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3454A -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3454A
CN102573454A CN2010800378528A CN201080037852A CN102573454A CN 102573454 A CN102573454 A CN 102573454A CN 2010800378528 A CN2010800378528 A CN 2010800378528A CN 201080037852 A CN201080037852 A CN 201080037852A CN 102573454 A CN102573454 A CN 102573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wave
mentioned
irradiation
length co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8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3454B (zh
Inventor
内田达清
山田真
石井实
平井规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3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01M1/145Attracting and catching insects using combined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and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0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visual means, e.g. scarecrows, moving elements, specific shapes, patterns or the like
    • A01M29/1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visual means, e.g. scarecrows, moving elements, specific shapes, patterns or the like using light sources, e.g. lasers or flashing ligh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rd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在向田地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其远离植物的引诱光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中,提高针对昼行性害虫的防虫效果。害虫引诱照明系统(1)具备:将夜间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部(2)、在上述动作时间段将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模拟太阳光向整个塑料大棚H1内照射的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在上述动作时间段将引诱光向塑料大棚H1内的一部分照射的引诱光源部(4)。能够利用夜间的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使昼行性害虫(B1)在夜间的活动活跃化,利用引诱光诱引该活跃化的昼行性害虫(B1)而使其远离植物(P1)。因此,能够对昼行性害虫(B1)积极地进行防虫。另外,由于模拟太阳光不包含被植物(P1)反射的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光,所以昼行性害虫(B1)难以辨认植物(P1),因此防虫效果进一步提高。

Description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田地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其远离植物的引诱光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植物培养贮藏装置:在用于培养植物的空间内,周期性地点亮或者熄灭用于照射促进植物培养的光的光源,并且在该光源熄灭后,点亮规定时间的引诱光源部,利用该引诱光引诱害虫而使其远离植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作为引诱对象的害虫为昼行性害虫的情况下,昼行性害虫在植物培养用光源的熄灭过程中,即在光周期的暗期不活动。因此,在该植物培养贮藏装置中,即使在暗期发出引诱光而欲使该害虫远离植物,多数情况下害虫仍会停留于植物或其周边,对于昼行性害虫难以得到充分的防虫效果。
于是,公知有如下的防除虫方法:在暗期,照射使夜行性害虫的行动受抑制、却使昼行性害虫的活动活跃化的行动抑制光,并利用引诱光来引诱该活跃化的昼行性害虫而使其远离植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防除虫方法的行动抑制光的波长为500nm~700nm,引诱光的波长为300nm~450nm。
然而,在上述的防除虫方法中,行动抑制光包含易于被植物的叶子反射的、波长成分为500nm~600nm的光。因此,即使在暗期,由于行动抑制光的缘故,昼行性害虫依旧能够辨认植物的叶子而存在发生由昼行性害虫所致的灾害的危险。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81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151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提高针对昼行性害虫的防虫效果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害虫引诱照明方法,该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向田地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该害虫远离植物的引诱光,其特征在于,包含: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步骤;和在由上述设定步骤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整个田地照射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模拟太阳光,并且使上述引诱光在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并向田地的一部分照射该引诱光的光照射步骤。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整个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优选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在日出时刻结束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优选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从日落时刻开始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害虫引诱照明系统,该害虫引诱照明系统设置于田地并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该害虫远离植物的引诱光,其特征在于,具备: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部;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整个田地照射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模拟太阳光的模拟太阳光源部;以及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动作时间段,使上述引诱光在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并向田地的一部分照射该引诱光的引诱光源部。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优选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优选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整个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优选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在日出时刻结束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优选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从日落时刻开始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模拟太阳光照射来使昼行性害虫的活动活跃化,利用引诱光引诱该活跃化的昼行性害虫而使其远离植物。另外,由于模拟太阳光不包含被植物反射的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光,所以昼行性害虫难以辨认植物,从而进一步提高防虫效果。并且,由于引诱光在昼行性害虫具有敏感度的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所以能够切实地使昼行性害虫感知到引诱光,从而能够切实地进行利用引诱光进行的诱引。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b)是上述系统的电气框图。
图2是上述系统的模拟太阳光源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模拟太阳光源部的罩的分光透过率的图。
图4(a)是上述系统的引诱光源部的主视图,图4(b)是其侧视图。
图5是表示昼行性害虫的相对分光敏感度和植物的叶子的分光反射率的图。
图6是利用上述系统的设定部进行的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流程图。
图7(a)是表示昼长期的上述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具体例的时间图,图7(b)是表示昼短期的上述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具体例的时间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a)是上述系统的引诱光源部的立体图,图9(b)是其剖视图。
图1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流程图。
图11(a)是表示上述处理的时间图,图11(b)是表示上述处理时的捕虫效率的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处理中用于计量捕虫性能的实验环境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实验结果的图。
图1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是表示上述处理的时间图,图15(b)是表示由上述处理引起的害虫的活动规律变化的图,图15(c)是表示上述处理时的捕虫效率的图。
图1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中的害虫引诱照明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是表示上述处理的时间图,图17(b)是表示由上述处理引起的害虫的活动规律变化的图,图17(c)是表示上述处理时的捕虫效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进行说明。图1(a)(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以下,称为照明系统)的结构。该照明系统1是设置于塑料大棚H1内(田地),并照射用于引诱昼行性害虫(以下,称为害虫)B1而使其远离植物P1的引诱光的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1具备:将自然光不照射塑料大棚H1内的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部2、在由设定部2设定的动作时间段照射光的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模拟太阳光源部3在由设定部2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整个塑料大棚H1内照射模拟太阳光,并且,引诱光源部4在由设定部2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塑料大棚H1内的一部分照射上述引诱光。从模拟太阳光源部3射出的模拟太阳光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从引诱光源部4射出的引诱光在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模拟太阳光只要不包含植物P1的叶子的反射率在规定值以上的光的成分即可,其不包含的成分的波长范围并非限定于500nm~600nm。引诱光源部4捕获被引诱的害虫B1。在本实施方式中,自然光不照射的时间段是从日落到日出的夜间的时间段,但也可以包括:在晴天时自然光量在规定值以下的、日落前的傍晚时的时间段和日落后的黎明时的时间段。
设定部2具备:将市电的电力向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分配并供给的配电盘、和时间开关,该时间开关设定上述配电盘供电的开始时刻及停止时刻,并在这些设定好时刻自动地执行供电或者停止供电。该时间开关通过供电而使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点亮,通过停止供电而使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熄灭。因此,供电开始时刻、供电停止时刻分别相当于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开始时刻、动作结束时刻。上述时间开关可以由根据预先存储的日出或日落时刻来进行开闭的太阳能时间开关构成。该太阳能时间开关可以将自然光不照射塑料大棚H1内的时间段中的、从日落时刻开始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也可以将在日出时刻结束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太阳能时间开关根据上述设定,可以在日落时刻使配电盘开始进行供电动作,并在从该时刻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使配电盘停止供电动作;或者也可以在比日出时刻提前规定时间使配电盘开始进行供电动作,并在日出时刻使配电盘停止进行供电动作。供电期间(模拟太阳光源部3和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期间)可以在制造阶段预先设定,或者还可以由用户进行任意设定,优选2~3小时左右。日出或日落时刻信息可以在制造时预先输入储存,或者还可以由用户使用设置在太阳能时间开关上的操作器进行输入。能够输入的日出或者日落时刻的信息量可以是1天量、1周量、1个月量或者1年量。
上述太阳能时间开关可以预先存储各地的日历。太阳能时间开关如果通过上述操作器输入当前日期时间和装置的设置地区,则可以参照输入的设置地区的日历,掌握当日的日落时刻和次日的日出时刻,并根据这些日落时刻和日出时刻进行供电控制。优选,太阳能时间开关具有能够显示上述的各种输入内容的显示器。
模拟太阳光源部3用于进行全面照明,通过对设置台数、配置以及各模拟太阳光源部3的放射光量和放射区域进行设定,使得模拟太阳光照射到整个塑料大棚H1内。模拟太阳光源部3例如从塑料大棚H1内的顶棚部分的骨架吊挂起来而配置于顶棚附近,并与田垄R1平行地排列,适当地设置成单列或者多列。模拟太阳光源部3从植物P1的上方对其照射模拟太阳光。模拟太阳光源部3的放射光量在例如100lx以下,但并非限定于此。
引诱光源部4用于局部照明,在塑料大棚H1内相互分离地配置有多台。引诱光源部4例如沿着田垄R1设置在塑料大棚H1内的土壤之上,并适当地设置成多列或者单列。引诱光源部4从土壤附近或植物P1的一侧位置向上方或侧方发出引诱光。引诱光源部4的放射光量例如在100lx以下,但并非限定于此。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不被图示的个数以及配置所限定。
图2表示模拟太阳光源部3的结构。模拟太阳光源部3具有:直管型的放电灯31、用于使放电灯31的放电稳定的稳定器32、收纳放电灯31和稳定器32的圆筒状的罩33以及用于吊挂罩33的吊挂部件34。放电灯31由白色荧光灯或者HID灯等构成,罩33由具有光学过滤功能的透光性部件构成。模拟太阳光源部3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
图3表示罩33的分光透过率。这里,罩33的分光透过率的最高值为100%。罩33对于波长为500nm~600nm的光的透过率平均不足5%,四舍五入为0%,而且,上述透过率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达到峰值。由此,透过了罩33的光,即模拟太阳光几乎不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并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在模拟太阳光中,若将全波长成分中的最大能量作为100%,则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平均能量不足5%,四舍五入为0%。罩33为了具备上述的分光透过特性,例如将酞菁蓝、洋红或者锰紫等的颜料或者染料与玻璃、丙烯酸树脂或者聚碳酸酯等基材配合而成。罩33的分光透过率并非限定于图示的特性。
图4(a)(b)表示引诱光源部4的结构。引诱光源部4由引诱光的光源部41和捕获被引诱光引诱的害虫B1的捕获部42构成。
光源部41具备:直管型的放电灯43;用于使放电灯43的放电稳定的稳定器44;支承放电灯43和稳定器44的支承部件45;以及收纳放电灯43、稳定器44和支承部件45且具有透光性的圆筒状的罩46。
调整放电灯43的分光特性,使得其放射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或者放射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放电灯43可以由黄色荧光灯或者钠蒸汽灯构成。也可以作为放电灯43的替代品而设置黄色LED单元。
罩46可以具有光学过滤功能。该情况下,能够利用放电灯43与罩46的组合实现上述放电灯43的分光特性,罩46可由黄色的彩色过滤器构成,放电灯43可由白色荧光灯或者白色HID灯构成。
捕获部42具备:捕虫用的粘着板47;和上面开口、内侧设有粘着板47的导水管状部件48。粘着板47配置于罩46的光放射面附近。优选,粘着板47与引诱光颜色相同。导水管状部件48利用从导水管状部件48向上方延伸的支承部件48a来支承罩46,并将其配置于导水管状部件48的上方。另外,在导水管状部件48上安装有脚部48b。引诱光源部4并非限定于上述结构。
图5表示害虫B1的相对分光敏感度和植物P1的叶子的分光反射率。害虫B1对600nm~700nm以外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足够的敏感度,可对来自模拟太阳光源部3的模拟太阳光充分感知。另外,植物P1的叶子对500nm以下的波长的光以及600nm以上的波长的光的反射率为零,对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为10%左右。
图6表示利用设定部2进行的害虫引诱照明处理(以下,称为照明处理)的步骤,图7(a)(b)表示昼长期和昼短期的照明处理的具体时间图例。首先,根据制造时或来自用户的操作,设定动作时间段(S11)。在当前时刻为动作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12为是),点亮模拟太阳光源部3,模拟太阳光照射整个塑料大棚H1内(S13),并且点亮引诱光源部4,在塑料大棚H1内局部照射引诱光(S14)。动作开始时刻例如为日出时刻的规定时间之前,例如大概2小时前(参照图7),但也可以是日落时刻。引诱光虽然也能照射到植物P1的叶子上,但由于叶子的反射率在10%左右,所以引诱光源部4的亮度远高于叶子,因此,害虫B1更多地被引诱到高亮度的引诱光源部4。S13和S14的处理顺序可以相反。当前时刻不是动作开始时刻的期间成为待机状态(S12为否)。
直到当前时刻成为动作结束时刻为止(S15为否),继续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若动作开始时刻为日出时刻的规定时间之前,则动作结束时刻为日出时刻(参照图7),若动作开始时刻为日落时刻,则动作结束时刻为从日落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在当前时刻为动作结束时刻的情况下(S15为是),结束处理。每日重复上述的处理。如图7所示,若动作时间段为日出前,则在昼长期和昼短期中,昼长期的动作时间段更早。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夜间的模拟太阳光照射,使害虫B1将夜间误认为早上、白天或者傍晚,能够使其在夜间的活动活跃化,利用引诱光引诱该活跃化的害虫B1而使其远离植物P1。因此,能够在夜间对害虫B1积极地进行防虫,因此,能够实现防虫效果的提高。另外,由于模拟太阳光不包含被植物P1反射的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光,所以害虫B1难以辨认植物P1,因此,减少害虫停留于植物P1的情况,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防虫效果。并且,由于引诱光在害虫B1具有敏感度的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所以能够使害虫B1切实地感知到引诱光,因此,能够切实地进行利用引诱光进行的诱引。
另外,引诱光包含模拟太阳光所不包含的波长范围的光,该波长范围的光虽然会被植物P1反射,但模拟太阳光的照射区域是整个塑料大棚H1内,而引诱光的照射区域是塑料大棚H1内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害虫B1利用该引诱光而能够辨认植物P1,但是该植物P1的数量很少所以无所谓。因此,能够抑制因害虫B1造成的损失。
另外,作为引诱光,照射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即与其它波长的光相比更强地照射与植物P1的叶子相同或者相近颜色的光,所以害虫B1将引诱光源部4误认为是叶子。因此,提高向引诱光诱引的引诱效果,从而提高防虫效果。
另外,作为模拟太阳光,在夜间,照射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即与其它的波长的光相比更强地照射害虫B1的敏感度高的波长范围的光,所以在夜间更多的害虫B1的活动活跃化。从而能够增加被引诱光引诱而远离植物P1的害虫B1的数量,因此,进一步提高害虫B1的防虫效果。
另外,由于能够减少针对害虫B1具有高引诱效果的紫外线区域的全面照射,所以能够抑制来自塑料大棚H1外的害虫B1的侵入。
另外,在将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时间段设定为在日出时刻结束的时间段的情况下,针对从日出后开始活跃地进行活动的害虫B1的防除效果提高。其原因是,这样的害虫B1的活跃的活动时间段与模拟太阳光的照射时间段的时间差,比在其它的时间段活动的害虫B1少,因此,容易将模拟太阳光误认为自然光。
另外,在将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时间段设定为从日落时刻开始的时间段的情况下,针对在傍晚开始活动的害虫B1的防除效果提高。其理由与上述相同。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的照明系统进行说明。
(第一变形例)
图8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系统1的结构。在本变形例中,引诱光源部吊挂于塑料大棚H1的顶棚部分的骨架上。引诱光源部4在本变形例中也用于局部照明。
图9(a)(b)表示本变形例的引诱光源部4的结构。引诱光源部4的光源部41具有:冷阴极灯51、对从冷阴极灯51射出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52、收纳冷阴极灯和导光板且前表面及背面开口的壳体53、封闭壳体53的开口的板状的光学过滤器54、以及用于吊挂壳体53的吊挂部件55。引诱光源部4的捕获部42具有:以覆盖光学过滤器54的前表面的方式配置的捕虫用的透明粘着板56、安装于壳体53上且在光学过滤器54或者壳体53之间将透明粘着板56夹住并固定的夹子57。导光板52以从内侧封闭壳体53的开口的方式配置。将冷阴极灯51和导光板52为1组,作为壳体53的前表面开口用和背面开口用而各设置1组。这些数量并非限定于上述数量。
调整光学过滤器54分光透过率,以使透过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或者透过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二变形例)
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使用图1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变形例中也相同)。本变形例的照明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由设定部2所设定的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时间段不同。设定部2将自然光不照射塑料大棚H1内的时间段全部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图10表示利用本变形例的设定部2进行的照明处理顺序。设定部2在照明处理中的动作时间段设定处理中,将日落时刻设定为动作开始时刻(S21),将日出时刻设定为动作结束时刻(S22)。之后进行的S23~S26的处理分别与图6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处理中的S12~S15的处理内容相同。
图11(a)(b)表示上述照明处理的时间图和进行上述照明处理所带来的捕虫效率的随时间变化。这里,捕虫效率表示由粘着板47捕获的害虫B1的数量相对于聚集于植物P1的害虫B1的数量的比率。如图11(a)所示,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在日落时刻点亮,并在夜间持续点亮,在日出时刻熄灭。
如图11(b)所示,捕虫效率在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动作中的夜间变高,并且整夜维持高数值。其原因是,即使在白天照射引诱光,引诱光也会与光量多的自然光混同,而在夜间由于自然光量少,所以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更有效。因此,利用模拟太阳光使害虫B1活跃化,利用引诱光使该活跃化的害虫B1远离植物P1的效果提高,因此,捕虫效率变高。并且,由于提高捕虫效率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照射整夜持续进行,所以可以维持高捕虫效率。
在白天,虽然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不进行动作,但害虫B1进行活动而能够被引诱光源部4的粘着板47所捕获。因此,虽然捕虫率比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动作的夜间低,但也能捕获害虫B1。
图12表示用于测出上述照明处理所带来的捕虫性能的实验环境。利用遮光幕61划分玻璃温室(以下,称为温室)6内的空间,并在该划分出的试验区62进行该实验。在本实验中,以烟粉虱(以下,称为粉虱)作为检体害虫,使粉虱寄生于黄瓜,将种植了该黄瓜的种植机63设置于试验区62的中央附近,作为粉虱的产生源。
另外,在从该产生源向正上方相距40cm的位置设置模拟太阳光源部3,并使其整夜点亮,模拟太阳光源部3所致种植机63附近的发光强度为43.7lx。另外,在从种植机63向东相距2m的位置设置引诱光源部4,在从种植机63向西相距2m的位置设置捕虫用的黄色粘着板64。引诱光源部4的粘着板47(参照图4)为黄色。另外,为了抑制温室6内的气温上升,在试验区62内设置2台风扇65以便从温室6内向温室外送风,利用风扇65进行时常换气。
然后,经过4~5天后,分别回收粘着板47和黄色粘着板64,计算捕获到的粉虱的数量。但是,该实验是在使引诱光源部4从凌晨2点到凌晨4点的日出时刻为止点亮2~3小时左右的第一条件下、和使引诱光源部4整夜点亮的第二条件下,这2个条件下实施的。第二条件下的实验相当于本变形例的实施。
图13表示上述实验的结果。如该图所示,上述的第一条件下的粘着板47的捕虫数量比黄色粘着板64的捕虫数量多,但相比该数量第二条件下(本变形例)的粘着板47的捕虫数量更多,是最高捕虫数量。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终夜照射,使害虫B1高效远离植物P1的时间段最长,因此高捕虫效率的时间段最长。因此,能够使捕虫数量最多,能够进一步提高防虫效果。
(第三变形例)
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由设定部2所设定的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时间段不同。在本变形例中,该动作时间段是自然光不照射塑料大棚H1内的时间段中的、在日出时刻结束的时间段,并且,是对早上活动的害虫(为了区别于上述的害虫B1,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之为害虫B1’)的防除有效的时间段。害虫B1’是指在日出后周围的亮度增加就开始活动,且不超过上午的一定时间内(例如约3~4小时)进行活跃的活动,然后减少活动的害虫。设定部2在日出前照射模拟太阳光,从而使害虫B1’将模拟太阳光误认为日出而在比平常早的时间段开始活动,由此,使害虫B1’的活跃的活动时间段提前到日出以前。然后,设定部2在该活动时间段使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持续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设定部2构成为,能够输入平时的害虫B1’的活跃的活动时间段。该活跃的活动时间段是害虫B1’的活跃度在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的时间段。
图14表示利用本变形例的设定部2进行的照明处理顺序。设定部2求出从日出时刻到害虫B1’的活动的平常的活跃时间段结束为止的期间(S31),对该求出的时间以上的一定期间进行设定(S32),将从日出时刻开始提前该设定的一定期间的时刻设定为动作开始时刻(S33)。动作结束时刻从日出时刻推迟1小时左右也可。另外,设定部2将日出时刻设定为动作结束时刻(S34)。在S34的处理后进行的S35~S38的处理分别与图6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处理中的S12~S15的处理内容相同。
图15(a)~(c)表示上述照明处理的时间图和利用上述照明处理进行的害虫B1’的活动规律变化以及捕虫效率的随时间变化。如图15(a)所示,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在日出前的动作开始时刻点亮,在日出时刻熄灭。
这里,如图15(b)所示,害虫B1’在平时(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不照射时)在日出后活动慢慢活跃,活跃的活动状态维持一定时间。另外,害虫B1’在维持了活跃的活动状态之后,活跃度慢慢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缓慢降低(用虚线表示平时的活动规律)。根据上述照明处理,若在日出前照射模拟太阳光,则这样的害虫B1’将该光照射误认为日出,因此,害虫B1’的活动时间段提前,害虫B1’的活动规律在时间上变早。而且,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照射时间与害虫B1’的活动活跃时间段重合。
因此,如图15(c)所示,捕虫效率在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动作中的早晨最高。而且,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不进行动作的白天第二高,不进行动作的夜间最低。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从日出前的规定时刻到日出为止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使害虫B1’的活动时间段比原来提前,因此,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照射时间与害虫B1’的活动活跃时间段重合,所以能够进行高效率的捕虫。因此,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比,能够以低耗电就能获得与第二变形例相近的捕虫数。
(第四变形例)
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系统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由设定部2设定的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的动作时间段不同。在本变形例中,该动作时间段是自然光不照射塑料大棚H1内的时间段中的、从日落时刻开始的时间段,并且是对于在日落前的傍晚活动的害虫(为了区别上述的害虫B1、B1’,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之为害虫B1”)的防除有效的时间段。害虫B1”从白天到晚上若温度或者自然光的发光强度降到比固定值低则活动的活跃度急剧增加,之后活跃地活动,若由于日落而周围变暗则害虫B1”活跃度降低,停止活动。设定部2通过从日落以后照射模拟太阳光而使害虫B1”误认为尚未日落从而延长活动时间段,且至少达到延长限度的时刻为止使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持续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设定部2构成为:可输入害虫B1”平时的活跃的活动时间段的延长限度时刻。该活跃的活动时间段是害虫B1”的活跃度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时间段。
图16表示利用本变形例的设定部2进行的照明处理顺序。设定部2将日落时刻设定为动作开始时刻(S41),将输入的上述延长限度的时刻以后的时刻设定为动作结束时刻(S42)。动作开始时刻也可以从日落时刻提前1小时左右。在S42的处理之后进行的S43~S46的处理分别与图6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处理中的S12~S15的处理内容相同。
图17(a)~(c)表示上述照明处理的时间图、和上述照明处理所带来的害虫B1”的活动规律变化以及捕虫效率的随时间变化。如图17(a)所示,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在日落时刻点亮,并在日落后的动作结束时刻熄灭。
这里,如图17(b)所示,害虫B1”在平时(不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之时)从日出开始活动,之后,活动缓慢活跃,在日落的1小时前活动急剧活跃。另外,害虫B1”在日落后活跃的活动状态慢慢降低,在夜间停止活动(用虚线表示此时的活动规律)。若根据上述照明处理而在日落时照射模拟太阳光,则这样的害虫B1”误认为尚未日落,因此,害虫B1”的活动时间段延长。而且,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照射时间与害虫B1”的活动活跃时间段重合。
因此,如图17(c)所示,捕虫效率在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动作的日落后的时间内最高。而且,在模拟太阳光源部3以及引诱光源部4不进行动作的白天第二高,而在不进行动作的夜间最低。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从日落到日落后的规定时刻照射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使得害虫B1”的活动时间段比原来延长,因此,模拟太阳光以及引诱光的照射时间与害虫B1”的活动活跃时间段重合,所以能够进行高效率的捕虫。因此,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比,以低耗电就能获得与第二变形例相近的捕虫数。
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根据使用目的,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田地并非限定于塑料大棚H1内的,也可以是屋外的田地。另外,模拟太阳光源部3可以具有吸收规定的波长而反射其它波长的反射板等。另外,光源体(放电灯31)也可以构成为其放射光的波长成分与模拟太阳光的波长成分相同。该情况下,能够使用蓝色LED或者蓝色荧光灯等作为光源体。另外,从模拟太阳光源部3放射的模拟太阳光可以设定为: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可见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另外,引诱光源部4可以设置于塑料大棚H1周边。另外,光源部41可以具有吸收规定的波长范围的光而反射其它的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板等。另外,可以调整放电灯43分光特性,以使其放射光成为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的紫外线,或者使其放射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该情况下,放电灯43可以由放射紫外线的荧光灯构成。也可以设置具有上述分光特性的紫外线LED来代替放电灯43。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比其它的波长的光更强地照射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的光,即害虫B1喜欢的紫外线,所以向引诱光诱引的引诱效果提高,因此,防虫效果提高。
另外,可以构成为:光源部41仅向捕获部42照射光。该情况下,例如,以白色荧光灯或者白色HID灯等白色光源作为放电灯43,捕获部42仅反射并放射500nm~600nm波长的可见光,或者280nm~380nm波长的紫外线。
另外,捕获部42也可以具有:电击格子、配置于水平放置的罩46之上并装有水的透明的水盘,或者使罩46的光放射面附近产生气流从而吸引害虫B1的吸引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2...设定部;
3...模拟太阳光源部;   4...引诱光源;
B1...昼行性害虫(害虫);H1...塑料大棚;
P1...植物。

Claims (20)

1.一种害虫引诱照明方法,该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向田地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该害虫远离植物的引诱光,其特征在于,包含:
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步骤;
在由上述设定步骤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整个田地照射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模拟太阳光,并且使上述引诱光在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并向田地的一部分照射该引诱光的光照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整个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在日出时刻结束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步骤中,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从日落时刻开始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11.一种害虫引诱照明系统,该害虫引诱照明系统设置于田地并照射用于引诱害虫而使该害虫远离植物的引诱光,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的设定部;
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动作时间段,向整个田地照射不包含500nm~600nm波长成分的模拟太阳光的模拟太阳光源部;以及
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的动作时间段,使上述引诱光在280nm~7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并向田地的一部分照射该引诱光的引诱光源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诱光在280nm~38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太阳光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大于其它的波长范围的辐射能总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整个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在日出时刻结束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害虫引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将田地不被自然光照射的时间段中的、从日落时刻开始的任意时间段设定为动作时间段。
CN2010800378528A 2009-08-26 2010-08-26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Active CN102573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5957 2009-08-26
JP2009195957 2009-08-26
JP2010168675A JP5641472B2 (ja) 2009-08-26 2010-07-27 害虫誘引照明方法及び害虫誘引照明システム
JP2010-168675 2010-07-27
PCT/JP2010/064502 WO2011024907A1 (ja) 2009-08-26 2010-08-26 害虫誘引照明方法及び害虫誘引照明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3454A true CN102573454A (zh) 2012-07-11
CN102573454B CN102573454B (zh) 2013-09-18

Family

ID=43628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8528A Active CN102573454B (zh) 2009-08-26 2010-08-26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0357B2 (zh)
EP (1) EP2471358B1 (zh)
JP (1) JP5641472B2 (zh)
KR (1) KR101346053B1 (zh)
CN (1) CN102573454B (zh)
WO (1) WO201102490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4915A (zh) * 2013-04-05 2014-10-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害虫驱除用照明装置
CN105848478A (zh) * 2013-11-27 2016-08-10 宝洁公司 昆虫诱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460914A (zh) * 2021-03-26 2022-12-09 株式会社光生物科技 捕虫器
EP3967139A4 (en) * 2019-05-07 2023-02-01 Hikari Bio Inc. INSECT TRA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2379B2 (en) * 2011-06-15 2019-05-21 Ecolab Usa Inc. Flying insect attraction station
US20130283671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Darek Czokajlo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apping pests
JP5938653B2 (ja) * 2012-05-11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照明システム
CN104427857B (zh) * 2012-07-11 2018-04-24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能够提供园艺光的照明设备和照射园艺的方法
US9795124B2 (en) * 2012-08-31 2017-10-24 Helen Of Troy Limited Insect attracting and eliminating device
JP6268516B2 (ja) * 2013-11-13 2018-01-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作物育成システム
CN106102458B (zh) * 2014-01-29 2020-05-19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用于昆虫控制的照明系统
WO2016115107A1 (en) 2015-01-12 2016-07-21 Arthropod Biosciences, Llc Insect trap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FR3048054B1 (fr) * 2016-02-19 2020-02-07 Sunna Design Systeme d'eclairage
US11129253B2 (en) * 2016-04-19 2021-09-21 Suntracker Technologies Ltd. Temporally modulated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D818559S1 (en) 2016-05-20 2018-05-22 Ecolab Usa Inc. Insect trap
JP6761970B2 (ja) 2016-08-18 2020-09-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病害虫防除装置
CN106920174A (zh) * 2017-03-09 2017-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一种温室加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200098951A (ko) 2019-02-13 2020-08-21 유한회사 평화스테인레스 감성조명과 치유음악으로 작물과 축산의 생육을 도모하는 해충 방제 시스템
US11262063B2 (en) * 2019-06-05 2022-03-01 Light Source Engineering Llc Horticulture light panel assembly
EP4021176A4 (en) * 2019-08-26 2023-09-20 Pestroniks Innovations Pte Ltd ARTHROPODS BAIT OR REPELLENT, ARTHROPODS TRAP, AND LIGHTING DEVICE
US11073259B2 (en) * 2019-08-30 2021-07-27 Fluence Bioengineering, Inc. Horticultural luminaire with a convex endcap
CN11304010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湖南元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农用多功能灭虫器
CN111972180A (zh) * 2020-08-05 2020-11-24 湖州绿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用的防虫灭虫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1100A (ja) * 2002-08-27 2004-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植物育成貯蔵装置
JP2005151868A (ja) * 2003-11-25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虫防除方法および虫防除装置
JP2007143429A (ja) * 2005-11-24 2007-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昼行性害虫防除方法及び昼行性害虫防除装置
CN101170900A (zh) * 2005-05-06 2008-04-30 黑螳螂有限公司 昆虫诱捕器和吸引昆虫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1695A (en) * 1975-01-09 1976-01-13 Controlled Environment Systems Inc. Plant growth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146993A (en) * 1976-11-17 1979-04-03 Freeman Sr Leslie C Lighting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plant growth
US4982100A (en) * 1983-06-14 1991-01-01 Harding Jr Norman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lling insects
US5012609A (en) * 1988-12-12 1991-05-07 Automated Agriculture Associat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rradiation of pla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US5269093A (en) * 1990-11-30 1993-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lant growth with artificial light
US5255468A (en) * 1991-07-26 1993-10-26 Bugvac U.S.A., Inc. Insect attracting and capturing apparatus
CA2050234C (en) * 1991-08-29 1995-12-26 Luc Jobin Portable luminous insect trap
US5343652A (en) * 1992-06-12 1994-09-06 Johnson W Dudle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ser pest control
JPH0646685A (ja) * 1992-08-03 1994-02-22 Nippon Soda Co Ltd 農業用光質変換資材
US5813166A (en) * 1995-01-31 1998-09-29 American Biophysics Corp. Trap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entry of flying insects to a defined area
US5857282A (en) * 1997-03-28 1999-01-12 Odintsov; Vladimir Stepanovi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insects from a field
JPH11192044A (ja) * 1997-12-26 1999-07-21 Toshiba Plant Kensetsu Co Ltd 害虫防除装置および防除方法
JP2001028947A (ja) * 1999-07-23 2001-02-06 Yamato Kogyo Kk 有用植物の育成方法
CN1246913C (zh) * 2000-02-22 2006-03-22 Ccs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培育用照明装置
US6718681B2 (en) * 2001-12-03 2004-04-13 Tarseam S. Bhullar Pest deterrent
US6625918B2 (en) * 2001-12-03 2003-09-30 Tarseam S. Bhullar Pest deterrent
JP3879557B2 (ja) 2002-03-26 2007-02-1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防蛾照明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89601B2 (ja) * 2003-02-13 2009-12-2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虫防除システム
US6921182B2 (en) * 2003-05-13 2005-07-26 Solaroasis Efficient LED lamp for enhancing commercial and home plant growth
US20050172542A1 (en) * 2004-02-06 2005-08-11 Rose Donnie Sr. Apparatus for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US20060218851A1 (en) * 2005-03-30 2006-10-05 Weiss Robert W J Insect trap device
JP4701868B2 (ja) * 2005-06-27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光誘引捕虫システム
US20070058368A1 (en) * 2005-09-09 2007-03-15 Partee Adam M Efficient high brightness led system that generates radiometric light energy capable of controlling growth of plants from seed to full maturity
MX2008005242A (es) * 2005-10-24 2008-09-23 Clean Light Bv Metodos para tratar plantas vivas o partes de plantas vivas u hongos con luz uv-c.
US7617057B2 (en) * 2005-12-21 2009-11-10 In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xpert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lant growth in a contained environment
JP2007312631A (ja) * 2006-05-24 2007-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夜行性害虫抑制装置及び夜行性害虫抑制方法
US7784215B2 (en) * 2006-11-09 2010-08-31 Lee William Cohnstaedt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mproved light traps
JP4631841B2 (ja) * 2006-11-15 2011-02-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植物補光照明装置
US7774979B2 (en) * 2006-11-20 2010-08-17 Hurst William E Process of photomorphogenically enhancing plants
US7905052B2 (en) * 2006-11-20 2011-03-15 Hurst William E System of photomorphogenically enhancing plants
US7516572B2 (en) * 2006-12-01 2009-04-14 En-Cheng Yang Method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sect pests
US20080134568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Pherotech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itting Specific Wavelengths of Visible Light to Manipulate the Behavior of Stored Product Insect Pests
JP4804335B2 (ja) * 2006-12-25 2011-11-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同装置用ledランプ
JP4023521B2 (ja) * 2007-01-30 2007-12-1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光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照明器具
JP5162740B2 (ja) * 2007-07-17 2013-03-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EP2025220A1 (en) * 2007-08-15 2009-02-18 Lemnis Lighting Patent Holding B.V. LED lighting device for growing plants
KR101519031B1 (ko) * 2007-09-24 2015-05-11 브랜덴버그 (유케이) 리미티드 곤충 트랩
JP5164654B2 (ja) * 2008-04-22 2013-03-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草花の害虫防除及び開花制御装置並びに方法
JP5106228B2 (ja) * 2008-04-24 2012-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装置
US20090288333A1 (en) * 2008-05-23 2009-11-26 Ecolab Inc. Insect Trap
US8297782B2 (en) * 2008-07-24 2012-10-30 Bafetti Vincent H Lighting system for growing plants
CN101661864B (zh) * 2008-08-27 2011-05-18 梁朝巍 智能型杀虫灯
JP5077889B2 (ja) * 2008-09-18 2012-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防虫効果を備えた植物の照明栽培方法および植物栽培用照明装置
US20100071257A1 (en) * 2008-09-20 2010-03-25 Shang-Chieh Tsai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Killing and/or Intefering with Pests, and Method for Killing and/or Interfering with Pests
CN102325443B (zh) * 2009-02-24 2014-06-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装置
WO2010099390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Biosensory, Inc. Biting insect trap
WO2010151362A1 (en) * 2009-04-16 2010-12-29 Columbia University Optical barrier to pests
JP2010252671A (ja) * 2009-04-23 2010-11-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植物用光照射装置
US20100277078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Fertile Earth Systems, Inc. Plant lighting system
AU2010274506B2 (en) * 2009-07-24 2015-05-07 Masataka Kamahara Lighting environment control facility for cultivation of crops, pest control method,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method
KR101422364B1 (ko) * 2009-08-07 2014-07-22 쇼와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식물 육성용의 다색 발광 다이오드 램프, 조명 장치 및 식물 육성 방법
FI20095967A (fi) * 2009-09-18 2011-03-19 Valoya Oy Valaisinsovitelma
KR20110073010A (ko) * 2009-12-23 2011-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태양광 파장 제어를 이용한 온실 식물 성장 조절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JP5930516B2 (ja) * 2010-03-16 2016-06-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植物の照明栽培方法、防虫用照明装置、および防虫用照明システム
GB201009773D0 (en) * 2010-06-11 2010-07-21 Karpinski Stanisla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t protection
JP5498904B2 (ja) * 2010-09-27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作物育成システム
US8847514B1 (en) * 2011-05-24 2014-09-30 Aaron Reynoso Programmable lighting with multi-day variations of wavelength and intensity, optimized by crowdsourcing using an online social community network
EP2532224A1 (en) * 2011-06-10 2012-12-12 Valoya Oy Method and means for improving plant productivity through enhancing insect pollination success in plant cultivation
US9137874B2 (en) * 2011-12-02 2015-09-15 Biological Illumination, Llc Illumination and grow light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30283671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Darek Czokajlo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apping pests
JP2013236562A (ja) * 2012-05-11 2013-11-28 Panasonic Corp 害虫防除照明装置
JP5938653B2 (ja) * 2012-05-11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照明システム
JP5897989B2 (ja) * 2012-05-28 2016-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対象物に特定の円偏光を選択的に照射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06102458B (zh) * 2014-01-29 2020-05-19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用于昆虫控制的照明系统
US10111392B2 (en) * 2015-03-09 2018-10-30 LED Living Technology Lighting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rapid maturation of commercial pla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1100A (ja) * 2002-08-27 2004-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植物育成貯蔵装置
JP2005151868A (ja) * 2003-11-25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虫防除方法および虫防除装置
CN101170900A (zh) * 2005-05-06 2008-04-30 黑螳螂有限公司 昆虫诱捕器和吸引昆虫的方法
US20090094883A1 (en) * 2005-05-06 2009-04-16 Kenneth John Child Insect trap and method of attracting insects
JP2007143429A (ja) * 2005-11-24 2007-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昼行性害虫防除方法及び昼行性害虫防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4915A (zh) * 2013-04-05 2014-10-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害虫驱除用照明装置
CN105848478A (zh) * 2013-11-27 2016-08-10 宝洁公司 昆虫诱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EP3967139A4 (en) * 2019-05-07 2023-02-01 Hikari Bio Inc. INSECT TRAP
CN115460914A (zh) * 2021-03-26 2022-12-09 株式会社光生物科技 捕虫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1358A1 (en) 2012-07-04
KR101346053B1 (ko) 2013-12-31
KR20120041264A (ko) 2012-04-30
US10080357B2 (en) 2018-09-25
JP5641472B2 (ja) 2014-12-17
US20120176765A1 (en) 2012-07-12
EP2471358B1 (en) 2019-03-27
WO2011024907A1 (ja) 2011-03-03
JP2011067196A (ja) 2011-04-07
CN102573454B (zh) 2013-09-18
EP2471358A4 (en)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3454B (zh) 害虫引诱照明方法以及害虫引诱照明系统
TWI446873B (zh) 害蟲防除裝置
Stone et al. Impacts of artificial lighting on bats: a review of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Gaston et al.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nighttime light pollution: a mechanistic appraisal
CN102186332B (zh)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系统
CN101808500B (zh) 植物病害防治用照明装置
JP4389557B2 (ja) 虫防除装置
JP5648952B2 (ja) 害虫誘引照明方法及び害虫誘引照明システム
Dick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Canadian Guideline for Outdoor Lighting 2--Impact of the Brightness of Light.
JP5213255B2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2016019507A (ja) Led複合光線利用の防蛾装置。
JP4711981B2 (ja) 機能性光学装置
CN205180149U (zh) 多功能园林灯
JP5460512B2 (ja) 害虫誘引照明システム
CN207740916U (zh) 一种园林户外照明灯
JP5129768B2 (ja) 害虫防除装置
JP2013247942A (ja) 害虫捕獲装置および害虫捕獲方法
JP5240930B2 (ja) 照明器具の光照射方法及び光照射システム
Srivastava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Light Pollution and Approaches for Its Prevention
Grose et al. The impacts of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on urban ecosystems
Hassan Light pollution: dark side of the light
Jones What happens to wildlife in a city that never sleeps?
Magazine The Adverse Ecological Impacts of Light Pollution: LEDs' Role in Mitigation
JP2012239454A (ja) 植物病害防除用照明器具
van Bommel et al. Purpose of Light-Pollution Restri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