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6200B -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6200B
CN102586200B CN201110004935.3A CN201110004935A CN102586200B CN 102586200 B CN102586200 B CN 102586200B CN 201110004935 A CN201110004935 A CN 201110004935A CN 102586200 B CN102586200 B CN 102586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filtration
sod
burdock
leaf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4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6200A (zh
Inventor
龚家骅
梅汝鸿
梅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049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6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6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6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6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6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包括牛蒡的根、茎和叶的清洗处理,组织捣碎,匀浆和冷冻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先后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超滤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物质,第二次超滤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物质,第一次超滤通过的溶液经过第二次超滤截留下的是1万至6万道尔顿的含有SOD的溶液,第二次超滤截留下的含有SOD的溶液经过PEG干燥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得到固体的SOD物质。

Description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植物的根、茎、果实和叶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工艺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为Superoxide Dismutase,缩写为SOD,SOD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内,在人体内SOD可以清除人体内的多余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强免疫力多种功效,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由于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发生大面积的疯牛病和家禽的疾病,极易传染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不要从动物血浆中提取SOD,并用于人类。
植物SOD应用起来比较安全,但是其中含有的SOD的数量相对比较少,不同物种的含量也不尽相同,经过筛选和分析,我们发现牛蒡的根、茎、叶中不但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黄酮、多种纤维素、菊糖等活性成份,而且含有相当丰富的SOD,这就为我们提取SOD,用于改善人类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当今我国牛蒡生产基地的牛蒡茎和叶全被作为负担被遗弃,造成环境的污染。殊不知浪费最有价值的资源,同时还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牛蒡的根茎的食用上也存在问题,通过高温加工将极大的损失SOD、多种蛋白酶、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活性成份。
发明内容
将收获的牛蒡(根茎部分)、枝叶部分分别处理。根茎部分清洗打包放入保鲜库存储35-60天,为的是将牛蒡中的淀粉转化成糖份,同时将一些青涩味道转化殆尽,这样将改善本发明后期的营养液的味道。转化期后,将牛蒡出库,除去变质的损坏牛蒡,清洗、凉干,然后用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捣碎过程中加入洁净水和异抗坏血酸钠,水为牛蒡的重量的5%-20%,异抗坏血酸钠为牛蒡的0.001%-0.1%,然后匀浆和冷冻离心,为的是将SOD从植物细胞和线粒体中释放出来,异抗坏血酸钠防止SOD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水是将牛蒡中的SOD溶解出来,分离出的上清液液体内含有SOD、活性成份和植物蛋白;枝叶部分的处理过程,将枝叶清洗干净,用捣碎机捣碎,为的是将SOD从植物的细胞和线粒体中释放出来,捣碎过程中加入异抗坏血酸钠,防止SOD和其他活性成份氧化掉。然后用匀浆机进行匀浆,用冷冻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体内含有SOD、活性成份和植物蛋白;然后将所得的含有SOD的上清溶液进行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超滤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过滤精度在0.005-0.01μm范围内,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及高分子有机物质。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以下,pH为2-11的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通过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所谓的浓缩是通过吸收剂直接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浓缩。所用的吸收剂必需与溶液不起化学反应,对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与溶液分开。常用的吸收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胶等,使用聚乙二醇吸收剂时,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外加聚乙二醇复盖置于4度下,袋内溶剂渗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去,聚乙二醇被水饱和后要更换新的直至达到所需要的体积。该浓缩不能用加热浓缩的方法,是防止加热过程中将SOD氧化损失掉。PEG浓缩得到的SOD浓缩液通过冷冻真空干燥设备在-10℃至-20℃下真空干燥,干燥所得的固态物质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以下的溶液,里面含有丰富的微量微量元素、β胡萝卜素、黄酮、多种纤维素、菊糖等活性成份,可以作为营养液为人和动物食用。第一次超滤截留的6万道尔顿以上的物质,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再通过相应的提纯工艺,可以制备高级植物蛋白,供人们保健。所以该工艺方法可以得到三种产品,即1:SOD冻干粉,2:第二次超滤通过的溶液含有多种活性成份的营养液,3:植物蛋白。再加上冷冻离心分离工艺分离出来的渣物,可以作为家畜和家禽的饲料和农业肥料,因为其中还留存部分植物蛋白、SOD和多种活性成份,所以共计四种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牛蒡茎和叶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2M2:直径:10cm,高100cm,内压式:0.15MPa,超滤50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2M2:直径:10cm,高100cm,内压式:0.15MPa,超滤6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17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顿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4,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23,000-3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实施例2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和经过糖转化过程的牛蒡根茎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的超滤膜超滤,通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压力是0.15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2M2:直径:10cm,高100cm,内压式:0.15MPa,超滤50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2M2:直径:10cm,高100cm,内压式:0.15Mpa,超滤6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25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5,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30,000-5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实施例3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牛蒡茎和叶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平板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以上顿的平板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5M2:长:30cm;宽:15cm;高:5cm,0.17MPa,超滤45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5M2:长:30cm;宽:15cm;高:5cm,0.15MPa,超滤5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17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4,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23,000-3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实施例4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和经过糖转化过程的牛蒡根茎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平板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平板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5M2:长:30cm;宽:15cm;高:5cm,0.17MPa,超滤45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砜,膜面积:0.15M2:长:30cm;宽:15cm;高:5cm,0.15MPa,超滤5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25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5,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30,000-5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实施例5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牛蒡茎和叶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卷式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卷式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丙烯腈,膜面积:侧面积3200cm2,横截面积2.4cm2,0.17MPa,超滤50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丙烯腈,膜面积:侧面积3200cm2,横截面积2.4cm2,0.17MPa,超滤6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17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4,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23,000-3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实施例6
用组织捣碎机将洗干净的和经过糖转化过程的牛蒡根茎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总重量0.001%-0.1%异抗坏血酸钠,目的是防止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随后用匀浆机匀浆,用5,000rpm-10,000rpm的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5-15分钟,将所得到的上清液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用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卷式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第二次超滤是用截留1万道尔顿以上的卷式超滤膜超滤,工作压力是0.17Mpa。通过两次超滤所得到的6万道尔顿至1万道尔顿的浓缩液是含有SOD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超滤膜材料:聚丙烯腈,膜面积:侧面积3200cm2,横截面积2.4cm2,0.17MPa,超滤50分钟。第二次超滤膜材料:聚丙烯腈,膜面积:侧面积3200cm2,横截面积2.4cm2,0.17MPa,超滤60分钟。第一次超滤得到的溶液的SOD的酶活性:140-25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第二次超滤得到的1万道尔顿至6万道尔溶液的SOD的酶活性:3,000-5,000IU/ml(每毫升国际单位)。然后用聚乙二醇(PEG)进行浓缩。浓缩得到的溶液通过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SOD的干粉,SOD的酶活性30,000-50,000IU/g(每克国际单位)。

Claims (1)

1.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包括:牛蒡的根茎需要在保鲜库中0℃至10℃条件下保存35至60天,以便将根茎中的淀粉转化成糖,将牛蒡的青涩味道转化殆尽,要将牛蒡的根、茎和叶清洗处理,牛蒡的根、茎和叶的组织捣碎过程中需要加入根、茎和叶的重量的0.001%-0.1%的异抗坏血酸钠,防止加工过程中SOD和其它活性成份被氧化掉,然后匀浆和冷冻分离,分离出来的渣物作为禽畜饲料和肥料,分离出的上清液先后经过两次超滤,第一次超滤截留6万道尔顿以上的物质,第二次超滤截留1万道尔顿的物质,第一次截留下了植物叶蛋白物质,通过的溶液经过第二次超滤截留下的是1万至6万道尔顿的含有SOD的溶液,通过第二次超滤的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营养物质,第二次超滤截留下的1万至6万道尔顿含有SOD的溶液经过PEG聚乙二醇干燥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得到固体的SOD物质。
CN201110004935.3A 2011-01-12 2011-01-12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Active CN102586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4935.3A CN102586200B (zh) 2011-01-12 2011-01-12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4935.3A CN102586200B (zh) 2011-01-12 2011-01-12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6200A CN102586200A (zh) 2012-07-18
CN102586200B true CN102586200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47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4935.3A Active CN102586200B (zh) 2011-01-12 2011-01-12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6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9969A (zh) * 2013-06-08 2013-09-1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从植物茎叶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CN104286379A (zh) * 2013-07-19 2015-01-21 龚森淼 一种制备牲畜饲料的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饲料
CN103509763A (zh) * 2013-10-11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叶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CN103509097A (zh) * 2013-10-11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植物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0198A (zh) * 2004-04-21 2005-11-02 英美东方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营养酸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CN101353648A (zh) * 2007-07-23 2009-01-28 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杂交酸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CN101352201A (zh) * 2007-07-26 2009-01-28 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杂交酸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0198A (zh) * 2004-04-21 2005-11-02 英美东方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营养酸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CN101353648A (zh) * 2007-07-23 2009-01-28 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杂交酸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CN101352201A (zh) * 2007-07-26 2009-01-28 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杂交酸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6200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3587B (zh) 一种沙棘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6801B (zh) 一种蓝莓果浆提高出汁率及花青素含量的方法
CN101548783A (zh) 拐枣澄清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2634B (zh) 一种从宣木瓜果实中提取木瓜蛋白酶和sod粗酶的方法
CN106701851A (zh) 一种大蒜素的提取方法
CN102586200B (zh) 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CN104305436A (zh) 一种辣木饮料及制备该辣木饮料的方法
CN106036270A (zh) 一种浓缩刺梨天然维生素c的方法
CN106418111A (zh) 一种来源于大蒜秸秆的抗氧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3026A (zh) 一种麦绿素及其制备工艺
CN106576602A (zh) 一种全营养沙棘精华原液的制取工艺
CN112646789B (zh) 一种从神州草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4207149B (zh) 食品用有机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1822A (zh) 一种紫甘薯花青素高效合成提取方法
CN103113377A (zh) 一种从绿色蔬菜叶中提取活性叶绿素的工艺
CN109529404B (zh) 利用重瓣红玫瑰花渣制备多酚提取物的方法
CN103980244A (zh) 一种紫薯提取分离紫薯花青素生产新方法
CN106387903A (zh) 苜蓿芽扁藤叶营养酵素片的加工工艺
CN106188329A (zh) 一种扇贝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制品
CN104004048B (zh) 皱皮木瓜高利用率提取及加工方法
CN105537248B (zh) 香蕉茎叶的综合利用方法
KR20150004007A (ko) 황칠 유용성분 생산방법
CN106366184A (zh) 一种水蛭素粗提液的制备方法
CN106174188A (zh) 一种白刺果汁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1336B (zh) 一种鲜葛根原生态活性精华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