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401B -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401B
CN102649401B CN201010239687.6A CN201010239687A CN102649401B CN 102649401 B CN102649401 B CN 102649401B CN 201010239687 A CN201010239687 A CN 201010239687A CN 102649401 B CN102649401 B CN 102649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scale display
circuit substrate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9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401A (zh
Inventor
周越
顾倍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9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中,具有配置于设在刻度显示板上的开口部中的转动轴的机构及电路基板固定在刻度显示板的背面侧,且与转动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导光指针的指示部配置在刻度显示板的表面侧,在面向开口部的部分,在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导光指针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在这样的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中,能够将发光二极管的光有效地导向导光指针,提高发光效果。电路基板(98)与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抵接而固定在该刻度显示板(80)上,发光二极管(102)与转动轴(93)相邻而安装在电路基板(98)的表面。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中,具有配置在设置于刻度显示板上的开口部的转动轴的机构以及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背面侧,与所述转动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导光指针的指示部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表面侧,在面对所述开口部的部分,在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所述导光指针发光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下述结构:在刻度显示板的背面侧固定配置有电路基板,且该电路基板与该刻度显示板空有间隔,用于使导光指针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在电路基板的表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81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仪表结构中,由于发光二极管位于从导光指针分离的位置,因此对导光指针的照明效果变淡,特别是在机动二轮车中,由于没有如四轮车那样将外界的光遮蔽的装置,因此微弱的发光效果更加变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发光二极管的光有效地导向导光指针从而提高发光效果的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中,具有配置于设在刻度显示板上的开口部中的转动轴的机构及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背面侧,与所述转动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导光指针的指示部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表面侧,在面对所述开口部的部分,在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所述导光指针发光的发光二极管,所述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背面抵接而固定在该刻度显示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转动轴相邻而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
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背面设有安装凹部,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嵌合于所述安装凹部的所述电路基板熔接在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背面。
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避免比所述刻度显示板的表面突出,而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且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
在第一~第三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发光二极管在与位于初始位置的所述导光指针的指示部平行的直线上,配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侧。
在第四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仪表壳内,速度表及转速表左右排列配置,且速度表及转速表的所述导光指针在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
在第一~第三特征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燃料表配置在所述速度表及转速表之间,该燃料表用的导光指针的向所述转动轴的连结部与位于所述燃料表用的导光指针在初始位置处的所述指示部的相反侧的单独的发光二极管由设置在所述仪表壳的遮蔽部覆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电路基板与刻度显示板的背面抵接而固定在刻度显示板上,发光二极管与转动轴相邻而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表面,因此,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有效地导向导光指针,特别是在像机动二轮车这样的仪表在外部露出的车辆中能够提高发光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嵌合于设置在刻度显示板的背面的安装凹部中的电路基板熔接于刻度显示板的背面,因此,能够准确地将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定位而提高导光量的设计精度,并且由于在刻度显示板的表面侧不会露出用于固定电路基板的构件或结构,因此在外观方面也式样优良,无需考虑避免与导光指针的干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开口部内且安装在电路基板的表面,发光二极管不会比刻度显示板的表面突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光二极管的存在的确认,并且能够避免与发光二极管的干涉而确保导光指针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与位于初始位置的导光指针的指示部平行的直线上,一对发光二极管配置在转动轴的两侧,因此,在机动二轮车行驶前的电源接入时刻,能够使基于在导光指针未动的状态下的发光二极管的导光指针的照明效果最大化,从而能够提高对乘车人的视觉效果。并且,由于在机动二轮车的行驶状态下导光指针会移动,因此即使导光效果不高也能够充分地辨认出导光指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左右排列的速度表及转速表的导光指针的指示部在初始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能够得到基于彼此的最大的导光效果的导光指针的协同作用的导光效果。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配置在速度表及转速表之间的燃料表的导光指针在机动二轮车的行驶状态下不会很大地变动,因此,燃料表用的导光指针的向第三转动轴的连结部与位于燃料表用的导光指针的在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的相反侧的单独的发光二极管由遮蔽部覆盖,从而与左右的速度表及转速表的发光程度相比抑制燃料表的发光效果,能够相对地提高速度表及转速表的导光指针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前照灯、带屏的前照灯罩及仪表装置的状态下的头管附近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从斜前方观察到的省略了前照灯、带屏的前照灯罩及仪表装置的状态下的头管附近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4方向观察到的仪表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箭头5方向的向视图。
图6是图4的6-6线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4的7-7线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4的8-8线放大剖视图。
图9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速度表用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11是燃料表用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9对应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55速度表
56转速表
57燃料表
58仪表壳
80刻度显示板
85遮蔽部
91、104、114机构(ム—ブメント)
92、105、115开口部
93、106、116转动轴
97、107、117导光指针
97b、107b、117b指示部
98、109、119电路基板
99、110、120安装凹部
102、111、121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在该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F的前端具有的头管15上能够转向地支承有前叉16及转向把手17,该前叉16轴支承前轮WF,在所述头管15的后方,在所述车身框架F上搭载有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18,由该发动机E和内置于所述发动机主体18的变速器(未图示)构成动力单元P。在该动力单元P的上方,在车身框架F上搭载有燃料箱19,配置在该燃料箱19的后方的乘车用座位20由所述车身框架F的后部支承。
在所述动力单元P的后方,摆臂21的前端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F且摆臂21能够摇动,传递来自所述动力单元P的动力的后轮WR轴支承于该摆臂21的后端,在车身框架F和所述摆臂21之间设置有伸缩自如的后缓冲器22。此外,上游端与所述发动机主体18的工作缸盖23的前壁连接的排气管24通过发动机主体18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所述排气管24的下游端与在所述后轮WR的右侧配置的排气消声器25连接。
并且,在从燃料箱19的后部到乘车用座位20的后端之间,车身框架F的一部分由侧罩26……从左右两侧覆盖,在该侧罩26……的后端下部连接设置有从上方覆盖后轮WR的后挡泥板27。此外,在所述头管15上安装有位于该头管15的前方的前照灯29和位于该前照灯29的上方的仪表装置30,并且安装有前照灯罩28,该前照灯罩28使所述前照灯29的前部面向前方而覆盖该前照灯29,从前方覆盖所述仪表装置30的屏(スクリ一ン)31安装于所述前照灯罩28上。此外,从上方覆盖前轮WF的前挡泥板32安装在所述前叉16上。
在图2及图3中,所述前叉16具备在前轮WF的左右两侧配置的腿部35、35、连结这些腿部35……的上端的顶桥36以及在从该顶桥36向下方空出间隔的位置连结所述腿部35……的底桥37,在顶桥36与底桥37之间设置的转向轴38由所述头管15支承为能够转向,杆状的转向把手17固定于顶桥36。
并且,在所述顶桥36及所述底桥37上安装有构成车身B的一部分的支架41,该支架41包括:主杆42;固接于该主杆42的上部的第一支承板43;分别固接于主杆4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支承板44、44;两端固接于主杆42的上部横杆45及下部横杆46。
所述主杆42一体地形成有:互相平行且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铅直部42a、42a;连结这些上铅直部42a……的上端之间的连结部42b;以从所述两上铅直部42a……的下端随着朝向下方而彼此接近的方式倾斜并向后侧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倾斜部42c、42c;从这些倾斜部42c……的下端互相平行地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铅直部42d、42d,并且,所述主杆42通过将金属棒材弯曲成形而形成,上部横杆45的两端固接于上铅直部42a……的中间部,下部横杆46的两端固接于倾斜部42c……的中间部。
第一支承板43一体地具有从主杆42的连结部42b向后方延伸的安装板部43a和与该安装板部43a的左右两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仪表支承板部43b、43b,仪表支承板部43b……的下端固接于上部横杆45。并且,所述安装板部43a通过一对螺栓47……(参照图2)安装于前叉16的顶桥36,在所述两仪表支承板部43b……上安装有所述仪表装置30。
另外,主杆42在其下端部具备的两下铅直部42d……的下部分别插入在前叉16的底桥37上设置的支承孔48、48中,在两下铅直部42d……上分别固接有与所述底桥37的上表面抵接的凸缘构件49、49。于是,在所述两下铅直部42d……分别插入支承孔48……中直至使凸缘构件49……与底桥37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将在主杆42的上部固接的第一支承板43的安装部43a紧固到顶桥36,由此支架41安装到前叉16上。
第二支承板44……分别固接于所述主杆42的上铅直部42a,在第二支承板4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承前照灯29的前照灯支承孔50……和安装孔51……。于是,在所述安装孔51……上安装有前部方向指示灯33……(参照图1),在前照灯罩28的左右两侧后部设置有使用于在第二支承板44……上安装前部方向指示灯33的第二支承板44的一部分面向外部的切口52……。并且,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后部方向指示灯34……安装在后挡泥板27的左右两侧。
在图4中,所述仪表装置30通过在共用的仪表壳58内设置速度表55、转速表56及燃料表57而构成,托架62弹性支承所述仪表壳58,该托架62安装在所述支架41的第一支承板43一体地具有的的左右一对仪表支承板部43b……上。
同时参照图5~图8,具备所述仪表装置30的仪表壳58由在向所述托架62的弹性支承状态下位于下方位置的下部壳体59、插入该下部壳体59内的中间壳体60、在与所述下部壳体59之间夹着所述中间壳体60的上部壳体61构成,在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上方打开的碗状的下部壳体59的周缘部紧固由合成树脂形成且大部分收容在下部壳体59内的中间壳体60的周缘部的多个部位,上部壳体61的周缘部通过与下部壳体59及中间壳体60的周缘部的多个部位共同紧固而紧固。
在向所述托架62的弹性支承状态下面向所述下部壳体59的头管15侧的部分上设置有切口部63,在所述托架62上一体地设置有分支成从所述切口部向下部壳体59内突出的三支支承臂部62a、62b、62c。另一方面,在与所述各支承臂部62a~62c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在所述中间壳体60上分别插入结合有螺栓64、64、64,在插通于保持在所述各支承臂部62a~62c的前端部的支承缓冲橡胶65、65、65中的所述螺栓64……上,分别螺合有螺母67……并使其与所述支承缓冲橡胶65……之间夹有垫圈66……,通过将这些螺母67……拧紧而仪表壳58弹性支承在托架62上。
在所述仪表壳58内配置有从乘坐在所述乘车用座位20的乘员的角度观察位于左侧的速度表55、从乘坐在所述乘车用座位20的乘员的角度观察位于右侧的转速表56、配置于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之间的中央部的燃料表57。此外,在所述速度表55内配置有里程表68及旅程表69,在所述燃料表57的下方配置有变速级数显示器70。
另外,在上部壳体61上,在与所述切口部63对应的部分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有凹部71,在该凹部71配置有通过磁锁(未图示)使切换所述转向轴38的锁止及解锁的工作缸锁72的锁孔73(参照图3)能够开闭的开闭装置74。
在中间壳体60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速度表55及所述转速表56对应而向内方侧凹陷的第一及第二收容凹部75、76;与所述燃料表57对应而向内方侧凹陷的第三收容凹部77;与所述变速级数显示器70对应的收容孔78。
此外,合成树脂制的单独的刻度显示板80以覆盖第一~第三收容凹部75~77及所述收容孔78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中间壳体60上,刻度显示板80在表面施有分别与所述速度表55、所述转速表56及所述燃料表57对应的刻度。
在所述上部壳体61上设置有:与所述速度表55及所述转速表56分别对应的圆形的第一及第二窗81、82;与燃料表57对应的第三窗83;与变速级数显示器70对应的第四窗84;配置在第三窗83及第四窗84之间的遮蔽部85,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窗81、82上的第一及第二玻璃板86、87和配置在第三及第四窗83、84上的第一及第二透镜88、89安装在上部壳体61上。并且,在上部壳体61上安装有装饰缘90,其覆盖第一及第二窗81、82的周缘部且将第一窗81及第二窗82的上部及下部之间连结。
着眼于图6,具备速度表55的第一机构91具有第一转动轴93且固定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侧,其中第一转动轴93配置于在与该速度表55对应的部分的中央部设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第一开口部92中,并且,第一机构91在第一凹部75内固定地支承于中间壳体60上。
此外,在第一机构91上安装有里程表68及旅程表69且使里程表68及旅程表69从两侧夹着第一转动轴93,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里程表69及旅程表69显示的值的透孔94、95且使透孔94、95从两侧夹着第一转动轴93。另外,旅程重置旋钮96(参照图4及图5)与所述旅程表69相连且配置在所述仪表壳58的左侧方。
另外,以不能与第一转动轴93相对转动的方式与第一转动轴93连结的第一导光指针97的指示部97b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固定有与刻度显示板80抵接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一电路基板98。
在图9中,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凹部99,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第一电路基板98嵌合于第一安装凹部99而熔接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并且,第一导光指针97一体地具有轴部97a和指示部97b且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其中轴部97a供第一转动轴93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合,指示部97b与轴部97a的一端连接设置成直角,在指示部97b的向轴部97a连接设置的连接设置部覆盖有黑色的盖100。
同时参照图10,在第一电路基板98上设置有供第一转动轴93贯通的贯通孔101,在该贯通孔101的两侧,在第一电路基板98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第一导光指针97发光的一对发光二极管102、102。于是在第一电路基板98向刻度显示板80固定的状态下,一对所述发光二极管102……避免比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突出,且在与第一转动轴93邻接的位置配置在第一开口部92内。另外,第一电路基板98使安装在第一电路基板98上的一对发光二极管102……配置在与在速度表55中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一导光指针97的指示部97b平行的直线上而固定到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
着眼于图7,具备转速表56的第二机构104具有第二转动轴106且固定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侧,其中第二转动轴106配置于在与该转速表56对应的部分的中央部设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第二开口部105中,并且,第二机构104在第二凹部76内固定地支承于所述中间壳体60上。此外,在第二转动轴106上连结有第二导光指针107,其中第二导光指针107与速度表55具备的第一导光指针97相同,一体地具有轴部107a和指示部107b且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其中轴部107a供第二转动轴106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合,指示部107b与该轴部107a的一端连接设置成直角,并且,在指示部107b的向轴部107a连接设置的连接设置部覆盖有黑色的盖108,第二导光指针107的指示部107b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固定有与刻度显示板80抵接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二电路基板109。
第二电路基板109与所述速度表55的第一电路基板98相同,嵌合于设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的第二安装凹部110中,通过熔接固定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
第二转动轴106能够转动地贯通在第二电路基板109中,在第二电路基板10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第二导光指针107发光的一对发光二极管111、111,一对发光二极管111、111避免比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突出且在与第二转动轴106相邻的位置配置于第二开口部105内。
另外,第二电路基板109使安装在第二电路基板109上的一对发光二极管111……配置在与在转速表56中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导光指针107的指示部107b平行的直线上而固定到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如图4可知,在仪表壳58内左右排列配置的速度表55和转速表56分别具备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97b、107b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
着眼于图8,所述变速级数显示器70以收容于所述中间壳体60的收容孔中的状态安装在该中间壳体60上。并且,燃料表57配置在比变速级数显示器70更靠上方且在所述速度表55及所述转速表56之间,具备该燃料表57的第三机构114具有第三转动轴116且固定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侧,其中第三转动轴116配置于在与该燃料表57对应的部分设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第三开口部115中,并且,第三机构114在第三凹部77内固定地支承于所述中间壳体60上。另外,与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具备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同样形成而与第三转动轴116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第三导光指针117的指示部117b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且在第三导光指针117的指示部117b的向轴部117a连接设置的连接设置部覆盖有黑色的盖118。
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固定有与刻度显示板80抵接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三电路基板119,第三电路基板119与所述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具备的第一及第二电路基板98、109同样,嵌合于设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的第三安装凹部120,且通过熔接固定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
在图11中,在第三电路基板119上设置有供第三转动轴116能够转动地贯通的贯通孔122,在第三电路基板11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第三导光指针117发光的单独的发光二极管121,该发光二极管121配置在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在初始位置的指示部117b的相反侧,该发光二极管121避免比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突出且在与第三转动轴116邻接的位置配置在第三开口部115内。
另外,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向第三转动轴116连结的连结部与第三电路基板119的发光二极管121由设置在所述仪表壳58的上部壳体61上的遮蔽部58覆盖。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仪表装置30具备速度表55、转速表56及燃料表57,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转动轴93、106、116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机构91、104、114和分别对应速度表55、转速表56及燃料表57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固定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侧,其中第一、第二及第三转动轴93、106、116配置在对于速度表55、转速表56及燃料表57共用的刻度显示板80上设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口部92、105、115中,与第一~第三转动轴93、106、116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光指针97、107、117的指示部97b、107b、117b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在面向第一~第三开口部92、105、115的部分,在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第一~第三导光指针97、107、117发光的发光二极管102……、111……、121,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抵接而固定于该刻度显示板80,所述发光二极管102……、111……、121与第一~第三转动轴93、106、116相邻而安装于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的表面,因此,来自发光二极管102……、111……、121的光有效地导向第一~第三导光指针97、107、117,特别是在像机动二轮车这样的仪表例如速度表55、转速表56及燃料表57在外部露出的车辆中,能够提高发光效果。
另外,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设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安装凹部99、110、120,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嵌合于第一~第三安装凹部99、110、120的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熔接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因此,能够准确地将发光二极管102……、111……、121的位置定位而提高导光量的设计精度,并且由于在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不会露出用于固定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的构件或结构,因此在外观方面也式样优良,无需考虑避免与第一~第三导光指针97、107、117的干涉。
另外,避免发光二极管102……、111……、121比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更突出,而将发光二极管102……、111……、121配置在第一~第三开口部92、105、115内且安装在第一~第三电路基板98、109、119的表面,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光二极管102……、111……、121的存在的确认,并且能够避免与发光二极管102……、111……、121的干涉而确保第一~第三导光指针97、107、117的转动。
此外,在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中,各一对发光二极管102……、111…在与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指示部97b、107b平行的直线上配置在第一及第二转动轴93、106的两侧,因此,在机动二轮车的行驶前的电源接入时刻,能够使基于在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未动的状态下的发光二极管102……、111……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照明效果最大化,从而能够提高对乘车人的视觉效果。并且,由于在机动二轮车的行驶状态下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会移动,因此即使导光效果不高也能够充分地辨认出导光指针。
此外,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在仪表壳58内左右排列配置,且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具备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97b、107b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因此,能够得到基于彼此的最大的导光效果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协同作用的导光效果。
进而,在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之间配置有燃料表57,且该燃料表57具备的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向第三转动轴116的连结部与位于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在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117b的相反侧的单独的发光二极管121由设置于所述仪表壳58的上部壳体61上的遮蔽部85覆盖,因此,能够相对地提高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具备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指针97、107的发光效果。即,配置在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之间的燃料表57具备的第三导光指针117在机动二轮车的行驶状态下不会很大地变动,因此,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向第三转动轴116的连结部与位于第三导光指针117的在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117b的相反侧的单独的发光二极管121由遮蔽部85覆盖,从而与左右的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的发光程度相比抑制燃料表57的发光效果,能够相对提高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的导光指针的发光效果。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设置在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的第一安装凹部99中嵌合的第一电路基板98通过多个例如一对螺钉构件125、125而固接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也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3)

1.一种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中,机构(91、104)及电路基板(98、109)固定在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侧,所述机构(91、104)具有配置于设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上的开口部(92、105)中的转动轴(93、106),与所述转动轴(93、106)不能相对转动地连结的导光指针(97、107)的指示部(97b、107b)配置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侧,在面对所述开口部(92、105)的部分,在所述电路基板(98、10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使所述导光指针(97、107)发光的发光二极管(102、111),
所述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98、109)与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抵接而固定在该刻度显示板(80),
所述发光二极管(102、111)与所述转动轴(93、106)相邻而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98、109)的表面,
所述导光指针(97、107)一体地具有轴部(97a、107a)和指示部(97b、107b)且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其中,所述轴部(97a、107a)供所述转动轴(93、106)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合,所述指示部(97b、107b)与所述轴部(97a、107a)的一端连接设置成直角,
在与位于初始位置的所述导光指针(97、107)的指示部(97b、107b)平行的直线上,一对所述发光二极管(102、111)配置在所述转动轴(93、106)的两侧,
在仪表壳(58)内,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左右排列配置,且速度表(55)及转速表(56)的所述导光指针(97、107)在初始位置处的指示部(97b、107b)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配置,
燃料表(57)配置在所述速度表(55)及所述转速表(56)之间,
所述燃料表(57)用的导光指针(117)的向所述转动轴(116)连结的连结部与单独的发光二极管(121)由设置在所述仪表壳(58)的遮蔽部(85)覆盖,所述单独的发光二极管(121)位于所述燃料表(57)用的导光指针(117)在初始位置处的所述指示部(117b)的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设有安装凹部(99、110),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嵌合于所述安装凹部(99、110)的所述电路基板(98、109)熔接在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102、111)为避免比所述刻度显示板(80)的表面突出,而配置在所述开口部(92、105)内且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98、109)的表面。
CN201010239687.6A 2009-07-29 2010-07-27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Active CN102649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6638 2009-07-29
JP2009176638A JP5307659B2 (ja) 2009-07-29 2009-07-29 自動二輪車用メータ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401A CN102649401A (zh) 2012-08-29
CN102649401B true CN10264940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76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9687.6A Active CN102649401B (zh) 2009-07-29 2010-07-27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07659B2 (zh)
CN (1) CN1026494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82A (zh) * 1995-07-31 1997-11-19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指针照明装置
CN1322294A (zh) * 1999-09-29 2001-11-14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计量仪表装置
CN2581296Y (zh) * 2002-09-28 2003-10-22 胡志坤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仪表盘
CN101049842A (zh) * 2006-04-06 2007-10-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仪表装置
CN201240463Y (zh) * 2008-06-10 2009-05-20 广州维高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仪表指针导光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12377U (zh) * 1972-03-29 1973-12-22
JPH10132618A (ja) * 1996-10-31 1998-05-22 Nippon Seiki Co Ltd 指針照明装置
JP2001255177A (ja) * 2000-03-10 2001-09-21 Yazaki Corp 指針照明装置
JP2008157714A (ja) * 2006-12-22 2008-07-10 Nippon Seiki Co Ltd 指針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82A (zh) * 1995-07-31 1997-11-19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指针照明装置
CN1322294A (zh) * 1999-09-29 2001-11-14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计量仪表装置
CN2581296Y (zh) * 2002-09-28 2003-10-22 胡志坤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仪表盘
CN101049842A (zh) * 2006-04-06 2007-10-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仪表装置
CN201240463Y (zh) * 2008-06-10 2009-05-20 广州维高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仪表指针导光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401A (zh) 2012-08-29
JP5307659B2 (ja) 2013-10-02
JP2011033342A (ja) 201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247C (zh) 摩托车以及该摩托车的后车体结构
JP4104198B2 (ja) 自動2輪車のヘッドライト及びスピードメータ取付装置
US9139247B2 (en) Fro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JP5335617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372049B (zh) 前照灯的安装机构
EP2343233B1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with front lighting apparatus structure
CN101497323A (zh) 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
CN102811900A (zh) 车辆的显示装置
CN102001381A (zh) 机动二轮车的尾灯装置
JP2009241900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532854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メータカバー構造
TW587039B (en) Lamp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CN102001391B (zh) 机动二轮车的仪表单元
CN103183072A (zh) 车辆用尾灯单元
CN101012917B (zh) 灯以及设有该灯的摩托车
CN101498413A (zh) 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JP565062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装置
CN100364841C (zh) 前部车身罩结构
CN102649401B (zh) 机动二轮车用仪表结构
CN110450892B (zh) 自动二轮车
CN101723049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730118B (zh) 跨骑型车辆的示廓灯、前照灯结构及盖罩结构
CN102001388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7406111B (zh) 用于摩托车的头灯安装结构
CN111605653B (zh) 鞍乘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