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5301A - 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5301A
CN102595301A CN2012100341721A CN201210034172A CN102595301A CN 102595301 A CN102595301 A CN 102595301A CN 2012100341721 A CN2012100341721 A CN 2012100341721A CN 201210034172 A CN201210034172 A CN 201210034172A CN 102595301 A CN102595301 A CN 102595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ing plate
jut
framework
panel speake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41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祐一郎
山本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5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5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其能够确实且正确地进行振动板相对框体的定位,同时,提高了平板扬声器的声音特性。角部(31a)的突起部(31m)碰到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对应的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m),突起部(31n)碰到该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n),通过这样,来进行振动板(31)的定位,在该状态下,利用粘结在载置面(17m)上的密封垫部件(33),振动板(31)安装到前壳体(12)上。振动板(31)的上部形成为截面大致梯形,突起部(31m)(突起部(31n))形成为使得截面轮廓为规定曲率的圆弧状,相对侧壁面(16m)(侧壁面(16n)),线状(在平面视图上是点状)接触。

Description

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例如,涉及在将保护显示面板的屏幕部件作为用于发出声音的振动板来使用的折叠型便携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中,兼作屏幕部件的振动板安装在框体中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既使移动中或者外出也能够使用这样的高方便性,便携电话机等便携型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普及。特别是,自由开闭的折叠型便携电话机,由于能够紧凑地收纳,所以受到较多用户的欢迎。
此外,使用2轴铰链部,构成为使得一个框体绕着与用于进行开闭的回转轴正交的回转轴相对另一个框体自由回转的折叠型便携电话机也已经实用。
这样的便携电话机101如图20和图21所示,由上部单元102和下部单元103利用2轴铰链部104相互结合而构成,在上部单元102的上部框体105上,安装了输出受话声音的受话部106、由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显示部107,在下部单元103的下部框体108上,安装了由各种操作键等构成的操作部109、输入送话声音的送话部110、具有扬声器的声音输出部111。
而且,如图22所示,显示部107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12、向液晶显示面板112提供照明光的背光装置,利用保持框架113来保持这些部件,安装在上部框体105内。另外,用于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12的屏幕部件114,使用双面粘结片116粘结在构成上部框体105的前壳体115上。
但是,作为便携电话机101,不仅具有原有的通话功能,而且具有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功能和与因特网连接来浏览主页的数据通信功能的便携电话机已经普及。
这样的便携电话机101,例如,在执行从站点(site)下载的程序,玩游戏等的情况下,为了一边观看显示部107的画面一边听声音,在打开框体的状态下来使用。
但是,在将显示画面向正面折叠而紧凑化的状态下要观看显示部107的显示画面的情况下,存在声音输出部111的扬声器被遮住,不能充分地听到声音的问题。
另外,在通话时,在打开框体的状态,将受话部106贴近耳部来听受话声音,但由于音孔比较小,所以确实贴近是困难的,离开音孔位置,音量不足,而且声音不清楚。
因此,最近,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中,例如,将保护显示面板的屏幕部件作为用于发出声音的振动板来使用的技术已经实用,提出了将该技术应用于便携电话机(关于来自显示画面的声音输出,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该便携电话机的平板扬声器201安装在安装了显示部的一个框体上,如图23所示,例如由丙烯树脂制成的透明部件构成,具有:振动板202,兼作保护液晶显示面板的屏幕部件;致动器组件203,具有压电元件,使振动板202振动而发出声波。
振动板202为了传导振动而在规定部位安装致动器组件203,而且,通过为了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的框状的密封垫部件204安装在前壳体206上,该前壳体在中央部形成用于露出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开口,构成所述一个框体(参照图24和图25)。
这里,密封垫部件204配置为内壁面204a包围前壳体206的开口,同时如图25所示那样利用框状的双面粘结片分别粘结在振动板202、前壳体206的开口的缘部的载置面206a上。
为了将平板扬声器201安装到该便携电话机的框体上,首先,利用框状的双面粘结片将密封垫部件204粘结到振动板202的里面的周缘部上,在密封垫部件204的与振动板202相对的一侧贴附双面粘结片。
接着,使用例如双面粘结带将致动器组件203粘结到振动板202的里面的规定部位。
接着,将振动板202相对前壳体206定位,例如如图20所示那样,使得振动板202的显示画面区域202s没有错位,利用双面粘结片将密封垫部件204与前壳体206的开口的缘部连接,将振动板202安装到前壳体206上。
这里,如图25和图26所示,将振动板202的4个角部202a、202a、…中规定的角部202a(例如左下角部202a)顶在对应的前壳体206的侧壁部206b的内壁面的壁角部206c来定位,利用双面粘结片将密封垫部件204与前壳体206的载置面206a连接,将振动板202安装到前壳体206上(关于利用该角部相对框体定位设备的构成部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利用例如框状的双面粘结片,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保持框架的表面侧,在里面侧重叠组装配线基板,将FPC端部与配置在配线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连接。
接着,在安装了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单元、配线基板等的保持框架上,从配线基板侧组装后盖,将安装了振动板202和致动器组件203、密封垫部件204等的部件组贴附在前壳体206上,连接器连接致动器组件203配线基板。接着,组合、嵌合后盖,由此,通过阴螺纹或者阳螺纹等夹具来紧固,组装便携电话机。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5824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日经商业2004年11月1日”日经BP公司,2004年11月1日,90页。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是:框体与振动板的侧面部大范围地接触,按压侧面部而妨碍振动板的振动,引起平板扬声器的声音特性的恶化这样的问题。
即,如图23到图25所示,振动板202的角部202a的侧壁面202m、202n分别与前壳体206的壁角部206c的内壁面206m、206n大范围地面状(在平面视图上为线状)接触,所以,振动板202的侧面部由于前壳体206的按压而妨碍了振动,对声音特性产生坏影响(降低了音质或音量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其能够确实且正确地进行振动板相对框体的定位,同时,能够提高平板扬声器的声音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将使振动板振动而来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将上述振动板载置在相对上述框体定位的状态下在上述框体的载置面上,在上述框体上,分别形成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第二突起部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上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定位,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上述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在上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上述凹部中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另外,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另外,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下,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另外,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另外,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将使振动板振动而来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在上述框体上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将上述振动板在相对上述框体定位的状态下载置在上述框体的载置面上,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分别形成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第二突起部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上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定位,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另外,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在上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上述凹部中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另外,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另外,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另外,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另外,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另外,技术方案23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24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和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另外,技术方案25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使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在将所述振动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时候,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将所述振动板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所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进行定位,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在所述框体上形成的第一挡部,由此沿着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在所述框体上形成的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另外,技术方案26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装配在所述框体中,该框体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在形成在所述振动板上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另外,技术方案27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28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另外,技术方案29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30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另外,技术方案31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32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在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之所述框体上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另外,技术方案33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另外,技术方案34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下,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另外,技术方案35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7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另外,技术方案36所述的发明,涉及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另外,技术方案37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振动板,其特征在于,仅用于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中。
另外,技术方案38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方案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
另外,技术方案39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用于将振动振动板来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其特征在于,准备:所述振动板,在侧壁部上形成用于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上述突起部;所述框体,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别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使得所述第一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一挡部,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所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述第一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同时,使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二挡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
另外,技术方案40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技术方案3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壁角部的两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另外,技术方案4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用于将使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其特征在于,准备:所述框体,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上述突起部用于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将所述振动板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所述振动板,在该侧壁部上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别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使得所述第一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一挡部,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所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述第一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同时,使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二挡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
另外,技术方案42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技术方案4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在所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壁角部的两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发明的效果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构成,第一突起部碰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第一方向,振动板相对框体进行定位,而且,第二突起部碰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第二方向,振动板相对框体进行定位,在振动板相对框体定位安装的状态下,振动板和框体仅在第一突起部和第一挡部的接触部位,及第二突起部和第二挡部的接触部位进行接触,振动板的侧面部被框体按压的区域大幅度变窄,能够抑制由于框体而妨碍振动板的振动,所以,能够确实且正确地进行振动板相对框体的定位,同时,能够提高平板扬声器的声音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电话机的上部单元,从表面侧看的图,是表示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分解该便携电话机的上部单元从里面看的图,是表示该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该便携电话机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该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沿着图4的A-A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沿着图4的B-B线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该便携电话机的声音输出部的振动板构成的斜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7的D部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在该便携电话机的框体中定位该振动板的状态下来进行配置的情况的图,是沿着图8的E-E线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在该框体中定位该振动板的状态下来进行配置的情况的图,是沿着图8的F-F线的截面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图6的C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表示该声音输出部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该密封垫部件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在该振动板上安装该密封垫部件的状态的底面图。
图15是表示在该振动板上安装该密封垫部件和致动器组件的状态的底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该振动板向该框体安装的方法的分解斜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便携电话机的振动板的突起部构成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的便携电话机的振动板的突起部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的在便携电话机的框体上以定位状态来配置振动板的情况的截面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便携电话机(电子设备)
2 上部单元
3 下部单元
4 2轴铰链部
6 上部框体
7 声音输出部
9 显示部(显示部件)
12 前壳体
12a 壁角部
13 后盖
14 开口
16 侧壁部
16m 侧壁面(第一挡部或第二挡部)
16n 侧壁面(第二挡部或第一挡部)
17 缘部
17m 载置面
31,82 振动板
31a 角部
31m 突起部(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
31n 突起部(第二突起部或第一突起部)
32 致动器组件(致动器)
33 密封垫部件(支持部件)
34 防尘垫子部件
35 平板扬声器
36 平板扬声器安装构造
37,38 双面粘结片
41 液晶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突起部碰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第一方向,振动板相对框体进行定位,而且,第二突起部碰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第二方向,振动板相对框体进行定位,在振动板相对框体定位安装的状态下,振动板和框体仅在第一突起部和第一挡部的接触部位,以及第二突起部和第二挡部的接触部位进行接触,由此,振动板的侧面部被框体按压的区域大幅度变窄,能够抑制由于框体而妨碍振动板的振动,所以,能够确实且正确地进行振动板相对框体的定位,同时,能够提高平板扬声器的声音特性,实现了这样的目的。
实施例
图1是分解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电话机的上部单元,从表面侧看的图,是表示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分解该便携电话机的上部单元从里面看的图,是表示该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表示该便携电话机的构成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该上部单元的构成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沿着图4的A-A线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沿着图4的B-B线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该便携电话机的声音输出部的振动板构成的斜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图7的D部的放大图,图9是表示在该便携电话机的框体中定位该振动板的状态下来进行配置的情况的图,是沿着图8的E-E线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在该框体中定位该振动板的状态下来进行配置的情况的图,是沿着图8的F-F线的截面图,图11是放大表示图6的C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2是表示该声音输出部的构成的方框图,图13是表示该密封垫部件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在该振动板上安装该密封垫部件的状态的底面图,图15是表示在该振动板上安装该密封垫部件和致动器组件的状态的底面图,图16是用于说明该振动板向该框体安装的方法的分解斜视图。
该例子的便携电话机1具有可折叠的框体,同时,除了具有本来的通话功能之外,还具有例如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或者与因特网连接进行主页浏览的数据通信功能,如图1到图3所示那样,上部单元2和下部单元3互相自由开闭,而且,绕着与进行开闭的回转轴正交的回转轴,一个单元相对另一个单元自由回转地通过2轴铰链部4相互结合地构成。
如图1到图3所示那样,上侧单元2是在构成可折叠的扁平框体的上部框体6上安装下列部件来大致构成:例如输出受话声音的声音输出部7;用于驱动声音输出部7的压电驱动部8;由液晶显示装置构成,显示例如功能设定画面或者待机画面等的显示部9;具有LED,例如在来电话时或者通话时发光的发光部11。
框体6具有例如同时由镁合金制成的压铸成形品构成,构成正面侧的前壳体12、构成里面侧的后盖13,通过嵌合该组合的前壳体12和后盖13,或者利用阴螺纹或阳螺纹等夹具来紧固,通过这样,将声音输出部7和显示部9、发光部11收纳在内部,或在安装完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前壳体12大致成形为这样的形状:在中央部形成用于露出液晶显示面板41的显示画面的开口部14的矩形平板部15的周缘上立设有侧壁部16。
平板部15中的从侧壁部16的内壁面向侧向(内部侧)突设的开口部14的缘部17的上面形成为经后面所述的密封垫部件33载置振动板31的载置面17m。
另外,后盖13大致成形为在矩形平板部18的周缘立设有侧壁部19的形状。
如图3所示,下部单元3在构成可折叠的扁平框体的下部框体上安装下列部件来大致构成:控制部22,控制该便携电话机主体的各个构成部;存储部23,用于存储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程序和各种数据等;无线通信部26,利用天线25进行无线电波的发送接收,根据规定的协议进行通话或者数据通信;操作部27,由用于进行数字或者文字的输入操作等的多个操作键等构成;送话部28,由输入送话声音的麦克风构成;振铃发生部29,用于来电话时发生来电话声音。
如图1到图15所示那样,声音输出部7例如由丙稀树脂制成的透明部件构成,具有:振动板31,兼作保护液晶显示面板41的屏幕部件;致动器组件32,具有压电元件,使振动板31振动来发出声波;扁平的框状密封垫部件33,利如由硅橡胶构成,用于防止向上部框体6内部侵入灰尘等异物;框状的防尘垫部件34,配置在密封垫33的内侧,例如由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构成,防止向内部侵入灰尘,防止向液晶显示面板41的表面附着灰尘。这里。振动板31和致动器组件32构成平板扬声器35。
振动板31在平面视图上大致呈矩形,具有4个角部31a、31a、…,在各个角部31a的矩形的长边侧和短边侧的侧壁面上,分别形成用于定位的突起部31m、突起部31n。
在该例子中,振动板31在4个角部31a,31a,…中的规定角部31a碰到对应的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内壁面的壁角部,而被定位的状态下安装在前壳体12上。
即,角部31a的突起部31m碰到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对应的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m,突起部31n碰到该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n,由此,进行振动板31的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粘结在载置面17m上的密封垫部件33,安装在前壳体12上。
如图8和图9所示那样,振动板31的上部成形为截面大致梯形,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的截面具有规定曲率的圆弧状曲面31s,相对侧壁面16m(侧壁面16n)线状(在平面视图上是点状)接触。另外,突起部31m(突起部31n)构成为使得在振动板31的厚度方向的下部侧形成,振动板31在上部侧相对前壳体12保持非接触状态。
另外,在该例子中,作为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的形成部位,选择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比较小(例如0附近)而且振幅比较小(例如0附近)的部位(例如,相当于节点那样的部位)。
为此,与现有技术那样面状(在平面视图中是线状)且在侧壁面的厚度方向大致整个面接触的情况相比,振动板31的侧部被前壳体12按压的区域大幅度变窄,抑制了由于前壳体12而妨碍振动。因此,降低了由于前壳体12导致的对声音特性的坏影响(音质或者音量的降低等)。此外,作为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的形成部位,选择声压的时间平均值比较小,且振幅比较小的部位,由此,图谋提高声音特性。
而且,在振动板31的与矩形的显示画面区域对应的区域的外部区域涂覆遮光材料,在定位振动板31的状态下,该显示画面区域相对液晶显示面板41的显示区域无错位地重合。
致动器组件32通过由控制部22控制的压电驱动部8,接收放大的驱动信号,将作为电信号的驱动信号变换为声音信号,使振动板31振动。
在该例子中,致动器组件32使用例如双面粘结带粘结在振动板31的里面的规定部位。而且,在致动器组件32的里面侧,配置用于保护柔性印刷电路配线板(下面称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垫子部件45。
如图6所示,密封垫部件33同时通过框状的双面粘结片37、38,分别粘结在振动板31、前壳体12的载置面17m上。
如图11所示,双面粘结片37(38)通过在由PET构成的基体37a(38a)的两个面上形成丙稀系列粘结剂层37m(38m)和硅系列粘结剂层37n(38n)而构成。
这样,振动板31就通过密封部件33安装在前壳体12上。
密封垫部件33例如由硅橡胶构成,在粘结到振动板31上的状态,根据振动板31的振动,一边至少沿着厚度方向比较容易变形,一边支持振动板31,同时,防止从开口14向上部框体6中侵入灰尘等异物。而且,密封垫部件33设定得外形尺寸比振动板31的小一些。
另外,防振垫部件34配置在密封垫部件33的内侧(在该例子中,为利用密封垫部件33的内壁面33a包围其侧部,上方由振动板31覆盖,而且,在下方配置液晶显示面板41的缝隙空间内),使得包围显示画面区域的周缘部。
该例子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36中,振动板31为了传导振动在规定的部位,以与致动器组件32接触的状态来安装,而且,角部31a的突起部31m碰到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对应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m,突起部31n碰到该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n,由此进行振动板31的定位,例如通过由硅橡胶构成的框状的密封部件33,安装到前壳体12上来大致构成。
这里,密封部件33同时利用框状的双面粘结片37、38,分别粘结到振动板31、前壳体12的载置面17m上。
通过这样,密封部件33不妨碍振动板31的振动地支持,而且,防止了向上部框体6内部侵入灰尘等的异物。
显示部9具有在上述框体6的内侧面配设的例如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41;背光装置,向液晶显示面板41提供照明光;驱动电路,驱动液晶显示面板41;保持框架42,保持液晶显示面板41和背光装置。
液晶显示面板41是例如TFT(Thin Film Transistor)构造的透过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形成多个TFT和透明象素电极;相对基板,通过与TFT基板间隔几个[μm]相对地固定,形成着色层(color filter);封入上述间隙中的液晶层;一对偏转板,配设在TFT基板、相对基板的外侧。
背光装置具有:光源单元,由作为点状光源的多个LED构成;光学部件组,包括导光板,接收从光源单元射出的光,将面状的照明光向液晶显示面板41射出、用于修正亮度的偏差的扩散片、汇集从导光板侧入射的照明光的棱镜片,从里面侧向液晶显示面板41照射照明光,由观察者识别透过液晶显示面板41的光。
在保持框架42的表面侧(振动板31一侧)配设光学部件组,在将光学部件组夹在与保持框架42之间的状态,例如,通过框状的双面粘结片固定液晶显示面板41。
在保持框架42的背面侧(后盖一侧)安装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规定的电路图案、并搭载电子部件而成的配线基板43,该配线基板43、液晶显示面板41和光源单元分别通过FPC电连接。
液晶显示面板41和光源单元、配线基板43等以安装在保持框架42上的状态,通过构成上述框体6的前壳体12和后盖13,利用夹具从上下方向按压,存储在上部框体6内。
控制部22具有CPU(中央处理装置)等,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各种处理程序,使用由存储部23确保的各种寄存器和标记,控制各个构成部分,执行通信控制处理和显示、操作控制处理等。
存储部23由ROM、RAM等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具有:程序存储区域,存储着控制部22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程序、显示操作控制处理程序、浏览、邮件等各种处理程序等;信息存储区域,存储着各种功能的设定信息、通信历史信息、电话薄信息、文字消息信息、带声音的动画文件等各种信息,同时,该存储部23确保控制部22执行程序时使用的各种寄存器和标记。
无线通信部26由RF电路、调制解调电路、基带处理电路等构成,调制声音或者数据,利用天线25作为无线电波来发送,同时,利用天线25接收无线电波,解调成声音或者数据,根据规定的协议来进行通话或者数据通信。
操作部27具有:功能键组,具有用于启动浏览器来浏览网页的浏览器模式选择键、用于决定操作的决定键、用于显示操作菜单的菜单键、用于切换文字输入模式的输入模式切换键、用于登记或者检索电话薄的电话薄键、用于进行声音通话的通话开始键、将操作返回前一个状态的清除键、用于进行电源切断来中止各种操作的电源键;光标键,用于将显示在显示部9上的显示画面上的光标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数字键组,例如用于输入数字等。
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2轴铰链部4具有:安装在上部框体6上并固定在上部框体6上的基台板51;回转轴部52,通过基台板51旋转自由地轴支承,末端部相对上部单元2的显示部9的显示画面平行地突出;回转轴部53,利用该回转轴部52的末端部,相对回转轴部52成直角地配置,回转自由地轴支承。
利用上部框体6绕着回转轴部53相对下部框体的回转,上部单元2和下部单元3折叠,利用下部框体绕着回转轴部52的相对上部框体6的回转,包含上述单元2的显示面的平面和包含下部单元3的操作面的平面交叉,上部单元2回转。
在组装该例子的便携电话机1期间,首先,如图1、图2和图14所示那样,利用框状的双面粘结片37将密封垫部件33粘结到振动板31的里面的周缘部上,在密封垫部件33的与振动板31相对的一侧,贴附双面粘结片38。
接着,如图1、图2和图15所示那样,例如使用双面粘结带将致动器组件32粘结在振动板31的里面的规定部位。
接着,如图1、图2和图16所示那样,使振动板31的4个角部31a,31a,…中规定的角部31a(例如左上角部31a)碰到对应的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内壁面的壁角部来进行定位,利用双面粘结片38将密封垫部件33粘结在前壳体12的载置面17m上,将振动板31安装到前壳体12上。
这里,使角部31a的突起部31m碰到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对应的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m,使突起部31n碰到该壁角部12a的侧壁面16n,来进行振动板31的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粘结到载置面17m上的密封垫部件33,安装到前壳体12上。
在该状态下,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相对侧壁面16m(侧壁面16n),线状(在平面视图上是点状)接触。
另外,在定位振动板31的状态下,振动板31的显示画面区域相对液晶显示面板41的显示区域无错位地重叠。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在将光学部件组夹在与保持框架42之间的状态下,例如通过框状的双面粘结片,将液晶显示面板41固定到保持框架42的表面侧(安装了振动板31的一侧)。
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将防尘垫子部件34安装在保持框架42上,使其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41的周缘部。
接着,在里面侧重叠组装配线基板43,在配置在配线基板43的端部的连接器上连接FPC的端部。
接着,在安装了液晶显示面板41和光源单元、配线基板43等的保持框架42上,从振动板31一侧装配前壳体12。
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将安装了振动板31和致动器组件32、密封垫部件33等的部件组贴附在前壳体12上,连接器连接致动器组件32和配线基板43。接着,组合、嵌合后盖13,或者利用阴螺纹或阳螺纹等夹具来紧固,通过这样来组装便携电话机1。通过这样,振动板31在规定部位接触致动器组件32,能够传导振动。
在这样组装的便携电话机1中,在打开框体的状态下,如果来电话,控制部12控制振铃发生部29,发出来电话声音,同时,控制发光部11,使LED发光,进行来电话通知。
接着,按压操作部27的通话开始键,开始通话,来自通话对方的声音从声音输出部7输出。
即,控制部22控制压电驱动部8,使得放大的驱动信号提供给致动器组件32。致动器组件32接收放大的驱动信号,将作为电信号的驱动信号变换为声音信号,振动振动板31。从振动板31直接发出声波。
操作者(用户)既使不将振动板31贴近耳朵,例如,也能够使得便携电话机1向着正面,听受话声音,向着送话部28发声来进行通话。这里,在接收数据中附加了图像(动画或者静止画面)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一边观看显示部9的显示画面一边进行通话。
另外,例如,在执行从站点下载的程序(带有声音的动画文件等)的情况下,在打开框体的状态下,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9上,同时,从声音输出部7的振动板31发出声音。
另外,在使用读邮件功能的情况下,也从振动板31发出声音。
振动板31的侧面部被前壳体12按压的区域大幅度地变窄,能够抑制因前壳体12而妨碍振动。因此,降低了由于前壳体12导致的对声音特性的不良影响(音质或音量的降低等)。此外,作为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的形成部位,选择声压的时间平均值比较小,振幅比较小的部位,由此图谋提高声音特性。
另外,密封垫部件33不妨碍振动板31的振动地支持,由此,确实地从振动板31发出声音,既使比较远,操作者(用户)也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
这样,如果根据该构成,振动板31的4个角部31a,31a,…中的规定的角部31a碰到对应的前壳体12的侧壁部16的内壁面的壁角部12a,来进行配置,所以,能够以确实且正确的定位状态,安装在前壳体12上。
而且,突起部31m、31n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侧壁面16m、16n,与现有技术那样在平面视图上是线状且对于侧壁面的厚度方向以大致整个面接触的情况相比,振动板31的侧面部被前壳体12按压的区域大幅度变窄,所以,能够抑制因前壳体12而妨碍振动。因此,能够降低由于前壳体12导致的对声音特性的不良影响(音质或者音量的降低等)。
而且,作为突起部31m(突起部31n)的形成部位,选择声压的时间平均值比较小、振幅也比较小的部位,由此,能够图谋进一步提高声音特性。
另外,密封垫部件33不妨碍振动板31的振动地支持,所以,可从振动板31确实地发出声音,既使比较远,操作者也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
另外,操作者(用户)既使不将振动板31贴近耳朵,例如,能够在使得便携电话机1向着正面的状态下,听受话声音,不会象现有技术那样,离开了音孔位置声音就不清楚,能够确实且清楚地听到受话声音,同时,能够将便携电话机1离开耳部,向着送话部28进行通话。另外,在附加了图像(动画或者静止画面)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一边看显示部9的显示画面一边听声音。
另外,通过采用平板扬声器,能够有助于设备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上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具体的构成不限于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的设计的改变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振动板兼作显示部的屏幕部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专门设计。这种情况下,振动板可以不是透明的。另外,振动板的形状不一定限于平面视图的矩形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也可以是不定形。另外,框体可以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是树脂制成的。
另外,也可以在框体侧形成定位用的突起,另外,突起部的截面的圆弧状轮廓的曲率能够任意设定,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突起部61形成为使得截面的圆弧状轮廓的曲率比较小,如图18所示,也可以将突起部71形成为使得截面的圆弧状轮廓的曲率比较大。突起部截面的轮廓的形状,不限于圆弧状,可以是任意的曲线。另外,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振动板82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突起部81。这里,接触部位的形成位置不限于振动板的中央部,也可以在上部,也可以在下部。接触部位的厚度方向的长度,能够适当改变。
另外,突起部不是必需设置在4个角部,也可以至少设置在一个位置(例如,距致动器组件32最远的部位)。这样,将接触位置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选择距致动器组件32最远的部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声音特性。
另外,描述了将声音输出部7设置在一个位置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在2个位置以上。这种情况下,设置位置可以是上部单元也可以是下部单元。
另外,也可以附加电子摄像机单元,使得具有摄像功能或者视频电话功能。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得从声音输出部7发出照像时的模拟快门声音。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得在来电话时调整音量,从声音输出部7输出来电话声音。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双面粘结片,直接通过粘结层来将振动板粘结到密封垫部件上,也可以通过热熔来粘结。
另外,密封垫部件也可以利用粘结以外的方法来安装到前壳体上。
另外,描述了回转轴部52相对上述框体6的主平面平行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相对上侧框体6的主平面垂直。这种情况下,上部单元2的显示面和下部单元3的操作面保持大致平行关系,同时回转上部单元2。
另外,不限于2轴铰链,也可以应用于仅可开闭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也可以应用于折叠式以外的直板型便携电话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作为便携型电子设备,除了便携电话机之外,对于简易型便携电话(PHS)终端、便携信息终端(PDA)、便携型计算机,也能够适用。另外,除了便携型电子设备之外,一般的,对于安装了平板扬声器的声音设备或者计算机等也能够适用。

Claims (42)

1.一种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将使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将上述振动板在相对上述框体定位的状态下载置在上述框体的载置面上,
在上述框体上,分别形成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第二突起部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
上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定位,
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上述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在上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上述凹部中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下,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13.一种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将使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体上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将上述振动板在相对上述框体定位的状态下载置在上述框体的载置面上,
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分别形成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第二突起部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
上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定位,
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一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上述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在上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上述凹部中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下,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25.一种平板扬声器,具有振动板,使该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振动板的侧壁部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用于在将所述振动板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时候,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将所述振动板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
所述振动板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上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所述框体定位,
上述第一突起部碰到在所述框体上形成的第一挡部,由此沿着第一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同时,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在所述框体上形成的第二挡部,由此,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述振动板相对上述框体进行定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装配在所述框体中,该框体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规定壁角部的2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在形成在所述振动板上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的规定部位,配置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致动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距离配置所述致动器的部位规定的距离以上的部位。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发出的声波的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和振幅比较小的部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截面的轮廓形成为由向外凸出的平滑曲线所构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挡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挡部至少在平面视图上点状接触。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由相对规定的对称轴线对称的平板状部件所构成,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对称轴平行或者正交,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通过与所述振动板的里面粘结来支持所述振动板的支持部件,载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载置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的底部形成开口,在所述载置面构成所述开口的缘部之所述框体上安装所述振动板,使其覆盖所述开口。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由扁平的框状部件构成,配置成其内壁面包围所述开口,具有用于防止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框体中侵入包含灰尘的异物的防止异物侵入的功能。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在粘结在所述振动板上的状态下,根据所述振动板的振动,至少一边沿着厚度方向变形一边支持所述振动板。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有压电元件,与所述振动板的规定部位接触。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显示部件,所述振动板由透明部件构成,兼作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画面的屏幕部件。
37.一种振动板,其特征在于,仅用于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中。
3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
39.一种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所述振动板,在侧壁部上形成用于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和
所述框体,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别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
使得所述第一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一挡部,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所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述第一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同时,使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二挡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在所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壁角部的两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41.一种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用于将使振动板振动而发出声波的平板扬声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其特征在于,
准备:所述框体,形成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上述突起部用于以相对所述框体定位的状态,将所述振动板载置在所述框体的载置面上;和
所述振动板,在该侧壁部上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别与之抵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
使得所述第一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一挡部,沿着互相交叉的、同时与所述载置面大致平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述第一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同时,使所述第二突起部碰到所述第二挡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进行所述振动板相对所述框体的定位。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板上形成的构成规定角部的2个所述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
在所述框体上形成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的构成壁角部的两个内壁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
CN2012100341721A 2004-12-28 2005-12-28 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25953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80304 2004-12-28
JP2004380304A JP4174471B2 (ja) 2004-12-28 2004-12-28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及びその実装構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4722.2A Division CN1802032B (zh) 2004-12-28 2005-12-28 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5301A true CN102595301A (zh) 2012-07-18

Family

ID=3661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47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2032B (zh) 2004-12-28 2005-12-28 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012100341721A Pending CN102595301A (zh) 2004-12-28 2005-12-28 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和安装方法、振动板、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47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2032B (zh) 2004-12-28 2005-12-28 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92319B2 (zh)
EP (1) EP1696692A2 (zh)
JP (1) JP4174471B2 (zh)
CN (2) CN18020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816A (zh) * 2013-01-07 2015-09-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CN115188272A (zh) * 2018-09-20 2022-10-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5652B2 (ja) * 2004-12-27 2009-11-0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防塵構造
JP4266923B2 (ja) * 2004-12-27 2009-05-27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実装方法、電子機器の組立方法、ガスケット部材、振動板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
US20080080734A1 (en) * 2006-10-03 2008-04-03 Forth Robert A Sports audio player and two-way voice/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749347B2 (ja) * 2007-01-18 2011-08-17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磁変換器
TW200909700A (en) * 2007-08-17 2009-03-01 Asustek Comp Inc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4900304B2 (ja) * 2008-03-31 2012-03-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229153B2 (en) * 2008-04-01 2012-07-24 Apple Inc. Microphone packag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112130B2 (en) * 2008-04-01 2012-02-07 Apple Inc. Receiver acoustic system
WO2009151892A1 (en) * 2008-05-19 2009-12-17 Emo Labs, Inc. Diaphragm with integrated acoust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US8189851B2 (en) 2009-03-06 2012-05-29 Emo Labs, Inc. Optically clear diaphragm for an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KR101012871B1 (ko) * 2009-07-28 2011-02-08 (주)엠쓰리모바일 방수 및 방진 구조를 갖는 전자기기
TWM381090U (en) * 2009-11-12 2010-05-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Display module
KR101111895B1 (ko) * 2010-01-06 2012-02-15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02413399B (zh) * 2011-11-24 2014-07-23 深圳麦博电器有限公司 无箱体音箱
US8767992B2 (en) 2011-12-30 2014-07-01 Gary A. Lester, JR. Mobile media device case/attachment for providing passive acoustic boosting
CN202424975U (zh) * 2012-02-27 2012-09-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和移动终端设备
JP2013207601A (ja) * 2012-03-28 2013-10-07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
JP5855508B2 (ja) * 2012-03-29 2016-02-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3145357A1 (ja) * 2012-03-30 2013-10-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US9369810B2 (en) 2012-09-26 2016-06-14 Kyocera Corporation Acoustic generator, acoustic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125294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Elliptic Laboratories As Touchless user interfaces
WO2014143821A2 (en) 2013-03-15 2014-09-18 Emo Labs, Inc. Acoustic transducers having a connector between an actuator and a diaphragm
CN103618979B (zh) * 2013-03-20 2018-04-06 谭菊花 平板喇叭
US20140369541A1 (en) * 2013-05-17 2014-12-18 Michael Miskin Wearable Portable Speaker 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JP5707454B2 (ja) * 2013-07-22 2015-04-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D733678S1 (en) 2013-12-27 2015-07-07 Emo Labs, Inc. Audio speaker
USD741835S1 (en) 2013-12-27 2015-10-27 Emo Labs, Inc. Speaker
USD748072S1 (en) 2014-03-14 2016-01-26 Emo Labs, Inc. Sound bar audio speaker
KR102229137B1 (ko) 2014-05-20 2021-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91311B1 (ko) * 2017-07-07 2022-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필름 스피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12266B1 (ko) 2017-08-03 2021-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52462B1 (ko) * 2017-12-26 2022-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334165B (zh) * 2018-01-19 2022-01-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035642A (ko) * 2019-09-24 2021-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225503B (zh) * 2020-02-06 2022-03-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CN113225501B (zh) * 2020-02-06 2022-02-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WO2021155847A1 (zh) * 2020-02-06 2021-08-1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CN113225502B (zh) * 2020-02-06 2022-02-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CN113225652B (zh) * 2020-02-06 2022-03-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扬声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93A (ja) * 1995-06-19 1997-01-10 Taiyo Yuden Co Ltd 圧電音響装置
WO2004098231A1 (ja) * 2003-04-25 2004-11-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平面型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3435B2 (ja) 1996-07-29 2001-01-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2258249A (ja) 2001-03-05 2002-09-11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3018686A (ja) 2001-07-02 2003-01-17 Authentic Ltd スピーカ
JP3770111B2 (ja) 2001-07-09 2006-04-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CN2530416Y (zh) * 2001-07-17 2003-01-08 睿门企业有限公司 相框型扬声器
JP4201637B2 (ja) * 2003-04-25 2008-12-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平面スピー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93A (ja) * 1995-06-19 1997-01-10 Taiyo Yuden Co Ltd 圧電音響装置
WO2004098231A1 (ja) * 2003-04-25 2004-11-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平面型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816A (zh) * 2013-01-07 2015-09-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US10142717B2 (en) 2013-01-07 2018-11-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aker apparatus
US10405077B2 (en) 2013-01-07 2019-09-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aker apparatus
US11109128B2 (en) 2013-01-07 2021-08-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aker apparatus
US11889251B2 (en) 2013-01-07 2024-01-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aker apparatus
CN115188272A (zh) * 2018-09-20 2022-10-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CN115188272B (zh) * 2018-09-20 2024-02-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2032B (zh) 2014-10-29
JP4174471B2 (ja) 2008-10-29
CN1802032A (zh) 2006-07-12
US7792319B2 (en) 2010-09-07
JP2006186850A (ja) 2006-07-13
US20060140438A1 (en) 2006-06-29
EP1696692A2 (en) 200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2032B (zh) 电子设备的平板扬声器的安装构造、平板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1819749B (zh) 电子设备的防尘机构及防尘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812665B (zh) 平板扬声器安装方法、带密封垫部件的振动板以及平板扬声器
US7561684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12822574A (zh)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计算装置
CN101133627A (zh) 音频输出设备、报警输出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程序
JP2006166029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の実装構造及び実装方法、並びに携帯型電子機器
US20030164918A1 (en) Display arrangement
US7636137B2 (en) Double-sided display liquid crystal module
JP3676275B2 (ja)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の装着構造
JP400256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小型スピーカ実装構造及び該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159508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小型部品実装構造及び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配置方法
JP506318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4108646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小型スピーカ実装構造及び該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5136877A (ja) 配置構造、及び、携帯通信機器
JP4994114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9267565A (ja) 電子機器
JP2005286559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6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No.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Taikoo Place Lincoln building 23 floor

Applicant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orp.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