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1848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21848B CN102621848B CN201210014798.6A CN201210014798A CN102621848B CN 102621848 B CN102621848 B CN 102621848B CN 201210014798 A CN201210014798 A CN 201210014798A CN 102621848 B CN102621848 B CN 1026218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plate
- exposure device
- processing system
- image processing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3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 G03G15/32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by application of light, e.g. using a LED arra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曝光装置,向带电后的图像形成面照射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支承结构体,支承所述曝光装置;以及箱体,容纳所述曝光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上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支承有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支承结构体,通过所述插入口,能够将所述支承结构体向所述箱体外拉出。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维护作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曝光装置形成静电潜影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带电器,使感光鼓带电;曝光装置,向带电后的感光鼓的周面照射光,从而在感光鼓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以及显影装置,向形成静电潜影后的感光鼓的周面供给调色剂,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曝光装置具备各种光学元件,所述各种光学元件例如包括射出光的光源、限定来自光源的光的光路的镜子以及对来自光源的光的直径进行调整的透镜,等等。一般情况下,光学元件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对于容易受到振动影响的曝光装置,一般在将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箱体进行高精度地定位后,再例如使用螺钉将曝光装置牢固地固定。以往的曝光装置通过这种牢固的固定,虽然可以抑制由于振动或其他外力引起的光学性设定的变动,但是另一方面降低了曝光装置或位于曝光装置周围的设备的维护作业效率。进行维护作业的作业者,需要取下牢固地固定在箱体上的曝光装置。并且在对对象设备进行维护后,作业者还需要对曝光装置进行高精度地定位以及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曝光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维护作业。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包括:曝光装置,向带电后的图像形成面照射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支承结构体,支承所述曝光装置;以及箱体,容纳所述曝光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上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支承有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支承结构体,该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通过所述插入口,能够将所述支承结构体向所述箱体外拉出,所述支承结构体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第一框架板,在所述支承结构体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第二框架板,位于与所述第一框架板相对的一侧;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连接;第四框架板,配置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曝光装置之间;以及施加作用力部件,配置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四框架板之间,所述曝光装置被支承在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所述第三框架板包括第二定位片,所述第四框架板位于与所述第三框架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四框架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包括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二壁部包括内壁面,该内壁面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片,该第二定位孔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片,所述施加作用力部件对所述第四框架板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作用力。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维护作业。
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进行更清楚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箱体抽出的曝光装置和支承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除去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和支承结构体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箱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支承图5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仰视图。
图7是从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箱体上形成的插入口观察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9是图5所示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用于将图8所示的曝光装置固定于支承结构体的固定片的简要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曝光装置和支承结构体之间的连接的简要立体图。
图12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主视图。
图13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14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15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16是支承图2所示的曝光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左视图。
图18是图12所示的支承结构体的安装板和第四框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上”、“下”、“左”和“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采用的用语,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理不具有任何限定。
(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此外,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复印机。也可以使用打印机、传真机、兼具打印机和传真机功能的数码复合机或者能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其他装置代替复印机,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
复印机100包括箱体110,该箱体110容纳用于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各种设备。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薄片体”这个用语是指普通纸、OHP纸、厚纸、描图纸、明信片或者能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其他薄片体状材料。
箱体110包括:下部箱体111,容纳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各种设备;上部箱体112,配置在下部箱体111的上方;以及中间箱体113,配置在下部箱体111和上部箱体112之间。上部箱体112主要容纳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设备。中间箱体113沿复印机的右侧的面和背面形成。因此,在下部箱体111和上部箱体112之间形成空间DR。中间箱体113主要容纳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用于将复印处理后的薄片体排出到空间DR。
复印机100还包括控制台120,该控制台120安装在上部箱体112上。例如,控制台120包括:开始按钮121,用于使复印机100开始复印;输入按钮122,用于输入复印张数和复印浓度;以及显示面板123,用于对使用者显示输入内容。通过控制台120,使用者可以命令复印机100进行希望的动作。
复印机100还包括原稿供给装置130,该原稿供给装置130配置在上部箱体112的上方。原稿供给装置130包括:盖构件131,沿上部箱体112的上侧的面横向设置;以及盘132,配置在盖构件131的上方。盘132倾斜设置,并且盘132的右边缘最高。原稿供给装置130还包括:连接部133,连接盖构件131和盘132;以及供给单元(未图示),配置在连接部133内。
使用者可以在盘132上放置原稿。当使用者按下控制台120的开始按钮121时,连接部133内的供给单元将盘132上的原稿拉入连接部133内。然后,供给单元将原稿送入盖构件131和上部箱体112之间。配置在上部箱体112内的各种设备,读取盖构件131和上部箱体112之间的原稿的图像。配置在下部箱体111内的各种设备,根据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中间箱体113内的排出装置,将薄片体排出到空间DR。
能转动的原稿供给装置130连接在上部箱体112上。根据需要,使用者可以将原稿供给装置130向上方转动。然后,使用者可以在上部箱体112上放置希望的原稿。使用者还可以使原稿供给装置130向下方转动,从而按压放置在上部箱体112上的原稿。如果使用者按下开始按钮121,则上部箱体112内的设备开始读取原稿的图像。
复印机100还具备盒140,该盒140容纳薄片体。盒140插入下部箱体111的下部。容纳在下部箱体111中的各种设备将盒140内的薄片体一张一张取出。在薄片体在下部箱体内被输送的过程中,薄片体被施加图像形成处理,最后被排出到空间DR。盒140内的薄片体用完时,使用者可以从下部箱体抽出盒140,来补充薄片体。
根据需要,复印机100还可以具备附加的输送模块190。输送模块190配置在下部箱体111的下方。输送模块190具备附加的盒191、192。使用者可以操作控制台120,从盒140、191、192中选择薄片体的供给方。
下部箱体111包括覆盖左侧的面的外板114。根据需要,可以将外板114从复印机100上取下。
图2是除去了外板114的下部箱体111的放大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复印机100。
下部箱体111包括左侧壁115。此外,在箱体110上安装有外板114的情况下,外板114覆盖左侧壁115。
左侧壁115上形成有大体矩形的插入口11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左侧壁115作为第一壁部的例子。作为替代,也可以将形成箱体110其他面的壁部作为第一壁部使用。
复印机100还包括曝光装置200以及用于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根据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曝光装置200照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承框体300作为支承结构体的例子表示。
除去外板114后,使用者通过插入口116,可以将支承框体300向左方抽出。由于曝光装置200与支承框体300一起被从箱体110抽出,因此使用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对曝光装置200进行清扫、调整、更换或者维修。
然后,使用者通过插入口116,可以将支承有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插入箱体110内。如此,可以容易地实现将曝光装置200容纳到下部箱体11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右方向作为插入方向的例子表示。
图3是除去曝光装置200和支承框体300的复印机100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3,进一步说明复印机100。
下部箱体111还包括:右侧壁117,位于与左侧壁115相对的一侧;正面壁118,在左侧壁115和右侧壁117之间延伸;以及背面壁119,位于与正面壁118相对的一侧。下部箱体111还包括支承板160,该支承板160具有上侧的面164,该上侧的面164用于支承插入到下部箱体111中的支承框体300。支承板160具有周向边缘161,该周向边缘161分别固定在左侧壁115、右侧壁117、正面壁118和背面壁119的各个内侧的面上。支承板160还包括向上方突出的一对条形突起162。条形突起162沿支承框体300和曝光装置200的插入方向延伸。条形突起162引导支承框体300和曝光装置200在插入方向和/或拉出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承板160的上侧的面164作为支承面的例子表示。此外,将条形突起162作为导轨部的例子表示。
图4是表示复印机1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和图4,进一步说明复印机100。此外,在图4中未表示出参照图1说明过的输送模块190。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框体300支承四个曝光装置200。四个曝光装置200分别单独形成。此外,四个曝光装置200分别独立地安装在支承框体30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个曝光装置200作为第一曝光装置的例子表示。此外,将另一个曝光装置作为第二曝光装置的例子表示。
复印机100还包括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00,该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00配置在支承框体300的上方。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00分别与四个曝光装置200对应。最左方的图像形成单元400形成与原稿图像的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与形成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相邻的图像形成单元400形成与原稿图像的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最右方的图像形成单元400形成与原稿图像的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与形成与黑色成分对应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相邻的图像形成单元400,形成与原稿图像的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400包括:大体圆筒形的感光鼓410以及配置在感光鼓410下方的带电器420。带电器420使感光鼓410的周面大体均匀带电。曝光装置200根据原稿的图像数据,向带电后的感光鼓410的周面照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向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照射激光的曝光装置200,根据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影。向与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照射激光的曝光装置200,根据与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影。向与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照射激光的曝光装置200,根据与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影。向与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照射激光的曝光装置200,根据与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影。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感光鼓410的周面作为图像形成面的例子表示。
图像形成单元400还包括显影装置430,该显影装置430向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感光鼓410的周面供给调色剂,从而对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可视化)。通过从显影装置430供给的调色剂,在感光鼓410的周面上形成与静电潜影基本一致的调色剂图像。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显影装置430,向对应的感光鼓410供给品红色的调色剂。与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显影装置430,向对应的感光鼓410供给青色的调色剂。与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显影装置430,向对应的感光鼓410供给黄色的调色剂。与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显影装置430,向对应的感光鼓410供给黑色的调色剂。
图像形成单元400还包括清洁装置440。清洁装置440除去调色剂图像转印后在感光鼓410的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在后面说明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410的转印(第一次转印)。
由清洁装置440清洁后的感光鼓410的周面,再次朝向带电器420转动。带电器420使感光鼓410的周面再次带电。曝光装置200在带电的感光鼓410的周面上重新形成静电潜影。
复印机100还包括:调色剂容器43M,容纳品红色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C,容纳青色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Y,容纳黄色的调色剂;以及调色剂容器43Bk,容纳黑色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M向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显影装置430供给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C向与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显影装置430供给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Y向与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显影装置430供给调色剂。调色剂容器43Bk向与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显影装置430供给调色剂。
复印机100还包括转印部500,该转印部500形成在调色剂容器43M、43C、43Y、43Bk与图像形成单元400之间。转印部500包括:转印带510,从感光鼓410转印调色剂图像;驱动辊520,驱动转印带510;从动辊530,配置在驱动辊520的左方;以及张力辊540,在驱动辊520和从动辊530之间对转印带510施加张力。转印带510在驱动辊520、从动辊530和张力辊540的周围转动。
转印部500还包括四个转印辊550。四个转印辊550分别配置在四个感光鼓410的上方。转印带510被转印辊550和感光鼓410夹持,形成夹缝部。在夹缝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410被转印到转印带510上。
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通过与品红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和转印辊550之间的转印带510的外侧的面上。然后,转印带510通过与青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和转印辊550之间时,在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上被重叠涂覆青色的调色剂图像。之后,转印带510通过与黄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和转印辊550之间时,进一步被重叠涂覆黄色的调色剂图像。最后,转印带510通过与黑色成分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感光鼓410和转印辊550之间时,进一步被重叠涂覆黑色的调色剂图像,从而完成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
转印部500还包括与驱动辊520邻接的转印辊560。从盒140输送来的薄片体S,通过驱动辊520和转印辊560之间。此时,如上所述,转印带510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静电转印到薄片体S上。
转印部500还包括清洁装置570。清洁装置570除去向薄片体S转印调色剂图像后在转印带510的外侧的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盒140具有放置薄片体S纸摞的提升板141。提升板141的基端部14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盒140的侧壁上。
盒140还包括施加作用力机构143,该施加作用力机构143对提升板141施加朝向上方的作用力。复印机100还包括搓纸辊151,该搓纸辊151配置在提升板141上的薄片体S的前边缘的上方。当施加作用力机构143将提升板141的前端向上方推升时,薄片体S的前边缘被推压在搓纸辊151上。如果搓纸辊151转动,则薄片体S被输送至盒140外。
复印机100还包括:供纸辊152,配置在搓纸辊151的下游;以及减速辊153,与供纸辊152相邻。供纸辊152转动,以将薄片体S进一步向下游输送。搓纸辊151从盒140输送单张薄片体S时,减速辊153随着薄片体S的输送而转动。当搓纸辊151从盒140输送多张薄片体S时,减速辊153的转矩限制器(未图示)开始动作,减速辊153停止转动。所以,减速辊153产生阻碍薄片体S输送的摩擦力。其结果,仅与供纸辊152直接接触的薄片体S被进一步向下游输送。剩余的薄片体S停留在减速辊153之前。由此,薄片体S被一张一张向下游输送。
下部箱体111内形成有送纸通道154,该送纸通道154从供纸辊152延伸到转印辊560。复印机100还包括沿送纸通道154配置的输送辊对155和对准辊对156。通过供纸辊152向下游送出的薄片体S,被输送辊对155输送到对准辊对156。对准辊对156与在转印带510上形成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时机相配合,将薄片体S送到驱动辊520和转印辊560之间。如上所述,在驱动辊520和转印辊560之间,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薄片体S上。
复印机100还包括定影装置600,该定影装置600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体S上。定影装置600包括:加热带610,对薄片体S施加热能;加热辊620,加热加热带610;以及定影辊630,与加热辊620协同动作而驱动加热带610。加热带610在加热辊620和定影辊630的周围进行周向转动。
定影装置600还包括加压辊640,该加压辊640压靠在加热带610上。加热带610被定影辊630和加压辊640夹持,从而形成夹缝部。薄片体S通过夹缝部时,调色剂熔化,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体S上。
在定影装置600的下游,引导薄片体S的输送通道分路为:排出通道157,朝向空间DR;以及回送通道158,朝向箱体110的右侧壁117弯曲。
复印机100还包括排出辊对159,该排出辊对159配置在排出通道157的终端处。如果使用者操作控制台120指示进行单面印刷,则排出辊对159将薄片体S向空间DR排出。如果使用者操作控制台120指示进行双面印刷,则排出辊对159在将薄片体S向空间DR仅送出规定长度后,进行反向转动。其结果,薄片体S被送至回送通道158。
回送通道158沿右侧壁117向下方延伸,然后,向送纸通道154弯曲。回送通道158和送纸通道154在对准辊对156跟前汇合。
对准辊对156再次将薄片体S输送到驱动辊520和转印辊560之间。其结果,在薄片体S的两面上形成图像。薄片体S再次通过定影装置600时,重新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薄片体S上。然后,薄片体S被排出辊对159排出到空间DR。
复印机100还包括读取装置700,该读取装置700配置在上部箱体112内。读取装置700包括:光源710,向设置在上部箱体112上侧的面上的原稿照射光;多个镜子720,接收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并形成反射光的光路;以及生成部730,将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生成图像数据。所述的曝光装置200基于由生成部730生成的图像数据,使用激光扫描感光鼓410的周面。
下部箱体111还包括定位壁310,该定位壁310用于对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进行定位。定位壁310与左侧壁115相对。如参照图2和图3说明过的,如果通过插入口116,将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插入下部箱体111,则定位壁310与支承框体300卡合(engage),从而将支承框体300及曝光装置200相对于箱体110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定位壁310作为第二壁部的例子表示。
(支承结构体)
图5是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仰视图。参照图5和图6,说明支承框体300。
支承框体300包括:第一框架板320,在插入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框架板330,位于与第一框架板320相对的一侧。曝光装置200配置并支承在大体平行配置的第一框架板320和第二框架板33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装置200的主扫描方向是与插入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
支承框体300还包括第三框架板340,该第三框架板340与第一框架板320的右端部32R和第二框架板330的右端部33R连接。第一框架板320具有垂直舌片321,该垂直舌片321相对于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第三框架板340突出。同样,第二框架板330具有垂直舌片331,该垂直舌片331相对于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第三框架板340突出。第三框架板340包括水平舌片341。水平舌片341从第三框架板340的长边方向的大体中央向右方突出。垂直舌片321、331用于支承框体300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水平舌片341用于支承框体300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框架板320的右端部32R和第二框架板330的右端部33R分别作为第一端部的例子表示。
图7表示通过形成在左侧壁115上的插入口116观察的复印机100的内部结构。此外,从图7所示的复印机100除去了支承框体300及曝光装置200。参照图4至图7说明定位壁310。
从插入口116可以观察定位壁310。定位壁310具备与支承框体300相对的内壁面315。内壁面315上形成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垂直切口311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切口312。垂直切口311形成为与垂直舌片321、331的断面大体互补(高度尺寸大体相等)。支承框体300插入下部箱体111时,垂直舌片321、331插入垂直切口311。其结果,支承框体300在垂直方向上被定位。水平切口312形成为与水平舌片341的断面大体互补(宽度尺寸大体相等)。支承框体300插入下部箱体111时,水平舌片341插入水平切口312。其结果,支承框体300在水平方向上被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在第一框架板320的右端上的垂直舌片321和形成在第二框架板330的右端上的垂直舌片331,分别作为第一定位片的例子表示。此外,将垂直舌片321、331所插入的一对垂直切口311作为第一定位孔的例子表示。将一对垂直切口311的轮廓作为第一孔缘的例子。将形成在第三框架板340上的水平舌片341作为第二定位片的例子表示。此外,将水平舌片341所插入的水平切口312作为第二定位孔的例子表示。
图8是曝光装置200的简要立体图。图9是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2、图8和图9说明曝光装置200。
曝光装置200包括:各种光学元件(未图示),使用光扫描感光鼓410的周面,由此形成静电潜影;以及箱体210,容纳该光学元件。箱体210包括:正面壁211,沿第一框架板320形成;以及背面壁212,沿第二框架板330形成。正面壁211具有向第一框架板320伸出的大体圆筒形状的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箱体210作为容纳箱体的例子表示。将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作为第一突出部的例子表示。
在第一框架板320的上缘上形成有缺口部326,该缺口部326与第一凸台213的下部和第二凸台214的下部互补。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插入第一框架板320的缺口部326。通过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与缺口部326卡合,曝光装置200被第一框架板320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缺口部326作为第一缺口部的例子表示。
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之间形成有安装孔215。第一框架板320上形成有与安装孔215连通的开口部327。使用者将适当的固定件(例如螺钉)螺合在安装孔215中,就可以将箱体210固定在第一框架板320上。
正面壁211上形成有调整孔216,该调整孔216与箱体210的内部连通。形成在第一框架板320上的开口部327也与调整孔216连通。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孔216,把工具的前端插入箱体210的内部,来调整箱体210内部的光学元件的设定。这样,相对于相对复印机100的箱体110已被恰当地定位的支承框体300可以对四个曝光装置200的光学设定单独地进行恰当地调整。
图10是用于将曝光装置200连接到第一框架板320上的固定片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2、图5、图8至图10说明将曝光装置200连接到第一框架板320上的情况。
曝光装置200从上方插入支承框体300内。其结果,第一凸台213和第二凸台214被插入在形成于第一框架板320的缺口部326中。
复印机100还包括固定片250,该固定片250为大体矩形。插入支承框体300内的曝光装置200,通过固定片250被固定在支承框体300上。固定片250上形成有:第一孔部251,为与第一凸台213互补的形状;以及第二孔部252,为与第二凸台214互补的形状。
安装在第一框架板320上的第一凸台213的前端部插入第一孔部251中。此外,安装在第一框架板320上的第二凸台214插入第二孔部252中。
固定片250上形成有通孔253。第一框架板320上可以形成螺纹孔328,该螺纹孔328与分别形成在第一孔部251和第二孔部252下方的一对通孔253连通。使用者可以将螺钉等适当的固定件贯穿通孔253,并使所述固定件螺合在第一框架板320的螺纹孔328中。其结果,固定片250被固定在第一框架板320上,从而恰当地限制曝光装置20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在第一孔部251和第二孔部252之间的大体中间位置还形成有通孔254。该通孔254与形成在曝光装置200的正面壁211上的安装孔215连通。使用者可以把螺钉等适当的固定件通过通孔254螺合在安装孔215中。这样,实现了固定片250、第一框架板320和曝光装置200的连接。
固定片250具有大体圆筒形的突出筒255。突出筒255的内部空间与形成在曝光装置200的正面壁211上的调整孔216连通。使用者把规定的工具插入突出筒255中,就可以调整曝光装置200的光学元件。
图11是表示曝光装置200和第二框架板330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参照图2、图9和图11,说明曝光装置200和第二框架板330之间的连接。
曝光装置200的背面壁212具有圆筒形的第三凸台217,该第三凸台217朝向第二框架板330伸出。第二框架板330上形成有与第三凸台217的下部互补的缺口部332。形成在与第一凸台213大体相对一侧的位置上的第三凸台217,被插入在形成于第二框架板330的缺口部332中。通过第三凸台217与缺口部332卡合,曝光装置200被第二框架板330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三凸台217作为第二突出部的例子表示。此外,将缺口部332作为第二缺口部的例子。
背面壁212还包括臂部218,该臂部218朝向第二框架板330伸出。臂部218形成在与第二凸台214大体相对一侧的位置上。臂部218沿第二框架板330的上缘面333延伸。
复印机100还包括吸收构件260。吸收构件260装载在第二框架板330的上缘面333上。臂部218安装在吸收构件260上。作为吸收构件260,例如优选使用橡胶板片。
图12是支承框体300的简要主视图。参照图3、图5、图6和图12说明曝光装置200的冷却。下面针对第一框架板320的结构和冷却方式进行说明,但该结构和冷却方式同样适用于第二框架板330。
典型的曝光装置200包括:发出激光的光源(未图示);和用于转动多面体棱镜(polygon mirror)的电动机(未图示),所述多面体棱镜使用激光扫描感光鼓410的周面。曝光装置200的光学结构可以与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曝光装置相同。
如图6所示,曝光装置200还包括散热器220,该散热器220用于将来自所述光源和电动机的热释放到箱体210外。散热器220安装在箱体210的底面上。
第一框架板320还包括:隆起部322,向下方隆起;以及下沿部323,相对于隆起部322朝外弯折。在支承框体300插入下部箱体111期间,或者支承框体300被从下部箱体111抽出期间,下沿部323的外缘324在参照图3说明过的条形突起162的内侧的面163上滑动。这样,可以恰当地控制支承框体300在下部箱体111内的移动。
来自所述散热器220的热,释放到由第一框架板320的隆起部322、第二框架板330的隆起部、支承板160和曝光装置200的箱体210的底面所包围的空间内。
复印机100还可以具有例如风扇等送风装置740。送风装置740在复印机100的箱体110内引起空气流动。在隆起部322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325。通风口325促进空气向下述空间内流入和/或促进空气从下述空间流出,所述空间由第一框架板320的隆起部322、第二框架板330的隆起部、支承板160和曝光装置200的箱体210的底面围成。这样,提高了曝光装置200的散热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送风装置740作为送风部件的例子表示。
图13是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5和图13进一步说明支承框体300。
支承框体300还包括第四框架板350,该第四框架板350配置在与第三框架板340相对的一侧。第四框架板350与第一框架板320的左端部32L和第二框架板330的左端部33L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框架板320的左端部32L和第二框架板330的左端部33L作为第二端部的例子表示。
第一框架板320使用单个水平螺钉361以及单个垂直螺钉362与第四框架板350连接,所述单个水平螺钉361在水平方向上嵌入第四框架板350,所述单个垂直螺钉362在垂直方向上嵌入第四框架板350。此外同样地,第一框架板320使用单个水平螺钉361以及单个垂直螺钉362与第三框架板340连接,所述单个水平螺钉361在水平方向上嵌入第三框架板340,所述单个垂直螺钉362在垂直方向上嵌入第三框架板340。
第二框架板330使用单个水平螺钉361以及单个垂直螺钉362与第四框架板350连接,所述单个水平螺钉361在水平方向上嵌入第四框架板350,所述单个垂直螺钉362在垂直方向上嵌入第四框架板350。此外同样地,第二框架板330使用单个水平螺钉361以及单个垂直螺钉362与第三框架板340连接,所述单个水平螺钉361在水平方向上嵌入第三框架板340,所述单个垂直螺钉362在垂直方向上嵌入第三框架板340。
用于插入水平螺钉361和垂直螺钉362而分别在第一框架板320、第二框架板330、第三框架板340和/或第四框架板350上形成的通孔的公差,允许因为支承在支承框体300上的曝光装置200的自重而造成的第一框架板320、第二框架板330、第三框架板340和/或第四框架板350的微小位移。因此,因曝光装置200的自重,支承框体300能够配合复印机100的箱体110的形状而变形。
图14是支承曝光装置200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图15是容纳在复印机100的箱体110内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5、图7以及图13至图15进一步说明支承框体300。
第一框架板320包括舌片329,该舌片329相对于第四框架板350突出。同样,第二框架板330包括舌片339,该舌片339相对于第四框架板350突出。支承框体300还包括安装板370,该安装板370与第四框架板350邻接。在安装板370上形成有切口孔371。舌片339通过切口孔371从安装板370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在第一框架板320的左端部32L的舌片329和形成在第二框架板330的左端部33L的舌片339,分别作为插入片的例子表示。将舌片329、339所插入的切口孔371作为插入孔的例子表示。将切口孔371的轮廓作为第二孔缘的例子表示。
如上所述,支承框体300因曝光装置200的自重而变形。因此,舌片329、339与构成切口孔371的轮廓的周向边缘的下端抵接。同样,垂直舌片321、331与构成垂直切口311的轮廓的周向边缘的下端抵接。如图15所示,安装板370安装在复印机100的箱体110上。这样,支承框体300相对箱体110被恰当地固定。
图16是装载在支承板160上的支承框体300的简要立体图。参照图4、图5和图16进一步说明支承框体300。
如上所述,支承框体300因曝光装置200的自重而发生微小变形。因此,支承框体300基本不会从支承板160的上侧的面164浮起,而是被支承板160恰当地支承。
支承曝光装置这种要求高精度设置的处理装置的支承结构体的构成部件一般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因此,一般的支承结构体具有较高的刚性。具有较高刚性的支承结构体,以其自身限定处理装置的支承面。因此,由支承结构体支承的处理装置的位置,不是相对于容纳处理装置的箱体,而是相对于由支承结构体限定的支承面决定。因此,相对于容纳处理装置的箱体内所容纳的其他装置的位置,所述处理装置的位置会产生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框体300的刚性较低。因为支承框体300沿着支承板160,所以曝光装置200相对于箱体110内的感光鼓410被恰当地定位。
对于刚性较低的支承框体300的支承结构而言,优选使用舌片329、339和垂直舌片321、331来支承支承框体300的支承结构。通过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点来支承支承框体300,其结果可以保持支承框体300在箱体110内的稳定性。
图17是复印机100的简要左视图。参照图5和图17进一步说明支承框体300。
与第四框架板350邻接的安装板370和箱体110连接。
图18是简要表示安装板370和第四框架板350之间的连接的剖面图。参照图5、图7和图18,说明安装板370和第四框架板350之间的连接。
支承框体300还包括:螺旋弹簧353,配置在安装板370和第四框架板350之间;以及连接销354,沿螺旋弹簧353的中心轴延伸。安装板370具有盘状弹簧座355,该盘状弹簧座355向左方突出。连接销354包括:主体部356,安装在弹簧座355上;以及头部357,形成在主体部356的前端。连接销354的主体部356与弹簧座355抵接。包围连接销354的主体部356的螺旋弹簧353,对第四框架板350施加朝向定位壁310的作用力。因此,垂直舌片321和水平舌片341,被牢固地压入垂直切口311和水平切口312中。这样,支承框体300相对于箱体110被恰当地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螺旋弹簧353作为施加作用力部件的例子表示。
所述实施方式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装置中。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复印机100作为处理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表示,将曝光装置200作为处理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表示。代替与此,也可以使用进行规定处理的其他处理装置来代替曝光装置200。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包括:
曝光装置,向带电后的图像形成面照射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影;
支承结构体,支承所述曝光装置;以及
箱体,容纳所述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上形成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支承有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支承结构体,该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
通过所述插入口,能够将所述支承结构体向所述箱体外拉出,
所述支承结构体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第一框架板,在所述支承结构体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第二框架板,位于与所述第一框架板相对的一侧;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连接;第四框架板,配置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曝光装置之间;以及施加作用力部件,配置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四框架板之间,
所述曝光装置被支承在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
所述第三框架板包括第二定位片,
所述第四框架板位于与所述第三框架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四框架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包括第一定位片,
所述第二壁部包括内壁面,该内壁面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片,该第二定位孔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定位片,
所述施加作用力部件对所述第四框架板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送风部件,该送风部件在所述箱体内产生空气流动,
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上分别形成有允许所述空气流动的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支承面,该支承面用于支承所述支承结构体,
所述支承面上形成有在所述支承结构体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导轨部,
所述导轨部引导所述支承结构体在插入方向上或拉出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装置包括第一曝光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曝光装置分开设置的第二曝光装置,
所述第一曝光装置和所述第二曝光装置各自独立地配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
所述支承结构体因所述曝光装置的自重而能够变形,
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包括插入片,该插入片形成在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位于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定位片的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插入片的插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片与构成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轮廓的第一孔缘抵接,
所述插入片与构成所述插入孔的轮廓的第二孔缘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曝光装置被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支承时,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与所述第三框架板连接,使得因所述曝光装置的自重,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板能够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框架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板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框架板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当所述曝光装置被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支承时,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与所述第四框架板连接,使得因所述曝光装置的自重,所述第一框架板和所述第二框架板分别相对于所述第四框架板能够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装置包括容纳箱体,该容纳箱体容纳使用所述光来扫描所述图像形成面的光学元件,
所述容纳箱体包括圆筒形的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向所述第一框架板突出,
所述第一框架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互补的第一缺口部,
通过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缺口部卡合,所述曝光装置被所述第一框架板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箱还体包括圆筒形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向所述第二框架板突出,
所述第二框架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互补的第二缺口部,
通过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缺口部卡合,所述曝光装置被所述第二框架板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加作用力部件包括螺旋弹簧,
所述支承结构体包括沿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延伸的连接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14303 | 2011-01-26 | ||
JP2011014303A JP5386518B2 (ja) | 2011-01-26 | 2011-01-2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18285 | 2011-01-31 | ||
JP2011018285A JP5386520B2 (ja) | 2011-01-31 | 2011-01-31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1848A CN102621848A (zh) | 2012-08-01 |
CN102621848B true CN102621848B (zh) | 2015-01-28 |
Family
ID=4557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47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1848B (zh) | 2011-01-26 | 2012-01-1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37869B2 (zh) |
EP (1) | EP2482137B1 (zh) |
KR (1) | KR101314143B1 (zh) |
CN (1) | CN1026218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11559B2 (ja) * | 2010-05-28 | 2013-01-0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支持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430216B2 (en) | 2014-05-11 | 2016-08-30 | Lumension Security, Inc. | Self-contained executable for predetermined software updating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541A (ja) * | 1995-07-04 | 1997-01-14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787323A (en) * | 1993-04-28 | 1998-07-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y mountable process cartridge |
CN1201917A (zh) * | 1997-06-06 | 1998-12-1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06017999A (ja) * | 2004-07-01 | 2006-01-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082700A (zh) * | 2006-06-02 | 2007-12-05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扫描光学装置和具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169614A (zh) * | 2006-10-25 | 2008-04-30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0533304C (zh) * | 2005-09-09 | 2009-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JP2010036446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66865A (ja) | 2002-03-19 | 2003-09-2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99103B2 (ja) | 2003-11-07 | 2009-07-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この取り付け方法を用いた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41819B2 (ja) * | 2006-01-11 | 2009-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709133B2 (ja) | 2006-01-11 | 2011-06-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28988A (ja) * | 2006-06-22 | 2008-02-07 | Ricoh Co Ltd | フレーム、電子機器、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フレーム組み立て方法 |
KR20080041378A (ko) * | 2006-11-07 | 2008-05-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5029388B2 (ja) * | 2008-01-24 | 2012-09-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95211B2 (ja) | 2008-09-29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549426B2 (ja) | 2008-09-29 | 2010-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2012
- 2012-01-13 KR KR1020120004127A patent/KR10131414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1-13 US US13/349,834 patent/US87378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1-17 CN CN201210014798.6A patent/CN1026218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1-23 EP EP12000393.4A patent/EP248213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87323A (en) * | 1993-04-28 | 1998-07-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y mountable process cartridge |
JPH0911541A (ja) * | 1995-07-04 | 1997-01-14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201917A (zh) * | 1997-06-06 | 1998-12-1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06017999A (ja) * | 2004-07-01 | 2006-01-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0533304C (zh) * | 2005-09-09 | 2009-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1082700A (zh) * | 2006-06-02 | 2007-12-05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扫描光学装置和具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169614A (zh) * | 2006-10-25 | 2008-04-30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0036446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82137A2 (en) | 2012-08-01 |
US20120189341A1 (en) | 2012-07-26 |
KR101314143B1 (ko) | 2013-10-04 |
CN102621848A (zh) | 2012-08-01 |
EP2482137B1 (en) | 2018-05-30 |
EP2482137A3 (en) | 2014-12-31 |
KR20120086659A (ko) | 2012-08-03 |
US8737869B2 (en) | 2014-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0288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23761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65727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62184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22508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8794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9981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22694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32803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4695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3939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 |
US8433217B2 (en) | Photoreceptor, cooling mechanism for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
JP538651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8652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1670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56280B2 (ja) |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207885B2 (en) | Medium transport apparatus, medium feeder,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 |
JP201214433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207725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20984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3172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8054583A (ja) |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4156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256809B2 (ja) | ローラ装置、作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9231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