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6505B -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6505B
CN102646505B CN201210035483.XA CN201210035483A CN102646505B CN 102646505 B CN102646505 B CN 102646505B CN 201210035483 A CN201210035483 A CN 201210035483A CN 102646505 B CN102646505 B CN 102646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metal part
fastening metal
winding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4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6505A (zh
Inventor
久保田圭亮
椎名洋悦
白畑年树
小野淳治
长谷川贵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03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6950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00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031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6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6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6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65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45Magnetic cores made from sheets, e.g. grain-oriented
    • H01F27/2455Magnetic cores made from sheets, e.g. grain-oriented using bent la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04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made from strips or ribb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13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trip(s) or ribbon(s)
    • H01F41/022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trip(s) or ribbon(s) from amorphous ribb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1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winding or co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由设置在铁芯的上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和设置在铁芯的上部且位于与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支承铁芯的上部,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和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为在与铁芯的磁性材料薄带的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铁芯配置于二者之间,从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和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设置有突部,设置有置于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的突部和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的突部之上的架接部件,铁芯由架接部件支承。

Description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使用由磁性材料叠层而成的铁芯的变压器的技术。
或者,涉及具有非晶铁芯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例如,对于非晶变压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
专利文献1中,在发明效果中有以下说明“本发明中,非晶卷绕铁芯独自立起,非晶卷绕铁芯的负重不会施加到线圈上,搭接(1ap)成型作业与线圈的完成形状无关。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进行稳定的搭接成型作业,实现铁芯特性的改善和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作业性的改善。”
此外,变压器中,对于大容量化造成的绕组的大型化,为了确保短路强度,使用清漆等对绕组实施粘合处理。
一直以来,现行方法中的作业方法是,在将绕组与非晶铁芯组合时,使绕组立起,将非晶铁芯从铅垂方向的上方插入绕组,之后使之(绕组)横卧,将铁芯搭接部搭接。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在将该非晶铁芯插通到线圈中时,使线圈的绕线管(bobbin)的轴方向的两端部成为从线圈突出的状态,从而易于进行非晶铁芯相对于线圈的插入,并且不用担心对线圈的内侧造成损伤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P2006-12087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89348号
发明内容
例如,在非晶变压器中,现有的组装方法存在使绕组横卧,进行铁芯插入、搭接、安装金属件之后,再次使其立起来制造变压器的情况。
但是,伴随变压器容量的大型化,在上述现有的方法中,由于绕组重量变重,使其翻转时绕组与非晶铁芯的全部负重会施加到与绕组外包装的接触面上,可能对绕组绝缘物造成损伤,需要非常注意。
此外,因为铁芯重量也随着大容量化而变重,所以在铁芯立起后由绕组端面承受非晶铁芯的重量的以往的方法中,由于非晶铁芯的自重施加在绕组端面上,与上述同样地可能会对绕组绝缘物造成损伤,需要非常注意。
可以预料到,对绕组绝缘物造成损伤会引起绕组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的降低。因此,需要研究例如在大容量的非晶铁芯变压器中,将绕组与非晶铁芯组合时不会对绕组施加必要以上的负载的问题,将其视为课题。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易于进行非晶铁芯相对于线圈的插入,并且改善了对线圈的内侧造成损伤等的可能性的变压器,但是关于非晶铁芯的负重对于绕组的影响则没有任何的公开。
例如,在对实施了粘合处理的绕组使用上述当前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时,使绕组横卧时绕组与铁芯的全部负重都施加到与绕组外包装的接触面上,需要注意绕组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可靠性等。
因此,需要研究将进行了粘合处理的绕组与非晶铁芯组合时,在考虑了负重对绕组的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组装的组装方法、制造方法,以及与该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对应的变压器的结构,将其视为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具有非晶铁芯的变压器中,改善将绕组与非晶铁芯组合时的组装方法、制造方法,以及与该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对应的变压器的结构。
对于上述课题,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使具有由磁性材料叠层而成的铁芯的变压器的绕组、铁芯在立起的状态下而不是在横卧的状态下进行组装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能够与现有技术相比得到改善。
关于上述手段,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在以下说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具有由多个磁性材料薄带叠层成环状的铁芯和绕组,由设置在上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和设置在上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与上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支承上述铁芯的上部,由设置在上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下部铁芯支承部,和设置在上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与上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下部铁芯支承部,支承上述铁芯的下部,该变压器在铁芯立起的状态下组装,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下部铁芯支承部和上述第二下部铁芯支承部上设置第一绝缘部件,在上述第一绝缘部件上配置上述绕组,在上述绕组上设置上述第二绝缘部件,从上述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和上述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在与上述第二绝缘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突部,在上述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的突部和上述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的突部上设置架接部件,在上述环状的铁芯的下部打开、立起的状态下,从上方插入上述绕组,利用上述架接部件支承上述铁芯,在进行上述插入后,闭合上述铁芯的下部使其成为环状。
此外,本发明中,能够通过使牢固的线圈架从具有非晶铁芯的变压器的绕组端部突出而解决上述课题。
关于上述手段,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在以下说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变压器,具有在线圈架上卷绕线材而得的绕组,和插入所述绕组的线圈架中的非晶铁芯,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在所述非晶铁芯的插入方向上从所述绕组的端部突出的所述线圈架的部分形成的突出部。
另外,本发明的非晶变压器中,所述突出部,形成在使所述绕组和所述非晶铁芯横卧时与所述非晶铁芯的负重的施加方向正交的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非晶变压器中,在所述突出部切出有切口,以在所述非晶铁芯的弯曲部减小与所述绕组的接触部。
此外,本发明的非晶变压器中,为了在上述非晶铁芯的弯曲部的内侧减小与上述绕组的接触部,在上述非晶铁芯的弯曲部,在内侧不设置突出部。
此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用非晶铁芯的非晶变压器以外的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比现有技术进一步改善了可靠性的变压器,以及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比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的非晶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部组装图。
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非晶铁芯插入前的内部组装图。
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组装件展开图。
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晶铁芯的插入。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绕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非晶铁芯的插入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晶铁芯·绕组组装中横卧时的图。
图8(a)、(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晶铁芯·绕组组装图中立起时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晶铁芯·绕组组装图中横卧时的图。
图10(a)、(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晶铁芯·绕组组装图中立起时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绕组、线圈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绕组、线圈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2: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3:双头螺栓(stud),4:双头螺栓,5:下部绝缘壁,6:下部绝缘壁,7:下部绝缘壁,8:下部绝缘壁,9:绕组,10:绕组,11:绕组,12:上部绝缘壁,13:上部绝缘壁,14:上部绝缘壁,15:上部绝缘壁,16: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16-1:钩(hook),16-2:钩,16-3:钩,16-4:钩,17: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17-1:钩,17-2:钩,17-3:钩,17-4:钩,18:双头螺栓,19:双头螺栓,20:双头螺栓,21:双头螺栓,22:双头螺栓,23:双头螺栓,24:双头螺栓,25:双头螺栓,26:双头螺栓,27:双头螺栓,28:绝缘板,29:绝缘板,30:绝缘板,31:绝缘板,32:非晶铁芯,101:绕组,102:线圈架,102-1:线圈架突出部,102-2:线圈架突出部,102-3:线圈架切口,102-4:线圈架切口,103:非晶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附图在以下说明。
图1说明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说明实施例中插入非晶铁芯前的绕组结构。
图3说明实施例中的组装件展开图。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说明图中,本实施例的变压器由两根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1、2)(或者第一下部铁芯支承部、第二下部铁芯支承部)、固定两根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双头螺栓(3、4)(或者固定部件)、下部的绝缘壁(5、6、7、8)(或者第一绝缘部件)、绕组(9、10、11)、上部的绝缘壁(12、13、14、15)(或者第二绝缘部件)、两根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16、17)(或者第一上部铁芯支承部、第二上部铁芯支承部)、固定两根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双头螺栓(18、19)(或者固定部件)、固定上下的铁芯紧固金属件的双头螺栓(20、21、22、23、24、25、26、27)(或者固定部件)、绝缘板(28、29、30、31)(或者架接部件)构成。
此处,说明本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两根铁芯紧固金属件(1、2)以相对的方式并列地配置。然后,使双头螺栓(3、4)贯通两根铁芯紧固金属件并用螺母紧固,固定两根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位置。
在固定后的两根铁芯紧固金属件上载置绝缘壁(5、6、7、8),使绕组与铁芯紧固金属件绝缘。并将绕组(9、10、11)在立起的状态下配置于其上。其中,立起的状态是指例如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改变大约90度的状态。
在绕组上部的端面上载置绝缘壁(12、13、14、15),使绕组与铁芯紧固金属件电绝缘,并将两根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16、17)平行相对地并列地配置于其上。
在该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上,以位于上述绝缘壁的上方,或者与上述绝缘壁对应的方式设置有钩(hook)(16-1、16-2、16-3、16-4、17-1、17-2、17-3、17-4)。
上述钩为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上的状态。但是,不限于上述焊接,例如,也可以将上述钩插入设置于上述上部铁芯金属件上的孔、凹部中或者使钩与该孔、凹部咬合。
当然,不限于孔、凹部,还可以设置咬合部、嵌合部、嵌合的形状、部位,使钩与上述上部铁芯金属件能够相互固定、支承。
或者,还可以使用其他部件,使上述钩固定在上述上部铁芯金属件上。例如,其他部件是螺钉、螺栓、螺母,或者使用粘合剂等接合物质。
或者,还可以在使用作为材料的部件制造上述上部铁芯金属件时,以使其同时具有钩的方式制造。例如,在形成、加工作为材料的部件时,以使其具有钩的方式对部件进行切割,或者延伸、轧延等。
此外,以使钩与上部的绝缘壁不接触的方式设置有空间。在配置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时配置成使钩相对。
使双头螺栓(18、19)贯通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并用螺母紧固,固定两根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位置。
进而,使双头螺栓(20、21、22、23、24、25、26、27)贯通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并用螺母紧固,接着用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双头螺栓来固定绕组。
将绝缘板(28、29、30、31)架在设置在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上的钩上。
然后,如图4所示,将非晶铁芯(32)从上方插入上述绕组的孔、开口部或者卷绕有绕组的绕线管中。
此时,使上述非晶铁芯由绝缘板支承。
之后,如图4所示,将非晶铁芯的敞开(打开)的下部的对应的部分接合,实施搭接作业。通过该搭接作业,上述非晶铁芯成为环状的铁芯形状。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使上述非晶铁芯在环状的下部敞开、立起的状态下,从上方插入上述绕组。
这时,因为上述非晶铁芯被架在上述钩上的绝缘板支承,从而改进为减少上述非晶铁芯的重量、自重施加到上述绕组,对上述绕组造成损伤,或者产生机械、物理、电特性的劣化的结构。
另外,由于是在上述非晶铁芯、绕组立起的状态下进行组合、组装、制造的,所以是在不使上述非晶铁芯、绕组为方向改变成横向、水平的状态的状态下制造的。
从而,不需要用于使上述非晶铁芯、绕组为方向改变成横向、水平的状态所必需的器械、工具、设备、系统,不需要相应的必要的作业流程,有望实现作业等的效率化。
此外,有望减少在使上述非晶铁芯、绕组为方向改变成横向、水平的状态时,因偶然、必然、可能产生的对于上述非晶铁芯、绕组等的不可知的力、负重、负载、重力等,使上述非晶铁芯、绕组等产生机械、物理、电特性的劣化。
上述的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上述非晶铁芯的环状的下部敞开的情况。这一说明的背景为,通常在使铁芯退火时,使其以环状的形状退火。然后,为了将上述铁芯插入绕组,要打开(敞开)环状形状的铁芯的一部分(例如,下部)(例如图4的U字形),将其插入绕组。然后,在插入后,将敞开的部位接合(一般被称为卷绕处理)。
但是,上面的描述中,并不限定于必须以环状的形状进行退火。例如,在以U字形等其他非环状的形状退火的情况下,将上述环状形状的铁芯的一部分打开的处理其自身变得不再一定必需,也可以在插入绕组后,将敞开状态的部位接合而成为环状的形状。
其中,上面的描述中,说明了将敞开状态的部位接合而成为环状的形状,但环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定于作为物理上的形状的环状的形状。
设作为磁、磁通的流动,能够提供绕一圈的磁路这样的铁芯的形状为环状的形状。例如,即使是物理上不符合环状,例如具有间隙、缝隙、间隔,只要是作为上述的磁路使磁通绕一圈而成为环形的形状,则该形状也可以被允许作为环状的形状。
此外,上面的描述中,说明了立起的状态。这是作为表示例如从水平地横卧、横向配置的状态下立起的状态的表现方式。
由于能够使铁芯或者绕组保持立起地作业,可以预想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作业的简单化。
此外,可以预想上述的实施例也能够应对实施了绝缘处理的绕组等。
此外,可以预想能够实现不会较大地依赖绕组的形状的作业。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在以下的附图中,在各图中,为了表示各结构部的位置、关系的对应,记载了X轴、Y轴、Z轴。
Z轴是非晶铁芯的长度方向,如图6所示,是在立起的状态下,将非晶铁芯插入绕组的方向。
接着,X轴如图6所示,是并列设置绕组的并列方向。
Y轴如图6所示,是与X轴、Z轴所成的XZ平面正交,与非晶铁芯的叠层面平行的方向,或者图6中的进深方向(向里)。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绕组和线圈架的图。图5中,绕组1卷绕在线圈架2上,其截面在图5中用斜线表示。
此处,在说明实施例之前,使用附图简单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组装非晶变压器时的流程。
上述Z轴是悬挂物体的线的方向、重力的方向、铅垂方向,或者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
图6中,绕组101、非晶铁芯103是竖立的状态、立起的状态,从图6的上方在Z轴方向上向下方移动,非晶铁芯103被插入绕组101。
接着,使插入了非晶铁芯103的绕组101横卧,作为水平方向,如图7所示横卧地配置。在图7的状态下,对非晶铁芯103的搭接部进行搭接处理。
在图7中,Z轴也是铅垂方向,图7的上方是铅垂方向的上方、高度方向。
之后,再次将搭接后的非晶铁芯103和绕组原样立起,如图8所示。
使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对位于绕组101最内周的线圈架102,如图5所示以从绕组的端部向上下方在Z轴方向上突出的方式,设置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2。
此处,使线圈架102为具有能够承受绕组101和非晶铁芯103的质量的强度的绝缘材料,或者铁等金属。但是,在金属的情况下,采用不形成一圈的结构。
在线圈架102上卷绕线材、电线,构成线圈,用清漆等实施粘合处理后,如图6所示地使绕组101立起,从上方插入非晶铁芯103并使之横卧。
此时如图7所示,以设置从绕组101端部向上下方突出的线圈架(102-1、102-2)的一侧为支点的方式,使用支承台进行支承,以使负重不会施加到绕组101的外装部的方式使绕组横卧。
即,图6中,以X轴作为旋转轴,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旋转、横卧。换言之,不以图6的Y轴作为旋转轴使其旋转、横卧。
如图7所示,在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旋转、横卧的状态下,将铁芯的搭接部搭接。
此处,对于上述“以使负重不会施加到绕组101的外装部的方式横卧”,在以下说明。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向着Z轴下方而去的方向是重力作用的方向。从而,铁芯103其自身的重量、负重朝向Z轴的下方施加。所以,对于施加了该负重的绕组部或者由清漆等粘合的粘合部,需要考虑机械强度的问题。
不过,图5的实施例中,当设置了已说明的突出部102-1、102-2时,该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2能够支承非晶铁芯的负重,相应地,对上述绕组部或者由清漆等粘合的粘合部施加的负重减少。
图7中,由该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2支承非晶铁芯的负重的状态用图7的空心箭头(向上)表示。
其结果,在搭接作业时等,即使在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旋转、横卧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非晶铁芯103等的负重对绕组部、清漆等粘合部的影响。
接着,使用图9、图10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在图9中,也如图5、图7所示地设置突出部。但是,图9中采用将与Z轴方向平行的突出部的面切除的结构。图12中表示其立体图。图11中,表示图5、图7所示的没有切口部的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2(图11中在绕组101的背后,不显示)。
对于图9中绕组101卷绕在线圈架102上的结构,插入非晶铁芯103,并进行搭接,使之以搭接后的非晶铁芯103和绕组101为基底而立起,形成图10所示的状态。
与图8的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图8(b)中图示了突出部102-1和突出部102-2。而实施例2中,由于采用将突出部102-1和突出部102-2的与Z轴方向平行(即与X轴方向垂直,也就是ZY平面)的突出部的面切去的结构,因此图10(b)中没有图示突出部102-1和突出部102-2的与Y轴方向平行的面。
在图11所示的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2(图11中在绕组101的背后,不显示)的情况下,非晶铁芯103的弯曲部的内侧面会与图11的Y轴方向的突出部干涉、接触,所以需要采用使非晶铁芯不与突出部干涉的结构。
换言之,在使线圈架102为从绕组端部向上下方突出的结构时,非晶铁芯103的铁芯高度也升高突出的量,这会导致铁芯的使用量的增加。
上述实施例中改善了这一点。如图9所示,在铁芯的弯曲部的内侧面与突出的线圈架干涉、接触的面上,对于该线圈架的突出部,将线圈架切除至绕组端面,不设置突出部。
通过使用这样进行切除的结构,能够使铁芯高度与以往产品、现有产品相同。此外,不限于切除至绕组端面,只要是能够使上述非晶铁芯的弯曲部的内侧面与绕组端面的接触减小,或者能够减少非晶铁芯的自重、负重对于上述绕组端部的影响的位置,就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内。
或者,对于上述实施例,使用其他表现方式来说,在铁芯的弯曲部的内侧面中与线圈架干涉、接触的面,不设置突出部。
或者,在图6中,以X轴为旋转轴,在如图9所示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旋转、横卧的状态下,向着Z轴的下方而去的方向是重力作用的方向,在其自身的重量、负重所施加的方向上,设置从绕组101端部向上下突出的线圈架。
图9中,举例表示了突出部102-1u、突出部102-2d。如图9所示,由于非晶铁芯103等的自身的重量、负重的方向,是向着Z轴下方而去的方向,因此为了使该负重不会施加到绕组101上,在与Z轴正交的平行于Y轴方向的面上,设置突出部102-1u、突出部102-2d。
此外,如图9所示,Z轴方向的面,是非晶铁芯103等自身的重量、负重,不会作为重力对绕组101施加的方向的面。从而,在与图9的Z轴方向平行的面(与X轴方向正交的面)上,可以不设置突出部。或者,在与图9的Z轴方向平行的面,可以切除突出部。如此形成切除结构。
如图11所示,没有切口的线圈架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有切口的线圈架变得复杂,但是能够抑制材料的增加。
其中,正如上面说明的,在图7、图9中,不一定需要设置Z轴方向的上侧的突出部(图9中为没有附加向上的空心箭头一侧的突出部102-1u、突出部102-2u。图7中,突出部102-1u、102-2u未图示,但也是同样的),这样的实施例也是可以的。
但是,此时在图6中以X轴为旋转轴,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从立起状态旋转、横卧的情况下,需要以使图7、图9中附加了向上的空心箭头一侧的突出部(图9中为附加了向上的空心箭头一侧的突出部102-1d、突出部102-2d。图7中突出部102-1d、突出部102-2d未图示,但也是同样的)成为Z轴方向的下侧的方式使之旋转、横卧。
其中,上面的描述中,说明了Z轴方向的面是非晶铁芯103等自身的重量、负重,不会作为重力对绕组101施加的方向的面。其表示,在使立起的非晶铁芯103、绕组101等旋转、横卧而成为图7、图9的状态时,以设置从绕组101端部向上下方突出的线圈架(突出部102-1d、突出部102-2d)的一侧为支点的方式,使用支承台进行支承,以使负重不会施加到绕组1的外包装的方式使绕组旋转、横卧。
因而,为了减轻重力对绕组101的影响,使非晶铁芯103、绕组101等旋转、横卧时需要注意,像这样地组装、制造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压器这一点,也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征。
如上所述说明的实施例中,例如,即使使由清漆等实施了粘合处理的绕组横卧,负重对绕组的施加也比以往少,因此绕组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可靠性比以往得到改善。
此外,关于绕组,无论是圆形、矩形等绕组形状,均能无关地对应。
此外,即使绕组的完工尺寸存在偏差,由于线圈架的高度为相同的,因此与以往相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与相邻的绕组的面对准。
或者,即使绕组的完工尺寸与有无切口无关地存在偏差,由于线圈架的高度为相同的,因此与以往相比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与其他绕组的面对准。

Claims (9)

1.一种变压器,具有绕组和由多个磁性材料薄带叠层成环状的铁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铁芯立起的状态下,
由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紧固所述铁芯的上部,
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为在与所述铁芯的磁性材料薄带的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所述铁芯配置于二者之间,
从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设置有突部,
设置有置于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之上的架接部件,
所述铁芯由所述架接部件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接部件为绝缘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
由所述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紧固所述铁芯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所述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与所述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置于与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对应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与所述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绕组与第二绝缘部件之间设置有空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所述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固定部件。
9.一种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变压器具有绕组和由多个磁性材料薄带叠层成环状的铁芯,
在所述铁芯立起的状态下,
由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上部且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紧固所述铁芯的上部,
由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磁性材料薄带的叠层方向的第一端面侧的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下部且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侧的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紧固所述铁芯的下部,
该变压器在铁芯立起的状态下组装,
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第一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下部铁芯紧固金属件上设置第一绝缘部件,
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件上配置所述绕组,
在所述绕组上设置第二绝缘部件,
从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在与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突部,
在所述第一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和所述第二上部铁芯紧固金属件的突部上设置架接部件,
在所述环状的铁芯的下部打开、立起的状态下,从上方插入所述绕组,
利用所述架接部件支承所述铁芯,
在进行所述插入后,闭合所述铁芯的下部使其成为环状。
CN201210035483.XA 2011-02-16 2012-02-16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6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0366 2011-02-16
JP2011030366A JP2012169508A (ja) 2011-02-16 2011-02-16 アモルファス変圧器
JP2011140091A JP5703142B2 (ja) 2011-06-24 2011-06-24 変圧器、及び変圧器の製造方法
JP2011-140091 2011-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6505A CN102646505A (zh) 2012-08-22
CN102646505B true CN10264650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60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4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6505B (zh) 2011-02-16 2012-02-16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000877B2 (zh)
EP (1) EP2490229B1 (zh)
CN (1) CN102646505B (zh)
DK (1) DK2490229T3 (zh)
IN (1) IN2012DE0038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0983B2 (en) 2014-06-18 2018-02-20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printed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integrity and uses
CN109074943B (zh) * 2016-04-19 2021-02-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变压器
CN106981355B (zh) * 2017-04-21 2019-04-02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挂式非晶合金铁芯片竖立器
JP6774914B2 (ja) * 2017-07-27 2020-10-2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変圧器
EP3654354A1 (en) * 2018-11-14 2020-05-20 ABB Schweiz AG Internal supports for shell form transformers
CN109786068B (zh) * 2019-01-31 2024-04-16 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非晶平面卷铁芯器身的抗冲击支撑结构及变压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3475Y2 (ja) * 1996-03-27 1998-02-25 愛知電機株式会社 変圧器鉄心の接地装置
CN1507637A (zh) * 2001-04-13 2004-06-23 ������ѧ��ʽ���� 磁芯及用于磁芯的粘合用树脂组合物
DE202010004898U1 (de) * 2010-04-12 2010-08-12 Sunrise Power Transformers Gmbh Der energiesparende Drehtransformator mit mehreren galvanisch getrennten Unterspannungswickl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318U (ja) 1984-06-04 1985-12-24 岩本電機株式会社 変成器類の締付構造
JPS62238612A (ja) * 1986-04-09 1987-10-19 Toshiba Corp 静止誘導電器
JPS62199919U (zh) 1986-06-10 1987-12-19
JPH02266504A (ja) * 1989-04-06 1990-10-31 Daihen Corp 静止誘導電気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38627B2 (ja) * 1992-09-03 1998-12-16 電気鉄芯工業株式会社 巻鉄心
JP2923144B2 (ja) 1992-11-19 1999-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モルファス巻鉄心を用いた変圧器
US5892420A (en) * 1996-08-28 1999-04-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nic circuit breaker having modular current transformer sensors
JP3469016B2 (ja) 1996-12-09 2003-11-2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乾式変圧器
JPH10189348A (ja) 1996-12-26 1998-07-21 Hitachi Ltd モールド変圧器
TW371768B (en) * 1997-06-06 1999-10-11 Hitachi Ltd Amorphous transformer
US6411188B1 (en) * 1998-03-27 2002-06-2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morphous metal transformer having a generally rectangular coil
JP2000082625A (ja) 1998-06-29 2000-03-21 Hitachi Ltd アモルファス鉄心変圧器
DE69922094T2 (de) 1998-07-31 2005-12-01 Hitachi, Ltd. Transformatorkern aus amorphem Metall
JP2001160513A (ja) 1999-12-01 2001-06-12 Hitachi Ltd アモルファス巻鉄心変圧器
JP2006120879A (ja) 2004-10-22 2006-05-11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アモルファス巻鉄心変圧器
JP5341058B2 (ja) * 2010-12-27 2013-11-1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モルファス変圧器
CN103093942B (zh) * 2011-11-01 2016-03-09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非晶铁芯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3475Y2 (ja) * 1996-03-27 1998-02-25 愛知電機株式会社 変圧器鉄心の接地装置
CN1507637A (zh) * 2001-04-13 2004-06-23 ������ѧ��ʽ���� 磁芯及用于磁芯的粘合用树脂组合物
DE202010004898U1 (de) * 2010-04-12 2010-08-12 Sunrise Power Transformers Gmbh Der energiesparende Drehtransformator mit mehreren galvanisch getrennten Unterspannungswicklun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06231A1 (en) 2012-08-16
EP2490229A1 (en) 2012-08-22
US20150187489A1 (en) 2015-07-02
EP2490229B1 (en) 2018-05-23
DK2490229T3 (en) 2018-07-16
US9000877B2 (en) 2015-04-07
US9230729B2 (en) 2016-01-05
IN2012DE00381A (zh) 2015-05-15
CN102646505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6505B (zh) 非晶变压器、变压器和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US9954408B2 (en) Motor stator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member
US10122234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269387B2 (en) Coil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bent drawn-out ends
JP5578072B2 (ja) バスバー端子、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EP2963778B1 (en)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502432B2 (en) Crossover module
JP2017531989A (ja) 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ーを有するモーター
CN103532312A (zh) 马达
JP2009261098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5051838B (zh) 变压器
US20190123608A1 (en) Armature, an end module for an armature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armature
US10938256B2 (en) Motor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370205B (zh) 电动机的定子的开始卷绕方法、电动机的定子及送风机用电动机
CN204243953U (zh) 电动机的定子、送风机用电动机以及空调机
JP5703142B2 (ja) 変圧器、及び変圧器の製造方法
JP5181245B2 (ja) レゾルバのステータ構造及びレゾルバ
US10396614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stator
JP2000014069A (ja) モータ
JP2017055486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の動力線結合構造
JPWO2020026711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04134522A (zh) 初级侧模组及其适用的变压器
WO2023272728A1 (zh) 电机定子和电机
CN202503414U (zh) 一种同步电机磁极线圈
KR101030724B1 (ko) 고정자의 분할코어 절연지 및 그 절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