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4826B -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4826B
CN102634826B CN201210032115.XA CN201210032115A CN102634826B CN 102634826 B CN102634826 B CN 102634826B CN 201210032115 A CN201210032115 A CN 201210032115A CN 102634826 B CN102634826 B CN 102634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coating
silver
face
ray diffraction
coa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21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4826A (zh
Inventor
篠原圭介
尾形雅史
宫泽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wa Metal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wa Metal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a Metal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wa Metal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34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4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耐腐蚀性也优良的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使用由80~250g/L的氰化银钾和40~200g/L的氰化钾和3~35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以液温15~30℃、电流密度3~10A/dm2进行电镀,在原材料膜上形成反射浓度为1.0以上且(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的银镀膜。

Description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用作使用于车载用或民用的电气配线的连接器、开关、继电器等的接点或端子部件的材料的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连接器或开关等的接点或端子部件等的材料使用在不锈钢及铜或铜合金等较廉价且机械特性优良的原材料上,根据电气特性或软钎焊性等的需要,实施镀锡、银、金等而得的镀覆材料。
但是,现有的镀银材料在高湿环境下使用、或汗等含盐分的水分附着等情况下,存在因原材料或形成于其表面的打底层与银镀膜之间的电池反应而发生腐蚀的情况。这样的电池反应源于例如镀覆时所产生的针孔的存在等而使得原材料或打底层部分露出。
作为防止该腐蚀的方法提出了加厚银镀膜的方法、用有机皮膜覆盖银镀膜的表面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开2008-273189号公报)等。
但是,加厚银镀膜的方法使成本增加,用有机皮膜覆盖银镀膜的表面的方法存在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有机皮膜发生剥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耐腐蚀性也优良的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原材料上形成反射浓度为1.0以上且(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的银镀膜,能够制造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耐腐蚀性也优良的镀银材料,并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特征是,在原材料上形成银镀膜,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0以上,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该镀银材料较好是,反射浓度为1.2以上,(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割合为60%以上。还较好是,原材料由不锈钢形成,在原材料和银镀膜之间形成有由镍构成的打底层。
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使用含5~35mg的硒氰酸钾的银镀液,以液温15~30℃、电流密度3~10A/dm2进行电镀,在原材料上形成银镀膜。该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较好是,银镀液由80~250g/L的氰化银钾和40~200g/L的氰化钾和3~35mg/L的硒氰酸钾构成。还有,液温优选15~22℃。还较好是,原材料由不锈钢形成,在形成银镀膜前,在原材料上形成由镍构成的打底层。
通过本发明,能够制造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耐腐蚀性也优良的镀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银镀膜的反射浓度及(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与耐腐蚀性的评价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实施方式中,在不锈钢等原材料上形成银镀膜,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0以上,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这样的镀银材料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也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还较好是,在原材料和银镀膜之间形成有由镍构成的打底层。
特别好是,镀银材料的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2以上,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60%以上。这样的镀银材料即使银镀膜较薄且银镀膜的表面未覆盖有机皮膜,也具有极其优良的耐腐蚀性。
反射浓度为反射率(=反射光量/入射光量)的常用对数。银晶体中的主要的晶体取向面为(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实施方式中,使在这些晶体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所占的比例为40%以上,更好是60%以上。
上述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如下的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来制造。
本发明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由80~250g/L的氰化银钾和40~200g/L的氰化钾和3~35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以液温15~30℃、电流密度3~10A/dm2进行电镀,在不锈钢等原材料(被镀材料)上形成银镀膜。
特别是,如果使液温为15~22℃,则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2以上,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60%以上,能够制造具有极其优良的耐腐蚀性的镀银材料。
还较好是,在形成银镀膜前,在原材料上形成由镍构成的打底层。还有,在形成银镀膜的电镀中较好是,以被镀材料为阴极,银电极板为阳极,边用搅拌器以400rpm左右进行搅拌,边实施。
以下,对本发明的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准备70mm×50mm×0.054mm的SUS301金属基板作为被镀材料,将该被镀材料和SUS板放入碱性脱脂液,以被镀材料作为阳极,SUS板作为阴极,以5V电压电解脱脂15秒,水洗后,在15%盐酸中进行15秒的酸洗,籍此进行前处理。
接着,在由150g/L的氯化镍和3质量%的盐酸构成的镍触击电镀(ストライク)镀液中,以经过前处理的被镀材料作为阴极,以镍电极板作为阳极,一边用搅拌器以400rpm左右进行搅拌,一边以电流密度2A/dm2进行10秒钟的电镀,籍此进行镍触击电镀。
接着,在由350g/L的氨基磺酸镍和20g/L的氯化镍和35g/L的硼酸构成的镍镀液中,以经过镍触击电镀的被镀材料作为阴极,以SK镍电极板作为阳极,一边用搅拌器以400rpm进行搅拌,一边以电流密度2A/dm2、液温50℃进行电镀直至镍膜厚达到0.1μm,籍此进行镀镍。
接着,在由3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构成的银触击电镀镀液中,以经过镀镍的作为阴极,以被铂被覆的钛电极板作为阳极,一边用搅拌器以400rpm进行搅拌,一边以电流密度2.5A/dm2进行10秒钟的电镀,籍此进行银触击电镀。
接着,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镀液中,以经过银触击电镀的被镀材料作为阴极,以银电极板作为阳极,一边用搅拌器以400rpm进行搅拌,一边以电流密度5A/dm2、液温18℃进行电镀直至银膜厚达到0.5μm,籍此进行镀银。
对如上所述制得的镀银材料,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
银镀膜的厚度通过荧光X射线膜厚计(日本精工电子纳米科技株式会社(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一株式会社)制的SFT9500)测定,反射浓度使用浓度计(日本电色株式会社(日本電色株式会社)制的反射浓度计(デンシトメ一タ一)ND-1),对被镀材料的压延方向平行地测定。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95μm,反射浓度为1.41。
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111)取向比)从由X射线衍射(XRD)分析装置(理学电气株式会社(理学電気株式会社)制的RINT-3C)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别求出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各自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后,以在它们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算出。其结果是,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72%。
银镀膜的耐腐蚀性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スガ試験機)制的CASSER-ISO-3),在试验液的氯化钠浓度50g/L、试验槽内温度35℃、空气饱和器的温度47℃的试验条件下进行24小时喷雾后,通过JISH8502的镀膜的耐腐蚀性试验方法,使用评价数值(ratingnumber)(以下称为「RN」)标准图表进行评价。RN是通过目视判断腐蚀的程度,以0~10的数字表示的值,数字越大腐蚀越小,即表示耐腐蚀性良好。其结果是,RN为10,完全没有腐蚀,因此可知耐腐蚀性极其优良。
实施例2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と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92μm、反射浓度为1.27、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66%、RN为10、耐腐蚀性极其优良。
实施例3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和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503μm、反射浓度为1.07、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RN为9.8-6,可知耐腐蚀性优良。
实施例4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74μm、反射浓度为1.24、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56%、RN为9.8-6,可知耐腐蚀性优良。
比较例1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53μm、反射浓度为1.13、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35%、RN为8-4,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2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541μm、反射浓度为0.83、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9%、RN为2-2,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3
除了在镀银中,使电流密度为2A/dm2、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503μm、反射浓度为0.37、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35%、RN为2-1,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4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和13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71μm、反射浓度为0.29、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24%、RN为6-2,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5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68μm、反射浓度为0.57、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23%、RN为8-4,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6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91μm、反射浓度为0.16、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19%、RN为7-1,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7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86μm、反射浓度为0.20、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18%、RN为7-3,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8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11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451μm、反射浓度为0.86、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28%、RN为8-5,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9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90g/L的氰化钾和52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使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508μm、反射浓度为0.36、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21%、RN为5-3,可知耐腐蚀性差。
比较例10
除了在镀银中,使用由185g/L的氰化银钾和120g/L的氰化钾构成的银镀液,使电流密度为2A/dm2、液温为25℃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成镀银材料。
对这样制得的镀银材料,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银镀膜的厚度及反射浓度的测定,和(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的计算,和耐腐蚀性的评价。其结果是,银镀膜的厚度为0.516μm、反射浓度为0.5、银镀膜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71%、RN为2-1,可知耐腐蚀性差。
实施例及比较例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条件和评价结果分别示于表1及表2,银镀膜的反射浓度及(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和耐腐蚀性的评价之间的关系示于图1。
表1
表2
由表2及图1可知,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0以上且(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的实施例1~4的镀银材料即使银镀膜的厚度薄达0.5μm左右,耐腐蚀性也优良。特别是,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2以上且(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60%以上的实施例3~4的镀银材料即使银镀膜的厚度薄达0.5μm左右,耐腐蚀性也极其优良。
由表1可知,实施例1~4的镀银材料能够通过使用由80~250g/L的氰化银钾和40~200g/L的氰化钾和3~35mg/L的硒氰酸钾构成的银镀液,以液温15~30℃、电流密度3~10A/dm2的条件进行电镀来制造,特别是,实施例3~4的镀银材料可以通过以液温15~22℃进行电镀来制造。

Claims (6)

1.镀银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原材料上形成由镍构成的打底层,在该打底层上形成银镀膜,银镀膜的反射浓度为1.0以上,银镀膜的(111)面、(200)面、(220)面及(3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中的(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4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浓度为1.2以上,所述(111)面的X射线衍射峰的积分强度的比例为6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由不锈钢形成。
4.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镀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材料上形成由镍构成的打底层后,使用含5~35mg/L的硒氰酸钾的银镀液,以液温15~22℃、电流密度3~10A/dm2进行电镀,在所述打底层上形成银镀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镀液由80~250g/L的氰化银钾和40~200g/L的氰化钾和5~35mg/L的硒氰酸钾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银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由不锈钢形成。
CN201210032115.XA 2011-02-08 2012-02-06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634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4702A JP5346965B2 (ja) 2011-02-08 2011-02-08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24702 2011-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4826A CN102634826A (zh) 2012-08-15
CN102634826B true CN102634826B (zh) 2016-06-29

Family

ID=4661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2115.XA Active CN102634826B (zh) 2011-02-08 2012-02-06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46965B2 (zh)
CN (1) CN102634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7543B2 (ja) 2011-09-30 2015-02-12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48168B2 (ja) * 2012-03-14 2016-01-27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
JP6193687B2 (ja) * 2012-09-27 2017-09-06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80672A (ja) * 2012-09-27 2014-05-08 Dowa Metaltech Kk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965704A (zh) * 2012-11-09 2013-03-13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弧齿锥齿轮尺寸镀银的方法
JP6086531B2 (ja) * 2013-03-18 2017-03-01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
JP6068213B2 (ja) * 2013-03-18 2017-01-25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めっき材
JP6086532B2 (ja) * 2013-03-21 2017-03-01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
JP6232792B2 (ja) 2013-07-17 2017-11-22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395560B2 (ja) * 2013-11-08 2018-09-26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04580B (zh) * 2014-11-29 2016-11-23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不锈钢无氰镀银结合力的前处理方法
JP6611602B2 (ja) * 2015-01-30 2019-11-27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67147B2 (ja) * 2016-03-31 2020-10-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薄膜めっき用金属材料
JP6804574B2 (ja) * 2019-01-22 2020-12-2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551A (zh) * 2008-04-11 2008-09-10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氰电镀银的方法
CN101287862A (zh) * 2005-09-29 2008-10-15 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电镀材料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9945A (ja) * 1983-05-28 1984-12-11 Masami Kobayashi Ic用リ−ドフレ−ム
JPS61186494A (ja) * 1985-02-13 1986-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銀メツキ法
JPH10130879A (ja) * 1996-10-29 1998-05-19 Read Mic Kk 半導体装置用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24268A (ja) * 2000-10-16 2002-04-26 Toyota Motor Corp 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07053B2 (ja) * 2002-05-09 2007-11-1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高温耐熱部材
JP3772240B2 (ja) * 2003-06-11 2006-05-10 東洋精箔株式会社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に用いる電気接点用ばね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28571B2 (ja) * 2003-10-31 2011-07-2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用銀被覆ステンレス条の製造方法
JP4783954B2 (ja) * 2004-06-21 2011-09-28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07277A (ja) * 2005-04-27 2006-11-09 Fujikura Ltd 極細めっき線の製造方法
JP4806808B2 (ja) * 2005-07-05 2011-11-02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9285B2 (ja) * 2005-11-17 2009-06-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用銀被覆ステンレス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82623A (ja) * 2005-12-08 2007-07-19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金属薄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254876A (ja) * 2006-03-27 2007-10-04 Dowa Holdings Co Ltd 複合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27641A (ja) * 2006-11-22 2008-06-05 Dowa Metaltech Kk 複合めっき材の製造方法
JP4834022B2 (ja) * 2007-03-27 2011-12-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部品用銀被覆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23240B2 (ja) * 2009-03-24 2013-01-23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摺動部材
CN102468553B (zh) * 2010-11-11 2016-08-03 同和金属技术有限公司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5737787B2 (ja) * 2010-11-11 2015-06-17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銀めっき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862A (zh) * 2005-09-29 2008-10-15 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电镀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260551A (zh) * 2008-04-11 2008-09-10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氰电镀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46965B2 (ja) 2013-11-20
JP2012162775A (ja) 2012-08-30
CN102634826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4826B (zh)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7697B (zh) 镀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68290B (zh) 无氰镀银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镀方法
CN101946028B (zh) 用于减少晶须的复合涂层
Banczek et al. The effects of niobium and nickel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zinc phosphate layers
CN101760768A (zh) 一种无氰镀银用电镀液及无氰镀银方法
CN104619883A (zh) 表面处理镀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零件
Hu et al.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lectroless Ni/Ni-B coating from fluoride-free baths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Pary et al.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Cu (II)-glutamate alkaline solution for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CN102677110A (zh) 一种金钯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镀工艺
Zhang et al. Electrodeposit copper from alkaline cyanide-free baths containing 5, 5′-dimethylhydantoin and citrate as complexing agents
CN105051260A (zh) 银镀覆材料
El Fazazi et 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nd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Zn coatings on steel
CN105940463A (zh) 电接点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Rico-Yuson et al. Cyanide-free environment-friendly alternative to copper electroplating for zinc die-cast alloys
Satpathy et al.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CuAg bimetallic coatings developed from a novel thiourea-based electroplating bath
Hrussanova et al. Electrodeposition of silver–tin alloys from pyrophosphate-cyanide electrolytes
JP6563336B2 (ja) 表面処理アルミニウ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86531B2 (ja) 銀めっき材
Fashu et al. Electrodeposition of ternary Zn–Ni–Sn alloys from an ionic liquid based on choline chloride and their characterisation
CN101649474B (zh) 铜-锡合金镀膜、非氰系铜-锡合金镀液以及采用该镀液的镀覆方法
CN103866355A (zh) 无氰电镀银溶液及其电镀方法
Salhi et al. Electrodeposition of Cu-Zn-Sn coating in citrate medium
Kwon et al. Electrolytic chromate films prepared via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as a Cu-Epoxy adhesion promoter
Kireev Formation and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finishing coatings of a circuit board with tin–zinc alloy instead of tin–lead alloy coa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