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3320A -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3320A CN102613320A CN2012101167065A CN201210116706A CN102613320A CN 102613320 A CN102613320 A CN 102613320A CN 2012101167065 A CN2012101167065 A CN 2012101167065A CN 201210116706 A CN201210116706 A CN 201210116706A CN 102613320 A CN102613320 A CN 1026133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unctional
- camellia oil
- camellia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是将质量份配比为油茶籽油928.8~989.3份、植物甾醇酯10~70份、迷迭香提取物0.1~0.7份、维生素E0.1~1份的原料经过混合、搅拌、过滤得到的。其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具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烹饪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油料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均源于高胆固醇。但事实上,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其中的高密度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可以帮助构筑细胞膜、合成激素,清洁疏通动脉,而低密度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作用则刚好相反。
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而且它能“识别”血液中的好坏胆固醇。植物甾醇能抢占坏胆固醇在肠道中的位置,并促使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并不影响好胆固醇的含量。
只有当人体每天摄入的胆固醇量高于400-450毫克时,植物甾醇才会“工作”,展现它阻碍胆固醇吸收的作用。这意味着,如果人体本身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是很高,植物甾醇就不会影响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帮助体内胆固醇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早在1953年,国外就开始了对植物甾醇影响胆固醇水平的研究,如今被全球范围内的学者、专家誉为“生命的钥匙”。不过,这个对人类如此重要的营养成分却无法通过人体自身合成,唯一的途径是通过膳食获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上食品加工对植物甾醇的破坏,人们平均每天摄入植物甾醇的量只有200到400毫克,无法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而且游离型植物甾醇由于具有弱疏水性和油溶性,导致其在人体内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性较差,往往需要摄入较大量的植物甾醇才能发挥作用,而酯化后的植物甾醇其生物利用率比游离甾醇显著提高,其亲脂性、油溶性和肠内的分散性增加,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增强。然而,天然脂肪酸甾醇酯在自然界含量极少,在植物油脂中仅占总甾醇的10%以下,通过脂肪酸与植物甾醇反应,是目前获得植物甾醇酯的一种主要途径,且酯化后能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稳定性。
植物甾醇酯已于2000年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使用。美国FDA对植物甾醇酯的正确标识作了具体说明,对植物甾醇酯可作如下标识:“每天总服用量不少于1.3g植物甾醇酯,即可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可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油茶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油酸,油酸不会引起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可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但不降低甚至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油酸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呈中性,在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的程度上比亚油酸低,没有多不饱和脂肪酸过量摄入后所带来的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上升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同时生成大量血栓素,刺激血管痉挛等,这些都会导致肿瘤、动脉粥状硬化、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等负面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单不饱和脂肪酸要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一定数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状硬化、抗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另外,研究表明,高油酸膳食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总胆固醇时,没有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地中海地区是高油酸消费区,当地居民血中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病发生率都相对低一些。此外,通过离体分析显示,油酸能保护脂蛋白免受氧化,因为受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会加速细胞产生而导致动脉损伤。
中国专利CN101869152A一种保健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96376.6)、CN102283386A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功能的复方山茶油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201110234700.3)、CN1102318686A公开了一种制备含有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保健油脂的方法(201110145589.0)、CN1809284B用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富含二酰甘油和植物甾醇酯的油(200480009613.6)等,但其工艺功能单一,对山茶油的特性未考虑,致使山茶油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未很好的体现出来,或未考虑植物甾醇在人体内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性较差的特点,或未考虑植物甾醇酯的合理摄入量,导入过分摄入或摄入不足的现象。
因此,人们目前难以找到一种富含单不和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烹饪稳定性的食用油,作为植物甾醇酯的良好载体,协助人体膳食摄入植物甾醇酯,到达膳食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具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烹饪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性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工艺简单,工艺条件要求不高,制作时不会产生有害成份,制作出来的山茶油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28.8~989.3份、植物甾醇酯10~70份、迷迭香提取物0.1~0.7份、维生素E 0.1~1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份:单不饱和脂肪酸74.77~79.64 %。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41.3~984.4份、植物甾醇酯28.8~58.5份、迷迭香提取物0.1~0.4份、维生素E 0.53~0.8份。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油茶籽油941.3~970.2份、植物甾醇酯29~58.5份。
本发明的还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迷迭香提取物0.3~0.4份、维生素E 0.3~0.6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70.2份、植物甾醇酯29份、迷迭香提取物0.3份、维生素E 0.5份。
本发明的另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 、取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
油茶籽油928.8~989.3份、植物甾醇酯10~70份、迷迭香提取物0.1~0.7份、维生素E 0.1~1份;
二 、将上述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油料,将混合油料搅拌,再过滤,得到功能性山茶油。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另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二所述的搅拌时,混合油料的温度为55~65℃时,搅拌时间为45~60min;步骤二所述的混合、搅拌是在调和罐中进行的,所述的过滤是通过板式过滤器进行的。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符号及名称解析如下:
Kg:为公斤;~:数值范围,例如1~5表示1至5;
w为周;d为天;h为小时;min为分钟;
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无毒的抗氧化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普通食品、功能食品、香料及调味品以及日用化工等行业,被国际公认为第三代绿色食品添加剂;“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第55页“迷迭香提取物 CNS号04.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的山茶油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
2.本发明的山茶油具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还含有大量微量营养成分,且各有效成份形成了协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本发明的山茶油在高温烹饪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温时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增长不明显,没有明显的不利物质产生;植物甾醇酯含量也没有明显变化。
4.本发明的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工艺简单,工艺条件要求不高,制作时不会产生有害成份,制作出来的山茶油性能稳定。
5. 本发明将人们每天都要食用的油料与植物甾醇酯等营养成份结合,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富含单不和脂肪酸和微量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烹饪稳定性的食用油,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自动摄入对人体很有好处的植物甾醇酯,到达了膳食平衡,促进了人们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下述原料:油茶籽油984.4Kg、植物甾醇酯14.8Kg、迷迭香提取物0.3Kg、维生素E 0.5Kg。
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油茶籽油、植物甾醇酯、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泵入调和罐中,并将调和罐中的原料温度调节为55~65℃;打开搅拌器对调和罐中的油液进行搅拌,搅拌45~60min,搅拌时调和罐中的油液温度维持在55~65℃,使用板式过滤器对油液进行过滤,得到功能性山茶油。
上述各种原料均选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的原料。
实施例2-8
实施例2-8除了原料的重量(事实上是质量)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原料种类及制作方法均与实施例1 相同,下面表1详细列出了各实施例中用到的原料成分及用量:
表1
对比例1
称取下述原料:油茶籽油984.7Kg、植物甾醇酯14.8Kg、维生素E 0.5Kg。
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泵入调和罐中,并将调和罐中的原料温度调节为55~65℃;打开搅拌器对调和罐中的油液进行搅拌,搅拌45~60min,搅拌时调和罐中的油液温度维持在55~65℃,使用板式过滤器对油液进行过滤,得到山茶油。
上述各种原料均选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的原料。
对比例2-9
对比例2-9除了原料的种类、重量与对比例1不同外,其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均与对比例1相同,下面表2详细列出了各对比例中用到的原料成分及用量:
表2
理化试验
试验仪器与设备:Agilent 6890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玻璃点样毛细管(100mm×0.5mm i.d),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743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仪),瑞士Metrohm公司。
实验方法:
1.氧化诱导期测定:称取一定量油茶籽油,添加一定量抗氧化剂后,由743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在110℃条件下不断通入空气,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油脂氧化诱导期的长短。
2.货架期测定: Rancimat油脂氧化诱导仪测定法按照《fat and oil derivatives-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determination of oxidation stability(accelarated oxidation test)》,称取3g油脂于氧化诱导测定仪中,分别于100℃、110℃、120℃、130℃下不断通入空气,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来测定油脂加速氧化诱导时间,依据Rancimat仪器软件系统推导产品货架期。
公式:T=A×e(B×T)
A:推导相关系数(系统自动生成)
B:推导相关系数(系统自动生成)
T:20℃下的贮藏时间。
3.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6—1998,eqv ISO 5509:1978)、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1998,eqv ISO 5508:1990)。
取所有实施例与对比例得到的山茶油,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理化试验得到检测与推算数据如下表3所示:
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添加一定含量的迷迭香提取物或/和天然维生素E,更有利于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显著增加。
动物降脂活性实验
金黄色地鼠由于其肝脏胆固醇合成和血脂谱与人类相似,因此是啮齿动物中最适合于用来研究脂质代谢的动物模型(Tzang et al, 2009)。国内由于主要采用SD大鼠和Wistar大鼠来进行降脂活性评价,在金黄色地鼠高脂模型上研究较少,因此需要先建立金黄色地鼠高脂动物模型,以有效评价不同配方甾醇酯油茶籽油的降脂活性。取清洁级金黄色地鼠210只,体重90-100g,均购于武汉生物制品所。基础饲料由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标准质控血清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丰汇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血浆脂质的测定:血浆TG、 TC、HDL-C 和LDL-C分别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
肝组织TC和TG测定:脂质的提取参考Folch et al方法,称取约0.1 g组织,放入玻璃制磨砂配合的手动均质器中,加入5 mL氯仿和甲醇(V/V=2:1),缓慢均质1 min,过滤定容至5 mL,加入 0.2倍蒸馏水,漩涡混匀10 min,3000 r/min离心15 min,除去溶剂上相,再用氯仿、甲醇和水(V/V/V=3:48:47)冲洗溶剂界面3次,下相及部分冲洗液加入甲醇后融为一相,氮吹,–20 ℃保存至分析。将提取的脂质溶于1mL异丙醇中,然后按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试剂盒说明进行测定。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
将210只清洁级金黄色地鼠分成21组,每组10只,从喂养的饲料可以分成“高脂模型组”、“花生油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实施例组”和“对比例组”,即第1组为“高脂模型1组”、第2组为“高脂模型2组”、第3组为“花生油对照组”、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第5~12组为“实施例组”,第13~21组为“对比例组”(如下表4所示)。每日喂养饲料,并通过灌胃方式摄入受试物(油料),受试物(油料)灌胃剂量为0.5mL/100g体重地鼠。实验期为6 w(w为周),实验期间不限食、水;每周定时称体重。第42 d(d为天)禁食8 h(h为小时)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后取全血及肝脏,进行检测,得到如下表4所示的数据:
表4
表4续页
11组 | 基础饲料 | 实施例7的油料 | 3.68±0.30b | 4.78±0.46b | 0.98±0.08b | 1.71±0.13b | 15.4±1.6b | 7.7±1.3c |
12组 | 基础饲料 | 实施例8的油料 | 1.50±0.20d | 2.75±0.62d | 0.26±0.06d | 1.65±0.06b | 8.8±1.4e | 5.6±1.2d |
13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1的油料 | 3.60±0.30b | 4.55±0.35b | 0.99±0.11b | 1.77±0.12b | 15.0±1.4b | 7.6±1.0c |
14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2的油料 | 2.79±0.30c | 4.01±0.35c | 0.64±0.11c | 1.67±0.16b | 13.9±1.3c | 7.0±1.5c |
15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3的油料 | 1.90±0.21d | 3.07±0.79d | 0.39±0.07d | 1.68±0.09b | 10.3±1.5d | 6.4±1.3d |
16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4的油料 | 2.77±0.31c | 4.00±0.35c | 0.65±0.11c | 1.65±0.14b | 13.7±1.4c | 6.9±1.5d |
17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5的油料 | 2.97±0.36c | 4.03±0.43c | 0.72±0.14c | 1.69±0.16b | 14.1±1.4c | 7.3±1.5c |
18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6的油料 | 1.51±0.23d | 2.77±0.64d | 0.28±0.07d | 1.54±0.07b | 8.7±1.6e | 5.7±1.4d |
19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7的油料 | 3.70±0.31b | 4.87±0.90b | 0.97±0.13b | 1.74±0.20b | 16.1±1.5b | 8.0±1.0b |
20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8的油料 | 1.48±0.21d | 2.69±0.63d | 0.24±0.05d | 1.53±0.07b | 8.5±1.3e | 5.4±1.3d |
21组 | 基础饲料 | 对比例9的油料 | 3.75±0.32b | 4.91±0.89b | 1.01±0.10a | 1.79±0.15b | 16.3±1.5b | 7.9±1.0c |
上表中同一竖行的数据中标记a、b、c、d、e不表示数据值,只表示不同喂养实验组间的平均值差异显著(P<0.05),便于人们直接看出差异性,例如上表中第四列中同样标记a的不同组的TC值基本相近,标记a与b(a与c, a与d等)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在统计学中,一般把在一百次试验中,发生次数少于5次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如果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则认为它在一次试验中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
1.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规定,从喂养试验组1组、2组、4组比较表明1组、2组饲料配方均能获得成功的金黄色地鼠高脂模型;
2. 各实施例及部分对比例的山茶油喂养组的金黄地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3. 各实施例及部分对比例的山茶油喂养组的金黄地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4. 各实施例及部分对比例的山茶油喂养组的金黄地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有显著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因此增加植物甾醇酯的摄入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有益效果,且降低胆固醇能力要优于降低甘油三酯能力;
5.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山茶油喂养组的金黄地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
6. 含有植物甾醇酯的各实施例(及部分对比例)的山茶油能显著降低金黄色地鼠高脂模型肝脏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
按照辅助降血脂功能学评价程序规定,以上受试实施例辅助降血脂功能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换算成人群摄入的剂量,含甾醇酯的实施例的山茶油在25-30g/d的摄入剂量下均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且随山茶油中植物甾醇酯含量的增加,其降脂作用更为显著,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作用机制与植物甾醇酯和油茶籽油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密切关系,甾醇酯在体内被水解后也变成了游离态的甾醇和脂肪酸。而油茶籽油中富含油酸,油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且油茶籽油中还含有角鲨烯和多酚等微量营养成分,也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所以各实施例的山茶油含有的油茶籽油和植物甾醇脂进一步形成了协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烹饪稳定性实验
由于油脂摄入方式主要以煎、炸、蒸、炒为主,少部分采用凉拌方式,因此油脂在食用过程中温度较高,在蒸炒、煎炸过程中一般达到200℃左右,在蒸煮时油脂温度则要低,因此在本部分研究中,模拟烹饪习惯,研究了油脂在210℃温度下加热不同时间时油脂品质(包括理化特性、氧化产物和风味成分等)的变化,以指导正确烹饪膳食。
实验方法:取所有实施例与对比例得到的山茶油,将油脂采取油浴加热方式加热,加热温度210℃,加热时间为0min、6min、12min、24min、48min和96min,分别测定油脂理化指标、微量营养成分的变化。
酸价按GB/T 5530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过氧化值按GB/T 5538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氧化诱导期测定:称取一定量油茶籽油,添加一定量抗氧化剂后,由743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在110℃条件下不断通入空气,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长短。
甾醇酯含量采用GC方法测定:进样量1μl,高纯N2为载气,进样口温度320℃,检测器温度350℃,恒压模式;分流比50:1,H2流量为40.0ml/min,空气流量为400ml/min,尾吹气N2流量为30ml/min。程序升温初温21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320℃,保持15min;再以5℃/min的速率升至380℃,保持5min。根据标准品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根据由外标法所绘制的标准曲线而定量。
共轭二烯、三烯的测定:将油脂溶于10mL环己烷中,配制成0.02-0.04g/L的溶液,在233nm和268nm处分别测定吸光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A为测定的吸光值
b为吸光池光程,1cm
c为溶液浓度,g/L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理化试验得到数据如以下表所示: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210℃加热温度下,加热0-96min时间范围内对含有植物甾醇酯的各实施例及部分对比例的山茶油的酸价影响较小。过氧化值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和维生素E能显著降低过氧化值,延缓氧化速度,在实验观测加热时间范围内,过氧化值均未超过油茶籽油国家标准,表明油脂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氧化诱导期在加热48min后均呈显著下降,在加热96min下降了约50%,添加抗氧化剂的含有甾醇酯的油茶籽油氧化诱导期虽然也下降明显,但仍然接近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含有甾醇酯的山茶油加热前的水平。
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分别代表油脂氧化后产生的二级氧化产物,通过该指标的测定可进一步反应油脂的氧化程度。表9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对各实施例油脂的共轭二烯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共轭三烯含量则在加热48min后呈增加趋势(表10),但含有迷迭香提取物和维生素E的各实施例的油脂共轭三烯含量增长缓慢。
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对各实施例的油脂中植物甾醇酯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表明植物甾醇酯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Claims (10)
1.一种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28.8~989.3份、植物甾醇酯10~70份、迷迭香提取物0.1~0.7份、维生素E 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其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份:单不饱和脂肪酸74.77~79.6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41.3~984.4份、植物甾醇酯28.8~58.5份、迷迭香提取物0.1~0.4份、维生素E 0.53~0.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所述的油茶籽油941.3~970.2份、植物甾醇酯29~58.5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所述的油茶籽油941.3~970.2份、植物甾醇酯29~58.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所述的迷迭香提取物0.3~0.4份、维生素E 0.3~0.6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所述的迷迭香提取物0.3~0.4份、维生素E 0.3~0.6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其特征是:其由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油茶籽油970.2份、植物甾醇酯29份、迷迭香提取物0.3份、维生素E 0.5份。
9.一种制作权利要求权1或2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的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 、取如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
油茶籽油928.8~989.3份、植物甾醇酯10~70份、迷迭香提取物0.1~0.7份、维生素E 0.1~1份;
二 、将上述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油料,将混合油料搅拌,再过滤,得到功能性山茶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性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所述的搅拌、混合油料的温度为55~65℃时,搅拌时间为45~60min;所述的混合、搅拌是在调和罐中进行的;所述的过滤是通过板式过滤器进行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67065A CN102613320A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67065A CN102613320A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3320A true CN102613320A (zh) | 2012-08-01 |
Family
ID=4655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167065A Pending CN102613320A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13320A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822A (zh) * | 2014-03-24 | 2014-06-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适于烹饪加热的功能性甾醇油脂 |
CN104222322A (zh) * | 2014-08-21 | 2014-12-24 | 岳西县光圣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洋甘菊抗炎茶油 |
CN104982560A (zh) * | 2015-04-28 | 2015-10-21 |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甘草糖苷天然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茶籽油 |
CN105038949A (zh) * | 2015-07-06 | 2015-11-11 |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 | 山茶籽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66091A (zh) * | 2015-04-28 | 2015-12-23 |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罗汉果糖苷天然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茶籽油 |
CN105192093A (zh) * | 2015-04-28 | 2015-12-30 | 郝再彬 | 一种以罗汉果糖苷作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棕榈油 |
CN105265607A (zh) * | 2015-04-28 | 2016-01-27 | 郝再彬 | 一种以罗汉果糖苷作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橄榄油 |
CN106943487A (zh) * | 2017-03-31 | 2017-07-14 | 刘海龙 | 一种含迷迭香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7410529A (zh) * | 2017-10-10 | 2017-12-01 | 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心脑血管有益的油茶籽油及制备方法 |
CN107828508A (zh) * | 2017-12-08 | 2018-03-23 | 四川理工学院 | 一种茶籽油的抗氧化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
CN108041181A (zh) * | 2017-12-12 | 2018-05-18 | 江南大学 | 一种强化植物甾醇酯冰激凌专用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634013A (zh) * | 2018-04-20 | 2018-10-12 | 管天球 | 一种预防脑血管硬化茶油的制备方法 |
CN113841896A (zh) * | 2021-10-25 | 2021-12-28 | 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214114A (zh) * | 2021-11-30 | 2022-03-22 | 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含甾醇酯的山茶油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山茶油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4834A (zh) * | 1999-11-03 | 2003-04-30 | 福布斯梅迪泰克公司 | 包含食用油或脂肪和基本上溶于其中的植物甾醇和/或植物甾烷醇的组合物 |
CN101049380A (zh) * | 2007-05-11 | 2007-10-10 | 张冰文 | 含有山茶油的肠溶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95922A (zh) * | 2009-07-13 | 2009-12-09 |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 植物甾醇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90527A (zh) * | 2009-09-23 | 2010-04-07 | 北京市科威华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营养核桃调和油 |
CN101766235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1773165A (zh) * | 2010-03-15 | 2010-07-14 | 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富含植物甾醇的谷物类食用调和油 |
CN101869152A (zh) * | 2010-06-08 | 2010-10-27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保健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25110A (zh) * | 2011-01-21 | 2011-07-20 | 南昌大学 | 心血管疾病人群营养油 |
CN102293261A (zh) * | 2011-07-12 | 2011-12-2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无水饼干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302155A (zh) * | 2011-08-17 | 2012-01-04 | 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软胶囊 |
-
2012
- 2012-04-20 CN CN2012101167065A patent/CN1026133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4834A (zh) * | 1999-11-03 | 2003-04-30 | 福布斯梅迪泰克公司 | 包含食用油或脂肪和基本上溶于其中的植物甾醇和/或植物甾烷醇的组合物 |
CN101049380A (zh) * | 2007-05-11 | 2007-10-10 | 张冰文 | 含有山茶油的肠溶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66235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1595922A (zh) * | 2009-07-13 | 2009-12-09 |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 植物甾醇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90527A (zh) * | 2009-09-23 | 2010-04-07 | 北京市科威华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营养核桃调和油 |
CN101773165A (zh) * | 2010-03-15 | 2010-07-14 | 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富含植物甾醇的谷物类食用调和油 |
CN101869152A (zh) * | 2010-06-08 | 2010-10-27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保健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25110A (zh) * | 2011-01-21 | 2011-07-20 | 南昌大学 | 心血管疾病人群营养油 |
CN102293261A (zh) * | 2011-07-12 | 2011-12-2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无水饼干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302155A (zh) * | 2011-08-17 | 2012-01-04 | 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软胶囊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波等: "茶籽油的保健功能及应用现状", 《茶业通报》, vol. 30, no. 03,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pages 112 - 114 * |
吴雪辉等: "茶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食品科技》, no. 08, 31 December 2005 (2005-12-31), pages 94 - 96 * |
徐俐等: "迷迭香对油茶籽油抗氧化作用研究初探", 《贵州林业科技》, no. 01, 16 June 1921 (1921-06-16), pages 23 - 27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5822A (zh) * | 2014-03-24 | 2014-06-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适于烹饪加热的功能性甾醇油脂 |
CN104222322A (zh) * | 2014-08-21 | 2014-12-24 | 岳西县光圣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洋甘菊抗炎茶油 |
CN104982560A (zh) * | 2015-04-28 | 2015-10-21 |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甘草糖苷天然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茶籽油 |
CN105166091A (zh) * | 2015-04-28 | 2015-12-23 |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罗汉果糖苷天然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茶籽油 |
CN105192093A (zh) * | 2015-04-28 | 2015-12-30 | 郝再彬 | 一种以罗汉果糖苷作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棕榈油 |
CN105265607A (zh) * | 2015-04-28 | 2016-01-27 | 郝再彬 | 一种以罗汉果糖苷作抗氧化剂且具甜味的橄榄油 |
CN105038949A (zh) * | 2015-07-06 | 2015-11-11 |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 | 山茶籽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943487A (zh) * | 2017-03-31 | 2017-07-14 | 刘海龙 | 一种含迷迭香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7410529A (zh) * | 2017-10-10 | 2017-12-01 | 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心脑血管有益的油茶籽油及制备方法 |
CN107828508A (zh) * | 2017-12-08 | 2018-03-23 | 四川理工学院 | 一种茶籽油的抗氧化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
CN108041181A (zh) * | 2017-12-12 | 2018-05-18 | 江南大学 | 一种强化植物甾醇酯冰激凌专用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041181B (zh) * | 2017-12-12 | 2021-06-11 | 江南大学 | 一种强化植物甾醇酯冰激凌专用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634013A (zh) * | 2018-04-20 | 2018-10-12 | 管天球 | 一种预防脑血管硬化茶油的制备方法 |
CN113841896A (zh) * | 2021-10-25 | 2021-12-28 | 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214114A (zh) * | 2021-11-30 | 2022-03-22 | 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含甾醇酯的山茶油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山茶油 |
CN114214114B (zh) * | 2021-11-30 | 2024-02-09 | 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含甾醇酯的山茶油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山茶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3320A (zh) | 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 | |
Anwar et al. | Enhancement of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some vegetable oils by blending with Moringa oleifera oil | |
CN103891924B (zh) | 一种含玉米油的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
Gohari et al. |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umpkin seeds (Cucurbita pepo Subsp. pepo Var. Styriaka) grown in Iran | |
Rudzińska et al. | Blends of rapeseed oil with black cumin and rice bran oils for increasing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 |
JP4391673B2 (ja) | 油脂組成物 | |
EP2536292B1 (en) | Oil compositions of stearidonic acid | |
Shad et al. |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fatty acid profil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anut oil | |
CN103493908B (zh) | 一种具有降脂降糖作用的坚果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
RU2566986C2 (ru) | Масляная или жиров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 |
Elbandy et al. | Phytochemicals in pomegranate seeds and their effect as hypolipidemic agent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rats. | |
WO2014043053A1 (en) | Omega-9 canola oil blended with dha | |
Adu et al. |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the quality,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erminalia catappa (indian almond) seed oil | |
CN107361158A (zh) | 一种营养油及其制备和应用 | |
Bañares et al. |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megranate and alfalfa seed oils obtained by a two-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of expeller and supercritical CO2 technologies | |
CN106720461A (zh) | 一种亚麻籽调和油及其调配方法 | |
Njoku et al. | Some nutriceutical potential of beniseed oil | |
CN104255949A (zh) | 一种含有dha的花生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
Dhibi et al. | trans-Fatty acid isomers in two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seed byproducts under processing | |
CN107535620A (zh) |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 |
Cercaci et al. | Preliminary study on health-related lipid components of bakery products | |
CN1809284B (zh) | 用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富含二酰甘油和植物甾醇酯的油 | |
Thakkar | Study of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helf stability of soybean-corn oil blends | |
CN1893837B (zh) | 血清残粒性脂蛋白浓度调节剂 | |
CN112167364B (zh) | 一种营养健康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