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2578A -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2578A
CN102592578A CN2011104360360A CN201110436036A CN102592578A CN 102592578 A CN102592578 A CN 102592578A CN 2011104360360 A CN2011104360360 A CN 2011104360360A CN 201110436036 A CN201110436036 A CN 201110436036A CN 102592578 A CN102592578 A CN 102592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keyboard
anterior
protecgulum
hol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60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野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lan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ola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land Corp filed Critical Rolan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在从键盘被前盖及后盖覆盖的闭状态设为开状态时,通过转动轴使前盖相对于后盖而转动。进而,通过内设在乐器本体内的前部导槽及齿条,对配设在后盖上的卡合销及小齿轮的朝向后方的移动进行引导。由于齿条位于前部导槽更后方,因此后盖大致维持姿势而向后方移动。因此,设为开状态所需的乐器本体的收容空间的高度只要至少有后盖的厚度即可。因此,能够减小设计乐器本体时考虑的收容空间,从而能够将乐器本体的全高抑制得较低。因而,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的自由度。

Description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design)的自由度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作为电子钢琴(piano)、电子风琴(organ)等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已知有具备可转动地构成的前盖和可前后滑动地构成的后盖的盖体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盖体结构,其具备在闭状态下竖立设置于乐器本体的后盖(前板部)以及通过转动轴而连结于该后盖的前盖(键盘盖)。乐器本体具备沿前后方向形成的导(guide)槽,在后盖的两侧突出设置的卡合销(pin)卡合于该导槽。进而,乐器本体具备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受到支撑的滑臂(slide arm),该滑臂沿着导槽而配设于导槽的下方。由此,在闭状态下,键盘以及配设在键盘后方的操作面板(panel)由前盖以及后盖所覆盖。
在设为开状态时,以转动轴为中心来使前盖转动而将前盖折叠于后盖。由此,能够相对于演奏者侧而开放键盘,从而能够设为可演奏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将折叠的前盖以及后盖翻起到滑臂之上,维持该翻起状态,使后盖与滑臂及前盖一同沿导槽向后方移动。于是,滑臂、前盖以及后盖被收容到乐器本体内,从而能够相对于演奏者侧而开放键盘以及操作面板,演奏者既可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又可操作键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特开2007-18801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技术中,导槽以及滑臂是位于乐器本体的上下,因此,滑臂、前盖以及后盖是以堆叠的状态而收容在乐器本体的收容空间内。因此,收容空间的高度必须比将滑臂的高度、前盖以及后盖的厚度相加所得的尺寸还要大。其结果,乐器本体的设计必须要考虑收容空间的高度,从而存在设计受到较大制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的自由度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为了达成该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在开闭自如地覆盖键盘以及配设在该键盘后方的操作面板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中,在从键盘被覆盖的闭状态设为开状态时,通过转动轴来使前盖相对于后盖而转动。进而,通过内设在乐器本体内的前部引导部来对后盖的前部卡合部的朝向后方的移动进行引导,并通过内设在乐器本体内的后部引导部来对后盖的后部卡合部的朝向后方的移动进行引导。由于后部引导部位于前部引导部更后方,因此能够大致维持姿势而使后盖向后方移动。由此,收容盖体而设为开状态所需的乐器本体的收容空间的高度只要至少有后盖的厚度即可。因此,能够减小设计乐器本体时考虑的盖体的收容空间的高度。由此,具有以下效果,即,能够将乐器本体的总高抑制得较低,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通过前部卡合部、前部引导部、后部卡合部、后部引导部的至少一者所具备的卡止部,对后盖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卡止,由此能够相对于演奏者侧来开放键盘,另一方面,相对于演奏者侧来遮蔽操作面板。由此,能够使键盘乐器的外观接近声学(acoustic)钢琴。
进而,在前后方向上,前盖形成得比键盘的长度短,因此即便不使乐器本体的高度大过所需,也能够使得位于开状态的转动停止位置时的前盖的前端不会从乐器本体突出到上方。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在与前盖的长度的关系上,能够将乐器本体的全总抑制得较低,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前部卡合部形成在从后盖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臂(arm)上,并且,前部卡合部以及前部引导部位于操作面板更下方,因此能够使前部卡合部以及前部引导部位于难以引人注目之处。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能够防止前部卡合部以及前部引导部成为碍眼物,能够使键盘乐器的外观性良好。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前部卡合部或前部引导部沿着乐器本体的前后方向而延伸设置,并且相对于前部侧而后部侧位于乐器本体的上方侧,因此,随着使后盖向前方移动,后盖的前部下降,随着使后盖向后方移动,后盖的前部上升。因此,即使在将操作面板配设于键盘更高的位置或者向演奏者侧倾斜配设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后盖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后盖的前部干涉到操作面板。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能够提高操作面板的配设位置或操作面板的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转动轴内置着扭矩轴单元,该扭矩轴单元在相对于后盖而使前盖向闭方向转动时产生规定的扭矩。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无须绕着转动轴来另行设置扭矩(torque)轴单元,因此能够有效地活用转动轴周围的空间(space),并且能够使外观变得漂亮。进而,具有能够在闭操作时缓慢地关闭前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结构的键盘乐器的立体图,图1(b)是将前盖以及后盖的一部分切开而表示的键盘乐器的局部切剖平面图。
图2是前盖以及后盖的侧面图。
图3是遮蔽键盘以及操作面板的图1(b)的III-III线上的乐器本体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上的乐器本体的剖面图。
图5是开放键盘,另一方面遮蔽操作面板的乐器本体的剖面图。
图6是开放键盘以及操作面板的乐器本体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键盘乐器
2:脚
3:乐器本体
4:搁板
5:侧板
6:顶板
7:前板
8:键盘盖
8a:前盖
8a1:前盖8a的背面
8b:后盖
8c:下垂部
9:乐谱板
10:大顶盖
11:拍子木
12:键盘
13:操作面板
14:口棒
15:转动轴
16:臂
16a:基部
17:卡合销(前部卡合部)
18:小齿轮(后部卡合部)
19:前部导槽(前部引导部)
19a:第1槽部
19b:第2槽部
19c:卡止部
20:齿条(后部引导部)
21:安装构件
22:后部导槽
22a:切口部
22b:闭塞构件
23:轴部
24:纵槽
A、B:箭头
S: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a)、图1(b),对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盖体结构的键盘乐器1进行说明。图1(a)是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盖体结构的键盘乐器1的立体图,图1(b)是将前盖8a及后盖8b的一部分切开而表示的键盘乐器1的局部切剖平面图。另外,图1(a)表示立起乐谱板9并且打开大顶盖10的状态,图1(b)表示放倒乐谱板9并且关闭大顶盖10的状态。而且,键盘乐器1的左右方向是以从演奏者观察的方向为基准,而对于前后方向,将键盘乐器1的演奏者侧设为“前方”。该键盘乐器1的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关系在权利要求书中也同样。
如图1(a)所示,键盘乐器1是具备多根脚2以及由该脚2所支撑的乐器本体3而构成。乐器本体3主要具备由脚2所支撑的搁板4(参照图3)、竖立设置在该搁板4的两侧的侧板5、架设在这些侧板5上的顶板6、垂设于该顶板6的前板7以及配设在该前板7下方的键盘盖8而构成。乐谱板9构成为可竖立设置在顶板6上,大顶盖10以在闭状态下与顶板6成同一面的方式而配设在顶板6的后方。键盘盖8是在闭状态下大致水平地跨及左右的侧板5而配设,且具备配设在演奏者侧的矩形状的前盖8a和连结于该前盖8a后方的矩形状的后盖8b。
如图1(b)所示,键盘盖8是用于在闭状态下覆盖拍子木(woodenclapper)11、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的构件。操作面板13是配设用于键盘乐器1的设定或乐音控制的操作元件、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等的作为电子乐器的功能元件(未图示)的部位,且跨及左右的侧板5而配设在拍子木11及键盘12的后方。本实施方式中,在拍子木11上配设着键盘乐器1的电源开关(switch)等的一部分操作元件或指示灯(pilot lamp)。而且,前盖8a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比键盘12的长度短,在闭状态下,由前盖8a及后盖8b来覆盖拍子木11、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
其次,参照图2来对前盖8a及后盖8b(键盘盖8)进行说明。图2是前盖8a及后盖8b的侧面图。前盖8a从前端部朝向下方而突出设置有下垂部8c,该下垂部8c在闭状态下,靠近或抵接于口棒14(参照图1(a))的上表面并覆盖拍子木11及键盘12(参照图1(b))的前端面。前盖8a在后部配设着转动轴15。后盖8b是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比前盖8a长的板状构件,在前部配设有转动轴15,并与前盖8a相连结。
转动轴15是相对于后盖8b来可转动地支撑前盖8a的构件,且内置着单向扭矩型的扭矩轴单元。扭矩轴单元在相对于后盖8b而前盖8a向开方向(图2箭头A方向)转动时不产生扭矩,而在相对于后盖8b而前盖8a向闭方向(图2箭头B方向)转动时产生规定的扭矩。由此,在开操作时,只要用轻微的力便能够打开前盖8a,并且在闭操作时能够缓慢地关闭前盖8a。
而且,通过在转动轴15中内置扭矩轴单元,与将扭矩轴单元设置在与转动轴15不同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较,不需要在转动轴15的周围设置扭矩轴单元的空间,因此能够有效活用空间。进而,当将扭矩轴单元设置在与转动轴15不同的构件时,会因扭矩轴单元而有损转动轴15周围的前盖8a及后盖8b(键盘盖8)的外观,但是由于扭矩轴单元内置在转动轴15中,因此能够使键盘盖8的外观变得漂亮。
而且,转动轴15内设有止动器(stopper)(未图示),该止动器在转动轴15向开方向(图2箭头A方向)及闭方向(图2箭头B方向)转动时,限制规定角度以上的转动。由此,能够在规定的转动停止位置来停止前盖8a的转动。具体而言,前盖8a在与后盖8b成大致同一面处存在闭状态下的转动停止位置(图2中以实线表示)。而且,在以转动轴15为中心向开方向(图2箭头A方向)转动110°左右且向后盖8b侧稍许倾倒之处,存在开状态下的转动停止位置(图2中以二点链线表示)。在前盖8a到达开状态下的转动停止位置之后,前盖8a向闭方向(图2箭头B方向)转动时需要规定的扭矩,因此前盖8a的开状态得以稳定地维持。
后盖8b从左右两侧朝向下方而延伸设置有臂16。臂16包含L字状的构件,基部16a固定于后盖8b的前侧的侧面。由此,能够仅就基部16a的长度的部份使臂16靠近后盖8b的后部,并且能够将臂16垂设于后盖8b。其结果,能够使从臂16到前盖8a的前端部(下垂部8c)为止的长度与从臂16到后盖8b的后端部(小齿轮(pinion)18)为止的长度大致相同,能够使前盖8a及后盖8b(键盘盖8)的重心位于臂16附近。
卡合销17是与后述的前部导槽19卡合而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引导的构件,与臂16大致正交地从臂16朝向后盖8b的宽度方向(图2纸面垂直方向)的外侧而突出设置。而且,在后盖8b的后部的宽度方向(图2纸面垂直方向)两侧,从下表面朝向下方而旋转自如地安装着作为后部引导部的小齿轮18。小齿轮18是与后述的齿条(rack)20卡合而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引导的构件。
其次,参照图3来对键盘乐器1的盖体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遮蔽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的图1(b)的III-III线上的乐器本体3的剖面图。图3中省略了大顶盖10等的记载。
如图3所示,乐器本体3在侧板5的内侧具备作为前部引导部的前部导槽19和作为后部引导部的齿条20。前部导槽19及齿条20设在乐器本体3的左右两侧。另外,操作面板13位于键盘12(拍子木11)的后方且上方,向演奏者侧(图3左方向)稍许倾斜而朝上地配设着。这是为了让演奏者便于操作该操作面板13。
前部导槽19是与卡合销17卡合以对后盖8b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部位,沿着乐器本体3的前后方向(图3左右方向)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前部导槽19是具备形成为向上凸出的圆弧状的第1槽部19a及第2槽部19b  构成。第1槽部19a在拍子木11的后端面的附近具有前端,且位于操作面板13的下方。第2槽部19b连续设置于第1槽部19a的后端,并延伸设置到前板7的后方且齿条20的前端附近为止。在第1槽部19a的后端即第2槽部19b的前端,形成有卡止部19c,该卡止部19c因连续设置圆弧状的第1槽部19a及第2槽部19b  相对地成为凹状。
齿条20是与小齿轮18卡合以对后盖8b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构件,沿着乐器本体3的前后方向(图3左右方向)而形成。而且,齿条20较前部导槽19位于乐器本体3的后方,本实施方式中,齿条20是与搁板4大致平行地配设。在齿条20的上方,形成有收容开盖时的后盖8b的收容空间S。
参照图4来对齿条20及小齿轮18进行说明。图4是图3的IV-IV线上的乐器本体3的剖面图。齿条20配设在侧板5上固定的安装构件21的上表面。而且,在齿条20的外侧且上方,与齿条20平行地形成着后部导槽22。轴部23是具备下述长度的构件,该长度跨及左右侧板5上分别配设的安装构件21的间隔,且该轴部23贯穿左右的小齿轮18而设置,其各轴端分别滑动自如地插通后部导槽22。
返回图3进行说明。后部导槽22形成有将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上部侧予以切开的切口部22a。切口部22a是宽度形成得比轴部23(参照图4)的外径要宽,且在组装乐器本体3时,将轴部23的轴端引导至后部导槽22内的部位。闭塞构件22b是用于在将轴部23的轴端从切口部22a引导至后部导槽22内之后,安装到后部导槽22的上部以闭塞切口部22a的构件。
前部导槽19、齿条20及后部导槽22被设定为覆盖后盖8b的开闭范围的长度。将从臂16到转动轴15为止的后盖8b的长度与前盖8a的长度相加所得的长度被设定为比键盘12(拍子木11)的长度稍大。由此,如图3所示,当在卡合销17抵接于前部导槽19的前端的状态下关闭前盖8a时,键盘12(拍子木11)被覆盖。
而且,齿条20及后部导槽22配设在与操作面板13的后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前部导槽19形成在比齿条20及后部导槽22更低的位置上。由此,如图3所示,前盖8a及后盖8b向演奏者侧(图3左方向)前倾,卡合销17因前盖8a及后盖8b的自重而抵接于前部导槽19的前端的状态(闭状态)得以维持。
前部导槽19以相对于前部侧而后部侧位于乐器本体3的上方(图3上方向)的方式而缓慢地上升。具体而言,相对于第1槽部19a的前端而卡止部19c位于乐器本体3的上方,相对于卡止部19c而第2槽部19b的后端位于乐器本体3的上方。由此,当使后盖8b朝向乐器本体3的后方(图3右方向)移动时,突出设置在臂16上的卡合销17卡合于前部导槽19并移动,随着前部导槽19的缓慢的上升,后盖8b的前部上升。而且,因从第1槽部19a移行到第2槽部19b的卡止部19c而变为上坡道,因此能够阻止卡合销17朝向后方的平顺(smooth)的移动。
第2槽部19b的后端连续设置于纵槽24的下端部,该纵槽24是从侧板5的上端朝向搁板4而形成在侧板5的内侧面。因此,在将键盘盖8安装于乐器本体3时,在拆除顶板6、前板7及闭塞构件22b的状态下,首先,将卡合销17插入纵槽24的上端,使卡合销17沿着纵槽24下降。然后,从第2槽部19b的后端将卡合销17导入前部导槽19。继而,一方面使卡合销17向第1槽部19a方向滑动,一方面从切口部22a将轴部23(参照图4)的轴端插通至后部导槽22。然后,将闭塞构件22b安装至切口部22a,从而能够容易地将键盘盖8安装至乐器本体3。
其次,参照图5来说明向演奏者侧开放键盘12时的键盘乐器1的使用方法。图5是开放键盘12,另一方面遮蔽操作面板13的乐器本体3的剖面图。当向演奏者侧开放键盘12时,在图3所示的键盘盖8的闭状态下,持着下垂部8c抬起前盖8a。此时,未被赋予内置在转动轴15中的扭矩轴单元(未图示)带来的扭矩,因此只要用轻微的力便能够打开前盖8a。前盖8a以转动轴15为中心而转动时,在转动停止位置(参照图2(二点链线))处停止。在该转动停止位置,前盖8a及下垂部8c的重心被设定为位于转动轴15的轴心更后方。由此,前盖8a能够稳定地维持开状态。
另外,前盖8a被设定得比键盘12的长度短,因此如果只转动前盖8a,则只能开放键盘12的一部分(前侧)。当进一步朝向后方(图3右方向)推动前盖8a时,轴部23(参照图4)沿着后部导槽22移动,小齿轮18与齿条20啮合并且移动。由此,后盖8b不会晃荡而会平顺地在乐器本体3内移动。而且,由于左右的小齿轮18被轴部23(参照图4)贯穿设置,因此能够使左右的小齿轮18的移动量同步,无论操作键盘盖8的哪个部分都能够顺畅且确实地进行开闭动作。
而且,卡合销17沿着第1槽部19a而平顺地移动,但在到达卡止部19c时,后盖8b的平顺的移动受到阻止,卡合销17被卡止。而且,如图5所示,后盖8b向演奏者侧(图5左方向)前倾,因此能够使荷重经由卡合销17而作用于卡止部19c,能够增大在卡止部19c与卡合销17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由此,卡止部19c中的卡合销17的卡止状态得以维持。
此处,第1槽部19a的长度被设定为与从臂16到转动轴15为止的后盖8b的长度大致相同。而且,在第1槽部19a的上方配设着操作面板13,因此当卡合销17被卡止部19c(参照图4)卡止时,转动轴15位于键盘12(拍子木11)及操作面板13的边界的上方。由此,在卡合销17被卡止部19c卡止的位置,能够开放键盘12,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后盖8b来遮蔽操作面板13。由此,从演奏者侧观察,能够使乐器本体3的外观接近声学钢琴。
而且,此时,前盖8a的背面8a1相向于演奏者侧(图5左方向)。背面8a1通过涂装等而设为光泽面,因此能够使演奏中的演奏者的手指映在前盖8a的背面8a1上,从而能够提高演奏中的演奏者的满足度。
其次,参照图6来说明向演奏者侧开放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时的键盘乐器1的使用方法。图6是开放键盘12(拍子木11)及操作面板13的乐器本体3的剖面图。当向演奏者侧开放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时,如果从图5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后方(图5右方向)推动前盖8a,则卡合销17从卡止部19c移行到第2槽部19b。当卡合销17抵接于第2槽部19b的后端时,更进一步的朝向后方的移动停止。
此处,第2槽部19b的长度被设定为与操作面板13的前后方向(图6左右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当卡合销17抵接于第2槽部19b的后端时,转动轴15位于操作面板13的后部的上方。其结果,在卡合销17抵接于第2槽部19b的后端的位置,能够开放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由此,演奏者既能对操作面板13的操作元件等进行操作又能对键盘12进行操作。此时,前盖8a的背面8a1也相向于演奏者侧(图5左方向),因此能够使演奏中的演奏者的手指映在前盖8a的背面(光泽面)8a1上,从而能够提高演奏中的演奏者的满足度。
而且,前部导槽19以相对于前部侧而后部侧位于乐器本体3的上方(图6上方向)的方式而上升,因此,随着卡合销17朝向后方的移动,后盖8b的前部上升。因此,即使在将操作面板13配设在比键盘12高的位置或者向演奏者侧倾斜配设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后盖8b前后移动时,后盖8b的前部干涉到操作面板13。由此,能够提高操作面板13的配设位置或操作面板13的设计的自由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齿条20位于前部导槽19更后方,前部导槽19及齿条20是与卡合销17及小齿轮18分别卡合,因此在前部导槽19及齿条20之间,后盖8b受到支撑,从而在大致维持该姿势的状态下通过前板7的下方而向后方移动。前板7的下部与齿条20的间隙以及收容空间S只要至少有后盖8b的厚度即可,因此能够将乐器本体3的全高抑制得较低。因而,能够提高乐器本体3的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由于前盖8a形成为比键盘12的长度短的长度,因此即使不进一步增大乐器本体3的高度(前板7的铅垂方向的长度),也能够避免处于开状态时的前盖8a的前端(下垂部8c)从乐器本体3突出到上方(图6上方向)。由此,在与前盖8a的长度的关系上,也能够将乐器本体3的总高抑制得较低,从而能够提高乐器本体3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键盘乐器1在顶板6上配设有乐谱板9(参照图1(a)),因此,只要能够将乐器本体3的总高抑制得较低而将顶板6的高度抑制得较低,便能够充分考虑到演奏者的视线的高度和谱面的高度的关系来设计乐器本体3。
而且,卡合销17突出设置在从后盖8b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臂16上,并且前部导槽19位于操作面板13更下方,因此能够使前部导槽19位于乐器本体3的难以引人注目之处。由此,能够防止前部导槽19相对于演奏者而成为碍眼物,能够使键盘乐器1的外观性良好。
此处,在先前的键盘乐器中,有一种键盘盖,其是将板材予以分割而形成为百叶窗状,并将这些板材可弯曲地加以连结而构成为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由于键盘盖是覆盖键盘12及操作面板13的构件,因此在先前的键盘乐器中,从侧板5的前方遍及后方而在演奏者的目光所到之处形成有可前后滑动地引导键盘盖的导槽。此时,形成在侧板5的前方的导槽有时会成为演奏者的碍眼物。
与此相对,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键盘乐器1中,在从后盖8b朝向下方而延伸设置的臂16上突出设置有卡合销17,该卡合销17卡合于操作面板13的下方形成的前部导槽19,因此前部导槽19将被操作面板13遮盖。而且,齿条20将被前板7遮盖。由此,能够防止前部导槽19或齿条20成为演奏者的碍眼物,从而能够防止开盖时的外观的恶化。
而且,在开盖时,前盖8a相对于后盖8b而立起的部分能够缩短从前板7向后方突出的后盖8b的长度(后盖8b的可动范围)。由此,能够缩短在开盖时收容后盖8b所需的乐器本体3的纵深(收容空间S的纵深)。就此点而言,也能够提高乐器本体3的设计的自由度。其结果,能够实现可兼顾作为乐器的高级感和前后尺寸的降低的键盘乐器1。
此处,后盖8b的可动范围为了避免干涉而无法配置各种零件。但是,在键盘乐器1中能够减小后盖8b的可动范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乐器本体3的后部的空间,并且也能够提高零件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销17相当于前部卡合部,前部导槽19相当于前部引导部。小齿轮18相当于后部卡合部,齿条20相当于后部引导部。而且,轴部23的轴端相当于后部卡合部,后部导槽22相当于后部引导部。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能够容易推论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数值仅为一例,当然能够采用其他数值。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平台钢琴(grand piano)型的键盘乐器1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当然可适用于立式钢琴(upright piano)或风琴等的其他键盘乐器。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前部卡合部的卡合销17卡合于作为前部引导部的前部导槽1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当然可以使这些构件的凹凸关系相反。例如可列举:将前部导槽19替换为突条(前部引导部),将卡合销17替换为具有卡合于该突条的凹处的U字状构件(前部卡合部)。同样地,通过在轴部23的两端设置具有凹处且相对于轴部23而转动自如地形成的U字状构件,并且将卡合于该U字状构件的突条替换为后部导槽22,也能够防止小齿轮18脱离齿条20。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臂16上突出设置卡合销17(前部卡合部)并在乐器本体3上设置前部导槽19(前部引导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使这些构件的关系相反。例如可列举:使臂16沿前后方向形成得较长,在该臂16上取代卡合销17而形成导槽(前部卡合部),另一方面,在乐器本体3上取代前部导槽19而设置与该导槽(前部卡合部)卡合的凸状的卡合销(前部引导部)。而且,也可以将此时的臂16上设置的导槽(前部卡合部)替换为突条,将卡合销(前部引导部)替换为具有卡合于该突条的凹处的U字状构件。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后盖8b上设置小齿轮18(后部卡合部),另一方面,在乐器本体3(侧板5)上设置齿条20(后部引导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当然也可以使该关系相反。例如可列举:沿着前后方向而在后盖8b上固定设置齿条(后部卡合部),另一方面,在乐器本体3(侧板5)上固定设置卡合于该齿条(后部卡合部)的小齿轮(后部引导部)。
以上,对卡合销17(前部卡合部)、小齿轮18(后部卡合部)、前部导槽19(前部引导部)、齿条20(后部引导部)为一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只要前部卡合部或前部引导部中的一者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齿条、突条等,前部卡合部或前部引导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卡合于这些槽、齿条、突条等的销、小齿轮、辊(roller)、凹状构件等,便能够沿前后方向来引导后盖8b。
同样地,只要后部卡合部或后部引导部中的一者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齿条、突条等,后部卡合部或后部引导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卡合于这些槽、齿条、突条等的销、小齿轮、辊、凹状构件等即可。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分别构成前部卡合部以及后部卡合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前部卡合部与后部卡合部也可以是结构的一部分共通。例如,在前部卡合部以及后部卡合部包含槽状引导部的情况下,前部卡合部与后部卡合部也可以成为连在一起的槽状引导部。同样地,前部引导部与后部引导部也可以是结构的一部分共通,在前部引导部以及后部引导部包含槽状引导部的情况下,前部引导部与后部引导部也可以成为连在一起的槽状引导部。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为了使后盖8b的滑动变得平顺而使用齿条20及小齿轮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可彼此卡合的其他构件。作为其他构件,例如可列举导轨(guide rail)和在该导轨上一方面借由摩擦力受到保持一方面滚动的滚动体(例如橡胶辊(rubberroller))。而且,也可以设为与前部导槽19及卡合销17同样的槽状引导部及卡合于该槽状引导部的销。此时,无法获得由左右的齿条20及小齿轮18带来的同步作用,但能够提高前后移动的引导精度,从而能够防止在键盘盖8的开闭时后盖8b左右晃动。
而且,后部卡合部以及后部引导部也可以并非卡合销及导槽、小齿轮及齿条之类的结构,而是包含更简单的构件。例如,可将后盖8b的一部分(后部)设为后部卡合部,并且在乐器本体3(侧板等)上利用方材等来设置突条的引导部,并将该突条的引导部设为后部引导部。此时,后盖8b也沿着后部引导部而在前后方向上受到引导。通过借助此种简单的构件来构成后部卡合部以及后部引导部,能够削减键盘乐器1的制造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前部导槽19中形成卡止部19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可以取代在前部导槽19中设置卡止部19c,而在齿条20或后部导槽22的规定位置设置对小齿轮18的滚动进行卡止的卡止部。此时,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在规定位置来卡止后盖8b朝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后盖8b全开时(参照图6),卡合销17抵接于前部导槽19的后端而后盖8b的移动停止,但未必限于此,可以在齿条20上各别地设置止动器,通过使小齿轮18抵接或卡止于该止动器,以使后盖8b的移动停止。而且,也可以将抵接或卡止于键盘盖8的任一部分的止动器各别地设置在乐器本体3上。

Claims (5)

1.一种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其开闭自如地覆盖键盘以及配设在所述键盘后方的操作面板,此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以闭状态而配设在演奏者侧;
后盖,连结于所述前盖的后方;
转动轴,配设在所述后盖的前部以及所述前盖的后部,并且相对于所述后盖而可转动地支撑所述前盖;
前部卡合部,连结于所述后盖的前部的两侧;
后部卡合部,连结于所述后盖的后部的两侧;
前部引导部,内设在乐器本体内,并且与所述前部卡合部卡合,以引导所述后盖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以及
后部引导部,位于所述前部引导部更后方,内设在所述乐器本体内,并且与所述后部卡合部卡合,以引导所述后盖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比所述键盘的长度短,并且在位于开状态的转动停止位置时,所述前盖的背面相向于演奏者侧,
所述前部卡合部、所述前部引导部、所述后部卡合部、所述后部引导部的至少一者具备对所述后盖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卡止的卡止部,
所述卡止部形成在所述键盘相对于演奏者侧而开放,而另一方面,所述操作面板相对于演奏者侧而被遮蔽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卡合部形成在从所述后盖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臂上,并且,所述前部卡合部以及所述前部引导部位于所述操作面板更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卡合部或所述前部引导部沿着所述乐器本体的前后方向而延伸设置,并且相对于前部侧而后部侧位于所述乐器本体的上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内置着扭矩轴单元,该扭矩轴单元在相对于所述后盖而使所述前盖向闭方向转动时产生规定的扭矩。
CN2011104360360A 2011-01-12 2011-12-22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Pending CN102592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3601A JP2012145727A (ja) 2011-01-12 2011-01-12 鍵盤楽器の蓋体構造
JP2011-003601 2011-0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578A true CN102592578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5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60360A Pending CN102592578A (zh) 2011-01-12 2011-12-22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30027B2 (zh)
JP (1) JP2012145727A (zh)
CN (1) CN1025925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46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6646B2 (ja) * 2012-05-17 2014-06-1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US9430993B2 (en) * 2013-12-24 2016-08-30 Casio Computer Co., Ltd. Keyboard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and keyboard instrument
JP6481889B2 (ja) * 2015-03-09 2019-03-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蓋および鍵盤楽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922A (zh) * 2003-03-18 2004-09-22 ������������ʽ���� 电子乐器
JP2007256739A (ja) * 2006-03-24 2007-10-04 Casio Comput Co Ltd 鍵盤蓋の開閉装置
JP2009216929A (ja) * 2008-03-10 2009-09-24 Yamaha Corp 鍵盤楽器の蓋開閉装置
CN201584154U (zh) * 2009-12-31 2010-09-15 广州艾茉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钢琴的推翻盖装置
CN101847402A (zh) * 2009-03-23 2010-09-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滑动键盘盖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5421B2 (ja) * 2002-05-29 2007-04-18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楽器の鍵盤蓋開閉機構および鍵盤楽器
US7700860B2 (en) 2006-01-16 2010-04-20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instrument and fallboard structur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922A (zh) * 2003-03-18 2004-09-22 ������������ʽ���� 电子乐器
JP2007256739A (ja) * 2006-03-24 2007-10-04 Casio Comput Co Ltd 鍵盤蓋の開閉装置
JP2009216929A (ja) * 2008-03-10 2009-09-24 Yamaha Corp 鍵盤楽器の蓋開閉装置
CN101847402A (zh) * 2009-03-23 2010-09-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滑动键盘盖机构
CN201584154U (zh) * 2009-12-31 2010-09-15 广州艾茉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钢琴的推翻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46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
CN107230462B (zh) * 2016-03-25 2021-04-20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30027B2 (en) 2012-12-11
US20120174726A1 (en) 2012-07-12
JP2012145727A (ja) 201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2578A (zh) 键盘乐器的盖体结构
CN101535588B (zh) 滑动辅助机构及引入单元
USD609936S1 (en) Storage cabinet
JP5294188B2 (ja) 多節ヒンジ装置
WO2010039427A3 (en) On-the-fly replacement of physical hardware with emulation
CN103426424B (zh) 键盘装置
CN103732446A (zh) 滑动结构
JP5690089B2 (ja) 引出体移動補助装置
CN101847402A (zh) 滑动键盘盖机构
CN102655018B (zh) 光驱挡板组合
CN104950986B (zh) 能够书写签名的自动机
JP2009066277A (ja) 格納式物置装置
JP2005299253A (ja) 隠し丁番
JP2004020576A (ja) 開閉蓋
JP5870520B2 (ja) 鍵盤楽器の蓋体開閉構造
JPH0339825Y2 (zh)
JP2008167969A (ja) 遊技機
CN103376839B (zh) 电子设备
JP6340685B2 (ja) 下端保持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戸装置
JP4670648B2 (ja) 電子鍵盤楽器
CA2870687A1 (en) Packaging having a movable inner packet part
CN201679356U (zh) 吊柜平移门安装机构
JP5383539B2 (ja) 鍵盤吹奏楽器の携帯用収納ケース
CN101537595B (zh) 台式切割机
TWM306059U (en) Corner cabi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