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620A -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5620A
CN107535620A CN201710117977.5A CN201710117977A CN107535620A CN 107535620 A CN107535620 A CN 107535620A CN 201710117977 A CN201710117977 A CN 201710117977A CN 107535620 A CN107535620 A CN 107535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tent
classes
ready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79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光义
周红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179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5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5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包括,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本发明制得的调和油,能够作为调味油,尤其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凉拌产品用油。在0℃和10℃下冷冻储藏实验中,市售产品短时间内均出现絮状沉淀,本产品则保持长时间不出现絮状沉淀物。其在烹饪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率比市售产品低30%。其能够兼顾调味和烹饪两个用途。并具有芝麻油特有的浓郁风味。其富含抗氧化抗衰老成分,营养健康,制备过程简单,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脂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脂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米油与芝麻油的调和油,是一种针对高血压、高血脂人群的新型营养性调和油。
油脂的营养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的构成以及所含微量油脂伴随物的种类和含量。脂肪酸按饱和程度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从营养学角度可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其中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身合成的,必须由食物来供给,一旦缺乏,机体将出现不良反应。人体所需的绝大多数必需脂肪酸都来自于油脂,因此,油脂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尤为重要。人类如果饮食不均衡或长期食用某种单一油脂,将会导致某种或某几种脂肪酸的过量或不足,并可能使人体内代谢平衡发生紊乱而进一步引起各种疾病。
调和油,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油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食用油品种。我国调和油的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调和油的研究发展才被正式的纳入油脂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调和油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调和油已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调和油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到目前为止,调和油在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直接导致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种类繁多,消费者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
目前市场上的品牌调和油几乎都未标明所用油料的具体比例,对于脂肪酸的组成也讳莫如深,如5L装的葵花籽调和油只标注了配料包括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芥花油,京狮花生调和油的配方为一级大豆油、一级玉米油、一级压榨花生油,但均未详细标注各类配料油在其中所含的比例以及脂肪酸的大致组成。此外,对于油脂中功能性成分如谷维素、植物甾醇及维生素E等的含量标注,在市售各品牌调和油的包装上也难觅踪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各种保健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科学家发现,长期食用(凉拌、烹饪)芝麻油,具有降低血压和软化血管的作用,并可抑制皮肤癌。
稻米油在精炼过程中通常要经过脱胶、脱蜡、脱酸、脱色、脱臭以及脱脂等多道工序,味道清淡,适用于煎炒烹炸,但对菜品香味的改善不明显。而芝麻油因其含有的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和还原糖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浓郁的香味,主要用于汤、凉拌菜中。
就现有调和油的应用,主要在于烹饪和凉拌菜品中使用。
在烹饪过程中,作为重要营养成分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情况下,一方面会由于聚合反应、异构化反应、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等,使其结构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导致变质,甚至产生有害物质。调和油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少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问题,亟待解决。
而在凉拌用途方面,现代社会食品工业高度发达,市场涌现大量新的工业化生产的凉拌食品,在低温储藏这些食品的过程中,常有絮状的沉淀物出现,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外观品相和感官质量。能够在低温储藏条件下,不产生絮状物,并保持清澈透明的调和油新产品,亟待研发。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调和油制备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优化 筛选,包括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使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不同比例,其为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质量比范围为1:9~9:1中的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健康调和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由稻米油和芝麻油混合而成;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谷维素,其为0.1~1.2wt%;所述芝麻素,其为0.05~1.2wt%;所述植物甾醇,其为0.05~1.2wt%。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谷维素,其为0.4~1.0wt%;所述植物甾醇,其为0.7~1.0wt%;所述芝麻素,其为0.4~0.6wt%。
作为本发明所述健康调和油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调和油,能够作为调味油,尤其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凉拌产品用油。在0℃和10℃下冷冻储藏实验中,市售产品短时间内均出现絮状沉淀,本产品则保持长时间不出现絮状沉淀物。
本发明制得的调和油,在烹饪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率比市售产品低30%。
本发明制得的调和油,能够兼顾调味和烹饪两个用途。并具有芝麻油特有 的浓郁风味。
本发明制得的调和油,富含抗氧化抗衰老成分,营养健康,制备过程简单,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在下述实施例中,对产品组分的检测分析依据如下:
植物油脂肪酸含量的检测、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参考GB/T 17376-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参考GB/T17377-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脂的气相色谱分析。
谷维素的检测
参考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STAN 210-1999方法。
植物甾醇的检测
参考GB/T 25223-2010动植物油脂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维生素E含量检测
采用AOCS Official Method Ce8-89方法。
芝麻素含量检测
参考GB/T 31579-2015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分析条件为:日本岛津公司GC-9A气相色谱仪;色谱柱2m×5.3m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30mL/min;柱温19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进样量1μL。
本发明所得健康调和油,其中对不同比例调和油做多轮筛选,并根据筛选结果对油品进行定级分类为普通调和油,二类调和油及烹饪、调味调和油,一类调和油及烹饪、调味调和油。
实施例1: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1.1。
表1.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1.2。
表1.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1:9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2:8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3:7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4:6 一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调和油
5:5 一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调和油
6:4 一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调和油
7:3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8:2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9:1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实施例2: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2.1。
表2.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2.2。
表2.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1:9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2:8 一类调味 二类烹饪 一类调味调和油
3:7 一类调味 二类烹饪 一类调味调和油
4:6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5:5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6:4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7:3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8:2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9:1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实施例3: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3.1。
表3.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3.2。
表3.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1:9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2:8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3:7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4:6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5:5 二类调味 普通 二类调味调和油
6:4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7:3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8:2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实施例4: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4.1。
表4.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4.2。
表4.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2:8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3:7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4:6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5:5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6:4 二类调味 一类烹饪 一类烹饪调和油
7:3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8:2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9:1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实施例5: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 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5.1。
表5.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5.2。
表5.2–调和油品类评定
实施例6: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6.1。
表6.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6.2。
表6.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1:9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2:8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3:7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4:6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5:5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6:4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7:3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8:2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9:1 三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烹饪调和油
实施例7: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做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普通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且为二类烹饪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三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三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调味油品,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调味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调味油品。
多轮优化筛选之一,针对二类烹饪油品,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未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二类烹饪油品,通过筛选的油品为一类烹饪油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芝麻油、稻米油及健康调和油成品的脂肪酸组成、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芝麻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7.1。
表7.1-健康调和油及所用原料油各组分一览表
得到油品进行品类评定,具体结果详见表7.2。
表7.2–调和油品类评定
比例方案 调味品类 烹饪油品类 综合评定
1:9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2:8 二类调味 二类烹饪 二类调和油
3:7 二类调味 普通 二类调味调和油
4:6 一类调味 普通 一类调味调和油
5:5 二类调味 普通 二类调味调和油
6:4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7:3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8:2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9:1 三类调味 普通 三类调味调和油
实施例8
冷冻稳定性实验
取各类别调和油和普通市售调和油,分别装入20ml具塞试管,置于冰水 混合物中(0℃),10℃冰箱中,每过一段时间观察一次,记录调和油的外观变化、并用下表所示符号进行表示。
试验记录符号说明表
测定结果如下表8.1和8.2
表8.1-0℃恒温记录表
表8.2-10℃恒温记录表
由结果可见,一类调和油和二类调和油,在冷冻稳定性方面,均强于市售普通调和油。
在0℃恒温下,一类调和油在5小时内一直保持透明澄清状态。二类调和油,效果略差,在0℃恒温下,到第3小时开始出现小量白色斑点物质。而普通市售调和油,在0℃恒温下,表现均不及一类和二类调和油,其自第15分钟即开始有白色斑点物质,到第2小时时,白色物质增多,至第3小时,出现絮状物的沉淀产生。
在10℃恒温下,一类调和油一直保持透明澄清状态。二类调和油效果略差,在第16h开始出现白色絮状物。普通市售产品,自30min时,就开始有絮状物产生,并且在第8小时,开始出现沉淀。
一类调和油、二类调和油能够在冷冻稳定性试验中体现优异效果。这是因为,本发明所优选的具体含量的谷维素、芝麻素、植物甾醇物质,对于低温情况下,油品中混浊物质的生成,存在协同的抵消作用。低温环境下,调和油所产生的絮状混浊物主要在于谷维素的结晶析出。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本发明所限定的谷维素、芝麻素、植物甾醇含量范围内,植物甾醇C3位羟基能够提 供羟基,和谷维素的羰基氧形成氢键,两者互相堆叠,形成网络结构,该结构将芝麻素交联其中,芝麻素中的醚键又同谷维素中的氢质子产生氢键,三者协同作用,使得谷维素在低温情况下,难以析出结晶。
但是,要有此效果,必须考虑谷维素、芝麻素、植物甾醇的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否则,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将牢牢锁住芝麻素、油脂分子,使得油品出现混浊。
实施例9
模拟烹饪实验
取各类别调和油和不含芝麻素的普通市售调和油,分别在110℃、130℃、150℃、170℃、190℃下进行加热50min,将热的油品迅速转移到已在5℃冰箱中完全冷却的不锈钢容器中,进行冷却,然后测定其脂肪酸组成,最终换算为变化率,整理如下表9。
表9-烹饪条件下脂肪酸的变化率
由结果可见,在模拟的烹饪条件下,本发明所得一类调和油及一类烹饪调和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稳定性最佳,其在不同温度组别,MUFA和PUFA的变化率最为平稳,二类调和油及二类烹饪调和油次之。从不同温度组别的绝对变化率来看,本发明所得的调和油,均能最大化保有PUFA,且一类调和油和一类烹饪调和油优于二类调和油及二类烹饪调和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油脂产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其容易自动氧化变质,生成有害物质。本发明所制备的油品,出于调和油营养成分最优的考虑,具体 限定了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损失这方面,通过实验可见,相比于不含芝麻素的普通市售芝麻油,本发明所得调和油均有更优异的效果。这是因为,本发明中芝麻素既能作为风味物质,还可以同维生素E一样作为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本发明所限定的有效成分含量范围内,芝麻素、维生素E对多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协同的增效保护作用。
芝麻素和维生素E均为活性很强的强氧化剂,虽然芝麻素中并没有酚羟基,但是其有两个亚甲基二氧基苯基环。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维生素E结构中酚羟基具有一定的给予质子能力,在高温情况下,芝麻素裂变,亚甲基二氧基苯基环变为甲氧羟基和酚羟基,而酚羟基则因甲氧基羟基的电子云密度由于诱导效应而提高,成为一个电子接受体,整体就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可使得自由基电子更为稳定。
但是,若维生素E要起到促进芝麻素裂变的作用,必须对其含量进行限定。一方面,调和油本身的营养组成要求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另一方面,过多的维生素E会使得其更倾向与芝麻素中的氧形成氢键,而不是促进芝麻素裂变。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不同比例,泵入调和罐内,真空、常温搅拌,安全过滤,充氮灌装,对稻米油、芝麻油、及上述各比例样品,进行组分分析,优化筛选,得到健康调和油;
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进行筛选;
其中,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进行筛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谷维素为0.1~1.2wt%,植物甾醇为0.05~1.2wt%,芝麻素为0.05~1.2wt%,进行筛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谷维素为0.4~1.0wt%,植物甾醇为0.7~1.0wt%,芝麻素为0.4~0.6wt%,进行筛选。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筛选,包括使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使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进行筛选。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比例,其为稻米油和芝麻油依照质量比范围为1:9~9:1中的多种。
6.一种健康调和油,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稻米油和芝麻油混合而成;调和油中谷维素含量为1.8wt%以下;芝麻素含量为1.5wt%以下;维生素E含量为0.1wt%以下;植物甾醇含量为2wt%以下;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5wt%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总脂肪酸的含量为30wt%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康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维素,其为0.1~1.2wt%;所述芝麻素,其为0.05~1.2wt%;所述植物甾醇,其为0.05~1.2wt%。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康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维素,其为0.4~1.0wt%;所述植物甾醇,其为0.7~1.0wt%;所述芝麻素,其为0.4~0.6wt%。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健康调和油,其特征在于:维生素E含量为0.03~0.06wt%,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1:3:3。
CN201710117977.5A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Pending CN107535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977.5A CN107535620A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977.5A CN107535620A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620A true CN107535620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7977.5A Pending CN107535620A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56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598A (zh) * 2019-06-11 2019-08-16 番禺合兴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凉拌专用油及其应用
CN113057310A (zh) * 2021-04-29 2021-07-02 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提香解辣作用的火锅油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115840A (zh) * 2021-04-29 2021-07-16 云南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芥酸、低脂肪酸植物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23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脂肪酸平衡的健康调和油
CN102047987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更适合上海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
CN102742675A (zh) * 2012-07-14 2012-10-24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CN104130856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营养成分的油脂及其加工工艺
CN10422231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含芝麻素的油脂组合物
US20160256556A1 (en) * 2013-10-08 2016-09-08 Taiyo Kagaku Co., Ltd. Oil/fa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23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脂肪酸平衡的健康调和油
CN102047987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更适合上海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
CN102742675A (zh) * 2012-07-14 2012-10-24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CN104130856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营养成分的油脂及其加工工艺
CN10422231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含芝麻素的油脂组合物
US20160256556A1 (en) * 2013-10-08 2016-09-08 Taiyo Kagaku Co., Ltd. Oil/fa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瑞元著: "《现代油脂工业发展》", 31 December 20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金青哲主编: "《功能性脂质》", 31 August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598A (zh) * 2019-06-11 2019-08-16 番禺合兴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凉拌专用油及其应用
CN113057310A (zh) * 2021-04-29 2021-07-02 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提香解辣作用的火锅油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115840A (zh) * 2021-04-29 2021-07-16 云南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芥酸、低脂肪酸植物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deleke et al. Nutritional,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isolate of newly‐developed Bambara groundnut (Vigna subterrenea L.) cultivars
Adegunwa et al.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lantain (Musa paradisiaca L.) and tigernut (Cyperus esculentus L.) flour blends for food formulations
Mezgebo et al. Optimization of red teff flour, malted soybean flour, and papaya fruit powder blending ratios for better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nsory acceptability of porridge
CN108576772A (zh) 一种抗氧化蛋黄低脂沙拉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9152A (zh) 煎炸专用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TW200838431A (en) Mouthfeel improved fat and oil composition
CN107535620A (zh) 一种健康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Ayyildiz et al. Pumpkin (Cucurbita pepo L.) seed oil
El-Beltagi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sesame oil affected by multiple roasting methods
Gopala Krishna et al. Frying performance of processed rice bran oils
Cui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oil oxidation, fatty acid, carotenoid, squalene and tocopherol components of hazelnut oils obtained from three varieties undergoing oxidation
CN108541768A (zh) 一种热带功能性低热量椰香调和油
Ok et al. The Pretreatment of the Seeds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melon Oil and Its By‐Products
CN109329455A (zh) 一种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功能的凉拌营养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CN104855537B (zh) 一种风味稳定的调和油组合物
CN109480156A (zh) 一种藜麦谷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2573A (zh) 风味水产品的加工方法及香料组合物
CN101011089A (zh) 青菜烹炒专用调和油及其配制方法
Shi et al. Peanut processing qual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CN107510031A (zh) 一种干锅酱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Huang et al. Oxidative stability, shelf‐life and stir‐frying application of Torreya grandis seed oil
Ji et al. Influence of seed‐roasting degree on quality attributes of sunflower oil
Neme et al. Effect of seed processing treatments on oil quality of Ethiopian sesame varieties
Afifah et al. The addition of soy milk to pineapple chellies as a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to nutritious snacks for children
Kumar et al. Studie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and refined o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