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15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3151A CN102633151A CN201210024885XA CN201210024885A CN102633151A CN 102633151 A CN102633151 A CN 102633151A CN 201210024885X A CN201210024885X A CN 201210024885XA CN 201210024885 A CN201210024885 A CN 201210024885A CN 102633151 A CN102633151 A CN 1026331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upset
- right angle
- image processing
- process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6—Duplicate, alternate, selective, or coacting fee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9—Function indicators indicating that several of an entity are pres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4—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out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1—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 B65H2301/34112—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changing leading e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4—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2—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22—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by travelling a path section in arc of cir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5H2511/528—J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2—Route, pa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Sequence of pro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方便地将因发生卡纸而滞留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纸张取出至装置外部。其具有:主输送部,用来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输送纸张、并且能够向出纸部输送纸张;翻转用输送部,用来接收由主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纸张翻转后将纸张返回到主输送部;直角翻转部(46),其设置在翻转用输送部中、将通过翻转用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切换至与其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直角输送、并且在所述纸张的正反面方向上旋转所述纸张、使正反面翻转;以及纸张取出部(翻转辊(465,466)、取出辊(490,491,492)、堆叠部(49)),用来将位于直角翻转部的输送路径上的纸张沿所述直角输送方向移向所述输送路径的外部;因此,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发生卡纸时,也能够经由直角翻转部(46),快速将滞留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外排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装置内输送纸张、在该纸张上形成图像并排出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装置内输送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等,进而在装置内输送形成了图像等的纸张。而且,根据需要使纸张正反面翻转而进行输送(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翻转机构,在选择并输送一张纸张的供纸盒的前方设有收纳表面打印过的纸张的一次收纳盒、横向翻转收纳盒、纵向收纳盒及翻转辊,通过切换杆,将表面打印后的纸张收纳到一次收纳盒中,通过横向翻转辊收纳于横向方向上,转送到纵向收纳盒中,再通过纵向翻转辊翻转到纵向方向上,并转送到纵向的翻转收纳盒中。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存储装置,具有将位于记录纸前进方向的记录纸宽度的中心线作为旋转轴、使记录纸翻转180度的记录纸翻转部件。
可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输送上述纸张时,很难在具有翻转部件的输送路径上完全避免发生卡纸(JAM)。因此,通过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部能够检测出卡纸,并且当检测出卡纸时,能够停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使操作者取出被卡住的纸张及滞留在输送路径上的纸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22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43958号公报
然而,由于图像形成功能的高速化、以及大尺寸纸张的使用等,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增大,并且能滞留多张纸张的设备,在处理JAM(以下称为卡纸)上耽误时间,以致于增加停机的时间。
例如,如果在由多个单元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卡纸,则为了进行所有卡纸处理,需要将多个单元分别抽出,而且存在不能准确掌握滞留纸张的位置、反复进行相同动作的作业等问题。在现有的装置上,对于如何从装置内有效地取出卡住的纸张或滞留纸张,没有采取什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除了通常的出纸部以外,还能够在直角翻转部进行排纸。
即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主输送部,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输送纸张并向出纸部输送纸张;
翻转用输送部,其具有直角翻转部,该直角翻转部接受从所述主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在与所述主输送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输送纸张,翻转纸张的正反面而不改变纸张的前后方向,该翻转用输送部使由所述直角翻转部翻转了正反面的纸张返回至所述主输送部;
纸张取出部,其沿所述直角翻转部翻转纸张的方向,将位于所述直角翻转部的纸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纸张在直角翻转部被切换至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且边输送边翻转其正反面,能够通过纸张取出部,将位于直角翻转部的纸张沿纸张被翻转的方向移向直角翻转部的外部,并且根据需要,进而能够经由直角翻转部取出位于主输送部或翻转用输送部的纸张。
例如,当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发生卡纸时,将滞留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各处的、无损坏的纸张向直角翻转部输送,利用直角翻转部的一部分机构,能够不抽出单元而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排出滞留纸张。
另外,从直角翻转部取出纸张的纸张取出部优选沿直角翻转部翻转纸张的方向,使位于直角翻转部的纸张前进或后退,将纸张移向直角翻转部的外部。由此能够不用设置复杂的机构等,利用直角翻转部的机构取出纸张。
优选以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排出纸张的方式取出纸张。由此,操作者能够方便地处理排出的纸张。
而且,也可以设有在取出纸张时能够堆叠纸张的堆叠部。从装置内取出多张纸张时,通过在堆叠部临时存储纸张,方便对纸张进行处理。例如,向堆叠部排出滞留在装置内的纸张后,能够将存储于堆叠部的纸张一并向装置外排出。
还有,当将存储于堆叠部的纸张一并排出时,可以通过判断是否经过了输送滞留纸张所需的时间或检测纸张是否抵达堆叠部等来自动地进行,也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令执行上述排出动作。能够通过排出指示部发出操作者的排出指令,作为排出指示部,可以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操作部,也可以设有独立的排出按钮等,通过操作该排出按钮等发出排出指令。
也可以设定为在位于直角翻转部的前面侧的开闭板关闭的情况下,向上述堆叠部堆叠纸张,在打开开闭板时,不向堆叠部堆叠纸张,而向装置前面侧排出纸张。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可以设有检测纸张是否卡纸的卡纸检测部。卡纸检测部例如由能够由设置在主输送部或翻转用输送部的纸张传感器和接受该纸张传感器的输出并判断是否发生卡纸的控制部构成。控制部能够在被输送的纸张预计到达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但纸张传感器未检测到纸张的情况下判断发生了卡纸。纸张预计到达的时间能够根据从供纸盘等输送的时间、输送速度、纸张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等,由控制部而判断。控制部也可以结合是否发生卡纸及发生卡纸的位置、发生范围等进行判断。
还有,控制部根据是否发生了卡纸的判断,控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动作。例如,停止图像形成的动作或供纸盘的供纸,在部分位置上停止输送纸张,在部分位置上输送纸张。
在控制部,作为发生上述卡纸时的控制,能够对滞留纸张进行排出控制。即,将能够不通过卡纸位置而输送到直角翻转部的滞留在主输送部或翻转用输送部的纸张,从主输送部或所述翻转用输送部输送到直角翻转部,然后将所输送的纸张或滞留在直角翻转部的纸张,通过纸张取出部移向直角翻转部的外部。由此,能够将滞留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纸张尽可能地移向直角翻转部的外部。
另外,可以根据发生了卡纸的判断而自动地对滞留的纸张进行排出控制,也可以将操作者的操作指令或后述的开闭板的打开检测结果作为触发指令而执行排出控制。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将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所输送的纸张移向直角翻转部的外部而取出,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发生了卡纸时也能够快速地排出滞留在装置内的纸张,具有减少操作者为解决卡纸而取出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单元的工时、实现减少停机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械结构的简略示意图;
图2是表示控制框图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直角翻转部侧面的示意图;
图4(a)是直角翻转部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纸张的直角翻转输送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发生卡纸时排出滞留纸张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发生卡纸时经由直角翻转部能够排出滞留纸张的路径的简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2 大容量供纸装置;3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4 定影装置;31 图像形成部;32 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3 纸张传感器;34 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5 纸张传感器;36 控制部;40 定影主输送部;41 纸张传感器;42 定影部;43 出纸部;44 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5 纸张传感器;46 直角翻转部;47 开闭板;48 板开闭传感器;49 堆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简略示意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大容量供纸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及定影装置4。大容量供纸装置2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连接,能够从大容量供纸装置2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输送纸张,并且能够相互传递信号。而且,图像形成装置3与定影装置4连接,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向定影装置4输送纸张,并且能够相互传递信号。
另外,作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只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和定影装置4构成,也可以与其他的周边装置连接。
大容量供纸装置2具有收纳纸张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纸盒,能够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提供该供纸盒中所收纳的纸张。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具有:包括供纸盘的供纸部30、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31、输送纸张的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与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合流的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以及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控制部36。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上具有纸张传感器33,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上具有纸张传感器35。另外,上述纸张传感器33,35只是例示,没有特别地限定配置位置或个数,纸张传感器33,35能够由光学传感器等构成,通过纸张前端等检测所输送的纸张是否抵达。
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从供纸部30至图像形成部31,进而延伸至定影装置4以输送纸张。再有,为了接受从大容量供纸装置2所提供的纸张、并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内输送,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也向大容量供纸装置2侧延伸。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接受从定影装置4送回的纸张,向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输送纸张。
图像形成部31根据图像数据在纸张上转印调色剂像,该图像形成部31具有未图示的曝光部、带电部及显影部。
带电部使感光鼓31a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根据图像数据,对应从控制部36输出的输出信息,通过激光束扫描、曝光感光鼓31a的表面,形成潜像。显影部通过调色剂像,将感光鼓31a上的潜像显影。
定影装置4具有与所述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连接的定影主输送部40,定影主输送部40上设有定影部42。定影主输送部40直至位于定影部42的下游侧的定影装置4外部的出纸部43。在定影主输送部40上连接位于所述定影部42下游侧的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的上游侧,在定影主输送部40与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之间设有未图示的切换部,通过该切换部,能够切换为将从定影主输送部40的上游侧输送来的纸张向定影主输送部40的下游侧输送或是向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输送。定影主输送部40具有纸张传感器41,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具有纸张传感器45。另外,上述纸张传感器41,45只是例示,没有特别地限定配置位置或个数,纸张传感器41,45能够由光学传感器等构成,通过纸张前端等检测所输送的纸张是否抵达。
而且,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上设有直角翻转部46,在直角翻转部46的下游侧,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的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连接。另外,在沿通过直角翻转部46使纸张翻转的方向上的直角翻转部46的下方侧、且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设有堆叠部49,用来堆叠从直角翻转部46输送来的纸张,堆叠在堆叠部49的纸张能够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排出。
在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设有开闭板47,47,还设有检测开闭板47,47的开闭的板开闭传感器48。板开闭传感器48由限位开闭等构成,能够检测开闭板47的打开及关闭动作。
上述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及定影主输送部40相当于本发明的主输送部,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及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相当于本发明的翻转用输送部。
接着,根据图2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由控制部36控制,控制部36以CPU和使CPU动作的程序作为主要结构,具有作为工作区域的RAM、及存储图像形成装置各部的动作参数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所具有的供纸部30、图像形成部31,而且,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通过控制部36控制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内的输送。
还有,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纸张传感器33,35,纸张传感器33,35的检测结果被发送给控制部36。
控制部36通过基于纸张传感器33,35的检测,能够判断纸张是否抵达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在该判断中,当比纸张抵达的预定时间延迟规定时间时,能够判断发生了卡纸。预定时间能够根据供纸部或上游侧的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张的时间、及输送速度算出。预先设定用来判断是否卡纸的预定时间并存储在控制部36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中,根据需要读取以进行判断。另外,判断是否卡纸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也能够采用直接检测是否卡纸的结构。
控制部36根据任务数据从供纸部30提供规定的纸张,进行控制,在图像形成主输送部32输送纸张,根据任务数据所含有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部31形成图像。
进而,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定影装置4内的定影主输送部40、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通过控制部36控制纸张P在定影装置4内输送。
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纸张传感器41,45,纸张传感器41,45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部36。
控制部36能够通过基于纸张传感器41,45的检测判断纸张是否抵达定影主输送部40、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当比纸张抵达的预定时间延迟规定时间时,在该判断中能够判断发生了卡纸。能够根据供纸部或上游侧的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张的时间、及输送速度算出预定时间。预先设定用来判断是否卡纸的预定时间并存储在控制部36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中,根据需要读取以进行判断。另外,判断是否卡纸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也能够采用直接检测是否卡纸的结构。
而且,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定影部42,定影部42对在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图像并由定影主输送部40所输送的纸张进行图像定影。
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直角翻转部46,在需要翻转时,将在定影部42进行定影并由定影主输送部40所输送的纸张切换至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进行输送,进而在直角翻转部46执行直角翻转控制。当不需要翻转时,将在定影主输送部40所输送的纸张输送至定影装置4外部的出纸部43,而不输送至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
控制部36上可控制地连接着堆叠部49,从直角翻转部46向堆叠部49输送纸张,并且根据需要,执行将存储在堆叠部49的纸张一并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排出的控制。
接着,根据图3~图5详细地说明直角翻转部46的结构。
图3是表示直角翻转部46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直角翻转部46的结构及纸张翻转途径的示意性立体图。
直角翻转部46具有输送路径(纸张P的输送方向FD2),其在与定影主输送部40的纸张输送方向FD1正交的方向上直角输送纸张P。而且,以平行于定影装置的纸张输送方向FD1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纸张P,由此将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该直角翻转部46具有:第一翻转部46A、第二翻转部46B、及旋转输送部46C。
第一翻转部46A具有:输送辊461、输送辊462、翻转辊463、及翻转辊464,输送辊461由旋转辊和与旋转辊抵接的从动辊构成,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能够在抵接状态(夹持状态)和分离状态(解除夹持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旋转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从动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另外,该输送辊461的结构与输送辊462、翻转辊463,464,465,466、后述的输送辊467,468、及取出辊490,491,492的结构都相同。驱动各辊的驱动电机可控制地与控制部36连接。
输送辊461,462分别配置为辊的旋转轴与输送纸张的方向FD2平行,两个输送辊461,462以相互分开规定距离的状态相向配置,该间隔控制在所输送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以内。
翻转辊463,464位于输送辊461,462的轴向两端侧,在与输送辊461,462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即与输送方向FD1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
翻转辊463与翻转辊464以相互分开规定距离的状态相向而配置,该间隔控制在所输送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长度以内。
输送辊461,462从定影主输送部40接受通过了定影位置的纸张,并且将纸张输送到用来从纸张输送方向FD1切换到直角翻转部46的纸张输送方向FD2的第一切换位置上。该第一切换位置是将通过输送辊461,462输送的纸张由翻转辊463,464夹持,并能够向旋转输送路径46C输送的位置。
翻转辊463,464将通过输送辊461,462输送到第一切换位置的纸张P沿纸张输送方向FD2进行输送。具体地说,翻转辊463,464输送纸张P,使翻转辊463成为上游侧,使翻转辊464成为下游侧,经由旋转输送路径46C向第二翻转部46B提供纸张P。
旋转输送路径46C设置在第一翻转部46A的翻转辊464的输出侧与第二翻转部46B的翻转辊465的输入侧之间。
旋转输送路径46C例如由金属部件形成的一对导向板470构成,弯曲成向外侧方向突出的圆弧状。由此,通过使纸张P在一对导向板470之间通过,以与转印位置的纸张输送方向FD1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180度旋转纸张P,使之正反面翻转,而不改变纸张的前后方向(同边)。
第二翻转部46B具有翻转辊465,466和输送辊467,468。翻转辊465具有与第一翻转辊46A的翻转辊464相同的结构,翻转辊466具有与第一翻转部46A的翻转辊463相同的结构。输送辊467,468具有与第一翻转部46A的输送辊461,462相同的结构。简化或省略对各辊的重复说明。
当翻转辊465接受沿旋转输送路径46C输送来的纸张P时,将纸张P输送到第二切换位置上,该第二切换位置用来将输送方向从直角翻转部46的纸张输送方向FD2切换到纸张输送方向FD1。该第二切换位置是能够将通过翻转辊465,466输送的纸张P,由输送辊467,468夹持,然后向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的输送路径输送纸张P的位置。
这样,直角翻转部46与称为转向(スイツチバツク)的方法不同,如图4(b)、图5所示,只翻转纸张P的正反面而不改变纸张P的前后方向。翻转的纸张P经过直角翻转部46,翻转正反面后返回至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返回至定影翻转用输送部44的纸张P返回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的图像形成翻转用输送部34,能够在纸张的反面形成图像。
而且,在直角翻转部46,在翻转辊466的输送方向(翻转纸张的方向)侧配置取出辊490。在直角翻转部46,在需要从输送路径取出纸张的情况下,则越过第二切换位置,由翻转辊465,466输送纸张,通过取出辊490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由取出辊490输送的纸张能够进而由取出辊491输送至堆叠部49。到达堆叠部49的纸张能够通过反转的取出辊491从堆叠部49取出,由取出辊492向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排出。在上述动作中,翻转辊465,466、取出辊490,491,492、堆叠部49相当于本发明的纸张取出部。
在上述结构中,虽然在将纸张排出而不存储在堆叠部49的情况下,由取出辊490,491临时向堆叠部49侧输送纸张并进行翻转,然后由取出辊491,492输送纸张。但也能够设有不经过堆叠部49而从直角翻转部46直接向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排出纸张的线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能够在纸张到达第二切换位置的状态下,进而使纸张前进而取出纸张。但也能够在输送路径的中途取出纸张,或者也能够在输送方向上使纸张后退而取出。
接着,根据图5的流程图,说明经由直角翻转部46取出纸张的控制流程,该控制流程通过控制部36实行。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中,控制部36根据纸张传感器33,35,41,45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卡纸。如果控制部36判断发生了卡纸,则执行发生卡纸时的控制。
首先,根据发生了卡纸的判断,检测卡纸位置(步骤s1)。能够断定卡纸位置是在准确地检测到纸张已抵达的纸张传感器与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到纸张抵达的纸张传感器之间的输送路上。进而与检测卡纸位置同时检测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的开闭板47的开闭状态(步骤s1),开闭状态由板开闭传感器48检测。
控制部36根据卡纸位置,开始输送位于能够向直角翻转部46输送的位置上的纸张,以排出滞留的纸张,能够在直角翻转部46上进行纸张的翻转(步骤s2)。能够向直角翻转部46输送纸张的位置根据卡纸发生的位置而有所不同。图6是表示根据卡纸发生的位置(图中×标记)、纸张能够输送的范围的示意图,在粗线部分的范围内能够输送、取出纸张。所述直角翻转部46即使在发生了卡纸的任务中未进行直角翻转,也能够在发生卡纸时工作。
在向直角翻转部46输送纸张时,判断开闭板47是否打开(步骤s3)。如果开闭板47打开(步骤s3为Yes),则将滞留的纸张输送到直角翻转部46后,通过取出辊490,491,492从直角翻转部46的输送路径中取出纸张,向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排出纸张(步骤s4)而不堆叠在堆叠部49中(无堆叠)。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对滞留纸张的排出控制,将所有能够输送的纸张向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排出(步骤s7),然后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开闭板47未打开(步骤s3为No),则将从直角翻转部46取出的纸张依次通过取出辊490,491存储在堆叠部49中(步骤s5)。继续输送纸张,直至能够输送的纸张全部存储在堆叠部49中(步骤s6)。如果所有能够输送的纸张都完成了输送(步骤s6为Yes),则由板开闭传感器48检测到前面的开闭板47已打开,或者检测到操作者已按下未图示的排出按钮,那么,控制取出辊491,492,将存储在堆叠部49的纸张一并向定影装置4的前面侧排出(步骤s8),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堆叠部49等,能够将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所输送的纸张移向直角翻转部46的外部并取出,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发生卡纸时也能够快速排出滞留在装置内的纸张,具有减少操作者为解除卡纸而取出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单元的时间,实现减少停机时间的效果。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能够进行适合的变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输送部,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输送纸张且向出纸部输送纸张;
翻转用输送部,其具有直角翻转部,直角翻转部接受从所述主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在与所述主输送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输送纸张,并且,翻转纸张的正反面而不改变纸张的前后方向,该翻转用输送部使由所述直角翻转部翻转了正反面的纸张返回至所述主输送部;
纸张取出部,其沿所述直角翻转部翻转纸张的方向,将位于所述直角翻转部的纸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取出部沿所述直角翻转部翻转纸张的方向,使位于所述直角翻转部的纸张前进或后退,并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取出部将纸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并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排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取出部具有堆叠部,用来堆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的纸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部能够将所堆叠的纸张一并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排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指示部,由操作者发出将堆叠在所述堆叠部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排出的动作指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在所述主输送部或所述翻转用输送部输送的纸张是否发生了卡纸的卡纸检测部,以及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卡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发生卡纸时的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判断发生了所述卡纸,并且未被卡纸的其他纸张滞留在所述主输送部、所述翻转用输送部或所述直角翻转部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控制:根据通过所述卡纸检测部所检测的卡纸位置信息,将不需通过发生所述卡纸的位置而能够向所述直角翻转部输送的、滞留在所述主输送部或所述翻转用输送部的纸张,从所述主输送部或所述翻转用输送部向所述直角翻转部输送,通过所述纸张取出部,将所输送的纸张或滞留在所述直角翻转部的纸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排出滞留的纸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的开闭板、及检测所述开闭板的打开动作的板开闭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在排出所述滞留纸张的控制中,至少使通过所述纸张取出部将纸张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的动作在通过所述板开闭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开闭板的打开动作之后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卡纸检测部检测到卡纸、且通过所述板开闭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开闭板的打开动作的情况下,实行将移向所述直角翻转部的外部的纸张堆叠在所述纸张取出部所具有的堆叠部中的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25830A JP2012162378A (ja) | 2011-02-09 | 2011-02-09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25830 | 2011-02-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3151A true CN102633151A (zh) | 2012-08-15 |
CN102633151B CN102633151B (zh) | 2015-05-13 |
Family
ID=4660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4885.XA Active CN102633151B (zh) | 2011-02-09 | 2012-02-06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9283B2 (zh) |
JP (1) | JP2012162378A (zh) |
CN (1) | CN10263315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19298A (zh) * | 2021-02-12 | 2022-08-19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排纸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37227B2 (ja) * | 2012-06-04 | 2015-06-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63097B2 (ja) * | 2013-10-04 | 2018-01-17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印字装置 |
JP6010061B2 (ja) * | 2014-02-28 | 2016-10-19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3425A (en) * | 1982-05-24 | 1984-09-2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B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S61222769A (ja) * | 1985-03-29 | 1986-10-03 | Sanko Giken:Kk | 両面印字自動給紙装置 |
CN1035187A (zh) * | 1988-02-15 | 1989-08-30 | 夏普公司 | 循环型原稿自动馈送装置和配备这种装置的双面复印机 |
JPH0743958A (ja) * | 1993-07-29 | 1995-02-14 | Ricoh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US5421463A (en) * | 1993-03-19 | 1995-06-06 |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 Card convey device |
CN1184961A (zh) * | 1996-12-12 | 1998-06-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成象装置 |
CN1220211A (zh) * | 1997-11-27 | 1999-06-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双面打印装置的纸张输送装置 |
US6422553B1 (en) * | 1996-12-18 | 2002-07-23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
2011
- 2011-02-09 JP JP2011025830A patent/JP2012162378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1-24 US US13/356,857 patent/US85792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2-06 CN CN201210024885.XA patent/CN1026331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3425A (en) * | 1982-05-24 | 1984-09-2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B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S61222769A (ja) * | 1985-03-29 | 1986-10-03 | Sanko Giken:Kk | 両面印字自動給紙装置 |
CN1035187A (zh) * | 1988-02-15 | 1989-08-30 | 夏普公司 | 循环型原稿自动馈送装置和配备这种装置的双面复印机 |
US5421463A (en) * | 1993-03-19 | 1995-06-06 |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 Card convey device |
JPH0743958A (ja) * | 1993-07-29 | 1995-02-14 | Ricoh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CN1184961A (zh) * | 1996-12-12 | 1998-06-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成象装置 |
US6422553B1 (en) * | 1996-12-18 | 2002-07-23 | Nisca Corporation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CN1220211A (zh) * | 1997-11-27 | 1999-06-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双面打印装置的纸张输送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19298A (zh) * | 2021-02-12 | 2022-08-19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排纸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62378A (ja) | 2012-08-30 |
US8579283B2 (en) | 2013-11-12 |
CN102633151B (zh) | 2015-05-13 |
US20120200025A1 (en) | 201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98303B (zh) | 纸张处理装置、纸张处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63315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782730A (zh) | 纸张传送设备、纸张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 |
CN101234715B (zh) | 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 |
CN102642740B (zh) | 纸张后处理装置 | |
JP2003300656A (ja) | 排出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873970B2 (ja) | 用紙整合装置、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整合方法 | |
CN100573347C (zh) | 纸张传送设备、纸张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 |
JP201501343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68352A (ja) | シート断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製本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84779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
JP2006076779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00646B2 (ja) | 搬送装置 | |
JP67941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66751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
US20080303200A1 (en) |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4427385B2 (ja) | 用紙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27818A (ja) | 用紙処理装置 | |
JP2022174717A (ja) | 封筒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7424781B2 (ja)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 |
JP5996984B2 (ja) | 用紙搬送装置 | |
JP5446771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 | |
JP4229883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
KR100761105B1 (ko) | 용지버퍼장치 | |
JP2009155078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