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296A -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1296A
CN102641296A CN2011100419257A CN201110041925A CN102641296A CN 102641296 A CN102641296 A CN 102641296A CN 2011100419257 A CN2011100419257 A CN 2011100419257A CN 201110041925 A CN201110041925 A CN 201110041925A CN 102641296 A CN102641296 A CN 102641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msc
preparation
culture medium
cultiv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19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1296B (zh
Inventor
顾丽娅
杨子江
顾茂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Lai Pu 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子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子江 filed Critical 杨子江
Priority to CN2011100419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1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1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1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1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进而在低血清条件培养上述MSC细胞,最后分离MSC细胞获得无细胞培养基,并对该无细胞培养基进行相应后处理,即可获得所述制剂。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制剂能够显著的抑制受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有效的改善GVHD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19世纪,在创伤愈合的研究领域,就有观点第一次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着非造血功能的干细胞。但直到1976年,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才首次被报导,并由此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MSC是一种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将同种异体甚至异种异体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宿主体内,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具有中胚层、外胚层或内胚层特点的细胞,并参与宿主的构成。这使得人们一直以来对于异体移植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在一些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用来治疗由于器官移植造成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见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使其在人和动物体内可以避免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逐渐成为移植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MSC的免疫调节作用愈发引起了新的重视,MSC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首先,MSC没有免疫原性,MSC仅低水平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分子,而不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II类分子,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II类分子是诱发异体免疫排斥的主要抗原,因而导致了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不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这就可以使其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作用;另一个方面,MSC又显示出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复杂的调节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作用。MSC表面不表达T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也不表达刺激细胞凋亡的分子如CD40、CD80、CD86。有报道表明,用CD80、CD86基因转染MSC,从而为T细胞增殖提供CD28介导的共刺激信号,或是用γ-干扰素预处理MSC以上调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II类分子的表达,这些经处理的MSC仍不能有效提呈抗原和刺激T细胞的增殖,进一步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 
正因为MSC具有重要的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同时其取材方便,数量丰富,扩增效率高,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而,MSC正成为最具临床应用潜能的干细胞,也展现了在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抑制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供受体间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即便在MHC配型极大的提高了骨髓移植的成功性的今天,GVHD仍然是骨髓移植患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导致骨髓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MSC的免疫调节功能,为临床上治疗GVHD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目前,对MSC的临床应用尝试主要集中与直接进行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移植,有报道显示MSC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尤其是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MSC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尽管在细胞移植的角度,MSC应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细胞移植本身的局限性,例如活细胞的保存困难、移植的操作难度等极大的限制了MSC的更为广泛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人通过相关研究,证实移 植的MSC在参与免疫调节抑制的过程中所分泌出的生长因子和细胞活素,可借由MSC在体外特定环境中所分泌的条件培养基中获得,并完全可能将其应用于临床上的器官移植或组织工程后的免疫抑制方面的应用,从而提升器官移植或者组织工程(例如人工骨移植)后的愈后效果。因此,MSC在体外人工环境中分泌的促血管及周边组织修复或再生的生长因子和细胞活素在临床上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作为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替代品或辅助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应用于抑制临床由于器官移植、骨组织工程手术等因素引起的自体免疫排斥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免疫抑制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该方法步骤为: 
1)从健康人血液中通过白细胞置换(leukapheresis)获取外周血单核细胞,或从骨髓中(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选步骤)获取骨髓单核细胞,或从人脂肪吸取物(lipoaspirate)中直接提取MSC; 
2)筛选及培养外周血或骨髓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 
3)在特定条件下培养MSC细胞使其分泌促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生长因子和细胞活素,分离MSC细胞和培养基,获得富含促血管生成因子和细胞活素的无细胞培养基; 
4)对步骤3)中所获得的无细胞培养基进行后处理,该后处理步骤包括:过滤细胞碎片、纯化该无细胞培养基、检测各有效生长因子的成分及含量、对该培养基进行冻干处理或冷冻保存,即获得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备免疫抑制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健康人血液或骨髓的来源可以是自体来源或异体来源,获得途径可以是直接骨髓抽取或者外周血液中提取,或由血库直接购买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悬液样本,或通过临床白细胞置换。可选步骤中所述的梯度离心以获取单核细胞的步骤为:将所获得的骨髓或外周血液在密度梯度剂中梯度离心,所用的梯度剂可为Ficoll-Paque(GE healthcare)、Histopaque-1077(Sigma),或其他公司同类产品,优选为Histopaque-1077;适用温度范围为15到25℃,优选为25℃。具体操作为:将含有骨髓或外周血及梯度剂的容器在200g-500g下离心20-40分钟,分层后,用无菌一次性针管吸取当中不透明层,即为富含单核细胞的悬浮液,经鉴定,此单核细胞群体来源于骨髓髓系干细胞其内所含多种细胞亚群,呈多形性。 
本发明所述制备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中,步骤2)中的培养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时,所用的培养基可为M119、DMEM、F12、RPMI-1640中的一种,并可添加有heparin(0-100U/ml)。培养基中另可含有质量比为5%至20%的胎牛血清或者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在预设条件为培养温度37℃,二氧化碳浓度为5-7%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本发明所述制备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中,步骤2)中的培养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的步骤为以下所述方法①至④中的一种: 
方法①:将单核细胞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所获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方法②:将单核细胞与fibrin微球(直径50-250微米,可由商业途径获得,如Forticell Bioscience)共同培养1-2天,每100-1000mg fibrin微球可吸附1×106至1×108个细胞的密度,去除悬浮细胞,将附着于fibrin微球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所获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方法③:将单核细胞通过CD14,或CD45特异性抗体进行磁珠分选( 
Figure BDA0000047404870000031
由德国Miltenyi Biotec公司生产),筛选出不含CD14或CD45的单核细胞亚群,将此CD14-或CD45-单核细胞亚群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或用方法②培养),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或附着于fibrin微球)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所获I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方法④:将人脂肪吸取物(lipoaspirate,约50-100ml)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中洗净,用I型和II型胶原酶(collagenase type I,II,Sigma-Aldrich)消化(酶的浓度范围0.05%-0.1%),消化步骤为置于37℃条件下震荡30-60分钟。将消化分散后的单核细胞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或用方法②培养),将贴壁(或附着于fibrin微球)细胞继续培养7-21天。所获II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本发明所述制备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MSC细胞的方法为以下所述方法①或②中的一种: 
方法①:将步骤2)所获得的I、II、III型MSC置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在氧浓度为0.5%至2%,温度为37℃的环境中培养1至3天,所用的培养基为M119、DMEM、RPMI-1640、F12、磷酸盐缓冲液(pH=7.4)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并可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 
方法②:将步骤2)所获得的I、II、III型MSC先置于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中培养1-2天,此培养基可为M119、DMEM、F12、RPMI-1640、EBM、EBM-2中的一种,并可添加有0.5-1%的生长因子添加剂EGM、EGM-MV、EGM-2或EGM2-MV中的一种(由瑞士Lonza公司购买,其中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或添加有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10-100μg/ml);并可添加有heparin(0-100U/ml);培养基中另可含有质量比为5%至20%的胎牛血清或者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1-2天后将MSC转入不含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在氧浓度为0.5%至2%,温 度为37℃的环境中培养1至3天,所用的培养基为M119、DMEM、RPMI-1640、F12、磷酸盐缓冲液(pH=7.4)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并可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 
在按照上述方法①或②培养完成后,收集富含细胞生长因子的条件培养基,弃去MSC细胞。 
本发明所述制备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方法中,步骤4)所述的后处理步骤包括: 
①对步骤3)中所收集的无细胞培养基进行过滤,可通过高速离心或过滤器将细胞杂质及碎片去除。 
②对过滤后的无细胞培养基进行成分鉴定,并对其中所含的代表性促血管及周边组织生长因子及细胞活素如MCP-1,EGF,MMP-9,MMP-2,PDGF,SDF-1,FGF,VEGF的含量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可为蛋白组学(proteomics),细胞活素阵列(cytokine arr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或Bio-PlexTM细胞因子测试。 
③对过滤后的无细胞培养基进行冻干或分装冷冻保存,以便长期保存其中的生长因子及细胞活素成分的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对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淋巴细胞群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 
图2:动物实验检测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对GVHD模型小鼠的存活率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和内容。 
实施例1.单核细胞的制备。 
将抽取出的骨髓或者由血库直接购买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悬液加入密度梯度剂Histopaque-1077(Sigma),每15mL Histopaque中加入30mL骨髓提取液或者外周血白细胞悬液。将骨髓提取液或外周血白细胞悬液在梯度剂的存在下于400G的速度下常温离心30分钟。分层后,用无菌一次性针管吸取当中不透明层,即为富含骨髓系单核细胞的悬浮液。 
实施例2.MSC细胞的获取。 
针对I类MSC细胞的获取方法:将骨髓或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添加有10%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以每平方厘米1×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2天,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细胞继续培养21天。所获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针对II类MSC细胞的获取方法:将骨髓或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添加有10%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的 DMEM培养液中以每平方厘米1×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2天,通过CD14,或CD45特异性抗体进行磁珠分选( 
Figure BDA0000047404870000051
由德国Miltenyi Biotec公司生产),筛选出不含CD14或CD45的单核细胞亚群,将此CD14-或CD45-单核细胞亚群在添加有10%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以每平方厘米1×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2天,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细胞继续培养21天。所获I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即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针对III类MSC细胞的获取方法:将人脂肪吸取物(lipoaspirate,约50-100ml)在pH=7.4,0.9%的医用生理盐水中洗净,用II型胶原酶(collagenase type II)消化(质量浓度0.075%),消化条件为于37℃下震荡30分钟。将消化并过滤出的单核细胞在添加有10%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以每平方厘米1×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2天,将贴壁细胞继续培养21天。所获III型MSC为纺锤状,具有典型MSC特性,大量表达细胞表面受体CD90,CD105及CD73,并且不含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 
实施例3.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获取。 
将实施例2所获得的各型MSC置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在氧浓度为0.5%的环境中在0.9%的医用生理盐水中培养2天(每平方厘米2×105个细胞),并可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培养完成后收集富含细胞生长因子的无细胞培养基,弃去贴壁的MSC细胞。将收集的无细胞培养基通过孔径为0.2微米的过滤器将细胞杂质及碎片去除并分装于-80℃冷库冷藏备用。视具体情况,每1x106个MSC细胞可以制备2-5ml所述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 
实施例4.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中的生长因子及细胞活素的鉴定。 
实施例3所制得的抗移植排斥制剂中含有的生长因子及细胞活素成分通过细胞活素阵列(cytokinearray)鉴定(由R&D Systems购买),此抗移植排斥制剂的有效成分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生长因子:MCP-1、EGF、IL-6、IL-8、MMP-9、SDF-1、HGF、VEGF以及PDGF。通过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MCP-1:5-50ng/ml;IL-8:1-5μg/ml;SDF-1:0.5-5ng/ml;IL-6:5-20ng/ml;PDGF-BB:0.1-10ng/ml;VEGF:1-20ng/ml。其他成分组成见表1。 
表1.本发明所述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中的成分列表(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成分) 
  ANG-1   IGF-II   MCP-4   SDF-1
  ANG-2   IL-1   M-CSF   Sfrp
  bFGF   IL-11   MMP-13   TB4
  b-NGF   IL-12   MMP-2   TGFbeta
  EGF   IL-6   MMP-9   TIMP-1
  FGF-7   IL-7   PA   TNFalpha
  G-CSF   IL-8   PDGF   TSP-1
  GM-CSF   LIF   PIGF   TSP-2
  HGF   MCP-1   RANTES   VEGF
  IGF-I   MCP-2   SCF   VEGF-D
实施例5.体外检测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淋巴细胞群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 
将血库直接购买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悬液加入密度梯度剂Histopaque-1077(Sigma),每15mLHistopaque中加入30mL白细胞悬液。将含有白细胞悬液及梯度剂的试管在400G的速度下常温离心30分钟。分层后,用无菌一次性针管吸取当中不透明层,即为富含外周血单核细胞群(PBMC)的悬浮液。 
将分离所得的PBMC以每孔1×103个细胞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置于200μl本发明所述的抗移植排斥制剂或阴性对照培养基(即只含有1%人血清白蛋白的PBS,pH=7.4)中,同时向每孔内添加500ng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可从Roche Applied Science等公司获得),其中PHA为一种促有丝分裂因子(Mitogen),可激发PBMC中大量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活化及增殖。将上述96孔板中的PBMC于37℃,5%二氧化碳浓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添加[3H]-thymidine(可由Sigm-Aldrich公司获得),含量为0.5μCi/每孔([3H]-thymidine参与DNA的合成,其在DNA中的含量反映细胞的增殖量)。继续培养20小时收集细胞并在液闪仪(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中检测其中[3H]含量,即为增殖淋巴细胞量。结果显示,在发明所述的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中培养的PBMC中,其所含的T,B淋巴细胞群对PHA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的活化及增殖反应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减少了58.5%,仅为对照组的41.5±3.1%(P<0.05,见图1)。 
实施例6.动物实验检测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对GVHD模型小鼠的存活率影响。 
将BALB/c小鼠进行6.0Gy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制出放射性造血损伤模型。二至四小时后向此BALB/c小鼠的尾静脉进行异源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其中对照组(20只)接受注射1x107个异源造血干细胞,制剂组(20只)注射接受注射1x107个异源造血干细胞并同时接受注射100μl此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观察并记录两实验组在接受异源HSC移植后的存活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往对照组的造血损伤小鼠体内注射入异源造血干细胞后,所有小鼠均产生严重的GVHD,表现为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体重损失以及因为严重GVHD而死亡。如图2所示,对照组的存活率在8天内下降到了50%,并且所有小鼠在14天内皆因严重GVHD死亡。反之在制剂组中的老鼠由于接受了100μl此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的注射,其GVHD症状显著减轻,其存活率在8天内提高到了80%,并且在14天有超过50%以上的小鼠存活。可见本发明所述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可极大抑制GVHD进而提高GVHD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Claims (10)

1.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健康人血液中通过白细胞置换获取外周血单核细胞,或从骨髓中(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选步骤)获取骨髓单核细胞,或从人脂肪吸取物中直接提取MSC;
2)筛选及培养外周血或骨髓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
3)在特定条件下培养MSC细胞使其分泌促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生长因子和细胞活素,分离MSC细胞和培养基,获得富含促血管生成因子和细胞活素的无细胞培养基;
4)对步骤3)中所获得的无细胞培养基进行后处理,该后处理步骤包括:过滤细胞碎片、纯化该无细胞培养基、检测各有效生长因子的成分及含量、对该培养基进行冻干处理或冷冻保存,即获得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健康人血液或骨髓的来源可以是自体来源或异体来源,获得途径可以是直接骨髓抽取或者外周血液中提取,或由血库直接购买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悬液样本,或通过临床白细胞置换。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从血液中或骨髓中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外周血单细胞的方法为:使用梯度剂为Ficoll-Paque、Histopaque-1077或其他同类产品,温度为15~25℃,离心力为200g-500g,时间20-40分钟,离心完成后,吸取当中不透明层,即为单核细胞悬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培养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时,所用的培养基为M119、DMEM、F12、RPMI-1640中的一种,并添加有heparin(0-100U/ml),培养基中另可含有质量比为5%至20%的胎牛血清或者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在预设条件为培养温度37℃,二氧化碳浓度为5-7%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培养单核细胞以获得MSC细胞的方法为以下所述方法①、②、③或④中的一种:
方法①:将单核细胞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获I型MSC。
方法②:将单核细胞与fibrin微球共同培养1-2天,每100-1000mg fibrin微球可吸附1×106至1×108个细胞的密度,去除悬浮细胞,将附着于fibrin微球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获I型MSC。
方法③:将单核细胞通过CD14,或CD45特异性抗体进行磁珠分选,筛选出不含CD14或CD45的单核细胞亚群,将此CD14-或CD45-单核细胞亚群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或用方法②培养),去除悬浮细胞,将贴壁(或附着于fibrin微球)的细胞继续培养7-21天,获II型MSC。
方法④:将人脂肪吸取物50-100ml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中洗净,用I型和II型胶原酶消化(酶的浓度范围0.05%-0.1%),消化步骤为置于37℃条件下震荡30-60分钟。将消化分散后的单核细胞以每平方厘米5×105至2×106个细胞的密度培养1-2天(或用方法②培养),将贴壁(或附着于fibrin微球)细胞继续培养7-21天,获III型MSC。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MSC细胞的方法为以下所述方法①或②中的一种:
方法①:将步骤2)所获得的I、II、III型MSC置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在氧浓度为0.5%至2%,温度为37℃的环境中培养1至3天,所用的培养基为M119、DMEM、RPMI-1640、F12、磷酸盐缓冲液(pH=7.4)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并可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
方法②:将步骤2)所获得的I、II、III型MSC先置于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中培养1-2天,此培养基可为M119、DMEM、F12、RPMI-1640、EBM、EBM-2中的一种,并添加有0.5-1%的生长因子添加剂EGM、EGM-MV、EGM-2或EGM2-MV中的一种;或添加有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10-100μg/m1);并可添加有heparin(0-100U/ml);培养基中另可含有质量比为5%至20%的胎牛血清或者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1-2天后将MSC转入不含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在氧浓度为0.5%至2%,温度为37℃的环境中培养1至3天,所用的培养基为M119、DMEM、RPMI-1640、F12、磷酸盐缓冲液(pH=7.4)或0.9%的医用生理盐水,并可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添加1%的医用人血清白蛋白或自体血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C细胞为I型MSC细胞。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获得的制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剂在制备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110041925.7A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641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1925.7A CN102641296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1925.7A CN102641296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296A true CN102641296A (zh) 2012-08-22
CN102641296B CN10264129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65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1925.7A Active CN102641296B (zh) 2011-02-21 2011-02-21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12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1975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1164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中山大学 一种msc的培养基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5105530A (zh) * 2021-03-08 2022-09-27 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疫细胞的增殖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796A (zh) * 2006-06-20 2009-08-12 伊西康公司 使用干细胞产物进行软组织修复和再生
CN101940590A (zh) * 2010-08-27 2011-01-12 上海士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促进创伤愈合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796A (zh) * 2006-06-20 2009-08-12 伊西康公司 使用干细胞产物进行软组织修复和再生
CN101940590A (zh) * 2010-08-27 2011-01-12 上海士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促进创伤愈合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EFANO DI SANTO,ET AL.: "Novel Cell-Free Strategy for 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In Vitro Generated onditioned Medium Can Replace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PLOS ONE》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1975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5530A (zh) * 2021-03-08 2022-09-27 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疫细胞的增殖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1164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中山大学 一种msc的培养基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3151164B (zh) * 2021-05-08 2023-08-18 中山大学 一种msc的培养基添加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1296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4395B (zh) 一种增强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临床级别细胞制备方法
CN104666347B (zh)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CN102539736B (zh) 一种cd106阳性细胞、其鉴定、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1578591B1 (ko) 간엽줄기세포 및 면역조절 t 세포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면역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세포치료제 조성물
CN108823156A (zh) 用于修复的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因子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CN108478599A (zh) 间充质基质细胞及其相关用途
WO2007065927A1 (en) Use of 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KR101900664B1 (ko) 자가면역 및 염증성 질환에서 림프내 투여를 위한 지방-유래 중간엽 줄기 세포
EP3013943B1 (en) Cell populations having immunoregulatory activity,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04622902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干细胞制剂
Piryani et al. Endothelial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itigate radiation-induced hematopoietic injury
WO2018030448A1 (ja) 細胞培養用培地、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CN106566803A (zh) 一种培养液及其应用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CN107779430A (zh)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的收集方法
CN10545629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296A (zh) 一种抑制免疫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293B (zh) 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9936B (zh) 制备利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注射液的方法及其注射液
CN102641294B (zh) 一种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41292A (zh) 促血管及周边组织修复或再生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76432B1 (ko) 말초 혈액으로부터 중간엽 줄기 세포 집단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CN102641295B (zh) 促进创伤愈合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183A (zh) 间质血管层细胞和间充质祖细胞在预防或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US10889804B2 (en) Pancreatic stromal progenitor cells
CN10579659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脂肪间充质祖细胞复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4

Address after: 314100 C7 building 201, Chuang Road, Dayun Town, Jiashan, Jiaxing, Zhejiang, 201

Patentee after: Jiaxing Lai Pu 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12 419 Day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g Zij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