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6710A -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6710A
CN102556710A CN2011103089649A CN201110308964A CN102556710A CN 102556710 A CN102556710 A CN 102556710A CN 2011103089649 A CN2011103089649 A CN 2011103089649A CN 201110308964 A CN201110308964 A CN 201110308964A CN 102556710 A CN102556710 A CN 102556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heet material
baffle plate
rota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8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6710B (zh
Inventor
铃木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5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6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6Movable stops or gauges, e.g. rising and falling front st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70Other elements in edg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e.g. registering, orientating, guiding devices
    • B65H2404/72Stops, gauge pins, e.g. stationary
    • B65H2404/724Stops, gauge pins, e.g. stationary formed of sen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2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 barrier arrangements, i.e. emitter facing a receptor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60Details of intermediate means between the sensing means and the element to be sensed
    • B65H2553/61Mechanical means, e.g. contact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03G15/235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the image receiving member being preconditioned before transferring the second image, e.g. decurled, or the second image being formed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a different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1Aligning or deskewing
    • G03G2215/00565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将片材夹在压合部中,并且传送片材;挡板单元,可旋转地设置并具有抵靠部,在等待位置,朝压合部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抵靠抵靠部,其中,挡板单元通过被所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推动而沿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以便校正片材的歪斜;旋转传递单元,向挡板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以便在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前端推动抵靠部而旋转直到片材被夹在压合部中之后,沿预定的旋转方向使挡板单元旋转;驱策单元,向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其中,在挡板单元在旋转传递单元的旋转驱动力下旋转之后,驱策单元向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使得挡板单元接触片材的表面,之后使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后端经过挡板单元而返回至等待位置。以及一种成像装置。

Description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和设有这种片材传送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成像装置中,相对于片材的图像记录位置的准确性(下文称为“记录准确性”)是维持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如果在成像期间传送的片材歪斜,有必要对歪斜的片材进行校正以便在合适的位置形成图像。已提出多种设有歪斜校正功能的片材传送装置,这些片材传送装置用在传统的成像装置中来改进记录准确性(参见日本专利申请No.特开平09-183539)。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特开平09-183539中描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包括多个沿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安装的传送辊对,并且在传送辊的旋转轴上、在传送辊对之间放置一可旋转挡板部件。该挡板部件具有被构造成片材与其抵靠的抵靠部。当片材的前端与抵靠部抵靠时,片材在抵靠部的反作用力下变得松弛,弯曲成曲面。曲面的形成使得片材的前端部以与垂直于传送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被调节,从而校正了歪斜。随后,当挡板部件旋转时,在与片材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下,片材随着片材的前端被夹在传送辊对的压合部中而被传送。即,在校正了歪斜的情况下传送片材。
这些年来,要求进一步提升成像装置的吞吐量,并且要求提高片材传送速度并减少在先片材的后端与在后片材的前端之间的间隙(下文称“片材间隙”)。因此,当在先片材经过后,挡板部件需返回至在已减小的片材间隙中的原位置。
图22和图23示出了安装在关于本发明的片材传送装置中的挡板部件。如图22和图23所示,挡板部件423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传送辊对418、419的旋转轴418a上。挡板部件423适于通过旋转经过压合部而使片材夹在传送辊对之间,以及通过反向旋转而返回至等待位置。因此,最小要求的片材间隙距离D3是从在先片材S的后端经过挡板部件423的抵靠表面的位置到对片材S进行歪斜校正的等待位置(挡板部件的原位置)的距离D1和与此同时将在后纸张S传送到等待位置所经过的距离D2之和(参见图23)。
只要挡板部件423往复运动经过传送辊对418、419的压合部,便会涉及到距离D1,并且挡板部件423走完距离D1所用时间为Δt。距离D2等于挡板部件423走完距离D1所需的时间Δt乘以片材S的传送速度V所得的距离(Δt×V),意味着片材S的传送速度V越快,该距离越大。因此,片材传送装置存在片材间隙随着片材S的传送速度增加而增大的问题,制约了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和一种设有这种片材传送装置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片材传送装置允许增加片材传送速度,却不会增加片材间隙距离,因此允许对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传送装置,该片材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被构造成将片材夹在压合部中,并且传送片材;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具有抵靠部,在等待位置,朝所述压合部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抵靠所述抵靠部,其中,所述挡板单元通过被所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推动而沿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以便校正片材的歪斜;旋转传递单元,所述旋转传递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以便在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前端推动所述抵靠部而旋转直到片材被夹在所述压合部中之后,使所述挡板单元沿所述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驱策单元,所述驱策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其中,在所述挡板单元在所述旋转传递单元的旋转驱动力下旋转之后,所述驱策单元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使得所述挡板单元接触片材的表面,之后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挡板单元而返回至等待位置。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上述片材传送装置以及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在所述片材传送装置送出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本发明能够减少挡板部件在片材经过后进入等待位置所需的时间,消除了对确保大的片材间隙距离的需要,从而提升了吞吐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2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2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2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片材被传送给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状态。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片材S被传送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后碰撞挡板部件的抵靠部的状态。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片材碰撞挡板部件的抵靠部,弯曲并形成曲面的状态。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碰撞挡板部件的抵靠部的片材推动挡板部件旋转的状态。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与辅助凸轮接合的旋转辅助辊旋转挡板部件的状态。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当旋转辅助辊与辅助凸轮脱离接合时挡板部件在挡板弹簧的驱策力下旋转的状态。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挡板部件旋转,使抵靠部抵靠由传送辊对传送的片材表面的状态。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由传送辊对传送的片材经过挡板部件的状态。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传送辊对所传送的片材经过挡板部件之后抵靠部进入等待位置的状态。
图12示出了传送歪斜的片材的状态。
图13示出了传送具有不同片材宽度的片材的状态。
图14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14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14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15A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传送片材时挡板弹簧和挡板驱动部件的状态。
图15B示出了检测部件。
图15C示出了辅助凸轮和旋转辅助辊的状态。
图15D示出了挡板部件。
图16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开始和与辅助凸轮接合的旋转辅助辊一起旋转时挡板弹簧和挡板驱动部件的状态。
图16B示出了检测部件。
图16C示出了辅助凸轮和旋转辅助辊的状态。
图16D示出了挡板部件。
图17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17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17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的透视图。
图18A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传送片材时挡板凸轮、挡板弹簧、加压部件和凸轮随动件的状态。
图18B示出了辅助凸轮和旋转辅助辊的状态。
图18C示出了挡板部件。
图19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开始和与辅助凸轮接合的旋转辅助辊一起旋转时挡板凸轮、挡板弹簧、加压部件和凸轮随动件的状态。
图19B示出了辅助凸轮和旋转辅助辊的状态。
图19C示出了挡板部件。
图20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和与辅助凸轮接合的旋转辅助辊一起旋转时挡板凸轮、挡板弹簧、加压部件和凸轮随动件的状态。
图20B示出了辅助凸轮和旋转辅助辊的状态。
图20C示出了挡板部件。
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另一形态的透视图。
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歪斜校正单元的挡板部件。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的一种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有片材传送装置的成像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为设有歪斜校正功能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多功能外部设备,所述歪斜校正功能用于校正所传送片材的歪斜。在下文的实施例中将描述适于形成四色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100。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整体构造。图1是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包括适于供给片材S的片材供给单元8、适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14、适于将以未定影状态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10和用作片材传送装置的片材传送单元9。成像装置100还包括适于输出调色剂图像已定影在其上的片材S的片材输出单元13。
片材供给单元8包括容纳片材S的供纸盒80、适于向片材传送单元9供给容纳在供纸盒80中的片材S的供给辊81、和适于将片材S一张接一张地分离的分离单元(未示出)。通过使用分离单元将片材S一张接一张地分离,片材供给单元8用供给辊81向片材传送单元9供给容纳在供纸盒80中的片材S。
成像单元14基于预定的图像信息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经片材传送单元9传送的片材S。成像单元14包括感光鼓1a、1b、1c和1d;充静电单元2a、2b、2c和2d;曝光单元3a、3b、3c和3d;显影单元4a、4b、4c和4d;转印辊5a、5b、5c和5d;以及清洁单元6a、6b、6c和6d。成像单元14还包括转印带9a。
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a、1b、1c和1d均由铝圆筒制成,铝圆筒的外周面涂覆有有机光导体层(OPC)。感光鼓1a、1b、1c和1d在相对端上由凸缘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感光鼓在驱动电机(未示出)传递给一端的驱动力下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可旋转地驱动。充静电单元2a、2b、2c和2d使辊状的导电辊抵靠感光鼓1a、1b、1c和1d的表面,通过施加来自电源(未示出)的充电偏电压对感光鼓1a、1b、1c和1d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曝光单元3a、3b、3c和3d基于图像信息辐射激光束而在感光鼓1a、1b、1c和1d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4a、4b、4c和4d包括调色剂收容单元4a1、4b1、4c1和4d1,以及显影辊单元4a2、4b2、4c2和4d2。调色剂收容单元4a1、4b1、4c1和4d1分别容纳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调色剂。邻近光导体表面放置的显影辊单元4a2、4b2、4c2和4d2将彩色调色剂转印至感光鼓1a、1b、1c和1d上的静电潜像,并且通过施加显影偏电压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转印辊5a、5b、5c和5d位于转印带9a内侧,面对感光鼓1a、1b、1c和1d,以便抵靠转印带9a。转印辊5a、5b、5c和5d与转印偏电压源(未示出)相连,以便从转印辊5a、5b、5c和5d经转印带9a向片材S充正电。产生的电场使得感光鼓1a、1b、1c和1d上充负电的彩色调色剂图像按顺序地转印至与感光鼓1a、1b、1c和1d接触布置的片材S,从而形成彩色图像。转印完成后,清洁单元6a、6b、6c和6d除去留在感光鼓1a、1b、1c和1d上的调色剂。
根据本实施例,将感光鼓1a、1b、1c和1d、充静电单元2a、2b、2c和2d、显影单元4a、4b、4c和4d、以及清洁单元6a、6b、6c和6d一体化,从而分别形成处理盒单元7a、7b、7c和7d。
定影单元10对已转印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进行加热,从而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片材输出单元13包括:纸张排出辊对11、12,纸张排出辊对适于通过沿正常方向旋转来传送已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或者通过沿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使片材S反向;和输出部13a,片材S被输出至该输出部。
片材传送单元9将已通过成像单元14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传送。片材传送单元9包括片材传送路径15a、双面传送路径15b、倾斜供给辊对16、U形转向辊对17和歪斜校正单元200。
片材传送路径15a用于传送从片材供给单元8供给的片材S或者从双面传送路径15b传送的片材S,在片材传送路径15a上的预定位置,成像单元14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片材S。双面传送路径15b用于向片材传送路径15a传送被纸张排出辊对11、12翻转用于双面打印的片材S。倾斜供给辊对16位于双面传送路径15b上,并且适于传送已被翻转的片材S。U形转向辊对17位于双面传送路径15b上,并且适于向片材传送路径15a再次传送在双面传送路径15b中传送的片材S。
歪斜校正单元200安装在片材传送路径15a上,适于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片材S之前对从片材供给单元8供给的片材S或者从双面打印路径15b传送的片材S进行歪斜校正。
从片材供给单元8供给至片材传送路径15a的片材S经歪斜校正单元200校正歪斜后被传送给成像单元14。成像单元14将调色剂图像按顺序地转印至片材S。随后,定影单元10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并且纸张排出辊对11、12向片材输出单元13输出片材S。
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在定影单元10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之后,但在纸张排出辊对11、12向片材输出单元13排出片材S之前,纸张排出辊对11、12沿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在一面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翻过来传送至双面传送路径15b。被传送至双面传送路径15b的片材S经倾斜供给辊对16和U形转向辊对17向歪斜校正单元200进一步传送。片材S在歪斜校正单元200校正歪斜后再次传送给成像单元进行双面打印。
将参考图2A至图3对适于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歪斜校正单元200进行详细描述。图2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的透视图。图2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2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200的透视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向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传送片材S的状态。
如图2A和图2B所示,歪斜校正单元200包括传送辊对18、19、供纸框架20、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挡板轴22、用作挡板单元的挡板部件23和用作传递单元的辅助凸轮24。歪斜校正单元200还包括用作适于产生驱动力的旋转单元的旋转辅助辊25、挡板驱动单元26、用作驱策单元的挡板弹簧27、以及引导框架28。根据本发明,旋转传递单元包括辅助凸轮24和旋转辅助辊25。
传送辊对18、19包括面对面放置的多个传送辊19和多个传送旋转部件18。如图2A所示,传送辊19被固定至旋转轴19a,并且适于与旋转轴19a一体地旋转,其中旋转轴19a沿轴向被支撑,与感光鼓1a、1b、1c和1d的旋转轴平行。如图2B所示,传送旋转部件18可旋转地附接至挡板轴22,并且由固定至供纸框架20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压靠在各传送辊19上。在推压力下,传送旋转部件作为传送辊19的从动旋转部件,以用来传送片材S。在传送旋转部件18的内周面和挡板轴22的外周面之间存在空隙,并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的弹簧力没有传递给挡板轴22。结果,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挡板轴22一体固定的辅助凸轮24和挡板部件23的旋转操作。
挡板轴22由供纸框架22可旋转地支撑,与感光鼓1a、1b、1c和1d的旋转轴方向平行。多个挡板部件23E、23F、23G和23H被固定至挡板轴22。如图3所示,各挡板部件23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23a。挡板部件23由例如POM的树脂或者例如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抵靠部23a形成突起,以便在挡板部件23旋转期间经过作为传送单元的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的侧边,并且在片材S被夹在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中之前通过抵靠片材S的前端来阻挡片材S。也就是说,抵靠部23a通过在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抵靠片材S的前端来阻挡片材S。
各抵靠部23a具有抵靠表面23b,片材S的前端抵靠该抵靠表面。将抵靠表面23b以如下方式设计,即,当抵靠部23a位于抵靠表面23b将接触片材S的前端的位置(下文还称“等待位置”)时,抵靠表面位于沿片材传送方向的传送辊对18、19的上游。在下文中,挡板部件23的用于使片材S的前端抵靠抵靠表面23b的位置(在该位置,抵靠部23a位于等待位置(参见图3))将称为挡板部件23的等待位置。挡板弹簧27的驱策力用于保持挡板部件23处于等待位置。
辅助凸轮24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状,并且包括适于能够接合旋转辅助辊25的接合部24a。将辅助凸轮24固定至挡板轴22,从而在片材S推动抵靠部23a后,旋转辅助辊25将以与接合部24a接合的方式旋转,挡板部件23旋转,并且片材S被夹在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中。辅助凸轮24的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辊25接合,直至挡板驱动单元26的驱动突起26b(将在下文描述)摆动通过上止点。
旋转辅助辊25由供纸框架20可旋转地支撑,与感光鼓1a、1b、1c和1d的旋转轴方向平行。此外,旋转辅助辊25由旋转轴支撑,并且由驱动单元(马达,未示出)驱动而沿图2B和图3中示出的箭头r的方向旋转。
挡板驱动单元26包括盘形驱动基座单元26a和驱动突起26b,盘状驱动基座单元与挡板轴22的端部连接,挡板弹簧27的一端附接至驱动突起。驱动基座单元26a与挡板轴22一起旋转,与挡板轴22联接,使得驱动基座单元26a的中心轴线将与挡板轴重合。驱动突起26b附接至驱动基座单元26a的顶面,从而当驱动基座单元26a随挡板轴22的旋转而旋转时围绕挡板轴22沿驱动基座单元26a的外圆周摆动。此外,驱动突起26b附接至驱动基座单元26a,从而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将处于等待位置,即,在下止点,挡板部件23将处于等待位置。
挡板弹簧27的一端附接至驱动突起26b,而挡板弹簧27的另一端附接至供纸框架20。挡板弹簧27适于驱策摆动的驱动突起26b,并因此使抵靠部23a处于等待位置。也就是说,挡板弹簧27驱策驱动突起26b,以便在驱动突起26b的下止点处使抵靠部23a处于等待位置。
供纸框架20和引导框架28组成片材传送路径,该片材传送路径适于向位于挡板部件23上游侧的传送辊对18、19引导片材S。此外,当沿片材S的厚度方向管控片材S的两端时,供纸框架20和引导框架28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以便允许片材S在片材S抵靠抵靠表面23b后沿片材S的厚度方向弯曲。根据本实施例,在片材S和引导框架28之间围绕片材S设置有预定的曲面形成空间32(参见图6)。
接下来,将参照图3、图4至图12描述歪斜校正单元200的操作。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片材S被传送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后碰撞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的状态。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碰撞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的片材S弯曲并形成曲面的状态。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碰撞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的纸张S推动挡板部件23旋转的状态。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与辅助凸轮24接合的旋转辅助辊25旋转而使挡板部件23旋转的状态。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当旋转辅助辊25与辅助凸轮24脱离接合时挡板部件23在挡板弹簧27的驱策力作用下旋转的状态。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挡板部件23旋转,使抵靠部23a抵靠由传送辊对18、19传送的片材S的表面的状态。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传送辊对18、19传送的片材S经过等待位置的状态。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传送辊对18、19传送的片材S经过等待位置之后抵靠部23a进入等待位置的状态。图12示出了传送歪斜的片材S的状态。
当片材供给单元8传送的片材S歪斜地进入传送辊对18、19中时,例如如图12所示,如果没有固定至挡板轴22的挡板部件23,片材S将保持歪斜的姿态地被传送。当片材S以歪斜的状态到达成像单元14时,将被转印至片材S的调色剂图像以相对于片材S的一定的角度转印至片材S。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造和布置了多个固定至挡板轴22的挡板部件23,片材S的歪斜被将在下文描述的动作校正,从而防止了调色剂图像以一定的角度转印至片材S。
首先,歪斜的片材S在前侧(即,图12中的右侧)的前端部接触处于与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即,在图12右侧)的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的抵靠表面23b。此时,挡板部件23在图3所示的等待位置等待以便在挡板弹簧27的驱策力作用下调整片材的前端。在该状态中,由于片材S未接触抵靠表面23b,片材S的前端被传送而没有弯曲。
接下来,如图4所示,当片材S的前端与抵靠表面23b接触时,片材S受到来自由挡板弹簧27驱策的驱动突起26b的保持力、以及作为反作用力的挡板轴22、多个挡板部件23和辅助凸轮24的惯性力等。此时,片材S的前端不能通过对抗反作用力推动挡板部件23而摆动。
接下来,当片材供给单元8进一步传送片材S时,片材S在前侧的前端部抵靠挡板部件23的抵靠表面23b而被阻挡,之后,片材S在后侧的前端部按顺序地抵靠多个挡板部件23的抵靠表面23b而被阻挡。也就是说,片材S的后侧按顺序地抵靠挡板部件23H、挡板部件23G、挡板部件23F和挡板部件23E。
在此过程中,如图5所示,片材S沿箭头y的方向在上游侧引导框架28和供纸框架20在传送辊对18、19附近形成的曲面形成空间32中形成曲面弯曲。弯曲的片材S在图12中的右侧上形成的曲面比在左侧上形成的曲面大。一系列的运动使得片材S的前端与挡板部件23的抵靠表面23b对齐,从而变得与传送辊对18、19的旋转轴平行。结果,校正了片材S的歪斜。
接下来,当片材S形成预定的曲面,由于片材S的韧性产生压力,使得挡板部件23、辅助凸轮24和驱动突起26b沿图5中示出的箭头z的方向围绕挡板轴22摆动。结果,如图6所示,片材S推动所述多个挡板部件23、辅助凸轮24和驱动突起26b摆动。当挡板部件23旋转时,片材S的前端被夹在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中,然后片材S被传送辊对18、19传送。
歪斜校正单元200的歪斜校正能力随着在引导框架28和供纸框架20所形成的曲面形成空间32中形成的曲面尺寸增大而增强。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期望增大曲面形成空间32的尺寸。当在曲面形成空间32中形成曲面并且曲面的一部分接触引导框架28时,片材S的明表观韧性增加,从而更容易推动挡板部件23。
接下来,如图7所示,当挡板部件23摆动直到片材S的前端被夹在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中时,辅助凸轮24的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辊25接合。随着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凸轮25接合,辅助凸轮24在旋转辅助辊25沿箭头r的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下沿箭头z的方向(与被片材S的前端推动而旋转的方向相同)围绕挡板轴22旋转。结果,固定至挡板轴22的挡板驱动单元26和所述多个挡板部件23也沿z方向旋转。使挡板部件23旋转的力在辅助凸轮24的接合部24a接合旋转辅助辊25那一刻从片材S的挤压力转为旋转辅助辊25的旋转驱动力,并且挡板部件23的抵靠表面23b与片材S的前端分离。
接下来,如图8所示,驱动突起26b摆动,并且几乎与驱动突起26b经过上止点同时地,辅助凸轮24的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辊25分离。因此,辅助凸轮24的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辊25脱离接合。一旦接合部24a与旋转辅助辊25脱离接合,挡板部件23在挡板弹簧27作用在已经经过上止点的驱动突起26b上的驱策力下(即,在趋于返回等待位置的驱策力下)沿箭头z的方向进一步旋转。
已旋转经过上止点的挡板部件23由于挡板弹簧27产生的旋转力而趋于返回图3中示出的等待位置,如图9所示,然而,挡板部件因存在传送中的片材S(即,经过等待位置的片材S)而不能再旋转。挡板部件23的旋转因抵靠正在经过的片材S的表面而被限制的状态(位置)称为挡板部件23的片材经过位置。然后,如图10所示,当片材S的后端经过挡板部件23时,挡板部件23与辅助凸轮24和挡板驱动单元26一起旋转至图3中示出的等待位置,而抵靠部23a处于等待位置,如图11所示。
重复图3至图11中示出的状态时,固定至挡板轴22的挡板驱动单元26、挡板部件23和辅助凸轮24随挡板轴22一起旋转。当片材S被一张接一张地供给时,抵靠表面23b从片材经过位置返回至在前片材S和在后片材S之间的片材间隙中的等待位置,阻挡新供给的在后片材S的前端,并由此校正片材S的歪斜。
将参照图13描述在所使用的片材S沿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方向的长度(下文称为“片材S的宽度”)相对大的情况下和片材S的宽度相对小的情况下的歪斜校正。图13示出了传送具有不同片材宽度的片材的状态。
当片材S的宽度相对大时(图13中实线所示的片材S),主要是靠近片材S的两个侧端放置的挡板部件23E和23H作用在片材S的前端,并对片材S的歪斜进行校正。当所使用的片材S的宽度相对小,并且片材S不足以延伸超过挡板部件23E和23H时(图13中虚线所示的片材S),由位于挡板部件23E和23H内侧的挡板部件23F和23G来校正片材S的歪斜。
为了对片材S执行更加准确的歪斜校正,期望地将沿片材S的宽度布置的挡板部件23尽可能宽地间隔开,并且关于片材S的宽度中心基本对称地放置。这是为了减小在传送辊对18、19的旋转轴方向上在片材S的前端处的校正角误差。
因此,将挡板部件23放置在所传送的片材S的两端附近,但是还可以将挡板部件23放置在片材S的传送中心C附近,从而即使对相对窄的片材S也能进行歪斜校正。此时,可以使放置在传送中心C附近的两个挡板部件23F和23G之间的间隙小于片材S的最小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挡板部件23F和23G的抵靠片材前端的抵靠表面23b沿片材传送方向放置在挡板部件23E和23H的稍下游。结果,当校正宽的片材S时,由于防止了挡板部件23F和23G与片材S的前端接触,能够减小校正角误差。
通过减少抵靠表面23b与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之间的距离,片材S在挡板部23刚完成歪斜校正后就被夹在传送辊对18、19的压合部N中并传送。结果,能够保持片材S的歪斜校正的效果。
利用上述构造,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提供了如下优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使挡板部件23沿片材推动挡板部件23的方向旋转,并且挡板部件23留在抵靠部23a接触正在经过的片材S的表面的在等待位置上游侧的片材经过位置(参见图9)直到片材经过挡板部件23。由于片材经过了挡板部件23,抵靠部23a进入等待位置。结果,与挡板部件反复运动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用于使挡板部件从片材经过位置返回等待位置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当片材S的传送速度增快时片材间隙距离的增加,并且能够在高片材传送速度和短片材间隙的情况下使抵靠部23a返回等待位置,这在传统上是困难的事情。这转而允许对吞吐量的提升。
例如,相比进行往复运动的传统的挡板部件而言,第一实施例能够使片材间隙减少大约一半,满足了用户对于进一步提升成像装置吞吐量的要求。辅助旋转操作的辅助凸轮消除了在歪斜校正后对片材的前端施加推压力的需要,从而防止了片材的前端产生例如裂纹或者卷曲的损坏。
根据第一实施例,借助辅助凸轮24和旋转辅助辊25向挡板部件23传递旋转驱动力,并且利用挡板弹簧27的驱策力使挡板部件返回至等待位置。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向挡板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这使得制造成本等减少,从而抑制了生产成本。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中,所述多个挡板部件23E、23F、23G和23H的旋转中心位于与传送旋转部件18的旋转中心相同的轴线上。这使得歪斜校正单元200的尺寸减小,从而使得成像装置100的尺寸减小或者节省了成像装置100中的空间。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14A至图16D并借助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图14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的透视图。图14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14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的透视图。图15A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传送片材S时挡板弹簧27和挡板驱动部件26的状态。图15B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传送片材S时的检测部件34。图15C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传送片材S时的辅助凸轮24和旋转辅助辊25的状态。图15D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传送片材S时挡板部件23的状态。
图16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挡板弹簧27和挡板驱动单元26的状态。图16B示出了当挡板部件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的检测部件34。图16C示出了当挡板部件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辅助凸轮24和旋转辅助辊25的状态。图16D示出了当挡板部件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的挡板部件23。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中,旋转辅助辊25位于旋转轴19a上。此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挡板轴22上安装有作为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部件34,并且在检测部件34的旋转路径上安装有作为传感器单元的检测传感器33。因此,将针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即,检测部件34和检测传感器33)来描述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相同的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因此省去对相同的组成部件的描述。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部件相同的那些组成部件提供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将借助图1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的整体构造。如图1、图14A和图14B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包括片材供给单元8、成像单元14、定影单元10、片材传送单元9A和片材输出单元13。片材传送单元9A包括片材传送路径15a、双面传送路径15b、倾斜供给辊对16、U形转向辊对17和歪斜校正单元200A。
如图15A至图15D所示,歪斜校正单元200A包括传送辊对18、19、供纸框架20、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挡板轴22、挡板部件23、辅助凸轮24、旋转辅助辊25和挡板驱动单元26。歪斜校正单元200A还包括挡板弹簧27、引导框架28、作为传感器单元的检测传感器33和作为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部件34。
检测部件34通过弹簧销(未示出)等固定至挡板轴22,并且适于与挡板轴22、挡板部件23和辅助凸轮24一体地旋转。也就是说,检测部件34通过与挡板部件23同轴地放置而与挡板部件23一体地旋转。
检测传感器33是附接至供纸框架20的光学传感器(例如光敏传感器),并且由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所述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形成光路L。检测传感器33位于检测部件34的旋转路径上,并且适于当检测部件34挡住光路L时检测检测传感器33至预定旋转位置的旋转。
歪斜校正单元200A利用挡板部件23来校正片材S的歪斜,并且当检测传感器33接收的光被与挡板部件23一起旋转的检测部件34挡住时检测片材S的前端部。当歪斜校正单元200A检测到片材S的前端部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使成像单元14开始成像。
将参照图15A至图16D描述歪斜校正单元200A的操作。在片材S的前端接触挡板部件23的抵靠部23a的抵靠表面23b之前,挡板弹簧27和挡板驱动单元26搁在如图15A所示的平衡状态中。如图15D所示,挡板部件23在等待位置等待,以便检测片材S的前端。如图15C所示,辅助凸轮24被类似地搁置,没有与旋转辅助辊25接合。在此期间,如图15B所示,检测传感器33的光路L没有被检测部件34挡住,并因此传递光。
在片材S的前端接触抵靠部23a的抵靠表面23b后,当挡板部件23旋转并且传送辊对18、19传送片材S时,检测部件34挡住检测传感器33的光路L,如图16B所示。当检测部件34挡住检测传感器33的光路L时,检测传感器33确定片材S的前端已达到预定的位置,并且向成像单元14传递预定的检测信号。收到检测信号后,成像单元14开始成像。
随后,挡板弹簧27、挡板部件23和辅助凸轮24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操作。检测部件34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挡板部件23类似的旋转操作,当片材S的后端由于经过了等待位置而与挡板部件23分离时,检测部件34再次在等待位置等待,以便检测在后片材S的前端。根据第二实施例,附接至旋转轴19a的旋转辅助辊25向辅助凸轮24传递驱动力。旋转辅助辊25经由正在经过的片材S向辅助凸轮24传递驱动力。
利用上述构造,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提供了以下优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A包括与挡板部件23一体地操作的检测部件34和检测传感器33。这允许歪斜校正单元200A不仅能用挡板部件23对片材S进行歪斜校正,还能检测片材S的前端位置。结果,成像装置100A能够使成像单元14的成像定时与挡板部件23的操作同步。这消除了提供单独的片材检测单元来检测片材S的前端位置的需要,从而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等。由于旋转辅助辊25附接至旋转轴19a,成像装置100A能够被构造成在尺寸上小于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17A至图20C并借助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B。图17A是从前面观察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的透视图。图17B是从后面观察时图17A中示出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的透视图。图18A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传送片材S时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的状态。图18B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传送片材S时辅助凸轮324和旋转辅助辊25的状态。图18C示出了在向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传送片材S时的挡板部件323。
图19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的状态。图19B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辅助凸轮324和旋转辅助辊25的状态。图19C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开始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的挡板部件323。图20A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的状态。图20B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辅助凸轮324和旋转辅助辊25的状态。图20C示出了当挡板部件323和接合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辊25一起旋转时的挡板部件323。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B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辅助辊位于旋转轴19a上,并且提供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以向挡板部件323施加驱策力。因此,将针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描述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或者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A相同的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因此省略对相同的组成部件的描述。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组成部件提供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将借助图1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B的整体构造。如图1、图17A和图17B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B包括片材供给单元8、成像单元14、定影单元10、片材传送单元9B和片材输出单元13。片材传送单元9B包括片材传送路径15a、双面传送路径15b、倾斜供给辊对16、U形转向辊对17和歪斜校正单元200B。
如图17A和图17B所示,歪斜校正单元200B包括传送辊对18、19、供纸框架20、传送旋转部件弹簧21、挡板轴22、挡板部件323、辅助凸轮324、旋转辅助辊25和挡板凸轮326。歪斜校正单元200B还包括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凸轮随动件336和引导框架28。
各挡板部件323具有四个抵靠部323a、323b、323c和323d,在各抵靠部上已形成有抵靠表面。辅助凸轮324设有多个突起324a、324b、324c和324d以便和旋转辅助辊25接合。挡板凸轮326、挡板部件323和辅助凸轮324被固定至挡板轴22,并且适于与挡板轴22一体地旋转。另外,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向挡板部件323施加驱策力。
歪斜校正单元200B用挡板凸轮326、挡板弹簧327、加压部件335和凸轮随动件336将设置在挡板部件323上的所述多个抵靠部323a、323b、323c和323d保持在等待位置。所述多个抵靠部323a、323b、323c和323d允许在没有使挡板部件323旋转整一圈的情况下对片材S的歪斜进行校正。
将参照图18A至图20C描述歪斜校正单元200B的操作。在片材S的前端接触挡板部件323上设置的抵靠部323a之前,挡板弹簧327的推压力对挡板凸轮326加压,如图18A所示。如图18C所示,挡板部件323在等待位置静止不动地等待,以用于使片材S的前端对齐。还如图18B所示,辅助凸轮324的突起324a、324b、324c和324d以离开旋转辅助凸轮25的方式等待。
接下来,当对抵靠抵靠部323a的片材S的前端进行歪斜校正后,当传送辊对18、19传送片材S时,挡板凸轮326沿箭头z3的方向摆动,与被片材S的韧性推动的挡板部件323一起运动。在同一时刻,辅助凸轮324的突起324a与旋转辅助辊25接合,如图19B所示。
一旦辅助凸轮324的突起324a与旋转辅助辊25接合,辅助凸轮324在旋转辅助辊25的沿r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下沿z3方向旋转,如图19B所示。结果,挡板凸轮326和挡板部件323同样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当挡板凸轮326进一步旋转时,如图20A所示,挡板凸轮326经过上止点。几乎与挡板凸轮326经过上止点同时地,辅助凸轮324的突起324a与旋转辅助辊25脱离接合,如图20B所示。一旦辅助凸轮324的突起324a与旋转辅助辊25脱离接合,辅助凸轮324和挡板部件323在挡板凸轮326和挡板弹簧327的驱策力下接触片材S的表面,试图开始旋转至等待位置。然而,由于片材S正在被传送,辅助凸轮324和挡板部件323不能旋转,而在该状态中等待。
接下来,当片材S的后端经过了等待位置时,辅助凸轮324和挡板部件323朝等待位置旋转并位于等待位置。根据第三实施例,四个突起324a、324b、324c和324d形成在辅助凸轮324上,并且四个抵靠部323a、323b、323c和323d形成在挡板部件323上。结果,当按顺序地执行如上所述的操作时,辅助凸轮324的突起和挡板部件的抵靠部随着片材S的供给而有序地运动和被使用。例如,以抵靠部323a、抵靠部323b、抵靠部323c、抵靠部323d、抵靠部323a的顺序来使用挡板部件。在另一方面,例如,以突起324a、突起324b、突起324c、突起324d、突起324a的顺序来使用辅助凸轮324的突起。
利用上述构造,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B在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构造所提供的优点之外还提供了以下的优点。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中,四个抵靠部323a、323b、323c和323d设置在挡板部件323上,并且四个突起324a、324b、324c和324d形成在辅助凸轮324上。结果,歪斜校正单元200B能够在不用旋转挡板部件323整一圈的情况下校正片材S的歪斜。这减少了用于将抵靠部置于等待位置的时间,并因此抑制了当片材S的传送速度加快时片材间隙距离的增加。这转而允许提升吞吐量。
虽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歪斜校正单元200B被构造成通过挡板弹簧和辅助凸轮驱策挡板部件323,但是辅助凸轮324的旋转辅助效果能够辅助用于使挡板部件323通过凸轮上止点的作用力。这消除了对仅仅依靠片材S的韧性来产生用于推动挡板部件323的作用力的需要,从而防止了片材的前端产生例如裂纹或者卷曲的损坏。
虽然已如上所述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此外,仅在以上实施例中列出本发明的主要优点,而本发明的优点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优点。
例如,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挡板部件23以及辅助凸轮24被固定至挡板轴22,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多个挡板部23、辅助凸轮24、挡板轴22和挡板驱动单元26可以一体地构造。备选地,挡板部件23中的一个可以与辅助凸轮24一体地构造。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旋转辅助辊独立地设置,但是旋转辅助辊25可以附接至传送辊19的旋转轴19a,并且设置成面对辅助凸轮24,例如如图21所示。这相比旋转辅助辊被独立地设置而言减少了成本和空间。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由挡板弹簧27施加驱策力,从而使挡板部件23在等待位置等待,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调整挡板部件23的重量平衡使挡板部件23构造成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等待位置等待。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检测部件34独立地设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检测部件34可以与辅助凸轮24和挡板部件23一体地构造。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片材S由检测部件34和检测传感器33检测,并且图像被形成从而基于检测传感器33的信号与片材同步,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被构造成首先形成图像,然后当检测传感器33检测到片材S时,调整片材相对图像的位置。备选地,本发明还可以被构造成仅检测片材的传送延迟或者卡纸。
虽然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挡板部件323、辅助凸轮324、挡板凸轮326被固定至挡板轴22,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多个挡板部件323、辅助凸轮324、挡板轴22和挡板凸轮326一体地构造。备选地,可以将挡板部件23中的一个与辅助凸轮324或者挡板凸轮326一体地构造。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将被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涵盖所有的变型和等同的构造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片材传送装置,该片材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被构造成将片材夹在压合部中,并且传送片材;
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具有抵靠部,在等待位置,朝所述压合部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抵靠所述抵靠部,其中,所述挡板单元通过被所传送的片材的前端推动而沿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以便校正片材的歪斜;
旋转传递单元,所述旋转传递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以便在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前端推动所述抵靠部而旋转直到片材被夹在所述压合部中之后,沿所述预定的旋转方向使所述挡板单元旋转;
驱策单元,所述驱策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其中,在所述挡板单元在所述旋转传递单元的旋转驱动力下旋转之后,所述驱策单元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驱策力,使得所述挡板单元接触片材的表面,之后使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后端经过所述挡板单元而返回至等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传递单元包括:
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被构造成产生旋转驱动力来使所述挡板单元旋转;以及
传递单元,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挡板单元联接,并且被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旋转单元接合而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
其中,在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前端推动所述抵靠部而旋转直到片材被夹在所述压合部中之后,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接合,并且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旋转驱动力,以便使所述挡板单元沿所述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在所述挡板单元在所述驱策单元的驱策力下接触正在经过的片材的表面的状态下,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脱离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还包括:
旋转检测单元,所述旋转检测单元与所述挡板单元同轴地设置,并且与所述挡板单元一体地旋转;以及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旋转路径中,并且检测旋转至预定旋转位置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单元为辊对,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传递单元附接至作为所述辊对中的一个辊的驱动辊的轴,并且所述旋转传递单元使所述旋转单元经由被所述辊对夹住并传送的片材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
5.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在所述片材传送装置送出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传递单元包括:
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被构造成产生旋转驱动力以使所述挡板单元旋转;以及
传递单元,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挡板单元联接,并且被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旋转单元接合而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旋转驱动力,
其中,在所述挡板单元随着片材的前端推动所述抵靠部而旋转直到片材夹在所述压合部中,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接合,并且向所述挡板单元施加旋转驱动力,以便使所述挡板单元沿所述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在所述挡板单元在所述驱策单元的驱策力下接触正在经过的片材的表面时,所述传递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脱离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旋转检测单元,所述旋转检测单元与所述挡板单元同轴地设置,并且与所述挡板单元一体地旋转;以及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旋转路径中,并且检测旋转至预定旋转位置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单元为辊对,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传递单元附接至作为所述辊对中的一个辊的驱动辊的轴,并且所述旋转传递单元使所述旋转单元经由被所述辊对夹住并传送的片材向所述挡板单元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
CN201110308964.9A 2010-10-13 2011-10-13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6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0414A JP5591057B2 (ja) 2010-10-13 2010-10-13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0414 2010-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6710A true CN102556710A (zh) 2012-07-11
CN102556710B CN102556710B (zh) 2015-01-21

Family

ID=4593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896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6710B (zh) 2010-10-13 2011-10-13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7923B2 (zh)
JP (1) JP5591057B2 (zh)
CN (1) CN10255671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385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检测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WO2014019460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89608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8116913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设备和具有该片材传送设备的成像设备
US10543995B2 (en) 2016-11-30 2020-0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detaching rotation member unit from the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CN11173189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方法
CN113183528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南京卓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分张牵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4735B2 (ja) * 2011-03-16 2015-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47534B2 (ja) 2011-10-21 2016-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ジャム処理方法
WO2013118789A1 (en) 2012-02-08 2013-08-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30572A (ja) * 2013-08-01 2015-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6715B2 (ja) * 2013-10-30 2018-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76572B2 (en) * 2014-04-03 2017-06-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24173B2 (ja) * 2014-04-04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13276A (ja) * 2014-12-17 2016-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斜行補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17413B2 (ja) * 2019-12-19 2024-01-1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CN218778424U (zh) * 2022-10-20 2023-03-31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进纸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1948A (en) * 1996-01-08 2000-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liquely traveling sheet correc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459732B2 (ja) * 1996-10-09 2003-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
CN1576210A (zh) * 2003-07-23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934505B2 (en) * 2002-08-12 2005-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66745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用于释放一对传送件的装置和包括该释放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412478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偏斜纠正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03911T2 (de) 1990-01-11 1995-01-19 Canon Kk Regelung für die seitliche Verschiebung eines Endlosbandes und Fixiergerät mit solcher Regelung.
DE69118407T2 (de) 1990-01-11 1996-09-12 Canon Kk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der Seitenverschiebung eines Endlos-Bandes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Fixiergerät
US5233400A (en) * 1991-12-23 1993-08-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Wrinkle preventing registration mechanism
JPH05338864A (ja) * 1992-06-09 1993-12-21 Fujitsu Ltd 原稿または記録用紙の先端位置決め装置
JPH0692518A (ja) * 1992-09-11 1994-04-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整合装置
JP3281568B2 (ja) 1997-03-27 2002-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227271B2 (ja) * 2000-01-28 2009-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31005B1 (ko) * 2002-05-14 2004-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무기기의 용지 감지장치
JP4058335B2 (ja) 2002-12-24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US7681822B2 (en) 2007-08-29 2010-03-23 Acrox Technologies Co., Ltd.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a single-pull reel
US8215637B2 (en) * 2009-04-30 2012-07-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5318221B2 (ja) * 2009-10-20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7384B2 (ja) * 2010-10-13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1948A (en) * 1996-01-08 2000-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liquely traveling sheet correc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459732B2 (ja) * 1996-10-09 2003-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
US6934505B2 (en) * 2002-08-12 2005-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76210A (zh) * 2003-07-23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66745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用于释放一对传送件的装置和包括该释放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412478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偏斜纠正机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385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检测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US8849178B2 (en) 2011-03-16 201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81385B (zh) * 2011-03-16 2015-03-11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检测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3569702B (zh) * 2012-08-02 2016-12-2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WO2014019460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569702A (zh) * 2012-08-02 2014-02-1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类介质对齐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89608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3896088B (zh) * 2012-12-26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8116913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设备和具有该片材传送设备的成像设备
US10543995B2 (en) 2016-11-30 2020-0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detaching rotation member unit from the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US10584006B2 (en) 2016-11-30 2020-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CN11173189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方法
CN113183528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南京卓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分张牵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91057B2 (ja) 2014-09-17
JP2012082056A (ja) 2012-04-26
US20120093554A1 (en) 2012-04-19
CN102556710B (zh) 2015-01-21
US9027923B2 (en) 201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6710B (zh)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JP580473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74648B (zh) 片材检测设备以及成像装置
US8260182B2 (en) Belt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011476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5724B2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03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25758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161478B2 (en) Driv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367128B1 (ko) 양면 인쇄 화상형성장치
JP4906136B2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9954A (ja) 回転カム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13657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94531B2 (en) Shaft member holding mechanism, photoconductor drum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25128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18481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70100430A (ko) 시트 반송장치 및 화상 형성장치
JP3925125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32527B2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665085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fixing device
JP3890937B2 (ja) 用紙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284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809309B2 (en) Photosensitive-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JP2021042026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3667A (ja) 軸部材保持機構、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