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9360A -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9360A
CN102549360A CN2009801618367A CN200980161836A CN102549360A CN 102549360 A CN102549360 A CN 102549360A CN 2009801618367 A CN2009801618367 A CN 2009801618367A CN 200980161836 A CN200980161836 A CN 200980161836A CN 102549360 A CN102549360 A CN 102549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water
water pond
former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18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9360B (zh
Inventor
金世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w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ongjin Cow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ongjin Cow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ongjin Cow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49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9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8Producing ice by immersing freezing chambers, cylindrical bodies or plates into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8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8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 F25C1/20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by agi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5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4Contro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14Temperature of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浸没式制冰单元的制冰机和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所述制冰机包括:水盘构件,该水盘构件从水容器处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对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并形成冰;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元件对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制冰单元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之前对水盘构件中的原水进行加热。根据所述制冰机,在制冰过程的初期阶段将制冰水盘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至预设温度,从而能防止在冰的中心部分形成不透明层。

Description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制造冰的制冰机和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制造出清澈的冰的制冰机和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冰水净化器是一种如下装置:其可对诸如自来水之类的原水进行净化,不仅可为使用者提供净化后的冷水和/或热水,还可为使用者提供使净化水(或冷水)冷冻后得到的冰。冰水净化器通常包括:过滤器,该过滤器对原水进行过滤;净化水容器,该净化水容器对净化水进行储存;水冷却器容器,该水冷却器容器对净化水进行冷却并储存;以及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制造冰。冰水容器还可包括水加热器容器,该水加热器容器对净化水进行加热并储存。
在这种冰水过滤器与通常的制冰机之间,除了在该冰水过滤器包括诸如水冷却器容器或水加热单元容器之类的水容器之外,两者具有相似的构造。因此,冰水净水器可被看作是制冰机的一种独特类型。
下面,以冰水净化器作为一例来对制冰机进行描述。
为了使用制冰机制造冰,在已知的制冰方法中,可使用喷淋法(spraying method)和浸没法(immersion method)。关于诸如喷嘴喷淋或管喷淋之类的喷淋法,使用喷淋泵将水喷淋在冷却后的制冰水盘上,并将水形成为杯状或钟状的冰片。关于浸没法,将水供应到制冰水盘,接着对蒸发器的浸没管进行冷却,以便制造出在中心具有孔的钟状冰片。喷淋式制冰单元能制造冰,但其相对较贵,而浸没式制冰机单元较便宜,但其不利之处是气泡会被捕获到冰中,从而导致冰具有不透明的外观。基于这一理由,通常的冰水净化器使用较为经济、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冰的浸没式制冰单元。
在浸没式制冰单元中,将与蒸发器相连的浸没管浸至水盘构件所接收的水中,从而冰会绕着浸没管形成。
但是,当水盘构件中接收到的用于制冰的原水的温度较低时,因导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低温,可使冰在制冰过程的初期阶段快速地围绕浸没管生成,这可能导致气泡在那一区域被捕获,由此产生不透明层。
具体来说,在将冷水供应到水盘构件中或是在下一制冰过程中重新使用制冰过程结束后剩余的原水的情况下,当用于制冰的原水的温度较低(例如低于5℃)时,围绕浸没管形成的冰的不透明度会增加。
由于不透明层会在制冰过程的初期阶段形成在冰中,因此,即便避免气泡,冰的透明度也会降低,因而会损害冰的质量。
此外,设有浸没式制冰单元的相关领域的制冰机具有复杂的防泡结构,而使这种制冰机不易控制。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在冰的中心部形成不透明层的制冰机和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和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这种制冰机通过防止气泡在冰的中心部和边缘部被捕获,从而能产生清澈的冰。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在于提供一种既容易安装和控制又能防止气泡在冰中被捕获的具有简单的防泡结构的制冰机和使用该制冰机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用于制冰的原水的温度的高效增加的制冰机和使用该制冰机的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水盘构件,该水盘构件从水容器处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对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并形成冰;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元件对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制冰单元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之前对水盘构件中的原水进行加热。
制冰单元可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浸没管,该浸没管被浸在水盘构件所接收的原水中。控制单元可将低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从而使冰形成在浸没管周围。
加热单元可包括螺线管阀,该螺线管阀一体设置在制冰单元中,并将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替代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该加热器与制冰单元分开设置,并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
加热单元可构造成在被浸至原水时对原水进行加热。
制冰机还可包括移动发生单元,该移动发生单元使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发生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水盘构件,该水盘构件从水容器处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浸没管,该浸没管浸在水盘构件所接收的原水中,上述制冰单元将低温或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从而使冰形成在浸没管周围,或将冰与浸没管分离;移动发生单元,该移动发生单元使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发生移动;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对制冰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通过在浸没管周围形成冰之前将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来使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
移动发生单元可具有波产生盘,该波产生盘被浸在水盘构件的原水中,并且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移动发生单元可包括:波发生盘;安装在波产生盘一侧的永磁体;以及电磁体,该电磁体对永磁体施加吸引力或排斥力。
永磁体可安装在水盘构件的外侧,并可被固定在与波产生盘一起转动的固定构件上。
水盘构件可包括:制冰水盘,该制冰水盘接收在制冰过程中浸有浸没管的原水;以及辅助水盘,该辅助水盘与制冰水盘相连,并在冰分离过程中接收制冰水盘中剩余的原水。
制冰机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对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进行监测。控制单元可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对加热单元的操作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制冰机的方法,通过对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用于制冰的原水进行冷却来制造出冰,上述方法包括:将用于制冰的原水供应到水盘构件;使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通过使用制冰单元对具有在原水的温度升高中升高了的温度的原水进行冷却,从而来形成冰;以及使在冰的形成中形成的冰分离。
制冰单元可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连接有浸没管,该浸没管被浸在水盘构件所接收的原水中。在冰的形成中,当浸没管浸在水盘构件的原水时,可在浸没管周围形成冰。
冰的形成可包括使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移动。
通过使浸在水盘构件的原水中的波产生盘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来进行原水的移动。较佳地,波产生盘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动。
替代地,可通过使水盘构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或通过使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振动,从而来进行原水的移动。
水盘构件可包括:制冰水盘,该制冰水盘接收在冰的形成中浸有浸没管的原水;以及辅助水盘,该辅助水盘接收在冰的分离中接收制冰水盘中剩余的原水。可通过在制冰水盘中设有在辅助水盘中剩余的原水和从水容器中新提供的用于制冰的原水,从而来进行原水的供应。
在温度的升高中,可通过将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或通过使用与蒸发器接触的加热器,从而来使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
可通过使用浸在原水中的加热单元对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从而来进行温度的升高。
在温度的升高中,可将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或更高,该设定温度在6℃至25℃之间的范围内。较佳地,设定温度可在10℃至15℃之间的范围内。
可在原水的供应的过程中同时、或在原水的供应之后进行温度的升高。
在室温下进行温度的升高和冰的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在制冰过程的初期升高在制冰水盘中接收的用于制冰的原水的温度,就可防止在冰的中心部分形成不透明层。
另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在制冰过程中使用于制冰的原水移动,从而可防止气泡在冰中被捕获,并能制造出清澈的冰。
此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永磁体和电磁体来发生移动。因而,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就能防止气泡导入。此外,使用电磁体可简化其安装结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由于永磁体安装在水盘构件的外侧,因此,能防止因永磁体生锈而导致冰受到污染,从而能维持洁净。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将加热后的浸没管或加热器浸至用于制冰的原水中,从而可有效地升高用于制冰的原水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带有切口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制冰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制冰机中的安装有移动发生单元的水盘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水盘构件和移动发生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发生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浸没式制冰单元的示意图。
图7A至7F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制冰机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制冰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带有切口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制冰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制冰机中的安装有移动发生单元的水盘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水盘构件和移动发生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发生单元的动作的示意平面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浸没式制冰单元的示意图。图7A至7F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制冰机的方法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制冰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7F,对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进行描述。通常来说,在冰水过滤器与通常的制冰机之间,除了在冰水过滤器包括水冷却器容器或水加热器容器之外,两者具有相似的构造。因此,冰水净水器可被看作是制冰机的一种独特类型。因此,使用冰水净化器作为一例来对制冰机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冰机100包括:水盘构件200,该水盘构件200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下面称为“原水”);制冰单元300(参照图6),该制冰单元300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并形成冰;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控制单元(未图示),该控制单元对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制冰单元300对水盘构件200中的原水进行冷却之前对水盘构件200中的原水进行加热。制冰机100还可包括移动发生单元160,该移动发生单元160使在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发生移动。
参照图6,制冰机300包括蒸发器120,该蒸发器120具有浸至水盘构件200所接收的原水中的浸没管121。控制单元可将低温的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120,从而使冰形成在浸没管121周围。
与通常的冰水制冷剂一样,本实施例的制冰机100可包括:净化水容器110,该净化水容器110对在室温下经由过滤器(未图示)过滤后的净化水进行储存;储冰单元140,该储冰单元140对由制冰单元300(参照图6)产生的冰I进行储存;水冷却器容器130,该水冷却器容器130通过使用由制冰单元300制造出的冰I对储存在其中的水进行冷却;以及引导构件150,该引导构件150对由制冰单元300产生的冰I进行引导,从而可选择地设置于储冰单元140或水冷却器容器10。
参照图2,当引导构件150位于位置A时,冰可经由开口142掉入储冰单元140。相反,当通过使引导构件150绕轴152旋转而位于位置B时,冰可掉入水冷却器容器130,以降低在水冷却器容器130中接收的冷水的温度。如图2所示,可在水冷却器容器130内侧安装水位传感器131和温度传感器132。
如图1和图2所示,储冰单元140位于比水盘构件200低的水位,因此,储冰单元140可接收与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分离的冰。可在储冰单元140中安装诸如螺钉之类的排冰单元141,以便取出冰。当排冰单元141在驱动电动机(未图示)的运转下绕转轴朝前旋转时,装载在储冰单元140中的冰会经由冰槽(未图示)被排出。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7F对本实施例的制冰机100的水盘构件200的构造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水盘构件200可包括制冰水盘210和辅助水盘220。制冰水盘210从诸如水冷却器容器130或净化水容器110之类的水容器处接收原水,从而通过浸没式制冰单元300来制造冰(参照图6),辅助水盘220与制冰水盘210相连,当在浸没式制冰单元300通过冷却原水来制造冰后清空制冰水盘210时,上述辅助水盘210接收制冰水盘210中剩余的原水。
制冰水盘210具有预定尺寸的接收空间,从而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其制冰位置处接收原水。另外,辅助水盘220与制冰水盘210的一侧相连,且可构造成在冷却原水之后的清空制冰水盘210的过程中,使制冰水盘210中剩余的原水移动并接收到辅助水盘220中。
可在辅助水盘220的上部安装引导格栅230。参照图3,引导格栅230可使冰掉入储冰单元140或水冷却器容器130。此时,引导格栅230在冰分离过程中使制冰水盘210中剩余的原水经由进水口230流入辅助水盘220,其中,冰分离过程是清空制冰水盘210的过程。
但是,水盘构件200只要包括浸没管121且能制造冰,则不局限于上述构造。例如,水盘构件200可构造作为单一的水盘,该水盘在制冰位置与冰分离位置之间旋转或转换。
后面,将参照图6对浸没式制冰单元300的构造进行描述。
作为通常的冷却设备,浸没式制冰单元300形成制冷循环。
详细来说,如图6所示,浸没式制冰单元300包括:冷凝器312,该冷凝器312接收因制冷(冷冻)循环中压缩机311的动作而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并且通过热交换而将气体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气体;毛细管313,该毛细管313将在冷凝器312中热交换后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转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以及蒸发器120,该蒸发器120使已流过毛细管313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其中循环。在此,与蒸发器120相连且浸没至水盘构件200的原水中的浸没管121会使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快速下降。因此,冰就在浸没管121周围形成。
在此状态下,将浸没式制冰单元300驱动了预定时间,从而在浸没管121周围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冰。接着,通过控制单元(未图示)来停止压缩机311等的驱动,从而完成制冰单元300的制冰过程。
在制冰过程完成之后,旋转水盘构件200,使其位于可使冰分离的位置(下面称为“冰分离位置”),从而可使从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分离后的冰掉入储冰单元140中(参照图7E)。在水盘构件200旋转至冰分离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螺线管阀316将用于使冰分离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热气体)经由冰分离线315导入浸没式制冰单元300的蒸发器120中,从而使冰与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快速分离。因此,在蒸发器121的浸没管121周围悬挂的冰会掉入并装载在储冰单元140或水冷却器容器130中。
图6示出了通过用于使冰分离的螺线管阀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热气体)导入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中。但是,与蒸发器120或浸没管121相连的用于使冰分离的加热器(未图示)(下面称为“冰分离加热器”)可与制冰单元30分开设置,以便起到使用从冰分离加热器产生的热来使冰与浸没管121分离的作用。
在完成冰的分离之后,关闭螺线管阀,水盘构件200接着回到图7A所示的可进行制冰的位置(下面称为“制冰位置”),从而准备制冰过程。
如上所述,制冰单元300将低温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120,从而在浸没管121周围形成冰I。为了使冰I与浸没管121分离,制冰单元300将高温制冷剂(热气体)供应到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或是制冰加热器对蒸发器120或浸没管121进行加热。
下面将对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未图示)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上述加热单元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加热,上述控制单元对加热单元和/或制冰单元300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对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制冰单元300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之前对水盘构件200中的原水进行加热。
也就是说,相关领域的制冰机的不利之处是当水盘构件中接收的原水处于低温时,在制冰过程的初期阶段,冰会即刻在浸没管周围生长,气泡会被导入冰中并在其中被捕获,从而形成不透明层。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在制冰过程之前将原水的温度升高至预定范围。因此,制冰机100能防止含气泡的冰在制冰过程的初期阶段生长在浸没管121周围,进而防止在浸没管121周围的冰中形成不透明层。
显然,如上所述,当在制冰过程结束之后在水盘构件200中剩余的原水被重复地在后续的制冰过程中再次使用时,或是当从水冷却器容器139供应冷的原水时,会使原水的温度降低(例如降低至低于5℃的温度)。在发生这种情况时,不透明的冰可能会在浸没管121周围快速形成。但是,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升高原水的温度,就能避免不透明层形成在冰的中心。
为了将原水的温度升高至预定范围,使用加热单元,控制单元对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制冰过程之前升高原水的温度。
例如,加热单元可能与制冰单元300一体设置,且包括螺线管阀316,该螺线管阀316将由压缩机311产生的高温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120和浸没管121。例如,加热单元可使用如下构造:在预定期间(例如30秒至90秒)内持续对蒸发器120供应高温的制冷剂(热气体),从而可使制冰原温度的温度升高了预定范围。如上所述,若制冰单元300与制热单元一体形成,就可用简单的结构对原水进行加热。
替代地,加热单元可包括与制冰单元300分开设置的加热器(未图示)。例如,加热器(未图示)可以是对浸没管121或蒸发器120进行加热的冰分离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将加热后的浸没管121浸至水盘构件200所接收的原水中,从而可使原水的温度升高。替代地,加热单元可以是浸没式加热器,该浸没式加热器被直接浸至水盘构件200所接收的原水中,从而可使原水的温度升高。
如上所述,通过将浸没式加热器或被高温的制冷剂加热后的浸没管121或冰分离加热器浸至用于制冰的原水中,从而就可对水盘构件200中原水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原水与加热单元直接接触,并被加热,因而可增加加热效率。
显然,直接加热水盘构件200可能耗时,且无法将热有效地传递至水盘构件200的中心。即便进行了加热,在浸没管121被浸没的部位上的原水温度比在与水盘构件200的内表面相邻的部位上的原水温度低,因而无法有效地对原水进行加热。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将加热后的浸没管121或分离浸没式加热器浸至原水,因而可使原水的温度快速且有效地升高。
被加热单元加热后的原水需要被升高至设定温度或更高。
例如,设定温度可以在6℃至25℃之间的范围内。超过25℃的设定温度会增加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因此,需要许多时间和大量的热。相反,若设定温度低于6℃,考虑到水冷却器容器的温度(通常是4℃),则与没有加热原水没差别。
设定温度可较佳地在10℃至15℃之间的范围内。10℃或更高的设定温度几乎不会在浸没管121周围快速地产生冰,因此,气泡就不会在冰的中心被捕获。另外,15℃或更低的设定温度可降低加热和形成冰所需的热量,因而可提高能源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冰机可包括温度传感器S,该温度传感器S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进行监测。由于可基于温度传感器S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高温的制冷剂(热气体)向蒸发器120的供应或是分开设置的冰分离加热器或浸没式加热器的动作,因此,温度传感器S可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现在将参照图2至图5对移动发生单元160的构造进行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移动发生单元160会使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移动。
具体来说,移动发生单元160可包括:波产生盘161,该波产生盘161被浸在水盘构件200(制冰水盘210)的原水中且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永磁铁164,该永磁体164安装在波产生盘161的一侧;以及电磁体166,该电磁体166周期地对永磁体164施加吸引力或排斥力。
在此,移动发生单元160的除波产生盘161和轴构件162之外的其它元件安装在水盘构件200的外侧,其中,轴构件162起到波产生盘161的转动轴的作用。具体来说,永磁体164安装在固定构件163的下端,该固定构件163被固定在轴构件162的一侧,从而可使永磁体164与波产生盘161一起转动。
如图5所示,电磁体166也安装在水盘构件200的外侧。在此,电磁体166通过磁力转换部167对永磁体164施加吸引力或排斥力。显然,由于将电磁体166安装在制冰机100的主体壳部(未图示)上且不与水盘构件200直接连接,因此,可使移动发生单元160的安装结构简化。此外,由于除波产生盘161之外的移动发生单元161的其它元件安装在水盘构件200的外侧,因此,可防止因永磁体164上出现的锈(腐蚀)而使冰受到污染或在洁净度上变差。
但是,本实施例的移动发生单元160只要可使在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发生移动,其构造不局限于图2至图5所示的构造。例如,移动发生单元160可构造成使水盘构件200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或是安装在水盘构件200内侧的内表面上并使原水振动。
如上所述,由于移动发生单元160在制冰过程中使原水移动,因此,可防止气泡被导入冰中并在其中被捕获,从而可制造出整体上透明的(清澈的)冰。
下面,将参照图7A至图8,对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为了简化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已描述了图1至图5所示的制冰机100,但本发明的制冰机的控制方法不局限于上述例示的制冰机。
参照图7A至图8,控制制冰机的方法包括控制通过对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进行冷却来制造出冰的制冰机100的控制方法。更具体来说,控制制冰机的方法涉及驱动浸没式制冰单元300的方法,该浸没式制冰单元300在蒸发器120中具有浸没管121,该浸没管121被浸至水盘构件200所接收的原水中,从而在浸没管121周围形成冰。
首先,当存储在储冰单元140中的冰的量较小或冷水的温度较高时,就需要制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确定在动作S10中是否需要制冰过程。当需要制冰过程时,在动作S20中,将用于制冰的原水(下面称为“原水”)供应到水盘构件200中。在水盘构件20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制冰水盘210和辅助水盘220时,通过在制冰水盘210中提供前次分离动作(S50)后在辅助水盘220中剩余的原水和从净化水容器110或水冷却器容器120中新提供的原水,就可执行原水供应动作S20。但是,若水盘构件200仅包括一个水盘,则通过在水盘构件200中仅注入从净化水容器110或水冷却器容器120中新提供的原水,就可执行原水供应动作S20。
接着,在动作S30中,执行升温动作。在升温动作S30中,使水盘构件200中接收的原水的温度升高,从而防止在浸没管121周围快速形成冰,进而能生产出清澈的冰。
可在原水供应动作S20期间同时、或是在原水供应动作S20之后执行升温动作S30。显然,若同时执行升温动作S30和原水供应动作S20,则在前次冰分离动作中被高温制冷剂或分离制冰加热器加热的浸没管121的剩余热可用作用于加热原水的热源。因此,可减少用于加热的能耗。
如图7A所示,在升温动作S30中,在预定期间(例如30秒至90秒)内持续将高温制冷剂(热气体)供应到蒸发器120,从而使原水的温度升高。替代地,可通过使用例如与制冰单元300分开设置并被浸至原水中的浸没式加热器(未图示)、或与浸没管121或蒸发器120接触并加热浸没管121的冰分离加热器(未图示),来使水盘构件200(制冰水盘210)中的原水的温度升高。通过如上所述对原水持续加热预定时间,从而可简单地实现升温过程。
特别是,当通过将加热后的浸没管121或分离浸没式加热器浸至水盘构件200所接收的原水中来对水盘构件200中的原水进行加热时,通过使加热单元与原水之间的直接接触来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此外,可快速且充分地对浸有加热后的浸没管121或浸没式加热器的原水进行加热。
如图7A所示,可设置对原水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S。在这种情况下,可基于由温度传感器S监测得到的温度值来对原水的温度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在动作S31中,使用温度传感器S对原水的温度进行监测,在动作S32中,将原水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原水的温度比预设温度高,则在动作S40中执行制冰过程。但是,若原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如上所述在动作S33中对原水进行加热,以避免在浸没管121周围形成不透明的冰层。
此时,需要将由诸如分离浸没式加热器或是被高温制冷剂或冰分离加热器加热后的浸没管121之类的加热单元加热后的原水加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或更高。
例如,设定温度可以在6℃至25℃之间的范围内。在此,超过25℃的设定温度因与室温间存在很大差别而可能需要很长的加热时间和大量的热。相反,若设定温度低于6℃,考虑到水冷却器容器的温度(通常是4℃),则与没有加热原水没差别。
设定温度可较佳地在10℃至15℃之间的范围内。10℃或更高的设定温度几乎不会在浸没管121周围快速地产生冰,因此,能防止气泡在冰的中心部分被捕获。相反,15℃或更低的设定温度可维持用于加热和形成冰所消耗的热量的平衡,因而可提高能源效率。
接着,如图7B所示,在动作S40中执行制冰动作。在制冰动作S40中,在将浸没管121浸至水盘构件200的原水中的同时,在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周围形成冰。通过将低温制冷剂供应到蒸发器120来进行制冰动作S40。
制冰动作S40可包括使水盘构件200中的原水移动,以免原水中所含的气泡在冰中被捕获而使冰变得不透明。如图7B所示,可通过使用移动发生单元160来进行上述原水移动动作。
如上所述,可通过转动被浸没在水盘构件200的水中的波产生盘161(参照图5),来使移动发生单元160动作。此外,可利用在永磁体164与电磁体166之间周期性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来转动波产生盘161。
但是,上述移动发生单元160不局限于包括波发生盘161的构造。通过使水盘构件200绕水盘转轴211在小角度范围内、或使水盘构件200的原水振动,就可使移动发生单元160实现其功能。
如上所述,在制冰过程的初始阶段使原水的温度升高,因此,可避免气泡在冰中被捕获。这就能制造出清澈的冰。
接着,当冰形成到预定尺寸时,在动作S45中完成制冰过程,并在动作S50中执行冰分离过程。
具体来说,在完成制冰过程(即冰制造动作),如图7C所示,通过诸如电动机之类的水盘转动单元(未图示),从而使水盘构件200绕水盘转轴211顺时针旋转。
在水盘构件200如图7D所示进一步转动后,水盘构件210中剩余的原水会经由引导格栅230的进水口231而完全朝辅助水盘220流动并接收在其中。
图7E示出了完全旋转至冰分离位置的水盘构件200。如图7F所示,当水盘构件200停留在该冰分离位置时,将高温的制冷剂(热气体)供应到蒸发器120的浸没管121中,从而通过制冷剂的加热来使冰与浸没管121分离。替代地,可通过使用对浸没管121进行加热的分离冰分离加热器(冰分离加热器),来执行冰分离动作。分离后的冰沿着倾斜的引导格栅230的表面掉落,并根据引导构件150的位置来移动至储冰单元140或水冷却器容器130。具体来说,当引导构件150位于图2的位置A时,冰移动至储冰单元140,而当引导构件150位于图2的位置B时,冰移动至水冷却器容器130。
随后,水盘构件200返回至图7A示出的制冰位置,以进行下次制冰动作。在上述返回过程中,在辅助水盘220中剩余的冷的原水经由引导230(引导格栅230)的进水口231返回制冰水盘210。此时,从水冷却器容器130或净化水容器110进行另外的水供应,以补充用于制冰的原水的不足。
可在室温下执行升温动作S30和制冰动作S40,以防止冰在浸没管121周围快速形成。
本发明已通过结合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说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25)

1.一种制冰机,包括:水盘构件,所述水盘构件从水容器处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对在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进行冷却,并形成冰;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元件对所述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制冰单元对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进行冷却之前对所述水盘构件中的所述原水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浸没管,所述浸没管浸在所述水盘构件所接收的所述原水中,所述控制单元将低温的制冷剂供应到所述蒸发器,从而使冰形成在所述浸没管周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螺线管阀,所述螺线管阀一体设置在所述制冰单元中,并将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所述蒸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制冰单元分开设置,并对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进行加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在被浸至所述原水时对所述原水进行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发生单元,所述移动发生单元使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发生移动。
7.一种制冰机,包括:水盘构件,所述水盘构件从水容器处接收用于制冰的原水;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浸没管,所述浸没管浸在所述水盘构件所接收的所述原水中,所述制冰单元将低温或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所述蒸发器,从而使冰形成在所述浸没管周围,或将冰与所述浸没管分离;移动发生单元,所述移动发生单元使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发生移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制冰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通过在所述浸没管周围形成冰之前将所述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所述蒸发器,来使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的温度升高。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发生单元具有波产生盘,所述波产生盘被浸在所述水盘构件的所述原水中,并且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发生单元包括:所述波发生盘;安装在所述波产生盘一侧的永磁体;以及电磁体,所述电磁体对所述永磁体施加吸引力或排斥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安装在所述水盘构件的外侧,并被固定在与所述波产生盘一起转动的固定构件上。
11.如权利要求2、3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盘构件具有:制冰水盘,所述制冰水盘接收在制冰过程中浸有所述浸没管的所述原水;以及辅助水盘,所述辅助水盘与所述制冰水盘相连,并在冰分离过程中接收所述制冰水盘中剩余的所述原水。
12.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的温度进行监测,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对所述加热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
13.一种控制制冰机的方法,通过对在水盘构件中接收的用于制冰的原水进行冷却来制造出冰,所述方法包括:将用于制冰的原水供应到所述水盘构件;使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的温度升高;通过使用制冰单元对具有在所述原水的温度升高中升高了的温度的所述原水进行冷却,从而来形成冰;以及使在所述冰的形成中形成的所述冰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有浸没管,所述浸没管被浸在所述水盘构件所接收的所述原水中,其中,在所述冰的形成中,在将所述浸没管浸在所述水盘构件的所述原水中时,在所述浸没管周围形成所述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的形成包括使在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浸在所述水盘构件的所述原水中的波产生盘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来进行所述原水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产生盘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水盘构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或通过使在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振动,从而来进行所述原水的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盘构件具有:制冰水盘,所述制冰水盘接收在所述冰的形成中浸有所述浸没管的所述原水;以及辅助水盘,所述辅助水盘在所述冰的分离中接收所述制冰水盘中剩余的所述原水,其中,通过在所述制冰水盘中设有在所述辅助水盘中剩余的所述原水和从水容器中新提供的用于制冰的原水,从而来进行所述原水的供应。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的升高中,通过将高温的制冷剂供应到所述蒸发器、或通过使用与所述蒸发器接触的加热器,从而来使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的温度升高。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浸在所述原水中的加热单元对在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进行加热,从而来进行所述温度的升高。
22.如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的升高中,将在所述水盘构件中接收的所述原水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或更高,所述设定温度在6℃至25℃之间的范围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在10℃至15℃之间的范围内。
24.如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水的供应的过程中同时、或在所述原水的供应之后进行所述温度的升高。
25.如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进行所述温度的升高和所述冰的形成。
CN200980161836.7A 2009-09-30 2009-12-30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Active CN102549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93479 2009-09-30
KR20090093479 2009-09-30
KR1020090123819A KR101156905B1 (ko) 2009-09-30 2009-12-14 제빙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9-0123819 2009-12-14
PCT/KR2009/007979 WO2011040682A1 (en) 2009-09-30 2009-12-30 Ice mak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9360A true CN102549360A (zh) 2012-07-04
CN102549360B CN102549360B (zh) 2014-08-27

Family

ID=4404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1836.7A Active CN102549360B (zh) 2009-09-30 2009-12-30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28738B2 (zh)
EP (1) EP2483612B1 (zh)
KR (3) KR101156905B1 (zh)
CN (1) CN102549360B (zh)
PL (1) PL2483612T3 (zh)
WO (1) WO2011040682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7165A (zh) * 2015-06-16 2016-12-28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冰机和制冰方法
CN108351177A (zh) * 2015-11-13 2018-07-31 爱斯科德诺有限公司 冷波装置
CN109556333A (zh) * 2019-01-21 2019-04-02 广东雪源制冰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板及冰块机
WO2020020165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Ice mak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lear ice
CN111197887A (zh) * 2018-11-19 2020-05-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CN11292362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CN113028694A (zh) * 2019-12-09 2021-06-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WO2021129485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WO2022135128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201376B2 (en) * 2013-03-15 2016-07-14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Llc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initiation of a freeze cycle pre-set time in an ice maker
KR102172642B1 (ko) * 2013-08-07 2020-11-04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얼음 정수기
KR101484895B1 (ko) * 2014-10-29 2015-01-22 강영환 상부에 직냉식 냉동고를 갖춘 제빙기
KR101754339B1 (ko) 2015-06-17 2017-07-07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 기기용 제빙 장치 및 그 방법
EP3171103B1 (en) * 2015-11-18 2018-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lear ice
KR102470827B1 (ko) * 2015-12-09 2022-11-25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빙용 증발기
KR101798557B1 (ko) * 2016-04-08 2017-11-17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TR201612436A2 (tr) * 2016-09-02 2018-03-21 Arcelik As Bir Saydam Buz Ünitesi
EP3725068B1 (en) 2017-12-11 2021-07-14 Prophesee Event-based image senso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2771326B (zh) * 2018-10-02 2023-06-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KR102353703B1 (ko) * 2020-07-08 2022-01-20 에스케이매직 주식회사 제빙기
US11326822B2 (en) * 2020-07-22 2022-05-1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Ice making system for creating clear 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2465060B1 (ko) * 2021-02-17 2022-11-09 에스케이매직 주식회사 투명 얼음 제조 장치
KR102319480B1 (ko) * 2021-03-16 2021-10-29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글로벌 가정용 제빙기
WO2022196876A1 (ko) * 2021-03-16 2022-09-22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글로벌 가정용 제빙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퍼니아이스 제빙방법
KR102319482B1 (ko) * 2021-03-16 2021-10-29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글로벌 퍼니 아이스 제빙방법
KR102319486B1 (ko) * 2021-03-16 2021-10-29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글로벌 투명도가 향상된 투명얼음 제빙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9956A (en) * 1978-10-04 1980-04-29 Lunde Howard L Ice cube making machine
JPH051870A (ja) 1991-06-25 1993-01-08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H064561A (ja) 1992-06-22 1994-01-14 Hitachi Ltd 自動取引装置の制御方法
DE69307418T2 (de) 1992-07-31 1997-06-05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is mit einem Mechanismus zum Feststellen der Beendigung der Eisbildung und zur Verhinderung der Trübung der Eisstücke
JPH06221736A (ja) * 1993-01-26 1994-08-12 Miyamae:Kk 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JP2001041623A (ja) 1999-07-30 2001-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製氷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JP2003042615A (ja) * 2001-07-27 2003-0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製氷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US6935124B2 (en) 2002-05-30 2005-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lear ice making apparatus, clear ice making method and refrigerator
KR20040039091A (ko) * 2002-10-31 2004-05-10 히데오 나까조 제빙기
KR100565496B1 (ko) * 2003-10-07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기의 급속 제빙 제어 방법
KR20050105819A (ko) * 2004-05-03 2005-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KR20060060449A (ko) * 2004-11-30 2006-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사열을 이용한 투명빙 제조용 제빙기
JP2007285603A (ja) * 2006-04-17 2007-11-01 Sharp Corp 自動製氷機
KR100833860B1 (ko) 2006-12-31 2008-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90019322A (ko) * 2007-08-20 2009-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장고
KR101452762B1 (ko) * 2007-12-18 2014-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5001870B2 (ja) * 2008-02-07 2012-08-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WO2010099454A2 (en) * 2009-02-28 2010-09-02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clear ice
KR101430054B1 (ko) * 2012-09-20 2014-08-18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결정질 실리콘 태양전지의 제조 방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7165A (zh) * 2015-06-16 2016-12-28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冰机和制冰方法
US11019957B2 (en) 2015-11-13 2021-06-01 IceColdNow, Inc. Coldwave appliance
CN108351177A (zh) * 2015-11-13 2018-07-31 爱斯科德诺有限公司 冷波装置
WO2020020165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Ice mak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lear ice
US11519649B2 (en) 2018-11-19 2022-12-06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ce maker
US11874050B2 (en) 2018-11-19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ce maker
CN111197887A (zh) * 2018-11-19 2020-05-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US11953252B2 (en) 2018-11-19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ce maker
CN111197887B (zh) * 2018-11-19 2022-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CN109556333A (zh) * 2019-01-21 2019-04-02 广东雪源制冰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板及冰块机
CN11292362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CN112923622B (zh) * 2019-12-05 2024-05-1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CN113028694A (zh) * 2019-12-09 2021-06-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CN113028694B (zh) * 2019-12-09 2023-08-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冰箱
WO2021129485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14787567B (zh) * 2019-12-25 2023-11-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14787567A (zh) * 2019-12-25 2022-07-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WO2022135128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86292A1 (en) 2012-07-26
US9528738B2 (en) 2016-12-27
EP2483612A4 (en) 2016-09-07
EP2483612A1 (en) 2012-08-08
EP2483612B1 (en) 2018-07-18
KR20150028977A (ko) 2015-03-17
WO2011040682A1 (en) 2011-04-07
KR20120034701A (ko) 2012-04-12
KR20110035808A (ko) 2011-04-06
US20170115044A1 (en) 2017-04-27
US9823006B2 (en) 2017-11-21
KR101156905B1 (ko) 2012-06-21
KR101502120B1 (ko) 2015-03-11
PL2483612T3 (pl) 2019-03-29
CN102549360B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9360B (zh) 制冰机及控制该制冰机的方法
KR100982700B1 (ko) 두 개의 물받이를 구비하는 얼음 정수기
EP2978360B1 (en) Heat pump washing apparatus
KR100814613B1 (ko) 얼음을 이용한 냉수 제조가 가능한 얼음 정수기
CN103890526A (zh) 冰蓄冷槽和具有该冰蓄冷槽的水冷却器
KR100853445B1 (ko) 제빙기능을 구비한 냉온수기
KR101795424B1 (ko) 냉수 및 얼음 생성 장치
KR20100011185U (ko) 얼음 정수기
CN100516724C (zh) 多功能制冰机
KR20090111716A (ko) 보조탱크를 구비하는 얼음 정수기
KR101001297B1 (ko) 얼음 정수기
KR100998198B1 (ko) 순환식 투명얼음 제빙장치
CN102413894A (zh) 净水装置
KR20130046099A (ko) 얼음정수기
KR20140080178A (ko) 제빙 유닛을 냉수 탱크 하부에 배치한 얼음 정수기 및 얼음 냉온수기
JP4740001B2 (ja) 逆セル型製氷機
US4881378A (en) High speed icemaker
CA27316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gitation of a cooling fluid bath for a drink dispenser
KR101647639B1 (ko) 순간냉수 생성이 가능한 얼음 정수기
KR20170071464A (ko) 냉수 및 얼음 생성 장치
KR101075058B1 (ko) 얼음 정수기
KR101647648B1 (ko) 순간냉수 생성이 가능한 얼음 정수기
KR20220054968A (ko) 투명얼음 제빙기
JP4776495B2 (ja) 自動製氷機の運転方法
KR20220037824A (ko) 구형 또는 다면체 형상의 얼음 제빙기, 이를 구비하는 음용수 공급장치 및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