结构的电连接图,且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的构造的视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100包括: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1而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1而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2而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以及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2而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其中n和N可以满足条件:n≤N。
例如,n和N可以满足条件:n=N=5(参照图2(a))或条件:n=3,N=5(参照图1)。
此时,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和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可与上述的那些初级绕组部分相同,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可以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2形成,且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可以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2形成。
例如,n、N、M和m满足条件:n=3,N=5,M=4.5且m=2.5。
同时,扼流线圈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以及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0内且要与每个绕组部分隔开的磁芯30。
此时,磁芯30可以整体地连接。
即,在形成绕组部分之后,可以将两个U形磁芯30插入绕组部分内以彼此整体地连接。
此外,当考虑手动缠绕时,可以通过绕··形整体磁芯分别缠绕初级线圈1和次级线圈2来形成绕组部分。
此外,形成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和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的初级线圈1可以串联,且形成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的次级线圈2可以串联。
此时,当扼流线圈100应用于EMI滤波器时,初级线圈1和次级线圈2可连接至EMI滤波器的活性侧(live side)或中性侧(neutral side)。
此外,磁芯30包括两个芯柱。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和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可以位于同一芯柱中,且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可以位于同一芯柱中。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100的构造的视图。参照图2,图2A示出所有绕组部分具有相同匝数的情况,且图2B示出所有绕组部分具有不同匝数的情况。
在图2A示出的结构中,由于每个芯柱的初级绕组部分和次级绕组部分具有在其中磁通沿互相抵消的方向产生的区域,所以与传统的一般UU型扼流线圈相比外部磁漏减少了,从而与传统扼流线圈相比,改善了诸如噪音和故障的问题。
在图2B所示的结构中,示出了通过不对称缠绕初级侧和次级侧来增加由于耦合而产生的外部磁漏的原理。
此外,在图2B所示的结构中,通过改变初级侧与次级侧的匝数比n∶N来控制由于耦合而产生的外部磁漏是可能的。此时,在将扼流线圈的磁化电感特性的变化减为最小的同时来实现控制外部磁漏是可能的。
因此,当将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100应用于各种产品来实施EMI滤波器时,在根据磁化电感特性确定了基本性质之后,由于考虑差模噪音(该差模噪音是需要降低的)的特性来调节漏磁是可能的,所以有可能构造优化的扼流线圈100来消除共模噪音和差模噪音。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透视图,图4为图3的分解透视图,图5A为图3的俯视图,图5B为图3的底部视图,且图5C为示出图3的一部分的侧部构造的侧视图。在下文中,将参照上述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扼流线圈200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初级线圈1、次级线圈2和磁芯20的扼流线圈200可以包括:第一绕线筒210,所述第一绕线筒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区213、第一次级绕组区214以及磁芯插入部215,初级线圈1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次级线圈2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所述第一绕线筒的磁芯插入部形成于第一初级绕组区213与第一次级绕组区214的内表面上;以及第二绕线筒220,所述第二绕线筒包括第二初级绕组区223、第二次级绕组区224以及磁芯插入部225,初级线圈1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次级线圈2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所述第二绕线筒的磁芯插入部形成于第二初级绕组区223与第二次级绕组区224的内表面上。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200可以包括:通过绕第一初级绕组区213缠绕n匝初级线圈1而形成的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通过绕第二初级绕组区223缠绕N匝初级线圈1而形成的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通过绕第一次级绕组区214缠绕N匝次级线圈2而形成的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以及通过绕第二次级绕组区224缠绕n匝次级线圈2而形成的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其中n和N可以满足条件:n≤N。
例如,n和N可满足条件:n=N=5(参照图2A)或条件:n=3,N=5(参照图2B)。
此时,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和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可以与上述的那些初级绕组部分相同,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可以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2形成,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可以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2形成,且m和M可以满足条件:m≤M。
例如,n、N、M和m可以满足条件:n=3,N=5,M=4.5且m=2.5。
此时,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
参照图4,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可以通过绕第一绕线筒210的第一初级绕组区213缠绕初级线圈1而形成,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可以通过绕第一绕线筒210的第一次级绕组区214缠绕次级线圈2而形成,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可以通过绕第二绕线筒220的第二初级绕组区223缠绕初级线圈1而形成,且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可以通过绕第二绕线筒220的第二次级绕组区224缠绕次级线圈2而形成。
此外,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可以平行设置以互相耦合。磁芯30可以插入形成于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的内表面上的磁芯插入部215和225内。
同时,分隔物211和221可以形成于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的外周表面上。分隔物211和221可以从初级绕组区213和223与次级绕组区214和224之间的边界点突出,并执行防止初级线圈1与次级线圈2之间的电连接的功能。
此外,在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彼此相邻时,分隔物211和221可以执行防止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与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之间以及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与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之间的接触的功能。
此外,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可以进一步包括分别电连接至初级线圈1和次级线圈2的端部的多个端子217和227。尽管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扼流线圈200可在没有多个端子217和227的情况下连接至基板等,但是通过将端子217和227(这些端子牢固地耦合至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连接至线圈的端部有可能提高将扼流线圈200耦接至基板的过程的效率。
同时,在图3中,附图标记400’表示电连接所述端子的端子连接装置400和400’。
在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200中,形成第一初级绕组部分10和第二初级绕组部分11的初级线圈1可以串联,且形成第一次级绕组部分20和第二次级绕组部分21的次级线圈2可以串联。此时,初级线圈1和次级线圈2可以连接至所述端子。端子217和227可以通过端子连接装置400和400’电连接。此时,所述端子连接装置可以实施为如众所周知的焊接等。
此外,凸出部218和228以及凹槽部219和229可以形成在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的彼此相对的侧表面上。第一绕线筒210的凸出部218可以插入第二绕线筒220的凹槽部229内,且第二绕线筒220的凸出部228可以插入第一绕线筒210的凹槽部219内。
此外,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可以包括进一步多个线圈拉出槽216,通过所述线圈拉出槽将初级线圈1和次级线圈2从所述绕组区拉出到外部。在不包括线圈拉出槽216的情况下,在将绕着绕组区缠绕的线圈从绕组部分拉出以连接至外部或上述多个端子时,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分别需要对应于线圈直径的厚度。
此外,如果没有线圈拉出槽216,在将线圈从扼流线圈200的下表面(即与基板接触的表面)拉出时,可能会担心线圈与基板的其他布线之间的接触。
因此,通过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线圈拉出槽216,使扼流线圈200纤薄化并克服与基板的布线的连接是可能的。
图6和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底部构造的底部视图。通过参照图6和图7的以下说明,将能够理解可通过优化线圈拉出槽216的位置和方向而将扼流线圈100纤薄化和小型化的原理。
如图所示,引线框212可沿从绕组区213、214、223和224到外部的方向在第一绕线筒210和第二绕线筒220内形成。端子217和227可以固定到引线框212,且线圈拉出槽216可以形成在引线框212中。
线圈拉出槽216可以在引线框212上自由地形成,但是优选地,线圈拉出槽216与固定所述端子的部分隔开预定距离,以最小化引线框212的厚度,并因此降低原材料成本。
同时,由于线圈本身具有预定直径,所以当包括如图5B所示的线圈拉出槽216时,需要比一股线圈的厚度大的厚度。
例如,在绕着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缠绕的线圈的匝数大而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窄的情况下,线圈应缠绕两圈(fold)或三圈,从线圈的一端起始的绕组与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相接触,线圈另一端(绕组的端点)位于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线圈绕所述绕组区缠绕了两圈或三圈)内。因此线圈的一端与另一端的竖直高度彼此相差一距离,所述距离比线圈直径的一倍大。因此,在包括如图5B中所示的线圈拉出槽216时,还额外需要比一股线圈的厚度大的厚度。
然而,如图6所示,在线圈拉出槽216从引线框212上的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的外周表面的外部起始的情况下,线圈的另一端(即绕组的端点)可通过线圈拉出槽216被直接拉至外部,而不会转到扼流线圈200的底部部分。因此,能将整个扼流线圈200的厚度减小为与一股线圈的厚度一样大。
同时,当线圈拉出槽216邻近端子217、227、217’和227’耦接至引线框212的部分形成时,由于存在不能将端子217、227、217’和227’与引线框212牢固固定的问题,所以优选的是,线圈拉出槽216与端子217、227、217’和227’耦接至引线框212的部分隔开预定距离。
此时,在端子217、227、217’和227’耦接至引线框212而没有与绕线筒210和220的外表面充分隔开的情况下,线圈拉出槽216可以在端子217、227、217’和227’与绕线筒210和220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
此外,在端子217、227、217’和227’耦接至引线框212同时与绕线筒210和220的外表面充分隔开的情况下,线圈拉出槽216可以在端子217、227、217’和227’与绕线筒210和22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
此外,如图7所示,所有的线圈拉出槽216都可以从引线框212上的绕组区213、223、214和224的外周表面的外部起始。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应用实例的透视图,且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底部视图。
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扼流线圈300可以包括具有倾斜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线圈拉出槽316a和326a,所述倾斜部从绕组区313、323、314和324起始并沿远离绕组区313、323、314和324的方向朝向绕组区313、323、314和324的外周表面的外部倾斜。
此时,所述倾斜部与第一绕线筒310或第二绕线筒320的外表面之间的部分可以是开放的。
在包括图8和图9所示的线圈拉出槽316a和326a的情况下,能提高在缠绕线圈之后将该线圈连接至端子的过程的工作效率。
同时,虽然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扼流线圈300安装在基板400上的实例,但是参照图8,通过在基板400中形成凹入槽410并将扼流线圈全部或一部分插入凹入槽410内以连接至所述端子,能够减小由于扼流线圈存在于应用于所述扼流线圈的各种装置中而引起的厚度增加。因此,当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时,能有助于使各种电子装置纤薄化。同时,如图8所示,扼流线圈可以安装在基板400上,同时可以翻转。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应用实例的图,并示出了包括两个扼流线圈100、200和300的EMI滤波器结构。图11A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EMI滤波器的EMI测量结果的图,且图11B为示出应用现有技术的扼流线圈的EMI滤波器的EMI测量结果的图。
当比较图11A和图11B的EMI噪音等级时,能检查到整个频段中的EMI噪音在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扼流线圈100的EMI滤波器中充分地降低。
由于如上所构造的本发明可以降低甚至UU型扼流线圈中的外部磁通泄露量,所以本发明可提供这样的有益效果:能克服由于扼流线圈外部的磁通泄露而引起的电路故障和噪音问题。
此外,由于本发明提供了能够独立调节漏电感的扼流线圈,所以本发明可克服电路故障和噪音问题以及可被优化以便根据环境抑制噪音。
此外,由于本发明提供了可通过自动缠绕方法制造的扼流线圈,所以本发明可提供能够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来确保竞争力的扼流线圈。
此外,由于本发明可通过仅使用最少的原材料来制造扼流线圈,所以本发明可提供更加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纤薄化的扼流线圈。
前述说明例示了本发明。此外,前述说明仅示出并解释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发明能够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中,并且能够在如本文表达的发明概念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和修改,这些改变和修改与上述教导和/或相关技术的技术或知识相当。上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旨在解释已知的实践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并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在这些或其他实施方式中、结合本发明的特定应用或使用所需的各种修改来利用本发明。因此,本说明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于本文公开的形式。而且,本发明旨在将所附的权利要求解释为包括替换实施方式。

Claims (15)

1.一种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一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次级线圈而形成;以及
第二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
2.一种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一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M匝次级线圈而形成;以及
第二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缠绕m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且m和M满足条件: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扼流线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部分、所述第二初级绕组部分、所述第一次级绕组部分、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部分内并与每个绕组部分隔开的磁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磁芯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部分和所述第二初级绕组部分的所述初级线圈串联连接,且形成所述第一次级绕组部分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部分的所述次级线圈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磁芯包括两个芯柱,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部分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部分位于同一芯柱中,且所述第二初级绕组部分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部分位于同一芯柱中。
7.一种扼流线圈,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磁芯,所述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区,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第一次级绕组区,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的磁芯插入部;以及
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二绕线筒包括:第二初级绕组区,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第二次级绕组区,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的磁芯插入部,
其中,所述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一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以及
第二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
8.一种扼流线圈,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磁芯,所述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区,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第一次级绕组区,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的磁芯插入部;以及
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二绕线筒包括:第二初级绕组区,所述初级线圈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第二次级绕组区,所述次级线圈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的内表面上的磁芯插入部,
其中,所述扼流线圈包括:
第一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二初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区缠绕N匝所述初级线圈而形成;
第一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区缠绕M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
第二次级绕组部分,通过绕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区缠绕m匝所述次级线圈而形成,其中n和N满足条件:n≤N,且m和M满足条件: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包括从所述初级绕组区与所述次级绕组区之间的边界点突出的分隔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包括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端部的多个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还包括多个线圈拉出槽,通过所述线圈拉出槽将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从所述绕组区拉到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和所述第二绕线筒包括分别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侧表面上的凸出部和凹槽部,其中所述第一绕线筒的凸出部插入所述第二绕线筒的凹槽部内,且所述第二绕线筒的凸出部插入所述第一绕线筒的凹槽部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至少一个线圈拉出槽沿远离所述绕组区的方向从所述绕组区的外周表面的外部起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至少一个线圈拉出槽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从所述绕组区起始以沿远离所述绕组区的方向朝向所述绕组区的外周表面的外部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扼流线圈,其中,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第一绕线筒或所述第二绕线筒的外表面之间的部分是开放的。
CN201210055920.4A 2011-03-04 2012-03-05 扼流线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19611A KR101193269B1 (ko) 2011-03-04 2011-03-04 초크코일
KR10-2011-0019611 2011-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044A CN102655044A (zh) 2012-09-05
CN102655044B true CN102655044B (zh) 2015-01-07

Family

ID=4673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92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044B (zh) 2011-03-04 2012-03-05 扼流线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3797A1 (zh)
KR (1) KR101193269B1 (zh)
CN (1) CN102655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8026B2 (en) 2008-08-21 2016-04-19 Lincoln Glob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n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in a real-time simulated virtual reality welding environment
CN102194380A (zh) * 2010-01-20 2011-09-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其的共模滤波器
KR101320164B1 (ko) * 2010-12-21 2013-10-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88852B1 (ko) * 2012-07-27 2014-04-23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변압기
CN103050227A (zh) * 2012-12-20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高频高压变压器结构
KR101499720B1 (ko) * 2013-08-30 2015-03-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크코일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04753487B (zh) * 2013-12-30 2018-08-31 泰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扼流器及其所适用的电磁干扰滤波器
US9537463B2 (en) 2013-12-30 2017-01-03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Choke and EMI filter with the same
KR102230863B1 (ko) * 2014-07-21 2021-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2단 노이즈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04184335A (zh) * 2014-09-11 2014-12-03 山东大学 一种双变压器串联的多功能变压器
JP6264255B2 (ja) * 2014-10-17 2018-0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6423269B2 (ja) * 2014-12-26 2018-11-14 株式会社エス・エッチ・ティ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TWI556273B (zh) * 2015-10-14 2016-11-01 Yujing Technology Co Ltd Resonant High Current Density Transformer
US9905354B2 (en) * 2015-12-18 2018-0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ransformer and common mode choke
JP2018125442A (ja) * 2017-02-01 2018-08-09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DE102017204949A1 (de) * 2017-03-23 2018-09-27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US11694832B2 (en) 2019-02-01 2023-07-04 Raytheon Company High voltage 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
DE102019130709A1 (de) 2019-11-14 2021-05-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Filtern mindestens eines Signals
IT202200007544A1 (it) * 2022-04-14 2023-10-14 Meta System Spa Circuito di filtraggio per caricabatterie di veicoli elettrici o ibridi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5239Y (zh) * 1998-08-10 1999-08-25 陈建中 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绕线架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4721A (en) * 1958-09-23 1959-11-24 Sorensen & Company Inc Voltage regulator
JP2957629B2 (ja) * 1990-03-27 1999-10-06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コモンモードチヨークコイル
JP3481018B2 (ja) * 1995-07-31 2003-12-22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
JPH0955323A (ja) * 1995-08-11 1997-02-25 Tokin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063653B2 (ja) 1996-12-09 2000-07-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240344B2 (ja) * 1998-12-29 2009-03-18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チョークコイル
TW445468B (en) * 2000-06-08 2001-07-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Transformer bobbin
JP5004040B2 (ja) 2000-12-20 2012-08-22 邦文 小宮 チョークコイルの設計方法
JP3633892B2 (ja) * 2001-09-05 2005-03-30 Fdk株式会社 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7305833A (ja) * 2006-05-12 2007-11-22 Nec Tokin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899127B2 (ja) * 2007-02-19 2012-03-2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TWI370466B (en) * 2008-05-09 2012-08-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ensformer structure
TWI379330B (en) * 2009-11-18 2012-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5239Y (zh) * 1998-08-10 1999-08-25 陈建中 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绕线架构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00723A 2000.07.18 *
JP特开平9-45536A 1997.02.14 *
JP特开平9-55323A 1997.02.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23797A1 (en) 2012-09-06
CN102655044A (zh) 2012-09-05
KR20120100606A (ko) 2012-09-12
KR101193269B1 (ko) 2012-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5044B (zh) 扼流线圈
JP5821821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5147062B2 (ja) 巻線部品
CN102856050B (zh) 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CN103187153B (zh) 变压器及具有该变压器的电源模块
US20120154363A1 (en) Line filte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128894A (zh) 谐振型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电源单元
CN102832023B (zh) 变压器以及使用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US8643278B2 (en) Low profile transformer
JP2013184586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2014170924A (ja) パワー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110241A1 (en) Resonant high current density transformer
US20160133379A1 (en) Magnetic element and bobbin assembly thereof
US20110187485A1 (en) Transformer having sectioned bobbin
US11257618B2 (en) Transform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former
JP2017011288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103985526A (zh) 变压器
US20140176289A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386286Y1 (ko) 고전압 트랜스포머
JP6607808B2 (ja) コイルボビン、コイル及びそのコイルを備えた変圧器
KR101479947B1 (ko) 변압장치
JP2007305833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20170047159A1 (en) Transformer and power source device
US9401237B1 (en) Core passage step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2018152576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